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0063B -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0063B
CN104020063B CN201410256612.7A CN201410256612A CN104020063B CN 104020063 B CN104020063 B CN 104020063B CN 201410256612 A CN201410256612 A CN 201410256612A CN 104020063 B CN104020063 B CN 104020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model
cyclic loading
loading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66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0063A (zh
Inventor
罗强
刘钢
张良
蒋良潍
熊勇
孟伟超
侯振斌
卢良青
李�浩
邹亮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566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0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0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0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0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0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砖墙和砂袋构筑模型填土,与加载设备和位移传感器等组成试验系统,对填土模型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得到累积变形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曲线;进而计算得到分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曲线,并采用负幂函数拟合,获得幂指数Pi值随荷载水平变化的关系曲线,通过三次多项式回归得到Pi值与荷载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反算得P等于2、1、0所对应的荷载水平即为区分累积变形不同演化状态的荷载阈值σt1、σt2、σt3。其中,σt1、σt2能分别为铁路无砟、有砟轨道基床结构的设计与维护提供试验依据。该方法具有模型制作方便、造价低廉、操作简单、其判别准则明确,得到的荷载阈值更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路基结构的上部即基床部分,长期承受来自列车荷载的循环作用,产生的累积变形会严重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进而影响行车速度及行车安全。因此,必须限制基床的累积变形。我国现行规范要求无砟轨道路基总的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它主要是为路基结构下面的地基的工后沉降考虑的,也即要求基床结构不能发生明显的累积变形。对于有砟轨道结构,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可通过起拨道、垫砟、振捣等工务维修方式来保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允许有一定的累积变形产生,但为了保证铁路的高效运行及线路的有效利用,也要求基床结构累积变形及其发展速率必须在较低的水平内,并在一定的使用年限内逐渐趋于稳定而不至于发生破坏。因而,如何控制基床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使其满足线路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是修建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高等级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就目前人们对土工填料本构模型的认识水平以及模型参数存在极大变异性的现实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出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基床结构的累积变形值,进行基床结构设计的方法,既困难也不可靠。已有文献资料表明,土工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累积变形将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状态。通过测定出构筑基床结构的土工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累积变形不同演化状态的荷载阈值,使得基床结构承受的列车循环荷载作用水平小于相应的荷载阈值,从而使基床结构累积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的思路,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都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要求不发生明显累积变形,即累积变形的演化处于快速稳定状态;对于有砟轨道基床结构允许有一定的累积变形产生但须保证基床结构不至于破坏,即累积变形的演化处于缓慢稳定状态。
