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805B - 手持式工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工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805B
CN103974805B CN201280061281.0A CN201280061281A CN103974805B CN 103974805 B CN103974805 B CN 103974805B CN 201280061281 A CN201280061281 A CN 201280061281A CN 103974805 B CN103974805 B CN 103974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unit
tool device
framing signal
hand tool
polarization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12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805A (zh
Inventor
H.斯加茨
M.波尔曼
J-M.布罗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974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装置,其具有计算单元(12)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14),定位装置被设置用于至少接收至少一个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偏振方向(16,18)。建议,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接收的偏振方向(16,18)确定出长形的、尤其是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22)的方位信息(20)。

Description

手持式工具装置
现有技术
已经有人提出具有计算单元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的手持式工具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被设置用于至少接收至少一个被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
本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计算单元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的手持式工具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被设置用于至少接收至少一个被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
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被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接收的极化方向确定长形的、尤其是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的方位信息(方向、定位信息)。“计算单元”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具有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号输出的单元。信息输入最好包括至少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其在运行期间数字化定位信号的部分。计算单元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机构、其它的部件、运行程序和/或至少一个计算例行程序。计算单元的所述部件最好布置在一个公共的电路板上和/或有利地布置在一个公共的壳体中。“定位装置”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装置,该装置在运行期间发射定位信号和接收由定位物体反射的定位信号的部分。定位装置有利地至少确定是否有定位物体位于定位装置的定位区域中。特别有利地,定位装置确定在定位装置和定位物体之间的至少一个距离。定位天线在差分激励两个相对置的馈电点时最好发射具有第一线性极化方向的定位信号。有利地,定位天线在差分激励两个另外的相对置的馈电点时最好发射具有第二线性极化方向的定位信号,该第二线性极化方向与第一极化方向是正交的。此外,“定位信号”应该理解为尤其是一种信号,定位装置接收该信号用于定位定位物体。定位信号最好具有大于500MHz的带宽,有利地大于1GHz,特别有利地大于2GHz的带宽。备选地,定位装置可以发射窄带的定位信号,由此可以实现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设计方案。此外,“设置”应该理解为尤其是专门地编程、设计和/或装备(配备)。一种极化方向尤其应该理解为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定位信号的场的电矢量的定向。定位信号最好是线性极化的,也就是说,定位信号的电矢量的极化方向尤其是恒定的。备选地,定位信号可以是圆极化的,也就是说定位信号的电矢量的极化方向尤其是随着定位信号的频率改变。“正交的极化方向”应该尤其理解为相互独立的极化方向,并且尤其是一个左旋和一个右旋的圆极化的极化方向和/或有利地两个线性极化方向的两个相互垂直定向的极化方向。短语“接收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应该尤其理解为,定位天线被设置用于接收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极化部分并且有利地输出到至少两个不同的馈电点处。备选地,定位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接收极化方向的定位天线。此外,“定位信号”应该理解为尤其是一种信号,定位装置发射该信号用于定位定位物体。