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2791A -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2791A
CN104062791A CN201410262214.6A CN201410262214A CN104062791A CN 104062791 A CN104062791 A CN 104062791A CN 201410262214 A CN201410262214 A CN 201410262214A CN 104062791 A CN104062791 A CN 104062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liquid crystal
transparency electrode
insulation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22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2791B (zh
Inventor
林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622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2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2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2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由此可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将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行连接,从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201310625219.6,发明名称为《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要求优先权的内容全部记载在在先申请文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裸眼液晶立体显示,需要增加液晶透镜、液晶光栅等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为达到较好的立体显示效果,液晶光栅及液晶透镜都采用了斜向透明电极的设计。透明电极的长度与可视区相当,电极之间的间距也比较小(通常为3~10um)。
而由于透明电极长度较长,透明电极之间的间距较小,产生短路的比率极高,在制作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完成后,再进行短路的修复,也容易导致透明电极和信号线的连接断路,影响立体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以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
基板、透明电极层、配线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配线层之间;
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连接。
由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和配线层中的信号线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连接,所以可在制作透明电极层后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减少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再制作配线层,连接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减少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地,透明电极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配线层设置在绝缘层上。进一步地,配线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配线层上,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绝缘层上。进一步地,配线层中的信号线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经金属层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透明电极层、配线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配线层之间,该制作方法包括:
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
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进行连接。
由于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然后再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进行连接,因此减少了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并且减少了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配线层;或者,在配线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并且所述配线层通过所述过孔经金属层与所述透明电极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
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
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预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进一步,将所述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设置成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检测线路;
在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之后,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可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将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行连接,从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结构示意图之一,是图2b中A-A向的剖面图的一部分;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电极层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盒切割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较具体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较具体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由此可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将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行连接,从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
基板、透明电极层、配线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配线层之间;
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连接。
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可以设置在液晶透镜中,也可以设置在液晶光栅中。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相邻的透明电极通过不同的信号线接入不同的信号,使得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实现立体显示。
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为:透明电极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配线层设置在绝缘层上。
通常,为了减小工艺复杂度,可以在设置绝缘层的时候,就通过图形化制作出过孔,这样,在沉积配线层时,配线层就直接通过过孔与透明电极层实现了连接。
具体的,对于液晶透镜或液晶光栅,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图2b中A-A向的剖面图的一部分,包括:基板101、透明电极层102、绝缘层103、信号线104、下配向层105、液晶层、上配向层106、对向电极层107以及上基板108,其中,透明电极层102设置在基板101上,信号线104设置于配线层中,该配线层中不仅设有信号线104还可以设置有其它用途的配线,信号线104通过在绝缘层103上形成的过孔109设置在透明电极层102上,绝缘层103设置在透明电极层102上信号线104以外的区域,基板101、透明电极层102、信号线104、以及绝缘层10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绝缘层103上是下配向层105,上基板108上设置对向电极层107,对向电极层107上设置上配向层106,上基板108和基板101对盒后,在图示的液晶层区域中填充液晶,液晶在透明电极层102和对向电极层107通电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实现液晶透镜或者液晶光栅的分光作用。
图1中虚线右侧为可视区,用于显示画面,左侧为不可视区,用于周边线路的连接和信号输入。由于透明电极层102设置在信号线104之下,所以在制作透明电极层102后,通过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来减少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然后,再制作信号线104,连接信号线104与透明电极层102,减少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为了避免由于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可以使得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这样,一个透明电极若只有一处断路,则不会影响显示效果,若一个透明电极上有两处断路,也仅会影响两处断路之间的部分的显示效果,而一个透明电极上有两处或大于两处的断路的情况极少出现,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较佳的,透明电极层102中的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在制作透明电极层102时,可以按照如图2a所示的图案进行制作,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透明电极分别分到不同的组中,每组都通过电压连接线连接起来,在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时,对两组透明电极分别施加高电压,由于透明电极的材料一般为铟锡氧化物,其电阻通常较高,利用短路点的高电阻产生较大热量,短路点就会烧毁断开,从而实现短路点的修复。而在进行液晶盒切割时,再将连接各透明电极的电压连接线切除,如图2b所示。通过该方法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可以提高短路检测和修复的效率,减小工艺复杂度。
此外,在图2b中示出了对于每一个透明电极组分别设有两根信号线的情况,其中每一个透明电极与信号线交叉处的圆点表示该透明电极与信号线的连接点,该连接点的位置对应于图1中过孔109的位置。
另一种实现方式为:配线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配线层上,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绝缘层上。
先制作信号线所在的配线层,再在绝缘层上制作透明电极层,在进行透明电极短路检测和修复后,再通过设置在绝缘层上的过孔来连接信号线和透明电极也可以实现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具体的,对于液晶透镜或液晶光栅,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基板301、透明电极层302、绝缘层303和311、配线层304、金属层310、下配向层305、液晶层、上配向层306、对向电极层307以及上基板308,其中,
配线层304设置在基板301上,绝缘层303设置在配线层304上,透明电极层302设置在绝缘层303上,配线层304通过在绝缘层103上形成的过孔109经金属层310与透明电极层302连接,基板301、透明电极层302、信号线304、以及绝缘层30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透明电极层302上是绝缘层311以及下配向层305,上基板308上设置对向电极层307,对向电极层307上设置上配向层306,上基板308和基板301对盒后,在图3所示的液晶层区域填充液晶,液晶在透明电极层302和对向电极层307通电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实现液晶透镜或者液晶光栅的分光作用。
图3中虚线右侧为可视区,用于显示画面,左侧为不可视区,用于周边线路的连接和信号输入。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
进一步,为避免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较佳的,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同样的,在制作制作透明电极层302时,可以按照如图2a所示的图案进行制作,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透明电极分别分到不同的组中,每组都通过电压连接线连接起来,在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时,两组透明电极分别施加高电压,由于透明电极的材料一般为铟锡氧化物,其电阻通常较高,利用短路点的高电阻产生较大热量,短路点就会烧毁断开,从而实现短路点的修复。而在进行液晶盒切割时,再将连接各透明电极的电压连接线切除,如图2b所示。进而提高短路检测和修复的效率,减小工艺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具体的,所述显示设备可以为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所述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为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
对应如图1、图3所示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
步骤S402、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
