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9902A -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9902A
CN103989902A CN201410201309.7A CN201410201309A CN103989902A CN 103989902 A CN103989902 A CN 103989902A CN 201410201309 A CN201410201309 A CN 201410201309A CN 103989902 A CN103989902 A CN 103989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radix
herba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13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13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9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9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9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龈炎是指牙龈龈缘和龈乳头充血、浸润、渗出的炎症病变,是口腔科门急诊常见病,属中医牙痛、牙痈、齿衄等范畴,牙龈炎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各年龄阶段,其患病率高达90%以上,牙龈炎已成为突出的口腔保健问题。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特征,一般在刷牙、吮吸及咀嚼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或松软,表面发亮,局部有牙石、软垢、牙菌斑积聚,优势牙龈缘糜烂,挤压龈缘有少量脓液排出,并可出现龈乳头水肿和牙龈沟加深,甚至形成牙龈脓肿。
大部分牙龈炎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局部因素引起,主要由牙颈部的菌斑、结石或食物嵌塞刺激致牙龈出血,水肿产生牙龈炎、牙周炎。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一旦受到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如探诊方法不当、洁治出血等)。部分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全身因素引起,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血液性疾病。
牙龈炎是牙周炎的先期病变,如不及时彻底的治疗,牙龈组织的炎症在机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展为牙周炎,造成牙实质的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人类的口腔和全身的健康危害极大。
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虽然牙周基础治疗对去除菌斑和控制炎症是行之有效的,但要长期控制菌斑在理想水平是很困难的。全身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而药物局部浓度相对较低。牙周局部用药虽然可避免全身用药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导致多种副作用、产生耐药性等缺点。此外,目前各种牙周局部用药剂型大多数主要为抑菌杀菌制剂,或某些生物膜制剂仅能起到促进牙龈组织再生的作用,因此,人们期望一种既有抗炎抑菌作用、能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又有促进牙龈组织再生、修复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天然药物。
元代朱震亨在《症因脉治·牙衄总论》中指出:“牙衄者,即牙龈出血之症也。有两经之别,一主阳明肠胃,一主少阴肾经。若血来如涌,来势甚暴,来血甚多,此阳明牙衄之血也,有外感,有内伤;若血来点滴,来势缓慢,来血不多,此少阴肾经之血也,有内伤,无外感。”《血证论·齿衄》说:“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治法总以清理胃火为主”。足阳明胃经循行入齿龈,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唯胃最烈”,火升于齿龈,则牙龈红肿,火盛伤脉络则渗血。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牙龈炎的发病以火邪炽盛为主,为阳明胃经实火或少阴肾经阴虚火亢,虚火上炎或两者兼有,足阳明胃经循鼻旁入上齿,牙龈炎的发病与胃肠、肝胆、肾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脾胃开窍于口,手足阳明经脉循行于上、下牙龈;当脾胃、肝胆湿热蕴聚时,常循经上扰,引起牙龈红肿痛,或溢脓,当血热妄行可致牙龈出血,口苦口臭等病症。
防治牙龈炎的关键是控制菌斑,刷牙是清除菌斑的主要手段,牙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向牙膏中加入少量物质可使牙膏除具有传统功能外另有特殊功,牙膏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堆积,减轻牙龈炎程度。牙膏抗菌斑主要是通过牙膏中添加的抗菌斑药物的药理作用,牙膏中加入某些药物,用于预防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目前已被认可,中草药在我国来源丰富、很多古方疗效都很确定、毒副作用明显比西药小,在百姓中也拥有很高的接受度,因此采用中草药牙膏来预防口腔疾病的确具有很好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采用该牙膏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3~33重量份、山麦冬39~49重量份、鱼腥草26~36重量份、没药12~22重量份、赤芍38~48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酒大黄37~47重量份、黄柏63~73重量份、天冬28~38重量份、牛膝40~50重量份、升麻15~25重量份、西洋参52~62重量份、侧柏叶46~56重量份、茜草40~50重量份、肿节风27~37重量份、枸骨叶31~41重量份、金银花51~61重量份、鹿茸草31~41重量份、伸筋草22~32重量份、牡丹皮27~37重量份、山豆根26~36重量份、马勃22~32重量份、肉苁蓉31~41重量份和软枣子20~30重量份。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33重量份、山麦冬44~49重量份、鱼腥草31~36重量份、没药17~22重量份、赤芍43~48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酒大黄42~47重量份、黄柏68~73重量份、天冬33~38重量份、牛膝45~50重量份、升麻20~25重量份、西洋参57~62重量份、侧柏叶51~56重量份、茜草45~50重量份、肿节风32~37重量份、枸骨叶36~41重量份、金银花56~61重量份、鹿茸草36~41重量份、伸筋草27~32重量份、牡丹皮32~37重量份、山豆根31~36重量份、马勃27~32重量份、肉苁蓉36~41重量份和软枣子25~30重量份。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重量份、山麦冬44重量份、鱼腥草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赤芍43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酒大黄42重量份、黄柏68重量份、天冬33重量份、牛膝45重量份、升麻20重量份、西洋参57重量份、侧柏叶51重量份、茜草45重量份、肿节风32重量份、枸骨叶36重量份、金银花56重量份、鹿茸草36重量份、伸筋草27重量份、牡丹皮32重量份、山豆根31重量份、马勃27重量份、肉苁蓉36重量份和软枣子2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漱口水。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漱口水,其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
