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9991A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9991A
CN103969991A CN201310459997.2A CN201310459997A CN103969991A CN 103969991 A CN103969991 A CN 103969991A CN 201310459997 A CN201310459997 A CN 201310459997A CN 103969991 A CN103969991 A CN 103969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section
developing apparatus
supply opening
transfer member
apparatu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99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9991B (zh
Inventor
奥野太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69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9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9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9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03G2215/083Augers with two opposed pitches on one shaf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03G2215/0833Augers with varying pitch on one shaf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在搅拌色调剂和载体的同时输送该色调剂和该载体。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6-17110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位于被供以色调剂的供应开口处的膜状色调剂破碎构件。该显影装置通过使该色调剂破碎构件的自由端与刮板部接触并振动来防止色调剂堵塞。
日本特开平11-0449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由于使得仅与浓度传感器对置的部分的螺旋条数少于其它部分的螺旋条数而能够利用浓度传感器精确地检测浓度,借此提高了色调剂浓度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简单结构防止色调剂堵塞在供应开口处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在搅拌色调剂和载体的同时输送该色调剂和该载体。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一条螺旋,而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两条螺旋。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三方面,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仅形成在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的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四方面,所述第二输送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并且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五方面,所述第二输送部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五方面的第六方面,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第六方面的第七方面,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90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根据第一方面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该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在搅拌色调剂和载体的同时输送该色调剂和该载体。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叶片部和多个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叶片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叶片部不是连续地形成的。所述第一叶片部包括一条第一螺旋并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每个第二叶片部都包括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二螺旋。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第一螺旋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螺旋中的一个的端部的位置相差大约90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提供能够使用简单结构防止色调剂堵塞在供应开口处的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使用简单结构防止色调剂堵塞在供应开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不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除了通过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优点之外,还提供了优良的输送性能和搅拌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除了提供由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项提供的优点之外还能可靠地防止色调剂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除了提供由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一项提供的优点之外还可提高搅拌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能够使用简单结构防止色调剂堵塞在供应开口处的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其中不使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相比,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简单结构防止色调剂堵塞在供应开口处的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其中第一螺旋的端部的位置与第二螺旋的端部的位置不相差大约90度的情况相比,可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
附图说明
将基于如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显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显影装置的剖视图;以及
图4是主要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显影装置的输送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剖视图。
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通过铰链14在前侧(图1中的右侧)开闭的前侧开闭部16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另外,通过铰链18在上侧开闭的上侧开闭部20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
在前侧开闭的供应开闭部24安装至前侧开闭部16。供应开闭部24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前侧开闭部16关闭。当供应开闭部24打开时,记录介质被供应至辅助输送路径46(稍后描述)。
上侧开闭部20的顶表面用作排出部,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被排出到该排出部。能够相对于上侧开闭部20开闭的辅助开闭部26安装至上侧开闭部20。辅助开闭部26能够独立于上侧开闭部20开闭。在上侧开闭部20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辅助开闭部26能够相对于上侧开闭部26处于打开状态。
当将感光体86Y、86M、86C、86K和显影剂收集容器11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中或将它们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移除时,打开上侧开闭部20。
通过在打开上侧开闭部20之前将前侧开闭部16打开,例如,防止了安装至上侧开闭部20的中间转印带92(稍后描述)与前侧开闭部16干涉。
在关闭前侧开闭部16时,在关闭前侧开闭部16之前将上侧开闭部20关闭。
向图像形成部70(稍后描述)供应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的下部处。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能够向图像形成设备12的前侧(图1中的右侧)拉出,并且在其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拉出时补充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包括例如记录介质存储容器32,该记录介质存储容器32存储诸如普通纸之类的堆叠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包括输送辊34和延迟辊36。输送辊34将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容器32中的最上方记录介质分离,并将所分离的记录介质朝图像形成部70输送。延迟辊36使记录介质松散,防止多张叠置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70。
