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6592A -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6592A
CN103996592A CN201410055820.0A CN201410055820A CN103996592A CN 103996592 A CN103996592 A CN 103996592A CN 201410055820 A CN201410055820 A CN 201410055820A CN 103996592 A CN103996592 A CN 103996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shell
opening
cathode electro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58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海一成
上田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996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6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14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focusing, or directing the cathode ray
    • H01J35/153Spot posi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6Cathodes
    • H01J35/064Details of the emitter, e.g. materia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6Cathodes
    • H01J35/065Field emission, photo emission or secondary emission 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8Anodes; Anti cathodes
    • H01J35/112Non-rotating anodes
    • H01J35/116Transmissive an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14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focusing, or directing the cathode 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16Vessels; Containers; Shield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5/00X-ray tubes
    • H01J2235/06Cathode assembly
    • H01J2235/062Cold cath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该放射线管包括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阴极单元包括电子源,阳极单元包括靶和围绕靶布置的屏蔽构件。靶被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照射以发射放射线。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经由多个间隔件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放射线成像,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医疗设备领域和工业设备领域中的X射线成像等的放射线管。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包括控制电极的放射线管中,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束的轨迹由控制电极控制。其轨迹由控制电极控制的电子束被使得与靶碰撞,由此从靶产生放射线。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45727中描述了该结构和处理的例子。在相同的努力领域中,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05992讨论了一种其中屏蔽构件布置在透射型靶后面的多X射线发生装置。以这种方式,不必要的向后前进的放射线和反射电子被阻挡,并且实现从靶辐射热量的特性的改进。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79449讨论了一种X射线管制造方法,该X射线管制造方法在将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分离地固定到外壳之前利用被配置为将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彼此直接连接的夹具。通过该制造方法,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可以彼此以高精度对齐。
在具有以上提及的屏蔽构件的放射线管中,为了使电子在期望位置与靶碰撞、而不使它与屏蔽构件碰撞,有必要以高精度执行控制电极系统和靶的定位。
通常,构成控制电极系统的多个电极被布置为使得电极的电子通过的开口的中心在同一轴上对齐。作为电子聚集体的电子束的重心沿着该轴延伸,并且在靶被该电子束照射之前通过控制电极系统的开口和屏蔽构件的开口。因此,有必要精确地执行控制电极系统的开口的中心轴(以下称之为开口轴)和屏蔽构件的开口的中心轴(以下称之为开口轴)的定位。
然而,在常规的放射线管中,如图10所示,包括电子源11的阴极单元10以及包括靶22和屏蔽构件21的阳极单元20被分离地固定到外壳40。具体地讲,在图10中,阴极单元10、电子源11、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经由保持构件12通过支承构件61被安装到外壳40。阳极单元20包括靶22和屏蔽构件21,并且被安装到设置在外壳40的一个壁面中的开口以形成外壳40的壁面的一部分。
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被分离地安装到外壳40的这样的配置中,控制电极系统中的透镜电极14的开口14a与屏蔽构件21的开口21a之间的位置关系取决于外壳40的机加工精度。当外壳40在放射线管的操作期间由于温度变化而经受变形时,透镜电极14的开口14a与屏蔽构件21的开口21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针对一种具有高位置精度的放射线管,该放射线管允许构成该放射线管的靶和透镜电极在组装期间被精确地对齐,并且防止靶和透镜在组装之后未对齐。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针对一种能够通过使用该放射线管获得高精度图像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放射线管包括:阴极单元,包括电子源;以及阳极单元,包括被配置为被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照射以发射放射线的靶和围绕靶布置的屏蔽构件。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经由多个间隔件彼此接合。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和2B是示意性地示出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彼此接合的方式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A和6B是分别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柱状间隔件的形状的透视图和截面图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阳极单元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阳极单元的另一种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系统的框图。
