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4233B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Google Patents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64233B CN104064233B CN201410264089.2A CN201410264089A CN104064233B CN 104064233 B CN104064233 B CN 104064233B CN 201410264089 A CN201410264089 A CN 201410264089A CN 104064233 B CN104064233 B CN 1040642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ern
- nuclear
- building
- underground
- cavity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包括利用核裂变能产生蒸汽的核岛,所述核岛设置在地下洞室群中,所述地下洞室群中,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居中布置,用于放置辅助厂房的辅助厂房洞室群围绕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呈L形布置。本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L形布置型式使得现有地下洞室开挖技术满足地下核电站建设要求,辅助厂房洞室群包含的洞室数量较少,利于围岩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技术,具体地指一种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背景技术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以及日本福岛核事故表明,在极端事故情况下现有地面核电站不足以有效防控核泄露,确保核安全。为此,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机构提出将大型商业核电站建设于地下,利用岩体的天然屏蔽作用,使极端事故情况下核污染得以有效控制,提高核电站的安保等级。美国、日本、前苏联、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陆续进行了地下核电站的概念设计研究,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将核电站涉核设备,例如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一回路管道及相关附属设备等,安放于地下洞室内。这种建设方式,设备布置灵活,地下洞室规模较小,洞室施工开挖难度较低。
虽然相关研究早已有之,但目前世界上并无大型商业地下核电站的工程实例。这主要是因为:①将核电站建设于地下,由于洞室开挖,土建工程费用将有所增加;②为降低设备运行的事故率,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参考电站现有设备工艺系统的改动。如按照上述地下核电站建设思路,将核电站涉核设备根据地下洞室的空间要求,灵活布置于洞室内,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洞室规模,但将使涉核设备的布置与现有地面参考电站有较大不同,从而需进行大量的安全性评估和论证,且不符合世界第三代核电建设标准化、模块化的总思路。
现有地面商业核电站核岛各厂房,例如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电气厂房、安全厂房、核辅助厂房等,其内部设备布置均经过严格论证,具有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特点。由此,大型商业地下核电站建设中,应尽量保障核岛各厂房的结构形式、相互位置关系、内部设备布置等不进行大的改变,以减少核工艺系统的调整。但是,受地下洞室开挖技术的限制,难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洞室,将现有地面核岛各厂房完全复制建设于地下。
即保障核岛各厂房的结构形式、相互位置关系、内部设备布置等不进行大的调整,又能满足现有地下洞室开挖技术的要求,地下核电站建设最简单的方式是将现有地面核电站中核岛各厂房以反应堆厂房为中心沿径向拉伸,将各厂房布置于不同的小型洞室内,从而在整体上呈现环形布置的特点。如此,需建设反应堆厂房洞室、燃料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电气厂房洞室、连接厂房洞室等6个独立的地下洞室。这样在地下洞室群开挖中,需布置三层、共38条施工支洞,施工干扰大,不利于洞室群围岩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地下核岛洞室群的布置形式进行优化,以减少洞室和施工支洞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将现有地面核电站核岛建筑物布置于地下岩体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包括利用核裂变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核岛设置在地下洞室群中,所述地下洞室群中,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居中布置,用于放置辅助厂房的辅助厂房洞室群围绕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呈L形布置。其中,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包括用于放置电气厂房和主蒸汽阀的电气厂房洞室、用于放置燃料厂房的燃料厂房洞室、用于放置安全设备的安全厂房洞室、用于放置核辅助厂房的辅助厂房洞室。
优选地,所述电气厂房洞室和燃料厂房洞室分别位于L形两边上。如此,可保障电气厂房洞室内的主蒸汽阀与反应堆厂房的蒸汽管道出口处于同一直线上,保障燃料厂房的燃料进出口与反应堆厂房的燃料输送口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了燃料运输通道与主蒸汽管道出现弯道,便于换料运输,并减少主蒸汽管道运输能耗。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洞室数量,降低土建成本及施工难度,所述辅助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与燃料厂房洞室在同一侧,且所述辅助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与燃料厂房洞室为同一组合洞室。其中,所述组合洞室内,安全厂房有两个,分别布置在燃料厂房两侧,互为备用,如此可保障在一个安全厂房设备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另一个安全厂房可保障核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所述组合洞室内,安全厂房位于燃料厂房左右两侧。组合洞室内核辅助厂房位于最左侧,相比较核辅助厂房布置于组合洞室最右侧,组合厂房洞室与电气厂房洞室间的最短距离有所增加,有利于洞室围岩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厂房洞室内设置有电气厂房和用于控制蒸汽管道开合的主蒸汽阀室。如此,电气厂房与地面中央控制室的连接电缆和主蒸汽管道可以布置于同一隧洞内,节约工程投资。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与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间设置具有交通、管道、电缆、消防、通风作用的连接隧洞。如此,可保证各辅助厂房与反应堆厂房之间的管道、电缆布置于相对独立的隧洞内,且各辅助厂房洞室内的工作人员可不通过其它洞室直接进入反应堆厂房洞室,利于核安全防护分区。
