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9733B -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9733B
CN103969733B CN201310376881.2A CN201310376881A CN103969733B CN 103969733 B CN103969733 B CN 103969733B CN 201310376881 A CN201310376881 A CN 201310376881A CN 103969733 B CN103969733 B CN 103969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face
light guide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68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9733A (zh
Inventor
仓田刚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6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9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9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9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6Grooves, prisms, gratings, scattering particles or rough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8Redirecting mea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光出射面的光源前方区域与导光板主体的两侧端部之间产生色斑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导光板。使点光源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对置。导光板具有:光导入部,封闭从光入射面入射的点光源的光;比光导入部的最大厚度薄的导光板主体。光导入部具有从厚度比导光板主体大的部分的表面向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一端倾斜的倾斜面。导光板主体在光射出侧的面及其相反面中至少一个面的位于光导入部与导光板主体的有效照明区域之间的区域具有指向性变换图案。从垂直于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指向性变换图案使从光导入部通向有效照明区域的光的指向方向,与垂直于光入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变大的方式,改变光的指向方向。

Description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灯来使用的面光源装置与用于该面光源装置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装有面光源装置的移动设备的薄型化,也逐渐要求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为使面光源装置薄型化,有必要使导光板的厚度变薄。然而,即使能够将平板状的导光板的厚度变薄,在降低由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级管)构成的光源高度方面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在采用平板状的薄导光板的情况下,由于光源高度比导光板端面(光入射面)的厚度大,因此,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相对置的光源比导光板的上表面更向上突出。当光源比导光板更向上突出时,从光源射出的光无法全部进入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一部分射向外部,导致光的利用效率变差。
为解决上述不良情况,已提出使用了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导光板的方案,即:在平板状的导光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比导光板主体的厚度大的光导入部,并且在光导入部上设置倾斜面,该倾斜面从光导入部的最大厚度的部分向导光板主体的一端倾斜。作为使用这种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
图1表示使用了如下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11的一例,该导光板具有厚度比导光板主体的厚度大(厚)的光导入部。导光板13具有大致均匀厚度的导光板主体14及楔状的光导入部15。导光板主体1的里面形成有光偏转图案(deflection pattern)或漫射图案,并且在表面上形成有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16。在光导入部15上设有倾斜面17,倾斜面17从光导入部15的最大厚度的部分向导光板主体14的一端倾斜。另外,光导入部15的端面(光入射面)的厚度比光源12的高度大。在使用了这种导光板13的面光源装置11中,将光导入部15的端面的厚度设置得比光源12的高度大,由此使从光源12射出的光有效射入光导入部15中。另外,射入光导入部15的光被导入导光板主体14而扩散为面状,并被光偏转图案或漫射图案反射,从导光板主体14的光出射面射向外部。此时,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的指向性被柱状透镜16扩散。因此,根据这种结构的面光源装置,能够提高光源的光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实现面光源装置的薄型化。
然而,就从光源(LED光源)射出的光而言,随着光线方向从光源的正面方向(以下,称为光轴C的方向)开始倾斜,其颜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具有如下问题:在上述面光源装置中,在光源前方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与在导光板侧端部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之间,产生色斑。
图2A及图2B表示如图2C所示那样从光源12的光轴C的方向测得的向φ方向射出的光的颜色(沿φ方向直线的平均色度值)在φ方向上的变化。此处使用的颜色表示方式是基于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CIExy色度图(例如,参照“CIE's XYZ CoordinateSystem”:http://fourier.eng.hmc.edu/e180/lectures/color1/node25.html)的方式。在CIExy色度图中,可用一组x坐标和y坐标来表示或指定特定颜色。图2A及图2B的横轴表示从光轴C的方向测得的光出射方向φ。图2A的纵轴表示坐标值x1与坐标值x0之差Δx=x1-x0,其中,x1表示向φ方向射出的光的颜色在色度图中的x坐标值,x0表示向光轴C方向(φ=0°)射出的光的颜色在色度图中的x坐标值。同样,图2B的纵轴表示坐标值y1与坐标值y0之差Δy=y1-y0,其中,y1表示向φ方向射出的光的颜色在色度图中的y坐标值,y0表示向光轴C方向(φ=0°)射出的光的颜色在色度图中的y坐标值。
如图2A及图2B所示,从光源射出的光的颜色,随着光出射方向φ而产生变化。因此,射入导光板内的光随着导光方向而呈现不同颜色,有可能在光出射面产生色斑。然而,如图1所示,当面光源装置11在其光导入部15上具有倾斜面17时,在导光板13内被导向光源12的光轴方向的光与被导向从光轴方向倾斜的方向的光,无法充分进行混合,因此,在导光板的中央部(图1的A部)与两侧端部(图1的B部)之间产生色斑。
另外,图3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在图3的面光源装置21中,光导入部15的倾斜面17上设有由多条平行的V槽构成的防止漏光图案22。该防止漏光图案22用于减少从倾斜面17漏光,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21中,使被防止漏光图案22反射的光的导光方向向导光板的宽度方向弯曲,因此希望采用对颜色不同的光进行混合的方式来抑制色斑的产生。然而,实际上,即使是这种结构,在色斑的抑制方面也具有局限性且不够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7082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153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光出射面的光源前方区域与导光板主体的两侧端部之间产生色斑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导光板。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导光板,其从光入射面导入光,并从光出射面向外部出射光,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导入部,其用于对从所述光入射面入射的光进行封闭;导光板主体,其厚度比所述光导入部的最大厚度小,并与所述光导入部相连续地连接,而且利用光射出单元从所述光出射面向外部出射所封闭的光;所述光导入部,在光射出侧的面及与其相反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厚度比所述导光板主体厚的部分的表面,向所述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一端倾斜;所述导光板主体,在光射出侧的面及与其相反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在位于所述光导入部与导光板主体的有效照明区域之间的区域,具有指向性变换图案;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以使特定角度变大的方式,改变从所述光导入部通向所述有效照明区域的光的指向方向,所述特定角度是指,从所述光导入部通向所述有效照明区域的光的指向方向与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此处,光的指向方向不是指各光线的方向,而是指光的指向性的最大强度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导光板,能够利用指向性变换图案,使通过光导入部的光向导光板的宽度方向扩散。因此,即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存在由出射方向引起的色差问题,也能够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来抑制色斑现象。特别是,能够降低光源前方与导光板两侧端部之间光的色斑现象。