定位信号最好具有大于500MHz的带宽,有利地大于1GHz,特别有利地大于2GHz的带宽。“反射的定位信号”尤其应该理解为由定位物体反射的和由定位天线接收的定位信号的部分。术语“接收”应该尤其理解为,定位装置将由定位物体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一部分能量从通过绝缘体和/或真空传播的电磁波转换成由电导体引导的波。“方位信息”尤其应该理解为一种信息,该信息描述至少在定位装置的一个定位区域中定位物体的至少一个主延伸方向的定向。该方位信息最好构成为在一个与定位装置的主发射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在其中一个极化方向和定位物体的主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主延伸方向”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方向,在该方向上在定位区域内的定位物体在一个垂直于主发射方向上的平面上具有最大的延伸(长度)。定位装置的“主发射方向”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方向,在该方向上,定位装置在运行期间以定位信号平均地发射一个最大的功率。定位天线在差分地激励两个相对置的馈电点时最好发射在主发射方向上具有最大值的定位信号。主发射方向最好垂直于定位装置的定位天线的辐射体面地定向。“定位区域”尤其应该理解为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定位装置发射定位信号和定位装置从其中接收定位信号。定位天线的天线增益在定位区域的方向上的改变最好少于20dB,特别优选少于10dB。“定位物体”应该尤其理解为在一个工件中、例如在墙壁中,隐蔽地设置的部件,该部件在至少一个电磁特性上与工件相区别,例如电线、水管、支撑体和/或钢筋。“长形的定位物体”尤其应该理解为一种物体,该物体在定位区域中在垂直于主发射方向的平面上具有大于2比1,有利地大于3比1,特别有利地大于4比1的在主延伸长度和垂直于主延伸长度的最大延伸长度之间的比。“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物体,它对使用者不可见地布置在工件里面。工件最好构造成墙壁、盖子和/或其它的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工件。术语“求得”尤其应该理解为,计算单元由定位信号的至少一个特性参数至少计算出定位物体的方位信息。通过按照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装置的设计方案可以特别舒适地查明并且尤其跟踪定位物体的走向。使用者尤其可以直接地识别出他必须在哪个方向上移动手持式工具装置以跟踪定位物体。此外,可以与定位物体的深度无关地确定方位信息。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由至少一个交叉极化参数确定出方位信息,由此可以实现方位信息的在结构上简单的计算。“交叉极化参数”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散射参数,它描述定位信号的极化方向的至少一个由定位物体引起的改变。计算单元优选通过比较以第一极化方向发射的定位信号和该定位信号的被接收的反射来确定交叉极化参数,该反射具有与第一极化方向正交的第二极化方向。“散射参数”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对定位信号在定位物体上的反射的描述,该描述至少包括有关定位信号的反射的部分的幅值和相位角的信息。散射参数最好描述发射的定位信号和定位信号的反射的部分之间的差异,并且尤其是作为复数的值。计算单元尤其这样地确定散射参数,其中它将发射的定位信号和定位信号的接收的部分以复数方式进行比较。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的交叉极化参数确定出一个总交叉极化参数,由此可以实现该总交叉极化参数的有利地简单的计算。“总交叉极化参数”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散射参数,它描述定位信号的极化方向在两个极化方向上的、由定位物体引起的改变。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至少一个同极化参数确定出方位信息,由此可以实现特别有利的计算。“同极化参数”尤其应该理解为一种散射参数,它描述至少一个在定位物体处的没有极化方向的改变的反射。计算单元优选通过以一个极化方向发射的定位信号与该定位信号的以一个相同的极化方向接收的反射之间的比较来确定同极化参数。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向的同极化参数确定出一个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总交叉极化参数,它对应于一个在角度上未被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在该未被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下,手持式工具装置相对于定位物体围绕主发射方向被转动了一个角度,最好为45度。计算单元最好计算该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通过该设计方案可以实现方位信息的简单的和特别精确的计算。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由总交叉极化参数的大小(数值)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的大小(数值)确定出方位信息,由此可以有利地补偿公差。“大小(数值)”应该尤其理解为复数的总交叉极化参数的最大的实部值,也就是说,尤其是复数的总交叉极化参数的矢量(指针)的模长。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角函数尤其是反正切函数,由总交叉极化参数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确定出方位信息,由此可以以很少的计算费用并且在结构上简单地实现方位信息的精确计算。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同极化参数至少减少对方位信息的确定的多值性(多义性),由此可以以简单的计算实现方位信息的有利的和尤其是单值的(单义的)输出。“至少减少多值性”应该尤其理解为,方位信息的计算具有多个答案并且计算单元排除至少一个不适用的答案。计算单元最好排除全部不适用的答案。
