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3036B - 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3036B
CN103963036B CN201310038514.1A CN201310038514A CN103963036B CN 103963036 B CN103963036 B CN 103963036B CN 201310038514 A CN201310038514 A CN 201310038514A CN 103963036 B CN103963036 B CN 103963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pole stock
connecting rod
out against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85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036A (zh
Inventor
格雷厄姆·格哈德
沃伦·布朗
哈利·索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385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3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3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3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工作台,其包括:第一、第二支撑单元,二者并列设置且之间具有一杆材收容槽;顶杆,自第一支撑单元延伸至杆材收容槽内,顶杆配合第二支撑单元夹紧杆材;顶紧机构,连接顶杆并控制顶杆朝向和远离第二支撑单元移动,以夹紧和松开杆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台通过顶杆与第二支撑单元配合夹持杆材,通过位于第一支撑单元上的手柄配合顶紧连杆来控制顶杆移动与停止,在保证顶杆对于横置杆材的顶紧强度的同时对顶杆的控制更便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台。
背景技术
当前,斜切割机、台锯、型材切割机等台式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降低操作难度,通常需要搭配支撑前述台式工具的工作台使用,使得用户在合适的高度来加工工件,提高工件加工效率;同时,待加工的工件长度较大、重量较大时,还需在工作台上设置工件支架,将工件横置于该支架并通过支架来支撑工件的移动,从而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现有工件支架为了提高支撑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多采用不同尺寸的杆材组合而成,同时杆材本身也能作为工件被加工进而提高杆材的利用率;杆材中包括一放置于工作台的横置杆材,其作为支撑横梁并固定有多个支撑附件,现有工作台均采用杆材收容槽来收容该横置杆材,然而为了收容较大的横置杆材,通常将杆材收容槽的尺寸设置的过大,使得横置杆材极容易发生偏移,使得工件支架的稳定性过低,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工作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台,其杆材收容槽宽度可调从而夹紧或松开杆材。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工作台,其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单元,二者并列设置且之间具有一杆材收容槽;
顶杆,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延伸至所述杆材收容槽内,所述顶杆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夹紧杆材;
顶紧机构,连接所述顶杆并控制所述顶杆朝向和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移动,以夹紧和松开杆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的手柄、连接所述手柄与顶杆的顶紧连杆,所述手柄与所述顶紧连杆配合带动所述顶杆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围绕第一支撑单元外侧的一手柄轴转动,所述顶紧连杆围绕所述手柄上第一连杆轴转动;所述手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连杆轴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顶紧连杆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连杆具有开启位置与锁紧位置;所述顶紧连杆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顶杆松开杆材,所述第一连杆轴位于所述手柄轴的下方;所述顶紧连杆位