现有技术中,对于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演化状态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一是两状态划分,即不同荷载水平下累积变形演化呈稳定或破坏状态;其二是三状态划分,即低荷载水平下处于稳定状态,高荷载水平处于破坏状态,在稳定与破坏状态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状态,即累积变形演化是趋于收敛或发散的不确定状态。应该来讲,这些状态的划分很难与不同等级铁路基床结构累积变形状态控制要求相对应,尤其是无砟轨道的不可维修性,需要基床结构满足快速稳定的状态控制要求更是无据可依。另外,对于累积变形演化状态的区分,现有技术多采用动三轴仪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得到累积变形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曲线。通过观察累积变形曲线形态在半对数坐标下的“凹凸”变化等特征来描述相应的状态,估计相应的荷载阈值。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动三轴仪试验设备价格较为昂贵,尤其是用于开展粗颗粒土工填料试验的大型动三轴仪,大多数土工试验室和科研院所没有配备。再加之试验操作相对繁琐,对试验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难以大规模在工程设计中普及;(2)受三轴试验试样尺寸偏小和传感测试精度的限制,难以获得10-4~10-6小应变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数据;(3)确定累积变形演化状态的荷载阈值缺乏明确的判别标准,导致对试验结果分析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因而,提供一种简单、明确的试验方法确定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演化状态的荷载阈值,为构建基于累积变形控制的铁路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奠定基础,在国内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及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该方法所需试验条件以及试验操作相对简单,测出的荷载阈值更可靠、准确,能为铁路基床结构的设计与维护提供更可靠的试验依据。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试验准备
A1、模型填土边壁构筑:在刚性基础上浆砌砖墙形成正方形的模型填土腔,模型填土腔的边壁间互不搭接,所述的边壁的宽和高均为90cm,并在边壁的外侧紧贴、码砌砂袋,码砌砂袋的总高度≥90cm;
A2、模型填筑:将试验土工填料在模型填土腔内按预定压实度分层填筑模型,每层填筑厚度为10~30cm,模型填筑总高度为90cm;
A3、加载板安放:在填筑的模型上表面中心位置安放刚性的直径为30cm的圆形加载板;
A4、位移传感器布设:在圆形加载板上表面边缘均匀布设三个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B、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B1、K30值测定:用循环加载设备通过圆形加载板对模型加载,并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圆形加载板的下沉量,据以测出模型的地基系数K30值;
B2、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确定:根据测出的地基系数K30(MPa/m)值,得出最大循环荷载的预估幅值σmax(kPa),σmax=2.4K30+15;进而得出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σi=Kiσmax
式中:i—循环加载的级数序号,i=1,2,3,...,11;Ki—加载比例系数;其取值范围为,当i=1~3时,0.05i≤Ki<0.05(i+1);当i=4~11时,0.1(i-2)≤Ki<0.1(i-1)。
B3、循环加载:用循环加载设备通过圆形加载板对模型进行逐级循环加载,直至模型破坏;其中,每级循环加载的加载次数N为10万次,荷载幅值为B2步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B4、每级循环加载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三个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每级循环加载圆形加载板沉降量随加载次数的变化数据;
C、荷载阈值确定
C1、将B4步三个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变化数据平均,获得每级循环加载时模型的竖向累积变形Si随加载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Si~N曲线;
C2、根据C1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时的Si~N曲线均分为10段,每段的加载次数为一万次,将每段的总变形量△Si除以每段的加载次数△N=10000,得到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进而得到每级循环加载时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加载作用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曲线;
C3、对C2步得到的曲线,采用负幂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出每级荷载σi作用下对应的幂指数Pi值和拟合常数Ai
C4、绘制各级循环加载下拟合出的Pi值与对应的荷载幅值σi关系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对曲线进行拟合,得拟合方程P=aσ3+bσ2+cσ+m。将P=2、1、0带入拟合方程,分别得到荷载幅值σt1、σt2、σt3,即为荷载阈值;
其中σt1t2t3,σt1为区分累积变形快速稳定与缓慢稳定状态的荷载阈值;σt2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稳定与缓慢破坏的荷载阈值;σt3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破坏与快速破坏的荷载阈值。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1)模型的构筑过程中,模型填土的宽度高度均为90cm,为加载板直径的3倍。该几何尺寸的确定,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小模型边界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基础上降低试验工作量,使试验过程更易于控制,试验成本更为经济。根据半无限弹性空间体上作用圆形均布荷载的理论解,直径30cm的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圆心轴线方向,在90cm深度处,竖向应力已衰减约96%;距荷载作用中心45cm的边界处最大竖向应力已衰减约97%。因而,可认为边界影响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另外,砖墙外壁采用了不小于模型填土宽度(90cm)的砂袋堆砌,形成非刚性的边界约束,进一步的降低了模型边界的影响。