图10是常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100的示意性截面图。阴极单元10包括电子源11、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从电子源11发射的电子被引出电极13吸引到阳极单元20侧。这些电子被透镜电极14会聚以成形电子束,然后被使得与靶22碰撞。靶22是透射型靶,在该透射型靶中,电子撞击在靶的入射表面上,并且在与被电子照射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侧发射的放射线被引出到放射线管100的外部。电子源11由保持构件12保持。保持构件12和引出电极13通过电绝缘间隔件51彼此接合。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4通过电绝缘间隔件52彼此接合。保持构件12通过支承构件61被安装到(附连到)外壳40。
电子源11可以是由电子发射材料和加热器的组合组成的热电子源,或者可以是诸如场致发射器的冷阴极。引出电极13包括用于允许从电子源11发射的电子束71通过的开口13a。透镜电极14包括用于允许已经通过引出电极13的开口13a的电子束71通过的开口14a。作为用于保持构件12、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的材料,通常优选使用钼,钼是具有低真空脱气性的高熔点金属。为了使保持构件12与电子源11绝缘,在保持构件12与电子源11之间提供绝缘层,诸如氧化铝层。作为用于间隔件51和52的材料,使用绝缘材料,诸如氧化铝,间隔件51和52分别用于接合保持构件12和引出电极13以及接合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
阳极单元20包括靶22和围绕靶22布置的屏蔽构件21。靶22由靶膜22a和涂有靶膜22a的靶基板22b组成。作为用于靶膜22a的材料,使用钨或钼,靶膜22a的厚度的范围大致为0.1μm至20μm。靶膜22a被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照射。因此,可取的是靶基板22b具有增强热辐射性质的高导热率。例如,使用厚度为0.3mm至5mm的金刚石基板。此外,为了确保靶22的所需位置精度,可取的是靶基板22b具有由高刚性材料制成的高刚性结构。
在从靶22产生的放射线和反射电子的成分之中,屏蔽构件21屏蔽向后前进(即,前往阴极单元10)的那些放射线和反射电子,并且还将从靶22产生的热量辐射到放射线管10的外部。作为具有放射线屏蔽功能的材料,优选使用无氧铜。此外,如图1B所示,在与靶22接触的内周侧,可取的是布置具有比铜高的放射线隔离功能的钨层21b。此外,在钨层21b的外周,提供具有比钨高的导热率的铜层21c以维持热辐射功能。阳极单元20形成外壳40的壁面的一部分,因此,钨层21b与铜层21c之间的接合需要足以维持外壳40内部的真空的气密性。因此,考虑到所需的气密性和导热率,可取的是通过银钎焊来接合钨层21b和铜层21c。
阳极单元20被安装到设置在外壳40中的开口,阴极单元10通过支承构件61被接合到外壳40。如果外壳40由导电材料制成,则支承构件61由绝缘材料制成。作为用于外壳40的导电材料,优选使用SUS304,作为绝缘材料,优选使用氧化铝。作为用于绝缘支承构件61的材料,也优选使用氧化铝。如果外壳40由导电材料制成,则外壳40和阳极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势。通常,靶22经由屏蔽构件21被设置为接地电势。因此,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当阳极单元20被安装到外壳40的开口、并且外壳40由导电材料制成时,靶22可以通过使外壳40接地而被设置为接地电势。支承构件61可以通过用螺钉被紧固到内壁或者通过焊接而被安装到外壳40。此外,通过在绝缘支承构件61在纵向方向上的侧面上提供不均匀性,支承构件61具有比它们的长度长的沿面放电路径,从防止沿面放电的观点来讲这是可取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通过柱状间隔件30彼此接合。如图2A和2B所示,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通过多个间隔件30彼此接合。对于阳极单元20,间隔件30被安装到屏蔽构件21。
如图2A所示,当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被形成为矩形板时,间隔件30布置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的两个端部部分,其中电子源11的位置在中心。此外,如图2B所示,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被形成盘,使用三个间隔件30,并且间隔件30布置在三角形的顶点,该三角形包括在其内部中心的电子源11和靶22。
在安装间隔件30时,在阳极单元20的屏蔽构件21上提供两个或更多个参考点,并且在阴极单元10的保持构件12、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之一上提供与以上提及的参考点相应的参考点。阳极单元20的参考点和阴极单元10的参考点成对提供,并且各对通过按与这些对相同的编号提供的各个间隔件30接合在一起。屏蔽构件21与靶2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保持构件12、引出电极13或透镜电极14与电子源11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机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来保证。从电子源11发射的电子束71的光轴大大地受透镜电极14的位置影响,因此,可取的是在透镜电极14上设置阴极单元10的参考点。由于这个原因,将间隔件30接合到透镜电极14是有益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仅提供一个电子源11,间隔件30之间的距离小,并且外壳40的热变形的影响可被认为低。因此,阴极单元10、阳极单元20和间隔件30通过银钎焊、粘合剂等接合并固定。间隔件30由绝缘材料制成,可取的是使用绝缘陶瓷,具体地讲,氧化铝。通过在间隔件30在纵向方向上的侧面上提供不均匀性,沿面放电路径增长,从防止沿面放电的角度来讲这是可取的。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可以在它们通过间隔件30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被安装到外壳40。因此,可以在最小距离处执行透镜电极14的开口轴与屏蔽构件21的开口轴之间的对齐,从而实现高精度对齐。为了不影响已经彼此接合的阴极单元10与阳极单元20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将它们安装到外壳40时,使用引起较小畸变的方法(诸如激光焊接)来接合外壳40和阳极单元20。如果屏蔽构件21和外壳40的端部部分由不能焊接在一起的材料制成,则有必要预先接合允许焊接的材料。例如,如果外壳40由氧化铝制成,则预先通过银钎焊将可伐(Kovar)材料接合到外壳40的开口端部部分。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100在组装期间提供高精度对齐。即使在屏蔽构件21的开口21a中发生位置偏差,由于间隔件30,阴极单元10也跟随阳极单元20的位置偏差。因此,作为这样的位置偏差的结果而引起的屏蔽构件21的开口轴与透镜电极14的开口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偏差与开口21a的位置偏差相比被抑制地更小。
