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62C -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62C
CN1040562C CN95190157A CN95190157A CN1040562C CN 1040562 C CN1040562 C CN 1040562C CN 95190157 A CN95190157 A CN 95190157A CN 95190157 A CN95190157 A CN 95190157A CN 1040562 C CN1040562 C CN 10405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er
driven wheel
bobbin winder
winder bracke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0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46A (zh
Inventor
彼得罗·泽诺尼
乔瓦尼·佩德里尼
罗萨里奥·卡斯泰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L Electronics SpA
Original Assignee
LGL Electronics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L Electronics SpA filed Critical LGL Electronics SpA
Publication of CN112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03D47/36Measuring and cutting the weft
    • D03D47/361Drum-type weft feeding devices
    • D03D47/362Drum-type weft feeding devices with yarn retaining devices, e.g. stopping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纬线给料器,其中一可变直径绕线架接收来自构成一纬线存储区的自由旋转杆的多匝线,并且一可变直径线架与绕线架相连以将线匝从绕线架底部传送至其头部;线架由多个传送杆构成,诸传送杆以一环形方式从绕线架的相应槽突伸出来;传送杆从槽突伸出来的长度决定了线匝存储区之间的相互间距。线架和绕线架由径向可移动的相应扇形片构成并由各自的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控制,每一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齿轮啮合、用来移动各自的绕线架和线架扇形片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对藉一单一传送件转动,该传送件则由一也用来改变传送杆的突伸长度的驱动按钮控制。

Description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具有高插入速度的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器。
众所周知纬线给料器是适于将储备线积累成绕在一固定绕线架上的线匝并适于通过将累积的线匝退绕一段距离而给料给料机,该段距离等于在每次打纬中织机所要求的线的长度L;所述长度等于织物形成的横向尺寸或宽度H。
在喷气投纬织机的具体情况中,给料器还要初步测量线的长度L;该项作业以一种已知的方式通过利用一光学传感器对退绕的线匝的匝数“n”进行计数以及通过改变绕线架直径D来实现,其中L=nπD。
线的退绕由一电磁制动装置控制,该电磁制动装置利用一移动探头当到达第n匝时使线停止的前进;给料器绕线架的直径D可调节以便能一直成为形成中织物的宽度H的约数。
在一种已知的方式中,纬纱储备线由一自由旋转杆绕在给料器绕线架上;一传送系统逐渐地将线匝从绕线架的底部移至其头部并使线匝保持相互分开;所述传送系统一般由传送杆组成的线架构成,该传送杆由一角形衬套将波浪形运动传送给它并从绕线架的相应槽中周期地突伸出来。根据使用的线型来选择以避免线匝缠结式重叠的线匝间间距取决于传送杆相对于绕线架的槽突伸的长度并能通过稍微改变所述突伸值,例如0.2-0.3毫米,对此间距进行较大的改变,例如改变一毫米以上。
很显然,当绕线架的直径D改变时,传送杆组成的线架的直径必须相应改变,从而使所述传送杆能继续从具有不同直径的绕线架的槽中突伸出一预定的长度。
为此已提出种种解决办法,这些办法都基于将所述绕线架和传送杆组成的线架分成一些扇形片——一般是相互呈90°的四个扇形片——并利用一构件来控制扇形片,该构件能改变扇形片的径向位置,特别是能将扇形片从一最小直径位置伸展到一最大直径位置且反之亦然。
根据一些已知的解决办法,传送杆组成的线架和绕线架的直径利用用来移动各自的扇形片的相应构件而能分别改变。但是,这种形式的调节系统具有一些缺陷,主要是调节件的结构较复杂,调节操作较困难,它需要较长的实施时间以及专业操作人员的介入。此外,这些系统还不适于利用由控制设备驱动的驱动器来进行自动化作业。
在其他的已知解决办法中,传送杆组成的线架和绕线架的直径能利用一单一构件而同时改变,该构件作用于线架和绕线架的扇形片上以将它们伸展和收缩至同一长度。
