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0613A -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0613A
CN104020613A CN201410307560.1A CN201410307560A CN104020613A CN 104020613 A CN104020613 A CN 104020613A CN 201410307560 A CN201410307560 A CN 201410307560A CN 104020613 A CN104020613 A CN 104020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substituted
substrate
replacement
sputter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75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0613B (zh
Inventor
单文泽
柳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75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0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0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0613A/zh
Priority to US14/499,005 priority patent/US9562192B2/en
Priority to DE102014119601.5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119601B4/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0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0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19/56Align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25Oblique incidence of vaporised material on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或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中的任意两种材料;(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采用化学方法使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与主基团反应形成侧链,从而控制预倾角度,同时辅助以物理溅射方法,以一定角度溅射,从而形成预倾方向。以此定向PI中侧链,在侧链与液晶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达到配向作用。所述方法克服了由于磨刷而带来的静电、划伤、颗粒以及灰尘的污染,并且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化学试剂对液晶分子起到配向作用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进行配向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液晶的研究或者应用上,如何让液晶分子成为程序的排列方式是很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称为液晶配向。最普遍的液晶配向方法为配向材料涂布于基板表面上所形成的薄膜,再利用磨刷(rubbing)方式使配向薄膜的长键分子产生有方向性的排列,当液晶分子吸附配向薄膜并借着分子间作用力产生有序的液晶分子排列,最终实现液晶配向的效果。磨刷配向(Rubbing alignment)法可以提供液晶分子较强的配向能力,但是在磨刷的过程中,由于利用绒布接触式的摩擦,因此会产生静电、划伤、颗粒以及灰尘的污染,而这些污染往往直接造成液晶元件的损坏,造成产品良率下降。
因此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在不断研究改进非接触式的配向方式,除了可以避免静电和颗粒的污染,也可以比较容易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非接触式配向方法为紫外光配向法,简称光配向。
光配向利用线性偏极的紫外光照射在具有感光剂的高分子聚合物配向膜上,使得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配向能力。其可避免玻璃基板表面的污染、可以进行小面积的配向、透过光罩可作图形的配向,利用入射光的角度与照射时间的长短,可以控制液晶单元的参数,如预倾角、表面定向强度等。光配向剂为一种聚合物,由许多单体小分子键结所组成。
一般光配向法的配向剂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光交联反应:配向膜在照射到线性偏极紫外光后,在偏极方向上的分子会键结成长键的分子,使得配向膜具有异方性的分布,液晶分子就顺着长键分子方向排列;第二类为光降解反应:配向膜光照后,在偏极方向上的长键分子会被紫外光所破坏,使配向膜产生非等向的分布,液晶分子就会顺着未被破坏的长键分子方向排列。第三类为光异构化(cis-trans):一般是使用含有偶氮分子的配向剂,配向剂照光前后会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向。
但是,光配向方法工艺复杂,所需的原料以及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的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或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中的任意两种材料;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配置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采用如上所述的配向方法进行配向。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的其中之一:
本发明通过采用化学方法使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与主基团反应形成侧链,从而控制预倾角度,同时辅助以物理溅射方法,以一定角度溅射,从而形成预倾方向。以此方法定向聚酰亚胺中的侧链,在侧链与液晶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达到配向作用。
所述方法克服了磨刷配向方法由于磨刷而带来的静电、划伤、颗粒以及灰尘的污染,并且工艺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配向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配向方法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配向方向进行配向的液晶面板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3-上基板  2-配向膜  4-下基板  5-液晶分子  6-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一种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或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中的任意两种材料;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请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配向方法示意图,在基板1上先涂覆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或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中的任意两种材料21,然后以一定夹角,向基板1溅射第三种材料22,使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酸(PAA),其中,溅射方向为聚合反应发生的主要方向。然后对聚合反应产物聚酰胺酸进行热处理,使得聚酰胺酸亚胺化,得到最终产物聚酰亚胺(PI),最终实现了聚酰亚胺的固化,使之结构成分更稳定。