所述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漱口水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所述牙膏包括10%~15%的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6%粘合剂,5%~10%摩擦剂,40%~50%保湿剂,1%~3%表面活性剂,1%~2%甜味剂,0.5%~1.5%稳定剂、1.5%~2.5%抗菌剂和佘量的水。
进一步优选,所述牙膏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2%的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4%粘合剂,7%摩擦剂,45%保湿剂,2%表面活性剂,1.5%甜味剂,1%稳定剂、2%抗菌剂和佘量的水。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3~33重量份、山麦冬39~49重量份、鱼腥草26~36重量份、没药12~22重量份、赤芍38~48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酒大黄37~47重量份、黄柏63~73重量份、天冬28~38重量份、牛膝40~50重量份、升麻15~25重量份、西洋参52~62重量份、侧柏叶46~56重量份、茜草40~50重量份、肿节风27~37重量份、枸骨叶31~41重量份、金银花51~61重量份、鹿茸草31~41重量份、伸筋草22~32重量份、牡丹皮27~37重量份、山豆根26~36重量份、马勃22~32重量份、肉苁蓉31~41重量份和软枣子20~3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33重量份、山麦冬44~49重量份、鱼腥草31~36重量份、没药17~22重量份、赤芍43~48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酒大黄42~47重量份、黄柏68~73重量份、天冬33~38重量份、牛膝45~50重量份、升麻20~25重量份、西洋参57~62重量份、侧柏叶51~56重量份、茜草45~50重量份、肿节风32~37重量份、枸骨叶36~41重量份、金银花56~61重量份、鹿茸草36~41重量份、伸筋草27~32重量份、牡丹皮32~37重量份、山豆根31~36重量份、马勃27~32重量份、肉苁蓉36~41重量份和软枣子25~30重量份。
最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重量份、山麦冬44重量份、鱼腥草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赤芍43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酒大黄42重量份、黄柏68重量份、天冬33重量份、牛膝45重量份、升麻20重量份、西洋参57重量份、侧柏叶51重量份、茜草45重量份、肿节风32重量份、枸骨叶36重量份、金银花56重量份、鹿茸草36重量份、伸筋草27重量份、牡丹皮32重量份、山豆根31重量份、马勃27重量份、肉苁蓉36重量份和软枣子25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除制备成牙膏外,还可以制备成漱口水。
所述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方中各组分药理如下:
虎杖:拉丁名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证。
山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鱼腥草主含癸酰乙醛、丹桂醛、甲基正壬酮、柏皮李甙等,主要功能为消肿止痛、止血、抗菌,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上皮修复。
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证。
赤芍:味苦、微苦,归肝经,具有泻肝火,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火旺盛之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胸胁疼痛,温热病热入血分之身热舌绛,斑疹出血,以及血瘀经闭;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尿血;妇女血热之行经过多;血行阻滞所引起的各种疼痛;血热毒盛之疮疖痈肿等证。
九里香:味辛、微苦,性温,有小毒,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湿疹,外治牙痛等证。
酒大黄: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证,大黄止血机理是大黄鞣质能收敛创面而止血,能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改善其脆性,减少创面体液外流,有增加血小板、使血凝时间缩短、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酒大黄用于赤目咽肿,齿龈肿痛,大黄取其苦寒沉降之性,主泻脾胃实火及亢盛相火,能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
黄柏:拉丁名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味苦,性寒,入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证,黄柏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阴虚火旺,肾精不固之遗精、早泄及虚火上炎之咽喉肿痛,热病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饮血下行等证,主治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等证。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等证。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等证。
肿节风:拉丁名Sarcandrae Herba,性微温,味苦、辛,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的功效,主治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等证
枸骨叶:味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的功效,主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等证。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焮热肿痛者等,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金银花对气血营分之热毒均有效,而且有广谱抗菌作用。
鹿茸草:味苦、性凉,用于咳嗽,吐血,赤痢,带下,牙龈炎,乳腺炎,疖肿。
伸筋草: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肢软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祛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本品辛,亦能行散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杜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热毒炽盛之阴虚发热、湿热结毒之肠痈、气结血瘀、口干、舌红绛等证;以及肝火目赤肿痛,胃火牙龈疼痛。
山豆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马勃:味辛、性平,入肺经,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咽喉红痛,牙龈出血等证。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拉丁名herba cistanches,味甘、成,性温,入肾,大肠经,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早泄,不孕不育,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尿频尿数,肾虚肠燥及产后血虚、病后津液不足的便秘等证,能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软枣子:味甘、微酸,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通淋的功效,主治热病津伤烦渴,砂淋,石淋,牙龈出血,维生素C缺乏症。