在本发明的导光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在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与所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图案单元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另外,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也可由“V”槽状的多个图案单元构成。另外,也可实所述光出射面形成为柱状透镜形状。
本发明的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是通过将倾斜方向不同的斜面沿所述光入射面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而构成的,在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与所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使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剖面形状实现如下结构: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分别对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各斜面以从内向外的方式垂直设置法线,此时,所述法线朝向所述假想直线侧倾斜的斜面的横向宽度的总和,比所述法线朝向所述假想直线的相反侧倾斜的斜面的横向宽度的总和大。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将指向性变换图案所反射的光进一步向导光板的宽度方向扩散,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光源的不同颜色的光进行混合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是通过将倾斜方向不同的斜面沿所述光入射面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而构成的;在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与所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使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剖面形状实现如下结构: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分别对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各斜面以从内向外的方式垂直设置法线,此时,第一平均角度比第二平均角度大;所述第一平均角度是指,法线向所述假想直线的相反侧倾斜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所述第二平均角度是指,法线向所述假想直线侧倾斜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将指向性变换图案所反射的光进一步向导光板的宽度方向扩散,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光源的颜色不同的光进行混合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在所述图案单元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图案单元中,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所述有效照明区域侧的一端与通过了所述光源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光导入部侧的一端与通过了所述光源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大。在该实施方式中,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在所述假想直线两侧,越是远离所述假想直线的所述图案单元,其与所述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就越大。或者,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在所述假想直线两侧,所述图案单元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
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所述图案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在55°以下。只要图案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在55°以下,就能够减少在光源前方与导光板两侧端部间的色斑,还能够改进亮度效率等。
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图案单元间的顶角在50°以上且150°以下。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减少光源前方与导光板两侧端部间的色斑,还能够改进亮度效率等。
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导入部设有光漫射图案,该光漫射图案用于使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所述光导入部的宽度方向扩散。此外,设置该光漫射图案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可以设置在例如光导入部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作为倾斜面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等。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光漫射图案对从光入射面射入光导入部的光进行横向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混合效果,并且能减少光源前方与导光板两侧端部之间光的色斑。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导光板以及位于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面相向的位置上的光源。根据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即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存在由出射方向引起的色差,也能够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来抑制色斑。特别是,能够降低光源前方与导光板两侧端部之间光的色斑。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光入射面相向的位置,以隔开间隔P的方式设有多个所述光源;将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设为n时,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位于特定区域内,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在P/〔2·arcsin(1/n)〕以下。这是因为,如果用于形成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区域向远处延伸至其与光源的光射出侧端面的距离大于P/〔2·arcsin(1/n)〕,则从某个光源出射的光会进入相邻光源的前方区域,导致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变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屏。由于该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了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因此能够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的色斑。
本发明的移动设备具有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移动设备由于具有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因此能够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画面的色斑。
此外,本发明的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具有对以上说明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而形成的特征,并且本发明可以是这些结构要素的组合的多种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出射方向φ与CIExy色度图的x坐标之间关系的图。图2B是表示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出射方向φ与CIExy色度图的y坐标之间关系的图。图2C是表示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出射方向φ的图。
图3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5A是图4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图5A的X-X线剖面的放大图,表示柱状透镜的剖面形状。
图6是图4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7是表示与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的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形状以及对其一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8是图7示出的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作用说明图。
图9是仿真图,表示内法线的斜面的横向宽度总和相对于内法线斜面的横向宽度总和与外法线斜面的横向宽度总和之和的比,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图10是说明外法线或内法线的斜面的横向宽度总和以及外法线或内法线的斜面平均角度的求出方法的图。