此外建议,手持式工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该运动传感器获取运动信息,该运动信息被计算单元用于减少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下方位信息的确定的多值性,由此可以在结构上简单地实现方位信息的有利的和尤其是单义的输出。“运动传感器”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传感器,它探测手持式工具装置相对于定位物体,尤其是垂直于定位方向的运动。传感器构造成一种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传感器,但是最好构造成一种光学的传感器、触觉的传感器和/或声传感器。
此外建议,定位装置被设置用于,通过在不同的侧边发射方向(副发射方向)上的定位确定出长形的定位物体的走向信息,由此可以取消可运动的部件。“不同的侧边发射方向”在这点上应该尤其理解为,定位装置在不同的定位方向上实施多个定位。定位装置最好不同地控制定位天线,由此在不同的定位方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备选地或附加地,定位装置可以以机械的方式移动定位天线。“走向信息”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信息,该信息说明了定位物体是否在该方向上延伸。
此外建议,计算单元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走向信息至少减少方位信息的确定的多值性,由此可以以简单的计算实现方位信息的有利的和尤其是单义的输出。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装置的手持式定位仪。“手持式定位仪”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仪器,它被设置用于,由使用者通过手沿着工件上引导,来识别在工件中隐蔽地设置的构件,例如电线、水管和/或木梁和有利地求得位置、尤其是与仪器之间的距离。手持式定位仪最好具有仪器壳体,其为了操作被设计成可以由使用者抓持。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装置的手持式工具,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在加工过程之前检查定位物体上的工件。“手持式工具”尤其应该理解为一种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工具,但是有利地应该理解为是钻机、钻锤、冲击锤、锯子、刨子、起子、凿机(铣刀)、研磨机、角磨机、园艺工具和/或多功能工具。手持式工具最好具有仪器壳体,其为了操作被设计成可以由使用者抓持。
附图
其它的优点从下面的附图说明中得到。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包含大量特征的组合。专业人员也可以按照目的单独地考虑这些特征并且概括成有意义的其它的组合。
图1显示了一个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装置的手持式定位仪和一个隐蔽地布置在工件中的定位物体,
图2以示意图显示了图1的、具有计算单元和定位装置的手持式工具装置,
图3以透视图显示了图2的定位装置的定位天线,
图4显示了依据在图1中的手持式定位仪和定位物体之间的角度,反射的、垂直发射的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相位的变化过程,
图5显示了依据在图1中的手持式定位仪和定位物体之间的角度,反射的、水平发射的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相位的变化过程,和
图6显示了由定位信号求得的散射参数的值和相位的标准化的变化过程(曲线)。
实施例的说明
图1显示了手持式定位仪30,其具有手持式工具装置10、显示单元32、输入单元34和仪器壳体36。使用者在仪器壳体36处操作时将手持式定位仪30在工件38上引导。手持式工具装置10此时通过仪器壳体36的背离显示单元32的一侧将定位信号发射到工件38中。工件38在此处是一个壁的一部分。在定位过程期间,在工件38里面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22反射一部分定位信号。示出的定位物体22构造成在工件38内部延伸的水管。手持式工具装置10接收一部分定位信号和由此确定关于定位物体22的至少一个信息。在该实施例中,手持式工具装置10确定,是否定位物体22在主发射方向40上设置在定位装置14的定位天线42之前并且确定定位物体22被设置的深度。如果定位物体22是长形构造成的,那么手持式工具装置10此外确定定位物体22的方位信息20。
在图2中详细示出的手持式工具装置10包括计算单元12和定位装置14。定位装置14具有定位天线42、第一天线转换开关44、第二天线转换开关45、信号发生器46、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48和天线连接器(天线转换装置)49。信号发生器46产生定位信号。定位信号具有2GHz的带宽和3GHz的中心频率。计算单元12控制定位信号的产生。备选地或附加地,信号发生器可以将定位信号尤其是经由天线转换开关传递到计算单元,计算单元量化该未发射的定位信号。定位天线42具有四个馈电点(供给点)50,52,54,56。天线连接器49布置在信号发生器46和其中一个天线转换开关44之间。它设计成定向耦合器。它将来自信号发生器46的定位信号传导到天线转换开关44。此外它将来自天线转换开关44的定位信号的一个反射(返回)部分在模拟数字转换器48的方向上传导。天线转换开关44将该定位信号传导到定位天线42的单独的馈电点50,52,54,56。计算单元12控制天线转换开关44,45。因此定位装置14被设置用于激励单独的馈电点50,52,54,56。天线转换开关44,45将定位信号依次地传导到全部的馈电点50,52,54,56。所示的是,天线转换开关44将定位信号传导到第一馈电点50。未详细示出的是定位装置14的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和调制器。备选地,定位装置可以具有两个接收器,尤其是带有两个模拟数字转换器的接收器。在此,接收器接收被反射到馈电的馈电点的定位信号并且接收器接收被反射到未馈电的馈电点的定位信号。由此可以取消第二天线转换开关45。