(2)循环荷载施加前,首先确定每级循环荷载幅值σi及加载序列。σi的确定以最大循环荷载幅值σmax为基准,按一定比例进行折减。其中σmax通过地基系数K30换算得到,式σmax=2.4K30+15为基于大量铁路建设现场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的经验公式。模型填土达到破坏状态施加的最大循环荷载理论上不会大于σmax,故加载比例系数Ki最大值可取为1,即施加11级荷载时,K11的取值在0.9~1.0之间。
(3)通过对约25组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将曲线采用双对数坐标表示,可得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因而,可以认为随N的变化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即可采用负幂函数来描述随N的变化关系。
(4)幂指数P的不同取值,可以表示出分段(每万次)的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累积变形的速率)衰减的快慢,同时,也可反映出累积变形收敛、发散或收敛发散快与慢等性质。当P≤0时,表示累积变形的速率为常数或随着荷载作用次数逐渐i增大,累积变形将呈线性或加速增加,试样或结构将表现出快速破坏趋势;当0<P≤1时,累积变形的速率虽然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而减小,但累积变形会持续增加,呈现缓慢破坏的趋势;当1<P<2时,累积变形的速率不但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而减小,且累积变形会逐渐收敛,呈现缓慢稳定的趋势;P≥2时,累积变形的速率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呈现加速收敛趋势,累积变形将呈现快速稳定的趋势。因此,选取P=0、1、2作为累积变形状态判别的界限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模型几何尺寸以半无限弹性空间体的应力解析解为基础得出、确定,在保证试验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试验工作量。模型填土边壁由砖墙、砂袋等材料构成非刚性柔性边界约束,其制作简单,造价低廉。模型填筑完成之后,只另需与加载设备、位移传感器及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等组装,便可开展试验,试验设备条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模型填土的几何尺寸相对三轴试验中的试样较大,在相同的传感器精度下,可更好的反映小应变情况下模型结构的力学响应和变形规律;
(3)采用负幂函数反映累积变形速率的变化趋势,以幂指数的不同取值作为累积变形的状态划分标准,确定出累积变形阈值,相对于根据试验曲线形态的主观判定,试验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4)所得荷载阈值σt1可作为铁路无砟轨道基床结构的设计控制条件;σt2可作为铁路有砟轨道基床结构的设计控制条件,可为基床结构设计中长期累积变形的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参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试验加载时使用的相关设备、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本发明方法对一土工填料测试时,得到的1-6级循环加载中各级累积变形Si随对应级循环加载中的累积荷载作用次数N的变化曲线,即Si~N曲线。
图3为用本发明方法对一土工填料测试时,得到的7-9级循环加载中各级累积变形Si随对应级循环加载中的累积荷载作用次数N的变化曲线,即Si~N曲线。
图4为用本发明方法对一土工填料测试时,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时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每级循环加载中累积加载作用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曲线;
图5用本发明方法对一土工填料测试时,各级循环加载下拟合出的Pi值与对应的荷载幅值σi关系曲线,即P~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试验准备
A1、模型填土边壁构筑:在刚性基础上浆砌砖墙形成正方形的模型填土腔1,模型填土腔1的边壁间互不搭接,所述的边壁的宽和高均为90cm,并在边壁的外侧紧贴、码砌砂袋2,码砌砂袋2的总高度≥90cm;
A2、模型填筑:将试验土工填料在模型填土腔1内按预定压实度分层填筑模型3,每层填筑厚度为10~30cm,模型3填筑总高度为90cm;
A3、加载板安放:在填筑的模型3上表面中心位置安放刚性的直径为30cm的圆形加载板4;
A4、位移传感器布设:在圆形加载板4上表面边缘均匀布设三个位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5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B、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B1、K30值测定:用循环加载设备6通过圆形加载板4对模型3加载,并用位移传感器5测出圆形加载板4的下沉量,据以测出模型3的地基系数K30值;
B2、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确定:根据测出的地基系数K30(MPa/m)值,得出最大循环荷载的预估幅值σmax(kPa),σmax=2.4K30+15;进而得出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σi=Kiσmax
式中:i—循环加载的级数序号,i=1,2,3,...,11;Ki—加载比例系数;其取值范围为,当i=1~3时,0.05i≤Ki<0.05(i+1);当i=4~11时,0.1(i-2)≤Ki<0.1(i-1)。