图11是仿真图,表示外法线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相对于外法线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与内法线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之和的比,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图12是表示通过仿真来求得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平均开口角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平均开口角的图。
图14是表示图案单元间的顶角θ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的仿真图。
图15A~15E是表示各种不同的指向性变换图案在与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的形状的剖面图。
图16A~16D是表示用于形成各种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图案形成区域的各种形状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与光入射面相平行的剖面上的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形状以及对其一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22A~22C是表示用于形成各种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图案形成区域的各种形状的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4A是图23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俯视图。图24B是图24A的Y-Y线剖面图,表示光漫射图案的剖面形状。
图2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8A~28C是分别表示导光板的各种形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29A~29C是分别表示导光板的各种形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30A~30C是分别表示导光板的各种形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31A~31C是分别表示导光板的各种形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33A、图33B及图33C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移动设备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1、48、49、61、71、73、91面光源装置
32点光源
33导光板
34导光板主体
35光导入部
36柱状透镜
37倾斜面
38光入射面
39光出射面
40指向性变换图案
40a图案单元
46有效照明区域
47图案形成区域
50a、50b斜面
62平坦面
72、93光漫射图案
92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31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31的立体图,图5A是其俯视图。另外,图5B是图5A的X-X线剖面图,其放大表示了设置在导光板33表面的柱状透镜36的剖面。图6是将面光源装置31沿纵向剖开时所得到的示意剖面图,并示出了光线在与导光板33的光入射面38及光出射面39均垂直的面内的轨迹。图7是表示与导光板33的光入射面38平行的剖面上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剖面的图,并放大表示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一部分。另外,图8表示被该指向性变换图案反射的光线轨迹。
面光源装置31由点光源32(光源)和导光板33构成。点光源32内置有1个或多个LED,并发白光。如图6所示,LED41被密封在透明密封树脂42内,而且,对于透明密封树脂42,除了其正面之外的其他面均被白色树脂43覆盖,透明密封树脂42的从白色树脂43中露出的正面成为光出射窗44(发光面)。与导光板33的宽度相比,该点光源32非常小,而且相对于将冷阴极管称为线状光源的情况,称为点光源。
就导光板33而言,使薄板状的导光板主体34连续(延伸),并在导光板主体34的端面设置光导入部35。导光板33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C)、环烯烃类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一体成形。
光导入部35为导光板33中厚度较厚且大致呈楔状的部分,点光源32与作为光导入部35端面的光入射面38的一部分相对置。光导入部35的端面厚度与光出射窗44的高度H相等,或比其厚,因此从点光源32射出的光可以有效地从光入射面38射入光导入部35内,从而提高面光源装置31的光的利用效率。
在光导入部35的上表面(与导光板主体34的光出射面39处于同一侧的面)形成有倾斜面37。倾斜面37从光入射面38附近的最大厚度部分向导光板主体34的一端倾斜。倾斜面37从导光板33的一侧面至另一侧面而延伸为带状。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31中,所形成的倾斜面37是平滑的。
导光板主体34占导光板33的大部分面积,并且其厚度t比光导入部35的最大厚度T要薄,由此能够实现导光板33的薄型化。导光板主体34呈内外面(表里面)平行的平板状,导光板主体34的厚度大致均匀。如图5A所示,导光板主体34的大部分区域成为有效照明区域46,与光导入部35邻接的端部区域成为图案形成区域47。
有效照明区域46是能够射出均匀亮度的光的区域,并且与叠加在面光源装置31上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相对应。有效照明区域46的上表面成为光出射面39,并且在有效照明区域46的光出射面39形成有柱状透镜36。如图5A及图5B所示,柱状透镜36是通过横向排列与导光板主体34的纵方向平行延伸的凸透镜而形成的,起到对从光出射面39射出的光的指向性进行横向扩散的作用。另外,在有效照明区域46的与光出射面39相反的面(下表面)具有光射出单元45。在图6中,图示了三角槽状的图案作为光射出单元45,但也可为经过喷砂加工、照相印刷了扩散用油墨而获得的图案、衍射光栅图案、任意的凹凸图案等。另外,光射出单元45可以设置在导光板主体34的光出射面39或设置在与光出射面39相反的面这两个面上。
图案形成区域47位于导光板主体34的端部,是位于光导入部35的一端(倾斜面37的下端)与有效照明区域46的一端之间的带状区域。在图案形成区域47的上表面及/或下表面设有指向性变换图案40。如图5A及图7所示,指向性变换图案40是以放射状排列V槽状的多个图案单元40a而形成的。即,从垂直于光出射面39的方向来看,各图案单元40a相对于通过点光源32的发光中心并垂直于光入射面38的假想直线而(以下,称为点光源32的光轴C)倾斜,并且在光轴C的两侧各图案单元40a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且,随着远离光轴C,各图案单元40a与光轴C所成的角度逐渐变大。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图示,粗略地表示了柱状透镜36和指向性变换图案40等光学图案,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精密的细微图案(fine patterns of the order of a micrometer)。另外,设有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区域可以比图案形成区域47的长度短,柱状透镜36的端部进入图案形成区域47内也可。
如图7所示,各图案单元40a由两个在平行于光入射面38的剖面上具有不同倾斜角和倾斜方向的斜面构成,且相对通过谷底线(最下点)而垂直于光出射面39的直线呈左右非对称的V槽状。从而,就指向性变换图案40而言,交替排列有倾斜方向不同的斜面。
该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剖面形状具有如下特征。在平行于光入射面38的剖面上,考虑从导光板33内部朝向外部垂直设在各图案单元40a斜面上的法线N时,斜面50a(以下,称为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总和比斜面50b(以下,称为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的总和大,其中,斜面50a的法线N向与光轴C垂直相交的垂线C′侧倾斜,斜面50b的法线N向垂线C′的相反侧倾斜。不过,针对光轴C的右侧区域和左侧区域,分别计算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与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的总和,在光轴C两侧,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均比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的总和大。特别是,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就任意位置的相邻的两个斜面50a、50b而言,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形成得比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要大。
但是,就该面光源装置31而言,如图6所示,从点光源32射出的光,从光入射面38射入光导入部35内,并在光导入部3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产生反射,或通过光导入部35进入厚度薄的导光板主体34。被导向导光板主体34的光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和柱状透镜36、导光板主体34下表面产生反射,以此方式在导光板主体34内导光(light guiding),并且被光射出单元45反射或漫射,进而从光出射面39大致均匀地射出。
此时,入射至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光L的指向性如图4及图5所示,光L被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反射而弯曲,从而与光轴C所成的角度变大,进而向导光板33的宽度方向扩散。
