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1264A -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1264A
CN104031264A CN201410289266.2A CN201410289266A CN104031264A CN 104031264 A CN104031264 A CN 104031264A CN 201410289266 A CN201410289266 A CN 201410289266A CN 104031264 A CN104031264 A CN 104031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transparent nylon
nylon
copolymerization transparent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92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1264B (zh
Inventor
高原
梁效礼
杨冬
黄俊辉
张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Ltd.
GUANGZHOU CHENDONG NEW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Epone Nylo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Epone Nylon Sci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Epone Nylo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92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1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1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1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1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1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质量含量为80-96%的单体A:内酰胺;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与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或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或者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该共聚透明尼龙通过单体A,单体B,单体C和单体D,共同聚合而成,较常规尼龙6,尼龙66和尼龙6/66共聚物具有更优异的透明性和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尼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聚酰胺。聚酰胺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油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化工,在水利、国防、交通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尼龙透明性差,在某些对材料透明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很难发挥作用。为此,国内外广泛展开对透明尼龙的研究。透明尼龙一般为无定形聚合物,透光率与光学玻璃相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电器工业,医学部门,食品包装,工程和机械部件,近海作业部门,体育和Hi-Fi(高保真)/影像/密纹软盘部门。
现有技术中,合成的透明聚酰胺主要有脂肪族透明聚酰胺,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其中,脂肪族透明聚酰胺是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的无规共聚,如尼龙6/66共聚物,Emer公司的尼龙6/12共聚物等。然而,直链脂肪族单体无规共聚对产物序列规整性的破坏有限,而且聚酰胺结晶速度较快,工艺条件很难控制。而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因为芳香族单体的存在,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因此,继续对其工艺进行改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该共聚透明尼龙通过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或单体D,共同聚合而成,较常规尼龙6,尼龙66和尼龙6/66共聚物具有更优异的透明性和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80-96%的单体A: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与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或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
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F:由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或者由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
所述内酰胺为已内酰胺(CPL)、十二碳内酰胺或二者的混合物。
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TPA)、间苯二甲酸(IPA)或二者的混合物。
所述脂环族二元酸为1,4萘二甲酸,其分子式为C12H8O4,结构式如下:
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为己二胺。
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或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共聚透明尼龙通过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或单体D,共同聚合而成,制备方法简单,较常规尼龙6,尼龙66和尼龙6/66共聚物具有更优异的透明性,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6%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与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间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单体E和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2: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2.5%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5.5%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间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3: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2.5%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间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4: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间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7.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间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6: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
质量含量为7.5%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对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7: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8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10%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
质量含量为10%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对苯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 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性能,本发明人对实施例1-7制备的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透光率、雾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记录如下表。
表1、实施例1-7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透光率、雾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光透过率% 79 86 85 87 88 86.5 90
雾度% 83 7 8 2.5 2.1 3.0 1.8
拉伸强度MPa 81 87 86 87 90 86.5 90.5
拉伸模量MPa 2700 2750 2810 2880 2905 2880 2910
实施例8: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6%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9: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2.5%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5.5%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
质量含量为2%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10: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2.5%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11: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5%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12: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7.5%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和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13: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9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5%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
质量含量为7.5%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实施例14: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80%的单体A:已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10%的单体B: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
质量含量为10%的单体F:
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酸1,4萘二甲酸;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己二胺。
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性能,本发明人对实施例81-14制备的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透光率、雾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记录如下表。
表2、实施例8-14所述共聚透明尼龙的透光率、雾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光透过率% 82 88 87 89 90 88 90
雾度% 80 5 6 2.0 1.5 2.2 1.3
拉伸强度MPa 82 88 85 88 92 86 90
拉伸模量MPa 2800 2850 2830 2900 2910 2880 292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 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
质量含量为80-96%的单体A:内酰胺;
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单体与间苯二甲胺单体的混合物,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盐或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预聚体;
质量含量为2-10%的单体F: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C反应得到,或者摩尔比1:1的单体E和单体D反应得到;其中单体C为芳香族二元酸;单体D为脂环族二元胺;单体E为脂肪族二元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为已内酰胺(CPL)、十二碳内酰胺或二者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TPA)、间苯二甲酸(IPA)或二者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酸为1,4萘二甲酸,其分子式为C12H8O4,结构式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为己二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体A,单体B和单体E,以及单体C或单体D投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在1-27bar的压力、220-320℃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得到所述共聚透明尼龙。
CN201410289266.2A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31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9266.2A CN10403126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9266.2A CN10403126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1264A true CN104031264A (zh) 2014-09-10
CN104031264B CN104031264B (zh) 2016-05-25