图3显示了手持式工具装置10的定位天线42。定位天线42设计成LCR天线。定位天线42包括四个馈电点50,52,54,56,一个辐射体面58,一个接地面60和四个适配器62。接地面60在主发射方向40的方向上反射由辐射体面58在其方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的部分。辐射体面58在运行期间在主发射方向40上发射和接收定位信号。它是方形形状的。馈电点50,52,54,56经由适配器62激励辐射体面58以反射出定位信号。在此,适配器62将馈电点50,52,54,56的波阻(特性阻抗),在此处为50欧姆,变换成辐射体面58的波阻,它在此处小于10欧姆。适配器62梯形地从馈电点50,52,54,56延伸到辐射体面58。辐射体面58和适配器62由一个一体地构造成的传导面形成。在此,适配器62从辐射体面58在馈电点50,52,54,56的方向上逐渐地锥形变窄。馈电点50,52,54,56布置在一个由接地面60形成的(展开的)平面中。接地面60在馈电点50,52,54,56处与辐射体面58平行地延伸。定位天线42的另一种设计方案尤其可以从文献DE102008041651A1中获取。
定位天线42对馈电点50,52,54,56之一馈电时同时发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16,18。定位天线42同时接收定位信号的由定位物体22反射的部分。定位天线42在四个馈电点50,52,54,56的每一个处输出该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一个被接收的部分。该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从馈电点50,52,54,56输出的每个部分相应于定位天线42的天线特性都包括定位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向16,18。定位天线42的四个馈电点50,52,54,56被依次地单独地激励。在对馈电点50,52,54,56之一的每次激励期间,天线转换开关44,45将定位信号的由定位天线42接收的部分和由馈电点50,52,54,56输出的部分依次地传递到模拟数字转换器48。正在发射的馈电点50的接收的部分为此经由在信号发生器46之前的天线连接器49被脱耦。模拟数字转换器48依次量化来自四个馈电点50,52,54,56的定位信号的被接收的部分。
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尤其是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接收的极化方向16,18确定出长形的、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22的方位信息20。为此,计算单元12由定位信号的接收的部分59依据发射的定位信号57计算定位物体22的反向散射矩阵(反射矩阵)。反向散射矩阵描述任意极化的定位信号在定位物体22处的反射。计算单元12例如可以计算圆形发射的定位信号在定位物体22处的一种反射的圆散射参数scirc。计算单元12为了获得方位信息20确定定位物体22的两个交叉极化参数shv,svh和两个同极化参数Svv,Shh。第一交叉极化参数shv描述,以第一极化方向18发射的定位信号的哪个部分被定位物体22以第二极化方向18反射。第二交叉极化参数svh描述,以第二极化方向18发射的定位信号的哪个部分被定位物体22以第一极化方向16反射。第一同极化参数svv描述,以第一极化方向16发射的定位信号的哪个部分被定位物体22以第一极化方向16反射。第二同极化参数shh描述,以第二极化方向18发射的定位信号的哪个部分被定位物体22以第二极化方向18反射。极化方向16,18设计成线性极化方向。极化方向16,18是相互正交地定向的。
计算单元12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16,18的交叉极化参数shv,svh确定出一个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计算单元12为此将交叉极化参数shv,svh以复数方式相加。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描述一个由反射引起的、两个极化方向16,18分别对极化方向16,18中的另一个的串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由同极化参数svv,shh确定出方位信息20。计算单元12为此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向16,18的同极化参数svv,shh确定一个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计算单元12为此以复数方式从第一同极化参数svv中减去第二同极化参数svh
计算单元12在-90度和90度之间的值范围中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方位信息Φ20:
计算单元12由此由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的大小确定出方位信息20。此外,计算单元12由此由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的大小确定出方位信息20。由此可以避免由于测量精度造成的商sxpol/sxpol45的复数的值。计算单元12借助于角函数由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确定方位信息20。该角函数是反正切函数。
通过在计算方位信息20时形成大小(数值)(Betrag),方位信息20具有四重的多值性(多义性)。为了减少多值性,首先比较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的相位。如果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具有相同的相位,那么方位信息20的值位于在-90度和-45度之间或0度和45度之间的一个值范围中。如果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和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具有180度的相位差,那么方位信息20的值位于在-45度和-0度之间或45度和90度之间的一个值范围中。
