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8898A -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8898A
CN104048898A CN201410299408.3A CN201410299408A CN104048898A CN 104048898 A CN104048898 A CN 104048898A CN 201410299408 A CN201410299408 A CN 201410299408A CN 104048898 A CN104048898 A CN 10404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ample
minutes
casting
riser
ig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94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fa Hengdian Machinery Co Ltd CNNC
Original Assignee
Sufa Hengdian Machinery Co Ltd CN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fa Hengdian Machinery Co Ltd CNNC filed Critical Sufa Hengdian Machinery Co Ltd CNNC
Priority to CN2014102994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8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4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8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ld Materials And Cor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根据保温冒口的灼减量与其在铸造过程中保温冒口的补缩效果高低存在明显的关系,采用模拟真实浇铸的环境,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来用以判断保温冒口的补缩效果高低,是否符合铸造使用要求。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准确反映铸造过程中保温冒口补缩效果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Description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铸造工序中,金属液注入铸型后,由于冷却凝固,由液体转为固态,产生体积收缩。在体积收缩得不到金属液补充时,在凝固后,铸件内模数较大的部位产生孔缩和缩松,对于那些体积收缩较大的铸造合金,这种缺陷经常发生。缩孔和缩松会减低铸件的致密性、减小铸件的有效截面,使受力学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必须设法控制凝固,防止缺陷产生。使用冒口,是目前在铸造行业中控制凝固、补偿的最有效、最普及的工艺措施。
但是目前,对于冒口没有明确的国家和行业的统一的质控标准,不同的生产厂家提供的成分和质控指标不一样,有些厂家提供的质控指标有SiO2%,Al2O3%,Fe2O3%,CaO%,MgO%,其它有些厂家提供的质控指标是:容重,模数扩大系数,抗折强度,耐火度等等。若按生产厂家的质控指标去控制保温冒口的进货质量,投入的检测费用极高,并且任一厂家的质控指标都不能完整的表征出保温冒口在铸造过程中的补缩作用,适用于铸造的保温冒口的进货质量控制存在难度。
对于铸造厂家,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控制,能有效的表征保温冒口在铸造过程中的补缩效果,投入的检测成本相对来说也要低些。因砂的灼减量本来就要检测,检测设备可以共用。保温冒口的灼减量与其在铸造过程中保温冒口的补缩效果高低存在明显的关系。保温冒口灼减量与其灼烧温度存在直接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准确反映铸造过程中保温冒口补缩效果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从铸造保温冒口上抽取测试样品于称量瓶中进行称重。其中,对抽取测试样品进行称重是为了在检测最后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II)将步骤(I)中的测试样品放入102℃~108℃的干燥箱中烘烤90~150分钟。其中,测试样品放入102℃~108℃的干燥箱中烘烤,是为了将测试样品进行脱水出来,避免样品中水分影响了检测效果。
(III)将步骤(II)中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5~25分钟。其中,将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进行冷却处理是,由于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处于高温为影响测试样品的质量,从而影响检测的结果。
(IV)将步骤(III)中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经780℃~820℃灼烧50~7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25~35分钟的坩埚中。其中,对坩埚进行高温灼烧,是为了防止坩埚对测试样品造成影响,例如水分,杂质等等。
(V)将步骤(IV)中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50℃~79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50~70分钟,灼烧过程炉门不全关闭,留有缝隙。其中,将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50℃~790℃的马弗炉中,铁的居里点是770℃,钢铁的主要成分是铁,770℃是铁原子磁距排列整齐和铁原子磁距排列混乱无序的转折点温度。考虑到马弗炉设备温度的波动性,把铸钢保温冒口灼烧温度定为750℃~790℃,在相同的环境下,更能反映保温冒口在铸造过程中补缩的真实性能。
(VI)将步骤(V)中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25~35分钟。其中,将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进行冷却处理是,由于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处于高温会影响测试样品的质量,从而影响检测的结果。
(VII)将步骤(IV)中经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其中,对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是为了在检测最后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VIII)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将步骤(I)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减去将步骤(VII)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即为测试样品灼减重量,将测试样品灼减重量除以步骤(I)中的测试样品的重量乘以100% 即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IX)结果判定,如若步骤(VIII)的结果值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符合铸造使用要求,如若步骤(VIII)的结果值不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不符合铸造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中抽取测试样品的重量为10~20克。其中,抽取测试样品的重量为10~20克,方便称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I)干燥箱的烘烤温度为10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I)烘烤时间为12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II)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V)坩埚经800℃灼烧6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V)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7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6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VI)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简单方便,投入的成本低廉,用低成本有效控制铸造保温冒口的质量,保证保温冒口在铸造过程中的补缩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铸件的质量;检测方便快捷,能够准确反映铸造过程中保温冒口补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第一步:从铸造保温冒口上抽取测试样品于称量瓶中进行称重;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放入105℃的干燥箱中烘烤120分钟;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经800℃灼烧6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的坩埚中;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7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60分钟;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第七步:将第六步中经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
第八步: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将第一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减去将第七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即为测试样品灼减重量,将测试样品灼减重量除以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的重量乘以100% 即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第九步:结果判定,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符合铸造使用要求,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不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不符合铸造使用要求。
实施例2: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第一步:从铸造保温冒口上抽取测试样品于称量瓶中进行称重;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放入108℃的干燥箱中烘烤150分钟;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25分钟;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经820℃灼烧7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35分钟的坩埚中;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8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70分钟;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5分钟;
第七步:将第六步中经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
第八步: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将第一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减去将第七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即为测试样品灼减重量,将测试样品灼减重量除以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的重量乘以100% 即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第九步:结果判定,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符合铸造使用要求,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不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不符合铸造使用要求。
