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9945B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69945B CN104069945B CN201410244711.3A CN201410244711A CN104069945B CN 104069945 B CN104069945 B CN 104069945B CN 201410244711 A CN201410244711 A CN 201410244711A CN 104069945 B CN104069945 B CN 1040699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late
- housing
- adsorption zone
- goes 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属于空气清洁技术领域,结构中包括设置有进、出风口的贯通壳体,所述壳体内空间按气流进、出方向依次设置为气流导引区、电离区、吸附区、导引排放区,壳体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吸附区连通的储灰池,其关键在于:所述气流导引区内设有可控调风格栅和分流通道,电离区内由横向分布的高电压差基板组将电离区分割成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和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吸附区内中心设置阴极板、对称设置阳极板组成的偏转电场装置和吸附区轴向气流通道,截留栅网板设置在吸附区和导引排放区之间。结合本装置使汽车成为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移动装置,利用城市大量出行汽车来吸附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大大减少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所占百分比,减少雾霾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清洁公益技术,涉及PM2.5颗粒吸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建设及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现在城市汽车运行、冬季供暖烧煤及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废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天气,该天气有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出行安全。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常说的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它的体积小、易在空气中悬浮、更易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影响能见度。城市颗粒物来源分为以下几方面:汽车尾气,特别是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采用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以及汽车运动带来的马路扬尘。
针对雾霾这种新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目前国内还更专业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人们大多数采用戴口罩的方式来防治,但是雾霾为一种小分子颗粒物,一般的口罩孔径比颗粒物的直径要大,因此效果不明显,不能解决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降低城市雾霾的灾害性,应当全民行动起来,截灭降低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结合本装置的安装,使汽车这个无处不有的工具成为移动式的空气净化器。借助移动截灭装置使城市大量出行汽车来吸附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大大减少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所占百分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结构中包括设置有进、出风口的贯通壳体,所述贯通壳体内空间按气流进、出方向依次设置为气流导引区、电离区、吸附区、导引排放区,贯通壳体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吸附区连通的储灰池,其关键在于:所述气流导引区内设有可控调风格栅和分流通道,电离区内由横向分布的高电压差基板组将电离区分割成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和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吸附区内中心设置阴极板、对称设置阳极板组成的偏转电场装置和吸附区轴向气流通道,截留栅网板设置在吸附区和导引排放区之间。
所述可控调风格栅借助转轴限位在贯通壳体的气流导引区,可控调风格栅的面板以转轴中心线为界划分为面积比为1:1.5~2的两部分,转轴两端设有自复位扭簧和格栅板初始位置限定台。
所述气流导引区内还设置有导风板,位于可控调风格栅的后空间内。
所述高电压差基板组为均匀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面与贯通壳体中轴线垂直、且对称分两组设置在贯通壳体中轴线两侧。
所述吸附区内设置的阳极板为表面包敷着化纤绒毛材料,阳极板的板面与贯通壳体中轴线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在贯通壳体两侧面。
所述吸附区与储灰池之间设置有导灰槽。
所述截留栅网板是用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多层网板结构,加载正电压。
所述截留栅网板中所用金属丝上包附有聚丙纤维绒毛。
所述贯通壳体配套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汽车水泵系统连通。
所述贯通壳体的底座设有配套设置与储灰池连通的排污通道。
本装置既可用于汽车机舱的进风口处,又可用于汽车车顶。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行驶、对于流过本装置的气流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和截留,进入电离区的灰尘穿过是容易带上负电,在进入吸附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边的阳极板偏移,并吸附截留在包袱在阳极板外的化纤绒毛中,穿过吸附区的气流通过截留栅网板是被进一步滤除较大的固体颗粒固体颗粒;(2)在不改变汽车结构的情况下结合本装置使之成为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移动装置,利用城市大量出行汽车来吸附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由于本装置的颗粒物吸附量大于汽车本身的排出量,从而实现吸附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的目的,大大减少了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所占百分比,减少了雾霾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3)随着汽车的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汽车本身排放的颗粒物越来越少,再结合本装置吸附城市雾霾中的颗粒物效果更好;(4)本装置设置的可控调风格栅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来调整进入装置内的空气流速大小,防止气流过快影响颗粒物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主视示意图;
