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1441B -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1441B
CN104061441B CN201410281568.5A CN201410281568A CN104061441B CN 104061441 B CN104061441 B CN 104061441B CN 201410281568 A CN201410281568 A CN 201410281568A CN 104061441 B CN104061441 B CN 104061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pipeline
floating
magnetic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1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1441A (zh
Inventor
黄松岭
王珅
赵伟
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815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1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1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1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1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包括:芯轴;多个浮动磁化块,多个浮动磁化块设在芯轴的外壁面和管道的内壁面之间且沿芯轴的周向间隔开均匀布置,每个浮动磁化块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管道的内壁面,每个浮动磁化块分别包括:导磁体,导磁体形成为沿芯轴的轴向延伸的柱状;两个磁性件,两个磁性件分别设在导磁体的外壁面上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和多个硅钢片,多个硅钢片分别与两个磁性件相连,多个硅钢片的自由端分别抵接管道的内壁面;和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设在多个浮动磁化块与芯轴的外壁面之间,每个支撑组件分别止抵导磁体的内壁面和芯轴的外壁面。该组件导磁性好、结构简单、适用性好且检测准确。

Description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油气管道缺陷在线检测和磁路结构设计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背景技术
伴随油气开采技术的发展,配套的油气管道输送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油气管道转弯半径小,只有1.5D(D为管道直径),对检测器通过性有着极高的考验,磁化难度增大。这就要求油气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器具有较高的通过能力、变形适应能力以及磁化可靠性,合理的磁路结构设计是检测器的关键。
申请号为201020597198.3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管道漏磁腐蚀检测器磁路结构”给出了一种管道漏磁检测器导磁结构,该专利将周向等间隔分布的磁铁直接与管道内壁接触,将磁力线传到管壁,形成磁回路。该磁路结构支撑强度虽好,但变形适应能力较差,管道内环境复杂,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和干扰,容易导致检测器姿态不正确,可能导致检测器卡堵管道。因此,检测器磁路结构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该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变形性强,易于通过弯曲的管道,检测的准确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包括:芯轴;多个浮动磁化块,多个所述浮动磁化块设在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管道的内壁面之间且沿所述芯轴的周向间隔开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所述管道的内壁面,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分别包括:导磁体,所述导磁体形成为沿所述芯轴的轴向延伸的柱状;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在所述导磁体的外壁面上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和多个硅钢片,多个所述硅钢片分别与两个所述磁性件相连,多个所述硅钢片的自由端分别抵接所述管道的内壁面;以及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设在多个所述浮动磁化块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之间,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止抵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和所述芯轴的外壁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通过在芯轴上设置浮动磁化块,并使多个硅钢片的自由端抵接管道的内壁面,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在管道内运行时,多个硅钢片可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两个磁性件可产生磁场,磁场的磁力线从磁性件的N极发出,先后经过硅钢片、管道内壁、硅钢片、磁性件的S极,最后返回到磁性件的N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磁场回路系统,保证了管道检测的准确性。