图8是表示由指向性变换图案40反射的光轨迹的示意图,表示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与光入射面38平行的剖面的一部分。指向性变换图案40以上述方式构成,因此如图8所示,从发光中心32a射向倾斜方向的光L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射入的斜面50b面积变小,从而光线很难从斜面50b中泄漏。
而且,从发光中心32a出射并入射至斜面50a的光L,以光L与光轴C所成的角度越朝向外侧越变大的方式被反射,由于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斜面50a的面积变大,因此向外侧反射的光量增加,光L的指向性如图5A所示,向导光板33的宽度方向扩散。其结果,即使从点光源32中射出的光因出射方向而产生颜色变化,由于射入导光板33内的不同颜色的光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产生反射,由此混在一起。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5A所示,射向导光板33的中央部(点光源32的前方)的光的一部分,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产生反射,从而被导向导光板33的两侧端部,另一方面,射向导光板33的两侧端部的光的一部分在导光板33的侧面处产生反射,从而被导向导光板33的中央部,所以颜色不同的光能够在整个导光板33中进行混合。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光出射面39上导光板33的中央部与两侧端部之间发生的色斑现象。
图9是仿真图,表示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的比率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之间的关系。图9的横轴表示,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相对于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ΣD1)与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的总和(ΣD2)之和的比率k(=ΣD1/(ΣD1+ΣD2))。此处,参照图10,将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水平方向的横向宽度分别设为D1i时(i是赋予各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指标),用ΣD1i表示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此处,D1i总和的计算是针对光轴C的右侧区域或者左侧区域的斜面50a分别进行的。同样地,将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水平方向宽度分别设为D2j时(j是赋予各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指标),用ΣD2j表示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的总和。此处,D2j总和的计算是针对光轴C的右侧区域或者左侧区域的斜面50b分别进行的。
另外,图9的纵轴表示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该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定义如下。在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的比率为k的情况下,用色度图的x坐标、y坐标表示导光板中央部的光的颜色时,分别为xo(k)、yo(k)。用色度图的x坐标、y坐标表示导光板的两侧端部的光的颜色时,分别为xs(k)、ys(k)。此时,用下表面的公式1来定义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的比率为k时的色度变化量Jk。该色度变化量Jk,表示导光板中央部的光的颜色与导光板两侧端部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图上的距离。
公式1
图9的纵轴示出的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是指,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的比率为k时的色度变化量Jk,相对于图案单元40a的剖面呈左右对称(k=0.5)时的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色度变化量J0.5的比。即,J=Jk/J0.5。
根据图9,如果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相对于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与外法线的斜面50b横向宽度D2的总和之和的比率k(=ΣD1/(ΣD1+ΣD2))大于0.5时,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小于1.0。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为1.0是指,由于是没有对色斑情况采取措施的情况,因此可知当与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的总和的比率k大于0.5时,对导光板33的中央部与两侧端部之间的色斑现象具有改善效果。其中,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相对内法线的斜面50a横向宽度D1的总和与外法线的斜面50b横向宽度D2的总和之和的比率(ΣD1/(ΣD1+ΣD2)),在0.8以上0.9以下的区间内时,对色斑的改善效果最佳。
另外,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剖面形状的特征表现为如下方式。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β(或斜面50b的倾斜角)的平均角度,比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α(或斜面50a的倾斜角)的平均角度大。此处,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α的平均角度是指,如图10所示,将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分别设为αi,将各斜面50a的宽度分别设为D1i(i是赋予各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指标),此时,定义为Σαi×D1i/ΣD1i。此处,分母及分子的总和的计算,均是针对光轴C的右侧区域或者左侧区域的斜面50a分别进行的。同样地,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β的平均角度是指,将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分别设为βj,将各斜面50b的宽度分别设为D2j(j是赋予各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指标),此时,定义为Σβj×D2j/ΣD2j。此处,分母及分子的总和的计算,均是针对光轴C的右侧区域或者左侧区域的斜面50b分别进行的。另外,该平均角度的大小的比较,也是在光轴C的右侧区域和左侧区域上分别进行的。特别是,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就任意位置的相邻两个斜面50a、50b而言,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β比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α大。
图11是仿真图,表示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的比率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之间的关系。图11的横轴表示,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相对于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和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之和的比率(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另外,图11的纵轴表示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
根据图11,如果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相对于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和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之和的比率大于0.5时,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小于1.0,可知对光源前方区域与导光板两侧端部的色斑现象具有改善效果。其中,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相对于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和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之和的比率在0.7以上0.8以下的区间时,对色斑的改善效果最佳。
以下,对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进行说明。图12是通过仿真来求得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图12的横轴表示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纵轴表示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此处,如图13所示,从与导光板33的光出射面39相垂直的方向来看,指向性变换图案40被光轴C分成左右区域,在该左侧区域或右侧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将每个图案单元40a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光轴C倾斜的倾斜度设为ω1、ω2、ω3、……时,这些倾斜度ω1、ω2、ω3、……的算数平均(算数均数)就是所谓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根据图12,可知只要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大于0°(即,图案单元40a非平行地排列),则在点光源32的前方区域与导光板33的两侧端部之间的光混合效果就很好,能够抑制这两个区域的色斑现象。另外,考虑到面光源装置31的亮度效率等,优选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均开口角在55°以下。