再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外围布置有主交通隧洞,各辅助厂房洞室均有至少两个交通支洞与主交通隧洞连接,可保证各辅助厂房洞室均直接与主交通隧洞连接,便于设备运输,避免洞室间施工的相互干扰,所述主交通隧洞两端均通达地表,与地面形成两个出入口。如此,各辅助厂房洞室均有两个隧洞与主交通隧洞连接,主交通隧洞两端均通达地表,可保证在极端事故情况下,如一个出口因事故无法通行的情况下,人员可通过另一个出口及时逃离。
为了严重事故下有效控制反应堆厂房内的压力,所述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还包括泄压洞室,所述泄压洞室位于主隧洞内侧,泄压洞室与反应堆厂房洞室相通。
再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上部岩体或地表设置有非能动水池,所述非能动水池通过管道与反应堆厂房连接,以便核事故工况下冷却水自流进入反应堆厂房。
本发明将核电站中涉核建筑物布置于不同的地下洞室内,从而形成呈L形布置的核岛地下洞室群,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通过将核岛各厂房布置于不同的地下洞室内,将单个洞室的空间尺寸控制在已建地下洞室的规模以内,从而确保现有的地下洞室开挖技术能满足地下核电站核岛中的涉核建筑物(如反应堆厂房及带放射性的核辅助厂房)布置于地下的要求;
(2)将组合厂房洞室布置于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右侧,使得组合厂房洞室内的燃料厂房与反应堆厂房洞室的位置关系,与现有地面核电站相同。使得反应堆厂房建设于地下洞室时,其内部结构及核工艺系统无需大的调整,降低了地下核电站技术研发难度。
(3)将核岛中的燃料厂房、核辅助厂房、安全厂房等建设于组合厂房洞室中,有效减少了洞室群主洞室的数量,利于洞室群围岩稳定。
(5)非能动水池布置于反应堆厂房洞室上部,在核事故情况下能利用势能自流为反应堆喷淋系统供水。避免事故情况下电力系统供应中断,所引发的反应堆消防系统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核岛建筑物分划图;
图2为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中厂房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中洞室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应堆厂房洞室1,反应堆厂房1.1,辅助厂房洞室群2,电气厂房洞室3,泄压洞室4,辅助厂房洞室5,安全厂房洞室6,燃料厂房洞室7,组合洞室8,核辅助厂房51,安全厂房61,燃料厂房71,管道隧洞9,设备运输隧洞10,主交通隧洞11,非能动水池12,主蒸汽阀室13,电气厂房14,管道15,连接隧洞16,交通支隧洞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尽量减少核工艺系统的调整,同时使地下洞室的建设规模处于目前地下洞室的施工技术水平之内,地下核电站建设最简单的方式是将现有地面核电站中核岛各厂房以反应堆厂房为中心沿径向拉伸,将各厂房布置于不同的小型洞室内,从而在整体上呈现环形布置的特点。如此,需建设反应堆厂房洞室、燃料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辅助厂房洞室、电气厂房洞室、连接厂房洞室等6个独立的地下洞室。这样在地下洞室群开挖中,需布置三层、共38条施工支洞,施工干扰大,不利于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地下核岛洞室群的布置形式进行优化,以减少洞室和施工支洞数量。
由于核燃料厂房与反应堆厂房之间的燃料运输通道,主蒸汽阀室与反应堆厂房之间的主蒸汽管道均属硬性连接,不宜转弯。因此,本发明对地下核岛洞室群的优化思路是,保障反应堆厂房与燃料厂房、主蒸汽阀室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其余厂房建设于燃料厂房或主蒸汽阀室所在的洞室内,以减少洞室和施工支洞数量,从而形成L形的核岛洞室群布置形式。如此布置,洞室数量由6个减少为4个,施工支洞由38条减少为24条,利于洞室群围岩稳定。具体布置形式,如下所述:
图中所示的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群L型布置形式,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1.1的反应堆厂房洞室1、用于放置辅助厂房的辅助厂房洞室群2,用于事故情况下包容反应堆安全壳内高压气体的泄压洞室4。辅助厂房洞室群2包括组合洞室8和电气厂房洞室3。反应堆厂房洞室1位于核岛洞室群的中部,辅助厂房洞室2群呈L形围绕其布置,其中组合洞室8位于“L”形的长边,电气厂房洞室3位于“L”形的短边,泄压洞室4位于辅助厂房洞室群对侧。
组合洞室8内从山里侧向山外侧依次建设核辅助厂房51、第一安全厂房61、燃料厂房71、第二安全厂房61,电气厂房洞室3内设置有主蒸汽阀室13和电气厂房14。组合洞室8内最左侧为核辅助厂房51,相比较核辅助厂房51布置于组合洞室8最右侧,组合厂房洞室8与电气厂房洞室3间的最短距离有所增加,有利于洞室围岩稳定。反应堆厂房洞室1为圆筒形,直径46m,高87m;组合洞室8为城门洞形,尺寸30m×70.5m×226m(宽×高×长,下同);电气厂房洞室3为城门洞形,尺寸30m×60m×60m;为满足泄压容积要求,泄压洞室4为圆筒形,直径20m,高42m。
为满足洞室顶拱围岩稳定和防御武器打击的要求,并经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辅助厂房洞室群2中各洞室顶部岩体厚度135m;为满足洞室间岩体稳定要求,经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组合洞室8间距L1为50m,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电气厂房洞室3间距L2为50m,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泄压洞室4间距L3为60m。
为满足反应堆厂房内蒸汽发生器等大型设备的运输要求,距反应堆厂房洞室1底部29m高处建设有设备运输隧洞10,通达地表;距反应堆洞室底部9m高设置有管道隧洞9,管道隧洞9内布置有主蒸汽管道,主蒸汽管道一端与反应堆厂房1.1连接,另一端穿过电气厂房洞室3内的主蒸汽阀室13,通达地表,与地面汽轮机厂房连接;为满足交通、消防、通风、电缆、管道等要求,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组合洞室8、电气厂房洞室3、泄压洞室4通过连接隧洞16相通;为满足交通、消防、通风等要求,组合洞室8、电气厂房洞室3均建设至少2条交通支洞17与主交通隧洞11和设备运输隧洞10连接;主交通隧洞11两端通达地表,与地面形成两个出入口。在组合洞室2中,相邻的厂房有共用的交通支洞17。