在以上所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阳极单元20被安装到外壳40的开口,阴极单元10经由绝缘支承构件61被安装到外壳40。然而,还可以使用反向安装布置。也就是说,还可以将阴极单元10安装到设置在外壳40中的开口并且经由支承构件将阳极单元20接合到外壳4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壳40是导电构件,则阳极单元20通过绝缘支承构件接合到外壳4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的每一个均形成外壳40的壁面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外壳40的两个相对壁面中分别提供开口。阴极单元10被安装到一个开口,阳极单元20被安装到另一个开口。除此之外,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作为用于外壳40的材料。然而,如果外壳40由导电材料制成,则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绝缘构件被接合到外壳4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的示意性截面图。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两者通过支承构件61和62被安装到外壳40。除此之外,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先在外壳40中提供开口,并且经由该开口将已经通过间隔件30接合在一起的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容纳在外壳40中。然后,用相对应的盖密封开口,使得外壳40的内部保持气密性。任何方法可以用于将支承构件61和62接合到外壳40,只要它不影响阴极单元10与阳极单元20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例如,支承构件61和62可以通过螺钉被接合到外壳40的内壁、或者通过焊接被接合到外壳40。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导电构件和绝缘构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用作外壳40。然而,如果外壳40是导电构件,则支承构件61和62需要是绝缘构件。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阳极单元20在外壳40的内部,因此,有必要提供允许从靶22产生的放射线透射到外壳40的外部的窗口80。更具体地讲,在外壳40的面对屏蔽构件21的开口21a的部分中,提供由例如铍制成的窗口,使得实现放射线的透射与真空气密性的确保之间的兼容性。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仅提供一个电子源。然而,在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多个电子源。对于多个电子源,可能的是引出电极开口和透镜电极开口的数量为一个。然而,可取的是该数量等于电子源的数量。如果该数量为一个,则从多个电子源发射的电子被共同控制。靶与引出电极的开口和透镜电极的开口相应地布置。如果提供多个电子源,引出电极开口的数量和透镜电极开口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提供一个靶,则配置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使得透镜电极的一个开口和屏蔽构件的一个开口彼此对齐。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这样的配置,在该配置中,提供具有多个开口的引出电极和具有多个开口的透镜电极,这些电极的每个开口对应于多个电子源中的每个,并且多个靶中的每个被电子照射。除了以下描述的那些组件之外的组件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将省去它们的描述。
作为例子,图5示出提供三个电子源11和三个靶22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与电子源11和靶22相应地形成引出电极13的三个开口13a和透镜电极14的三个开口14a。两个相邻电子源11之间的距离的范围大致为5mm至50mm。电子源11以及开口13a和14a按行布置,并且间隔件30在它们的布置方向上布置在两个端部部分。电子源的数量和靶22的数量不限于三个,而是根据应用通常处于10至50的范围。此外,间隔件3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是还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然而,如果数量是四个或更多个,则阴极单元10与阳极单元20之间的距离可能不被唯一地确定。因此,可取的是数量为两个。
将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接合到间隔件30不是通过银钎焊、粘合剂等来执行的,而是通过凹凸配合和压紧配合部分的力的施加来执行的。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即,存在多个电子源11,并且两个间隔件30之间的距离大,从而导致外壳40中的热量变化的影响大。
如图6A所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每个间隔件30具有柱形形状,其中,在两端具有突起30a,平坦部分30b围绕突起30a。平坦部分30b之间的表面间距离(柱体的高度)的范围为5mm至30mm。平坦部分30b分别与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接触,使得平坦部分30b之间的表面间距离确定阴极单元10与阳极单元20之间的距离。如图6A所示,间隔件30的侧面可以具有平坦形状,或者如图6B所示,它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凹凸形状。因此,通过在间隔件30的侧面上提供不均匀性,从一个平坦部分30b到另一个平坦部分30b的沿面放电路径长于表面间距离,从防止沿面放电的角度来讲这是可取的。
间隔件30的突起30a被配合安装到凹槽中,每个凹槽设置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更具体地讲,如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所示,在阳极单元20中提供与间隔件30的突起30a相应的凹槽21d。类似地,在阴极单元10中提供凹槽。在保持构件12、引出电极13和透镜电极14之一中提供类似于图7A和7B中所示的凹槽21d的凹槽。图7B和8B是沿着图7A和8A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垂直截面图。这些凹槽21d对应于以上提及的参考点。如果在透镜电极14中提供凹槽21d,则在开口14a的布置方向上分别在其两个端部部分提供它们。对于屏蔽构件21,在开口21a的布置方向上分别在其两个端部部分提供凹槽21d。
间隔件30的突起30a被形成为被配合安装到设置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的用作参考点的凹槽中,留出0.01mm至0.1mm的间隙。结果,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可以以0.01mm至0.1mm的位置精度接合在一起。
