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5631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5631A
CN103995631A CN201410117737.1A CN201410117737A CN103995631A CN 103995631 A CN103995631 A CN 103995631A CN 201410117737 A CN201410117737 A CN 201410117737A CN 103995631 A CN103995631 A CN 103995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order
signal
control
ac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77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5631B (zh
Inventor
郑宜如
连崇闵
徐雅玲
钟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95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5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5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5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驱动线、栅极线、读取线与切换单元。驱动线用以传送驱动信号。栅极线用以传送扫描信号。读取线与驱动线形成感应电容,感应电容用以根据触控操作响应于驱动信号而产生第一感测信号。切换单元电性耦接栅极线及读取线,并用以根据扫描信号选择性地导通而将第一感测信号传送至读取线。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绘示一种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中100包含多条驱动线TX、多条读取线RX与感测电路120。在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中,多条驱动线TX与多条读取线RX为互相垂直交叉,并形成了多个感测点,且在多个感测点之间具有一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Cx。其中,多条驱动线TX用以依序传送驱动信号VX。
当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于一对应的感测点,对应的感测点中的互电容Cx会产生容值变化,并响应于前述的驱动信号VX的振幅ΔV产生一电压差至读取线RX,感测电路120可根据所接收的电压变化而判断是否出现触控操作。
举例来说,假设于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中具有100条驱动线TX,在未发生触控操作时,读取线RX可接收到的电压为V1=ΔV[Cx/(100Cx+Cr)],其中Cr为读取线RX的自电容。而在产生触控操作时,对应的感测点中的互电容Cx产生容值变化为Cx’,此时读取线RX可接收到的电压为V2=ΔV[Cx'/(100Cx+Cr)]。据此,于一感测点中发生触控操作时的电压变化为V1-V2=ΔV[(Cx-Cx')/(100Cx+Cr)]。感测电路120可根据此电压变化而判断出感测点的位置。
然而,随着大尺寸或高解析度触控面板的产品应用越来越多,驱动线TX与读取线RX的数目大幅增加,使得上述的电压变化会随着上式中分母Cx的数目变多而变小,造成感测电路120不易解读其电压变化,最终导致了触控操作的辨别灵敏度不佳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在大尺寸或高解析度的应用中,有效地提升触控操作的辨别灵敏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驱动线、栅极线、读取线与切换单元。驱动线用以传送驱动信号。栅极线用以传送扫描信号。读取线与驱动线形成感应电容,感应电容用以根据触控操作响应于驱动信号而产生第一感测信号。切换单元电性耦接栅极线及读取线,并用以根据扫描信号选择性地导通而将第一感测信号传送至读取线。
本发明的又一态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驱动线、读取线与放大单元。驱动线用以传送驱动信号。读取线与驱动线形成感应电容,感应电容用以根据触控操作响应于驱动信号而产生第一感测信号。放大单元用以根据第一感测信号产生第二感测信号至读取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本发明的内容所示的触控面板与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利用切换单元组隔了未进行感测的感应电容与读取线的导通路径,进而增加触控操作产生的感测信号的振幅,进而增加触控操作的辨识灵敏度,以解决以往在大尺寸或高解析度的产品中触控操作辨识不佳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一种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A根据本发明绘示一种触控面板300的示意图;
图3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绘示图3A中所示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3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3B中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
图3D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3B所示的触控面板的时序波形图;
图4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4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C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D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5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B所示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
图5D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E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D所示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
图5F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G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H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触控面板的时序波形图;以及
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的100、200、300、400、500: 触控面板
TX: 驱动线
RX: 读取线
120、260: 感测电路
Cx: 互电容、感应电容
Cr: 自电容
VX: 驱动信号
ΔV: 振幅
GN: 栅极线
220: 切换单元
240: 多工器
Sn: 扫描信号
VS1: 第一感测信号
VS2: 第二感测信号
MUX: 多工控制信号
320、520: 放大单元
M1、MA: 驱动开关
id: 电流
VC: 第一控制信号
VCC: 第二控制信号
T1: 第一致能期间
T2: 第二致能期间
322、522: 分压电路
Q1、Q2、Q3、Q4、Q5、N1、N2、N3、N4、N5、N6、N7: 开关
MB: 控制开关
MC: 驱动开关
VA: 控制电压
301、302、501、502、503、504: 波形
600: 方法
S620: 步骤
S64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举实施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一般通常系指数值的误差或范围约百分之二十以内,较好地是约百分之十以内,而更佳地则是约百分之五以内。文中若无明确说明,其所提及的数值皆视作为近似值,即如“约”、“大约”或“大致”所表示的误差或范围。
另外,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
请参照图2,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200包含多条驱动线TX、多条栅极线GN、多条读取线RX、多个切换单元220、多工器240与感测电路260。
多条驱动线TX与多条读取线RX互相交叉,较佳地,互相垂直,其中每一驱动线TX与每一读取线RX形成感应电容Cx。多条驱动线TX用以依序传递驱动信号VX。多条栅极线GN实质上平行排列于相应的驱动线TX,并用以依序传输扫描信号Sn。