另外,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相邻图案单元40a间所形成的顶角θ(参照图7)优选在50°~150°的范围内。图14是表示该根据的仿真结果。图14是表示图案单元40a间的顶角θ与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之间的关系的仿真图,其横轴表示图案单元40a间的顶角θ,纵轴表示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根据图14,可知在顶角小于180°的大体整个区域中,中央部/两侧端部间的相对色度变化量J较小,点光源32的前方区域与导光板33的两侧端部之间的色斑现象得到改善。特别地,该效果在顶角θ为120°处最佳。另外,考虑到面光源装置31的亮度效率等,优选顶角θ在50°以上150°以下的范围。
此外,当图案单元40a不是V槽状的时候(图15D、图15E等情况),在与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光入射面38平行的剖面上,用直线来连接某一棱线与邻接于该棱线的谷底线,所形成的形状近似三角形,此时将该三角形的顶点上的顶角作为图案单元40a间的顶角即可。
由于指向性变换图案40只要在光轴C的两侧倾斜配置即可,并不特别限定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剖面形状。例如,图15A表示的是将具有左右非对称的剖面形状的图案单元40a在左右区域重复排列的状态。图15B是将具有左右非对称的剖面形状的图案单元40a在左右区域逐渐进行变形而排列的图。如图15C所示,将V槽状的具有左右对称的剖面形状的图案单元40a重复排列也可。另外,如图15D所示,也可以是使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顶部弯曲的形状,或如图15E所示,将剖面多角形状的图案单元40a排列了的形状。
用于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区域(图案形成区域47)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6A所示,在点光源32的光线难以到达的点光源侧的角落处不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40也可。而且,如图16B所示,对点光源侧角落的没有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区域进行扩大,以梯形形成图案形成区域47也可。在图16C中,使图案形成区域47的与点光源32相反的一侧的边向点光源32相反的一侧凸起。另外,也可以如图16D所示,使图案形成区域47的与点光源32相反的一侧的边向点光源侧凹陷。
(变形例)
图1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48的俯视图。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图案单元40a也可在点光源32的光轴C的两侧,分别平行且对齐。即,在该面光源装置48中,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图案单元40a在点光源32的光轴C的两侧,分别相对于光轴C而彼此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而且,在光轴C的右半部分,图案单元40a相互平行且对齐,在左半部分,图案单元40a也相互平行且对齐。
在这种图案单元40a平行而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处反射的光的指向性,以与光轴C所成的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能够改善导光板33的中央部与两侧端部之间的色斑现象。另外,如果如上述般使图案单元40a在左右区域分别平行而一致,则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制作就变得容易。特别是,在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用于在成形模内形成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转印图案的情况下,成形模的制作变容易。
图1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49的立体图。如该面光源装置49所示,也可以在有效照明区域46的光出射面39上,不设置柱状透镜36而使其呈平滑(镜面)状。在这种没有柱状透镜36的情况下,导光板33的中央部与两侧端部之间的色斑现象也得到改善,因此十分有用。另外,也可将光出射面39设置成粗糙面。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61的立体图。图20是面光源装置61的俯视图。图21表示在与光入射面38平行的剖面上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剖面形状。另外,在图21中,对该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一部分进行放大表示。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61中,在点光源32的光轴C的附近,指向性变换图案40被部分去除而呈平坦面62(镜面)。特别是,在图示例子中,设置了被左右指向性变换图案40夹着的三角形的平坦面62。
如图21所示,在左右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在平行于光入射面38的剖面上,考虑从导光板33的内部朝向外部垂直设在各图案单元40a斜面的法线N时,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横向宽度D1总和比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横向宽度D2总和大。或者,外法线的斜面50b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β的平均角度,比内法线的斜面50a的法线N与垂线C′所成的角度α的平均角度大。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使光向导光板33的宽度方向扩散,从而能够抑制在导光板33的中央部与两侧端部之间的色斑现象。而且,由于在点光源32的前方,局部地去除了指向性变换图案40,因此,如图20中虚线所示,能够增加向点光源32前方提供的光量。因此,指向性变换图案40横向扩散光的结果,能够防止因点光源32前方的光量变少而导致点光源32的前方变暗。
此外,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被除去部分(平坦面62)的形状不限于图19、图20中的三角形状。例如,也可以如图22A所示那样以五角形去除指向性变换图案40,也可已如图22B所示那样以矩形去除指向性变换图案40,也可以如图22C所示那样梯形去除指向性变换图案40也可。
(第三实施方式)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71的立体图。图24A是面光源装置71的俯视图。图24B是图24A的Y-Y线剖面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71中,进一步在光导入部35的上表面及/或下表面形成光漫射图案72,该光漫射图案72用于横向扩散反射的光的指向性。如图24B所示,光漫射图案72可以是将纵向延伸的V槽72a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图案,也可以是柱状透镜状的图案或任意形状的图案等。在这种结构中,利用光漫射图案72使光横向扩散,射向导光板33的侧面方向,从而防止光出射面39的侧缘部变暗。进一步,在点光源32的前方形成没有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平坦面62,从而能够避免点光源32的前方变暗。
另外,如果利用V槽72a来构成光漫射图案72,则光线很难从倾斜面37或光导入部35向外部泄漏,从而能够将从光导入部35射入的点光源32的光低损耗地导向导光板主体34。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71中,当以如下方式设定图23中的各部件的尺寸并制作样品时,能够确认具有降低导光板33的色斑的效果。
点光源32的光出射窗的宽度:2mm
导光板33d的宽度W:5.5mm
光导入部35的最大厚度T:0.42mm
光导入部35的长度K:1.5mm
导光板主体34的厚度t:0.23mm
图案形成区域47的长度G:1.5mm
导光板33的折射率n:1.59
(变形例)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73的立体图。在该面光源装置73中,以放射状形成用于横向扩散光的光漫射图案72。
(第四实施方式)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91的立体图。在该面光源装置91中,在点光源32的前方,在光导入部35的倾斜面37上形成有突出部92。该突出部92具有与圆锥台的一部分相同的形状。如果将这样的突出部92设置在倾斜面37上,则从导光板33的垂直上方观察时,突出部92的外周面(倾斜面)大体以圆弧状包围点光源32,因此,从点光源32出射而从光入射面38射进光导入部35内的光,几乎垂直向突出部92的外周面入射。其结果,光线很难从光导入部35的倾斜面(突出部92的外周面)泄漏,从而能够提高光导入部35至导光板主体34的导光效率。
(变形例)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中,如图27所示,也可以在突出部92的外周面设置用于横向扩散光的光漫射图案93。
(导光板的各种方式)
图28A~28C、图29A~29C、图30A~30C及图31A~31C是表示导光板33的各种形状的示意侧视图。在使用这些导光板的情况下,也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图28A所示的形状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即:使光导入部35一端的水平部分消失,而从光入射面38开始形成倾斜面37。图28B表示将光导入部35的倾斜面37设置为多阶梯状。图28C表示将光导入部35的倾斜面37设置为弯曲面。
图29A表示使导光板主体34的上表面倾斜而形成锥状的导光板主体34。图29B、29C表示使光导入部35的上表面的靠近光入射面38侧的一端向与倾斜面37相反的方向倾斜而形成逆倾斜部95。特别是,在图29C中,由于设有逆倾斜部95,因此光导入部35一端的高度T′小于导光板主体34的厚度t。
