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0770B -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0770B
CN104060770B CN201310094724.2A CN201310094724A CN104060770B CN 104060770 B CN104060770 B CN 104060770B CN 201310094724 A CN201310094724 A CN 201310094724A CN 104060770 B CN104060770 B CN 104060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external thread
branch sleeve
thread part
stre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47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0770A (zh
Inventor
郝志强
钱冠龙
刘兴亚
王爱军
朱清华
周雯
郭学友
刘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947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0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0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0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0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0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用于将两根钢筋通过一个连接套筒进行连接,钢筋靠近接头处为部分钢筋母材;包括以下步骤:1)钢筋的端头加工有外螺纹部;2)将钢筋插入设有夹持机构和张拉机构的预张拉设备3)在钢筋的外螺纹部上拧上具有匹配螺纹的张拉螺套,当张拉杆推抵或拉拽张拉螺套时,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得到轴向拉伸;4)达到设定张拉力后,将钢筋从预张拉设备中取出;5)将两根钢筋的端头通过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应用该方法,使接头的变形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能将不锈钢钢筋接头的连接性能显著改善,并使接头性能达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标准对接头残余变形的要求。

Description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连接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机械连接施工,采用该方法连接的钢筋接头在连接性能、施工质量等方面优于已有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可广泛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连接,尤其适合于不锈钢钢筋的连接施工。
背景技术
现代混凝土结构建筑中,钢筋是重要的承载材料,但是在桥梁路面、水工结构、海洋工程等侵蚀性和暴露性环境中,主要由碳、硅、锰及一些微量合金元素组成的普通碳素钢钢筋在混凝土碳化和氯离子的侵蚀下容易发生腐蚀破坏,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建筑物寿命的降低。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问题,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混凝土中添加阻锈剂、在混凝土表面采用防腐蚀面层、电化学阴极保护以及采用特种钢筋等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不锈钢钢筋以耐蚀性能高,能满足多种重要构筑物的高寿命设计要求,在欧美已有很多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
钢筋机械连接是现代建筑业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由于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受拉应力后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而该残余变形会导致与接头附近的混凝土产生裂纹。接头残余变形较大,裂纹宽度超过一定限度值时,就会成为有害裂纹,使钢筋局部失去混凝土的保护,过早被侵蚀损坏造成承载能力下降。为此,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如:国际标准ISO/FDIS15835-1:2007(E),英国标准BS8110:Part1:1997,中国标准JGJ107-2010,日本建筑中心(RPCJ)委员会的“钢筋接头性能判定基准”等,都将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残余变形(permanentelongation或residualelongation)列为控制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的重要指标,其中,ISO/FDIS15835-1:2007(E)和BS8110:Part1:1997及JGJ107-2010标准都规定:钢筋接头试件在拉伸到60%的钢筋标准屈服强度值再卸载至零后,在接头变形测量范围内,残余变形不得超过0.10mm。对于普通碳素钢钢筋来说,钢筋屈服前是在材料的弹性范围内,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拉伸到60%的钢筋标准屈服强度值后再卸载至零,钢筋不会产生永久变形,在接头变形测量范围内所测得的残余变形全部来自于接头的机械连接结构。但是对于不锈钢材料则有所不同,不锈钢材料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较低的比例极限的特性,因此不锈钢钢筋受拉时即使是在标准屈服强度以下也会产生永久变形,该变形对接头的残余变形有不利的影响。