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顶杆顶紧杆材,所述第一连杆轴位于所述手柄轴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顶杆限位部,所述顶紧连杆还围绕所述顶杆上第二连杆轴转动,所述顶紧连杆配合所述第二连杆轴带动所述顶杆在顶杆限位部限制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连杆包括U形件或V型件或前述两者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包括顶紧杆材的顶持部、连接顶紧连杆的套筒部,所述顶持部部分螺纹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内以使得所述顶杆长度可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外侧套持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弹性力始终带动顶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台通过顶杆与第二支撑单元配合夹持杆材,通过位于第一支撑单元上的手柄配合顶紧连杆来控制顶杆移动与停止,在保证顶杆对于横置杆材的顶紧强度的同时对顶杆的控制更便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工作台系统的立体图,该工作台系统具体包括工作台、支撑架、杆材以及杆材连接器。
图2为图1所示工作台系统中工作台与部分杆材配合后立体图,此时,顶杆顶紧杆材。
图3为图1所示工作台系统中工作台与部分杆材配合后立体图,此时,顶杆松开杆材。
图4为图3所示工作台与部分杆材配合后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工作台与部分杆材配合后剖视图在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工作台中杆材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杆材连接器与杆材配合后侧视图。
图8为图1所示工作台系统中支撑架与部分工作台组合后示意图,此时,第一、第二扣件均位于其开启位置。
图9为图8所示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支撑架与部分工作台组合后剖视图。
图11为图8所示支撑架与部分工作台组合后于另一状态时剖视图,此时,第一扣件位于其锁定位置,第二扣件位于其开启位置至锁定位置之间一任意位置。
图12为图8所示支撑架与部分工作台组合后于另一状态时剖视图,此时,第一、第二扣件均位于其锁定位置。
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工作台系统,100第二操作面,162主架体,31
工作台,10杆材连接器,20底壁,311
第一支撑单元,11支撑附件,21顶壁,312
手柄轴,111杆材夹持腔,22第一导引槽,313
第二支撑单元,12第一固定壁,221缺口部,3131
杆材收容槽13第二固定壁,222封闭部,3132
顶杆,14抵持壁,223第一固定轴,314
顶持部,141抵接面,2231第二导引槽,315
限位螺母,1411定向件,2232紧固螺丝,316
顶紧头,1412加强壁,2233第三导引槽,317
辅助弹簧,1413连接壁,2234第一扣件,32
套筒部,142锁紧机构,23第一勾持部,321
第二连杆轴,1421螺栓,231第一限位部,322
顶紧机构,15旋钮,232第二扣件,33
手柄,151复位弹簧,233第一活动轴,331
第一连杆轴,1511支撑壁,24第二活动轴,332
顶紧连杆,152导向部,241扣紧连杆,333
操作面,16安装部,242折弯部,3331
第一操作面,161支撑架,30第二勾持部,334
第二限位部,335杆材,90支撑杆材,92
扣紧手柄,336横置杆材,9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台系统100,用于支撑斜切割机、台锯、型材切割机等台式工具(未图示)并配合前述台式工具进行工件加工。
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工作系统100包括工作台10、杆材连接器20、支撑架30以及杆材90;其中,不同类型的台式工具均可通过支撑架30固定于工作台10上;杆材90与杆材连接器20配合组成工件支架,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未图示)从而配合台式工具进行工件加工,通过调整杆材连接器20与杆材90的相对位置实现调整工件支架的规格,使得工作台系统100能适应多种类型的台式工具以及工件;同时前述四个组成部分可根据用户加工需要自由组装,提高了工作台系统100的利用率。
其中,杆材90包括横置杆材91,横置杆材91水平固定于工作台10上。横置杆材9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杆材连接器20,前述至少两个杆材连接器20分置于工作台10的两侧,杆材连接器20连接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附件21,在工件长度较大、重量较大时,支撑附件21竖直向上延伸并稳定支撑工件,用户可轻松推动工件使其到达加工位置,同时保证了加工精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横置杆材91的稳定性,在横置杆材91的两端还分别固定了支撑杆材92,横置杆材91与支撑杆材92通过杆材连接器20实现组装;通过工作台10以及两个支撑杆材92的共同支撑横置杆材91,保证了工件支架的稳定性。