反应堆厂房洞室1上部的地表设有非能动水池12。非能动水池12通过多条管道15与反应堆厂房1.1喷淋系统连接,以便核事故工况下冷却水自流进入反应堆厂房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包括利用核裂变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岛设置在地下洞室群中,所述地下洞室群中,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1.1)的反应堆厂房洞室(1)居中布置,用于放置辅助厂房的辅助厂房洞室群(2)围绕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呈L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2)包括用于放置主蒸汽阀室(13)和电气厂房(14)的电气厂房洞室(3)、用于放置燃料厂房(71)的燃料厂房洞室(7)、用于放置安全设备厂房(61)的安全厂房洞室(6)、用于放置核辅助厂房(51)的辅助厂房洞室(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厂房洞室(3)和燃料厂房洞室(7)分别位于L形两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厂房洞室(5)、安全厂房洞室(6)与燃料厂房洞室(7)在同一侧,且所述辅助厂房洞室(5)、安全厂房洞室(6)与燃料厂房洞室(7)为同一组合洞室(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洞室(8)中设置有两个安全厂房(61),分别布置在燃料厂房(71)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电气厂房洞室(3)内布置有电气厂房(14)和用于控制蒸汽管道开合的主蒸气阀室(13)。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2)间设置具有交通、管道、电缆、消防、通风作用的连接隧洞(16)。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2)外围布置有主交通隧洞(11),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2)的各洞室均至少设置有两条交通支洞(17)与主交通隧洞(11)连接,其中,所述主交通隧洞(11)两端均通达地表,形成两道出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泄压洞室(4),所述泄压洞室(4)位于主交通隧洞(11)内侧,泄压洞室(4)与反应堆厂房洞室(1)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所述的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上部岩体或地表设置有非能动水池(12),所述非能动水池(12)通过管道(15)与反应堆厂房洞室(1)内的反应堆厂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4089.2A CN104064233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4089.2A CN104064233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64233A CN104064233A (zh) | 2014-09-24 |
CN104064233B true CN104064233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155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64089.2A Active CN104064233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642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69384A (zh) * | 2015-12-15 | 2016-05-11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核电站单堆核岛主厂房的布置结构 |
WO2017100998A1 (zh) * | 2015-12-15 | 2017-06-22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核电站单堆核岛主厂房的布置结构 |
CN105427910B (zh) * | 2015-12-28 | 2018-07-06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基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集成冷却水源系统 |
CN106373626B (zh) * | 2016-08-31 | 2018-03-20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下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
CN106531265B (zh) * | 2016-10-27 | 2018-07-03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全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
CN107137837B (zh) * | 2017-05-24 | 2020-04-03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
CN108343449B (zh) * | 2018-03-29 | 2020-11-13 | 何满潮 |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 |
CN109243627A (zh) * | 2018-09-17 | 2019-01-18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放射性包容系统 |
CN109637684B (zh) * | 2018-12-27 | 2024-04-12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及其处置方法 |
CN110534220B (zh) * | 2019-09-06 | 2024-04-12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体化布置有低中放处置场的双堆t型核电站厂房群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9407A (zh) * | 2007-05-07 | 2010-03-31 | 大型替代能源责任有限公司 | 超安全并且可简易拆除的核电厂 |