众所周知,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值是对应于其拉伸时产生0.2%永久变形(应变)时的应力值,即不锈钢钢筋在其屈服强度值及以下应力工作时,最大可能会产生0.2%的永久变形(应变)。但不锈钢钢筋受拉应力低于屈服应力时,钢筋上产生的永久变形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钢筋外形均匀,即使在长达数米长范围内产生0.2%的永久伸长变形,该变形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纹,也会以无数极其细小的缝隙均匀分布在钢筋全长度范围内,不可能集中在某处而使混凝土保护层上产生大的、不可接受的有害裂纹,因此不锈钢钢筋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中正常用。但是,当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方法时,不锈钢的这种低比例极限的特性会对机械连接接头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在接头附近的不锈钢钢筋母材的永久伸长变形可能与机械连接接头本身产生的残余变形叠加、合并在一起,使接头附近混凝土保护层产生较大裂纹的可能性加大,严重时就会导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害的裂纹产生。虽然不锈钢钢筋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要求混凝土对钢筋进行保护,以达到结构高寿命的目的,因此国外标准对钢筋机械接头的残余变形要求,普通碳素钢钢筋和不锈钢钢筋的接头是一致的,不锈钢的机械连接接头的同样也应满足有关标准对钢筋机械接头的性能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由钢筋和连接套筒组成,接头范围包括连接套筒及在连接套筒外的钢筋因镦粗、挤压、滚轧、车削等加工而产生显著变形部分。ISO/FDIS15835-2:2007(E)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残余变形测量标距为:接头长度+接头两侧各2d(钢筋直径)长度,在这个范围内测量的接头残余变形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则接头及其附近钢筋母材的变形就能满足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现有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方法)用于不锈钢钢筋连接,如采用接头长度+2d的测量标距进行检测,接头+钢筋的残余变形很难达到以上标准规定的接头残余变形指标。要降低钢筋母材受拉时产生的永久变形对机械连接接头的不利影响,对热轧不锈钢钢筋可以通过冷拉或提高钢筋实际屈服强度等方法,将不锈钢钢筋的比例极限的提高,使接头检测的残余变形量降低,但为此所增加的生产工艺或化学成分、金属组织等的改变,都会使不锈钢钢筋的生产成本提高,对于已经非常昂贵的不锈钢钢筋的推广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该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所述不锈钢钢筋机械连接面临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合理生产工艺,可有效降低接头自身的残余变形量及接头附近钢筋母材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使接头的变形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能将不锈钢钢筋接头的连接性能显著改善,并使接头性能达到国内外各种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标准对接头残余变形的要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用于将两根钢筋通过一个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形成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两根钢筋靠近接头处分别定义为部分钢筋母材;所述的机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至少一根钢筋的端头处加工有外螺纹部;
2)将加工有外螺纹部的一根钢筋插入设有夹持机构和张拉机构的预张拉设备,并由预张拉设备的夹持机构对钢筋做径向夹持;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伸出于预张拉设备的夹持机构之外,钢筋的外螺纹部置于预张拉设备的张拉机构处,所述张拉机构设有张拉杆;
3)在钢筋的外螺纹部上拧上具有匹配螺纹的张拉螺套,所述的张拉杆顶抵于张拉螺套或与张拉螺套相连接;当张拉杆推抵或拉拽张拉螺套时,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得到轴向拉伸;
4)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得到轴向拉伸达到设定张拉力后,退回张拉杆,拧下张拉螺套,并将钢筋从预张拉设备中取出;
5)将依次进行步骤1)至步骤4)的所述钢筋与另一根钢筋通过所述的连接套筒连接,形成钢筋接头。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的另一根钢筋依次进行步骤1)~步骤4)。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对所述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进行预拉伸的应力为被拉钢筋标准屈服强度值的40%~95%。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的外螺纹部采用直螺纹或锥螺纹。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外螺纹部以及该外螺纹部与部分钢筋母材之间的连接处在加工螺纹前经过镦粗处理。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采用所述的连接套筒代替张拉螺套。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的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贯设有紧定螺钉,且连接套筒设有紧定螺钉的该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连接套筒的该端所连接的钢筋与连接套筒的紧定螺钉和齿条机械啮合。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的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与该端所连接的钢筋的间隙处填充水泥灌浆料,使所述的钢筋的外表面和连接套筒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的水泥灌浆料机械啮合。