实施例3: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第一步:从铸造保温冒口上抽取测试样品于称量瓶中进行称重;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放入102℃的干燥箱中烘烤90分钟;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5分钟;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经780℃灼烧5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25分钟的坩埚中;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5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50分钟;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25分钟;
第七步:将第六步中经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
第八步: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将第一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减去将第七步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即为测试样品灼减重量,将测试样品灼减重量除以第一步中的测试样品的重量乘以100% 即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第九步:结果判定,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符合铸造使用要求,如若第八步的结果值不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不符合铸造使用要求。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从铸造保温冒口上抽取测试样品于称量瓶中进行称重;
(II)将步骤(I)中的测试样品放入102℃~108℃的干燥箱中烘烤90~150分钟;
(III)将步骤(II)中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5~25分钟;
(IV)将步骤(III)中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经780℃~820℃灼烧50~7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25~35分钟的坩埚中;
(V)将步骤(IV)中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50℃~79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50~70分钟,灼烧过程炉门不全关闭,留有缝隙;
(VI)将步骤(V)中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25~35分钟;
(VII)将步骤(IV)中经冷却后的测试样品取出并称重;
(VIII)计算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将步骤(I)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减去将步骤(VII)中测试样品的重量即为测试样品灼减重量,将测试样品灼减重量除以步骤(I)中的测试样品的重量乘以100% 即为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百分比;
(IX)结果判定,如若步骤(VIII)的结果值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符合铸造使用要求,如若步骤(VIII)的结果值不在7~12%的范围内,则该保温冒口的灼减量是不符合铸造使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抽取测试样品的重量为10~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干燥箱的烘烤温度为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烘烤时间为1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经烘烤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V)坩埚经800℃灼烧60分钟后并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V)装载测试样品的坩埚移入已升温至770℃的马弗炉中,取下坩埚盖灼烧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VI)经灼烧后的测试样品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CN201410299408.3A 2014-06-27 2014-06-27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4048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9408.3A CN104048898A (zh) 2014-06-27 2014-06-27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9408.3A CN104048898A (zh) 2014-06-27 2014-06-27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8898A true CN104048898A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0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9408.3A Pending CN104048898A (zh) 2014-06-27 2014-06-27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488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542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江苏理工学院 对铸钢件冒口补缩效率以及保温冒口质量的检验方法
WO2018218571A1 (zh) * 2017-06-01 2018-12-06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热灼减率的检验方法
CN112284968A (zh) * 2020-11-13 2021-01-29 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冒口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383A (ja) * 1999-12-22 2001-06-29 Kubota Corp 汚泥試料の重量計測装置
JP3611022B2 (ja) * 1999-12-22 2005-01-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汚泥の強熱減量計測方法
CN101718664A (zh) * 2009-11-10 2010-06-02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金属材料检测中心 进口铁矿中全铁含量测定计算法
CN101718665A (zh) * 2009-12-09 2010-06-0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灼烧失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383A (ja) * 1999-12-22 2001-06-29 Kubota Corp 汚泥試料の重量計測装置
JP3611022B2 (ja) * 1999-12-22 2005-01-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汚泥の強熱減量計測方法
CN101718664A (zh) * 2009-11-10 2010-06-02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金属材料检测中心 进口铁矿中全铁含量测定计算法
CN101718665A (zh) * 2009-12-09 2010-06-0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灼烧失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德志,等: "铸造用覆膜砂的性能测定方法",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
钟沂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1 December 2004 *
钟沂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1 December 2004, article "GB/T 6609.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542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江苏理工学院 对铸钢件冒口补缩效率以及保温冒口质量的检验方法
WO2018218571A1 (zh) * 2017-06-01 2018-12-06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热灼减率的检验方法
CN112284968A (zh) * 2020-11-13 2021-01-29 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冒口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8898A (zh) 铸造保温冒口灼减量的检测方法
CN201740750U (zh) 一种实现薄带连铸界面热流或换热系数测量的实验装置
CN105385802A (zh)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蝶阀体的铸造工艺
CN102661966A (zh) 金属凝固过程线收缩率及热应力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2269665B (zh) 含镍生铁光谱分析用标样的制造方法
Farshidfar et al. Effect of chromite-silica sands characteristics on performance of ladle filler sands for continuous casting
CN103592222B (zh) 一种镁合金铸件过烧组织检测标样图的制作方法
CN103451376A (zh) 一种快速准确控制炉渣氧化程度的方法
CN201385109Y (zh) 一种用于监测浇注口铁水温度的装置
CN202131326U (zh) 用于90吨及以下转炉的测碳装置
CN103018126B (zh) 一种用于热重分析仪的液封连接装置
CN102607987A (zh) 一种焦油中灰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CN103894595A (zh) 耐热钢用浇包
US9109135B2 (en)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of a surface, and a coating
CN203037545U (zh) 一种用于热重分析仪的液封连接装置
CN202512078U (zh) 一种大型铸件凝固分析装置
CN102219529B (zh) 磁芯烧结工艺
CN101428341B (zh) 一种用于铸造高纯度无水氧化硼的铸模装置和方法
Binoniemi Loss on Ignition Using Infrared Heating
CN103752780B (zh) 采用重量传感器实现真空炉浇铸重量实时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095754B (zh) 大型铸件凝固分析方法
CN105118600A (zh) 一种磁性粉末合金材料
CN108067599B (zh) 基于炼钢连铸全过程数据的板坯质量分析方法
TWI827485B (zh) 用於預測分鋼槽內鋼液溫度的方法
Stachowicz et al. Impact of density degree and grade of inorganic binder on behavior of molding sand at high temper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