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0483A -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0483A
CN104010483A CN201310103935.8A CN201310103935A CN104010483A CN 104010483 A CN104010483 A CN 104010483A CN 201310103935 A CN201310103935 A CN 201310103935A CN 104010483 A CN104010483 A CN 104010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floater
parts
substrate
joining tool
moun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3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0483B (zh
Inventor
余尚原
金终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0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0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 H01L24/75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bump connectors or layer conn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及其方法。该部件安装装置包括:载物台,支撑显示面板;支持部,支撑将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件;及接合工具,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在与所述支持部相反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能够均匀地附着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为了向使用者提供如图像或影像的视觉信息而使用的装置。这种显示装置为了表现如图像或影像的视觉信息,以多种形态制作。
特别是显示装置可包括为了如上所述向使用者提供视觉信息而实现图像或影像的显示面板和与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部件。
通常,将这种部件压合在显示面板,从而设置在显示面板。特别是根据部件在显示面板上安装的准确度如何,使显示装置驱动顺利进行。而且,当部件在显示面板上未能准确地安装时,由于显示装置工作上的问题需要更换或修理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部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使部件在显示面板的连接顺利。
根据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包括:载物台,支撑显示面板;支持部,支撑将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件;及接合工具,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支持部相反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
而且,所述接合工具在压合所述显示面板时也可进行加热。
此外,所述部件可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
而且,所述部件与所述支持部相接的端面可小于所述支持部的端面。
此外,所述接合工具与所述显示面板相接的端面可大于所述部件的端面。
而且,可进一步包括:缓冲部件,配置在所述接合工具中压合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面。
此外,所述部件可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
而且,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及第二基板,具有滤色片,并且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部分区域上。
此外,所述第二基板可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
而且,所述部件可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中未附着有所述第二基板的区域。
此外,在所述部件的表面中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表面可设置有变形防止部,防止所述部件及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变形。
而且,所述变形防止部可包括:缓冲垫,从所述部件突出;及导电球,设置在所述缓冲垫的一端并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
此外,所述接合工具可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载物台相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而且,所述接合工具可在以所述显示面板基准与所述载物台不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另外,根据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显示面板放置在载物台;将需要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件放置在支持部;及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支持部相反的区域通过接合工具压合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
而且,当通过所述接合工具压合所述显示面板时,可通过所述接合工具还进行加热。
此外,所述部件可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
而且,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及第二基板,具有滤色片,并且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部分区域上。
此外,所述第二基板可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
而且,所述接合工具可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载物台相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通过使用图1所示的部件安装装置,将部件安装于显示面板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件在显示面板上安装的状态的图。
图4是在压合部件时和压合显示面板时的部件和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化的测定结果。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包括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是示意地图示图5中的一个像素块的布线结构的图。
图7是对图6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
图8是示意地图示图6中像素的部分结构要素的剖面图。