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中形成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40。输送路径40包括主输送路径42、反向输送路径44和辅助输送路径46。
主输送路径42用来将从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供应的记录介质输送到图像形成部70,并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外部。输送辊34和延迟辊36、配准辊52、二次转印辊96(稍后描述)、定影装置102(稍后描述)和排出辊54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以该顺序沿着主输送路径42布置。
配准辊52临时停止从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输送的记录介质的前端,并将该记录介质发送到二次转印辊96,从而与形成图像的时刻匹配。
排出辊54将通过定影装置102(稍后描述)定影有对应颜色的色调剂的记录介质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外部。
反向输送路径44在将一个面形成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翻转的同时朝向图像形成部70再次供应该记录介质。例如,沿着反向输送路径44布置有两个反向输送辊56和两个反向输送辊58。
记录介质从主输送路径42输送到排出辊54。在记录介质的后端部被排出辊54夹持的情况下,排出辊54反向旋转,以将记录介质供应到反向输送路径44。供应到反向输送路径44的记录介质通过反向输送辊56和反向输送辊58输送到位于配准辊52上游的位置。
辅助输送路径46是用来将特殊记录介质供应到图像形成部70的输送路径,特殊记录介质具有例如与存储在记录介质供应装置30中的记录介质不同的尺寸和纸张质量。在供应开闭部24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记录介质被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前侧供应到辅助输送路径46。输送辊60和延迟辊62沿着辅助输送路径46设置。输送辊60朝向图像形成部70输送被供应到辅助输送路径46的记录介质。延迟辊62松散被供应到辅助输送路径46的记录介质,防止多个叠置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图像图像形成部70。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70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中。图像形成部70例如包括四个显影剂图像形成部(即,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80M、80C和80K)、光学形成装置82和转印装置84。
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80M、80C和80K分别使用黄色(Y)显影剂、品红色(M)显影剂、青色(C)显影剂和黑色(Y)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图像。
显影剂图像形成部可以统称为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而不使用字母Y、M、C和K。这同样也适合于对应于Y、M、C和K的其它结构部件(诸如感光体86和显影装置88)。
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包括感光体86Y和显影装置88Y。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M包括感光体86M和显影装置88M。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C包括感光体86C和显影装置88C。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K包括感光体86K和显影装置88K。
感光体86Y、86M、86C和86K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后侧(图1中的左侧)开始以该顺序并排布置。
感光体86Y、86M、86C和86K用作图像形成结构件,并分别包括感光鼓90Y、90M、90C和90K。感光鼓90用作图像承载构件。
使用存储在显影装置88Y中的Y显影剂、存储在显影装置88M中的M显影剂、存储在显影装置88C中的C显影剂和存储在显影装置88K中的K显影剂将形成在对应感光鼓90Y、90M、90C和90K上的潜像显影。
光学形成装置82用作潜像形成装置,其通过利用光照射感光鼓(图像承载构件)90Y、90M、90C和90K而在感光鼓90Y、90M、90C和90K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转印装置84包括用作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带92、用作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94Y、94M、94C和94K、用作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96、以及清洁装置98。
中间转印带92是环状带,并例如由五个支撑辊(即支撑辊92a、92b、92c、92d和92e)支撑,从而中间转印带92能够沿着图1中的箭头方向旋转。支撑辊92a、92b、92c、92d和92e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马达(未示出)。该支撑辊在从马达接收到驱动力时旋转,从而旋转地驱动中间转印带92。
一次转印辊94Y、94M、94C和94K将通过对应显影装置88Y、88M、88C和88K形成在对应感光鼓90Y、90M、90C和90K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2。
二次转印辊96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2的Y、M、C和K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
清洁装置98包括刮除构件100,在通过二次转印辊96将对应颜色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之后,该刮除构件100将残留在中间转印带92的表面上的对应颜色的显影剂的色调剂刮除。由刮除构件100刮除的色调剂被收集在清洁装置98的本体中。
清洁装置98可经由在辅助开闭部26打开时提供的开口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和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移除。
在构成转印装置84的部件当中,中间转印带92、支撑辊92a、92b、92c、92d和92e、一次转印辊94和清洁装置98安装至上侧开闭部20。转印装置84的二次转印辊96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
定影装置102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中,其将通过二次转印辊96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显影剂图像定影至该记录介质。
显影剂收集容器110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中。显影剂收集容器110用作排出显影剂收集容器,收集从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10M、80C和80K中的至少一个排出的显影剂。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影剂收集容器110收集从所有四个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80M、80C和80K排出的显影剂。更具体地说,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影剂收集容器110收集从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Y的显影装置88Y、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M的显影装置88M、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C的显影装置88C以及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K的显影装置88K排出的显影剂。
显影剂收集容器110不限于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收集从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的显影装置88排出的显影剂的结构。可以代替该结构或与该结构相组合地使用收集从显影剂图像形成部80排出的显影剂和从除了显影装置88之外的部件排出的显影剂(诸如从感光体鼓90的表面去除的显影剂)的结构。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影剂收集容器110集成至感光体86K,并与感光体86K一起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和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移除。
显影剂收集容器110不限于集成至感光体86K的结构。相反,其可以集成至其它感光体86Y、86M和86C中的任一个,并且与集成有该显影剂收集容器110的感光体一起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和从该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2的内部移除。
另选地,显影剂收集容器110可以独立于感光体86设置。
接下来,详细描述显影装置88。由于显影装置88Y、88M、88C和88K尽管对应于不同颜色但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字母Y、M、C和K将不出现在显影装置的附图标记旁边。
图2是其中一个显影装置88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主要示出了其中一个输送构件的侧视图。
显影装置88是使用包含色调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将潜像显影的双组分显影装置。每个显影装置88都包括显影装置本体112并将显影剂存储在相关的显影装置本体112的内部。
用作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114安装在各显影装置本体112的内部。各显影辊114沿着图2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以将由对应显影辊的表面携带的显影剂供应至相关的感光鼓90(参见图1),由此使相关感光鼓90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