当然,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材92以及支撑附件21的数量均可超过两个,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工件的重量以及长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赘述。
前述工作台10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11与第二支撑单元12,并且二者之间还具有杆材收容槽13,杆材收容槽13水平延伸从而收容前述横置杆材91。特别的,为保证工作台10的牢固性,第一支撑单元11与第二支撑单元12通过互连结构实现相互组装,同时该互连结构形成前述杆材收容槽13的底部,横置杆材91通过挂持于该互连结构而在竖直方向稳定于杆材收容槽13内。
参图2与图3所示,第一支撑单元11内活动设置有一顶杆14,顶杆14自第一支撑单元11内侧延伸至杆材收容槽13内,顶杆14在杆材收容槽13中移动并与第二支撑单元12配合在水平方向上夹紧横置杆材91,同时杆材收容槽13底部在竖直方向支撑起横置杆材91从而使得横置杆材91整体稳定于工作台上10上。
参图4所示,第一支撑单元11中包括有一顶杆限位部,用于限定顶杆14的移动路径,提高其对横置杆材91的顶紧效率。
具体的,第一支撑单元11内部包括有空腔,空腔周侧具有侧壁,其中,与杆材收容槽13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顶杆收容孔,通过两个顶杆收容孔来定义顶杆限位部,前述顶杆14依次穿置于两个顶杆收容孔后延伸至杆材收容槽13之中,前述顶杆收容孔在限定顶杆14移动的同时,也便于顶杆14的拆卸。
其中,顶杆14包括顶持部141与套筒部142,顶持部141一端用于顶紧横置杆材91,另一端则部分螺旋收容于套筒部142的内部,通过顶持部141在套筒部142内螺旋移动实现调整顶杆14的长度;在第一支撑单元11的尺寸固定时,通过调整顶杆14的长度来匹配夹紧不同宽度的横置杆材91,保证横置杆材91的稳定性。
参图5所示,顶持部141外侧螺纹上还螺旋设置有限位螺母1411,该限位螺母1411位于套筒部142的外侧,顶持部141在套筒部142内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调整限位螺母1411与套筒部142抵紧,从而使得顶持部141与套筒部142相对固定,使得顶杆14在顶紧横置杆材91时依然能保持结构稳定。
其中,顶持部141包括与横置杆材91抵接的顶紧头1412,该顶紧头1412位于杆材收容槽13中,且其截面尺寸大于顶杆收容孔的孔径,从而防止顶紧头1412脱离杆材收容槽13;优选的,顶紧头1412与横置杆材91接触的端面设置为波纹面或锯齿面,从而提高顶杆14对于横置杆材91的顶紧效果。
特别的,顶持部141外侧还设置有辅助弹簧1413,其始终将顶杆14远离第二支撑单元12推动,从而提高松开横置杆材91的效率。
优选的,该辅助弹簧1413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单元11内侧壁与顶持部141外侧表面,顶杆14在顶紧横置杆材91时,辅助弹簧1413被压缩,在顶杆14松开横置杆材91时,辅助弹簧1413复位,同时将顶杆14弹开,从而提高松开横置杆材91的效率。
优选的,通过调整顶杆限位部的方向使得顶杆14的斜向下倾斜,从而将横置杆材91同时朝向第一支撑单元12与杆材收容槽13底部挤压,提高对于横置杆材91的夹紧强度。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还包括与顶杆14配合的顶紧机构15,该顶紧机构15连接前述套筒部142并控制顶杆14在杆材收容槽13内朝向和远离第二支撑单元12移动,实现夹紧和松开横置杆材91。
通过设置顶紧机构15,能够便捷的更换或调整横置杆材91,提高工作台系统100的组装效率。
其中,前述顶紧机构15包括枢转连接第一支撑单元11上手柄轴111的手柄151、及连接手柄151的顶紧连杆152;套筒部142的末端顶紧连杆152,手柄151通过顶紧连杆152控制顶杆14移动,进而夹紧或松开横置杆材91。
具体的,手柄151上设有第一连杆轴1511,套筒部142上设有第二连杆轴1421,顶紧连杆152两端分别活动设置于前述第一连杆轴1511以及第二连杆轴1421;定义顶紧连杆152与第一连杆轴1511连接的一端为主动端,顶紧连杆152与第二连杆轴1421连接的另一端为被动端;主动端跟随手柄151移动,进而带动被动端移动,被动端在顶杆限位部限制下控制顶杆14移动。
本实施例中,顶紧机构15包括开启、锁紧状态,对应的,顶紧连杆152移动过程中,具有开启位置与锁紧位置。
其中,顶紧连杆152在开启位置时,横置杆材91与顶紧头1412之间的间距最大,用户可轻松在杆材收容槽13中调整横置杆材91的位置,此时第一连杆轴1511位于手柄轴111的下方。