CN203134395U (zh) * | 2013-03-21 | 2013-08-14 | 中广核(北京)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 地下核电厂 |
CN103266902A (zh) * | 2013-06-14 | 2013-08-28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 |
CN203966580U (zh) * | 2014-06-13 | 2014-11-26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43938B2 (ja) * | 1995-06-15 | 2005-04-27 |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 群管理制御による無人工事方法及び無人工事システム |
EP2727116B1 (de) * | 2011-07-02 | 2016-06-29 | Björn S. Rump | Verfahren zum bau einer sicheren kernreaktoranlage und entsprechende kernreaktoranlage |
-
2014
- 2014-06-13 CN CN201410264089.2A patent/CN1040642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9407A (zh) * | 2007-05-07 | 2010-03-31 | 大型替代能源责任有限公司 | 超安全并且可简易拆除的核电厂 |
CN203134395U (zh) * | 2013-03-21 | 2013-08-14 | 中广核(北京)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 地下核电厂 |
CN103266902A (zh) * | 2013-06-14 | 2013-08-28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 |
CN203966580U (zh) * | 2014-06-13 | 2014-11-26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将核电站反应堆置于地下的设想;陆佑楣;《中国工程科学》;20131231;第15卷(第4期);第41-45页 * |
龙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布置设计及研究;张孝松 等;《红水河》;20011231;第20卷(第2期);第25-2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64233A (zh) | 2014-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64233B (zh)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101689407B (zh) | 超安全并且可简易拆除的核电厂 | |
CN104134477A (zh) | 核岛洞室群环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104064234B (zh) | 核岛洞室群长廊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203982804U (zh) | 核岛洞室群环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104051037A (zh) | 阶地下埋型地下核电站 | |
CN203966579U (zh) | 核岛洞室群长廊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116776453B (zh) | 一种高温风洞设备本体布局方法 | |
JP2017524950A (ja) | 地下原子力発電所の原子力アイランド空洞群の円形建設レイアウト | |
CN203966580U (zh) |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 |
CN104064235A (zh) |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 |
CN106531265B (zh) |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全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 |
CN104064236B (zh) | 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 |
Högselius | Atomic shocks of the old: Putting water at the center of nuclear energy history | |
CN104064237A (zh) | 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 | |
JP6280290B2 (ja) | 山の縦方向と垂直な地下原子力発電所の原子力アイランド型プラント地下空洞群の建設レイアウト | |
CN106373626B (zh) |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下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 |
Xi et al. |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using abandoned min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 feasibility analysi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neutrality | |
CN106128534B (zh) | 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地下核电站 | |
CN103440888A (zh) | 核电站不同机组重要厂用水系统不同序列的交叉布置方法 | |
CN110534220B (zh) | 一体化布置有低中放处置场的双堆t型核电站厂房群 | |
CN203966583U (zh) | 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 | |
CN205025144U (zh) | 一种山体深埋式环绕型核岛厂房 | |
Kasharin | Using biopositive constructions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water and electricity supply for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 |
CN210956186U (zh) | 一体化布置有低中放处置场的双堆t型核电站厂房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