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2975B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32975B CN104032975B CN201410218511.0A CN201410218511A CN104032975B CN 104032975 B CN104032975 B CN 104032975B CN 201410218511 A CN201410218511 A CN 201410218511A CN 104032975 B CN104032975 B CN 1040329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b
- back timber
- container type
- bottom girder
- preformed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包括: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开设多个顶梁侧预留孔并且在底梁腹板上开设多个底梁侧预留孔;在矩形钢板的一端开设多个第一预留孔并且在另一端开设多个第二预留孔;当多层集装箱式房屋安装就位后,使用第一连接件贯穿第一预留孔和对应的顶梁侧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使用第二连接件贯穿第二预留孔和底梁侧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上,本加固方法使得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与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协同工作,增大这些梁构件的承载力,提高了其利用效率,也能够保持集装箱式房屋加工标准化、安装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加固领域,涉及一种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集装箱式房屋由于具有拆装快捷、运输高效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方便运输,集装箱式房屋普遍采用标准规格,最常用的有20foot和40foot两种规格,相应地,其主要承重的梁柱构件的截面尺寸也都有标准的规格。然而,随着集装箱式房屋的广泛应用,对房屋尺寸多样化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上需求大量的非标准集装箱尺寸的房屋,这给生产商带来了一些难题。因为目前的集装箱式房屋采用异型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制成主要受力骨架体系,这些钢构件的截面大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分析得到的,尤其是梁构件的承载力富裕度并不大,这导致在遇到非标准集装箱尺寸的房屋,尤其是要求单个房屋箱体尺寸大于标准集装箱尺寸的房屋时,需要重新设计梁构件。因此,如何在多层箱式房屋结构中不改变梁截面的情况下增大梁的承载力成为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能够增大集装箱式房屋的梁的承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开设多个顶梁侧预留孔并且在底梁腹板上开设多个底梁侧预留孔;
(2)在矩形钢板的一端开设多个与顶梁侧预留孔对应的第一预留孔并且在另一端开设多个与底梁侧预留孔对应的第二预留孔;
(3)当多层集装箱式房屋安装就位后,使用第一连接件贯穿第一预留孔和对应的顶梁侧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使用第二连接件贯穿第二预留孔和底梁侧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上。
在上述步骤(1)中,多个顶梁侧预留孔在沿顶梁腹板自身长度方向上排列成单排,每个顶梁侧预留孔均位于顶梁腹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点处。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顶梁侧预留孔的间距相等。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顶梁侧预留孔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
在上述步骤(1)中,多个底梁侧预留孔在沿底梁腹板自身长度方向上排列成单排,每个底梁侧预留孔均位于底梁腹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点处。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底梁侧预留孔的间距相等。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底梁侧预留孔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
在上述步骤(2)中,矩形钢板的长度小于底梁腹板的高度、顶梁腹板的高度以及底梁腹板和顶梁腹板的间距之和。矩形钢板的厚度不小于顶梁腹板或底梁腹板的厚度。
在上述步骤(3)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均为高强螺栓。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在多层集装箱式房屋完成拼装后,第一连接件贯穿第一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并且第二连接件贯穿第二预留孔将矩形钢板固定在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上,使得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与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协同工作,不用重新设计顶梁和底梁也能增大这些梁构件的承载力,提高了对其的利用效率,为非标准尺寸集装箱式房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另外,加固构件的使用不会改变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和底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仅仅需要在加工时预留相应的预留孔,因此能够保持集装箱式房屋加工标准化、安装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固构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和底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固构件和梁构件的安装组合图。
附图标记:
第二预留孔1、顶梁2、底梁3、顶梁腹板4、底梁腹板5、顶梁侧预留孔6、底梁侧预留孔7、矩形钢板8、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和第一预留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加固构件对多层集装箱式房屋的梁构件进行加固。该加固构件包括矩形钢板8、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矩形钢板8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预留孔11并且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预留孔1。然而,矩形钢板8的一端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一预留孔11并且另一端也可以设有多个第二预留孔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2和底梁3与市面上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和底梁的规格一致。不同之处是,顶梁2中的顶梁腹板4上预设有多个顶梁侧预留孔6,底梁3的底梁腹板5上预设有多个顶梁侧预留孔7。多个顶梁侧预留孔6在沿顶梁腹板4自身长度方向上(即B方向)排列成单排,每个顶梁侧预留孔6均位于顶梁腹板4沿自身宽度方向(即A方向)的中点处。相邻两个顶梁侧预留孔6的间距相等,该间距不大于250毫米。多个底梁侧预留孔7在沿底梁腹板5自身长度方向上(也即B方向)排列成单排,每个底梁侧预留孔7均位于底梁腹板5沿自身宽度方向(也即A方向)的中点处,相邻两个底梁侧预留孔7的间距相等,该间距同样不大于250毫米。上述矩形钢板8的厚度不小于顶梁腹板4或底梁腹板5的厚度。
如图3所示,当集装箱式房屋完成拼装后,第一连接件9能够贯穿第一预留孔11和顶梁侧预留孔6将矩形钢板8固定在其中一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4上,第二连接件10贯穿第二预留孔1和底梁侧预留孔7将同一块矩形钢板8固定在上一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5上。当固定完毕后,第一预留孔11在其中一块矩形钢板8上的位置与顶梁侧预留孔6在顶梁腹板4上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预留孔1在同一块矩形钢板8上的位置与底梁侧预留孔7在底梁腹板5上的位置相对应。此时,矩形钢板8的长度L1小于底梁腹板5的高度H2、顶梁腹板4的高度H2以及底梁腹板5和顶梁腹板4的间距L2之和。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8通常为高强螺栓。
将多层集装箱式房屋的上层底梁与下层顶梁连接起来形成桁架结构体系,使二者协同(共同)工作,能够提高其承载性能和利用效率,这是因为,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顶梁均是考虑屋面荷载设计,而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箱体作为普通楼层时,其顶梁上除自重外基本不承担任何外荷载,利用效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加固方法合理利用了下层顶梁的富余承载性能,在保障上层底梁安全的同时,不会造成房屋构件截面形式及尺寸的改变,保持了其标准化的优势。
使用本发明的加固构件对相邻两层集装箱式房屋的梁构件进行加固的方法如下:
(1)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4上按照上述要求开设多个顶梁侧预留孔6并且在底梁腹板5上开设多个底梁侧预留孔7,使得相邻两个顶梁侧预留孔6在沿顶梁腹板4自身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并且相邻两个底梁侧预留孔7在沿底梁腹板5自身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
(2)在矩形钢板8上的一端开设多个与顶梁侧预留孔6对应的第一预留孔11并且在另一端开设多个与底梁侧预留孔7对应的第二预留孔1;
(3)当多层集装箱式房屋安装就位后,使用第一连接件9贯穿第一预留孔11和顶梁侧预留孔6将矩形钢板8固定在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4上,使用第二连接件10贯穿第二预留孔1和底梁侧预留孔7将矩形钢板8固定在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5上。
在步骤(1)中,第一预留孔5和第二预留孔3的直径由加固时使用的高强螺栓的尺寸来确定。
使用上述加固构件的加固方法不会改变集装箱式房屋的钢结构柱的规格,仅仅需要在钢结构柱加工时预留相应的预留孔,因此能够保持集装箱式房屋加工标准化、安装便捷的优点。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开设多个顶梁侧预留孔并且在底梁腹板上开设多个底梁侧预留孔;
(2)在矩形钢板的一端开设多个与所述顶梁侧预留孔对应的第一预留孔并且在另一端开设多个与所述底梁侧预留孔对应的第二预留孔;
(3)当多层集装箱式房屋安装就位后,使用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预留孔和对应的所述顶梁侧预留孔将所述矩形钢板固定在下层集装箱式房屋的顶梁腹板上,使用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预留孔和所述底梁侧预留孔将所述矩形钢板固定在上层集装箱式房屋的底梁腹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个顶梁侧预留孔在沿所述顶梁腹板自身长度方向上排列成单排,每个所述顶梁侧预留孔均位于所述顶梁腹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邻两个所述顶梁侧预留孔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邻两个所述顶梁侧预留孔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多个所述底梁侧预留孔在沿所述底梁腹板自身长度方向上排列成单排,每个所述底梁侧预留孔均位于所述底梁腹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邻两个所述底梁侧预留孔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邻两个所述底梁侧预留孔的间距不大于25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矩形钢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梁腹板的高度、所述顶梁腹板的高度以及所述底梁腹板和所述顶梁腹板的间距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矩形钢板的厚度不小于所述顶梁腹板或所述底梁腹板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高强螺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8511.0A CN104032975B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8511.0A CN104032975B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2975A CN104032975A (zh) | 2014-09-10 |