对应的,顶紧连杆152在锁紧位置时,顶紧头1412与第二支撑单元12配合夹紧横置杆材91,此时第一连杆轴1511位于手柄轴111的上方,顶紧连杆152通过第一连杆轴1511将手柄151斜向下方向挤压,使得手柄151不会自动复位反弹,此时手柄151抵持于第一支撑单元11的外侧壁,使用户明确已完成锁定横置杆材9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顶杆14的移动效率,顶紧连杆152包括U形件或V型件或前述两者的组合,其中,顶紧连杆152为弧形件或V型件时候,其开口朝向工作台10的操作面16;此时,顶紧连杆152能够带动顶杆14的运动距离更大,提高顶杆14的夹紧范围,能匹配不同宽度的横置杆材91,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当然,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顶紧连杆15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多个,通过多个顶紧连杆152配合亦可实现对顶杆14的控制,此为本领域普通人员所习知,在此不做赘述。
综合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台10通过顶杆14与第二支撑单元12配合夹持横置杆材91,通过位于第一支撑单元11上的手柄151配合顶紧连杆152来控制顶杆14移动与停止,在保证顶杆14对于横置杆材91的顶紧强度的同时对顶杆14的控制更便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参图6与图7所示,杆材连接器20固定于横置杆材91上,具体的,杆材连接器20包括杆材夹持腔22,该杆材夹持腔22的横向截面尺寸可调整,预先调大杆材夹持腔22的尺寸使得杆材连接器20能自由套挂于横置杆材91上,后续调小杆材夹持腔22的尺寸从而实现将杆材连接器20固定于横置杆材91上的预设位置。
其中,杆材夹持腔22由相连的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以及与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活动连接的抵持壁223配合形成,抵持壁223抵紧横置杆材91并将横置杆材91朝向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同时推动,将横置杆材91与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同时抵紧;本实施例中,杆材连接器20还包括连接抵持壁223的锁紧机构23,锁紧机构23控制抵持壁223移动和停止从而实现将杆材连接器20固定于横置杆材91上。
具体的,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均为平整壁,抵持壁223垂直于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移动;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之间相互垂直,使得杆材连接器20的结构更稳定。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还连接有其他固定壁,其他固定壁也与横置杆材91抵紧,使得杆材连接器20与横置杆材91的连接效果更佳;同时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亦可交叉为锐角或钝角来匹配不同截面类型的横置杆材91,提高杆材连接器20的锁定效果。
特别的,设置抵持壁22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并且各个抵持壁223并列设置,所有抵持壁223同时抵紧横置杆材91,从而提高抵紧效果。
具体的,抵持壁223还包括与横置杆材91抵接的抵接面2231,该抵接面2231包括至少一个平整面、或至少一个曲面、或前述两者的任意组合。根据横置杆材91的横向截面形状,调整抵接面2231的形状,提高抵持壁223的抵紧效果。
本实施例中,抵接面2231为一平整面,通过抵紧横置杆材91的侧边实现锁紧,为了保证抵紧效果,抵接面2231与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均形成锐角。
特别的,杆材连接器20还包括连接第一固定壁221与第二固定壁222的支撑壁24,通过该支撑壁24加强杆材连接器20的强度;但该支撑壁24不参与形成杆材夹持腔22,其各部分也不与横置杆材91相抵接。
具体的,支撑壁24包括导向部241,抵持壁2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抵持壁223之间连接有定向件2232,该定向件2232与导向部241配合来使得抵持壁223沿导向部241移动,通过设置导向部241的延伸方向,可限定抵持壁223的移动方向,从而夹紧不同类型的横置杆材91,提高杆材连接器20的适应性。
优选的,前述定向件2232为杆状,其垂直连接两个抵持壁223,该定向件2232位于导向部241靠近杆材夹持腔22的内侧表面,从而将两个抵持壁223挂持于导向部241。
更进一步的,定向件2232为可转动的滚轴,其可在导向部241靠近杆材夹持腔22的内侧表面滚动,从而提高抵持壁223的移动效率。
对应的,两个抵持壁223之间还连接有加强壁2233,该加强壁2233与定向件2232分置于导向部241的内外两侧,通过控制加强壁2233与定向件2232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抵持壁223在导向部241自由移动的同时,依然不会远离导向部241。