B3、循环加载:用循环加载设备6通过圆形加载板4对模型3进行逐级循环加载,直至模型破坏;其中,每级循环加载的加载次数N为10万次,荷载幅值为B2步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B4、每级循环加载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三个位移传感器5测得的每级循环加载圆形加载板4沉降量随加载次数的变化数据;
C、荷载阈值确定
C1、将B4步三个位移传感器5测得的变化数据平均,获得每级循环加载时模型的竖向累积变形Si随加载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Si~N曲线;
C2、根据C1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时的Si~N曲线均分为10段,每段的加载次数为一万次,将每段的总变形量△Si除以每段的加载次数△N=10000,得到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进而得到每级循环加载时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加载作用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曲线;
C3、对C2步得到的曲线,采用负幂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出每级荷载σi作用下对应的幂指数Pi值和拟合常数Ai
C4、绘制各级循环加载下拟合出的Pi值与对应的荷载幅值σi关系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对曲线进行拟合,得拟合方程P=aσ3+bσ2+cσ+m。将P=2、1、0带入拟合方程,分别得到荷载幅值σt1、σt2、σt3,即为荷载阈值;
其中σt1t2t3,σt1为区分累积变形快速稳定与缓慢稳定状态的荷载阈值;σt2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稳定与缓慢破坏的荷载阈值;σt3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破坏与快速破坏的荷载阈值。
实测结果:
采用以上方法对一土工填料的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时,步骤A中,码砌砂袋的厚度为90cm;模型填筑时,按100%压实度分4层填筑模型,从下至上,厚度依次为20cm、20cm、25cm、25cm。步骤B1中测出填筑模型的地基系数K30值为380MPa/m;步骤B2中,最大循环荷载的预估幅值σmax=2.4K30+15=2.4×380+15=927(kPa);当i=1、2、L、11时,试验例Ki依次取0.054、0.11、0.16、0.22、0.32、0.43、0.54、0.65、0.76、0.86、0.97,由σi=Kiσmax,得出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依次为50kPa、100kPa、150kPa、200kPa、300kPa、400kPa、500kPa、600kPa、700kPa、800kPa、900kPa。步骤B3中,当加载至σ9=700kPa时,模型破坏,停止加载;
图2为测试得到的1-6级循环加载中各级累积变形Si随对应级循环加载中的累积荷载作用次数N的变化曲线,即Si~N曲线。
图3为测试得到的7-9级循环加载中各级累积变形Si随对应级循环加载中的累积荷载作用次数N的变化曲线,即Si~N曲线。
图4为测试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时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每级循环加载中累积加载作用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曲线。
对图4的曲线,采用负幂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出每级荷载σi作用下对应的幂指数Pi值和拟合常数Ai。σi、Pi如表1所列;
表1每级荷载所对应的P值
荷载级数 荷载大小 P值
1 50 2.00
2 100 1.52
3 150 1.12
4 200 0.79
5 300 0.67
6 400 0.51
7 500 0.59
8 600 0.53
9 700 0.06
图5为各级循环加载下拟合出的Pi值与对应的荷载幅值σi关系曲线,即P~σ曲线。
采用三次多项式对图5的P~σ曲线进行拟合,得拟合方程P=-2.86×10-8σ3+3.66×10-5σ2-1.53×10-2σ+2.68。将P=2、1、0带入拟合方程,分别得到荷载幅值σt1=50kPa、σt2=168kPa、σt3=714kPa,即为荷载阈值;σt1=50kpa为区分累积变形快速稳定与缓慢稳定状态的荷载阈值;σt2=168kPa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稳定与缓慢破坏的荷载阈值;σt3=714kPa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破坏与快速破坏的荷载阈值。

Claims (1)

1.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A、试验准备
A1、模型填土边壁构筑:在刚性基础上浆砌砖墙形成正方形的模型填土腔(1),模型填土腔(1)的边壁间互不搭接,所述的边壁的宽和高均为90cm,并在边壁的外侧紧贴、码砌砂袋(2),码砌砂袋(2)的总高度≥90cm;
A2、模型填筑:将试验土工填料在模型填土腔(1)内按预定压实度分层填筑模型(3),每层填筑厚度为10~30cm,模型(3)填筑总高度为90cm;
A3、加载板安放:在填筑的模型(3)上表面中心位置安放刚性的直径为30cm的圆形加载板(4);
A4、位移传感器布设:在圆形加载板(4)上表面边缘均匀布设三个位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5)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B、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B1、K30值测定:用循环加载设备(6)通过圆形加载板(4)对模型(3)加载,并用位移传感器(5)测出圆形加载板(4)的下沉量,据以测出模型(3)的地基系数K30值;
B2、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确定:根据测出的地基系数K30(MPa/m)值,得出最大循环荷载的预估幅值σmax(kPa),σmax=2.4K30+15;进而得出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σi=Kiσmax