各显影装置本体112的内部例如被一个分隔构件116分隔成两个空间。所分隔的空间对应于显影剂输送路径118和118。显影剂输送路径118和118用作在其相关的显影装置本体112中搅拌并输送显影剂的路径。在每个分隔构件116的对应侧形成连接开口122和122。
搅拌并输送显影剂的输送构件124和124设置在相关的显影剂输送路径118和118中。通过旋转输送构件124和124,显影剂在被搅拌的同时经由连接开口122和122在显影剂输送路径118和118中循环。
用于供应色调剂的供应开口126形成在每个显影装置本体112中。每个供应开口126例如竖直地形成在相关的显影装置本体112中。每个供应开口126通过供应路径连接至色调剂存储部(色调剂盒)(未示出)。
在排出旧载体的所谓滴流式显影系统中,载体也被供应到每个显影装置本体112中。
用于检测色调剂浓度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28设置在每个显影装置本体112中。每个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28例如检测显影剂的导磁率。
如图4中所示,每个输送构件124包括旋转轴130、第一叶片部132和第二叶片部134。每个旋转轴130例如水平地延伸。第一叶片部132和第二叶片部134在旋转轴130周围形成螺旋状。第一叶片部132是示例性的第一输送部,而第二叶片部134是示例性的第二输送部。
第一叶片部132例如包括一条螺旋,并且与供应开口126对置。术语“对置”是指第一叶片部132位于供应开口126的区域范围内,该范围由供应开口126的竖直投影提供。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尽管第一叶片部132的一部分与供应开口126对置,第一叶片部132也可以以其整体与供应开口126对置。
第二叶片部134例如包括两条螺旋,并且形成部位不同于与供应开口126对置的第一叶片部132。第二叶片部134包括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的多条螺旋,例如偏移180度。
尽管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部132包括一条螺旋,第二叶片部134包括两条螺旋,但结构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叶片部132的螺旋条数可以少于第二叶片部134的螺旋条数(也就是说,例如,第一叶片部132的螺旋条数可以是2条,而第二叶片部134的螺旋条数可以是3条)。
在第一叶片部13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36。在该第一叶片部132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叶片部134之间形成另一第一间隙136。在彼此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和134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38。彼此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和134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例如偏移90度。第一叶片部132的位置从与该第一叶片部132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和134中的每个第二叶片部的一根螺旋的位置偏移近似90度。
接下来描述每个显影装置88的操作。
当任何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28检测到色调剂浓度较低时,则将色调剂从色调剂存储部(未示出)供应到相关的供应开口126。从供应开口126供应的色调剂由与相关的旋转轴130一起旋转的相关第一叶片部132搅拌和输送。这里,由于第一叶片部132包括一条螺旋,由第一叶片部132搅拌的显影剂朝向供应开口126的往复运动(即图4中的上下运动)比使用两条螺旋时大。因此,供应开口126附近的色调剂T由于第一叶片部132而在上下方向上大幅振动。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叶片部132与其中一个相邻第二叶片部134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136,并且在第一叶片部132与另一个相邻第二叶片部134之间形成有另一第一间隙136。即使显影剂临时停滞在任一第一间隙136中而在供应开口126附近发生堵塞,通过螺旋条数较少的第一叶片部132的操作也会使显影剂松散。
已经借助第一叶片部132而变得松散的色调剂T与其载体一起由第一叶片部132搅拌并向与第一叶片部132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输送。
被输送到与第一叶片部132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的显影剂被进一步输送到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由于第二叶片部134的螺旋条数大于第一叶片部132的螺旋条数,因此第二叶片部134相比于第一叶片部132具有更好的搅拌能力和输送能力。
在彼此相邻的第二叶片部134和134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138,并且第二叶片部134和134的位置彼此偏移。因此,输送到第二间隙138的显影剂暂时停滞,在停滞状态下进行大程度的搅拌和混合。
以这种方式混合和输送的显影剂在显影剂输送路径118中循环并被供应到显影辊114,从而获得目标图像浓度。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叶片部132都仅设置在与相关的供应开口126对置的部位。然而,可以将每个第一叶片部132设置在其它部位。例如,可以将每个第一叶片部132设置在与相关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28对置的部位。
为说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确切的公开内容。显然,多个变型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适用于完成特殊目的的修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35)

1.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在搅拌色调剂和载体的同时输送该色调剂和该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一条螺旋,而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两条螺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仅形成在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部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
其中,在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部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
其中,在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部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
其中,在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部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
其中,在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9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9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9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第二输送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移90度。
1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1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7.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2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3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3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3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3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在该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潜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潜像显影,
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搅拌并输送色调剂和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所述旋转轴周围形成螺旋状;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螺旋条数比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螺旋条数少;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显影装置本体的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形成部位不同于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的所述第一输送部。
34.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装置本体,该显影装置本体包括供应开口,色调剂被供应到该供应开口;和
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装置本体中,该输送构件在搅拌色调剂和载体的同时输送该色调剂和该载体,
其中,所述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叶片部和多个第二叶片部;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叶片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叶片部不是连续地形成的;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部包括一条第一螺旋并与所述供应开口对置;并且