该磁路结构导磁性好,结构相对简单,适用性好,提高了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在小转弯半径油气管道的通过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减少噪声和干扰,改善动态特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包括:双铰件,所述双铰件设在所述芯轴的前端,所述双铰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相连;以及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设在所述芯轴的中后部,所述弹簧片止抵在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弹簧片的一部分与所述芯轴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簧片分别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的c形,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相连,另一端止抵所述芯轴的外壁面,所述弹簧片的外壁面止抵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双铰件上分别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设在所述双铰件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相连的一端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还包括:限位法兰,所述限位法兰设在所述芯轴的后端,所述限位法兰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且沿其径向延伸的导向槽,每个所述导磁体的后端分别设有条形滑块,所述条形滑块可活动地插接在所述导向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条形滑块与所述导磁体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磁体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凹槽,所述磁性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还包括:两个磁极盖板,两个所述磁极盖板分别设在所述导磁体上且封闭所述磁性件,每个所述磁极盖板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硅钢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硅钢片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平行布置,每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线向后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向倾斜角度为70-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磁体的截面分别形成为梯形,所述硅钢片形成为扇形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的前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的限位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100;
芯轴 10;
浮动磁化块 20;
支撑组件 30;
导磁体 40;条形滑块 41;磁极盖板 42;
磁性件 50;
硅钢片 60;
双铰件 70;扭簧 71;
弹簧片 80;
限位法兰 90;导向槽 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包括:芯轴10、多个浮动磁化块20以及多个支撑组件30。每个浮动磁化块20分别包括导磁体40、两个磁性件50和多个硅钢片60。
多个浮动磁化块20设在芯轴10的外壁面和管道的内壁面之间,并且沿芯轴10的周向间隔开均匀布置,每个浮动磁化块20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管道的内壁面。多个支撑组件30分别可活动地设在多个浮动磁化块20与芯轴10的外壁面之间,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管道内移动时,多个支撑组件30可上下活动,使浮动磁化块20可随着多个支撑组件30上下活动,变形灵活性高,从而易于在弯曲的管道内壁内运行。
导磁体40可形成为沿芯轴10的轴向延伸的柱状,每个支撑组件30分别止抵导磁体40的内壁面和芯轴10的外壁面。两个磁性件50分别设在导磁体40的外壁面上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多个硅钢片60分别与两个磁性件50相连,多个硅钢片60的自由端分别抵接管道的内壁面。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管道内运行时,多个硅钢片60的自由端可抵接在管道的内壁面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通过在芯轴10上设置浮动磁化块20,并使多个硅钢片60的自由端抵接管道的内壁面,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管道内运行时,多个硅钢片60可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两个磁性件50可产生磁场,磁场的磁力线从磁性件50的N极发出,先后经过硅钢片60、管道内壁、硅钢片60、磁性件50的S极,最后返回到磁性件50的N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磁场回路系统,保证了管道检测的准确性。该磁路结构导磁性好,结构相对简单,适用性好,提高了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小转弯半径油气管道的通过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减少噪声和干扰,改善动态特性。
芯轴10、浮动磁化块20和支撑组件30三者相互配合,可形成一体,每一个浮动磁化块20都有各自独立的支撑组件30,进一步提高了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小转弯半径油气管道的通过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减少噪声和干扰,改善动态特性。