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至少一根钢筋的外螺纹部是钢筋连接用螺纹,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具有与所述的钢筋连接用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使所述的至少一根钢筋以外螺纹部与该连接套筒的内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的钢筋选用不锈钢钢筋,所述的连接套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与现有普通机械连接方法的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1、通过对连接接头附近钢筋的预应力拉伸,对于不锈钢钢筋连接接头可改变其连接接头附近母材的力学性能,该段钢筋的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特征被降低或消除,比例极限被提高,接头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钢筋母材所产生的非弹性变形以及其对接头残余变形测量值的影响被降低或完全消除,接头试验所测得的残余变形更接近接头的实际残余变形,接头及其附近母材的性能得到提高,使该方法连接的机械接头附近的混凝土保护层产生有害裂纹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对于普通碳素钢钢筋的连接接头则不会改变连接钢筋母材的力学性能,但能够检验出连接钢筋的端部在制造时的相关加工作业可能产生的缺陷,如冷镦或冷压变形过度而导致的脆性或裂纹缺陷,在接头使用前发现不合格的连接接头,提高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安全度和可靠性,为可靠度要求极高的重要结构工程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接头加工和质量检测方法。
2、通过对具有钢筋连接功能的外螺纹部的预加应力拉伸,可使钢筋连接螺纹的精度提高,其与连接套筒安装后的螺纹配合间隙减小,有效减小接头承受载荷时产生的残余变形,使接头的综合性能得以提升,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时,采用本方法进行接头的生产加工,接头的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2-部分钢筋母材;3-外螺纹部;4-连接套筒;5-外螺纹部;6-部分钢筋母材;7-钢筋;8-钢筋夹持模具;9-张拉机构;10-张拉螺套;11-张拉杆;12-预张拉设备(局部);13-紧定螺钉;14-齿条;15-灌浆料;A、B-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首先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一)、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二)以及预加应力拉伸过程中的示意图(三)。
请见图1,本发明主要包括两根钢筋(1、7)以及一个连接套筒4,其中两根钢筋(1、7)靠近端头处分别为部分钢筋母材(2、6),且至少一根钢筋的端头处设有外螺纹部。连接套筒4配合钢筋连接用外螺纹部设有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两根钢筋(1、7)的端头处均设有外螺纹部(3、5),连接套筒4配合两个外螺纹部均设有内螺纹,因此两根钢筋均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连接套筒的连接,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筋接头。
其中,所述的部分钢筋母材2、6以及外螺纹部(3、5)在接头连接前是经过预加应力拉伸的。
本发明钢筋机械连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
1)在至少一根钢筋的端头处加工有外螺纹部;
外螺纹部(3、5)采用直螺纹,外螺纹部(3、5)以及该外螺纹部(3、5)与部分钢筋母材(2、6)之间的连接处在加工螺纹前经过镦粗处理,以增加强度和受力截面积,可使外螺纹部(3、5)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在钢筋母材破坏前破坏。所述的外螺纹部(3、5)可以采用切削或滚轧的加工方式制成。
2)将加工有外螺纹部3的一根钢筋1插入预张拉设备12,并由预张拉设备12内的钢筋夹持模具8做径向夹持,夹持方向如图中箭头A;部分钢筋母材2以及外螺纹部3伸出于预张拉设备12的夹持模具8,预张拉设备12对应外螺纹部3的位置设有张拉机构9,所述张拉机构9设有张拉杆11;
3)在外螺纹部3上拧上具有匹配螺纹的高强度张拉螺套10,外螺纹部3的与张拉螺套10的配合螺纹段长度达到钢筋连接的设计长度;所述的张拉杆11顶抵或连接张拉螺套10;当张拉杆11推抵或拉拽张拉螺套10时,部分钢筋母材2以及外螺纹部3得到轴向拉伸,拉伸方向如图中箭头B;
4)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2以及外螺纹部3得到轴向拉伸达到设定张拉力后,退回张拉杆11,拧下张拉螺套10,并将钢筋1从预张拉设备12中取出;
5)在外螺纹部3上拧上连接套筒4的一端,连接套筒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根钢筋7的端头,即形成一个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另一根钢筋7做同样的处理,如仅对钢筋1进行处理后,接头性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钢筋7也可以不做预加应力拉伸,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连接套筒4连接的是不同直径的钢筋,通常只需用张拉机构9张拉直径较小的钢筋。
较佳的是,对所述的部分钢筋母材(2、6)以及外螺纹部(3、5)进行预拉伸的应力为被拉钢筋标准屈服强度值的40%~95%。
特别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连接套筒4的横截面较大,并且连接套筒4的一侧端面可以承受抗压载荷,那么可以用连接套筒4代替张拉螺套10。即,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直接在外螺纹部3上拧上连接套筒4;所述的张拉杆11顶抵于连接套筒4(图3),或者所述的张拉杆11连接于连接套筒4(图4);当张拉杆11推抵连接套筒4时,部分钢筋母材2以及外螺纹部3得到拉伸,拉伸方向如图中箭头B。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外螺纹部(3、5)与部分钢筋母材(2、6)之间的连接处并未经过镦粗处理,而是采用滚丝加工的螺纹,使工艺更为简单,适用于钢筋可采用滚轧加工的场合。