为了解出方位信息20的剩余的两重意义,手持式工具装置10具有四个机制。备选地,手持式工具装置10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机制。在图6中在上部示出了值的标准化的变化曲线并且在下部示出由接收的定位信号59求得的散射参数的相位。
第1机制
计算单元12借助于同极化参数svv,shh解决方位信息20的确定的多值性。首先,计算单元12从同极化参数svv,shh减去对称参数ssym。对称参数ssym描述被一些对称物体之一,例如工件38的表面反射的定位信号的部分。通过在没有长形的定位物体的工件38的某个位置处的测量、通过确定在工件38的不同的位置处的平均反射、通过第一同极化参数svv和第二同极化参数shh的互关联和/或通过合成背景的确定、通过确定工件38的介电常数,计算单元12确定出对称参数ssym。在此情况下,在确定对称参数ssym时的测量误差允许最大为圆极化的定位信号在定位物体22处的一个反射的计算的圆散射参数scirc的一半。
计算单元12将第一同极化参数svv的大小与第二同极化参数shh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第一同极化参数svv大于第二同极化参数shh,那么方位信息20的值位于-45至45度之间的范围中。如果第一同极化参数svv小于第二同极化参数shh,那么方位信息20的值位于在-90和-45度或45度和90度之间的范围中。
第2机制
此外,计算单元12解决多值性,其中,计算单元依据同极化参数svv,shh和对称参数ssym确定角系数σC:
σC=svv+shh-2ssym
此外,计算单元12由估计的方位信息Φgeschätzt确定一个估计的角系数σCgeschätzt。在该实施例中,对多值性之一的估计的方位信息Φgeschätzt在-45度至45度的范围中估计。
在此使用用语“具有在大小(数值)上较大的分母”。如果角系数σC和估计的角系数σCgeschätzt具有相同的相位,那么Φ被正确地估计。如果角系数σC和估计的角系数σCgeschätzt的相位是不同的,那么Φ被错误地估计。在这种情况下,方位信息位于-90度至-45度的范围中或45度至90度的范围中。
第3机制
手持式工具装置10具有运动传感器24。运动传感器24设计成与滚子66连接的转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24获取手持式工具装置10相对于工件38的至少一个运动信息26。在此处,运动传感器24确定在-90度的方向上和在90度的方向上的运动信息26。此外,运动传感器可以探测在0度方向上的运动。如果计算的圆散射参数scirc在-90度方向上或90度方向上的运动期间基本上保持恒定,那么方位信息20大致位于-90度或90度。如果计算的圆散射参数scirc在运动期间是改变的,那么使用者借助于显示单元32被要求将手持式定位仪30转动八分之一转并且重新移动手持式定位仪30。
第4机制
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在激励定位天线42情况下定位天线42经由馈电点50,52,54,56中的一个单独的馈电点在与主发射方向40不同的侧边发射方向28上反射定位信号。在主发射方向40和侧边发射方向28之间的角度64为约40度。在图3中示出在激励第一馈电点50情况下的侧边发射方向28。在侧边发射方向28上设置的定位物体22比在主发射方向40设置的定位物体22更强烈地反射经由相应的馈电点50激励的定位信号。因此定位装置14被设置用于,通过在不同的侧边发射方向28上的定位确定出长形定位物体22的走向信息。计算单元12借助于走向信息减少方位信息20的确定的多值性。

Claims (12)

1.手持式工具装置,其具有计算单元(12)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14),所述定位装置被设置用于至少接收至少一个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16,18),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接收的极化方向(16,18)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至少一个交叉极化参数(shv,svh)和至少一个同极化参数(Svv,Shh)确定出长形的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22)的方位信息(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16,18)的交叉极化参数(shv,svh)确定出一个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由反射的定位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向(16,18)的同极化参数(Svv,Shh)确定出一个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由所述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的大小和所述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的大小确定出方位信息(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角函数由所述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和所述被角位移的总交叉极化参数(sxpol45)确定出方位信息(2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同极化参数(Svv,Shh)至少减少对方位信息(20)的确定的多值性。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24),其获取至少一个运动信息(26),所述运动信息由所述计算单元(12)用于减少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下对方位信息(20)的确定的多值性。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4)被设置用于通过在不同的侧边发射方向(28)上的定位确定出所述长形的定位物体(22)的走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12)被设置用于借助于走向信息至少减少方位信息(20)的确定的多值性。