优选的,加强壁2233与导向部241均为板状,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安装抵持壁223时,将加强壁2233与导向部241贴合设置,从而提高杆材连接器20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41连接第一固定壁221并与该第一固定壁221交叉形成钝角。
对应的,支撑壁24还包括连接导向部241以及第二固定壁222的安装部242,前述锁紧机构23设置于安装部242远离杆材夹持腔22的外侧表面,从而便于在夹持横置杆材91的过程中,调整锁紧机构23。
具体的,锁紧机构23包括固定于安装部242上的螺栓231,该螺栓231远离杆材夹持腔22延伸;两个抵持壁223之间还固定有连接壁2234,连接壁2234具有开孔并通过该开孔挂持于螺栓231之上。特别的,在螺栓231上旋转设置有螺母(未图示),螺母较连接壁2234距离杆材夹持腔22更远,因此,螺母在螺栓231上旋转可将连接壁2234朝向杆材夹持腔22挤压,进而推动两个抵持壁223移动以完成夹紧横置杆材91。
特别的,螺母外侧设置有旋钮232,从而使得用户能手动旋转旋钮232从而更便捷的调整螺母位置,提高用户体验。
对应的,螺栓231的延伸方向与导向部241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螺母推动抵持壁223沿导向部241移动。
同时,锁紧机构23还包括位于连接壁2234与安装部24外侧表面之间的复位弹簧233,复位弹簧233时刻保持挤压状态,进而保持将连接壁2234与螺母抵紧,通过旋转螺母即可调整连接壁2234的位置,提高锁紧机构23对抵持壁223的控制效率。
优选的,复位弹簧233套持于螺栓231的外侧,避免复位弹簧233掉落。
特别的,连接壁2234垂直于抵持壁223以及加强壁2233,使得抵持壁223的组装更简易。
本实施例中,杆材连接器20采用折弯一长直金属带的方式实现设定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以及支撑壁24三部分,在金属带两头对接处通过螺栓231实现锁定,在保证杆材连接器20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杆材连接器20的制造难度;并且在第一固定壁221、第二固定壁222以及支撑壁24三部分的边沿均可设置有导引斜坡,该导引斜坡向杆材夹持腔22外边沿翻折,从而使得横置杆材91能够更顺利穿过杆材连接器20,提高了二者连接效率。
当然,杆材连接器20可包括多个杆材夹持腔22,从而实现多个杆材之间的组合固定;对应的,杆材连接器20还可在第一固定壁221或第二固定壁222外侧表面设置其他类型的夹持结构,从而实现在横置杆材91上固定支撑附件21或支撑杆材92,扩大了杆材连接器20的使用范围。
综合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杆材连接器20通过抵持面2231将横置杆材91与第一固定壁221及第二固定壁222共同抵紧,通过调整抵持面2231的形状匹配横向截面不同的横置杆材91,实现将杆材连接器20固定于横置杆材91上任意位置;同时,杆材连接器20在横置杆材91上松、紧步骤调整简单,具有很高的组装效率。
参图1所示,台式工具通过支撑架30来固定于工作台10上,保证后续台式工具的安全使用。
特别的,工作台10由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11与第二支撑单元12组成,操作面16也对应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单元11上的第一操作面161以及第二支撑单元12上的第二操作面162,支撑架30可采用单独设置于第一操作面161、或单独设置于第二操作面162、或同时设置于第一操作面161与第二操作面162,根据待加工工件类型的不同来调整支撑架30的位置,进而改变台式工具的位置,提高工作系统100的适应性。
工作台10还包括位于操作面16周侧的卡持边沿(未图示),优选的,该卡持边沿为卡持凸缘。
其中,支撑架30包括主架体31以及位于该主架体31两端的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主架体31平置于操作面16上并且其长度与操作面16相对的两个外侧边沿长度大致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扣件32、第二扣件33分别位于操作面16相对两个外侧的卡持边沿,使得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能够顺利扣紧卡持边沿以实现将支撑部30固定于工作台上。
具体的,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均可在主架体31两端旋转从而与主架体31配合形成夹持空腔,并且仅通过旋转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即可实现夹持空腔的打开和锁闭,提高了支撑架30的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主架体31跨越第一操作面161、第二操作面162以及位于两个操作面之间的杆材收容槽13,使得横置杆材91位于台式工具下方,横置杆材91在安装有支撑附件21后,其支撑的待加工工件刚好位于台式工具的加工范围,保证了工作台系统100的加工效率。
结合图8至图12所示,在安装主架体31的过程中,预先将第一扣件32沿第一方向旋转至其极限位置,该极限位置即其锁定位置,第一扣件32包括第一勾持部321,主架体31包括与操作面16接触的底壁311,此时,第一勾持部321移动至底壁311下方并与底壁311配合夹持操作面外侧卡持边沿;将主架体31放置于操作面16上,并沿操作面16移动主架体31,直到第一勾持部321抵到第一操作面161的外侧卡持边沿,从而完成支撑部30的初步固定。