其中,步骤S402的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可以是将预先设置好但相互绝缘的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设置在绝缘层上的过孔直接进行连接,也可以是指将配线层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设置在绝缘层上的过孔经金属层进行连接。
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1、在基板上设置透明电极层;
步骤S502、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
步骤S503、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配线层,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进行连接。
为减小工艺复杂度,该过孔可以是在设置绝缘层时,直接通过图形工艺实现的。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
其中,步骤S502中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
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
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预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进一步,还包括:将所述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设置成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检测线路;
在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之后,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如图6所示,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还可以是包括:
步骤S601、在基板上设置配线层;
步骤S602、在配线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
步骤S603、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
步骤S604、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
此外,所述步骤S604中,所述配线层通过所述过孔经金属层与所述透明电极层连接。
进一步,步骤S603中,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
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
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预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更进一步,将所述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设置成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检测线路;
在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之后,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可以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连接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透明电极层、配线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配线层之间;
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透明电极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配线层设置在绝缘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配线层设置在基板上,绝缘层设置在配线层上,透明电极层设置在绝缘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配线层中的信号线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经金属层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8.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透明电极层、配线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配线层之间,
该制作方法包括:
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
将配线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配线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
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
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预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设置成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检测线路;
在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之后,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配线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
所述配线层通过所述过孔经金属层与所述透明电极层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
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预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设置成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检测线路;
在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之后,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CN201410262214.6A 2013-11-28 2014-06-12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2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2214.6A CN104062791B (zh) 2013-11-28 2014-06-12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5219.6 2013-11-28
CN2013106252196 2013-11-28
CN201310625219.6A CN103676251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201410262214.6A CN104062791B (zh) 2013-11-28 2014-06-12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2791A true CN104062791A (zh) 2014-09-24
CN104062791B CN104062791B (zh) 2017-01-25

Family

ID=5031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5219.6A Pending CN103676251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20141026221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2791B (zh) 2013-11-28 2014-06-12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5219.6A Pending CN103676251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676251A (zh)
WO (1) WO20150781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0673B2 (en) 2020-03-27 2024-03-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25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05911707A (zh) * 2016-06-15 2016-08-31 苏州众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6992A (ja) * 1996-01-24 1997-07-3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検査又は修正装置
JPH09274201A (ja) * 1996-04-04 1997-10-21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64669A (zh) * 1996-03-27 1997-1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基片、液晶面板基片的制造方法、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363853A (zh) * 2001-01-11 2002-08-14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JP2013218133A (ja) * 2012-04-10 2013-10-24 Sharp Corp 液晶レンズ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9414B1 (ko) * 2007-04-19 2008-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영상 기기
KR20120126561A (ko) * 2011-05-12 2012-11-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2981321B (zh) * 2012-11-15 2015-09-02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0367625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6992A (ja) * 1996-01-24 1997-07-3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検査又は修正装置
CN1164669A (zh) * 1996-03-27 1997-1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基片、液晶面板基片的制造方法、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H09274201A (ja) * 1996-04-04 1997-10-21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363853A (zh) * 2001-01-11 2002-08-14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JP2013218133A (ja) * 2012-04-10 2013-10-24 Sharp Corp 液晶レンズ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0673B2 (en) 2020-03-27 2024-03-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78153A1 (zh) 2015-06-04
CN104062791B (zh) 2017-01-25
CN103676251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8987B (zh) 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断线修复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967975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87115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9381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17067A (zh) 触控电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722276B (zh) 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CN102654681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器件
CN103197463B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3676255B (zh) 阵列基板的防静电结构
CN104571758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499169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786253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触控中心坐标确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47505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887131U (zh) 触控电极装置
CN103472641A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789104B (zh) 一种横向电场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7069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399438A (zh) 可切换式平面/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2791A (zh)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0228911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18128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3500741A (zh) 阵列基板的防静电结构
CN107678596B (zh) 触控基板母板、触控显示屏和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4281314A (zh) 触控面板的设计及其方法
US9335596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repair method for the array subst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