10.手持式定位仪,其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10)。
11.手持式工具,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10)。
12.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装置(10)的方法,所述手持式工具装置具有定位装置(14),所述定位装置在定位两个正交的极化方向(16,18)时至少接收至少一个定位信号,并且具有计算单元(12),所述计算单元借助于两个极化方向(16,18)确定长形的隐蔽地设置的定位物体(22)的方位信息(20)。
CN201280061281.0A 2011-12-13 2012-11-02 手持式工具装置 Active CN103974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88438A DE102011088438A1 (de) 2011-12-13 2011-12-13 Handwerkzeugvorrichtung
DE102011088438.6 2011-12-13
PCT/EP2012/071713 WO2013087291A1 (de) 2011-12-13 2012-11-02 Handwerkzeug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805A CN103974805A (zh) 2014-08-06
CN103974805B true CN103974805B (zh) 2017-03-22

Family

ID=4713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1281.0A Active CN103974805B (zh) 2011-12-13 2012-11-02 手持式工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4557B2 (zh)
EP (1) EP2790879B1 (zh)
CN (1) CN103974805B (zh)
DE (1) DE102011088438A1 (zh)
WO (1) WO2013087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4669B2 (ja) * 2013-09-19 2017-04-1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564116B2 (en) 2016-04-28 2020-02-18 Fluke Corporation Optical image capture with position registration and RF in-wall composite image
US10585203B2 (en) 2016-04-28 2020-03-10 Fluke Corporation RF in-wall image visualization
US10254398B2 (en) 2016-04-28 2019-04-09 Fluke Corporation Manipulation of 3-D RF imagery and on-wall marking of detected structure
US10209357B2 (en) * 2016-04-28 2019-02-19 Fluke Corporation RF in-wall image registration using position indicating markers
US10571591B2 (en) 2016-04-28 2020-02-25 Fluke Corporation RF in-wall image registration using optically-sensed markers
US10302793B2 (en) 2016-08-04 2019-05-28 Fluke Corporation Blending and display of RF in wall imagery with data from other sensors
US10444344B2 (en) 2016-12-19 2019-10-15 Fluke Corporation Optical sensor-based position sensing of a radio frequency imag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0072A (ja) 1984-10-09 1986-05-0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地中物体の画像化装置
US5457394A (en) * 1993-04-12 1995-10-1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mpulse radar studfinder
US5543799A (en) * 1994-09-02 1996-08-06 Zircon Corporation Swept range gate radar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nearby objects
AU7908698A (en) * 1997-07-02 1999-01-25 Ekko Dane Production A/S Radar plant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and the depth of buried objects
US6211662B1 (en) * 1998-08-07 2001-04-03 The Stanley Works Hand-held hidden object sensor for sensing a location of objects hidden behind a surface of a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ES2215702T3 (es) 1999-06-21 2004-10-16 Thomson Licensing S.A. Dispositivo para emision y/o recepcion de señales.