上述这种类型的已知系统,尽管较前者更完善些,但具有以下严重的缺陷:这些系统不能调节线架的传送杆从绕线架的槽中突伸出来的长度,因此不能改变纬纱储备线线匝分隔开的间距,从而使给料器难以适应各种待加工的线;线匝间的间距只能通过变换将波浪形运动作用于传送杆组成的线架的角形衬套来改变。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基本上克服已知喷气投纬织机给料器的这些和其他缺点,并且在这个总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具有以下重要的具体目的:
——提供一种用于喷气投纬织机的设有一种机构的给料器,该机构能改变线匝绕线架和传送杆组成的线架的直径并能同时改变传送杆从绕线架的各个槽中突伸出来的长度以改变线匝分隔间距;
—提供一种具有一能用来改变绕线架和传送杆组成的线架的直径并能用来改变传送杆的突伸长度的机构的给料器,该机构能使所述突伸值得到精细的调节,操作可靠而方便,并能由一加工控制器驱动的自动驱动器来驱动。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设置的所述机构能在给料器运转过程中使绕线架的至少一个横向尺寸上发生较大的改变以便在所述加工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因给料器线筒直径减小而产生的线张力的增加,校正绕线架的直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目的的具有一变化机构的给料器,该机构具有一极其紧凑的总体尺寸,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需要在给料器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上有显著改变并且不需要在给料器的入口和出口处有任何线通道的改进的尺寸。
本发明的这个主要目的、这些和其他重要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喷气投纬织机、具有线匝分隔器的纬线给料机,它包括:一支承由一自由旋转杆绕在绕线架上的多匝线的可变直径绕线架,所述线匝形成一纬线存储区(RT);以及一包含多个传送杆的可变直径线架,这些传送杆具有一波浪形运动并以一环形方式从绕线架的相应槽突伸出来以将线匝从绕线架的底部传送至其头部,并且传送杆从绕线架的槽突伸出来的长度决定了线匝存储区线匝之间的相互间距;其特点在于所述线架和所述绕线架由径向可移动的相应扇形片构成并由各自的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控制,每一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齿轮啮合、用来移动各自的绕线架和线架扇形片的驱动齿轮;其中所述驱动齿轮对藉一单一传送件转动,该传送件则由一驱动旋钮控制并在各自具有不同值的空转角运动之后,依次连接于两驱动齿轮;传送件的所述空转角运动之间的角度差用来改变线匝传送杆的突伸长度以相应地调节所述线匝之间的间距。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改变线匝绕线架和传送杆组成的线架的直径并能同时改变传送杆从绕线加架的各个槽中突伸出来的长度以改变线匝分隔间距,而不需使用那些难以加以调节的杂移动件。此外,本发明还能对传送杆从绕线架的各个槽中突伸出来的长度进行极为精细地调节,因此可以改变各线匝与纬线存储区隔开的间距,所以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加工线。附图简要说明
从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附图,本发明的给料器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喷气投纬织机具有线匝分隔器的给料机的局部轴向剖视图;
图2和图3是用于线架和相应绕线架的扇形片的径向移动的机构的前视示意图;
图4是用来改变图1所示的给料机的直径和连杆的凸伸长度的机构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与图4所示的机构有关的角度调整运动的原理图;
图6是与图1相似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是图6各细节的放大图;
图8和图9是用于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使一对对相对设置的线架和绕线架的扇形片作独立移动的机构的前视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参阅图1至图5,标号10总的示出了一用于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纱给料机的前部,它包括一其上设有一可旋转的中空杆12的旋转式绕线架11,该中空杆由一传动轴13驱动,送给构成纬纱储备RT的多圈线匝。当织机(未示)需要时,线匝从绕线架11上退绕并且,当到达上述给定长度L时,一由一电磁驱动器8驱动的制动杆9停止线匝的退绕;该驱动器8被支承得可以在半径方向上对它进行调节,驱动器8是利用螺栓6固定的支承件7支承的。绕线架11通过一种已知的方式,绕线架11上设有多个轴向槽110(图4),相应的传送杆140以一种环形方式从轴向槽110中突伸出来;4),相应的传送杆140以一种环形方式从轴向槽110中突伸出来;所述传送杆适于使线匝从绕线架11的基部推进到其头部以恢复储备区RT。
