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1707A -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1707A
CN105911707A CN201610425499.XA CN201610425499A CN105911707A CN 105911707 A CN105911707 A CN 105911707A CN 201610425499 A CN201610425499 A CN 201610425499A CN 105911707 A CN105911707 A CN 105911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cy electrode
transparent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54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XIAN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XIAN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XIAN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XIAN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54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1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7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涉及立体显示技术,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可以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连接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裸眼液晶立体显示,需要增加液晶透镜、液晶光栅等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为达到较好的立体显示效果,液晶光栅及液晶透镜都采用了斜向透明电极的设计。透明电极的长度与可视区相当,电极之间的间距也比较小(通常为3~10um)。
而由于透明电极长度较长,透明电极之间的间距较小,产生短路的比率极高,在制作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完成后,再进行短路的修复,也容易导致透明电极和信号线的连接断路,影响立体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以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的信号线,以及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信号线以外区域的绝缘层;其中,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连接。
由于透明电极层设置在信号传输层之下,所以在制作透明电极层后,可以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减少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再制作信号传输层,连接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减少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为了避免由于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较佳的,所述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 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信号传输层、设置在信号传输层上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绝缘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其中,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连接。
先制作信号传输层,再在绝缘层上制作透明电极层,在进行透明电极短路检测和修复后,再通过过孔连接信号线和透明电极也可以实现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进一步,为避免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较佳的,所述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设置透明电极层;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所述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连接。
由于在制作透明电极层后,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减少了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然后再制作信号传输层,连接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减少了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为减小工艺复杂度,所述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设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更进一步,为减小工艺复杂度,透明电极层中包括透明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并分别连接两组中各透明电极的检测线路;所述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后,还包括: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设置信号传输层;在信号传输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
先制作信号传输层,再在绝缘层上制作透明电极层,在进行透明电极短路检测和修复后,再通过过孔连接信号线和透明电极也可以实现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进一步,为减小工艺复杂度,所述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设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更进一步,为减小工艺复杂度,透明电极层中包括透明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并分别连接两组中各透明电极的检测线路;所述通过过孔连接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后,还包括:切割去除除所述检测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可以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连接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电极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盒切割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较具体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较具体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可以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连接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层、信号传输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信号传输层之间;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可以设置在液晶透镜中,也可以设置在液晶光栅中。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相邻的透明电极通过不同的信号线接入不同的信号,使得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实现立体显示。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为:基板上依次设置透明电极层、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此时,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的绝缘层以及设置于绝缘层上的信号传输层;其中,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通常,为了减小工艺复杂度,可以在设置绝缘层的时候,就通过图形化制作出过孔,这样,在沉积信号传输层时,信号传输层就直接通过过孔与透明电极层实现了连接。
具体的,对于液晶透镜或液晶光栅,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01、透明电极层102、绝缘层103、信号线104、下配向层105、液晶层、上配向层106、对向电极层107以及上基板108,其中,透明电极层102设置在基板101上,信号线104设置在透明电极层102上,绝缘层103设置在透明电极层102上信号线104以外的区域,基板101及透明电极层102、信号线104,以及绝缘层10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绝缘层103上是下配向层105,上基板108上设置对向电极层107,对向电极层107上设置上配向层106,上基板108和基板101对盒后,其中填充液晶,液晶在透明电极层102和对向电极层107通电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实现液晶透镜或者液晶光栅的分光作用。
图1中虚线右侧为可视区,用于显示画面,左侧为不可视区,用于周边线路的连接和信号输入。由于透明电极层102设置在信号线104之下,所以在制作透明电极层102后,可以先对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减少透明电极短路的情况,再制作信号线104,连接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减少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
进一步,为了避免由于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可以使得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这样,一个透明电极若只有一处断路,则不会影响显示效果,若一个透明电极上有两处断路,也仅会影响两处断路之间的部分的显示效果,而一个透明电极上有两处或大于两处的断路的情况极少出现,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较佳的,透明电极层102中的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在制作透明电极层102时,可以按照如图2所示的图案进行制作,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透明电极分别分到不同的组中,每组都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在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时,两组透明电极分别施加高电压,由于透明电极的材料一般为铟锡氧化物,其电阻通常较高,利用短路点的高电阻产生较大热量,短路点就会烧毁断开,从而实现短路点的修复。而在进行液晶盒切割时,再将连接各透明电极的连接线切除,如图3所示。通过该方法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可以提高短路检测和修复的效率,减小工艺复杂度。
若先制作信号线所在的信号传输层,再在绝缘层上制作透明电极层,在进行透明电极短路检测和修复后,再通过过孔连接信号线和透明电极也可以实现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基板上依次设置信号传输层、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相应的,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信号传输层、设置在信号传输层上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绝缘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其中,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具体的,对于液晶透镜或液晶光栅,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基板301、透明电极层302、绝缘层303、信号传输层304、下配向层305、液晶层、上配向层306、对向电极层307以及上基板308。其中,信号传输层304设置在基板301上,绝缘层303设置在信号传输层304上,透明电极层302设置在绝缘层303上,基板101及透明电极层102、信号线104,以及绝缘层10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透明电极层302上是下配向层305,上基板308上设置对向电极层307,对向电极层307上设置上配向层306,上基板308和基板301对盒后,其中填充液晶,液晶在透明电极层102和对向电极层107通电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实现液晶透镜或者液晶光栅的分光作用。
