CN104073589A -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3589A
CN104073589A CN201410339402.4A CN201410339402A CN104073589A CN 104073589 A CN104073589 A CN 104073589A CN 201410339402 A CN201410339402 A CN 201410339402A CN 104073589 A CN104073589 A CN 104073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steel
finishing
furnace bottom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94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3589B (zh
Inventor
雷辉
李利刚
聂绍刚
王二军
吴胜
姚恩学
李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94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3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3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3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3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35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其中,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吹氮气进行混匀。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提高转炉炉龄,并且减少补炉的炉次和补炉的消耗,降低转炉耐材的消耗和渣料的消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炉龄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转炉炉龄一直是冶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对炉衬材质的改善和对工艺操作的改进,特别是对在热状态下的护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转炉炉龄有了显著提高,并且通过减少炉衬耐材的消耗有效地降低了成本。由于钒钛磁铁矿(例如,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资源特点,铁水中含有V、Ti等元素,铁水经提钒后形成三低一高(即,C低、温度低、Si低和S高)的“半钢”,“半钢”再进入炼钢转炉进行冶炼。因为热源不足,冶炼困难,所以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特色的“半钢”冶炼模式。
目前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维护一般采用溅渣及留渣的方式。然而,在这种操作模式下,转炉炉底的侵蚀发生得较快,需要时常进行炉底的扣补。同时,炼钢转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炉底上涨,其平均厚度约为1500mm,进而造成钢水液面上升,热反应区上移,炉身浸蚀加剧,特别是耳轴区域,并且炉底的上涨可能呈现出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炉底变形。为此,需要进行清洗炉底的工作,然而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洗炉时氧气对炉身,特别是对耳轴区域的溅渣层冲刷较大,炉底上涨的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影响了生产节奏的控制,并且投入了大量补炉材料,提高了运行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并且节约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其中,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吹氮气进行混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控制终渣温度比出钢温度高1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控制终渣碱度为3.0~4.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控制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8wt%~12wt%。
优选地,可控制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9wt%~11wt%。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可控制留渣量为0.5kg/t~2kg/t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出钢前可进行调渣,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8wt%的炉次,可以不进行调渣直接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在0.03%≤C<0.08wt%的范围内的炉次,可以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3wt%的炉次,在转炉吹炼结束时加入不超过5kg/t的含碳材料(例如,无烟煤),可以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其中,对所有的调渣炉次可以静置1分钟以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提高转炉炉龄,并且减少补炉的炉次和补炉的消耗,降低转炉耐材的消耗和渣料的消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的补炉情况的图。
图2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的渣料消耗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包括对留渣方式的控制以及对终渣的控制。
具体地讲,现有技术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一般采用在出钢之后对部分炉留渣而对部分炉倒渣的方式,例如,基于入炉的钢的总重量计,凡是入炉的P含量大于或等于0.1wt%的炉次不得留渣,下一炉冶炼低S钢种(S≤0.01wt%)、镗孔、补炉和测枪的炉次不得留渣。然而,炉底上涨并不是因为连续几个炉次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往往一炉的操作不当都会造成炉底上涨(有时只是不注意而已)。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在留渣后进行兑铁时必须加入白灰进行混合,以调整渣态和碱度,并且使渣保持干燥,以防止兑铁时由于渣过稀而造成喷溅,从而确保生产安全,加入白灰的操作会延长生产时间2~3分钟。本申请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由于白灰加入的不均匀会导致炉底上涨的不均匀,炉底的某一侧会上涨过快而明显超过炉底其他部分的上涨,从而导致炉底变形。对此,根据本发明,在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其中,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例如,氧枪的枪位的下限)吹氮气进行混匀。通过改变留渣方式以及白灰的混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还可以消除炉底上涨不均衡的现象,并且通过改变白灰的混匀方式使转炉炉底得到控制,钢铁料消耗稳步下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出钢前进行全部或部分的调渣,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8wt%的炉次,可以不进行调渣直接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在0.03%≤C<0.08wt%的范围内的炉次,可以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3wt%的炉次,在转炉吹炼结束时加入不超过5kg/t的含碳材料(例如,无烟煤),可以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其中,对所有的调渣炉次可以静置1分钟以上。由于终点碳含量不同,导致钢渣的氧化性差别较大,为了控制钢渣的氧化性,可以采用含碳材料脱氧。此外,静置一段时间是为了使反应充分并确保安全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还包括对终渣的控制。