DE102005019239A1 (de) * 2005-04-26 2006-11-09 Hilti Ag Detektor für eingebettete längliche Objekte
DE102005052367A1 (de) * 2005-10-31 2007-05-03 Robert Bosch Gmbh Mess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Ortung von in einem Medium eingeschlossenen Objekten mittels elektromagnetischer HF-Signale
DE102006061581A1 (de) 2006-12-27 2008-07-03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vorrichtung
DE102006062492A1 (de) * 2006-12-28 2008-07-03 Robert Bosch Gmbh Hochfrequenzsensor sowie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Hochfrequenzsensor
DE102007062997A1 (de) 2007-12-21 2009-06-25 Robert Bosch Gmbh Ortungsgerät
DE102008041651A1 (de) * 2008-08-28 2010-03-04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gerät
DE102008054456A1 (de) * 2008-12-10 2010-06-17 Robert Bosch Gmbh Ortungsgerät
DE102009054950A1 (de) * 2009-12-18 2011-06-22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messgerä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0879A1 (de) 2014-10-22
WO2013087291A1 (de) 2013-06-20
DE102011088438A1 (de) 2013-06-13
CN103974805A (zh) 2014-08-06
US9784557B2 (en) 2017-10-10
EP2790879B1 (de) 2019-02-06
US20140303928A1 (en)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4805B (zh) 手持式工具装置
CN105353229B (zh) 一种基于一维旋转的相控阵幅相误差近场校准方法
Henault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mutual coupling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antennas
CN106654564A (zh) 基于宽带共形天线阵列的相位干涉仪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CN102652270B (zh) 手持式测量设备
KR101354606B1 (ko) 안테나 커플러
CN104659491B (zh) 一种用于hf/vhf雷达的微型接收天线及方位角估计方法
US640770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direc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US9434041B2 (en) Mechanical hand tool device
US10386456B1 (en) Wideband radio-frequency antenna
JP2010008319A (ja) レーダアンテナ及びレーダ装置
US20140085144A1 (en) Locating Device
RU2714502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ординат источника радиоизлучений с борта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риортогональ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системы
Khaleghi Diversity techniques with parallel dipole antennas: Radiation pattern analysis
JP5461800B2 (ja) 車両検索システム
RU2510038C2 (ru) Дальномерно-разностно-дальномерный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ординат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источников радиоизлучения и реализующее 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613194B2 (en) Hand tool device having at least one locating device
US20200103492A1 (en) Wideband radio-frequency antenna
JP3798577B2 (ja) レーダ装置
CN108196223A (zh) 一种基于stap处理的阵列测向方法
RU2345374C1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усиления антенн
JP5577300B2 (ja) 無線端末のアンテナ反射損測定方法および測定装置
Shcherbyna et al. Accuracy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monitoring antennas
CN112578339A (zh) 一种多极化模式组合的阵列式探地雷达天线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61864A (zh) 一种改进的探地雷达双频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