所述摩擦剂可以采用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优选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碳酸钙,优选为药用级。
所述保湿剂选用牙膏中常用的保湿剂,优选为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甘油,优选为药用级,又名丙三醇,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有强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
所述粘合剂采用牙膏中常用的粘合剂,优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汉生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优选为药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无异味,在水中溶胀形成透明胶体溶液,不溶于无水乙醇、醛及氯仿。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其起到发泡的功效,同时也起着乳化和去污的作用,优选为化妆品级,其为白色薄片或粉末结晶,有特殊气味,溶于水,溶液呈中性,能乳化脂肪,稍溶于醇,几乎不溶于氯仿、醚和轻质石油产品。
所述甜味剂选用糖精,优选为食品级,学名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白色结晶粉末或叶状结晶,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醋酸乙酯和苯。它的钠盐称为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甜味约为食糖的300~500倍。
所述稳定剂采用牙膏中常用的稳定剂,选用尿素,优选为药用级,又名脲、碳酰胺,白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
所述抗菌剂采用其他牙膏中常用的抗菌剂,优选为柠檬酸锌、焦磷酸亚锡、甲硝唑、硝酸镧,氯苯胍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为甲硝唑和硝酸镧,硝酸镧是白色粒状结晶,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及醇,起杀菌、消毒、防腐等作用,选用分析纯试剂。
所述牙膏中还可以加入稳定剂、pH值调节剂、防腐剂、香味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牙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蒸馏水、抗菌剂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85~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
第五步,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为300r/min~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摩擦剂、粘合剂、甜味剂、稳定剂,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3小时~4小时,转速为300r/min~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40~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35~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成品。
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
将55g大黄切块,加10g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锅内,用文火炒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将45g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将虎杖28g、山麦冬44g、鱼腥草31g、没药17g、赤芍43g、九里香35g、黄柏68g、天冬33g、牛膝45g、升麻20g、西洋参57g、侧柏叶51g、肿节风32g、枸骨叶36g、金银花56g、鹿茸草36g、伸筋草27g、牡丹皮32g、山豆根31g、马勃27g、肉苁蓉36g和软枣子25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40分钟,将其倒入32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将前面制备的42g酒大黄粉末、45g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1200g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5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900ml的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的提取液,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
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
将55g大黄切块,加10g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锅内,用文火炒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将45g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将虎杖33g、山麦冬49g、鱼腥草36g、没药22g、赤芍48g、九里香40g、黄柏73g、天冬38g、牛膝50g、升麻25g、西洋参62g、侧柏叶56g、肿节风37g、枸骨叶41g、金银花61g、鹿茸草41g、伸筋草32g、牡丹皮37g、山豆根36g、马勃32g、肉苁蓉41g和软枣子3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40分钟,将其倒入45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将前面制备的47g酒大黄粉末、50g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1200g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5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900ml的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的提取液,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
牙膏1
将12g前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45g保湿剂甘油(药用级,安徽远祥药液有限公司生产)、2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妆品级,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5g蒸馏水、2g抗菌剂硝酸镧(分析纯,济南顺庆化工厂)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7g摩擦剂碳酸钙(药用级)、4g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药用级,安徽科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5g甜味剂糖精(食品级)、1g稳定剂尿素(药用级,安徽省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4小时,转速为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牙膏1。
