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9766B -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 Google Patents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9766B
CN103959766B CN201280057670.6A CN201280057670A CN103959766B CN 103959766 B CN103959766 B CN 103959766B CN 201280057670 A CN201280057670 A CN 201280057670A CN 103959766 B CN103959766 B CN 103959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display
interlacing scan
data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7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9766A (zh
Inventor
W.德哈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3959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9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9Format conversion, e.g. of frame-rate or siz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2Synchronisation between the display unit and other units, e.g. other display units, video-disc p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61Encoding,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different image sign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89Recording image signals; Reproducing recorded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view video sequenc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special video data, e.g 3D vide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7Aspects relating to detec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format, e.g. for adaptation to the display format

Abstract

一种用于处理3D视频的视频处理设备(100)耦合到3D显示设备(120)。该设备接收依照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器(106)生成依照显示格式的3D显示信号。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至少一种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具有比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更低的分辨率。所述设备具有用于存储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的存储单元(21,31)。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下转换的能力,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通过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下转换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在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3D视频信息的2D版本。有利的是,向用户提供了可能的最佳3D或2D视图。

Description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三维[3D]视频信息的视频处理设备,该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该设备包括:输入装置,其用于接收3D视频数据,该3D视频数据依照隔行扫描的3D格式,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视频处理器,其用于处理3D视频信息并且生成像素数据的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以及显示接口,其用于与3D显示设备接口以便传递3D显示信号,该显示接口被布置用于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三维[3D]视频信息的处理的方法,该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该3D视频数据依照隔行扫描的3D格式,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并且所述处理3D视频信息包括生成用于3D显示设备的像素数据的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
本发明涉及处理和显示3D视频信息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的3D视频信息源是众所周知的。对于高清晰度电影发行而言,广泛使用了蓝光光盘系统。起初,BD-ROM视听应用格式仅仅包含对于2D视频的支持。该系统中包括各种不同的视频编码选项,这些选项都受BD-ROM兼容回放设备的支持。受支持的视频编解码器之一是AVC(也称为ISO/IEC MPEG-4第10部分和ITU-T H.264)。近来,利用基于MVC(多视图视频编码)(AVC的一种扩展)的Stereo High profile(立体高等简档)的立体3D能力对蓝光视频分发系统进行了扩展。该蓝光立体3D(S3D)扩展当前限于逐行视频。针对BD3D限定了两种逐行视频模式:每秒24(实际为23.976)帧的1080行模式(“1080p24”)以及每秒50或60(实际为59.94)帧的720行模式。对于S3D而言,视频流由所谓的独立视图和依赖视图复合而成。独立视图是AVC兼容的,并且可以潜在地由未被设计成对整个BD3D(MVC)视频流解码的BD播放器解码。关于蓝光光盘只读视听应用格式的背景信息可以见诸蓝光光盘协会发布的白皮书:http://www.blu-raydisc.com/assets/Downloadablefile/BD-ROM-AV-WhitePaper_110712.pdf。BD3D扩展的综述在第6节中进行了描述,而细节可以见诸该白皮书的附录A。
MVC格式及其应用于蓝光的方式允许盘作者产生S3D蓝光光盘,使得它们可以在不支持立体回放的播放器上或者在连接的显示器不支持3D显示的情况下作为2D视频而播放。为了能够选择2D回放或者S3D回放,回放程序信息包含具有用于这两种选项的设置和回放指令的分支。回放程序有权访问可以用来适应性调节例如播放列表选择或者回放选项的32比特播放器设置寄存器和回放状态寄存器(称为PSR)集合。对于利用S3D能力对蓝光格式的扩展而言,限定了附加的PSR,其包括指示显示能力的PSR。这些显示能力包括包含水平显示器尺寸的字段、指示立体显示是否需要眼镜的比特以及指示显示器是否能够显示立体内容的比特。回放程序可以例如读取指示显示器的立体能力的比特,并且根据该值选择2D或者S3D分支。