式中:i—循环加载的级数序号,i=1,2,3,...,11;Ki—加载比例系数;其取值范围为,当i=1~3时,0.05i≤Ki<0.05(i+1);当i=4~11时,0.1(i-2)≤Ki<0.1(i-1);
B3、循环加载:用循环加载设备(6)通过圆形加载板(4)对模型(3)进行逐级循环加载,直至模型破坏;其中,每级循环加载的最大加载次数为10万次,荷载幅值为B2步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
B4、每级循环加载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三个位移传感器(5)测得的每级循环加载圆形加载板(4)下沉量随加载次数的变化数据;
C、荷载阈值确定
C1、将B4步三个位移传感器(5)测得的变化数据平均,获得每级循环加载时模型的竖向累积变形Si随累积加载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Si~N曲线;
C2、根据C1得到的每级循环加载时的Si~N曲线均分为10段,每段的加载次数为一万次,将每段的段内总变形量ΔSi除以每段的加载次数ΔN=10000,得到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进而得到各段单次加载平均变形量随每级循环加载中的累积加载次数N的关系曲线,即曲线;
C3、对C2步得到的曲线,采用负幂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出每级循环加载的荷载幅值σi作用下对应的幂指数Pi值和拟合常数Ai
C4、绘制各级循环加载下拟合出的Pi值与对应的荷载幅值σi关系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对曲线进行拟合,得拟合方程P=aσ3+bσ2+cσ+m;将P=2、1、0带入拟合方程,分别得到荷载幅值σt1、σt2、σt3,即为荷载阈值;
其中σt1<σt2<σt3,σt1为区分累积变形快速稳定与缓慢稳定状态的荷载阈值;σt2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稳定与缓慢破坏的荷载阈值;σt3为区分累积变形缓慢破坏与快速破坏的荷载阈值。
CN201410256612.7A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Active CN104020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6612.7A CN10402006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6612.7A CN10402006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0063A CN104020063A (zh) 2014-09-03
CN104020063B true CN104020063B (zh) 2016-06-15

Family

ID=5143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6612.7A Active CN10402006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0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5420B (zh) * 2014-12-29 2017-06-06 西南交通大学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N106980710A (zh) * 2017-02-28 2017-07-25 上海电力学院 Esp工作电压贡献率与磁感应强度曲线拟合方法
CN108548737A (zh) * 2018-05-11 2018-09-18 郑州大学 一种确定循环动荷载下泥化夹层累积应变模型的方法
CN109933937B (zh) * 2019-03-22 2022-09-23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损伤值累加的损伤计算方法
CN109885973B (zh) * 2019-03-22 2022-09-23 河海大学 一种变形循环损伤计算方法
CN110207915B (zh) * 2019-05-14 2020-11-2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道砟散体与基床动力响应模型及试验方法
CN110685194B (zh) * 2019-12-09 2020-05-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高速铁路路基动态评定方法
CN111783282B (zh) * 2020-06-12 2022-10-21 广西大学 基于压硬性非线性变化和剪缩突变特性材料的振动累积变形的仿真方法
CN111859248B (zh) * 2020-07-22 2023-08-2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满液集水器外侧保温层厚度的确定方法
CN113297720B (zh) * 2021-04-16 2023-03-3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软弱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构建及参数识别方法
CN113376020A (zh) * 2021-06-29 2021-09-10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定量检测缸盖螺栓柱抗变形能力的方法
CN113483979B (zh) * 2021-08-20 2023-05-2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机电管线设施用抗震支吊架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817A (zh) * 2004-09-07 2005-02-09 长安大学 一种填石路基的模量反算方法
DE202005018879U1 (de) * 2005-11-28 2006-02-16 Zorn, Bernd Prüfgerät zur Bestimmung der Verformungskennwerte unter definierten Stoßbelastungen von Böden