牙膏2
将12g前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5g保湿剂甘油(药用级)、2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妆品级)、25.5g蒸馏水、2g抗菌剂硝酸镧(分析纯)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7g摩擦剂碳酸钙(药用级)、4g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药用级)、1.5g甜味剂糖精(食品级)、1g稳定剂尿素(药用级),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4小时,转速为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牙膏2。
急性毒性实验
将上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和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减压浓缩获得干膏,粉碎,溶解在水中制备成1g/ml的悬浮液1和悬浮液2,选取小鼠雄、雌各20只,分为2组,每组20只,灌服悬浮液1和悬浮液2,均按10g(原料药)/kg的用药量灌胃给药,灌胃后观察72小时未见小鼠死亡,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耐受量大,LD50未测出。
粘膜刺激实验:
由于动物口腔粘膜刺激实验不易观察,以动物眼刺激试验代替,取家兔12只,分成2组,第一组每只家兔左眼结膜囊内涂0.1g牙膏1,第二组每只家兔牙膏2,右眼涂等量空白基质为对照,观察7日,粘膜刺激实验按文献(《新药(西药)临床前药理研究指南》第198页和第208页的评分评价,对眼粘膜无明显刺激性,安全可靠。
抗炎性实验
小鼠造模实验
动物
SPF级SD大鼠,雄性,280~300g,共50只,分为2组,每组25只,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饲养于宣武医院SPF级实验动物饲养室。
仪器
多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eriFlux4001型,购自瑞典PERIMED公司,715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立公司。
造模方法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用丝线缝扎大鼠双下门齿牙颈部,并在牙龈上缝两针固定,手术后饲喂正常鼠料,饮10%蔗糖水,经过7日后,选取每组2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继续实验。
实验方法
取5ml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溶液1分散在100ml生理盐水中,制成4%溶液,对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用浸满该溶液的棉花充分涂抹于患处,上下午各一次,连续给药7天,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检测指标
局部血流测定
将大鼠麻醉后置手术台上,多普勒激光血流探头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定位架上,调节探头方向与下门齿牙龈粘膜表面垂直并轻轻接触,记录2min的血流。仪器可自动计算平均血流量、血流速度以及细胞数。
龈沟液AST含量测定
取2mm×4mm的滤纸条置于两下门齿之间牙龈粘膜表面60s,取出滤纸,投入装有0.5mL生理盐水的微离心管内,在混悬器上震荡60s,-70℃保存,于1周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ST。同时采用精密天平称量滤纸质量的改变,得出龈沟液的质量,用于对龈沟液量进行校正。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以表示,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组间t检验检验其显著性。
表1大鼠实验性牙龈炎局部血流及龈沟液AST水平的改变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牙龈炎出血方面,效果良好。
临床实验
200例的牙龈炎患者多来自门诊中医内科,病程最长为6.5年,最短为8个月,年龄最大为46岁,最小为15岁,平均年龄为31.2岁,所有患者均经牙科确诊,并经常规西医治疗1月以上无效者。
分组与治疗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牙膏1进行刷牙,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治疗2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作为漱口水进行漱口,每日5-6次,每次5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红霉素片0.5,每日3次;甲硝唑片0.1,每日3次;诺氟沙星胶囊0.2g,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疗效标准
总疗效评价
经治疗后复查,痊愈:牙龈红肿疼痛消失,牙龈停止出血;好转:牙龈红肿疼痛减轻,牙龈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或牙龈出血无好转甚至加重。
牙龈指数(GI):采用改良Loe-Silness法测量GI,牙龈炎计分方法及标准:0分为无炎症;1分为轻度炎症,牙龈色泽和质地略有变化,但探诊无出血;2分为中度炎症,牙龈光亮,红、肿、增生,探诊出血;3分为重度炎症,牙龈明显发红、增生,有自发性出血。GI值按下列公式算出:GI=所有牙计分值的总和/测量牙齿面数。
菌斑指数(PL I):采用Quigley-Hein改良Turesky法评价龈上菌斑。对龈上菌斑进行染色,并根据下列标准记分:0分为无菌斑;1分为牙颈部边缘存在散在的菌斑;2分为牙颈边缘可见连续的薄菌斑带(达1mm宽);3分为牙颈部菌斑带大于1mm,但少于牙面的1/3;4分为菌斑覆盖牙面的1/3~2/3;5分为菌斑覆盖牙面2/3以上。PLI=每位受试者的全部牙齿检查所得计分之和/测量牙数(牙齿颗数×2)。
选择3、8、15、23、27、28共6个牙位为指定观察牙,每个牙齿检查4个牙面,即近中颊(唇)面、颊(唇)面、远中颊(唇)面及舌面,记分为受检牙齿记分的平均值,对患者每月复查时检测其GI、PLI,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
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率 好转率 无效率 总有效率
治疗1组 100 53(53.0%) 36(36.0%) 11(11.0%) 89(89.0%)
治疗2组 100 65(65.0%) 31(31.0%) 4(4.0%) 96(96.0%)
对照组 100 25(25.0%) 35(35.0%) 40(40.0%) 40(40.0%)
表3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 红肿、疼痛消失天数 牙龈停止出血天数
治疗1组 7.2+0.9 6.5±0.7
5.8+0.6 4.9+0.8
对照组 11.9±1.3 12.7+2.1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证明本发明的牙膏1和作为漱口水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能够有效治疗牙龈炎,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牙龈出血,并且消肿止痛。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GI均值、PLI均值比较,结果见表4和5。