本发明通过采用化学方法使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与主基团反应形成侧链,通过控制侧链中二胺基团的质量分数,从而控制预倾角度,同时辅助以物理溅射方法,以一定角度溅射,从而形成预倾方向,以此方法定向聚酰亚胺中的侧链,在侧链与液晶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达到配向作用。
在本发明中,可选地,所述芳香族二酐为芳香族四酸二酐。
在本发明中,可选地,所述芳香族二酐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1和R2均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支链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烷氧基。
当R1和R2均为氢原子时,所述芳香族二酐即为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其结构式如下: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作为原料得到的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高能辐射性、电绝缘性、介电性能以及耐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芳香族二胺选自具有下述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其中,R3、R4、R5和R6均独立地选自H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例如C3)的直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例如C3)的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例如C3)的直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例如C3)的直链炔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烷氧基,X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例如C2、C3、C4或C5)的支链烷基、S原子、-CO-或-NH。
示例性的芳香族二胺如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其具有如下结构:
在聚酰亚胺的形成过程中,最后溅射的材料对于最终产物以及配向有较大影响。在本发明中,示例性的表示不同加料顺序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1
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和芳香族二胺;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2
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和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芳香族二胺,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3
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胺和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芳香族二酐,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加料的顺序对于最终产物的结构以及配向有较大影响,由于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带有较大的侧基,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如果最后溅射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则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主要分布在聚酰亚胺链段的两端,与液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有利于控制液晶分子方向。如果最后溅射其他原料,则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主要分布在聚酰亚胺链段的中间,对液晶分子的控制力则会被削弱。在本发明中,可选所述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是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在本发明中作为取向剂,其侧链上的刚性联苯基团和柔性末端与液晶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最后溅射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可以使侧链形成在聚合物外侧,有利于控制液晶分子方向。
可选地,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芳香族二胺均独立地为4,4'-二胺基二苯甲烷(MDA),芳香族二酐均独立地为均苯四酸二酐(PMDA),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均独立地为4-(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环己基-3,5-二胺基苯甲酸脂(TBCA)。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基板表面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即指在基板表面涂覆原料之前,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对基板的表面进行处理。基板表面的预处理可影响聚酰亚胺膜的分子结构,进而影响后期薄膜的生长。示例性的基板预处理的方法如:将基板在丙酮中浸泡3天除去表面粘附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或,CN101506960中公开的处理基板的方法。基板预处理的目的在于,使基板表面性质均一可控,有利于后期薄膜的沉积。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步骤(1)之前,在所述基板上方铺设平坦化层。在基板上方铺设平坦化层,再进行步骤(1),这是因为,由于基板表面有走线和电极,导致基板的表面形状凹凸,在溅射的过程中,由于凸起部位的阻挡,会导致溶液无法溅射到被凸起或凹陷所遮挡的部位,或者溅射角度发生偏差,因此,在基板最上方铺设平坦化层可以使得基板表面平坦,保证溅射的完整性和角度的精确性。可选地,平坦化层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构成。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例如0.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或9.5%,可根据预设的预倾角角度设置上述二胺的浓度。
或者,
在本发明中,可选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99%,例如16%、19%、23%、27%、31%、35%、40%、45%、50%、55%、60%、65%、70%、75%、80%、85%、90%或95%。
由于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带有大的侧基,聚酰亚胺分子中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的含量的不同将对聚酰亚胺分子链段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其侧链与液晶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并最终影响液晶分子的取向排列和预倾角。当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时,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取向膜表面的侧链密度较小,不足以诱导液晶分子产生垂直取向,可选地,利用这种配向方法对平面转换(IPS)模式及扭曲向列型(TN)模式的显示面板进行配向。当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及以上时,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取向膜表面的侧链密度才足以使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因此,当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99%时,有利于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可选地,利用此浓度范围的配比,对显示面板进行垂直模式配向(VA)。