图30A所示的形状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即:在光导入部35的上下两面设置倾斜面37,并且在其中一个倾斜面37上或者两个倾斜面37上设置光漫射图案72。也可以如图30B所示,在导光板主体34的一部分上设置比光导入部35的厚度厚的部分96。
另外,也可以如图30A、图30B所示,将光导入部35的最上表面设成缓慢倾斜的缓倾斜面97。
图30C示出在光导入部35的倾斜面37和下表面都设有光漫射图案72。另外,图31A示出只在光导入部35的下表面设有光漫射图案72。如图30C及图31A所示,设置在光导入部35下表面的光漫射图案72可以向导光板主体34的下表面延伸。
在图31B及图31C的导光板33中,倾斜面37在中途改变了倾斜度而形成了两级阶梯。而且,在图31B的导光板33中,在整个倾斜面37上设有光漫射图案72,在图31C的导光板33中,只有在倾斜面37的下半部分上设有光漫射图案7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是使用1个光源时的情况,但也可以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相向地排列多个点光源。此时,也可已与各点光源的位置相对应地,以与点光源的配置间距相等的每个间隔,重复设置上述结构的指向性变换图案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在导光板的上表面设有指向性变换图案,但也可以在导光板的下表面或者导光板的上下两面上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具有多个点光源32的面光源装置101。图32是表示与导光板33的光入射面38相向设有多个点光源32的面光源装置101的俯视图。在该面光源装置101中,以点光源32与点光源32的中间为界,并以与点光源32的间距P相同的周期,来周期性地形成相同的指向性变换图案40。例如,点光源32的间距P为5.5mm时,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周期也为5.5mm。
如该实施方式这样,当配置有多个点光源32时,如图32所示,点光源32的光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扩散,其结果,在与某个点光源32相对应的导光板区域,也会导入来自相邻光源32的光,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混合效果。结果,能够抑制各点光源32的前方与各点光源32间的中间部的色斑现象。
另外,当排列有多个点光源32时,在指向性变换图案40中的相邻点光源32的中间部分,有时会有来自两侧点光源32的光。当来自两侧点光源32的光同时射入具有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部位时,无法优化设计出以使两侧的光均不发生泄漏的形状,因此面光源装置的光的利用效率变差。
因此,优选将指向性变换图案40设成不入射来自多个点光源32的光的图案。从点光源32出射并从光入射面38进入光导入部35的光的入射角γ,根据菲涅尔法则,由式2来表示。
γ=arcsin(1/n)……(式2)
n为导光板33的折射率。光导入部35内的光扩散的范围如图32所示,呈以光源中心C为中心的左右γ的范围。根据图32和上述式2,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光的横向扩散范围g如下
g=Stanγ≈S·γ=S·arcsin(1/n)……(式3)。
为使从光源中心C导向γ方向的光不进入相邻的区域,该横向扩散区域g最好小于点光源32的间距P的1/2,因此满足
g≤P/2(条件1)。
S是测得的从点光源32的端面(发光面)至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一端为止的距离。根据上述式3和条件1,使来自两个方向的光无法不会到达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条件为
S≤P/〔2·arcsin(1/n)〕……(条件2)。
因此,当使用多个点光源32时,只要使测得的从点光源32的端面至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端部为止的距离S,满足S≤P/〔2·arcsin(1/n)〕的条件,就能够最佳地设计指向性变换图案40,从而能够减少光泄漏,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例如,如果将点光源32的间距设为P=5.5mm,并且将导光板33的折射率设为n=1.59(聚碳酸酯树脂),则约J≤4mm,用于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40的区域的长度也约在4mm以下即可。
(第六实施方式)
图3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11的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在该面光源装置111中,在导光板主体34的上表面的有效照明区域设有柱状透镜36,并且将导光板主体34下表面的导光板主体34的端部作为图案形成区域47,在此处设有指向性变换图案40。
在图3~图32中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六实施方式一样,在导光板33的与光出射面39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指向性变换图案40。
(第七实施方式)
图34是使用了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31)的液晶显示装置121的示意剖面图。就该液晶显示装置121而言,与导光板33的光出射面侧相向地重叠有漫射板122、棱镜片123及液晶显示屏124,在导光板33的内面(背面)侧设有反射片125。根据这种液晶显示装置121,能够发挥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特征,并能够防止在液晶显示装置121画面上产生色斑,从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
(第八实施方式)
图35是使用了本发明面光源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设备,即,智能手机131的俯视图,在正面上具有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132。如果在这种智能手机131上使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由于能够抑制画面的色斑现象,因此能够提高显示画面的品质。另外,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除了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上使用之外,还可以用在平板电脑、电子词典、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设备上。

Claims (14)

1.一种导光板,其从光入射面导入光,并从光出射面向外部出射光,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导入部,其用于对从所述光入射面入射的光进行封闭,
导光板主体,其厚度比所述光导入部的最大厚度小,并与所述光导入部相连续地连接,而且利用光射出单元从所述光出射面向外部出射所封闭的光;
所述光导入部,在光射出侧的面及与其相反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厚度比所述导光板主体厚的部分的表面,向所述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一端倾斜,
所述导光板主体,在光射出侧的面及与其相反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在位于所述光导入部与导光板主体的有效照明区域之间的区域,具有指向性变换图案,
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以使特定角度变大的方式,改变从所述光导入部通向所述有效照明区域的光的指向方向,所述特定角度是指,从所述光导入部通向所述有效照明区域的光的指向方向与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
其中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是通过将倾斜方向不同的斜面沿所述光入射面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而构成的,
在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与所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使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剖面形状实现如下结构: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分别对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各斜面以从内向外的方式垂直设置法线,此时,所述法线朝向所述假想直线侧倾斜的斜面的横向宽度的总和,比所述法线朝向所述假想直线的相反侧倾斜的斜面的横向宽度的总和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是通过将倾斜方向不同的斜面沿所述光入射面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而构成的,
在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与所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剖面上,使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剖面形状实现如下结构: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分别对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的各斜面以从内向外的方式垂直设置法线,此时,第一平均角度比第二平均角度大,
所述第一平均角度是指,法线向所述假想直线的相反侧倾斜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
所述第二平均角度是指,法线向所述假想直线侧倾斜的斜面的法线,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
在所述图案单元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图案单元中,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所述有效照明区域侧的一端与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光导入部侧的一端与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在所述假想直线的两侧,越是远离所述假想直线的所述图案单元,其与所述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就越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在所述假想直线的两侧,所述图案单元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多个图案单元构成,