CN104032975B true CN104032975B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146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185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32975B (zh) | 2014-05-22 | 2014-05-22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329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8324A (zh) * | 2016-11-01 | 2017-02-01 |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房屋的连接组件及房屋 |
CN106368444A (zh) * | 2016-11-04 | 2017-02-01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8736A (zh) * | 2011-01-05 | 2011-06-29 | 深圳市华凯丰轻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房 |
FR2955337A1 (fr) * | 2010-01-21 | 2011-07-22 | Sylvain Poujol | Dispositif de solidification et d'isolation d'un assemblage de containers |
CN202990455U (zh) * | 2012-12-28 | 2013-06-12 | 牟敦箫 | 集装箱式智能化宿营公寓 |
CN103590491A (zh) * | 2013-11-06 | 2014-02-19 | 芜湖鸿建轻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可拆卸折叠集装箱式活动板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113920A2 (en) * | 2004-05-20 | 2005-12-01 |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 Lng contain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lng containment system |
-
2014
- 2014-05-22 CN CN201410218511.0A patent/CN1040329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55337A1 (fr) * | 2010-01-21 | 2011-07-22 | Sylvain Poujol | Dispositif de solidification et d'isolation d'un assemblage de containers |
CN102108736A (zh) * | 2011-01-05 | 2011-06-29 | 深圳市华凯丰轻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房 |
CN202990455U (zh) * | 2012-12-28 | 2013-06-12 | 牟敦箫 | 集装箱式智能化宿营公寓 |
CN103590491A (zh) * | 2013-11-06 | 2014-02-19 | 芜湖鸿建轻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可拆卸折叠集装箱式活动板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2975A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03440A (zh) | 用于3维盒式装配式轻钢结构多模块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 |
CN104032975B (zh) |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方法 | |
CN205296831U (zh) | 一种承插型盘扣支架配套使用的承载型托梁 | |
CN206888349U (zh) | 钢结构檩条简支梁加固连续梁 | |
CN203924753U (zh) | 用于加固集装箱式房屋钢结构柱的加固件以及加固结构 | |
CN205529840U (zh) | 钢箱混凝土组合槽型梁桥 | |
CN205224288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 | |
RU154791U1 (ru) | Усилительный опор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здания из контейнерных модулей | |
CN203795589U (zh) | 基于轻钢结构的集成房屋 | |
CN206438606U (zh) | 一种梁与梁中部连接结构 | |
CN106088432B (zh) | 楼板拼接结构及建筑模板 | |
CN206000061U (zh) | 楼板拼接结构及建筑模板 | |
CN210263384U (zh) | 劲性混凝土转换柱包劲性混凝土转换梁的连接节点 | |
CN210032227U (zh) | 一种预制墙板与叠合梁连接节点 | |
CN205131384U (zh) | 车架纵梁及卡车车架纵梁 | |
CN109707069A (zh) | 一种基于型钢连接可拆卸预制模数化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 |
CN211257292U (zh) | 装配式墙体的t型转角节点 | |
CN204357020U (zh) | 古建筑屋檐结构 | |
CN208137125U (zh) | 一种叠合板施工用支撑结构 | |
CN207314916U (zh) | 一种住人集装箱 | |
CN108547467A (zh) | 集装箱式房屋悬挑加固结构 | |
CN206846097U (zh) | 一种门刚与框架分装式管道支架结构 | |
CN106436907B (zh) | 塔冠钢与剪力墙钢筋结构的插入式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 | |
CN205276683U (zh) | 一种双榀组合桁架 | |
CN208899813U (zh) | 一种折叠井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