再者,前述的感应电容Cx可根据触控操作而响应于驱动信号VX产生第一感测信号VS1至切换单元220。切换单元220根据扫描信号Sn选择性地导通,以将第一感测信号VS1传送至读取线RX。多工器240根据多工控制信号MUX而自对应的读取线RX接收第一感测信号VS1至感测电路260进行触控操作的辨别。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切换单元220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VS1,切换单元220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读取线RX,且切换单元220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扫描信号Sn。
如此,在每一次读取线RX读取第一感测信号VS1时,只有一个对应的切换单元220会导通,其余的切换单元220会关闭,藉此可使第一感测信号VS1不会受到其他的感应电容Cx进行分压而变小。
换句话说,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中,当有触控操作产生时,前述的第一感测信号VS1可表示为VS1=ΔV×(Cx/Cr),其中Cr为读取线RX的自电容。据此,相较于现有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200的触控操作辨识灵敏度可确实地提高。
请参照图3A,图3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300的示意图。于高解析度的应用中,前述的触控面板200仍可能会受限到读取线Rx的自电容Cr过大而降低第一感测信号VS1的值。
因此,如图3A所示,相较于触控面板200,触控面板300更进一步地包含放大单元320。放大单元320用以根据第一感测信号VS1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于此实施例中,切换单元220更用以根据扫描信号Sn而传送第二感测信号VS2至读取线RX。触控面板300可藉由放大单元320进一步地放大第一感测信号VS1而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至读取线RX,藉此增加辨识灵敏度。
以下段落将提出各个实施例,来说明上述放大单元320的功能与应用。为了较明了的阐述,以下仅以单一驱动线TX、读取线RX与栅极线GN进行绘示与叙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以下所列的实施例为限。
请参照图3B,图3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绘示图3A中所示的触控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如图3B所示,放大单元320包含一驱动开关M1。驱动开关M1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驱动开关M1的第二端用以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且驱动开关M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VS1。
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开关M1可为一晶体管,驱动开关M1经由第一感测信号VS1改变晶体管的栅极(亦即前述的控制端)的电压而产生相应的电流id(亦即第二感测信号VS2)至读取线RX。感测电路260可将输出电流id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后进行触控辨识。
请参照图3C,图3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3B中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如图3C所示,其中波形301为未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当未具有触控操作时,第二感测信号VS2为一固定值。而波形302为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当有触控操作施加于触控面板300时,第一感测信号VS1的振幅随着驱动信号VX上升而增加,故第二感测信号VS2(电流id)亦随之逐渐增加,亦即第二感测信号VS2可藉由放大单元320(即驱动开关M1)而被放大,并随着驱动信号Vx回复至低电压准位(例如:0V)而降低。因此相较于波形301,波形302具有明显的信号振幅差距,例如:约为270mV,藉此可改善触控操作的辨识灵敏度。
请参照图3D,图3D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3B所示的触控面板的时序波形图。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控制信号VC可为一直流电压。而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VC可为交流驱动信号。举例而言,如图3D所示,第一控制信号VC具有第一致能期间T1,扫描信号Sn具有第二致能期间T2,其中第一致能期间T1与第二致能期间T2有重迭,且第一致能期间T1大于第二致能期间T2。如此,前述的驱动开关M1可欲接收到扫描信号Sn时预先被第一控制信号VC所驱动,并在完成传送第二感测信号VS2后而被关闭,进而降低触控面板300的功率消耗。其中,驱动信号VX与多工控制信号MUX的致能时间皆会与第二致能期间T2及第一致能期间T1有重迭,且驱动信号VX与多工控制信号MUX的致能时间皆约小于第二致能期间T2。
请参照图4A,图4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触控面板400中的放大单元320包含驱动开关MA与分压电路322。驱动开关MA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VS1,藉此根据第一感测信号VS1选择性地导通,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用以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驱动开关MA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C。分压电路322电性耦接于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藉此在驱动开关MA导通时,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进行分压,以于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也就是说,此实施例中的放大单元320利用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进行分压产生一较大的第二感测信号VS2。
请参照图4B,图4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分压电路322可包含开关Q1。开关Q1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且开关Q1的第二端与控制端电性耦接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当驱动开关MA接收到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时,开关Q1亦为导通,进而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分压产生较大的第二感测信号VS2。
请参照图4C,图4C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分压电路322可包含开关Q2与开关Q3。开关Q2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且开关Q2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开关Q3的第一端。开关Q3的第二端电性耦接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且开关Q2、Q3的控制端电性耦接驱动开关的第一端。如此,当驱动开关MA导通时,开关Q2、Q3亦为导通,藉此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分压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