再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外螺纹部(3、5)采用锥螺纹,以锥螺纹配合可通过拧紧来补偿并减小螺纹配合间隙,使接头受力时的残余变形较小。
续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外螺纹部(3、5)及其与部分钢筋母材(2、6)之间的连接处在加工螺纹前经过镦粗处理,以增加强度和受力截面积,可使外螺纹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在钢筋母材破坏前破坏。
续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其中钢筋(1、7)具有外螺纹部(3、5),所述钢筋中至少一根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2或6)以及外螺纹部(3或5)在钢筋连接前经过预加应力拉伸。两根钢筋(1、7)通过与连接套筒4的紧定螺钉13和齿条14的机械啮合,形成机械连接。
续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其中钢筋(1、7)具有外螺纹部(3、5),所述钢筋中至少一根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2或6)以及外螺纹部(3或5)在接头连接前经过预加应力拉伸。两根钢筋(1、7)通过与连接套筒4内填充的水泥灌浆料15的机械啮合,形成机械连接。
续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其中仅有一根钢筋1的外螺纹部3加工有连接用螺纹,所述的外螺纹部3可选用直螺纹,另一根钢筋7与连接套筒4的紧定螺钉13和齿条14的机械啮合。两根钢筋(1、7)通过一端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4和紧定螺钉13和齿条14进行连接,其中至少加工有外螺纹部3的钢筋1的部分钢筋母材2以及外螺纹部3在钢筋连接前经过预加应力拉伸。如设有外螺纹部3的钢筋1进行了外螺纹部3和部分钢筋母材2的预应力拉伸后,连接套筒4用紧定螺钉13和齿条14连接的钢筋7不再对外螺纹部5和部分钢筋母材6进行预加应力拉伸,接头残余变形量能够满足接头性能要求,则钢筋7可以不加工外螺纹部6。
最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其中仅有一根钢筋1设有外螺纹部3,且外螺纹部3是连接用螺纹,所述的外螺纹部3可选用直螺纹,另一根钢筋7与连接套筒4内填充的水泥灌浆料15的机械啮合。两根钢筋(1、7)通过一端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4和连接套筒4内填充的水泥灌泥料15进行连接,其中至少加工有钢筋连接用外螺纹部3的钢筋1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3在钢筋连接前经过预加应力拉伸。如设有外螺纹部3的钢筋1进行了外螺纹部3和部分钢筋母材2的预应力拉伸后,连接套筒4用水泥灌浆料15连接一端的钢筋7不再对外螺纹部5和部分钢筋母材6进行预加应力拉伸,接头残余变形量能够满足接头性能要求,则钢筋7可以不加工外螺纹部6。
其中,所述的钢筋(1、7)可选用不锈钢钢筋,所述的连接套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如果接头的钢筋1或7的外螺纹部3或5就是钢筋本身的横肋(精轧螺纹钢筋),由于钢筋横肋与连接套筒4的配合螺纹间隙较大,即使经过预加张拉应力后,接头的残余变形可能并不能满足标准规定要求,则需在连接套筒与钢筋配合螺纹之间填充特殊材料,减小接头残余变形,才可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接头性能。
与现有的机械连接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1、通过对连接接头附近钢筋的预加应力拉伸,对于不锈钢钢筋的连接接头可改变其连接接头附近母材的力学性能,该段的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特征被降低或消除,材料的比例极限被提高,接头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钢筋母材所产生的非弹性变形以及其对接头残余变形测试值的影响被减小或被完全消除,接头试验所测得的残余变形更接近接头的实际残余变形,同时使接头及其附近母材的性能得到提高,使该方法连接的钢筋机械接头附近混凝土保护层产生有害裂纹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对于普通碳素钢钢筋的连接接头则不会改变连接钢筋母材的力学性能,但能够检验出连接钢筋端部在制造时的相关加工作业可能产生的缺陷,如冷镦或冷压变形过度而导致脆性或裂纹缺陷,在接头使用前发现不合格的连接接头,提高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安全度和可靠性,为可靠度要求极高的重要结构工程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接头质量检测方法和提高接头性能的生产工艺。
2、通过对具有钢筋连接功能的外螺纹部的预加应力拉伸,可使钢筋连接螺纹的精度提高,其与连接套筒安装后的螺纹配合间隙减小,有效降低接头承受载荷时产生的残余变形,使接头的综合性能得以提升,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时,采用本方法进行接头的生产加工,接头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
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用于将两根钢筋通过一个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形成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两根钢筋靠近接头处分别定义为部分钢筋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至少一根钢筋的端头处加工有外螺纹部;
2)将加工有外螺纹部的一根钢筋插入设有夹持机构和张拉机构的预张拉设备,并由预张拉设备的夹持机构对钢筋做径向夹持;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伸出于预张拉设备的夹持机构之外,钢筋的外螺纹部置于预张拉设备的张拉机构处,所述张拉机构设有张拉杆;
3)在钢筋的外螺纹部上拧上具有匹配螺纹的张拉螺套,所述的张拉杆顶抵于张拉螺套或与张拉螺套相连接;当张拉杆推抵或拉拽张拉螺套时,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得到轴向拉伸;
