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3509A -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3509A
CN104003509A CN201310056280.3A CN201310056280A CN104003509A CN 104003509 A CN104003509 A CN 104003509A CN 201310056280 A CN201310056280 A CN 201310056280A CN 104003509 A CN104003509 A CN 10400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main body
air
scarp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62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3509B (zh
Inventor
金钟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Naite Co Ltd
E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 Na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Na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 Na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562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3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3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3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3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散气装置包括:主体,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倾斜面以使内角成为30至160度,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以在内部形成空间;或主体,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为六面体型,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入气口,以主体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壁面,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具备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入气口为中心对称设置;排气口,在主体倾斜面形成为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流入主体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一个倾斜面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主体的倾斜面,在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多个气孔。

Description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板状薄膜的散气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污水、净水及废水处理设施中,在微生物处理槽或曝气池等将以供氧为目的而使用的散气单元设置为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而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同时减低由于积存在下部的污泥及固体物而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污水处理厂、净水处理厂及废水处理厂等为了处理水中的环境污染物质而具备利用好氧性或厌氧性微生物的净化设施。
其中,利用好氧性微生物的曝气池,为了微生物的生长,作为供氧装置而使用散气装置。
利用薄膜的代表性的散气装置有光盘型、圆筒型及板型装置,而薄膜主要由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制作。
光盘型散气装置虽价格低廉,但其气泡大而具有传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在微生物处理槽的内部,若污泥的浓度高或适用间歇性曝气的工法时,在产生空气或氧气等的气泡的散气单元的表面堆积污泥,因此会产生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将圆筒型散气装置与光盘型散气装置进行比较时,由于与水的接触面积大而能够增加通气量,从而能够减少所使用的散气装置的数量,但是由于圆筒型的形态特性,而排放到圆筒型散气装置的下部的气泡移动到上部,并与排放到散气装置的侧面或上部的气泡混合而会形成更大的气泡。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在开发将散气单元的气孔形成为小的板型散气装置以能够增加传氧效率。
所述板型散气装置与现有光盘型散气装置相比,虽具有所产生的气泡小而传氧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产生气体的气孔小,因此存在由于污泥等浮游物质,气孔容易被堵住的问题。
现有光盘型散气装置及板型散气装置都与地面平行地水平设置,并且气孔朝向垂直方向,因此,当打开或关闭气孔时,由于水中的污泥或浮游物质,会容易产生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而且,现有的所有散气装置,在微生物处理槽或反应槽等长时间运行时,朝散气装置的内部流入的污泥堆积在装置内部而阻碍通过气孔形成细微气泡,从而降低气泡的形成效率。
尤其,由于散气装置设置在堆积有污泥或浮游物质的曝气池的下部底面,因此,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而此现象降低散气装置的效率并缩短寿命。
而且,间歇性供氧的微生物处理槽或序批式反应槽(SBR,Sequencingbatch reactor),由于其间歇地供应气体的特性,散气装置的气孔重复打开及关闭动作,在此环境下,更容易堵住气孔而缩短散气装置的寿命。
通过缩小气孔来增加传氧效率的散气装置,更容易发生所述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最近,为了防止所述气孔被堵住的现象,朝底面侧设置产生气泡的散气单元,但是,所述方法,在底面侧产生的细微气泡朝水面上升而造成多个气泡聚团的现象,从而气泡变大,导致传氧效率降低的问题。
尤其,曝气池中的污泥是由凝聚的微生物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而成,而所述污泥通过供应到曝气池的空气中的气体或潜水搅拌器而进行浮游,但是,当在曝气池产生停滞部分或间歇性地供应气体时,所述污泥被堆积在下部,此时,下部的污泥浓度高于上部的污泥浓度。
因此,设置在曝气池的下部的大部分散气装置,在散气装置的上部及侧面堆积污泥,由此,产生堵住设置在散气装置的散气单元的气孔的现象。以膜生物反应器(MBR)工法为首的保持高浓度的微生物的工法中,气孔的堵住现象更严重。
截面为三角形的棒状散气装置设置为污泥等沿着散气单元的倾斜面滑下,从而减少由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但是,在长时间运行时,不能克服由于流入到散气装置的内部而被堆积的污泥而降低气泡产生效率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产生细微气泡的板型薄膜散气单元设置为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由于气孔倾斜成与底面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打开/关闭气孔时,污泥的流入少,且使污泥等沿着散气单元的倾斜面滑下,在散气装置的内部设置能够生成空气流动的挡板,而去除堆积在内部的污泥,从而减少由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而且,作为能够顺利地打开及关闭气孔的恢复性强的材料选择薄膜,从而提供最佳的空气流量(air flux rate)。