图9是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进行多种变更,可具有多种实施例,在附图中示意地表示特定实施例,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特定实施方式,包含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物也包含于本发明。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对于认为是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本发明要点不清楚的部分,省略了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关于单数形式的表述,如果在文章中的含义不是明确地表示其他含义,则该单数形式的表述也包括复数形式的含义。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用语是为了指定说明书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在,并不是用来事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在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省略对其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通过使用图1所示的部件安装装置100,将部件300安装于显示面板200的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件300在显示面板200上安装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至图3,部件安装装置100包括:载物台110,支撑显示面板200;支持部120,支撑将在显示面板200上附着的部件300;及接合工具130,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在与所述支持部120相反的区域压合显示面板200,使得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
载物台110可为固定的,或者可上下或左右移动。在载物台110的上表面可放置显示面板200的一部分,所述载物台110能够支撑显示面板200。
支持部120可与载物台110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而且能够上下或左右移动。支持部120可配置在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与载物台110相同的区域。在所述支持部120的上表面可放置需要附着在显示面板200的部件300。为了使部件300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支持部120,支持部120的上表面的大小可大于部件300的端面大小。支持部120可设置为能够改变与载物台110的距离。此时,支持部120根据在显示面板200上设置的部件300的位置可调节与载物台110的间隔。
另外,部件安装装置100可包括:与支持部120以规定间隔隔开而配置的接合工具130。接合工具130可以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配置在与支持部120不同的区域并与支持部120相对。接合工具130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并且可压合显示面板200使得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为了使部件300稳定地附着在显示面板200,接合工具130与显示面板200相接的表面可大于部件300的端面。
适用部件安装装置100的显示面板200可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未图示)的第一基板210。此时,第一基板210可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一部分向外部暴露而形成的焊盘部230。此外,显示装置200可包括:第二基板220,具有滤色片(未图示),并且附着在第一基板210的一部分上。第一基板210形成有以矩阵形状形成的多个像素(未图示)。对于第一基板210的具体说明将在后面描述。而且,在第一基板210的上部设置的第二基板220具有实现规定的颜色的滤色片层。所述滤色片层通过薄膜工艺形成,并具有RGB色像素。
另外,可附着在显示面板200的部件300可为提供用于驱动显示面板200的电压的驱动芯片,施加用于驱动所述的驱动芯片的电压的柔性电路部等。所述的部件300可附着在第一基板210的周边区域,即,可附着在焊盘部。
而且,在部件300的表面中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表面可进一步配置有变形防止部310,防止所述部件及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变形。所述的变形防止部310可包括:缓冲垫312,从所述部件300突出;及导电球314,设置在所述缓冲垫312的一端并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200上。所述的缓冲垫312可配置在部件300的表面中与显示面板200相对的表面上。至少一个缓冲垫312分别可形成有多个导电球314。从而,多个导电球314能够如上所述通过接合工具130的压合安装在显示面板200。
具体来讲,各导电球314可为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tropic conductive film)导电球314。从而当通过接合工具130施加压力时,各导电球314由于压力产生热而熔融并结合在显示面板200。
查看如上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100的工作,首先将显示面板200配置在载物台110的上表面上。当在载物台110上配置显示面板200时,可配置成包括滤色片的第二基板220与载物台110的上表面相接。而且,将部件300配置在支持部120上。当在支持部120上配置部件300时,可配置成部件300的导电球314朝向显示面板200。即,可配置为部件300中与配置有缓冲垫312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与支持部120的上表面相接。
而且,可使支持部120及载物台110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从而使支持部120与载物台110隔开规定间隔。另外,支持部120可根据产品的大小、产品的种类等决定恒定的隔开距离。具体来讲,载物台110和支持部120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在显示面板200上安装的部件300的位置来决定。
当如上所述配置部件300后,可通过接合工具130压合部件300。首先配置接合工具130,使该接合工具130隔着显示面板200与部件300相对。配置完接合工具130后,使接合工具130向下移动来压合显示面板200,从而将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当通过接合工具130压合显示面板200时,除了压力以外还可以加热。
而且,操作完成后,可解除对接合工具130施加的压力并取出显示装置200。
当如上所述压合显示面板200使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时,不但均匀地形成部件300和显示面板200之间的接触,而且能够最小化由附着引起的弯曲(warpage)变化。
具体来讲,当显示面板200和部件300通过压合互相连接时,通过压合力和压合时所产生的热而可能会使部件300变形。然而,如上所述通过接合工具130压合显示面板200时,能够减少所述的现象。
于是,能够将力均匀地传递到设置在部件300上的缓冲垫312能够均匀地传递力。而且,通过如上所述均匀地传递力,缓冲垫312能够与焊盘部230均匀地接触。
图4是压合部件300时和压合显示面板200时的部件300和显示面板200的弯曲变化的测定结果。
在将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时的工艺温度设定为220℃,压力设定为130MPa。而且使厚度为900μm的部件附着在厚度为1270μm的第一基板。在比较例中是通过压合部件将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在实施例中是通过压合显示面板将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其结果如图4所示,在比较例的部件的厚度的弯曲为约8.226%,显示面板的弯曲为约1.37%。而,在实施例的部件的弯曲为约5.822%,显示面板的弯曲为约0.434%。即能够确认,当通过压合显示面板将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时,与压合部件时相比部件的弯曲改善了30%以上,显示面板200的弯曲改善了80%以上。
以下,对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进行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面板。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场致发射显示装置、场致发光显示装置或电泳显示装置等其它显示装置。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只对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面板进行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包括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是示意地图示图5中一个像素块的布线结构的图。
