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570B -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1570B
CN103961570B CN201410163975.6A CN201410163975A CN103961570B CN 103961570 B CN103961570 B CN 103961570B CN 201410163975 A CN201410163975 A CN 201410163975A CN 103961570 B CN103961570 B CN 103961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lood
preparation
fruit
saff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39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1570A (zh
Inventor
张守琳
高波
周秀玲
窦莉莉
崔成姬
王宏安
王秀阁
李巧莹
张影
王银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101639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1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1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1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槐花、当归、白茅根、赤芍、茯苓、枸杞子、女贞子、红花、墨旱莲、益母草、牡丹皮、地黄、大蓟、小蓟、栀子、大黄、黄芪组成,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补肾健脾以扶正,清热凉血利湿,化瘀通络以祛邪的作用,使血止而不留瘀。本发明由纯天然药物配制而成,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治愈后不反弹,治疗成本低,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恢复正常后,可以停药而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疾病,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血尿是多种急、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特征,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肾性血尿发病率高,下面以IgA肾病为例来说明。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呈现单纯性血尿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60%,而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50%,也就是说在我国仅由IgA肾病引发的血尿病人数约为9000万人,其中大约20%~25%IgA肾病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对于单纯性血尿的治疗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手段。中医药治疗血尿疗效显著,不仅能控制血尿,同时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腰痛、乏力等临床症状。但中医药治疗目前仍以汤剂辨证治疗为主,而已经上市的中成药物品种匮乏。部分中医学者认为 “下焦之病,责于湿热”(出自吴琨《医方考》),即由于湿热下注于膀胱,热毒循经伤及肾络,迫血妄行而发为尿血。受这种学术思想的影响,目前已上市中成药,如血尿胶囊、复方肾炎片等,主要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在短期内虽有一定疗效,但血尿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究其原因,因“气能摄血”,“离经之血便是瘀血”,肾炎病人由于长期血尿伤及脾肾,其病机不仅存在“下焦湿热”同时存在脾肾亏虚,瘀血阻络的病理机制,由于单纯注重清热凉血以治其标,而忽视健脾补肾扶其本,是导致目前中成药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一种标本同治的治疗肾炎血尿的有效的中成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能够治疗急、慢性肾炎疾病,具有疗效确切显著、服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槐花8~12份、当归3~5份、白茅根8~12份、赤芍2~4份、茯苓8~12份、枸杞子3~5份、女贞子4~7份、红花2~4份、墨旱莲4~7份、益母草4~7份、牡丹皮3~5份、地黄4~7份、大蓟4~7份、小蓟4~7份、栀子2~4份、大黄1~3份、黄芪3~5份。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配比为:
槐花10.8份、当归4.3份、白茅根10.8份、赤芍3.2份、茯苓10.8份、枸杞子4.3份、女贞子6.5份、红花4.3份、墨旱莲6.5份、益母草6.5份、牡丹皮4.3份、地黄6.5份、大蓟6.5份、小蓟6.5份、栀子4.3份、大黄2.1份、黄芪4.3份。
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药材当归、红花、槐花浸泡1-8小时,将浸泡好的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挥发油,药材:水比值为1:4~12,提取时间3~9小时;余下药材(除当归、红花、槐花外的其余14味药材)粉碎过80~120目筛,或将所有药材粉碎过80~120目筛,或将所有药材加水4~12倍量,提取2~3次,每次1~4小时,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备用;
2)收集提取的挥发油,与粉碎为细粉的药材混合均匀。
3)炼蜜:生蜜在火炉上加热煮沸30~40min,颜色较深,呈浅红棕色,用竹筷沾取炼蜜拉丝,丝长约0.5~1cm;
4)合药:将步骤1)炼制好的炼蜜与步骤2)的药粉按1: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地糅合成丸块,将丸块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再用制丸机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圆球形的丸粒,每丸重9克,每丸含生药量3.6g。
5)干燥和包装:丸剂做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以使其表面干燥,用药丸纸包裹装入干净的药丸壳蜡封。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制备所述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备用;
2)将除当归、槐花、红花外的上述药味加水4~12倍煎煮2~3次,每次1~4小时,第二次或第三次加水前将当归、红花、槐花加入,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12~24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滤过;
4)将步骤3)制得的活性组分,加适量的辅料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
【用法用量】丸剂每丸重9~12g,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适应症】急、慢性肾炎,以消红细胞(补充)为主,用于治疗溺血,湿热血淋,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急、慢性肾炎,治疗血尿为主。