芯轴10可为空心轴,并且有一定的壁厚。芯轴10的中间沿周向以及后端面沿周向上设有一定数量的螺纹孔,多个螺纹孔可沿芯轴10的周向等间距的间隔开设置。芯轴10的前端沿周向等间距地间隔布置有相同数量的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座上打有通孔。
每个导磁体40的外壁面上可分别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个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个磁性件50。每个浮动磁化块20还可包括两个磁极盖板42,两个磁极盖板42分别设在导磁体40上,并且封闭磁性件50,每个磁极盖板42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硅钢片60。
浮动磁化块20由导磁体40、磁性件50、磁极盖板42和扇形硅钢片60组成。每个导磁体40的纵截面分别可形成为梯形,导磁体40可为长条梯形,导磁体40的尾端(后端)设计有条形滑块41。导磁体40的上部开有凹槽,凹槽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形成为凸台,两块磁性件50放置在凹槽内,导磁体40的前端和后端对称各放置一个磁性件50。
磁性件50的前端可为N极,后端可为S极,由此,可形成前磁极N极和后磁极S极的结构。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管道内运行时,磁力线可从导磁体40前端的磁性件50的N极发出,先后经过硅钢片60、管道内壁、硅钢片60、磁性件50的S极,最后到达N极,即磁回路从前端发出,经过管道内壁后返回到前端,该磁路结构易于检测管道内壁上的缺陷,对管道内壁的检测效果提高。
磁性件50可为磁铁,磁铁上面可安装有磁极盖板42,磁极盖板42上开有通孔,螺钉穿入通孔内,将磁极盖板42的两侧固定在导磁体40的凸台处。
多个硅钢片60可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平行布置,每个硅钢片60相对于芯轴10的轴向倾斜设置。可选地,多个硅钢片60可相对于芯轴10的轴向向后倾斜设置,每个硅钢片60相对于芯轴10的轴向的倾斜角度可为70-80°,即每个硅钢片60相对于芯轴10的径向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
硅钢片60可形成为扇形片,每个扇形硅钢片60的一端可间隔开焊接在磁极盖板42上。如图1所示,硅钢片60的片与片之间可间隔一定距离,并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硅钢片60的厚度、高度和倾角可根据检测器的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以使多个硅钢片60形成的硅钢片组能够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导磁体40、磁性件50、磁极盖板42和扇形硅钢片60等以导磁体40为中心组成导磁回路,设计过程可遵循标准化原则。
支撑组件3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支撑组件30分别包括双铰件70以及弹簧片90。双铰件70设在芯轴10的前端,双铰件70的两端分别与芯轴10的外壁面和导磁体40的内壁面相连。弹簧片90设在芯轴10的中后部,弹簧片90止抵在芯轴10的外壁面和导磁体40的内壁面之间,弹簧片90的一部分与芯轴10相连。
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运行时遇到弯曲的管道时,弹簧片90在芯轴10的外壁面与导磁体40的内壁面之间会发生变形,芯轴10的外壁面与导磁体40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使导磁体40可发生上下浮动,变形灵活,从而易于通过弯曲的管道内壁,进一步提高了检测器在小转弯半径油气管道的通过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减少噪声和干扰,改善了动态特性。
每个弹簧片90可分别大体形成为开口朝向芯轴10的外壁面的c形,弹簧片90的一端与芯轴10的外壁面相连,另一端可滑动地止抵在芯轴10的外壁面,弹簧片90的外壁面止抵导磁体40的内壁面。如图1所示,弹簧片90的前端与芯轴10的中部的外壁面固定相连,弹簧片90的后端可活动地搭接在芯轴10的后部的外壁面上。当弹簧片90发生变形时,弹簧片90的后端会贴合在芯轴10的外壁面上向前或向后移动,弹簧片90沿管道的内径方向的长度缩短,导磁体40可相对芯轴10发生移动,从而易于通过弯曲的管道内壁。
每个双铰件70上分别设有扭簧71,扭簧71设在双铰件70与芯轴10的外壁面相连的一端上。扭簧71可提供扭矩,使导磁体40的前端能够牢固地支撑在芯轴10上,保证了导磁体40前端与芯轴10之间的距离稳定,使导磁体40上的多个硅钢片60能够持续并稳定地与管道的内壁接触,保证磁场回路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噪声和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还可包括限位法兰90,限位法兰90设在芯轴10的后端。限位法兰90上设有多个沿限位法兰90的周向间隔开,并且沿限位法兰90的径向延伸的导向槽91。每个导磁体40的后端分别条形滑块41,条形滑块41可活动地插接在导向槽91内。
由此,导磁体40的后端可与限位法兰90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移动至弯曲的管道内壁时,止抵在导磁体40的内壁面和芯轴10的外壁面之间的多个弹簧片90会发生变形,由于导磁体40的后端可活动,随着弹簧片90的变形,导磁体40的后端会相对芯轴10移动,使设在导磁体40外侧的多个硅钢片60可发生移动,以紧密地贴合在弯曲的管道内壁上,使磁路结构更稳定,提高了检测性能。
其中,条形滑块41可与导磁体40一体形成。该一体形成结构稳固性高,易于制备成型,并且制备成本相对较低。
支撑组件30可由双铰件70、扭簧71、弹簧片90和限位法兰90组成。双铰件70的一端与浮动磁化块20铰接,另一端与芯轴10铰接并且在铰接处同时安装有扭簧71以提供扭矩。具体地,双铰件70的旋转铰链臂的一端与浮动磁化块20铰接,另一端与芯轴10铰接并且铰接处安装有扭簧71,旋转铰链臂与铰支座的侧向间隙为0.5~1毫米,铰轴孔与铰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间隙为0.1~0.2毫米。