参照图5及图6,第一基板210可分为显示区域A1和非显示区域A2。
显示区域A1为显示图像的区域,该区域可形成在包括基板10的中央的区域,非显示区域A2可配置在显示区域A1的周边。
显示区域A1包括实现图像的多个像素P。
每个像素P可由沿着第一方向X延长的扫描线S和沿着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延长的数据线D定义。数据线D对每个像素P施加由设置在非显示区域A2的驱动部(未图示)提供的数据信号,扫描线S对每个像素P施加由设置在非显示区域A2的扫描驱动部(未图示)提供的扫描信号。在图6中图示为数据线D沿着第二方向Y延长,扫描线S图示为沿着第一方向X延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数据线D和扫描线S的延长方向可互换。
每个像素P与沿着第二方向Y延长的第一电源供给线V1连接。第一电源供给线V1对每个像素P施加由设置在非显示区域A2的第一电源驱动部(未图示)提供的第一电源ELVDD(参照图7)。另外,虽然在图6中未图示,但每个像素P接收第二电源ELVSS(参照图7)。每个像素P对应数据信号控制从第一电源ELVDD经由有机发光元件OLED(参照图7)向第二电源ELVSS供给的电流量。这样,在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规定亮度的光。
图7是对图6中的一个像素的电路图。
参照图7,像素具有有机发光元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和用于向有机发光元件OLED供给电流的像素电路C。
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像素电极连接于像素电路C,对电极20连接于第二电源ELVSS。有机发光元件OLED与从像素电路C供给的电流对应而产生规定亮度的光。
有源矩阵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及至少一个电容器,具体来讲包括用于传递数据信号的开关晶体管,用于根据数据信号驱动有机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及用于维持数据电压的一个电容器。在此,如上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及电容器的数量并不是必须局限于此,当然可具有比其更多数量的薄膜晶体管及电容器。
第一晶体管TR1的栅电极514与扫描线S(S,参照图6)连接,第一晶体管TR1的第一电极与数据线D(参照图6)连接,第一晶体管TR1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即,向所述第一晶体管TR1的栅电极514输入扫描信号(扫描(n)),向第一晶体管TR1的第一电极输入数据信号(数据(m))。
第二晶体管TR2的栅电极514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源ELVDD连接,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二电极与有机发光元件OLED的像素电极连接。在此,所述第二晶体管TR2起到驱动晶体管的作用。
第一节点N1与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一电极之间,即与第一电源ELVDD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器Cst。
图8是示意地图示图6中像素的部分结构要素的剖面图。
参照图8,基板210上具有驱动用薄膜晶体管,即第二晶体管TR2、第一电容器Cst及有机发光元件OELD。
基板210可由SiO2为主成分的透明的玻璃材料构成。基板210并不是必须局限于此,也可由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也可为具有柔韧性的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210优选由比重小于玻璃基板210所以较轻、不易碎、具有可弯曲特性的材料,例如由柔性塑料薄膜等高分子材料制造。
在基板210上可进一步形成有缓冲层11。所述缓冲层11可由SiOx、SiNx、SiON、AlO、AlON等无机物,或丙烯酸、聚酰亚胺等有机物形成,或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交替层压而成。所述缓冲层11起到阻断氧和水分的作用,而且防止从所述基板210产生的水分或杂质的扩散,能够调节结晶化时传热速度,从而起到很好地实现半导体的结晶化的作用。
所述缓冲层11的上部形成有第二晶体管TR2。本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例示为底栅(Bottom gate)方式的薄膜晶体管,但,当然也可设置为顶栅(Top gate)方式等其它结构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缓冲层11的上部形成有有源层512。当由多晶硅形成所述有源层512时,首先形成非晶硅,并将其结晶化而改变成多晶硅。
非晶硅的结晶化方法可适用快速热退火(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法、固相晶化(SPC,Solid Phase Crystallization)法、准分子激光退火(ELA,EximerLaser Annealing)法、金属诱导晶化(MIC,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法、金属诱导横向晶化(MILC,Metal Induced Lateral Crystallization)法、连续横向固化(SLS,Sequential Lateral Solidification)法等多种方法,但是为了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基板,优选使用不需要高温加热工艺的方法。
例如,当通过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工艺进行结晶化时,通过短时间照射激光而进行所述有源层512的活性化,从而消除基板210在300℃以上的高温中暴露的时间,从而整个工艺能够在300℃以下的温度中进行。从而,能够使用采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板210来形成晶体管TR2。
所述有源层512上通过掺杂N型或P型杂质离子形成有源极区512b和漏极区512a。所述源极区512b和漏极区512a之间的区域是未掺杂杂质的沟道区512c。
所述有源层512的上部形成有栅极绝缘膜13。所述栅极绝缘膜13为由SiO2形成的单层,或为由SiO2和SiNx形成的双层结构。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13上部的规定区域中形成有栅电极514。所述栅电极514与向薄膜晶体管施加开启/关闭信号的栅极线(未图示)连接。所述栅电极514可由单层或多层导电层形成。
在栅电极514上隔着层间绝缘层15形成有与有源层512的源极区512b及漏极区512a分别连接的源电极516b及漏电极516a。所述层间绝缘层15可由如SiO2或SiNx等绝缘材料形成,也可由绝缘性有机物等形成。
在层间绝缘层15上具有像素限定膜18,该像素限定膜18覆盖漏电极516a及源电极516b。而且,在缓冲层11及栅极绝缘膜13上可形成有由与栅电极514相同的透明导电物形成的像素电极414。漏电极516a及源电极516b的电阻可小于栅电极514的电阻。
像素电极414可在中间层419上沉积功函数小的金属即Li、Ca、LiF/Ca、LiF/Al、Al、Mg及它们的化合物后在其上形成由ITO、IZO、ZnO、In2O3等透明电极形成用物质形成的辅助电极。像素电极414并不局限于此,可为反射型电极。
在像素电极414上蚀刻像素限定膜18的一部分而形成有中间层419。中间层419至少具有有机发光层,以发射可见光。
在中间层419上作为公用电极形成有对电极20。对所述中间层419施加不同极性的电压从而在中间层419实现发光。
所述中间层419的有机发光层可由低分子有机物或高分子有机物构成。
当所述中间层419的有机发光层使用低分子有机物时,所述中间层419可为由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有机发光层(Emissive layer,EM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或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等形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可为由上述层以复合结构层压而形成的结构。
而且,作为可在所述中间层419使用的有机材料可适用铜酞菁(Copperphthalocyanine,CuPc)、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N,N'-Di(naphthalene-1-yl)-N,N'-diphenyl-benzidine,NPB)、三-8-羟基喹啉铝(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等多种材料。这些低分子有机物可通过采用掩模的真空沉积等方法形成。