详细地讲,因为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所以对冶炼终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炉渣除具有脱硫、脱磷的功能外,还应具备经受冶炼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钢水和炉渣的侵蚀的能力,以保护炉衬。因此,溅渣层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度和粘度。影响终渣耐火度的主要组分是碱度(CaO/SiO2)、MgO和FeO,这些因素取决于冶炼条件和钢种。在炉渣组分确定以后,影响炉渣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此,终渣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温度和化学成分等。
更具体地讲,对于吹炼终渣的控制包括对于出钢温度的控制,终渣温度取决于出钢温度,要求其以满足浇注生产的需要为前提。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终渣温度(出钢温度),这是因为如果终渣温度过高,则导致炉渣的过热度高、渣稀和流动性好,从而不利于溅渣。为保证溅渣的效果,需要适当地延长溅渣时间。另外,如果终渣的温度过高,则低熔点的溅渣层容易熔化脱落,尤其是对于FeO含量较高的溅渣层。通常,出钢温度为1680℃~1700℃,则控制终渣温度比出钢温度高10℃~20℃。
此外,从溅渣护炉的角度分析,虽然较高的碱度会使转炉终渣中的C2S与C3S的重量之和可以达到基于终渣总重量计的70wt%~75wt%,这些化合物都是高熔点物质,对于提高溅渣层的耐火度有利,但是,碱度过高、冶炼过程不易控制和容易反干都会影响脱磷和脱硫的效果,并且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还容易造成炉底上涨。另外,合适的终渣碱度会使炉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而炉底上涨一般出现在溅渣后的余渣不具备流动性而在倒炉时呈团滚动的炉次,该症状是炉渣碱度过高或终渣未化透的表现。因此,将终渣碱度从现有技术的4.0~6.0降低至3.0~4.0,最好不要超过3.2。
另外,控制吹炼终渣还包括对MgO含量的控制。氧化铁与氧化钙所形成的化合物为低熔点物质,氧化铁和氧化锰等组成的物质的RO相融点也较低。但是,MgO与FeO可以形成连续的固熔体,当FeO的含量达到50%时,该固熔体的熔点仍高于1800℃。MgO与Fe2O3能反应生成铁酸镁,该化合物又能与MgO反应生成固熔体,其都为耐高温物质,即使当Fe2O3的含量达到70%时,其熔点也在1800℃以上。如果MgO的含量低,则氧化铁与氧化钙生成低熔点的铁酸钙。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MgO含量,控制吹炼的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8wt%~12wt%,优选地,控制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9wt%~11wt%。另外,在同样的温度、碱度和MgO含量的条件下,如果氧化铁的含量低,则渣的粘度大且起渣快,从而可以减少溅渣时间,并且不影响溅渣的效果。
此外,在溅渣护炉工艺中,转炉留渣量决定了溅渣层的厚度,并且是对于溅渣护炉十分重要的工艺参数。合理的留渣量一方面要保证炉渣在炉衬表面形成10mm~20mm厚的溅渣层;另一方面,随着炉内的留渣量的增加,炉渣的可溅性增强,对溅渣操作有利。根据溅渣护炉动力学研究,转炉上部的溅渣主要依靠氮气射流对熔池炉渣的溅射而获得。如果渣量少,则渣层过薄,气流易于穿透渣层,从而削弱气流对于渣层的乳化和破碎作用,不利于转炉上部溅渣。相反,如果转炉留渣量过大,则在溶池内容易形成浪涌,同样不利于转炉上部溅渣。此外,即使强化了转炉上部溅渣的效果,也往往造成炉口粘渣变小,影响正常的冶炼操作。因此,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控制留渣量为0.5kg/t~2kg/t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但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的补炉情况的图。图2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的渣料消耗情况的图。
实施例1: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用120吨复吹转炉炼Q235G钢,其中,出钢温度为1680℃,控制终渣温度为1700℃,控制终渣碱度为3.5,控制终渣中的MgO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10wt%,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控制留渣量为2kg/t,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吹氮气混匀,然后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参照图1,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后,炉体维护从现有技术的依靠补炉为主转变为依靠操作护炉为主,补炉的消耗显著降低,从而可降低成本。
实施例2: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用120吨复吹转炉炼P510L钢,其中,出钢温度为1700℃,控制终渣温度为1710℃,控制终渣碱度为3.2,控制终渣中的MgO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11wt%,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控制留渣量为1.5kg/t,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吹氮气混匀,然后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如图2所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后,能够适当减少下一炉的冶炼渣料的投入,因此可以使每月的渣料消耗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而可节约成本。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炉底上涨,提高转炉炉龄,大幅减少补炉的炉次和补炉的消耗,显著减少例如石灰、白云石等渣料的消耗和炼钢渣量,渣量的减少可以降低钢铁料的消耗。
上面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更或改变等。

Claims (7)