传送杆140由一相应的第一盘形支承件15支承,两者相结合大体上形成一可变直径的线架14,并藉一角形衬套16以一种已知方式作用于盘形支承件15而具有复合的波浪形运动,该角形衬套16设在传动轴13的偏心部分130上并支承着盘形支承件15从而使它能与设置在中间的轴承160一起自由转动。所述盘形支承件设有径向槽150;一相应的辐条141可滑动地啮合在每一所述槽150内并支承例如含有四根杆的、形成一相对于支承件15径向可动的杆扇形体142的一组传送杆140。四个诸如142的扇形体相互呈90°设置以形成可变直径的传送杆线架14,并具有一用来伸展或收缩扇形体142的机构(图2)。
为此,每一支承扇形体142的辐条141设有一带螺纹的轴向孔其内啮合着一相应有螺纹的径向枢轴17;所述枢轴设有一相应扇移动齿轮18。支座151设在每一槽150的基部以部分地容纳各自的调节或变换齿轮18。
如图中清楚地示出的,调节或变换齿轮18与一第一驱动齿轮20的前组齿19相啮合从而使它能自由转动,该第一传动齿轮与传动轴13同轴设置并被容纳在一盘形凸缘22的钟形支座21内,该盘形凸缘22邻近于盘形支承件15设置并藉螺栓23刚性与其刚性连接。
第一驱动齿轮20设有一中心矩形槽200,该槽具有预定的尺寸并且其特征在于“d”边较短而“D”边较长(图5)。四个相互呈90°设置的通孔24设在盘形支承件15内以及盘形凸缘22内。孔24由一相应的轴向支柱25穿过,该支柱螺固于绕线架11与其刚性连接的给料器10的一固定支承件26,该支承件26以一种已知方式藉一对对相对设置的永久磁铁27而刚性连接于给料器的固定底座B。
相应的弹性套筒28安装在支柱25上穿过孔24的区域,并允许盘形支承件15、与其刚性连接的盘形凸缘22、以及驱动齿轮20作波浪形运动。一第二固定的盘形支承件30藉螺栓29而刚性连接于支柱25的自由端并与传动轴13共轴设置。盘形支承件30还具有各自的径向槽300,这些径向槽承接用来支承固定的绕线架11的相应的扇形体112的相应辐条111,以使它们能自由滑动;具有相互呈90°设置的诸如110的四个扇片以形成可变直径的绕线架11,并且具有一用来伸展或收缩扇形片110的机构(图3)。
为此,以一种与上述完全相同的方式,辐条111具有各自与相应的螺纹径向枢轴31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枢轴在其端部设有用来移动各自的扇形片112的齿轮32。该齿轮32与一第二驱动齿轮34的前组齿34相啮合,该第二驱动齿轮具有一“K”边较短“H”边较长的矩形中心槽340(图5)。第二齿轮34容纳在一藉螺栓37刚性连接于固定盘形支承件30的凸缘36的圆柱形轴向座35。内并能自由转动。一圆柱形支座38设在固定支承件30的中心部分内并承纳一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齿轮20-34的一单一的传送件并能让它自由转动。所述传送件由一圆柱体39构成,该圆柱体在其两相对的面上具有相应的凸耳40-41,该两凸耳制成类似于平行六面体形状,沿圆柱体39的同一直径轴向突伸,并适于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驱动齿轮的相应槽200-340啮合。凸耳41穿过齿轮34的槽340藉螺钉42而连接于一相对于绕线架11设置在前部和中心处的驱动旋钮43。一心形弹簧44设在凸耳41和第二齿轮的槽340之间,并使凸耳40和41相对于槽200-340保持弹性对中,如图3所示。
两凸耳40-41具有着分别远远小于第一和第二驱动齿轮的槽200和340的同样的矩形横截面。而槽200和340则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因为槽200的尺寸“d”小于槽340的相应尺寸“K”,一般d=0.6-0.7K,并且因为槽200的尺寸“D”大于或等于槽340的尺寸“H”,一般H=0.8-1.D,这是为了与支承件15一起刚性提供驱动齿轮20的波浪形运动而不与凸耳40相干扰(图5)。
采用这种设置,旋钮43必须在凸耳40与槽200的侧向表面啮合之前以及在驱动齿轮20开始被移动之前完成一空转运动,且具有一预定的角度α,并且必须在凸耳41与槽340的侧向表面啮合之前以及在驱动齿轮34开始被移动之前完成一第二空转运动且具有一角度值β。由于β>α,故当旋钮43转过β角,凸耳40已产生一对于传送杆的扇形片142的径向伸展有益的齿轮20的角运动δ=β-α。
相对于仍未变化的绕线架11的直径的传送杆线架14直径的增量θ,与传送杆140相对于所述绕线架的槽110的最大突伸值相对应。由于旋钮43继续转动超过角β,凸耳也移动齿轮34,因此两齿轮20和34同时移动以增加绕线架11和线架14的直径,尽管线架直径仍比绕线架直径大所述增量θ。
一旦调整好直径,旋钮43能在相反的方向转过一等于δ的最大角,这对于减小增量θ和由此相对于绕线架11的槽110的线架14的传送杆140的突伸长度是有用的。由于通过释放旋钮43,弹簧44将凸耳40-41返回至一相对于槽200-340的中心位置,因此在所述旋钮在所述相对的反向旋转方向上空转转过α后可以得到用来改变传送杆的所述突伸量的有用的角运动。
很显然,线架和绕线架的直径变化必须与一电磁驱动器8的相应径向运动相协同动作;这是当给料机不移动时,在旋松把所述驱动器刚性连接于相应的支承件7的螺栓6之后,由手动实现的。
但是,其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由相同的标号示出的图6至图9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对选用于绕线架的直径能进行较大的校正以及由此以一种全自动方式对送至织机的线的量L进行校正,而不需要任何手动动作来移动驱动器8。
在给料机的运转过程中进行的对选用于绕线架的直径的校正是因线的张力增加的缘故,而线张力的增加是由于线架放空时所述线架直径减小而产生的。事实上在线张力的增加后通常紧随着在每次打纬时给线量L的减少。这种减少目前由使织机停机以避免短纬线出现的适当的传感器来检测。根据以上实施例,与长度L减少有关的信号被用来自动校正绕线架11的直径因此而在给料机运转中回复数量L的正确值。