4)钢筋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得到轴向拉伸达到设定张拉力后,退回张拉杆,拧下张拉螺套,并将钢筋从预张拉设备中取出;
5)将依次进行步骤1)至步骤4)的所述钢筋与另一根钢筋通过所述的连接套筒连接,形成钢筋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根钢筋依次进行步骤1)~步骤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所述的部分钢筋母材以及外螺纹部进行预拉伸的应力为被拉钢筋标准屈服强度值的4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纹部采用直螺纹或锥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螺纹部以及该外螺纹部与部分钢筋母材之间的连接处在加工螺纹前经过镦粗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连接套筒代替张拉螺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贯设有紧定螺钉,且连接套筒设有紧定螺钉的该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条,连接套筒的该端所连接的钢筋与连接套筒的紧定螺钉和齿条机械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与该端所连接的钢筋的间隙处填充水泥灌浆料,使所述的钢筋的外表面和连接套筒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的水泥灌浆料机械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钢筋的外螺纹部是钢筋连接用螺纹,连接套筒的至少一端具有与所述的钢筋连接用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使所述的至少一根钢筋以外螺纹部与该连接套筒的内螺纹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选用不锈钢钢筋,所述的连接套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CN201310094724.2A 2013-03-22 2013-03-22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Active CN104060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4724.2A CN104060770B (zh) 2013-03-22 2013-03-22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4724.2A CN104060770B (zh) 2013-03-22 2013-03-22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0770A CN104060770A (zh) 2014-09-24
CN104060770B true CN104060770B (zh) 2016-03-30

Family

ID=5154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4724.2A Active CN104060770B (zh) 2013-03-22 2013-03-22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0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3071A1 (fr) * 2019-03-13 2020-09-17 Bartec Group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une barre d'armature pour béton armé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5A (zh) * 1988-02-03 1990-10-17 特尼波特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用圆钢筋的机械连接方法
CN2124275U (zh) * 1992-06-11 1992-12-09 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究所 冷压与螺纹连接变形钢筋的构件
CN1088858A (zh) * 1992-12-31 1994-07-06 华电建设工程接头技术公司 一种钢筋的续接方法
JPH0972045A (ja) * 1995-09-06 1997-03-18 Iwabuchi Kk 鉄筋等の棒鋼用接続筒
CN1165227A (zh) * 1997-01-15 1997-11-19 北京建茂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钢筋螺纹热强化处理的连接接头
EP0947642A2 (en) * 1998-03-31 1999-10-06 Gyeng Ok Chung Method of working connection end of deformed bar for reinforcing concrete, deformed bar worked by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connecting deformed bar
CN2758349Y (zh) * 2005-01-10 2006-02-15 钱冠龙 一种快速连接的钢筋接头
CN201195912Y (zh) * 2008-05-05 2009-02-18 北京建茂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钢筋直螺纹挤压连接接头
CN201660972U (zh) * 2009-12-31 2010-12-01 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泥灌浆钢筋连接接头
CN202047527U (zh) * 2011-01-12 2011-11-23 储宏道 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
CN102587581A (zh) * 2011-01-12 2012-07-18 储宏道 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5A (zh) * 1988-02-03 1990-10-17 特尼波特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用圆钢筋的机械连接方法