请参照图4D,图4D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绘示图4A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分压电路322可包含开关Q4与开关Q5。开关Q4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开关Q4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开关Q5的第一端,且开关Q4的控制端电性耦接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开关Q5的第二端电性耦接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且开关Q5的控制端电性耦接开关Q5的第一端。当驱动开关MA导通时,开关Q4与开关Q5跟着导通而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至读取线RX。例如,当第一控制信号VC的电压准位约为30V、第二控制信号VCC的电压准位约为-10V,当驱动开关MA因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时,第二感测信号VS2的电压准位会逐渐上升而导通开关Q4,使得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藉由开关Q4、Q5与驱动开关MA进行分压而提高第二感测信号VS2电压准位至约为18V。
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藉由不同结构的分压电路322可产生出不同大小的第二感测信号VS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视实际应用而选择相应的分压电路322的架构。
请参照图5A,图5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触控面板500的放大单元520可包含控制开关MB、分压电路522与驱动开关MC。
控制开关MB用以根据第一感测信号VS1而选择性地导通。分压电路522用以在控制开关MB导通时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进行分压而产生控制电压VA。驱动开关MC用以根据控制电压VA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其中驱动开关MC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控制信号VC、驱动开关MC的控制端接收控制电压VA以及驱动开关MC的第二端传递第二感测信号VS2。
请参照图5B,图5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分压电路522包含开关N1与开关N2。开关N1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且开关N1的第二端用以产生控制电压VA。开关N2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开关N1的第二端,且开关N2的第二端与控制端以及开关N1的控制端电性耦接控制开关MB的第一端,且控制开关MB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C。
再者,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开关MC可为晶体管。当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时,开关N1与开关N2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进行分压产生控制电压VA,控制电压VA可改变驱动开关MC的栅极的电压准位而产生相应的输出电流id(亦即第二感测信号VS2)至读取线RX。
请参照图5C,图5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B所示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如图5C所示,其中波形501为未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而波形502为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当有触控操作施加于触控面板500时,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故控制电压VA的电压准位经分压后逐渐上升,使得第二感测信号VS2(电流id)亦逐渐增加,亦即第二感测信号VS2可藉由放大单元520而被放大。接着,当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回复至低电压准位(约0V)而关闭时,第二感测信号VS2亦随之回复至低电压准位。故相较于未操作实的波形501,波形502可明显产生一定的信号振幅差距,例如约为504mV。
请参照图5D,图5D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5D所示,放大单元520包含开关N3。开关N3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开关N3的第二端与控制端电性耦接控制开关MB的第一端,以产生控制电压VA。其中控制开关MB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C。
请参照图5E,图5E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D所示的第二感测信号的波形图。如图5E所示,其中波形503为未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而波形504为具有触控操作时的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波形。相似地,当有触控操作施加于触控面板500时,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故控制电压VA的电压准位经分压后逐渐上升,使得第二感测信号VS2可藉由放大单元520而被放大,而当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回复至低电压准位(约0V)而关闭时,第二感测信号VS2亦随之回复至低电压准位。此外,于此实施例中所产生的控制电压VA仅经过一个开关N3进行分压而产生,故相较于图5C的波形502,本实施例可得到更明显的振幅变化(差距),例如约为606mV。
请参照图5F,图5F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如图5F所示,分压电路522包含开关N4与开关N5。开关N4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开关N5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开关N4的第二端,开关N4的控制端以及开关N5的第二端与控制端电性耦接控制开关MB的第一端,以产生控制电压VA。其中,控制开关MB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C。
同样地,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开关MC可为晶体管。当控制开关MB因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时,开关N4与开关N5可藉由分压而产生控制电压VA,进而使驱动开关MC产生相应的输出电流id(亦即第二感测信号VS2)。
请参照图5G,图5G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放大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5G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522可包含开关N6与开关N7。开关N6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开关N7的第一端与控制端电性耦接开关N6的第二端,且开关N6的控制端与开关N7的第二端电性耦接控制开关MB的第一端,以产生控制电压VA。其中,控制开关MB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C。由于此实施例的操作与先前实施例雷同,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H,图5H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5A中所示的触控面板的时序波形图。在前述各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控制信号VC可为一直流电压。而第一控制信号VC亦可为交流驱动信号。举例而言,如图5H所示,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具有第一致能期间T1,扫描信号Sn具有第二致能期间T2,其中第一致能期间T1与第二致能期间T2有重迭,且第一致能期间T1大于第二致能期间T2。如此,藉由交流驱动的方式可降低触控面板500的功率消耗与信号传递的噪声。其中,驱动信号VX与多工控制信号MUX的致能时间皆会与第二致能期间T2及第一致能期间T1有重迭,且驱动信号VX与多工控制信号MUX的致能时间皆约小于第二致能期间T2。
此外,在第一致能期间T1时,第一控制信号VC具有第一电压准位(例如约为30V),而第二控制信号VCC具有第二电压准位(例如约为10V),且第一电压准位须与第二电压准位相异,才可使前述的放大单元520进行正确的操作。