根据以上实施例,这是利用线架14和绕线架11的扇形片能藉各自独立的机构以相对对的形式独立移动来实现的。图7和图8中有一用来移动第一对对置线架扇形片142′的机构,第一对扇形片沿称为横向直径的线架14的直径“X”设置,并具有另一用来独立于第一对地移动第二对对置线架扇形片142″的机构,该第二对扇形片沿垂直于第一对的所述线架的直径“Y”设置。
同样,也有一用来移动沿绕线架11的直径“X”设置的第一对对置绕线架扇形片112′的机构以及另一用来独立第一对地移动沿所述绕线架的直径“Y”设置的、第二对绕线架扇形片112″。
为了在给料机运转过程中自动校正绕线架11的直径,只有扇形片对112′和142′能被移动,这将在下文中描述,并且不需要驱动器8的任何移动。每一用来移动相对设置线架14的扇形片对的机构包括分别设有前组齿19′和19″、对齐的对径槽200和200″、并共轴地将一个设置在另一个内的相应的第一驱动齿轮20′和20″;具有最大直径的齿轮20″呈钟形从而能容纳齿轮20′并使之能共轴且自由地转动。
一相应的调节或变换齿轮对18′与齿轮20′的组齿19′相啮合;所述调节或变换齿轮由相应的螺纹枢轴17′支承,该螺纹枢轴与沿直径“X”设置的对置扇形片对142′的螺纹辐条啮合。同样,一对调节或变换齿轮18″与齿轮20″的组齿19″相啮合;所述调节或变换齿轮由枢轴17″支承,该枢轴与沿直径“Y”设置的第二对对置线架扇形片142″相啮合。
一传送凸耳40′与齿轮20′的槽200′啮合并设置在一驱动轴50的端部,该驱动轴50承纳在一传送件39′的圆柱形孔内,与凸耳40′相对的所述轴的端部藉一螺栓42′刚性连接于一由一环形物G和一对径辐条R构成的第一外旋钮部分43′。
构件39′则设有一与齿轮20″的槽200″啮合的凸耳40″。用于驱动绕线架11的对置扇形片的机构以一种完全相同的方式设置;为此设有相应的一对共轴设置、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内的一对第二驱动齿轮34′和34″;所述齿轮设有各自的前组齿33′-33″和对齐的对径槽340′-340″。齿轮34′的前组齿33′与一对调节或变换齿轮32′相啮合,该对调节或变换齿轮刚性连接于各自的螺纹轴31′,该螺纹轴与沿直径“Y”可移动的绕线架11的第二对扇形片112″的辐条螺纹孔相配合。同样,齿轮34″的前组齿33″与一对齿轮32″相啮合,该对齿轮刚性连接于各自的螺纹轴31″,该螺纹轴与沿横向直径“X”可移动的第一对扇形片112′的辐条螺纹孔相配合。具有一矩形横截面的第二凸耳41′设在构件39′上并通过设置在中间的心形弹簧44′与齿轮34′的槽340′啮合以驱动所述齿轮。第二齿轮34″的槽340″通过设置在中间的相应的心形弹簧44″与第一旋钮部分43′的矩形杆41″啮合,该第一旋钮部分安装在一凸耳41′的圆柱形端部上并能自由旋转,该凸耳轴向延伸超出齿轮34′和34″以刚性连接一容纳在第一部分43′内并能自由旋转的第二旋钮部分43″;轴50相对于第二旋钮部分43″能自由旋转。一棘爪51能刚性连接第一和第二旋钮部分或能使它们独立旋转。
很显然,采用上述设置,通过使棘爪51松开、通过转动旋钮部分43′,有可能使齿轮20′和34″产生单独的相应转动和由此扇形片142′和112′可沿直径“X″的伸展(或收缩),而通过使齿轮20″和34′产生单独的转动,旋钮部分43″的转动可引起扇形片142″和112″沿直径“Y”的伸展(或收缩)。
通过利用棘爪51连接两旋钮部分43′-43″,使线架14和绕线架11的扇形片对的伸展运动可同时进行,如结合图1至图5的实施例所述。
为了在给料机的运行过程中自动校正绕线架11的直径,由于所述校正大约为几毫米,因此在松开棘爪51之后,给料机采用扇形片对112′-142′沿所述绕线架的横向轴线“X”的单独的伸展运动。为此,主齿轮34″设有第二圆周组齿60,该组齿与设于旋钮43侧边的齿轮61的相应的一组齿啮合。齿轮61固定于沿绕线架11轴向延伸的轴62的端部,其末端具有一锥形齿轮63,该锥形齿轮容纳在一设在支承件26内的相应支座内。锥形齿轮63与一传送轴65的相应锥形齿轮64相啮合,该传送轴的终端具有一设在支承件26外侧并设有一个或多个永久磁铁67的第一圆盘66。设置一第二圆盘68以面对第一圆盘66并与其隔开一段距离以供自由旋转杆12的自由通过;所述第二圆盘68相应地设有一个或多个永久磁铁69,具有相反极性的磁铁67和67因此形成一扭转连接71而不在圆盘66和68之间有接触。
圆盘68固定于一驱动电动机70的轴端,该电动机由给料机底座支承并由一工艺过程控制器(未示)来控制。
给予电动机70的驱动指令引起齿轮61和34″旋转以及绕线架直径在规定方向上的相应校正。包含电动机70、具有各自的磁体67-69的圆盘66-68、以及轴62的装置能有利地用来如上述方式移动齿轮61和/或移动一设在绕线架11内的发电机72以为容纳在所述绕线架内的电气和/或电子元件提供电力,而不必使用用来直接传送功率而不进行接触的系统。

Claims (26)