间隔件30的平坦部分30b被使得与围绕设置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的用作参考点的凹槽提供的平坦部分接触,使得阴极单元10与阳极单元20之间的平行度可以维持为不高于固定水平的水平。平行度被设置为0.02mm至0.1mm。当阳极单元20在阴极单元10侧的表面用作参考表面时,平行度可以被表达为透镜单元14在阳极单元20侧的表面的平行度。设置在阴极单元10和阳极单元20中的用作参考点的凹槽与间隔件30的突起30a之间的间隙可以在放射线管100的操作期间用作允许形状变化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这样的间隙的大小为0.1mm,它也是不足的,并且剪应力被施加于间隔件30。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如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所示,设置在阳极单元20中的用作参考点的两个凹槽21d之一(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中的左侧的一个)可以被形成为细长的孔以确保允许形状变化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细长孔形式的参考点不能固定屏蔽构件21的开口21a的位置。然而,可以防止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也就是说,在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的情况下,不可能固定开口21a在X方向上的位置。然而,在Y方向上几乎没有作用,使得可以防止阳极单元20在XY平面内的旋转。
此外,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取的是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阳极单元20包括由钨层21b和铜层21c形成的屏蔽构件21。如图7A和7B所示,可以在每个开口21a的内周侧形成钨层21b并且在其外侧形成铜层21c。如图8A和8B所示,可以使用这样的配置,在该配置中,形成每个开口21a的内周的钨层21b在所有开口21a上连续。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阴极单元10通过支承构件61被接合到外壳40。可取的是,每个支承构件61具有在其一端具有突起的柱形形状,并且该突起被配合安装到设置在保持构件12中的凹槽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支承构件61与阴极单元10之间的配合部分中留出0.5mm至2mm的间隙,可以确保所需的作用。
将描述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放射线源被应用于用于执行断层合成成像的乳房摄影术的放射线成像系统的情况。在断层合成成像中,放射线从不同角度施加于被检体的照射表面上的同一区域。也就是说,以数量等于放射线源(每个放射线源由一对电子源和靶形成)的数量的角度施加放射线。在这种情况下,屏蔽构件21的前开口23被形成为使得从各个靶22发射的放射线被施加于照射表面上的同一区域。也就是说,柱状开口23被形成为使得其中心轴的方向根据开口23的布置位置而不同。例如,当布置在阳极单元20的中心的开口23的中心轴与电子束沿着其通过的轴匹配时,开口23被形成为越接近阳极单元20的两个端部部分,中心轴就越朝向中心侧倾斜。结果,从各个放射线源发射的锥形放射线束的中心轴可以在照射表面上的单个点处彼此交叉。
参照图9,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如图9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四示例性的放射线管100与用于控制放射线管100的驱动的放射线驱动电路101一起被合并到放射线发生装置200中。由放射线管100产生的放射线104经由放射线发射窗口102发射到放射线发生装置200的外部。设置在放射线发生装置200的放射线发射窗口102部分的可移动膜片单元103具有调整从放射线管100发射的放射线的照射场的大小的功能。作为可移动膜片单元103,还可以使用具有通过可见光提供放射线的照射场的模拟显示的附加功能的一种可移动膜片单元。
系统控制装置202(例如,编程的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将放射线发生装置200和放射线检测装置201彼此结合地进行控制。驱动电路101在系统控制装置202的控制下将各种控制信号输出到放射线管100。控制信号允许从放射线发生装置200发射的放射线透射通过被检体204、然后被检测装置206检测。检测装置206将所检测的放射线转换为图像信号,并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205。在系统控制装置202的控制下,信号处理单元205对图像信号执行预定信号处理,并将经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装置202。基于经处理的图像信号,系统控制装置202将用于在显示装置203上显示图像的显示信号输出到显示装置203。显示装置203在显示器上将基于显示信号的图像显示为被检体204的捕捉图像。放射线的典型例子是X射线,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射线管100和放射线成像系统可以用作X射线发生单元和X射线成像系统。X射线成像系统可以用于工业产品的无损检查以及人体和动物的病理诊断。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放射线管100提供控制电极系统与靶之间的高精度对齐,并且抑制操作期间的位置偏差,使得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捕捉图像。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通过多个间隔件接合在一起,使得在组装期间,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可以在这些单元已经彼此接合的状态下被安装到外壳。更具体地讲,放射线管在阴极单元中所包括的透镜电极的开口轴和阳极单元中所包括的屏蔽构件的开口轴彼此直接对齐的状态下被组装,使得可以维持高精度对齐。此外,即使在放射线管的操作期间由于外壳的热变形而导致在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之一中发生位置偏差,另一个单元也经由间隔件跟随位置偏差,使得可以缩小这些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
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遵循最宽泛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放射线管,包括:
阴极单元,所述阴极单元包括电子源;以及
阳极单元,所述阳极单元包括被配置为被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照射以发射放射线的靶和围绕靶布置的屏蔽构件,
其中,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经由多个间隔件彼此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具有柱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阴极单元还包括: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配置为保持电子源;
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具有用于允许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通过的开口,并且与保持构件接合;以及
透镜电极,所述透镜电极具有用于允许电子通过的开口,并且与引出电极接合,
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与透镜电极和屏蔽构件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透镜电极由钼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屏蔽构件由与靶接触并且位于内周侧的钨层、以及位于钨层的外周的铜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阴极单元包括按行布置的多个电子源,