除此之外,前述图4A至图4D所对应的实施例,亦适用于图5H中所示的操作波形,由于操作概念雷同,于此不再赘述。且各实施例中的开关、控制开关、驱动开关或切换元件可为各种晶体管,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场效晶体管或其类似的晶体管,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再者,上述的图3A、图4A至图4D与图5A至图5G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00亦可在不具有切换单元220的情况下正常操作,放大单元320可直接连接至读取线RX与栅极线(或称为扫描线)GN执行上述相同的操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视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设置切换单元220。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系于提供一种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包含读取线与驱动线的触控面板。其中读取线与驱动线形成一感应电容。请参照图6,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一种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600包含步骤S620与步骤S640。
于步骤S620中,施加驱动信号VX于驱动线TX,藉此使感应电容Cx根据触控操作响应于驱动信号VX而产生第一感测信号VS1。于步骤S640中,经由触控面板的一栅极线(或称为扫描线)GN施加扫描信号Sn至切换单元220,藉此使第一感测信号VS1经由切换单元220传送至读取线TX。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200藉由上述步骤可以在每一次读取线RX读取第一感测信号VS1时,仅有一个对应的切换单元220会导通,藉此可明显改善其触控操作的灵敏度。
另外,于一实施例中,方法600更可根据第一感测信号VS1而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且切换单元220更可根据扫描信号Sn而传送第二感测信号VS2。例如,如先前图3B所示,藉由驱动开关M1(晶体管)将第一感测信号VS1转换第二感测信号VS2(亦即电流id),藉此可进一步地放大第一感测信号VS1,进而增加触控操作的灵敏度。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藉由将第一感测信号VS1输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并自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其中驱动开关MA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分压电路322,并藉由分压电路322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分压而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例如,如图4A所示,驱动开关MA根据第一感测信号VS1而导通,使得分压电路322藉此可进一步地放大第一感测信号VS1,进而增加触控操作的灵敏度。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上述产生第二感测信号VS2的步骤可包含:第一感测信号VS1选择性导通控制开关MB;在控制开关MB导通时对第一控制信号VC与第二控制信号VCC进行分压而产生一控制电压VA;以及经由驱动开关MC将控制电压VA转换为第二感测信号VS2(即电流id)。藉此可进一步地产生更大的第二感测信号VS2,而改善高解析度的应用中的触控辨识灵敏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触控面板与改善触控灵敏度的方法可于大尺寸或高解析度的触控应用中,明显改善其触控辨识灵敏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驱动线,用以传送一驱动信号;
一栅极线,用以传送一扫描信号;
一读取线,与该驱动线形成一感应电容,该感应电容用以依据一触控操作响应于该驱动信号而产生一第一感测信号;以及
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该栅极线及该读取线,用以根据该扫描信号选择性地导通而将该第一感测信号传送至该读取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单元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感测信号,该切换单元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读取线,该切换单元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扫描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放大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一感测信号产生一第二感测信号,且该切换单元更用以根据该扫描信号而传送该第二感测信号至该读取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单元包含一驱动开关,该驱动开关包含:
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二端,用以产生该第二感测信号;以及
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感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致能期间,该扫描信号具有一第二致能期间,其中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有重迭,且该第一致能期间大于该第二致能期间。
6.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驱动线,用以传送一驱动信号;
一读取线,与该驱动线形成一感应电容,该感应电容用以依据一触控操作响应于该驱动信号而产生一第一感测信号;以及
一放大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一感测信号产生一第二感测信号至该读取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单元包含一驱动开关,该驱动开关包含:
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二端,用以产生该第二感测信号;以及
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感测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致能期间,该扫描信号具有一第二致能期间,其中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有重迭,且该第一致能期间大于该第二致能期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单元包含:
一驱动开关,其中该驱动开关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感测信号,且该驱动开关的一第一端用以产生该第二感测信号,该驱动开关的一第二端更用以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一分压电路,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开关的该第一端,并用以对一第一控制信号与一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分压而产生该第二感测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单元包含:
一控制开关,用以根据该第一感测信号选择性地导通;
一分压电路,用以在该控制开关导通时对一第一控制信号与一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分压而产生一控制电压;以及
一驱动开关,用以根据该控制电压产生该第二感测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产生该控制电压;以及
一第二开关,其中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电性耦接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以及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该控制开关的该第一端,其中该控制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以产生该控制电压,