Family

ID=5146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9266.2A Active CN104031264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126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9351A (zh) * 2015-10-14 2017-04-26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芳香族透明尼龙材料pa6i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264A (zh) * 2017-02-20 2017-06-13 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合成方法
CN110172147A (zh) * 2019-05-30 2019-08-27 辰东意普万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243A (zh) * 2019-08-09 2019-10-18 阿喀琉斯测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CN114891203A (zh) * 2022-04-22 2022-08-12 东华大学 一种制备高玻璃化温度与高流动性的尼龙mxdt共聚物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5651A (ja) * 2002-09-26 2004-04-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US20060228507A1 (en) * 2005-03-02 2006-10-12 Hale Wesley R Transparent 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a cyclobutanediol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CN1878665A (zh) * 2004-02-03 2006-12-13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或半透明可染色塑料模塑料的模制品的材料复合物
CN101133123A (zh) * 2005-03-02 2008-02-27 伊士曼化工公司 透明聚合物共混物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01195684A (zh) * 2006-12-08 2008-06-11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由聚酰胺模塑材料制成的透明模制品
CN101421332A (zh) * 2006-02-27 2009-04-29 阿克马法国公司 包含对-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和对苯二甲酸的无定形共聚酰胺
CN101796099A (zh) * 2007-07-25 2010-08-04 Ems专利股份公司 透明聚酰胺弹性体
CN102015899A (zh) * 2008-04-30 2011-04-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气候测试中低变形透明模塑部件的含共聚酰胺的聚酰胺模塑料
CN103497329A (zh) * 2013-09-18 2014-01-08 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5651A (ja) * 2002-09-26 2004-04-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878665A (zh) * 2004-02-03 2006-12-13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或半透明可染色塑料模塑料的模制品的材料复合物
US20060228507A1 (en) * 2005-03-02 2006-10-12 Hale Wesley R Transparent 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a cyclobutanediol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CN101133123A (zh) * 2005-03-02 2008-02-27 伊士曼化工公司 透明聚合物共混物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01421332A (zh) * 2006-02-27 2009-04-29 阿克马法国公司 包含对-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和对苯二甲酸的无定形共聚酰胺
CN101195684A (zh) * 2006-12-08 2008-06-11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由聚酰胺模塑材料制成的透明模制品
CN101796099A (zh) * 2007-07-25 2010-08-04 Ems专利股份公司 透明聚酰胺弹性体
CN102015899A (zh) * 2008-04-30 2011-04-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气候测试中低变形透明模塑部件的含共聚酰胺的聚酰胺模塑料
CN103497329A (zh) * 2013-09-18 2014-01-08 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9351A (zh) * 2015-10-14 2017-04-26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芳香族透明尼龙材料pa6i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264A (zh) * 2017-02-20 2017-06-13 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合成方法
CN110172147A (zh) * 2019-05-30 2019-08-27 辰东意普万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2147B (zh) * 2019-05-30 2021-09-28 辰东意普万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243A (zh) * 2019-08-09 2019-10-18 阿喀琉斯测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CN110343243B (zh) * 2019-08-09 2022-04-12 阿喀琉斯测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CN114891203A (zh) * 2022-04-22 2022-08-12 东华大学 一种制备高玻璃化温度与高流动性的尼龙mxdt共聚物的方法
CN114891203B (zh) * 2022-04-22 2024-05-28 东华大学 一种制备高玻璃化温度与高流动性的尼龙mxdt共聚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1264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1265B (zh)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264A (zh)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1471B (zh) 含有me-bht的聚酰胺,含有此类聚酰胺的组合物,含有此类聚酰胺或此类组合物的成型物品
CN107286340B (zh)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838B (zh) 一种水滑石改性聚苯乙烯微球材料与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CN110172147B (zh)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594B (zh) 嵌段型耐高温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US9376535B2 (en) Branched polyamide with different blocks
CN108774317B (zh) 一种超韧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5903A (zh) 一种耐高温支链聚酰胺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314B (zh) 一种耐高温低吸湿性共聚尼龙的制备方法
US20150148518A1 (en) Branched polyamide
CN109575273A (zh) 一种耐高温半芳香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329B (zh) 一种尼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994A (zh)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
CN112480397A (zh) 高性能聚酰胺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3113B (zh) 半芳香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9243109B2 (en) Bi-axially stretched product
CN111690129A (zh) 一种三元共聚耐高温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760B (zh) 一种耐高低温老化增韧聚酰胺5x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508B (zh) 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376B (zh) 一种不使用开环剂生产低熔点、高分解温度三元共聚酰胺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8503823B (zh) 一种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8124A (zh) 聚酰胺弹性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TWI684683B (zh) 改質聚醯胺的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12, ITT plant, No.5, Gongye North 4th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Park Songshan L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in the northern industrial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small enterpri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ongguan city building 4 Dongguan epone nyl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Epone Nylon Sci & Tech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0

Address after: No.12, jingsan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HENDONG NEW MATERIALS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312, ITT workshop, No.5, Gongye North 4th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