像BD播放器或者机顶盒那样的3D视频处理设备可以耦合到像电视机或者监视器那样的3D显示设备,以便经由显示信号在适当的接口上,优选地在像HDMI那样的高速数字接口上传递3D视频数据。高清晰度像素数据与来自源的音频一起传输至目的地设备。除此之外,HDMI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携带数据,例如出于控制的目的以及为了交换状态信息。存在所谓的EDID(扩展显示标识代码)的可能性,EDID允许显示器向源设备(比如BD播放器)显示其能力。这些EDID能力参数包括显示器支持的帧速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各种不同的组合。
3D显示设备经由接口接收3D显示信号,并且向观看者的各只眼睛提供不同的图像以便创建3D效果。该显示设备可以是例如用于配戴快门眼镜的观看者的立体设备,所述快门眼镜让顺序地向观看者的对应左右眼显示的左右视图通过。然而,该显示设备也可以是生成多个视图的自动立体显示器;不同的视图由不配戴眼镜的观看者的各眼感知。
本发明集中于特定类型的隔行扫描视频数据。传统上隔行扫描的视频数据信号在通常称为场的两个单独的集合中传递偶数行和奇数行视频帧。同样地,对于3D视频数据,例如在HDMI标准版本1.4a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可从http://www.hdmi.org/获得的2010年3月4日的文件“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Specification Version 1.4a, Extraction of 3D Signaling Portion”中描述了与3D有关的相关部分,所述文件描述了如下文中进一步讨论的对应的高分辨率和较低分辨率的隔行扫描3D格式。
当扩展HDMI以支持3D格式时,限定了两种传输立体(2视图)3D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现有的2D格式并且将立体视频的两个视图(左右视图)挤压到2D格式中。在该方法中,存在2个选项:并排配置和上下配置。另一种方法是使HDMI视频帧的视频行数加倍,并且随后(左最先)在该单个HDMI帧中传输这2个全HD视图。后一种方法称为“帧封装”。
HDMI限定了若干强制性3D格式。存在仅仅2种强制性帧封装格式:1080p24和720p50/60。这些格式符合蓝光S3D逐行视频格式。并排和上下格式不提供每眼全分辨率的质量,但是它们与不同国家的广播公司选择的3D格式匹配,具有以下优点:为全HD设计的现有AVC解码器可以用来对“帧兼容”(并排或上下)3D视频信号解码。这些帧兼容格式包括隔行扫描视频模式,因为隔行扫描视频广泛用于广播。
US2009/0284652描述了一种视频处理系统(VPS),该系统接收多个视频输入并且特别地定制它们以满足多个接收方视频设备的音频/视频格式要求。VPS可以查询接收方设备以获得这些视频设备的音频/视频格式要求。重新格式化可能涉及根据需要对输入信号转码以便产生输出视频格式。多个VPS可以交换关于其转换能力的信息,并且可以自动地选择适当的VPS。
发明内容
近来,存在使用隔行扫描3D视频信息,例如利用基于MVC编码的全HD隔行扫描3D视频对S3D BD格式扩展,以便允许在BD上存储隔行扫描3D内容的愿望。除了需要利用不与BD3D播放器的安装基础兼容的格式对BD格式进行扩展这一事实之外,在HDMI接口处存在与显示设备兼容的问题。假设BD3D播放器被增强以便对隔行扫描3D视频流解码,则在显示设备不支持匹配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的情况下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依照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的隔行扫描3D视频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在不支持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的3D显示设备上进行再现。
为此目的,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视频处理设备。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所述视频处理设备包括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用于将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存储在状态寄存器中,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通过读状态寄存器并且相应地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该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该选择机制包括在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
为此目的,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9中所限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状态寄存器获取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并且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并且通过根据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并且在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操作来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以及一种光学记录载体,其包括该计算机程序和3D视频信息。
上面的特征具有以下效果。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3D视频信息的2D版本。输入装置(例如光盘驱动器)接收由源(例如广播公司或电影制片厂)所确定的格式的3D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器处理3D视频信息(例如对其解包和解码),并且生成要经由显示接口(例如HDMI)传递至3D显示设备的3D显示信号。显示接口也被布置用于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该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至少一种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所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当源选择一种隔行扫描3D视频格式时,视频处理设备基于3D转换能力数据确定隔行扫描3D视频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转换是否可能,所述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该设备具有用于将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存储在状态寄存器中的存储装置。通过从状态寄存器获取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选择机制能够通过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并且在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例如在视频处理器中提供并且在介质插入到设备中时激活选择机制。有利的是,存储的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允许实现轻松且可执行的控制步骤,该控制步骤用于每当在输入的隔行扫描3D视频数据与受支持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之间存在失配时就设立转换功能。
本发明也基于以下认识。当要把特定分辨率的隔行扫描3D视频输入数据输出到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时,各种不同的选项是明显的。传统上,3D显示器至少具有对于2D格式和一些逐行3D视频格式的支持。一种基本的选项可以是自动地切换回可用的最佳共享格式,例如2D格式。另一选项可以是将隔行扫描3D视频转换为逐行3D视频。然而,本发明人看到,这样的转换尽管是可能的,但是可能涉及大量处理能力,而逐行3D视频信号的质量可能仍然相对低下。如果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则选择2D显示信号。提供将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的隔行扫描3D视频输入数据转换成2D显示信号的能力需要更小的处理能力。转换之后的质量通常也仍然是可接受的。