其中该控制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开关,其中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电性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以及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该控制开关的该第一端,以产生该控制电压,
其中该控制开关的一第二端更用以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开关,其中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与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以及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电性耦接该控制开关的该第一端,以产生该控制电压,
其中该控制开关的一第二端更用以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致能期间,该扫描信号具有一第二致能期间,其中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有重迭,且该第一致能期间大于该第二致能期间,其中于该第一致能期间时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电压准位,该第二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二电压准位,且该第一电压准位相异于该第二电压准位。
CN201410117737.1A 2014-01-22 2014-03-26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3995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2315A TWI608387B (zh) 2014-01-22 2014-01-22 觸控面板
TW103102315 2014-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5631A true CN103995631A (zh) 2014-08-20
CN103995631B CN10399563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309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7737.1A Active CN103995631B (zh) 2014-01-22 2014-03-26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33748B2 (zh)
CN (1) CN103995631B (zh)
TW (1) TWI6083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119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340924A (zh) * 2017-07-14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3043B2 (en) 2007-03-29 2012-08-14 Cirque Corporation Driven shield for capacitive touchpads
TWI385568B (zh) * 2009-02-24 2013-02-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觸控偵測方法
JP5740114B2 (ja) * 2010-08-19 2015-06-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424342B (zh) 2010-11-05 2014-01-21 Au Optronics Corp 感測裝置與相關顯示裝置
TWI407405B (zh) * 2010-12-10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具觸碰感測功能的液晶顯示裝置與其觸碰感測方法
TWI459272B (zh) 2011-10-17 2014-11-0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488091B (zh) 2012-10-09 2015-06-11 Au Optronics Corp 光學式觸控顯示面板
CN103150069B (zh) * 2013-03-01 2016-08-1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TWI507946B (zh) 2013-06-11 2015-11-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感應面板及其中之感應電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119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51119B (zh) * 2017-03-15 2020-01-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340924A (zh) * 2017-07-14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40924B (zh) * 2017-07-14 2020-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81325B2 (en) 2017-07-14 2022-03-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ircuit, touch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05431A1 (en) 2015-07-23
TW201530378A (zh) 2015-08-01
TWI608387B (zh) 2017-12-11
US9733748B2 (en) 2017-08-15
CN103995631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0601B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
CN105302391B (zh) 集成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
CN106598363B (zh) 驱动触摸传感器的方法和电路以及使用这种电路的显示装置
US9601067B2 (en) In-cell multi-touch display panel system
CN10448508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309534B (zh) 阵列基板、触摸屏及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753952B (zh) 一种具有全屏识别和检测功能电路及其设备
GB2527715A (en) GOA drive circuit and drive method
CN103559912A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
CN109828694B (zh) 一种具有识别和检测功能的显示设备
CN105047118B (zh) 反转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50285A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的丛集式扫描方法
CN104516581A (zh) 触摸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80999A (zh)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156106A (zh)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3149528U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
CN103593077A (zh) 触控感测单元及具有该触控感测单元的面板
TWI412971B (zh) 觸控式顯示系統及相關運作方法
CN101196622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3995631A (zh) 触控面板
CN109407880A (zh) 包括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感测方法
TW201308170A (zh) 驅動信號轉換之觸控輸入裝置
CN106371677A (zh) 在显示面板上优化触控感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78982A (zh) 一种主动式触控感测电路装置
CN202256514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