表4治疗1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GI均值、PLI均值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牙膏在治疗牙龈炎方面能够显著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表5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GI均值、PLI均值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漱口水在治疗牙龈炎方面能够显著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3~33重量份、山麦冬39~49重量份、鱼腥草26~36重量份、没药12~22重量份、赤芍38~48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酒大黄37~47重量份、黄柏63~73重量份、天冬28~38重量份、牛膝40~50重量份、升麻15~25重量份、西洋参52~62重量份、侧柏叶46~56重量份、茜草40~50重量份、肿节风27~37重量份、枸骨叶31~41重量份、金银花51~61重量份、鹿茸草31~41重量份、伸筋草22~32重量份、牡丹皮27~37重量份、山豆根26~36重量份、马勃22~32重量份、肉苁蓉31~41重量份和软枣子20~3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33重量份、山麦冬44~49重量份、鱼腥草31~36重量份、没药17~22重量份、赤芍43~48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酒大黄42~47重量份、黄柏68~73重量份、天冬33~38重量份、牛膝45~50重量份、升麻20~25重量份、西洋参57~62重量份、侧柏叶51~56重量份、茜草45~50重量份、肿节风32~37重量份、枸骨叶36~41重量份、金银花56~61重量份、鹿茸草36~41重量份、伸筋草27~32重量份、牡丹皮32~37重量份、山豆根31~36重量份、马勃27~32重量份、肉苁蓉36~41重量份和软枣子25~3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虎杖28重量份、山麦冬44重量份、鱼腥草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赤芍43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酒大黄42重量份、黄柏68重量份、天冬33重量份、牛膝45重量份、升麻20重量份、西洋参57重量份、侧柏叶51重量份、茜草45重量份、肿节风32重量份、枸骨叶36重量份、金银花56重量份、鹿茸草36重量份、伸筋草27重量份、牡丹皮32重量份、山豆根31重量份、马勃27重量份、肉苁蓉36重量份和软枣子2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漱口水。
6.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7.一种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漱口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漱口水的原料药包括虎杖、山麦冬、鱼腥草、没药、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柏、天冬、牛膝、升麻、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枸骨叶、金银花、鹿茸草、伸筋草、杜丹皮、山豆根、马勃、肉苁蓉和软枣子;
所述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将佘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CN201410201309.7A 2014-05-13 2014-05-13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89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309.7A CN103989902A (zh) 2014-05-13 2014-05-13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309.7A CN103989902A (zh) 2014-05-13 2014-05-13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9902A true CN103989902A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0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1309.7A Pending CN103989902A (zh) 2014-05-13 2014-05-13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99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823A (zh) * 2017-06-20 2017-08-29 何家平 一种降火的中草药刷牙水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823A (zh) * 2017-06-20 2017-08-29 何家平 一种降火的中草药刷牙水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9618B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312B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牙膏及制备方法
CN102139030A (zh) 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口腔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94B (zh)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77B (zh) 一种治疗急性牙周炎的口腔中药制剂
CN102579988A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CN105535582A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药物
CN103156984B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038B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中药组合物
CN102698122A (zh)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牙膏和给药方式
CN104288609A (zh)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型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03B (zh) 用于治疗猪丹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615A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
CN105169339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清洗液
CN106668092A (zh) 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871B (zh)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剂
CN103989902A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068A (zh) 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6352A (zh)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472A (zh)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药物
CN105012514A (zh)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413A (zh) 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499A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13854B (zh)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膏
CN104998189A (zh) 一种治疗风热乘脾型小儿口疮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