特别的,主架体31的长度与操作面16相对两侧边的宽度接近,在第一扣件32扣紧第一操作面161外侧边沿时,第二扣件33也位于第二操作面162上相对的外侧卡持边沿,此时,同样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二扣件33,从而将第二扣件33扣紧第二操作面162外侧卡持边沿,实现将支撑部30完全锁定于工作台10上。
第一构件32包括有第一限位部322,同时主架体31包括有收容该第一限位部322的第一导引槽313,通过第一导引槽313限定第一构件32的转动区域,使其具有极限位置,便于用户对其第一扣件32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22为垂直于第一构件32表面设置的圆柱,其延伸至第一导引槽313之内;第一导引槽313为贴合第一构件32的转动而大致设置为弧形,并自顶壁312朝向底壁311延伸。
具体的,第一导引槽313为半封闭槽体,其包括一缺口部3131,该缺口部3131朝向底壁311,特别的,底壁311盖合该缺口部3131;第一限位部322在移动并脱离该缺口部3131后,被底壁311所抵持并限位,从而使得第一构件32无法再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一构件32位于锁定位置。
对应的,第一导引槽313包括临近顶壁312的封闭部3132,第一限位部322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至被该封闭部3132所抵持,从而使得第一构件32无法再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一构件32位于开启位置。
特别的,主架体31包括与底壁311相背的顶壁312,第一构件32位于其锁定位置时,第一构件32位于顶壁312下方,使得第一构件32不会影响顶壁312上台式工具的安装,增大了支撑架30的可用面积;第一构件32位于其开启位置时,第一构件32位于底壁311上方,使得支撑架30在操作面16上安装更便捷。
参图8与图10所示,第二扣件33通过第一活动轴331在主架体31一端转动;第二扣件33上具有第二活动轴332,主架体31包括第一固定轴314,第二扣件33还包括扣紧连杆333,该扣紧连杆333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前述第二活动轴332以及第一固定轴314,从而,第二扣件3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扣紧连杆333围绕第一固定轴314转动。
特别的,支撑架30还包括第二导引槽315,前述第一活动轴331设置于第二导引槽315内并在该第二导引槽315中平移,优选的,第二导引槽315的延伸方向与主架体3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方向,从而限制第一活动轴331在水平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引槽315与第一固定轴314相对于底壁311的高度相同,前述第二扣件33在沿前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扣紧连杆333沿第二方向转动,同时第一活动轴331也在第二导引槽315中远离第一固定轴331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引槽315包括临近第一固定轴314的尾端以及远离第一固定轴314的前端,第一活动轴331移动至前端时,第二扣件33在顶紧连杆333的限制下,无法再沿第二方向移动,此时,第二扣件33位于其开启位置。
特别的,第二扣件33位于其开启位置时,其第二扣件33均位于底壁311上方,从而便于支撑架30的安装。
具体参图11所示,第二扣件33包括第二勾持部334,第二扣件33沿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扣紧连杆333围绕第一固定轴314转动,同时,第一活动轴331在第二导引槽315中朝向尾端移动,控制第二勾持部334朝向第一勾持部321移动,使得两个扣件之间的夹持空腔宽度变小,在该夹持空腔宽度与操作面16的相对两侧卡持边沿间距相同时,完成将支撑架30锁定于操作面16。
具体参图12所示,第一活动轴331移动至尾端时,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扣件33,第一活动轴331开始与尾端抵紧;其中,第二扣件33还包括第二限位部335,该第二限位部335位于第一活动轴331周侧,扣紧连杆333与第二限位部335抵紧后,第二扣件33无法再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第二扣件33位于其锁定位置,此时,第二扣件33整体位于顶壁312的下方。
优选的,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均为塑料制成,扣紧连杆333为金属材料制备,通过金属制扣紧连杆333与塑料制第二限位部335配合,更有效卡紧第二扣件33。