而且,如US2009/0284652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可能要求例如通过在各个不同的处理单元之间交换能力数据而动态地检测任何可用的转换能力。通过将显示3D能力和隔行扫描转换能力二者存储在状态寄存器中并且从而使得能力数据可用于选择机制,选择机制完全控制对最适当的显示格式的选择。特别地,提供作为在也携带3D视频信息的诸如蓝光光盘之类的介质上实现的功能的选择机制使得源侧(例如电影制片厂)能够根据所获取的能力数据确定进行哪种选择。
可选地,存储装置被布置用于存储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该能力用于使得选择机制能够根据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参与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而生成3D显示信号。存储的隔行扫描状态在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方面是介质的优选项。有利的是,选择机制根据存储的能力解码数据确定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的回放是否可用。
可选地,存储装置被布置用于存储用于携带3D视频数据的介质的3D隔行扫描状态,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介质的3D视频数据时根据3D隔行扫描状态适应性调节所述控制。有利的是,当介质要第二次再现时,所述状态被获取并且用来避免向用户重复相似的问题或消息。
可选地,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用于该隔行扫描高分辨率3D格式到分别不同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和/或分别不同的隔行扫描高分辨率3D格式到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有利的是,详细的能力数据可用于确定输入格式、显示格式和转换能力之间的最佳匹配。
可选地,选择机制被实现为视频处理器的控制功能。例如,可以将标准功能添加至使其可用于控制视频处理设备的主机设备或者多媒体程序的预定功能集合。
可选地,选择机制包括提供用于使得用户能够控制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的用户输入。用户可以进一步经由用户输入,例如弹出消息和按钮控制所述选择。
可选地,选择机制包括可替换地根据3D转换能力数据选择2D显示信号。有利的是,当没有适当的隔行扫描转换可选择时,该机制控制处理器生成2D显示信号,该2D显示信号总是会在任何显示设备上显示。
可选地,显示接口是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其被布置用于所述经由增强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EDID]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这具有HDMI标准用于传递3D显示能力数据的优点。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 当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指示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生成3D显示信号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隔行扫描转换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可替换的程序;
- 当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在降低的分辨率下是可能的;
- 生成要显示的消息,其列出3D显示能力数据和/或3D转换能力数据并且使得用户能够选择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
有利的是,所述消息和/或选择的程序或者转换使得用户能够欣赏用于3D视频信息的可能的最佳显示模式。
可选地,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和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光盘的3D视频数据的光盘单元。光学记录载体可以包括上面的计算机程序和3D视频信息。有利的是,光学记录载体可以依照蓝光光盘(BD)系统制造,并且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依照例如如BD系统中所限定的Java编程要求。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给出了依照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特定方法或设备的特征相应地适用于其他的设备或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根据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实例的方式且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将是清楚明白的,并且将参照这些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处理3D视频信息的系统,
图2示出了一种具有3D显示能力数据的存储单元,以及
图3示出了一种具有视频处理设备的3D隔行扫描能力数据的存储单元。
这些图纯粹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绘制。在图中,与已经描述的元素相应的元素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处理三维(3D)视频信息的系统。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也称为主视频数据,并且可以包括辅助数据,例如字幕、图形和其他附加可视信息。3D视频处理设备100耦合到3D显示设备120以便传递3D显示信号110。
3D视频处理设备具有用于接收依照输入格式的3D视频数据的输入装置,包括用于获取3D视频数据的输入单元101,例如视频盘播放器、媒体播放器或者机顶盒。例如,输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从像DVD或者蓝光光盘(BD)那样的光学记录载体105获取视频和辅助信息的光盘单元103。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耦合到网络104,例如互联网或者广播网络的网络接口单元102。视频数据可以从广播公司、远程媒体服务器或者网站获取。3D视频处理设备也可以是卫星接收器或者直接提供显示信号的媒体服务器,即输出要耦合到显示设备的3D显示信号的任何视频设备。该设备可以设有用于设置用户偏好,例如3D视频的再现参数的用户控制元件。
3D视频处理设备具有视频处理器106,该视频处理器耦合到输入单元101,用于处理视频信息以便生成要经由显示接口单元107传递至显示设备的3D显示信号110。可以将辅助数据添加到视频数据,例如在主视频上覆盖字幕。视频处理器106被布置用于将视频信息包含在要传递至3D显示设备120的3D显示信号110中。视频处理器设有将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视频输入数据转换成较低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的功能,其被称为隔行扫描转换,尤其是隔行扫描3D下转换。例如,全HD帧封装隔行扫描3D视频数据可以向下转换成并排半3D格式。