本发明,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以使内角成为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或与倾斜面16隔开,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而且,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于主体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四边形,并为六面体型,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并在所述主体2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而且,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于主体1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在本发明中,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氨酯板或硅橡胶板。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将产生细微气泡的板型薄膜散气单元设置为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由于气孔倾斜成与底面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打开/关闭气孔时,污泥的流入少,且使污泥等沿着散气单元的倾斜面滑下,从而减少由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而且,六面体的板型散气装置在侧面产生气泡,而防止污泥堆积在侧面,从而减低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为了去除长时间运行时堆积在散气装置的内部的污泥,而在散气装置的内部设置引导气体流动的挡板,从而去除堆积在内部的污泥而预防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1B、图1C、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4B、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而设置有多个挡板的示意图。
图6A、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图7A、图7B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平板接合散气单元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2:主体,4:入气口,6:排气口,8:散气单元,10:气孔,12:壁面,14:底面,16:倾斜面,16':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8:盖子,19’: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19’”:第三挡板,19””:第四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要旨更明确而省略对于相关的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约”、“实质性”等术语,当揭示属于所提及的含义及物质容许误差时,作为该数值或接近该数值的含义来使用并用来防止侵害者不正当地使用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提及的正确或绝对数值的揭示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用于向污水/废水处理装置等的曝气池提供空气或氧气等气体,若为具有所述目的的本领域的通常的散气装置,则没有特别限定。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则为如下。但是,以下说明只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而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A、图1B、图1C、图1D、图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散气装置的示意图,图1A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图1B、图1C、图1D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图7A、图7B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以在顶点处A的内角成为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底面14或与倾斜面16隔开,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其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形成散气装置的外观的同时,用于支撑散气单元8。
所述主体2,对于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使用对于污水/废水成分具有耐久性且在水中不被氧化的材料,进一步,优选使用不被浮力或物理冲击等而产生变形的材料。
作为优选一例,主体2由不锈钢或塑胶制成。
尤其,当为设置于曝气池下部的散气装置时,为了克服污泥、浮游物质等堆积在散气装置的上部的问题,而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且形成有倾斜面以在顶点处A的内角成为30至160度。内角优选为100至160度。
在此,所述倾斜面16优选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朝前/后方向形成,所述内角是指朝前/后方向形成的各倾斜面16之间的角度。
尤其,当将散气装置设置在曝气池等的下部时,所述倾斜面16使沉淀到下部的污泥等沉淀物沿着倾斜面16下滑而防止堆积在散气装置的上部。
在所述倾斜面16形成有至少1个排气口6,从而能够朝外部排放流入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
在此,为了更简单地说明本发明,当将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朝前/后方向形成的倾斜面16中的一个称为第一倾斜面16’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倾斜面称为第二倾斜面16”。
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分别形成有排气口6。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为了能够在其内部形成空间,而在朝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可以形成壁面12。
此时,所述壁面12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于两端部,即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临界面的所谓主体2的边而分别形成在两端部,从而在主体2的内部形成空间。
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在两端部的壁面12中,在其中一个壁面12的一侧形成有入气口4以朝主体2内部流入外部的气体。
此时,所述入气口4可根据使用者的选择分别形成在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两端部的壁面12。
所述主体2由所述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6”及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倾斜面的壁面12构成,然后,将所述主体2设置于曝气池的底面时,主体2的内部被封闭,从而不通过入气口4及排气口6,就不能连接到外部。
特征上,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为了封闭所述内部空间而能够进一步包括底面14,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倾斜面16,例如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6”及壁面12的一侧端部。
所述底面14沿着所述倾斜面16及壁面12的下端部而连接。
本发明,包括: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其以入气口为基准对称设置在两侧,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紧贴于入气口侧的壁面,且与相反侧的壁面隔开。