图4是可控调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壳体,1-1代表转轴,1-2代表可控调风格栅,1-3代表分流通道,1-4代表自复位扭簧,1-5代表格栅板初始位置限定台,1-6代表导风板,2代表高电压差基板组,2-1代表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2-2代表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3-1代表阴极板,3-2代表阳极板,3-3代表吸附区轴向气流通道,4代表截留栅网板,5代表底座,5-1代表储灰池,5-2代表导灰槽,5-3代表排污通道,6代表喷淋装置,A代表气流导引区,B代表电离区,C代表吸附区,D代表导引排放区,箭头代表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3和4,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结构中包括设置有进、出风口的贯通壳体1,所述贯通壳体1内空间按气流进、出方向依次设置为气流导引区、电离区、吸附区、导引排放区,贯通壳体设置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与吸附区C连通的储灰池5-1,其关键在于:所述气流导引区A内设有可控调风格栅1-2和分流通道1-3,电离区B内由横向分布的高电压差基板组2将电离区分割成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2-1和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2-2,吸附区C内中心设置阴极板3-1、对称设置阳极板3-2组成的偏转电场装置和吸附区轴向气流通道3-3,截留栅网板4设置在吸附区C和导引排放区D之间。在汽车行驶中雾霾空气从贯通壳体1进风口处进入气流导引区A,穿过可控调风格栅1-2,通过分流通道1-3进入电离区B,经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2-1进入高电压差基板组2,空气中颗粒物与高电压差基板组2的电晕效应释放的负电荷结合带负电,带负电的颗粒物随空气流动经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2-2进入吸附区C,阴极板3-1与阳极板3-2组成的偏转电场装置产生的电场使带负电颗粒物偏转吸附到阳极板3-2上,处理过的空气经截留栅网板4的过滤进入导引排放区D排出。
所述可控调风格栅1-2借助转轴1-1限位在贯通壳体1的气流导引区A,可控调风格栅1-2的面板以转轴中心线为界划分为面积比为1:1.5~2的两部分,转轴1-1两端设有自复位扭簧1-4和格栅板初始位置限定台1-5。可控调风格栅1-2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大小调整格栅的开度,进而调整进入装置内的空气流速大小,保证装置内的空气流速在合适的范围内。
所述气流导引区A内还设置有导风板1-6,位于可控调风格栅1-2的后空间内。导风板1-6的设置可以使进入装置内的空气分流进入横向气流通道2-1。
所述高电压差基板组2为均匀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面与贯通壳体1中轴线垂直、且对称分两组设置在贯通壳体1中轴线两侧。结合导风板1-6和高压差基板2设置可以使空气滞留在贯通壳体1内的时间、路程加长,加大空气流向转换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空气流速,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在电离区B最大限度的结合负离子。
所述吸附区C内设置的阳极板3-2为表面包敷着化纤绒毛材料,阳极板3-2的板面与贯通壳体1中轴线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在贯通壳体1两侧面。阳极板3-2表面包敷着化纤绒毛材料这种结构,使吸附的颗粒物沾附在化纤绒毛材料表面,可以避免颗粒物长期附着在阳极板3-2的表面影响其寿命,又可以方便的清洁沾附在在化纤绒毛材料表面的颗粒物。
所述吸附区C与储灰池5-1之间设置有导灰槽5-2。
所述截留栅网板4是用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多层网板结构,加载正电压。
所述截留栅网板4中所用金属丝上包附有聚丙纤维绒毛。截留栅网板4为致密网格,金属丝表面包附有聚丙纤维绒毛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所述贯通壳体1配套设置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与汽车水泵系统连接。
所述贯通壳体1的底座5上配套设置与储灰池5-1连通的排污通道5-3。
颗粒物在装置内积聚很多时,开启喷淋装置5,水流冲刷阳极板3-2,水流汇集到储灰池5-1内,经排污通道5-3流出装置外。
Claims (10)
1.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结构中包括设置有进、出风口的贯通壳体(1),所述贯通壳体(1)内空间按气流进、出方向依次设置为气流导引区、电离区、吸附区、导引排放区,贯通壳体设置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与吸附区(C)连通的储灰池(5-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引区(A)内设有可控调风格栅(1-2)和分流通道(1-3),电离区(B)内由横向分布的高电压差基板组(2)将电离区分割成电离区横向气流通道(2-1)和电离区轴向气流通道(2-2),吸附区(C)内中心设置阴极板(3-1)、对称设置阳极板(3-2)组成的偏转电场装置和吸附区轴向气流通道(3-3),截留栅网板(4)设置在吸附区(C)和导引排放区(D)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调风格栅(1-2)借助转轴(1-1)限位在贯通壳体(1)的气流导引区(A),可控调风格栅(1-2)的面板以转轴中心线为界划分为面积比为1:1.5~2的两部分,转轴(1-1)两端设有自复位扭簧(1-4)和格栅板初始位置限定台(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引区(A)内还设置有导风板(1-6),位于可控调风格栅(1-2)的后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差基板组(2)为均匀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板,正、负电极板面与贯通壳体(1)中轴线垂直、且对称分两组设置在贯通壳体(1)中轴线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C)内设置的阳极板(3-2)为表面包敷着化纤绒毛材料,阳极板(3-2)的板面与贯通壳体(1)中轴线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在贯通壳体(1)两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C)与储灰池(5-1)之间设置有导灰槽(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栅网板(4)是用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多层网板结构,加载正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栅网板(4)中所用金属丝上包附有聚丙纤维绒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壳体(1)配套设置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与汽车水泵系统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壳体(1)的底座(5)上配套设置与储灰池(5-1)连通的排污通道(5-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44711.3A CN104069945B (zh) | 2014-06-05 | 2014-06-05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44711.3A CN104069945B (zh) | 2014-06-05 | 2014-06-05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69945A CN104069945A (zh) | 2014-10-01 |