其中,所述阳极单元包括与相应的多个电子源相关联地布置的多个靶,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位于布置在两端的电子源的外侧、以及与布置在两端的电子源相应的两端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管,还包括由壁面形成并且在彼此相对的两个壁面中的每个中具有开口的外壳,
其中,所述阴极单元被安装到所述两个壁面的一个开口,所述阳极单元被安装到所述两个壁面的另一个开口,以及
其中,在所述外壳内部维持真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外壳是电绝缘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管,还包括由壁面形成并且在一个壁面中具有开口的外壳,
其中,所述阴极单元和所述阳极单元之一被安装在所述壁面的开口上,以及
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维持真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外壳是导电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阴极单元和所述阳极单元被容纳在外壳的内部,以及
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维持真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外壳是导电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由绝缘陶瓷制成,并且在纵向方向上的侧面上具有不均匀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管,其中,所述靶是透射型靶。
15.一种放射线成像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管;
放射线检测装置,所述放射线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从放射线管发射并且透射通过被检体的放射线;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将放射线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彼此结合地进行控制。
16.一种用于通过将来自不同角度的放射线施加于被检体来执行断层合成成像的乳房摄影术的放射线成像系统,所述放射线成像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管;
放射线检测装置,所述放射线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从放射线管发射并且透射通过被检体的放射线;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将放射线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彼此结合地进行控制。
CN201410055820.0A 2013-02-19 2014-02-19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Pending CN1039965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9691A JP2014160547A (ja) 2013-02-19 2013-02-19 放射線発生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3-029691 2013-0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6592A true CN103996592A (zh) 2014-08-20

Family

ID=5002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5820.0A Pending CN103996592A (zh) 2013-02-19 2014-02-19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33696A1 (zh)
EP (1) EP2768010A2 (zh)
JP (1) JP2014160547A (zh)
KR (1) KR20140103865A (zh)
CN (1) CN1039965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13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射线管
CN112071730A (zh) * 2019-06-11 2020-12-11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X射线管、x射线装置和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4121578A (zh) * 2020-08-28 2022-03-01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X射线管的具有改善的热管理的偏置阴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991095T3 (pl) * 2014-08-25 2018-07-31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Zespół przepustowy wysokiego napięcia, urządzenie do dyfrakcji elektronów i sposób manipulowania urządzeniem elektrodowym w środowisku próżni
JP6262161B2 (ja) * 2015-01-16 2018-01-17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X線管
JP2017168216A (ja) * 2016-03-14 2017-09-2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ターゲ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x線発生装置
JP6659167B2 (ja) * 2016-03-30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銃を備えたx線発生管及びx線撮影装置
US10559446B2 (en) * 2017-02-28 2020-02-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Vacuum closed tube and X-ray sour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61378B1 (ko) * 2018-12-28 2022-02-09 캐논 아네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총, x선 발생 장치 및 x선 촬상 장치
CN114008733B (zh) * 2019-06-24 2022-10-28 佳能安内华股份有限公司 X射线产生管、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7957A (en) * 1995-03-20 1997-06-10 Nec Corporation Cathode-anode spacer comprising a projection of a length limited relative to its distance to the cathode