此外,芳香族二酐和芳香族二胺不同的摩尔比会影响液晶分子的预倾角。液晶分子的预倾角随着芳香族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后减小,并且当芳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和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三者的摩尔比为104:60:40时液晶分子的预倾角最大。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溅射的方向与基板呈20°~70°夹角,例如24°、28°、32°、36°、40°、44°、48°、50°、54°、56°、58°、60°、62°、64°、66°或68°。考虑到溅射速度较慢时溅射的液体也受重力影响改变侧链形成的方向,因此,在考虑预倾方向时,可选溅射的方向与基板呈20°~70°夹角,其中,30°~60°夹角内方向可控性更优。此外,在配向过程中,合理抬高溅射角度,也可以使达到预定配向方向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基板表面走线和电极形成的凹凸。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溅射的温度小于等于100℃,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或95℃。可选地,溅射温度为溅射60℃~95℃。溅射温度过低,则三种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将无法发生或反应缓慢,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聚酰亚胺(PI)高分子长链的聚合。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溅射的压力为0.2~10kg/cm2,所述溅射的速度为20~30mm/s。所述溅射的压力例如为0.5kg/cm2、1kg/cm2、2kg/cm2、3kg/cm2、4kg/cm2、5kg/cm2、6kg/cm2、7kg/cm2、8kg/cm2或9kg/cm2,所述溅射的速度例如为21mm/s、22mm/s、23mm/s、24mm/s、25mm/s、26mm/s、27mm/s、28mm/s或29mm/s。
在本发明中,“溅射的速度”指的是喷头、喷嘴相对于基板移动的速度,溅射速度越小,单位面积的有机物浓度越大。“溅射的压力”是指喷头的控制端内部压力,溅射压力越大,有机物从喷嘴喷射出去的速度越高。当溅射压力达到0.2kg/m2以上时,会在聚酰亚胺膜上产生沟槽,具有辅助配向的功能,增大液晶的锚定力。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300℃,例如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或290℃,热处理的时间为1~2h,例如1.1h、1.2h、1.3h、1.4h、1.5h、1.6h、1.7h、1.8h或1.9h。
随着热处理温度和热时间的提高,酰亚胺化程度提高,预倾角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温下,侧链易于开始松弛运动,向表面迁移富集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
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4为:一种配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PMDA和MDA;
(2)沿与基板呈20~70°夹角的方向溅射TBCA,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在100~300℃条件下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1~2h。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涂覆PMDA和MDA,然后溅射TBCA,在生成的最后产物中,TBCA主要分布在聚酰亚胺链段的两端,有利于控制液晶分子方向。同时,以上述角度溅射,除了可以规避重力作用影响之外,还可以避开基板表面走线以及电极形成的凹凸。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5中,将具体实施方式4中的溅射方向修改为:
沿与基板呈30~60°夹角的方向溅射TBCA,其余与具体实施方式4相同。
该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具体实施方式4所具有的全部优势之外,由于选择了沿与基板呈30~60°夹角的方向溅射TBCA,其可控性更优。
在本发明的的具体实施方式6中,采用与具体实施方式4相同的方法进行配向,除此之外,还需要控制所TBCA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
该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具体实施方式4所具有的全部优势之外,此外,由于对TBCA含量进行了进一步选择,在该含量范围内,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取向膜表面的侧链密度较小,可以应用于IPS模式、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容易得到较小的预倾角。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可选所述溅射的压力为0.2~10kg/cm2,所述溅射的速度为20~30mm/s,以使聚酰亚胺膜上产生沟槽,具有辅助配向的功能,增大液晶的锚定力。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7中,采用与具体实施方式4相同的方法进行配向,除此之外,还需要控制所TBCA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99%。
该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具体实施方式4所具有的全部优势之外,此外,由于对TBCA含量进行了进一步选择,在该含量范围内,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取向膜表面的侧链密度足以使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因此,当TBCA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99%时,有利于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可应用于VA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
可选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溅射的压力为0.2~10kg/cm2,所述溅射的速度为20~30mm/s,以使聚酰亚胺膜上产生沟槽,具有辅助配向的功能,增大液晶的锚定力。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列举了如下了具体实施例,具体如下:
如下表1为具体实施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
表1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将ITO玻璃在丙酮中浸泡3天除去表面粘附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
(2)在处理后的ITO玻璃上涂敷PMDA和MDA;
(2)采用MSP-3100A型磁控溅射镀膜设备,沿与基板呈如上表所示的夹角的方向溅射TBCA,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得到涂覆有聚酰亚胺膜的ITO玻璃。
将得到的ITO玻璃,反平行组装成液晶盒,聚酰亚胺膜向内,并在两端留口以灌注各向同性状态的液晶,随后封盒,得到液晶盒。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均可很好地实现液晶分子的取向。一定的角度溅射TBCA,形成了液晶分子的预倾方向,其中,在30~60°夹角范围内溅射,可控性更优。此外,当TBCA含量≤10%时,不足以诱导液晶分子发生垂直取向,当TBCA含量为15%及以上时,侧链密度足够大,使得液晶分子可以发生垂直取向,TBCA的含量影响了液晶分子的预倾角度。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配合使得液晶分子具备了预倾方向和预倾角度。而且,溅射时的速度决定了单位面积的有机物浓度,溅射压力决定了有机物的喷射速度,选择上述速度和压力,可以避免溅射时液体的重力改变侧链形成的方向。此外,当溅射压力达到0.2kg/m2以上时,会在聚酰亚胺膜上产生沟槽,具有辅助配向的功能,增大液晶的锚定力。