具体的,扣紧连杆333为弧形件或V型件时,其均包括有一折弯部3331,该折弯部3331朝向第二限位部335,扣紧连杆33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扣紧连杆333与第二限位部335相对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部335卡持于该折弯部3331。
本实施例中,扣紧连杆333为弧形件,其折弯部3331与第二限位部335紧密卡持,通过设置折弯部3331的形状,实现将第二限位部335固定于其锁定位置,此时第二扣件33被朝向夹持空腔抵紧;根据不同的工作台10的形状来设置不同形式的折弯部3331能够调整第二扣件33位于不同的锁定位置,使得支撑架30的锁定效率更高。
第二扣件33位于其锁定位置时,第二活动轴332较第一活动轴331更接近底壁311,此时,第二扣件33保持稳定,保证了支撑架30稳固锁定。
当然,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二限位部335,使得扣紧连杆333与第一活动轴331直接抵紧,同样可实现将第二扣件33固定于锁定位置。
为提高用户旋转第二扣件33的效率,第二扣件33还包括有扣紧手柄336,用户向下摁压扣紧手柄336,从而将第二扣件33从开启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
参图8与图9所示,主架体31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台式工具的紧固螺丝316以及收容该紧固螺丝316的第三导引槽317,该第三导引槽317与主架体31的延伸方向相同。
具体的,每个支撑架30上都设有两个第三导引槽317,在每个第三导引槽317中均有一紧固螺丝316,通过在第三导引槽317中调整紧固螺丝316的位置,使得不同类型的台式工具均可稳定固定于支撑架30上,提高了其适配性。
综合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支撑架30通过旋转第一扣件32与第二扣件33配合夹紧工作台10的操作面16,扣紧步骤简单且具有很高的牢固性,同时保证操作面16为平整面,在拆卸下支撑架30后,操作面16依然可作其他用处,提高了操作面16的利用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单元,二者并列设置且之间具有一杆材收容槽;
顶杆,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延伸至所述杆材收容槽内,所述顶杆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夹紧杆材;
顶紧机构,连接所述顶杆并控制所述顶杆朝向和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移动,以夹紧和松开杆材,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的手柄、连接所述手柄与顶杆的顶紧连杆,所述手柄与所述顶紧连杆配合带动所述顶杆移动,所述顶紧连杆具有开启位置和锁紧位置,所述顶紧连杆处于开启位置和锁紧位置时,所述手柄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外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围绕第一支撑单元外侧的一手柄轴转动,所述顶紧连杆围绕所述手柄上第一连杆轴转动;所述手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连杆轴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顶紧连杆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连杆具有开启位置与锁紧位置;所述顶紧连杆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顶杆松开杆材,所述第一连杆轴位于所述手柄轴的下方;所述顶紧连杆位于锁紧位置时,所述顶杆顶紧杆材,所述第一连杆轴位于所述手柄轴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顶杆限位部,所述顶紧连杆还围绕所述顶杆上第二连杆轴转动,所述顶紧连杆配合所述第二连杆轴带动所述顶杆在顶杆限位部限制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连杆包括U形件或V型件或前述两者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顶紧杆材的顶持部、连接顶紧连杆的套筒部,所述顶持部部分螺纹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内以使得所述顶杆长度可调。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外侧套持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弹性力始终带动顶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移动。