当所述中间层419的有机发光层使用高分子有机物时,所述中间层419可具有具备空穴传输层(HTL)及发光层(EML)的结构。此时,所述空穴传输层使用PEDOT,发光层使用PPV(Poly-Phenylenevinylene)类及聚芴(Polyfluorene)类等高分子有机物。这些高分子有机物可通过丝网印刷法或喷墨印刷法等形成。
如上所述的中间层419并不局限于此,当然可适用多种实施例。
所述对电极20可与像素电极414同样地形成为透明电极或反射型电极。
当所述对电极20作为透明电极使用时,所述对电极20可在中间层419上沉积功函数小的金属即Li、Ca、LiF/Ca、LiF/Al、Al、Mg及它们的化合物后,在其上形成由ITO、IZO、ZnO、In2O3等透明电极形成用物质形成的辅助电极。
当所述对电极20作为反射型电极使用时,所述对电极20通过将Li、Ca、LiF/Ca、LiF/Al、Al、Mg及它们的化合物全面沉积而形成。
另外,当所述像素电极414形成为透明电极或反射型电极时,可形成为与每个子像素的开口形状对应的形状。所述对电极20可通过将透明电极或反射型电极全面沉积在整个显示区域而形成。当然,所述对电极20并非必须全面沉积,可以以多种图案形成。此时,所述像素电极414和对电极20当然可以层压为位置相反。
在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414作为阳极使用,对电极20作为阴极使用。当然,电极的极性可以倒置。虽然在图8中未图示,在对电极20的上部可设置有密封部件(未图示),该密封部件与基板210的一表面相对。
另外,扫描线S可通过将导电层双重沉积而降低电阻,从而便于传递信号及电压。
图9是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图。如图9所示,为了最小化因接合工具130导致的显示面板200的弯曲,在接合工具130的表面中与显示面板200相接的表面上可附着有缓冲部件140。特别是,缓冲部件140在将接合工具130的力传递给显示面板200时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力,从而防止过大的力传递到显示面板200。而且,缓冲部件140还能够起到防止在接合工具130中产生的热传递到第二基板220等其它结构要素的功能。因此,缓冲部件140可由具有隔热效果的物质形成。
于是,通过部件安装装置100及部件安装方法形成的显示装置200能够使部件300与焊盘部230均匀、紧密接触,从而最小化不良率,而且能够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而且,部件安装装置100及部件安装方法能够提高部件300与显示面板200的接触性能,从而能够防止显示装置200的误操作。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部件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10,部件安装装置100包括:载物台110,支撑显示面板200;支持部120,支撑将附着在显示面板200的部件300;及接合工具130,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在与所述支持部120的相反的区域压合显示面板200,使得部件300在显示面板200上附着。
载物台110可为固定的,或者能够上下或左右移动。在载物台110的上表面放置有显示面板200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所述的载物台110能够支撑显示面板200。
支持部120可配置成与载物台110隔开规定间隔,而且能够上下或左右移动。支持部120可配置在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与载物台110不同的区域。为了使部件300稳定地支撑在支持部120,支持部120的端面的大小可大于部件300的端面的大小。此时,支持部120可根据设置在显示面板200上的部件300的位置而调节。
另外,部件安装装置100可包括与支持部120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接合工具130。接合工具130以显示面板200为基准,可配置在与支持部120不同的区域并与支持部120相对。接合工具130可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而且可压合显示面板200,从而使部件300附着在显示面板200。为了使部件300稳定地附着在显示面板200,接合工具130中与显示面板200相接的表面可大于部件300的端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部件能够均匀且紧密地接触于显示面板,从而能够最小化不良率并能够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通过提高部件和显示面板的接触性能来防止显示装置的误操作。
特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最小化了部件的变形,因此能够防止误操作,并且防止部件分离。
除上述实施例之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还包括很多实施例。本发明可进行多种变换,并且可具有多种实施例,图中示出了特定实施例,并且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了该特定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这并不是为了将本发明限定于某个特定实施方式,而是本发明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换、等同物及替代物。

Claims (20)

1.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包括:
载物台,支撑显示面板;
支持部,支撑将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件;及
接合工具,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支持部相反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接合工具在压合所述显示面板时还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部件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部件与所述支持部相接的端面小于所述支持部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接合工具与所述显示面板相接的端面大于所述部件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进一步包括:
缓冲部件,配置在所述接合工具中压合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部件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及
第二基板,具有滤色片,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部分区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第二基板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部件压合在所述第一基板中未形成有所述第二基板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在所述部件的表面中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变形防止部,防止所述部件及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变形防止部包括:
缓冲垫,从所述部件突出;及
导电球,设置在所述缓冲垫的一端并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接合工具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载物台相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接合工具在以所述显示面板基准与所述载物台不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15.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显示面板放置在载物台;
将需要附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件放置在支持部;及