3D显示设备120用于显示3D视频信息。该设备具有接收3D显示控制信号的3D显示器123,该3D显示器用于通过为配戴快门眼镜的观看者的各眼生成多个视图(例如左视图和右视图)或者使用透镜状LCD为没有专用眼睛配戴物的观看者生成多个视图而显示视频信息。该设备具有用于接收从3D视频处理设备100传递的、包括3D视频信息的3D显示信号110的显示接口单元121。该设备具有耦合到接口121的显示处理器122。传递的视频数据在显示处理器122中进行处理以便生成用于在3D显示器123上基于3D视频数据再现3D视频信息的3D显示控制信号。显示设备13可以是提供多个视图并且具有由箭头124所指示的显示深度维度的任何类型的立体显示器。显示设备可以设有用于设置显示器的诸如对比度、颜色或深度参数之类的显示参数的用户控制元件。
输入单元101被布置用于获取来自一定源的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器106被布置用于如下处理3D视频信息。视频处理器处理3D视频信息并且生成3D显示信号。3D显示信号依照一定显示格式(例如HDMI)表示3D视频数据和辅助数据。显示接口107与3D显示设备120接口以便传递3D显示信号。视频处理设备100被布置用于在耦合到显示设备时例如动态地从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该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3D显示能力数据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讨论。
显示处理器122被布置用于基于在接口121上接收的3D显示信号向3D显示器提供表示所述多个视图的显示控制信号。显示设备被布置用于将3D显示能力数据传递至视频处理设备。3D显示能力数据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在3D显示设备的制造期间提供。显示处理器或者另外的控制器可以经由所述接口,即在朝着视频处理设备的方向上传递3D显示能力数据。显示处理器被布置用于基于从显示信号获取对应3D视频数据而提供显示控制信号。
例如存储介质上的3D视频信息包含视频数据和回放程序信息。视频数据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立体视频流,并且也可以包括像编码音频流和图形信息那样的其他数据。视频回放设备被设计成从存储设备读取和解释回放程序信息并且依照回放程序信息中包括的指令和回放设置读取视频流和对视频流解码。回放设备的回放能力可以限于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必须遵循的标准中限定的能力子集。可能地混合有图形数据的解码的视频数据随后格式化成遵循视频接口标准的视频输出数据并且传输至显示设备。
在操作中,视频处理设备执行以下用于处理3D视频信息的功能。输入单元接收依照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例如1920x1080隔行扫描下的立体全HD)的3D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器106处理3D视频信息并且生成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显示接口107连接到3D显示设备120以便传递3D显示信号110。该显示接口也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一种或多种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可以具有比所述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更低的分辨率,并且因此没有与输入的隔行扫描3D视频格式的直接匹配可用。因此,将隔行扫描3D输入格式向下转换成较低分辨率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所述设备的下转换能力由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能力,该能力用于所述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到所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
该设备接合(engage)诸如存储器寄存器之类的存储装置,并且存储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通过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
存储单元可以被布置用于存储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选择机制现在可以根据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参与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而生成3D显示信号。可选地,存储单元被布置用于存储用于携带3D视频数据的介质的3D隔行扫描状态,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介质的3D视频数据时根据3D隔行扫描状态适应性调节所述控制。因此,当再次播放该介质时,可以使用早期确立的状态。
3D转换能力数据可以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用于隔行扫描高分辨率3D格式到分别不同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例如,不同的隔行扫描3D格式可以在转换之后例如通过单独的比特单独地指示为可用作目标格式。同样地,分别不同的输入隔行扫描高分辨率3D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可以例如通过单独的比特单独地指示为可用于到一种或多种目标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转换。
选择机制可以是例如介质(例如BD)上的被提供3D视频信息的回放程序的一部分,该介质也包含隔行扫描3D视频信息。选择机制可以使用Java依照如BD系统中所限定的Java编程要求(所谓的BD-J)实现。
可选地,选择机制可以被实现为视频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这样的控制功能可以应请求例如由用户或者由介质的回放程序或者由传输隔行扫描3D视频信息的广播公司激活。选择机制可以提供用于使得用户能够控制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的用户输入。再者,选择机制可以包括可替换地根据3D转换能力数据或者基于用户输入选择2D显示信号。
在视频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接口被布置用于经由3D显示信号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3D显示能力数据可以由3D显示设备包含在通过适当的高速数字视频接口传递的双向信号中,例如使用公知的HDMI接口(例如参见2006年11月10日的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规范版本1.3a)包含在HDMI信号中,特别地参见关于被扩展为限定如下文中所限定的3D显示能力数据的经由增强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EDID数据结构)的第8.3节。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接口为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其被布置用于所述经由增强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EDID]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下文中描述了特定的实例。
播放器设备通过用于对隔行扫描3D视频流解码的解码器扩展。然而,存在显示设备不支持匹配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的可能性。例如,在HDMI中,只有一些逐行帧封装视频格式是强制性的。HDMI版本1.4a为支持至少一种59.94/60Hz 2D视频格式的HDMI信宿限定了以下所有格式的支持
1920x1080p @ 23.98/24Hz帧封装
1280x720p @ 59.94/60Hz帧封装
1920x1080i @ 59.94/60Hz并排(一半)
1920x1080p @ 23.98/24Hz上下