本发明药物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功能。本发明根据我国中医理论,根据急慢性肾炎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提出肾炎血尿是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邪热伤络、瘀血内阻为标,其方解如下:方中枸杞子、黄芪为君药,其中枸杞子甘,平,入肝肾两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益中气、壮脾胃,升阳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血尿日久不愈,耗伤中气,“气能摄血”,中气不足则统摄无权而血溢脉外;另外脾虚日久及肾,导致肾精不足,故黄芪与枸杞子同用既能补肾健脾有利于长养肾精精髓,同时能利尿祛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能够促进受损伤的肾组织修复而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素问·气厥论》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尿血总由热聚膀胱,损伤血络,血随尿出,而发为尿血,因热出血,耗伤肾阴,故臣以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二蓟既能助君药清热凉血止血以治标,同时又能补肾养阴以培其本;其中大蓟、小蓟均苦、甘,凉,归心、肝经,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使止血而不留瘀。其中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养血,《本草拾遗》说:“小蓟破宿血,止新血”,“治下焦结热血淋(丹溪曰)”;《本草经疏》说:“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也”。佐使药为槐花、赤芍、当归、益母草、白茅根、牡丹皮、栀子、大黄。其中槐花苦寒,擅长凉血止血;栀子和大黄均苦寒泻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诸药合用则热泻而血自止;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本草正义》说:“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诸药助君药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当归养血和血且性温,亦有防诸药寒凉太过之意。
本发明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补肾健脾以扶正,清热凉血利湿,化瘀通络以祛邪的作用,使血止而不留瘀。
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提出肾炎血尿是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邪热伤络、瘀血内阻为标。理由为:其一从脏腑生理功能上来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脾虚则摄血功能不利,血逸脉外则为尿血;肾主藏精,司二便,肾气虚封藏失职,或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灼伤肾络,迫血妄行,从而导致血尿。其二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肾炎血尿的病人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乏力,脉沉弱无力等脾肾亏虚之象;其三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来看,茯苓、黄芪、生地黄等补肾健脾中药能增强机体代谢,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由以上可以看出脾肾的亏虚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基本病因。同时在肾炎血尿的发病机制中存在湿瘀内阻。因“久病入络为瘀血(王清任·医林改错》)”,“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唐容川·血证论》)”,加之此类病人多表现为舌质瘀暗,有瘀点或瘀斑,舌苔黄腻等湿瘀内阻之象,因此说湿瘀内阻是肾炎血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发明提出滋阴补肾、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为治疗肾炎血尿的根本治疗原则,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本发明治疗肾炎血尿,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由纯天然药物配制而成,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治愈后不反弹,治疗成本低,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恢复正常后,可以停药而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药物组分的用量:槐花60g、当归20g、白茅根60g、赤芍10g、茯苓60g、枸杞子20g、女贞子30g、红花10g、墨旱莲30g、益母草30g、牡丹皮20g、地黄30g、大蓟30g、小蓟30g、栀子10g、大黄10g、黄芪20g。
二、制备方法:
1)取药材当归,浸泡4小时,将浸泡好的药材加水提取挥发油,药材:水比值为1:8,提取时间6小时。提取挥发油的药材残渣再加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浓缩、干燥成粉。槐花等余下16味药材粉碎过80目筛。
2)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再与当归提取的干燥粉及其他药材细粉混合均匀。
3)炼蜜:生蜜在火炉上加热煮沸40min,颜色较深,呈浅红棕色,用竹筷沾取炼蜜拉丝,丝长约0.8cm。
4)合药:将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1: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地糅合成丸块,将丸块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再用制丸机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圆球形的丸粒,每丸重9克。
5)干燥和包装:丸剂做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以使其表面干燥,用药丸纸包裹装入干净的药丸壳蜡封。
实施例2
一、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槐花108g、当归43g、白茅根108g、赤芍32g、茯苓108g、枸杞子43g、女贞子65g、红花43g、墨旱莲65g、益母草65g、牡丹皮43g、地黄65g、大蓟65g、小蓟65g、栀子43g、大黄21g、黄芪43g。
二、制备方法:
1)取药材槐花、当归、白茅根、赤芍、茯苓、枸杞子、女贞子、红花、墨旱莲、益母草、牡丹皮、地黄、大蓟、小蓟、栀子、大黄、黄芪,浸泡2小时,将浸泡好的药材采用水提取,药材:水比值为1:10,提取时间8小时。
2)提取液浓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3)炼蜜:生蜜在火炉上加热煮沸30min,颜色较深,呈浅红棕色,用竹筷沾取炼蜜拉丝,丝长约0.5cm。
4)合药:将步骤1)炼制好的炼蜜与步骤2)的药粉按1: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地糅合成丸块,将丸块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再用制丸机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圆球形的丸粒,每丸重9克。
5)干燥和包装:丸剂做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以使其表面干燥,用药丸纸包裹装入干净的药丸壳蜡封。
实施例3
一、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槐花130g、当归55g、白茅根130g、赤芍45g、茯苓130g、枸杞子55g、女贞子60g、红花45g、墨旱莲65g、益母草65g、牡丹皮45g、地黄65g、大蓟65g、小蓟65g、栀子45g、大黄25g、黄芪55g。
二、制备方法
1)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备用;
2)将除当归、槐花、红花外的上述药味加水4~12倍煎煮2~3次,每次1~4小时,第二次或第三次加水前将当归、红花、槐花加入,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12~24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滤过;
4)将步骤3)制得的活性组分,加适量的辅料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4)干燥和包装:制剂做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以使其表面干燥,用药丸纸包裹装入干净的药丸壳蜡封。
实施例4