弹簧片90可大体形成为c形,弹簧片90的一端水平,并且开有通孔,螺钉可穿入通孔,从而将弹簧片90的一端固定在芯轴10上。弹簧片90的另一端对浮动磁化块20弹性支撑。具体地,弹簧片90的水平端的通孔对应于相同位置上芯轴10上的开孔,可利用螺钉和垫圈将两者固定连接,弹簧片90的另一端搭接在芯轴10上,且弹簧片90的中部凸起的部分与导磁体40接触,以与浮动磁化块20弹性支撑连接。
限位法兰90可通过螺钉与芯轴10固定连接,导磁体40尾部的条形滑块41可在限位法兰90的导向槽91内上下、前后滑动,而不脱出。限位法兰90可通过螺钉、垫圈与芯轴10固定连接,条形滑块41与导向槽91的滑动侧向间隙可为1~2毫米。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双铰件70、扭簧71、弹簧片90和限位法兰90配合以实现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的浮动磁化。其中,导磁结构不使用传统的钢刷,也不采用磁铁直接与管壁接触,而是利用扇形硅钢片60代替,硅钢片60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当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在管道内运行时,前磁极N极发出磁力线,先后经过硅钢片60,管道内壁,硅钢片60,后磁极S极,导磁体40,最后返回到前磁极N极,形成整个磁回路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的连接关系如下:
1.双铰件70的旋转铰链臂一端与浮动磁化块20铰接,另一端与芯轴10铰接,铰接处安装有扭簧71,旋转铰链臂与铰支座的侧向间隙为0.5~1毫米,铰轴孔与铰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间隙为0.1~0.2毫米。弹簧片90的水平端的通孔对应于相同位置的芯轴10上的开孔,可利用螺钉、垫圈将两者固定连接,弹簧片90的另一端对浮动磁化块20弹性支撑连接。限位法兰90通过螺钉、垫圈与芯轴10固定连接,条形滑块41与导向槽91的滑动侧向间隙为1~2毫米。
2.磁极盖板42上的通孔对应于相同位置导磁体40上的开孔,利用螺钉、垫圈将两者固定连接,扇形硅钢片60一端间隔焊接在磁铁盖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零件少,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导磁可靠。此外,其浮动磁化设计,可有效减少噪声和干扰,增强管道弯头通过能力,满足油气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器使用工况和条件,可用于不同类型和口径的油气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器磁化检测需要。特别适合海底油气管道转弯半径小,易受环境影响造成变形和损伤的地方。
总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为浮动磁化结构,浮动磁化块20沿周向等间隔分布,通过前端的双铰件70,后端的弹簧片90和限位法兰90与芯轴10相连,形成各自独立的支撑组件30,浮动磁化块20上的硅钢片组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导通磁路。该组件具有可靠的支撑强度,其浮动磁化设计大大增强了检测器的变形适应能力,既消除了检测过程中的噪声和干扰,也提高了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的管道弯头通过性。
为了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更为详尽具体,下面以18寸(457毫米)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18寸(457毫米)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100简称为18寸检测器磁化结构。
参照图1至图3,18寸检测器磁路结构由芯轴10、沿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八个浮动磁化块20及其支撑组件30组成。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一体。芯轴10整体长度为528毫米,直径为150毫米,壁厚为24毫米,中间沿周向、后端截面处等间隔开有八个螺纹孔,与此对应地,前端布置有八个固定铰支座,均打有一个通孔。
浮动磁化块20由导磁体40、磁铁、磁极盖板42和扇形硅钢片60组成。导磁体40的长度为460毫米,截面为梯形,尾部设计有条形滑块41。导磁体40上部开有容纳磁铁的凹槽,内置两块磁铁,形成前磁极N极和后磁极S极。所用磁铁可为高强磁体,长为150毫米,宽为120毫米,厚度为30毫米。
磁铁上面安装有磁极盖板42,厚度为12毫米,开有两个通孔,两侧利用螺钉穿过固定在导磁体40的凸台处,所用螺钉可为内六角花型圆柱头螺钉。扇形硅钢片60的一端间隔开焊接在磁极盖板42上,片与片之间的间隔为1.5毫米,倾斜角度约为15度,片厚为0.8毫米,片高为70毫米,形成的硅钢片组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各组件以导磁体40为中心组成导磁回路。
支撑组件30由双铰件70、扭簧71、弹簧片90和限位法兰90组成,双铰件70的铰链臂长度为160毫米,一端与浮动磁化块20铰接,另一端与芯轴10铰接,铰接处同时安装有扭簧71以提供扭矩。所用的扭簧71可为合金弹簧钢丝,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弹性较好。
弹簧片90一端水平,开有通孔,利用螺钉穿过固定在芯轴10上,另一端对浮动磁化块20弹性支撑,所用弹簧片90可为阶段形的弯片弹簧片,厚度为2.5毫米,冲压加工而成。导磁体40尾部的条形滑块41可在限位法兰90的导向槽91内上下、前后滑动,不脱出。其中,条形滑块41为S304不锈钢材料,表面钝化处理,导滑槽为锡青铜或锰青铜材料。
18寸检测器磁化结构的工作原理为:本检测器磁化结构利用双铰件70、扭簧71、弹簧片90和限位法兰90配合以实现检测器的浮动磁化。其中,导磁结构不使用传统的钢刷,也不采用磁铁直接与管壁接触,而是利用扇形硅钢片60代替,硅钢片60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当检测器在管道内运行时,前磁极N极发出磁力线,先后经过硅钢片60,管道内壁,硅钢片60,后磁极S极,导磁体40,最后返回到前磁极N极,形成整个磁回路。该磁路结构导磁性好,结构相对简单,适用性好,提高检测器在小转弯半径油气管道的通过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减少噪声和干扰,改善动态特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轴;