1.一种用于喷气投纬织机、具有线匝分隔器的纬线给料机包括:一支承由一自由旋转杆(12)绕在绕线架上的多匝线的可变直径绕线架(11),所述线匝形成一纬线存储区(RT);以及一包含多个传送杆(140)的可变直径线架(14),这些传送杆具有一波浪形运动并以一环形方式从绕线架的相应槽(110)突伸出来以将线匝从绕线架的底部传送至其头部,并且传送杆(140)从绕线架的槽(110)突伸出来的长度决定了线匝存储区线匝之间的相互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14)和所述绕线架(11)由径向可移动的相应扇形片(142,112)构成并由各自的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控制,每一径向调节或变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齿轮(18,32)啮合、用来移动各自的绕线架和线架扇形片的驱动齿轮(20,34);其中所述驱动齿轮对(20,34)藉一单一传送件(39)转动,该传送件则由一驱动旋钮(43)控制并在各自具有不同值的空转角运动(α、β)之后,依次连接于两驱动齿轮(20,34);传送件的所述空转角运动之间的角度差(δ=β-α)用来改变线匝传送杆(140)的突伸长度以相应地调节所述线匝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别与第一组(18)和第二组(32)调节或变换齿轮啮合的第一(20)和第二(34)驱动齿轮,每一组调节或变换齿轮由四个齿轮构成;第一组调节或变换齿轮刚性连接于各自的螺纹枢轴(17),该螺纹枢轴与相互呈90°设置的线架(14)的相应扇形片(142)的辐条(141)的螺纹孔啮合;第二组调节或变换齿轮刚性连接于各自的螺纹枢轴(31),该螺纹枢轴与相互呈90°设置的绕线架(11)的相应扇形片(112)的辐条(111)的螺纹孔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线架(14)的扇形片(142)的辐条(141)滑动地在一第一盘形支承件(15)的径向槽(150)内被引导,该盘形支承件设在一安装在给料机驱动轴(13)的偏心部分(130)上的角形衬套(16)上并能自由转动,该角形衬套(16)将所述波浪形运动施加于所述盘形支承件及传送杆扇形片(14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绕线架(11)的扇形片(112)的辐条(111)可滑动地在一第二固定盘形支承件(30)的径向槽(300)内被引导,该支承件刚性连接于固定轴向支柱(25)的端部,该支柱通过第一盘形支承件(15)的相应孔(24),中间设有安装在所述支柱上并允许第一盘形支承件(15)作波浪形运动的弹性套筒(28)。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前盘形凸缘(22,36)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形支承件(15,30)相连并设有用来分别容纳第一(20)和第二(34)驱动齿轮的各自的钟形支座(21,3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前盘形凸缘(22,36)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形支承件(15,30)相连并设有用来分别容纳第一(20)和第二(34)驱动齿轮的各自的钟形支座(21,3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齿轮(20,34)分别设有其中传送件(39)的相应突伸凸耳(40,41)啮合的径向槽(200,34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传送件(39)由一在其相对两面上具有所述突伸凸耳(40,41)的圆筒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传送件(39)的突伸凸耳(40,41)具有相同的矩形横截面并沿构成传送件的圆筒的同一直径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驱动齿轮(20,34)的径向槽(200,340)具有一矩形轮廓和不同的尺寸;并且至少具有以下关系:
d<K
其中“d”是第一驱动齿轮(20)的槽(200)短边的尺寸,“K”是第二驱动齿轮(34)的槽(340)的长边的尺寸。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与第二驱动齿轮(34)的槽(340)相配合的传送件(39)的突伸凸耳(41)由一能相对于所述槽保持所述凸耳弹性对中的弹性装置(44)的作用力来控制。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齿轮(20)的槽(200)和第二驱动齿轮(34)的槽(340),在所述传送件的第一和第二空转角运动之后,分别与传送件(39)的相应突伸凸耳(40-41)啮合,所述角运动相互不同;其中
α<β
其中α是传送件(39)的第一空转角运动,β是传送件(39)的第二空转角运动;通过移动第一驱动齿轮(20),驱动件的第二角运动(β)引起线架(14)直径的增加(θ)以及由此的传送杆(140)的突伸长度的增加;所述增量(θ)藉传送件(39)的一反向的角运动可加以调节,该传送件具有一等于传送件的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一角运动差的有用的最大调节量;而
δ=β-α