一、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槐花150g、当归60g、白茅根150g、赤芍50g、茯苓150g、枸杞子60g、女贞子80g、红花50g、墨旱莲80g、益母草80g、牡丹皮60g、地黄80g、大蓟80g、小蓟80g、栀子50g、大黄30g、黄芪60g。
二、制备方法
1)取除药材当归、红花、槐花外的其余14味药材,浸泡4小时,将浸泡好的药材加水提取,药材:水比值为1:8,提取时间6小时。提取液浓缩。当归、槐花、红花粉碎过80目。
2)将浓缩液与当归细粉混合均匀。
3)炼蜜:生蜜在火炉上加热煮沸40min,颜色较深,呈浅红棕色,用竹筷沾取炼蜜拉丝,丝长约1cm。
4)合药:将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1: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地糅合成丸块,将丸块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再用制丸机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圆球形的丸粒,每丸重9克。
5)干燥和包装:丸剂做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以使其表面干燥,用药丸纸包裹装入干净的药丸壳蜡封。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的主要药效学实验、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及临床试验
药效学研究结果;
因IgA肾病主要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和单纯性镜下血尿为主,是临床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因此我们制备IgA肾病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对象,以目前公认的治疗血尿的药物血尿胶囊相对照,探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肾炎血尿的药效。
1、动物模型制备
(1)实验动物选择及分组:选择6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在240~260g之间,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大鼠共分为6组,每组12只。
(2)造模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evine Serum albumin,BSA)以蒸馏水配成100g/L的浓度,从实验第1天开始以BSA 400mg/kg(4ml/Kg)灌胃,隔日1次,共8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0.1 ml+蓖麻油0.3ml,每周1次,共9周;于第6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0.05mg/只(以0.9%NaCl配成溶液0.25g/L,0.2ml/只)。第9周随机选取造模组8只及正常组2只,以10 %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取肾组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stain,HE)后进行免疫组化,证实IgA造模成功后继续进行以下实验。
(3)给药方法:造模成功后自第10周开始给药。正常组给予4ml/(kg·d)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给予蒸馏水4ml/kg·d)灌胃,每日1次。(补肾健脾,利湿化瘀中药简称为中药组)实施例3组给予4ml/(kg·d)中药灌胃,每日1 次;实施例2组给予4ml/(kg·d)中药灌胃,每日1 次;实施例1组给予中药4ml/(kg·d)中药灌胃,每日1 次;对照组给予血尿胶囊4ml/(kg·d)灌胃,每日1 次;上述治疗持续至12周末。
2、检测指标: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尿液颜色,每周称体重1次。分别于0、4、6、8、10、12周末将各组大鼠放入清洁代谢笼,收集24h尿液,记录尿量,4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应用尿沉渣计数法检测尿红细胞个数。采用磺基柳酸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本发明的药效学研究结果:
(1)大鼠一般状态变化:模型组大鼠死亡1只,其余各组均无死亡。正常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好,其余各组大鼠自第6周后出现程度不等的毛色萎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嗜卧、肛周红肿、腹泻、体重下降、皮下水肿及尿色改变。各治疗组经给予治疗药物上述症状于1~2周左右逐渐缓解。其中中药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缓解最快,模型组缓解最慢。
(2)对大鼠尿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与血尿胶囊比较有明显差异,见表1。
表1各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的变化(±s,104/ml)
组别 第0周 第5周 第8周 第10周 第12周
空白组 0 0 0 0 0
模型组 0 4.13±1.35 15.30±3.43▲▲ 15.98±3.12▲▲ 16.27±2.15
实施例1组 0 4.17±1.54 14.73±3.54▲▲ 15.89±2.15▲▲ 7.35±2.15**●
实施例2组 0 4.50±1.37 14.92±2.89▲▲ 14.67± 3.56▲▲ 5.07±3.12**●●
实施例3组 0 4.64±1.46 15.16±3.23▲▲ 15.09±3.12▲▲ 7.34±2.09**●
血尿胶囊组 0 4.25±1.34 15.02±3.45▲▲ 14.85±2.56▲▲ 8.29±2.37**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血尿胶囊组比较, P<0.05,●● P<0.01;与中药实施例2组比较, P<0.05,
△△ P<0.01;组间比较, P>0.05。 P值意义以下相同。
表1结果显示:造模前各组大鼠无镜下血尿;第8周时,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造模成功;至第12周末,各治疗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尿胶囊相比,本发明各剂量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本发明在降低大鼠尿红细胞方面疗效优于血尿胶囊,其中以本发明实施例2组疗效最好,(P<0.01)。
(3)对大鼠24小时尿蛋白的影响: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血尿胶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s,mg/24h)
组别 第0周 第8周 第12周
空白组 2.47±0.20 2.56±0.16 2.72±0.15
模型组 2.33±0.13 134.27±11.05▲▲ 135.27±12.03
血尿胶囊组 2.28±0.22 135.06±10.04▲▲ 85.35±11.42**
实施例1组 2.14±0.16 134.26±12.14▲▲ 95.28±12.06**
实施例2组 2.60±0.24 133.25±12.04▲▲ 80.53±12.17**
实施例3组 2.65±0.26 134.37±12.07▲▲ 85.46±10.89**
表2结果显示:造模前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mg,且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周,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第12周,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24小时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IgA肾病模型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其中以中药实施例2组明显最好(P<0.05)。