多个浮动磁化块,多个所述浮动磁化块设在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管道的内壁面之间且沿所述芯轴的周向间隔开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所述管道的内壁面,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分别包括:
导磁体,所述导磁体形成为沿所述芯轴的轴向延伸的柱状;
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在所述导磁体的外壁面上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和
多个硅钢片,多个所述硅钢片分别与两个所述磁性件相连,多个所述硅钢片的自由端分别抵接所述管道的内壁面;以及
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设在多个所述浮动磁化块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之间,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止抵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和所述芯轴的外壁面,每个所述导磁体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凹槽,所述磁性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浮动磁化块还包括:两个磁极盖板,两个所述磁极盖板分别设在所述导磁体上且封闭所述磁性件,每个所述磁极盖板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硅钢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包括:
双铰件,所述双铰件设在所述芯轴的前端,所述双铰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相连;以及
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设在所述芯轴的中后部,所述弹簧片止抵在所述芯轴的外壁面和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弹簧片的一部分与所述芯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片分别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的c形,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相连,另一端止抵所述芯轴的外壁面,所述弹簧片的外壁面止抵所述导磁体的内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双铰件上分别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设在所述双铰件与所述芯轴的外壁面相连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法兰,所述限位法兰设在所述芯轴的后端,所述限位法兰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且沿其径向延伸的导向槽,每个所述导磁体的后端分别设有条形滑块,所述条形滑块可活动地插接在所述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滑块与所述导磁体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硅钢片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平行布置,每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向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向向后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硅钢片相对于所述芯轴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70-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磁体的纵截面分别形成为梯形,所述硅钢片形成为扇形片。
CN201410281568.5A 2014-06-20 2014-06-20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Active CN104061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568.5A CN104061441B (zh) 2014-06-20 2014-06-20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568.5A CN104061441B (zh) 2014-06-20 2014-06-20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441A CN104061441A (zh) 2014-09-24
CN104061441B true CN104061441B (zh) 2016-12-07

Family

ID=51549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1568.5A Active CN104061441B (zh) 2014-06-20 2014-06-20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1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074A (zh) * 2017-12-20 2018-08-28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二维浮动机构
CN108462352B (zh) * 2018-04-18 2023-12-29 嵊州市恒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磁针