长时间运行散气装置时,污泥流入到散气装置的主体内部并堆积在主体内部。因此,挡板将所流入的空气引导到比现有装置窄的空间,在主体内部产生高于现有散气装置的压力,从而去除被堆积的污泥而预防气孔被堵住的现象,而且,被流入的空气通过挡板均匀地传达到主体内部的空间,从而在主体内部产生气泡时,防止局部产生死空间(dead space)的现象。
为了容易说明本发明,在图1A至图1D示出了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而挡板的数量可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而决定。
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和目的,除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外,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来朝相反方向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并其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
如图1D所示,能够以入气口为中心反复连续地对称设置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即,制作大型散气装置时,在主体内部反复连续设置更多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从而能够引导气体流动在散气装置的整体内部。即,所述挡板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例如第一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例如第二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此时,所述散气单元8可从第一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朝第二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连续形成,但其中间部也可固定于位于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临界面的所谓主体2的上部的边。
形成在所述倾斜面16的多个气孔10,使气体通过气孔10而排放到外部,所述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倾斜面16的排气口6被排放。
此时,所述气孔10的大小可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而进行改变,但优选为能够产生细微气泡的大小,例如优选为数微米至数十毫米的大小。
现有散气单元主要使用EPDM,但在EPDM反复运行时,气孔的疲劳度增加,而气孔被打开后关闭时的恢复力急速降低。为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恢复力强的材料而使用拉伸强度为400kg/cm2以上,厚度为0.5mm的聚氨酯及硅橡胶板,并通过激光、微型打孔(micro drill)、针头的方式,在薄膜形成气孔。
而且,所述散气单元8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缝合在两侧端部以使从设置在主体2的排气口6排放的气体只通过形成在散气单元8的表面的气孔10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其他另一形态的图4A、图4B、图4C是截面为四边形而不是三角形,其构成及作用虽与截面为三角形时相同,但区别在于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紧贴于主体的上面,且排气口6还形成在主体的侧面。
如图4A、图4B、图4C所示,为了更容易说明本发明,散气装置的挡板示出了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而挡板的数量可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而决定。当为大型散气装置时,如图5所示,按照散气装置的大小和目的而可以反复形成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挡板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并将挡板交替排列成以便朝相反方向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
而且,在侧面也形成有排气口6,从而通过在侧面产生的气泡去除堆积在散气装置附近的污泥,而能够预防污泥堆积在散气装置的现象。
如图6A、图6B所示,在图4A、图4B、图4C示出的散气装置中的形成有多个气孔的散气单元也设置在主体的外部,而形成在散气单元的表面的多个气孔10使气体通过气孔10排放到外部,其中,所述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外部表面的排气口6进行排放。此时,排放到侧面的气体为了在侧面有效地产生气泡,如图6B所示,在散气装置的上面的侧面角落缝合或粘贴所述散气单元,以使排放到主体的侧面的气体只能够在侧面产生气泡。
与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的散气装置相同,散气单元8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被缝合在两侧端部以使从设置在主体2的排气口6排放的气体只通过形成在散气单元8的表面的气孔10进行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能够组合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和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来制作散气装置。在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上面结合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形态,从而利用各自的优点而能够预防污泥被堆积的现象。
说明具有所述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的作用则为如下。
首先,在不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时,设置在散气装置的散气单元8以被覆盖的状态沿着倾斜面16被放置于主体2。
如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此时,在所述散气装置堆积污泥等沉淀物时,沉淀物沿着所述倾斜面16朝下方滑下而堆积在散气装置的倾斜面16的下部。
当使所述散气装置运行时,通过设置在主体2的壁面12的入气口4而朝主体2的内部流入例如空气或氧气等外部的气体,并且气体沿着由挡板引导的通道进行流动,在内部堆积有污泥时可去除污泥。
然后,流入到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倾斜面16,例如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排气口6被排放到主体2的外部。
然后,被排放到所述主体2的外部的气体通过连接设置在主体2的散气单元8的气孔10被排放而形成细微气泡。
此时,所述散气单元8由于通过主体2的排气口6被排放的气体而膨胀,因此,即便污泥等沉淀物堆积在被膨胀的散气单元8的倾斜面,所述沉淀物也沿着倾斜面移动到下部而掉落到与散气装置邻接的地面。
而且,由于散气单元8倾斜成与底面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相较于朝垂直方向穿设气孔的现有散气装置,能够减低打开及关闭气孔时由于水中的污泥或浮游物质而被堵住的现象。
而且,如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所示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时,也通过类似作用来产生气泡。
当使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运行时,外部气体通过设置在主体2的壁面12的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的内部,并且气体沿着由挡板引导的通道进行流动,而在内部堆积有污泥时可去除污泥。
然后,流入到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表面的排气口6被排放到主体2的外部,而被排放到主体2的外部的气体通过缝合设置在主体2的散气单元8的气孔10被排放而形成细微气泡。
此时,通过形成在主体的侧面的排气口6在侧面产生气泡,并堆积在散气装置的外部侧面,从而去除污泥或防止浮游的污泥被堆积。
尤其,如图6B所示,将散气单元接合在主体的上板的侧面时,能够在侧面更有效地产生气泡。