结论:以上研究表明,正常组大鼠未出现血尿及蛋白尿。其余各治疗组大鼠在第6周末开始出现镜下血尿及蛋白尿,部分大鼠出现肉眼血尿;经给药至12周末,各治疗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小时尿蛋白比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各中药组与血尿胶囊相比较,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以中药实施例2组疗效相对最好。

Claims (4)

1.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比制成的:
槐花6-15份、当归2-6份、白茅根6-15份、赤芍1-5份、茯苓6-15份、枸杞子2-6份、女贞子3-8份、红花1-5份、墨旱莲3-8份、益母草3-8份、牡丹皮2-6份、地黄3-8份、大蓟3-8份、小蓟3-8份、栀子1-5份、大黄1-3份、黄芪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比制成的:
槐花10.8份、当归4.3份、白茅根10.8份、赤芍3.2份、茯苓10.8份、枸杞子4.3份、女贞子6.5份、红花4.3份、墨旱莲6.5份、益母草6.5份、牡丹皮4.3份、地黄6.5份、大蓟6.5份、小蓟6.5份、栀子4.3份、大黄2.1份、黄芪4.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药材当归、红花、槐花浸泡1-8小时,将浸泡好的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挥发油,药材:水比值为1:4~12,提取时间3~9小时;余下药材粉碎过80~120目筛;
2)收集提取的挥发油,与粉碎为细粉的药材混合均匀;
3)炼蜜:生蜜在火炉上加热煮沸30~40min,颜色较深,呈浅红棕色,用竹筷沾取炼蜜拉丝,丝长0.5~1cm;
4)合药:将步骤1)炼制好的炼蜜与步骤2)的药粉按1: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地糅合成丸块,将丸块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备用;
2)将除当归、槐花、红花外的上述药物加水4~12倍煎煮2~3次,每次1~4小时,第二次或第三次加水前将当归、红花、槐花加入,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12~24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滤过;
4)将步骤3)制得的活性组分,加适量的辅料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CN201410163975.6A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961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3975.6A CN103961570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3975.6A CN103961570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570A CN103961570A (zh) 2014-08-06
CN103961570B true CN103961570B (zh) 2017-05-31

Family

ID=5123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3975.6A Active CN103961570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1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9066A (zh) * 2016-07-04 2016-10-26 贵州三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肾性血尿症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168A (zh) * 2007-06-07 2007-10-31 张德勇 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12246A (zh) * 2009-07-22 2009-12-30 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90781A (zh) * 2009-09-22 2010-04-07 胡慧梅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11827A (zh) * 2009-05-31 2010-05-26 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168A (zh) * 2007-06-07 2007-10-31 张德勇 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11827A (zh) * 2009-05-31 2010-05-26 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612246A (zh) * 2009-07-22 2009-12-30 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90781A (zh) * 2009-09-22 2010-04-07 胡慧梅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570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8473B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894A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0081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婴幼儿黄疸药物中的用途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12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24340B (zh) 一种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693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3961570B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111A (zh) 一种治疗兔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1431A (zh) 一种排重金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78781A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839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6177542A (zh) 一种清暑解毒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品
CN104857363A (zh)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641A (zh)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药
CN101732386A (zh) 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800729A (zh) 益肾复元消白汤
CN104491101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406913A (zh) 一种治疗郁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38494B (zh) 一种养肾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91102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结肠定位中药制剂
CN103191297B (zh) 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0140A (zh) 一种治疗水牛腐蹄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2770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89018A (zh) 一种有效解决利水消肿病症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