CN109827083B (zh) * 2019-03-14 2021-06-29 南京轩世琪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煤气管道检测定位系统
CN110376276B (zh) * 2019-08-08 2022-1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漏磁检测装置
CN112432000B (zh) * 2021-01-26 2021-04-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道双目三维测量装置
CN113640370B (zh) * 2021-08-09 2023-05-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可变向励磁的管道漏磁检测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7777A (en) * 1980-10-17 1984-05-08 British Gas Corporation Magnetic pipeline inspection vehicle with metallic foil and bristle contacts supporting the vehicle
WO1998043062A1 (en) * 1997-03-24 1998-10-01 Bj Services Company Inspection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and inertial navigation
CN200993309Y (zh) * 2006-12-06 2007-1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管道漏磁检测器钢刷
CN201011418Y (zh) * 2007-01-24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 工业管道弯头漏磁检测用磁化装置
CN101819181A (zh) * 2010-04-09 2010-09-01 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6576B2 (en) * 2005-07-29 2007-08-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D-OD discrimination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7777A (en) * 1980-10-17 1984-05-08 British Gas Corporation Magnetic pipeline inspection vehicle with metallic foil and bristle contacts supporting the vehicle
WO1998043062A1 (en) * 1997-03-24 1998-10-01 Bj Services Company Inspection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and inertial navigation
CN200993309Y (zh) * 2006-12-06 2007-1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管道漏磁检测器钢刷
CN201011418Y (zh) * 2007-01-24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 工业管道弯头漏磁检测用磁化装置
CN101819181A (zh) * 2010-04-09 2010-09-01 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1441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441B (zh) 管道三维漏磁成像检测浮动磁化组件
CN103604022B (zh) 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
CN208280947U (zh) 一种内定向精准射孔器
CN106152931A (zh) 基于空间磁场测量的高性能管道几何变形检测器
CN105738467A (zh) 一种磁记忆多提离值管道内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9990748A (zh)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钢卷位置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3420687U (zh) 直井定向射孔装置及定角度工具
CN104858813B (zh) 一种多参数可调ect传感器夹具装置
CN205537468U (zh) 一种管路角度测量装置
CN206696156U (zh) 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缺陷的装置
CN205957897U (zh) 基于空间磁场测量的高性能管道几何变形检测器
CN208952931U (zh) 测量触头、测量组件和测量装置
CN20831327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管道变形检测设备
CN206919965U (zh) 一种地下水位远程自动观测装置
CN205091296U (zh) 漏磁探头外壳、漏磁探头及漏磁检测设备
CN202280981U (zh) 一种测试用胶管接头
CN209636876U (zh) 一种钢管桩内摩阻力测试装置
CN208671835U (zh) 一种孔位置和面位置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08333293U (zh) 一种齿轮轴定位检测治具
CN204115826U (zh) 一种光电直读水表电子单元检测设备
CN104792880A (zh) 用于多通道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机探头性能测试对比试块
CN105890500B (zh) 连杆的轮廓检测装置
CN204854539U (zh) 一种压紧检测机构
CN204214719U (zh) 一种连杆座屈试验用夹具
CN209802255U (zh) 一种用于测量v型槽中心线到端面轴向距离的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