图4中虚线右侧为可视区,用于显示画面,左侧为不可视区,用于周边线路的连接和信号输入。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不同。
进一步,为避免透明电极断路影响显示效果,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较佳的,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同样的,在制作制作透明电极层302时,可以按照如图2所示的图案进行制作,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透明电极分别分到不同的组中,每组都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在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时,两组透明电极分别施加高电压,由于透明电极的材料一般为铟锡氧化物,其电阻通常较高,利用短路点的高电阻产生较大热量,短路点就会烧毁断开,从而实现短路点的修复。而在进行液晶盒切割时,再将连接各透明电极的连接线切除,如图3所示。进而提高短路检测和修复的效率,减小工艺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具体的,所述显示设备可以为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所述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为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光栅或者液晶透镜。
对应如图1、图4所示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S401、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步骤S402、将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
其中,步骤S402的将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可以是将预先设置好但相互绝缘的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过孔进行连接,也可以是指,设置信号传输层,并直接将信号传输层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
对于在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后,再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的情况,其具体步骤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S501、在基板上设置透明电极层;步骤S502、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步骤S503、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将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进行连接。
为减小工艺复杂度,该过孔可以是在设置绝缘层时,直接通过图形工艺实现的。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讯号线不同。
其中,步骤S502中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设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进一步,在步骤S501中,设置透明电极层时,即可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且每组通过一根连接线相连,透明电极层中包括透明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并分别连接两组中各透明电极的检测线路;那么,在步骤S503,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后,还包括:切割去除检测线路。
对于先设置信号传输层、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再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而后连接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的情况,如图7所示,该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601、在基板上设置信号传输层;步骤S602、在信号传输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透明电极层;步骤S603、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步骤S604、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
通常,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连接的讯号线不同。
进一步,步骤S603中,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设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更进一步,透明电极层中包括透明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并分别连接两组中各透明电极的检测线路;通过过孔连接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后,还包括:切割去除检测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由于在设置透明电极时,透明电极未直接和信号线连接,所以在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前,可以进行透明电极的短路检测和修复,修复后再连接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进而减少透明电极短路以及透明电极和信号线连接断路的情况,提高立体显示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层、信号传输层、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位于透明电极层和信号传输层之间;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透明电极层上的绝缘层以及设置于绝缘层上的信号传输层;其中,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信号传输层、设置在信号传输层上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绝缘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其中,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透明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斜向平行排布。
6.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
7.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将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基板上设置透明电极层;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将所述信号传输层中的信号线与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透明电极层中的透明电极进行短路检测和修复,具体包括:将透明电极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属于不同的组;分别给两组透明电极施加大于设定值的电压,直至透明电极间的短路点烧毁断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中包括透明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两端并分别连接两组中各透明电极的检测线路;所述在透明电极层上方设置绝缘层和信号传输层后,还包括:切割去除所述检测线路。
CN201610425499.XA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Withdrawn CN105911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499.XA CN105911707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499.XA CN105911707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707A true CN105911707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5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5499.XA Withdrawn CN105911707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1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452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25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25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452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3082B2 (en) Three dimensional grat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29381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1266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sealing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621763B (zh) 显示装置及液晶透镜
CN107664887A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913906B (zh) 液晶透镜元件、显示装置及终端机
CN104503176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08015808A1 (fr) Substrat de matrice active, afficheur et procédé d'inspection de substrat de matrice active
CN103399438A (zh) 可切换式平面/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9169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034012B (zh) 3d显示模组、液晶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9375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90654A (zh) 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母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98039A (zh) 测试单元、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5373259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4861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932164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测试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6226967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4062791B (zh)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
CN102736336B (zh) 光调变面板的母板、光调变面板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1201469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CN104252083A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28754B (zh) 显示面板
CN103018981B (zh) 液晶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911707A (zh) 一种电驱动液晶立体显示元件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