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支持部相反的区域通过接合工具压合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所述部件附着在显示面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
当通过所述接合工具压合所述显示面板时,通过所述接合工具还进行加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
所述部件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及
第二基板,具有滤色片,并且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部分区域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
所述第二基板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
所述接合工具在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基准与所述载物台相同的区域压合所述显示面板。
CN201310103935.8A 2013-02-22 2013-03-28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4010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19377 2013-02-22
KR1020130019377A KR102072804B1 (ko) 2013-02-22 2013-02-22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부품 실장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483A true CN104010483A (zh) 2014-08-27
CN104010483B CN104010483B (zh) 2019-03-12

Family

ID=5137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3935.8A Active CN104010483B (zh) 2013-02-22 2013-03-28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72804B1 (zh)
CN (1) CN1040104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666A (zh) * 2018-06-12 2018-11-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CN109448552A (zh) * 2018-11-21 2019-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在柔性显示装置上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527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机台
CN101083216A (zh) * 2006-05-31 2007-12-0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粘合方法以及粘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8381B2 (ja) * 2006-05-31 2012-12-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貼りあわせ方法、貼りあわせ装置、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527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机台
CN101083216A (zh) * 2006-05-31 2007-12-0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粘合方法以及粘合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666A (zh) * 2018-06-12 2018-11-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CN108878666B (zh) * 2018-06-12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CN109448552A (zh) * 2018-11-21 2019-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在柔性显示装置上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CN109448552B (zh) * 2018-11-21 2020-1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在柔性显示装置上贴合支撑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05296A (ko) 2014-09-01
CN104010483B (zh) 2019-03-12
KR102072804B1 (ko)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6170B1 (ko) 표시 장치
US8026667B2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having electrode power supply line
CN103094306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792424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29621B (zh) 一种电路、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器
CN100531501C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874001B (zh) 平板显示器
US924548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vertical compensation control line formed in parallel with the data line
CN102315278A (zh) 双栅薄膜晶体管及包括双栅薄膜晶体管的oled显示装置
KR20080080712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06004912A (ja) 電界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82784B2 (en) Double-sided emission type display device
CN10254438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10726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122495A (zh) 测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法、母基板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5322100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9188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813840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2159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50093606A (ko) 전계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3084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에이징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에이징 방법
CN104010483A (zh)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02239560A (zh) 显示驱动器
CN103247661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34997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