1280x720p @ 59.94/60Hz上下
对于支持至少一种50Hz 2D视频格式的HDMI信宿,应当支持以下所有格式
1920x1080p @ 23.98/24Hz帧封装
1280x720p @ 50Hz帧封装
1920x1080i @ 50Hz并排(一半)
1920x1080p @ 23.98/24Hz上下
1280x720p @ 50Hz上下。
如果显示设备不支持匹配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那么进一步将播放器扩展为将解码的高分辨率HD隔行扫描3D视频信号(也称为全HD隔行扫描3D视频信号)转换为被3D显示设备支持的较低分辨率(也称为半HD)并排或上下格式。结果是隔行扫描3D视频信号在连接的显示设备上再现,尽管提供稍微更低质量的视频画面。
应当指出的是,所提出的系统降低了在市场上引入例如BD上的隔行扫描S3D(IS3D)视频材料时可能造成的用户混淆和潜在的烦恼。对此,通过存储单元使得播放器隔行扫描转换能力和显示器隔行扫描3D能力集合可用于回放程序。在BD中,这样的存储系统称为播放器状态寄存器(PSR)机制。通过获取播放器隔行扫描转换能力和显示器隔行扫描3D能力,允许盘作者选择合适的播放列表、转换,或者生成在特定情形下最适当的关于可能的问题的消息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 “能够对隔行扫描3D解码”以及“能够进行到强制性HDMI格式的隔行扫描3D转换” 处于要存储在PSR比特中的播放器能力之中。这些能力是播放器的固有能力,并且通常在PSR中是固定的,尽管有可能使其是用户可配置的。“显示设备支持隔行扫描帧封装”处于要存储在PSR比特中的显示设备能力之中。该PSR比特的值取决于连接的3D显示设备的能力,并且可以在每次建立连接时更新。源设备可以检查来自显示器的EDID信息以便看看盘上使用的全HD隔行扫描格式是否被支持,并且据此导出PSR比特值。可替换地,基于用户输入确定这些比特。
图2示出了具有3D显示能力数据的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21示意性地被示为具有4字节,即32比特(b31-b0)的存储容量。该实施例类似于蓝光系统的播放器状态寄存器(PSR),例如PSR 23。PSR23(显示能力)的若干比特b0-3和b8-19如下限定。水平显示器尺寸存储在PSR23的比特b19-b8中,值(b11-b0)给出以厘米为单位的连接的显示器的水平尺寸。
标记为Cap.Stereo的比特b0 22存储连接的电视系统的立体显示能力,其中:
0b=不能显示立体1920x1080/23.976Hz逐行视频和立体1280x720/59.94Hz逐行视频;
1b=能够显示立体1920x1080/23.976Hz逐行视频和立体1280x720/59.94Hz逐行视频。
标记为Cap.p50的比特b1 23存储连接的电视系统的立体1280x720 50p视频显示能力,其中:
0b=不能显示立体1280x720/50Hz逐行视频;
1b=能够显示立体1280x720/50Hz逐行视频。
标记为Cap.NoGl的比特b2 24存储连接的电视系统的立体显示器所需的无眼镜,其中
0b=需要眼镜以观看立体输出模式;
1b=无需眼镜以观看立体输出模式。
为了允许生成被支持的输出隔行扫描3D视频信号,限定了连接的3D显示系统的各种能力。
标记为Cap.IntFP的比特b3 25存储连接的电视系统的隔行扫描帧封装能力,其中
0b=显示设备不支持显示全HD隔行扫描3D视频所需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模式;
1b=显示设备支持显示全HD隔行扫描3D视频所需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模式。
应当指出的是,单个比特b3指示视频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各隔行扫描3D格式的能力,并且可以被限定为指示支持依照预定义标准(例如HDMI 1.4a)是强制性的特定隔行扫描3D视频模式集合。
可选地,另外的PSR比特(例如b4-b7)可以用来指示被连接的显示设备支持的另外的不同隔行扫描3D视频模式。比特集合可以被限定为指示支持的每种单独的隔行扫描3D格式,例如并排配置和上下配置,或者对HDMI视频帧的视频行数加倍并且随后(L最先)在该单个HDMI帧中传输所述2个全HD视图的另外的格式。
图3示出了具有视频处理设备的3D隔行扫描能力数据的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31示意性地被示为具有4字节,即32比特(b31-b0)的存储能力。该实施例类似于蓝光系统的播放器状态寄存器(PSR),例如PSR 24(播放器设备的3D能力)。PSR24的若干比特b0-7被限定为指示设备本身的各种不同的3D相关能力,标记为Cap.A至Cap.H。例如,标记为Cap.A 32的b0可以限定处理1280x720/50Hz逐行视频的能力。
为了允许生成被支持的输出隔行扫描3D视频信号,限定了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对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解码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以及用于高分辨率隔行扫描3D格式到较低分辨率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
标记为Cap.Stereo的比特b8 33存储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其中:
0b=不能对隔行扫描3D视频流解码;
1b=能够对隔行扫描3D视频流解码。
标记为Cap.IntCon的比特b9 34存储了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其中:
0b=不能将解码的隔行扫描3D视频流转换成受显示设备支持的较低分辨率3D格式;
1b=能够将解码的隔行扫描3D视频流转换成受显示设备支持的较低分辨率3D格式。
盘上的回放程序可以从PSR读取上述信息,并且根据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通过以下至少一个动作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响应: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选择隔行扫描转换;以及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能力。该消息可以例如声明3D回放不可能,或者仅在分辨率降低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伴随有用户选择菜单或按钮,例如选择2D版本的选项。详细的响应例如是:
(1)播放器不能对隔行扫描3D解码。显示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可选地,选择一个可替换的程序,例如S3D程序的2D版本。
(2)播放器能够对隔行扫描3D解码,但是显示设备不支持隔行扫描帧封装模式。同样地,播放器没有转换能力。显示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可选地,选择一个可替换的程序,例如S3D程序的2D版本。
(3)播放器能够对隔行扫描3D解码,但是显示设备不支持隔行扫描帧封装模式。然而,播放器确实具有将全HD视频信号转换成强制性HDMI格式之一的能力。显示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是可能的,但是可能存在一些质量损失。
在另一实施例中,没有如上面所述以精简的方式暴露显示器和回放设备能力,而是可以明确地列出各种不同的能力。例如,通过PSR用信号发送通过EDID可用的各种不同的显示模式的相关子集。同样地,回放设备可以具有多个转换选项(例如并排、上下、1280x720p60)。可以在PSR中通过多个比特用信号发送整个集合。
盘上的回放程序可以包括通过将消息显示历史作为用于对应介质或视频程序或者用于3D视频的对应提供商或广播公司的3D隔行扫描状态进行存储而减少烦恼的策略。例如,不必在每次播放盘时显示质量降低的消息,尤其是只要能力设置比特没有改变。
可选地,回放程序的选择机制或者相应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动作的任意组合:
- 当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指示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生成3D显示信号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隔行扫描转换不可用,而隔行扫描帧封装能力指示连接的电视不支持与输入格式匹配的隔行扫描帧封装模式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可替换的程序;
- 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3D视频信息的2D版本;
- 当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在降低的分辨率下是可能的;
- 生成要显示的消息,其列出3D显示能力数据和/或3D转换能力数据并且使得用户能够选择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
消息和相应的用户输入和/或选择的视频流和/或激活的3D隔行扫描转换使得用户能够在连接的3D显示设备上欣赏用于3D视频信息的可能的最佳显示模式。
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可以使用可编程部件以硬件和/或软件实现。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与针对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系统限定的功能相应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上面的说明为了清楚起见参照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应当清楚的是,可以使用不同功能单元或处理器之间的任何适当的功能分布而不偏离本发明。例如,被图示出由单独的单元、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可以由相同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因此,对于特定功能单元的引用应当仅仅视作对于用于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适当装置的引用,而不是表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应当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措词“包括”并没有排除存在未列出的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元件之前的措词“一”或“一个”并没有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任何附图标记并没有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发明可以借助于硬件和软件二者来实现,并且若干“装置”或“单元”可以由相同硬件或软件项表示,并且处理器可能地与硬件元件协作,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单元的功能。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存在于每一个和每一种新颖的特征或者上面描述的或者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的组合之中。

Claims (12)

1.视频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来自介质的三维[3D]视频信息并且用于处理被实现为介质上的功能的选择机制,该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该设备(100)包括:
- 输入装置(101,102,103),其用于从介质接收选择机制和3D视频数据,该3D视频数据依照隔行扫描的3D格式,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
- 视频处理器(106),其用于处理3D视频信息和选择机制并且生成像素数据的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
- 显示接口(107),其用于与3D显示设备(120)接口以便传递3D显示信号(110),该显示接口(107)被布置用于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以及
- 存储装置(21,31),其用于将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存储在状态寄存器中,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通过读状态寄存器并且相应地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该选择机制包括在不能将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匹配的分辨率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存储装置(31)被布置用于存储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根据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参与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而生成3D显示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存储装置(31)被布置用于存储用于携带3D视频数据的介质的3D隔行扫描状态,以便使得选择机制能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介质的3D视频数据时根据3D隔行扫描状态适应性调节所述控制,存储的隔行扫描状态在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方面是介质的优选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用于该隔行扫描3D格式到分别不同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和/或分别不同的隔行扫描3D格式到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选择机制被实现为视频处理器的控制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选择机制包括提供用于使得用户能够控制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的用户输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选择机制包括可替换地根据3D转换能力数据选择2D显示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处理设备,其中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光盘(105)的3D视频数据的光盘单元(103),和/或显示接口(107)是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其被布置用于经由增强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EDID]从3D显示设备接收3D显示能力数据。
9.用于控制来自介质的三维[3D]视频信息的处理并且用于处理被实现为介质上的功能的选择机制的方法,该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该3D视频数据依照隔行扫描的3D格式,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并且所述处理3D视频信息包括生成用于3D显示设备的像素数据的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通过处理选择机制,该方法包括:
- 从状态寄存器获取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
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并且