散气装置的其他形态,如图7A、图7B所示,将薄膜或散气单元接合在底面来形成流路,其与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所示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起相同的作用。但是,此时,区别在于没有在侧面产生气泡的结构。
当使图7A、图7B所示的散气装置运行时,外部的气体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由底面14和散气单元8所形成的的空间的内部,并引导到将散气单元8接合在底面所形成的路径而进行流动,而且,在底面堆积有污泥时,由于气体的流动可去除污泥。
同时,气体通过接合设置在底面的散气单元8的气孔而被排放,从而形成细微气泡。
如上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实施为其他的具体形态。因此,应理解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面上只是举例说明而已并不限制本发明。并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应包含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含义及范围,而且从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形态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以使内角成为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 
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 
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或与倾斜面(16)隔开,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 
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于主体(1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氨酯板或硅橡胶板。 
5.一种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四边形,并为六面体型,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 
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 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 
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 
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氨酯板或硅胶板。
CN201310056280.3A 2013-02-22 2013-02-22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Active CN104003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6280.3A CN10400350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6280.3A CN10400350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3509A true CN104003509A (zh) 2014-08-27
CN104003509B CN104003509B (zh) 2016-02-10

Family

ID=5136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6280.3A Active CN104003509B (zh) 2013-02-22 2013-02-22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35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3511A2 (en) * 2003-05-14 2004-12-02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ubmerged ammonia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8183475A (ja) * 2007-01-26 2008-08-14 Keio Gijuku ガス分散器
CN101948165A (zh) * 2010-01-26 2011-01-19 清华大学 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池底结构
CN202080954U (zh) * 2011-04-07 2011-12-2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悬浮微生物载体流化池
CN102892718A (zh) * 2010-03-17 2013-01-23 英文特环境及工艺股份公司 用于给处理池中容纳的悬浮体曝气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3511A2 (en) * 2003-05-14 2004-12-02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ubmerged ammonia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8183475A (ja) * 2007-01-26 2008-08-14 Keio Gijuku ガス分散器
CN101948165A (zh) * 2010-01-26 2011-01-19 清华大学 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池底结构
CN102892718A (zh) * 2010-03-17 2013-01-23 英文特环境及工艺股份公司 用于给处理池中容纳的悬浮体曝气的装置
CN202080954U (zh) * 2011-04-07 2011-12-2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悬浮微生物载体流化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3509B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501A (zh) 一种抗污染高效振动过滤分离设备
CN102730816A (zh) 气提式外置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净化装置
CN103663624A (zh) 一种油田回注水的精制方法
CN203568902U (zh) 潜流湿地曝气防堵系统
CN202089817U (zh) 气提式外置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净化装置
CN203855966U (zh) 立式泥浆存储分离系统
CN206785338U (zh) 一种水下桩基二次清孔装置
CN202643409U (zh) 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新型曝气结构
CN104003509A (zh)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CN205760667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卷式膜组件
KR102211491B1 (ko) 조류 제거 선박
CN103125433B (zh) 节能型淡水蛋白质分离器
CN210438486U (zh) 一种厌氧mbr反应器
CN211497155U (zh) 一种污水隔油除油设备
CN212450751U (zh) 一种高效处理油田污水的沉降罐
CN209721697U (zh) 一种实现污泥悬浮和避免污泥流失的装置
CN203699946U (zh) 一种两级漠沙滤池
CN209957620U (zh) 一种泥水分离系统
CN109292968B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强化型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48913U (zh) 一种新型分散式厌氧处理设备
CN207091246U (zh) 污水处理池
CN112062309A (zh) 一种带降噪设备的自然通风曝气设备
CN209081554U (zh) 纳米曝气增氧机
CN202724780U (zh) 一种重力无阀滤池
KR20140022173A (ko) 분뇨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