1.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转炉吹炼结束出钢后,对每炉进行留渣操作;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其中,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采用氧枪的高枪位将白灰平铺在渣表面后,使用氧枪的低枪位吹氮气进行混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终渣温度比出钢温度高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终渣碱度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8wt%~12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终渣中的MgO的含量为基于终渣的总重量计的9wt%~11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留渣操作的步骤中,控制留渣量为0.5kg/t~2kg/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出钢前,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8wt%的炉次,不进行调渣直接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在0.03%≤C<0.08wt%的范围内的炉次,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对于基于钢的总重量计的终点碳含量<0.03wt%的炉次,在转炉吹炼结束时加入不超过5kg/t的含碳材料,根据终点渣态进行调渣后再出钢,其中,对所有的调渣炉次静置1分钟以上。
CN201410339402.4A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3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9402.4A CN104073589B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9402.4A CN104073589B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3589A true CN104073589A (zh) 2014-10-01
CN104073589B CN104073589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59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94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3589B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35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7920A (zh) * 2019-07-11 2019-10-11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底复吹转炉的炉底的维护方法
CN112280930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炼钢转炉溅渣护炉枪位控制方法
CN114807493A (zh) * 2022-04-27 2022-07-29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0976A (ko) * 1998-12-21 2000-07-15 이구택 전로의 슬래그 스플래쉬 코팅조업방법
US6627256B1 (en) * 1998-10-05 2003-09-30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lag coating of converter wall
CN102787200A (zh) * 2011-05-20 2012-11-2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转炉炉型的溅渣方法
CN102912070A (zh) * 2012-10-31 2013-02-06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钒转炉的溅渣护炉方法
CN103060508A (zh) * 2013-01-17 2013-04-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转炉脱磷率的冶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7256B1 (en) * 1998-10-05 2003-09-30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lag coating of converter wall
KR20000040976A (ko) * 1998-12-21 2000-07-15 이구택 전로의 슬래그 스플래쉬 코팅조업방법
CN102787200A (zh) * 2011-05-20 2012-11-2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转炉炉型的溅渣方法
CN102912070A (zh) * 2012-10-31 2013-02-06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钒转炉的溅渣护炉方法
CN103060508A (zh) * 2013-01-17 2013-04-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转炉脱磷率的冶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和乾等: "半钢冶炼及溅渣护炉工艺探索", 《2009年中南·泛珠三角炼钢连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7920A (zh) * 2019-07-11 2019-10-11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底复吹转炉的炉底的维护方法
CN110317920B (zh) * 2019-07-11 2021-03-02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底复吹转炉的炉底的维护方法
CN112280930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炼钢转炉溅渣护炉枪位控制方法
CN114807493A (zh) * 2022-04-27 2022-07-29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CN114807493B (zh) * 2022-04-27 2024-02-20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3589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4886B (zh) 脱碳转炉少渣溅渣护炉工艺
CN106048129B (zh) 一种磷高铁水条件下转炉高碳低磷终点控制冶金方法
CN105671248B (zh) 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冶炼方法
CN103014224B (zh) 一种提钒转炉溅渣护炉的方法
CN104694692B (zh) 一种利用转炉炉渣补炉的方法
CN104673960B (zh) 一种转炉溅渣护炉的方法
CN106148631B (zh) 一种转炉冶炼低硫超低氮钢水的方法
CN104032095A (zh) 一种钢水脱磷剂和钢水脱磷的方法
CN104073589B (zh) 一种半钢炼钢复吹转炉的炉底维护的方法
CN105177218B (zh) 动态控制120吨转炉炉型的方法
CN104109727B (zh) 半钢转炉冶炼低磷钢的方法
CN103205522B (zh) 一种半钢冶炼普碳钢的方法
CN101691623A (zh) 含钒铁水转炉冶炼的工艺
CN1377976A (zh) 一种减少铁损的转炉溅渣护炉作业方法
CN102912072A (zh) 一种提钒转炉溅渣护炉用低成本调渣剂
CN105385806B (zh) 一种控制碳化电炉炉底上涨和炉壁溅渣的护炉方法
CN107151725A (zh) 半钢冶炼去磷保碳的方法
JP5552846B2 (ja) 転炉の内張り耐火物保護方法
CN103525971B (zh) 钒渣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提钒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CN106086287B (zh) 半钢炼钢提高终点碳后转炉终点调渣的方法
CN104745761B (zh) 半钢冶炼转炉终点调渣的方法
CN107557518A (zh) 一种脱磷转炉炉底维护方法
CN108034787A (zh) 一种利用磁选渣铁对半钢炼钢转炉护炉的方法
CN106191368B (zh) 一种高铝超低钛钢水的生产方法
CN102649987A (zh) 转炉sgrp工艺冶炼改进脱磷阶段化渣效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