就是所述的有用的调节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传送件(39)由一驱动旋钮(43)来驱动,该驱动旋钮扭转地连接于所述传送件并相对于绕线架(11)设置在中心处和前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给料机包括一些独立机构,每个独立机构包括一对用来独立地并沿着相互垂直的直径(x-y)移动的驱动齿轮(20′,20″,34′,34″),线架(14)的对置的扇形片对(142′,142″),以及绕线架(11)的分别对置的扇形片对(112′,11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给料机包括一对共轴设置并一个在另一个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20′,20″),每一驱动齿轮与一对相应的调节和变换齿轮(18′,18″)相啮合;每对齿轮由各自的带螺纹的枢轴(17′,17″)支承,该螺纹枢轴又与线架(14)的一对对置扇形片(142′,142″)的辐条的螺纹孔螺合;一对对螺纹枢轴(17′,17″)沿各自的相互垂直的直径(x-y)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给料机包括一对共轴设置并一个在另一个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34′,34″);每一驱动齿轮与一对相应的调节或变换齿轮(32′,32″)相啮合;每对齿轮由各自的螺纹枢轴(31′,31″)支承,该螺纹枢轴又与绕线架(11)的对置扇形片(112′,112″)对的辐条的螺纹孔螺合;一对对螺纹枢轴(31′,31″)沿各自的相互垂直的直径(y-x)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由一对第一驱动齿轮的内齿轮(20′)驱动的一对螺纹枢轴(17′)平行于一对由一对第二驱动齿轮的外齿轮(34″)驱动的螺纹枢轴(31″);所述的两对螺纹枢轴(17′,31″)都平行于横向直径(x)。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齿轮(20′,20″)和第二驱动齿轮(34′,34″)均设有各自的径向对齐的槽(200′,200″,340′,34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一对第一驱动齿轮的内齿轮(20′)的槽(200′)和一对第二驱动齿轮的外齿轮(34″)的槽(340″)分别由一传送凸耳(41)和所述外旋钮部分(43′)的矩形杆(41″)啮合以移动所述齿轮,该传送凸耳被支承在一驱动轴(50)的端部,驱动轴的另一端刚性连接于一第一外旋钮部分(43′)。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一对第一驱动齿轮的外齿轮(20″)的槽(200″)和一对第二驱动齿轮的内齿轮(34′)的槽(340′)由各自的刚性连接于一第二旋钮部分(43″)的传送件(39′)的对置凸耳(40″,41′)啮合,该第二旋钮部分容纳在第一外旋钮部分(43′)内并能自由转动;设置一棘爪(51)以将第一和第二旋钮部分刚性地相互连接或使它们能相互自由旋转,为的是能沿各自的垂直直径(x-y)产生线架和绕线架的扇形片对的有选择性的或同时的调节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0)能在传送件(39′)和第二旋钮部分(43″)的轴孔中穿过并能自由转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给料机包括一用来有选择地仅移动绕线架(11)和线架(14)的扇形片(112′,142′)的装置(61,70),该装置可沿所述横向直径(x)移动为的是在给料机运行过程中自动校正绕线架(11)的直径。
23.如权利要求16或22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与一对第二驱动齿轮的外齿轮(34″)的周缘组齿(60)啮合的驱动齿轮(61)。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61)固定于一相应的驱动轴(62)的一端,该驱动轴轴向地设置在绕线架(11)内部并由一电动机(70)驱动,该电动机由一过程控制装置控制并利用一传送系统(63-64)和一能使自由转动杆(12)自由转动的无接触扭转磁性连接件(71)而位于给料机的固定底座0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连接件(71)包括相互面对但彼此隔开的第一圆盘(66)和第二圆盘(68),并且该两圆盘具有各自的具有相反极性的永久磁体(67-69)。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2)用来转动所述驱动齿轮(61)和/或一发电机(72),该发电机设在绕线架(11)内部并适于为设在所述绕线架板上的电气和/或电子元件提供电力。
CN95190157A 1994-03-07 1995-03-01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TO94A000154 1994-03-07
IT94TO000154A IT1268041B1 (it) 1994-03-07 1994-03-07 Apparecchio alimentatore di trama con separatore di spire, per telai ad aria ad alta velocita' di inserzio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46A CN1124046A (zh) 1996-06-05
CN1040562C true CN1040562C (zh) 1998-11-04

Family

ID=1141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01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62C (zh) 1994-03-07 1995-03-01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671783A (zh)