CN2124275U (zh) * 1992-06-11 1992-12-09 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究所 冷压与螺纹连接变形钢筋的构件
CN1088858A (zh) * 1992-12-31 1994-07-06 华电建设工程接头技术公司 一种钢筋的续接方法
JPH0972045A (ja) * 1995-09-06 1997-03-18 Iwabuchi Kk 鉄筋等の棒鋼用接続筒
CN1165227A (zh) * 1997-01-15 1997-11-19 北京建茂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钢筋螺纹热强化处理的连接接头
EP0947642A2 (en) * 1998-03-31 1999-10-06 Gyeng Ok Chung Method of working connection end of deformed bar for reinforcing concrete, deformed bar worked by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connecting deformed bar
CN2758349Y (zh) * 2005-01-10 2006-02-15 钱冠龙 一种快速连接的钢筋接头
CN201195912Y (zh) * 2008-05-05 2009-02-18 北京建茂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钢筋直螺纹挤压连接接头
CN201660972U (zh) * 2009-12-31 2010-12-01 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泥灌浆钢筋连接接头
CN202047527U (zh) * 2011-01-12 2011-11-23 储宏道 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
CN102587581A (zh) * 2011-01-12 2012-07-18 储宏道 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0770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3989B (zh) 一种钢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方法
CN103163032A (zh) 检测波形钢腹板钢梁疲劳强度的系统及方法
Østby et al. Fracture Control–Offshore Pipelines JIP Results from large scale testing of the effect of biaxial loading on the strain capacity of pipes with defects
CN104060770B (zh)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Jiang et al. Improvement of stop-hole method on fatigue-cracked steel plates by using high-strength bolts and CFRP strips
CN110303301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
CN203701435U (zh) 灌浆压接复合连接接头
US20110155289A1 (en) Residual stress improving method for pipe
JP2003239458A (ja) ねじ節鉄筋用ねじ継手及びねじ節鉄筋用カプラーの製造方法
Bompa et al. Elevate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reinforcement incorporating threaded mechanical couplers
CN203479622U (zh) 拉拔试验位移测定机构
CN109163976B (zh) 脚手架安全状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CN102434561B (zh) 低应力特殊螺纹拉杆装置及液压机
CN201195912Y (zh) 钢筋直螺纹挤压连接接头
Igi et al. Strain Capacity of 48" OD X80 Pipeline in Pressurized Full-scale Bending Test
CN214461818U (zh) 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Zha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Grade 8.8 and 10.9 Small-Sized (M14–M20) Bolts with the Thread into The Bolt Hole
JP5505280B2 (ja) 鋼構造物の使用限界予測手法
CN104198294A (zh) 一种压力管道元件非爆破型式试验方法
Iwamatsu et al. Evaluation procedure of limit load for non-aligned multiple flaws
US20030102669A1 (en) Threaded joint for an oil well pipe
CN213234020U (zh) 一种适用于钢筋笼主筋定位的活动式小卡具
CN213337064U (zh) 楔型耐张线夹壳体机械载荷试验用连接件及试验机
JP2004238942A (ja) 鋼管杭用ねじ継手及び締結方法
CN114472763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主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2

Address after: 100088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tucheng Road No. 33

Applicant after: MCC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tucheng Road No. 33

Applicant before: MCC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ida Jianm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anmao Building Equipment Co., Ltd., Beij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