CN201310038514.1A 2013-01-31 2013-01-31 工作台 Active CN103963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8514.1A CN103963036B (zh) 2013-01-31 2013-01-31 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8514.1A CN103963036B (zh) 2013-01-31 2013-01-31 工作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036A CN103963036A (zh) 2014-08-06
CN103963036B true CN103963036B (zh) 2016-04-06

Family

ID=5123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8514.1A Active CN103963036B (zh) 2013-01-31 2013-01-31 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30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4670B2 (en) * 2014-12-12 2016-08-16 Boka Import Export, Inc. Collapsible table having interlocking assembly
CN109121404B (zh) * 2017-04-26 2022-04-1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工作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1835A (en) * 1996-02-21 1998-08-11 Chiang; Vance Holding fixture used in woodworking for preparing pocket joints
US5878839A (en) * 1997-05-01 1999-03-09 Lin; Huang Lung Support device for work piece
GB9924539D0 (en) * 1999-10-18 1999-12-15 Blackburn Walter C Workbench
CN2744478Y (zh) * 2004-10-25 2005-12-07 武汉智丰机械数控系统有限公司 毛刷夹具可移动定位式工作台
JP5108613B2 (ja) * 2007-12-14 2012-12-26 株式会社イマオ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クランプ装置
CN101602193B (zh) * 2008-06-13 2011-04-1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装夹具
CN102049766B (zh) * 2009-11-02 2012-10-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作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036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6400B (zh) 一种木片成形铣削设备
US9610664B2 (en) Feeding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using machine tool
CN104827292A (zh) 数控锁体复合加工机
CN103963036B (zh) 工作台
CN114393307B (zh) 一种两侧夹持型焊接工装
CN210549233U (zh) 一种夹具位置灵活可调的箱体焊接变位机
CN103962851A (zh) 支撑架
CN204686414U (zh) 数控锁体复合加工机
CN103967883B (zh) 杆材连接器
CN104139306B (zh) 一种旋转门横梁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103802121A (zh) 夹手总成的定位结构
CN114571115B (zh) 一种可翻转式夹具的激光焊接机
CN113561076B (zh) 一种改进型台虎钳
CN202097417U (zh) 车床用方便刀架
CN212665150U (zh) 中板开坡口翻转平台
CN211369570U (zh) 一种用于钢筋绑扎的定位装置
CN210024243U (zh) 定位装置及焊接系统
CN209491459U (zh) 一种人防门固定轴套焊接夹具
CN106695288B (zh) 用于给偏心轴装配轴承的自动化设备
CN105382375B (zh) 用于加工坡口的工装
CN216325729U (zh) 快速回转体破口切割机
CN213673688U (zh) 一种机械制造快速定位固定夹具
KR101725842B1 (ko) 파이프 커팅 및 홀 성형장치
CN205057137U (zh) 三头四工位钳子刃口错位加工铣床及其夹具
CN209190178U (zh) 一种机器人零件组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215600 No.9, Haixin Road, Nanfe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City Industrial Park East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