DE102007035348A1 (de) * 2007-07-27 2009-02-05 Bernd Zorn Fallgewichtsprüfgerät zur Bestimmung der Verformungskennwerte unter definierten Stoßbelastungen von Böden
CN102108656A (zh) * 2010-12-18 2011-06-29 浙江大学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CN102680340A (zh) * 2012-03-21 2012-09-1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路基土体变形模量的室内测试方法
CN103422484A (zh) * 2013-07-15 2013-12-04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路基粗颗粒土填料的地基系数k30值估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817A (zh) * 2004-09-07 2005-02-09 长安大学 一种填石路基的模量反算方法
DE202005018879U1 (de) * 2005-11-28 2006-02-16 Zorn, Bernd Prüfgerät zur Bestimmung der Verformungskennwerte unter definierten Stoßbelastungen von Böden
DE102007035348A1 (de) * 2007-07-27 2009-02-05 Bernd Zorn Fallgewichtsprüfgerät zur Bestimmung der Verformungskennwerte unter definierten Stoßbelastungen von Böden
CN102108656A (zh) * 2010-12-18 2011-06-29 浙江大学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CN102680340A (zh) * 2012-03-21 2012-09-1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路基土体变形模量的室内测试方法
CN103422484A (zh) * 2013-07-15 2013-12-04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路基粗颗粒土填料的地基系数k30值估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0063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0063B (zh) 一种测定循环荷载下土工填料累积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onlee et al. Centrifuge modeling for liquefaction mitigation using colloidal silica stabilizer
CN104345011B (zh) 一种堆石体密度测试系统
CN104568568B (zh) 一种多点激振式飞机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ui et al. In situ tests simulating traffic-load-induced settlement of alluvial silt subsoil
CN111021433B (zh) 逐渐失去软土承载力的桩承式路堤荷载传递研究试验装置
CN104535420B (zh)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N103334418B (zh)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新方法
CN110207915B (zh) 一种道砟散体与基床动力响应模型及试验方法
CN105926687B (zh) 采用小位移加载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CN106198266A (zh) 一种超长杆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方法
CN106383945A (zh) 隧道与地下空间深、浅埋垂直围岩压力通用设计计算方法
CN106771076A (zh)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翻浆冒泥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6759551A (zh) 一种桩端的有效土层变形模量及群桩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CN102518106A (zh) 基于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及土侧压力系数测定方法
CN106908349A (zh) 确定筑坝原级配砂砾料最大干密度的方法
CN105603956B (zh) 强夯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CN202430702U (zh) 基于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探头
Zachert et al. Simulation of a full-scale test on a gravity base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using a high cycle accumulation model
CN103115819B (zh) 用于粗粒土构筑的铁路路基的地基系数k30试验方法
CN109797729A (zh) 一种路基砖渣换填层压实度指标的检测方法
CN212410304U (zh) 一种下伏地下工程的高铁地基动力加载模型试验装置
Xue et al. Simulation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CN111638136A (zh) 下伏地下工程的高铁地基动力加载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8297259U (zh) 一种填砂路基的地基系数k30校正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