可选地,上述具体实施例1~6中的PMDA还可以替换为具有如下结构的芳香族二酐:
其中,R1和R2均独立地选自氟原子;
或,
其中,R1和R2均独立地选自甲基;
或,
其中,R1和R2均独立地选自正丁基;
或,
其中,R1选自甲氧基,R2选自己氧基。
如此之外,上述具体实施例1~6中的MDA也可以替换为具有如下结构的芳香族二胺:
其中,R3和R4均选自H原子;
或,
其中,R3和R4均选自氟原子;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正己基;
或,
其中,R3选自异己基,R4选自乙烯基,R5选自乙炔基,R6选自乙氧基,X选自S原子;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乙烯基,R5选自乙炔基,R6选自甲氧基,X选自-CO;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正己基,R5选自氢原子,R6选自氟原子;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正己基,R5选自正丁基,R6选自正戊基;
或,
其中,R3选自乙基,R4选自丙氧基;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正己基,R5选自正丙基;
或,
其中,R3选自甲基,R4选自正己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正己基;
或,
其中,R3选自氟原子,R4选自正己基,R5选自丙氧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正己基,R5选自1-丙烯基,R6选自炔丙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氟原子,R5选自正丁烯基,R6选自乙氧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氟原子;
或,
其中,R3选自正丁烯基,R4选自乙氧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氟原子;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甲基,R5选自正丁烯基,R6选自乙氧基;
或,
其中,R3选自氢原子,R4选自甲基,R5选自正丁烯基,R6选自乙氧基。
可选地,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参数、条件可以互相替换。
可选地,在步骤(1)中,除了涂覆申请文件上述两种材料之外,还可以涂覆其它材料,只要步骤(2)中以一定角度溅射了申请文件上述的第三种材料,就在本专利思想之内。
可选地,本申请文件记载的配向方法可以与其他已知配向方法混合或配合使用。例如与摩擦配向法、光配向法配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所述液晶面板包含上基板3和下基板4,所述上基板3上配置有配向膜2,所述配向膜2采用如上所述的配向方法进行配向。液晶分子5组成液晶层6,液晶分子5在配向膜2的作用下取向。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基板4上也配制有配向膜2。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涂覆芳香族二酐、芳香族二胺或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中的任意两种材料;
(2)沿与基板夹角不等于零的方向溅射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使之与步骤(1)涂覆的两种材料发生反应;
(3)对步骤(2)的产物进行热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酐为芳香族四酸二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酐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1和R2均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支链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二胺、联苯二胺、萘二胺、蒽二胺或菲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胺选自具有下述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其中,R3、R4、R5和R6均独立地选自H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的直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的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的直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的直链炔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氧基,X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直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支链烷基、S原子、-CO-或-N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未涂覆的第三种材料是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所述基板表面经过预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步骤(1)之前,在所述基板上方铺设平坦化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基含联苯和己基的二胺含量占全部二胺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99%。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的方向与基板呈20°~70°夹角。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的方向与基板呈30°~60°夹角。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的温度小于等于1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的压力为0.2~10kg/cm2,所述溅射的速度为20~30mm/s。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00~300℃,热处理的时间为1~2h。
1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配置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方法进行配向。
CN201410307560.1A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04020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7560.1A CN104020613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US14/499,005 US9562192B2 (en) 2014-06-30 2014-09-26 Alignment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DE102014119601.5A DE102014119601B4 (de) 2014-06-30 2014-12-23 Ausrichtungsverfahren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fel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7560.1A CN104020613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0613A true CN104020613A (zh) 2014-09-03
CN104020613B CN104020613B (zh) 2017-01-04

Family

ID=5143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7560.1A Active CN104020613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62192B2 (zh)