其中,每个第二叶片部都包括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二螺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螺旋中的一个第二螺旋的端部的位置相差大约90度。
CN201310459997.2A 2013-01-28 2013-09-30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969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3023 2013-01-28
JP2013013023A JP6008196B2 (ja) 2013-01-28 2013-01-28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9991A true CN103969991A (zh) 2014-08-06
CN103969991B CN103969991B (zh) 2020-04-07

Family

ID=51223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9997.2A Active CN103969991B (zh) 2013-01-28 2013-09-30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81330B2 (zh)
JP (1) JP6008196B2 (zh)
CN (1) CN1039699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905A (zh) * 2017-05-22 2018-12-04 佳能株式会社 进给螺杆和显影装置
CN110716404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2548B2 (ja) * 2017-05-22 2021-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スクリュー及び現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2626A (ja) * 1998-01-14 1999-07-30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7304202A (ja) * 2006-05-09 2007-11-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14141A (zh) * 2007-10-17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39169A (ja) * 2008-08-05 2010-02-18 Sharp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6429A (ja) * 2009-04-21 2010-11-1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撹拌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2738A (ja) * 2010-08-19 2012-03-01 Canon Inc 現像装置
CN102629093A (zh) * 2011-02-07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736480A (zh) * 2011-03-30 2012-10-1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4544A (ja) * 1991-11-15 1993-05-28 Mita Ind Co Ltd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H1144986A (ja) 1997-07-25 1999-02-1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US6763214B2 (en) * 2001-08-07 2004-07-1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effective charging and mixing of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ing device
JP4706248B2 (ja) 2004-12-13 2011-06-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現像装置
JP2010038939A (ja) * 2008-07-31 2010-02-18 Sharp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205423B2 (ja) * 2010-07-30 2013-06-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2626A (ja) * 1998-01-14 1999-07-30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7304202A (ja) * 2006-05-09 2007-11-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14141A (zh) * 2007-10-17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39169A (ja) * 2008-08-05 2010-02-18 Sharp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6429A (ja) * 2009-04-21 2010-11-1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撹拌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2738A (ja) * 2010-08-19 2012-03-01 Canon Inc 現像装置
CN102629093A (zh) * 2011-02-07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736480A (zh) * 2011-03-30 2012-10-1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905A (zh) * 2017-05-22 2018-12-04 佳能株式会社 进给螺杆和显影装置
CN110716404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10716404B (zh) * 2018-07-12 2024-03-08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81330B2 (en) 2015-07-14
US20140212179A1 (en) 2014-07-31
JP2014145823A (ja) 2014-08-14
JP6008196B2 (ja) 2016-10-19
CN103969991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5313B2 (en) Powder transport screw, and development device, process unit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is powder transport screw
US849440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with moveable flexible sheet for preventing toner deposition on developing device cas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339001B (zh)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8879962B2 (en) Developing unit
JP2011197285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74430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JP42932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69991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186306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168744B (zh) 粉体回收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831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1531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groups of scraper blades in axially offset position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JP2006171296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供給装置
JP2008015262A (ja) 現像装置
JP2008129113A (ja) 現像装置
US81802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09404A (zh)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JP2014153608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68806A (ja) 廃棄粉体回収装置
US9291947B1 (en) Sealing ribs for a developer unit of a dual component development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70408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3074A (zh) 显影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色粉供应控制方法
JP202013462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176921A1 (en) Cleaner assembly for removing waste toner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832992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