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
- 通过根据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
-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并且
- 在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
而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 当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指示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生成3D显示信号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隔行扫描转换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
- 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可替换的程序;
- 当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在降低的分辨率下是可能的;
- 生成要显示的消息,其列出3D显示能力数据和/或3D转换能力数据并且使得用户能够选择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
11.用于控制来自介质的三维[3D]视频信息的处理并且用于处理被实现为介质上的功能的选择机制的设备,该3D视频信息包括3D视频数据,该3D视频数据依照隔行扫描的3D格式,具有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匹配的分辨率,并且所述处理3D视频信息包括生成用于3D显示设备的像素数据的3D显示信号,该3D显示信号依照显示格式表示3D视频数据,通过处理选择机制,该设备包括:
- 用于从状态寄存器获取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的装置,
3D显示能力数据指示被3D显示设备接受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该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不同于隔行扫描帧封装格式并且是一种并排或者上下格式,并且
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视频处理设备的用于隔行扫描3D格式到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隔行扫描转换的能力,
- 用于控制3D视频信息的处理的装置,其通过根据3D显示能力数据和3D转换能力数据,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并且在不能将依照隔行扫描帧封装3D格式的3D视频数据转换成并排或者上下格式的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的情况下选择2D显示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装置:
- 用于当视频处理设备的隔行扫描3D解码能力指示通过对3D视频数据解码生成3D显示信号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的装置;
- 用于当隔行扫描3D转换能力数据指示隔行扫描转换不可用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不可能的装置;
- 用于当3D回放不可能时选择可替换的程序的装置;
- 用于当选择隔行扫描3D显示格式和隔行扫描转换时生成要显示的消息以通知用户3D回放在降低的分辨率下是可能的装置;
- 用于生成要显示的消息的装置,该信息列出3D显示能力数据和/或3D转换能力数据并且使得用户能够选择显示格式和/或隔行扫描转换。
CN201280057670.6A 2011-11-24 2012-11-19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Active CN103959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90435.5 2011-11-24
EP11190435.5A EP2597876A1 (en) 2011-11-24 2011-11-24 Interlaced 3D video
US201161563865P 2011-11-28 2011-11-28
US61/563865 2011-11-28
US61/563,865 2011-11-28
PCT/IB2012/056540 WO2013076640A2 (en) 2011-11-24 2012-11-19 Interlaced 3d vide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766A CN103959766A (zh) 2014-07-30
CN103959766B true CN103959766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09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7670.6A Active CN103959766B (zh) 2011-11-24 2012-11-19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CN201280057693.7A Active CN103947196B (zh) 2011-11-24 2012-11-19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7693.7A Active CN103947196B (zh) 2011-11-24 2012-11-19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3) US9560336B2 (zh)
EP (3) EP2597876A1 (zh)
JP (2) JP6157494B2 (zh)
CN (2) CN103959766B (zh)
AU (2) AU2012342094B9 (zh)
BR (2) BR112014012303B1 (zh)
CL (2) CL2014001359A1 (zh)
CY (1) CY1119662T1 (zh)
EA (1) EA201491029A1 (zh)
ES (2) ES2662772T3 (zh)
MA (1) MA35647B1 (zh)
MX (2) MX338254B (zh)
MY (2) MY170859A (zh)
PE (2) PE20142022A1 (zh)
PL (2) PL2752010T3 (zh)
RU (1) RU2613729C2 (zh)
TW (2) TWI587682B (zh)
WO (2) WO201307663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4793B2 (en) * 2012-04-09 2017-02-28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MX2013014965A (es) * 2012-05-24 2014-04-02 Panasonic Corp Dispositivo de recepcion,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on, metodo de recepcion, y metodo de transmision.