EP (1) EP0698135B1 (zh)
JP (1) JP3582835B2 (zh)
KR (1) KR100390016B1 (zh)
CN (1) CN1040562C (zh)
DE (1) DE69504789T2 (zh)
IT (1) IT1268041B1 (zh)
WO (1) WO1995024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3312A1 (de) * 1995-09-08 1997-05-07 Iro Ab Fadenliefergerät
JP3366243B2 (ja) * 1998-01-16 2003-01-1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緯糸測長貯留装置におけるドラム径の設定装置
IT245848Y1 (it) * 1998-06-03 2002-03-26 Lgl Electronics Spa Perfezionamento ai mezzi di vincolo cedevole del sistema flottante diavanzamento delle spire della riserva di filato negli apparecchi
JP4177179B2 (ja) * 2003-06-12 2008-11-05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緯糸測長貯留装置、および当該緯糸測長貯留装置の係止ピン位置の設定方法。
ITMI20061000A1 (it) * 2006-05-22 2007-11-23 Milano Politecnico Giunto elastico a cerniera sferica traslante e sensore di forze e momenti perfezionato con tale giunto
DE602007007101D1 (de) * 2007-11-30 2010-07-22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zuführungsvorrichtung und Fadenbremse
EP2169099A1 (en) * 2008-09-25 2010-03-31 L.G.L. Electronics S.p.A. Negative yarn feeder with weft-braking device
CN102418228A (zh) * 2010-09-28 2012-04-18 海泰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织机送纱装置
IT1402928B1 (it) * 2010-12-13 2013-09-27 Roj S R L Porgitrama per telaio tessile
US9925734B2 (en) * 2011-04-20 2018-03-27 Cm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bags
CZ304713B6 (cs) * 2013-12-20 2014-09-03 Rieter Cz S.R.O. Způsob odstranění příze, zejména vadné příze, z mezizásobníku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textiln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WO2015169612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Picanol Weft feeder device
WO2018219821A1 (en) 2017-05-30 2018-12-06 Picanol Weft feeder device
IT201800005191A1 (it) * 2018-05-09 2019-11-09 Porgitrama per macchine tessili con tamburo a diametro regolabile
EP3867432A1 (en) * 2018-10-18 2021-08-25 Vandewiele Sweden AB Bobbin drive unit, yarn feeding arrangement and a holder for holding a bobbi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3980A1 (en) * 1988-10-14 1990-04-18 ROJ ELECTROTEX S.p.A. Weft yarn reserve winding unit allowing to vary the length of the reserve turns, for use in measuring weft feeders for looms