US20040075379A1 (en) * 2002-08-23 2004-04-22 Sungho Jin Microscale vacuum tub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1521136A (zh) * 2008-02-28 2009-09-02 佳能株式会社 多x射线生成设备和x射线摄像设备
CN101536135A (zh) * 2006-11-21 2009-09-1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发生装置
US20110235783A1 (en) * 2010-03-23 2011-09-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X-ray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30022173A1 (en) * 2011-07-22 2013-01-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tacked x-ray tube apparatus using spac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5727A (ja) 2008-03-31 2009-10-22 Toshiba Corp X線源
JP5591048B2 (ja) 2010-09-30 2014-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管の製造方法、及びx線管
US8761344B2 (en) * 2011-12-29 2014-06-24 Moxtek, Inc. Small x-ray tube with electron beam control optic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7957A (en) * 1995-03-20 1997-06-10 Nec Corporation Cathode-anode spacer comprising a projection of a length limited relative to its distance to the cathode
US20040075379A1 (en) * 2002-08-23 2004-04-22 Sungho Jin Microscale vacuum tub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1536135A (zh) * 2006-11-21 2009-09-1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发生装置
CN101521136A (zh) * 2008-02-28 2009-09-02 佳能株式会社 多x射线生成设备和x射线摄像设备
US20110235783A1 (en) * 2010-03-23 2011-09-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X-ray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30022173A1 (en) * 2011-07-22 2013-01-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tacked x-ray tube apparatus using spac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13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射线管
CN112071730A (zh) * 2019-06-11 2020-12-11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X射线管、x射线装置和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2071730B (zh) * 2019-06-11 2024-04-30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X射线管、x射线装置和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4121578A (zh) * 2020-08-28 2022-03-01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X射线管的具有改善的热管理的偏置阴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8010A2 (en) 2014-08-20
JP2014160547A (ja) 2014-09-04
KR20140103865A (ko) 2014-08-27
US20140233696A1 (en) 2014-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6592A (zh) 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
US9036788B2 (en) Radi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US9281155B2 (en) Radi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TWI427666B (zh) An X-ray tube and an X-ray source comprising the X-ray tube
EP1950788B1 (en) X-ray tube and x-ray source including same
CN101283436B (zh) X射线管以及非破坏检查装置
EP2869327B1 (en) X-ray tube
TWI419194B (zh) An X-ray tube and an X-ray source containing the X-ray tube
JP4804172B2 (ja) 光電子増倍管、放射線検出装置および光電子増倍管の製造方法
EP1093150A1 (en) Photomultiplier
JPWO2008062519A1 (ja) X線発生装置
JPWO2006009053A1 (ja) 固定陽極x線管とそれを用いたx線検査装置及びx線照射装置
CN110246733B (zh) X射线管
CN101283435B (zh) X射线管以及包含其的x射线源
TWI598002B (zh) X光照射源
JP2007263961A (ja) 複数焦点x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220027291A (ko) X선 발생 장치 및 x선 촬상 장치
EP3174083A1 (en) Field-emission x-ray source
JP2015153548A (ja) 放射線管とこれを用いた放射線発生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管の製造方法
US20230413410A1 (en) X-ray generation target, x-ray generator,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US20240006145A1 (en) X-ray generation device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CN109216138B (zh) X射线管
JP6339821B2 (ja) 電子線照射装置
JP2021061251A (ja) X線発生管、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9075341A (ja) イメージ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