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来看,以通过了入射至所述光入射面的光的发光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假想直线为界,在夹着该假想直线的两侧区域,所述图案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在55°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由“V”槽状的多个图案单元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图案单元间的顶角在50°以上且15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导入部设有光漫射图案,该光漫射图案用于使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所述光导入部的宽度方向扩散。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光出射面形成为柱状透镜形状。
1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以及位于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面相向的位置的光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光入射面相向的位置,以隔开间隔P的方式设有多个所述光源,
将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设为n时,所述指向性变换图案位于特定区域内,
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在P/〔2·arcsin(1/n)〕以下。
1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屏。
1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设备。
CN201310376881.2A 2013-01-30 2013-08-27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Active CN103969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5142 2013-01-30
JP2013015142A JP5915556B2 (ja) 2013-01-30 2013-01-30 導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9733A CN103969733A (zh) 2014-08-06
CN103969733B true CN103969733B (zh) 2017-06-06

Family

ID=5122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6881.2A Active CN103969733B (zh) 2013-01-30 2013-08-27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12381B2 (zh)
JP (1) JP5915556B2 (zh)
KR (1) KR101609908B1 (zh)
CN (1) CN103969733B (zh)
TW (1) TWI490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2056B1 (de) * 2011-11-08 2013-05-15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Lichtleitelement sowie lichteinheit
JP6311988B2 (ja) 2014-10-21 2018-04-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JP6665108B2 (ja) 2014-12-16 2020-03-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520594B2 (ja) * 2015-01-13 2019-05-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デバイス、光システム及び改札機
JP6590275B2 (ja) 2015-06-25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EP3369034B1 (en) 2015-10-26 2023-07-05 RealD Spark, LLC Intelligent privacy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6682834B2 (ja) * 2015-12-04 2020-04-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5544817A (zh) * 2015-12-08 2016-05-04 上海丽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数字幕墙及其制作方法
JP2017120740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582501B (zh) * 2016-01-04 2017-05-1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CN106959551B (zh) * 2016-01-08 2023-1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7200950A1 (en) 2016-05-19 2017-11-23 Reald Spark, Llc Wide angle imaging directional backlights
KR20180016666A (ko) * 2016-08-04 2018-0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805842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556964B1 (ko) * 2016-12-28 2023-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무안경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용 필름형 렌즈 셀
US10126575B1 (en) 2017-05-08 2018-11-13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privacy display
US11327358B2 (en) 2017-05-08 2022-05-10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directional display
TW201921060A (zh) 2017-09-15 2019-06-01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可切換定向顯示器的光學堆疊結構
US10948648B2 (en) 2017-09-29 2021-03-16 Reald Spark, Llc Backlights having stacked waveguide and optical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US11109014B2 (en) 2017-11-06 2021-08-31 Reald Spark, Llc Privacy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147771A1 (en) 2018-01-25 2019-08-01 Reald Spark, Llc Touch screen for privacy display
KR20200122326A (ko) 2018-01-25 2020-10-27 리얼디 스파크, 엘엘씨 프라이버시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반사 광학 스택
CN112075076B (zh) * 2018-03-22 2023-05-02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定向背光的光波导
US11079645B2 (en) 2018-06-29 2021-08-03 Reald Spark, Llc Stabilization for privacy display
WO2020018552A1 (en) 2018-07-18 2020-01-23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switchable directional display
WO2020072643A1 (en) 2018-10-03 2020-04-09 Reald Spark, Llc Privacy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US11092852B2 (en) 2018-11-07 2021-08-17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9254345B (zh) * 2018-11-19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终端
WO2020117275A1 (en) * 2018-12-08 2020-06-11 Leia Inc. Static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directional light source and horizontal diffuser
CN113508334A (zh) 2019-01-07 2021-10-15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窥显示器的光学叠堆
EP3924776A4 (en) 2019-02-12 2022-10-19 RealD Spark, LLC DIFFUSER FOR PRIVACY DISPLAY
TWI693447B (zh) * 2019-03-28 2020-05-1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2102883A (zh) 2019-07-02 2021-01-16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定向顯示設備