EP0469527A1 (en) * 1990-08-03 1992-02-05 ROJ ELECTROTEX S.p.A. Weft feeder for fluid jet looms having a yarn reserve winding unit with adjustable cross s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3980A1 (en) * 1988-10-14 1990-04-18 ROJ ELECTROTEX S.p.A. Weft yarn reserve winding unit allowing to vary the length of the reserve turns, for use in measuring weft feeders for looms
EP0469527A1 (en) * 1990-08-03 1992-02-05 ROJ ELECTROTEX S.p.A. Weft feeder for fluid jet looms having a yarn reserve winding unit with adjustable cross s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940154A0 (it) 1994-03-07
JPH08510519A (ja) 1996-11-05
EP0698135A1 (en) 1996-02-28
CN1124046A (zh) 1996-06-05
DE69504789D1 (de) 1998-10-22
JP3582835B2 (ja) 2004-10-27
US5671783A (en) 1997-09-30
ITTO940154A1 (it) 1995-09-07
DE69504789T2 (de) 1999-03-25
IT1268041B1 (it) 1997-02-20
EP0698135B1 (en) 1998-09-16
KR100390016B1 (ko) 2003-10-04
WO1995024521A1 (en) 1995-09-14
KR960702023A (ko) 1996-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62C (zh) 具有线匝分隔器、用于高插入速度喷气投纬织机的纬线给料机
DE60038214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von Spulen
EP0838422B1 (de)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Fadens auf eine Spule
JP2000034060A (ja) 糸を円錐体形状のスプ―ルに巻取る方法と装置
CN1135775A (zh) 纺丝卷绕机
GB2027070A (en) Yarn feeder
CN1610585A (zh) 制造双线弹簧的机器和方法
US4632154A (en) Weft feeder for weaving looms
US73252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ad distribution in a warping frame
JPH0860477A (ja) 短尺経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5201347A (en) Weft feeder having yarn reserve winding unit with adjustable cross section
KR970000443B1 (ko) 유체 분사 직기의 측정 위사 공급기용 위사 리저브 권취 유닛
US3193209A (en) Precision winder
DE10151310A1 (de) Aufspulvorrichtung
CN114538193B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络丝机
EP1126058A2 (de)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rotierbarer Organe einer OE-Spinnmaschine
GB2159185A (en) Manufacture of fabric
CN202321796U (zh) 电子防叠装置传动机构
CN1177025A (zh) 纬线馈送器上的隔开线匝的装置
SU997602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дачи нити
WO1992001102A1 (de) Fadenverarbeitend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ändern des umfangs einer einen fadenvorrat tragenden einheit
EP1354836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diameter of the winding body of a pre-unwinding device as well as such a pre-unwinding device
JP4176025B2 (ja) 柄用経糸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柄経糸用部分整経機
CN216863266U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计长轮机构
SU394124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НАМОТКИ НА КАТУШКИ НИТЕОБРАЗ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