CN104069945B true CN104069945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159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44711.3A Active CN104069945B (zh) | 2014-06-05 | 2014-06-05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699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44481B (zh) * | 2015-11-13 | 2018-01-19 | 北京中和锦程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静电除尘的复合集尘板 |
CN107051075A (zh) * | 2017-01-18 | 2017-08-18 | 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雾霾处理装置及处理使用方法 |
CN111420804B (zh) * | 2019-06-18 | 2022-04-15 | 湖北玖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电复合式气体净化方法 |
CN110227607B (zh) * | 2019-06-18 | 2020-12-04 | 兰州裕隆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气体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246052A (zh) * | 2020-09-08 | 2021-01-22 | 白建生 | 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装置 |
CN113083508B (zh) * | 2021-03-29 | 2023-03-31 | 新泰坦空气净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型油烟净化器 |
CN113561036B (zh) * | 2021-08-11 | 2022-09-02 | 通道锶鑫电子有限公司 | 等变压器壳体板材抛光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69065B1 (ko) * | 2001-10-25 | 2005-02-04 | 벽산엔지니어링주식회사 | 배기열 회수식 공기정화장치 |
KR100725996B1 (ko) * | 2006-05-04 | 2007-06-08 | 주식회사 에어화인 | 차량용 집진장치 |
CN101318160A (zh) * | 2007-06-08 | 2008-12-10 | 袁野 | 一种应用于电除尘器中的消风装置 |
CN201543505U (zh) * | 2009-10-20 | 2010-08-11 | 吴福吉 | 高效率迷宫式空气处理装置 |
CN101804384B (zh) * | 2010-03-09 | 2012-01-25 |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格栅式横向进风紊流式电除尘器 |
CN101862705B (zh) * | 2010-06-22 | 2012-10-10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混流式电除尘器 |
TW201247304A (en) * | 2011-05-18 | 2012-12-01 | fu-ji Wu | Labyrinth type dust collection box |
CN202238319U (zh) * | 2011-10-14 | 2012-05-30 | 江苏森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静电除尘器 |
CN203075796U (zh) * | 2012-08-29 | 2013-07-24 | 华南理工大学 | 斜气流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CN102861670A (zh) * | 2012-09-07 | 2013-01-09 | 张前铭 | 一种高效捕集细微粉尘的电除尘器 |
CN203886667U (zh) * | 2014-06-05 | 2014-10-22 | 王建排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
2014
- 2014-06-05 CN CN201410244711.3A patent/CN10406994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69945A (zh) | 2014-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69945B (zh)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
US11213777B2 (en) | Titanium oxide-comprising fibrous filter material | |
KR101771103B1 (ko) | 터널 출구에 설치되는 블록형 공기 정화 시스템 | |
CN203886667U (zh) | 车载高效pm2.5颗粒截灭装置 | |
CN110145711A (zh) | 一种路灯 | |
CN101307705A (zh) | 一种分级式颗粒捕集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 |
CN202191819U (zh) | 基于除尘和常温吸附为一体的隧道废气净化装置 | |
KR102189075B1 (ko) | 미세먼지 저감시스템을 갖는 공간분리형 버스정류장 | |
CN102080561B (zh) | 一种道路隧道采用污染物净化通风系统的组数确定与布点通用方法 | |
CN107837636A (zh) | 一种带有可升降兜底进风口的除雾霾机动车 | |
CN104154603A (zh) | 一种等离子车载空气净化器 | |
CN102080558B (zh) | 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的方法 | |
CN204421216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101992013A (zh) | 公路隧道废气净化系统 | |
CN108993067A (zh) | 一种多功能雾霾消除装置 | |
CN205323457U (zh) | 一种利用运动车体提供动力源的雾霾净化装置 | |
CN203196500U (zh) | 新型汽车空调空气滤芯 | |
CN207808991U (zh) | 空调系统的滤清装置和车辆 | |
CN203869171U (zh) | 无动力空气自动净化装置 | |
CN103195543B (zh) | 机动车尾气消尘排气管 | |
CN204582814U (zh) | 一种车载式空气净化器 | |
CN206198893U (zh) | 一种户外大气除霾装置 | |
CN205340426U (zh) | 一种车用雾霾清洗装置 | |
CN203710821U (zh) |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装置 | |
CN104501073A (zh) | 一种空气净化照明一体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