WO2021026018A1 (en) 2019-08-02 2021-02-11 Reald Spark, Llc Optical stack for privacy display
WO2021067638A1 (en) 2019-10-02 2021-04-08 Reald Spark, Llc Privacy display apparatus
CN114846393A (zh) 2019-11-13 2022-08-02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离轴显示装置
US11796828B2 (en) 2019-12-10 2023-10-24 Reald Spark, Llc Control of reflections of a display device
WO2021126707A1 (en) 2019-12-18 2021-06-24 Reald Spark, Llc Control of ambient light for a privacy display
EP4143041A1 (en) 2020-04-30 2023-03-08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CN115867854A (zh) 2020-04-30 2023-03-28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定向显示设备
US11353752B2 (en) 2020-04-30 2022-06-07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TW202204818A (zh) 2020-07-29 2022-02-01 美商瑞爾D斯帕克有限責任公司 光瞳照明裝置
US11624944B2 (en) 2020-07-29 2023-04-11 Reald Spark, Llc Backlight for switchable directional display
US11892717B2 (en) 2021-09-30 2024-02-06 Reald Spark, Llc Marks for privacy display
US11977286B2 (en) 2022-02-09 2024-05-07 Reald Spark, Llc Observer-tracked privacy display
US11892718B2 (en) 2022-04-07 2024-02-06 Reald Spark, Llc Directional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259A (zh) * 2007-01-16 2008-07-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耦光元件
CN102105737A (zh) * 2008-08-07 2011-06-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CN102128388A (zh) * 2010-01-12 2011-07-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45962A (zh) * 2008-12-16 2011-11-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3124A (ja) * 2001-05-15 2002-11-2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面光源装置
CN100437290C (zh) * 2003-10-18 2008-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TWI350360B (en) 2007-06-12 2011-10-1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KR100942490B1 (ko) * 2007-09-05 2010-02-1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전면에 광학부재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및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604243B1 (ko) * 2007-12-31 2016-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이를 포함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M369472U (en) * 2009-07-02 2009-11-21 Taiwan Nano Electro Opt Tech Improved structure of light guiding board
JP4985788B2 (ja) * 2010-01-13 2012-07-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8222A (ja) 2010-12-25 2012-07-19 Omron Corp 面光源装置及び立体表示装置
TWI442110B (zh) * 2011-01-26 2014-06-21 Coretronic Corp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JP5556837B2 (ja) * 2012-03-15 2014-07-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259A (zh) * 2007-01-16 2008-07-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耦光元件
CN102105737A (zh) * 2008-08-07 2011-06-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CN102245962A (zh) * 2008-12-16 2011-11-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CN102128388A (zh) * 2010-01-12 2011-07-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0410A (zh) 2014-08-01
JP2014146535A (ja) 2014-08-14
CN103969733A (zh) 2014-08-06
TWI490569B (zh) 2015-07-01
US9612381B2 (en) 2017-04-04
KR101609908B1 (ko) 2016-04-06
KR20140097959A (ko) 2014-08-07
US20140211125A1 (en) 2014-07-31
JP5915556B2 (ja)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9733B (zh)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CN103809235B (zh)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5572783B (zh) 一种导光板、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3901528B (zh) 面光源装置及其导光板
EP280873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 direct backlight
CN103913795B (zh)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CN109358447B (zh) 光学膜及具有光学膜的显示装置
US20140240839A1 (en) Optical substrates having light collimating and diffusion structures
US2014017687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20110234580A1 (en) Optical substrates having light collimating and diffusion structures
US981094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illumination device
JP5321767B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US8287172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CN103307512A (zh) 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3322504B (zh) 用于平面液晶显示的led背光系统的二次光学透镜
TW201020596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JP5611779B2 (ja) 面光源装置
WO2014076914A1 (ja) 光源装置
US10983394B2 (en) Thin direct-view LED backlights
JP2010108795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3175029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28887A (ko) 타원형 베이스 세그먼트들을 갖는 비대칭 톱니형 엣지 도광필름
TW201124757A (en) Luminance enhancement optical substrates with anti-interference-fringe structure
CN21433542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20737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both with the light guide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9

Address after: 2-3 industrial complex in central Pancheng,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Northeast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City,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MR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