CN (1) CN104020613B (zh)
DE (1) DE102014119601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0771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面板、取向膜制造设备
DE102014119601A1 (de) 2014-06-30 2015-12-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usrichtungsverfahren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feld
US10663801B2 (en) 2016-02-23 2020-05-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lignment ag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lignment film,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0879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液晶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1229B2 (ja) * 1995-10-20 2006-01-05 チッソ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酸、ポリイミド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
JP4029452B2 (ja) 1997-12-29 2008-01-09 チッソ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酸組成物、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2004045784A (ja) 2002-07-12 2004-02-12 Sony Corp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50932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Applied Materials, Inc. Overall defect reduction for PECVD films
CN101195711B (zh) * 2006-12-06 2012-07-04 大立高分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酰胺酸组成物及由其所制得的配向膜
JP4475305B2 (ja) * 2007-09-06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配向膜形成用組成物、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020613B (zh) 2014-06-30 2017-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9601A1 (de) 2014-06-30 2015-12-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usrichtungsverfahren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feld
CN104730771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面板、取向膜制造设备
CN104730771B (zh) * 2015-03-30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面板、取向膜制造设备
US10663801B2 (en) 2016-02-23 2020-05-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lignment ag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lignment film,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0879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液晶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19601B4 (de) 2018-06-21
DE102014119601A1 (de) 2015-12-31
CN104020613B (zh) 2017-01-04
US20150376506A1 (en) 2015-12-31
US9562192B2 (en) 201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0826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相位差膜与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TWI507448B (zh) 透明聚亞醯胺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6085464B (zh) 配向膜材料、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020613A (zh) 一种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TWI678391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US9120971B2 (en) Polymerizable mixture a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thereof
JP6845304B2 (ja) 透過度可変フィルム
Zhang et al. Effects of the functionality of epoxy monomer on the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rmally-cured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films
CN102866538B (zh) 光学补偿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20121339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CN101236333B (zh) 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KR102454055B1 (ko) 액정 배향제
JP3924779B2 (ja)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配向膜の形成法
CN103995396B (zh) 一种具有多畴显示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8074546A1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素子及び重合体
CN105385457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6847378A (zh) 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31775A1 (zh) 支化型有机硅材料及制备液晶面板的方法
CN108700780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6753410B2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CN110850620A (zh) 一种制备低电压驱动复合薄膜的方法
CN108034434A (zh) 热聚合自取向液晶材料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1308489B1 (ko) 폴리(2-히드록시알킬메타아크릴레이트)계 유도체를 사용한 액정 배향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3143333A1 (zh) 复合物、取向材料、取向膜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4346311A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