EP3157262A4 (en) * 2014-06-12 2018-01-10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O2015190864A1 (ko) * 2014-06-12 2015-12-17 엘지전자(주) 고속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하여 객체 기반 오디오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11266B (zh) * 2014-11-24 2018-04-1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WO2016204481A1 (ko) * 2015-06-16 2016-1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미디어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미디어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미디어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미디어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WO2020086489A1 (en) 2018-10-21 2020-04-30 Saras-3D, Inc. User interface module for converting a standard 2d display device into an interactive 3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839A (zh) * 2005-10-11 2007-04-18 美国博通公司 视频处理系统、机顶盒及处理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WO2011084169A1 (en) * 2010-01-07 2011-07-1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the display of video content
CN102160389A (zh) * 2009-06-11 2011-08-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集成电路、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879B1 (en) * 1997-09-30 2002-08-06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ustomization schemes for content presentation in a device with converged functionality
US6813688B2 (en) * 2000-12-04 2004-11-02 Sun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ata mirroring in a pair of storage devices
MXPA04002985A (es) * 2001-10-02 2004-07-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odo y aparato para grabar senal digital de informacion.
ATE494731T1 (de) * 2003-07-03 2011-01-15 Panasonic Corp Aufzeichn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wiedergabegerät und - verfahren
EP1617370B1 (en) * 2004-07-15 2013-0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at transformation
US20060059227A1 (en) * 2004-09-14 2006-03-16 Randy Zimler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isplaying content in response to a consumer format preference
CN1989563B (zh) * 2005-02-01 2011-06-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程序和再现方法
KR100828358B1 (ko) * 2005-06-14 2008-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디스플레이 모드 전환 방법, 장치, 및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JP2007213400A (ja) 2006-02-10 2007-08-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送装置
KR100800750B1 (ko) * 2006-08-04 2008-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이미지를 생성 및 출력하는 입체 영상 이미지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135686A (ja) 2007-11-29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立体映像記録方法、立体映像記録媒体、立体映像再生方法、立体映像記録装置、立体映像再生装置
JP5089493B2 (ja) 2008-06-03 2012-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受信装置、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受信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映像データ伝送方法
JP2010088092A (ja) * 2008-09-02 2010-04-15 Panasonic Corp 立体映像伝送システム、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装置
JP4740364B2 (ja) 2009-09-29 2011-08-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三次元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372687B2 (ja) * 2009-09-30 2013-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2011114353A (ja) * 2009-11-24 2011-06-09 Panasonic Corp ソース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ソース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の制御方法、シンク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シンク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EP2337362A3 (en) * 2009-12-21 2013-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914884B2 (ja) 2010-02-10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ビデオ信号出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デジタルビデオ信号出力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577789B2 (ja) 2010-03-25 2014-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送信装置、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受信装置
US20120106921A1 (en) * 2010-10-25 2012-05-03 Taiji Sasaki Encoding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JP2012212565A (ja) 2011-03-31 2012-11-01 Nippon Seiki Co Ltd 導光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839A (zh) * 2005-10-11 2007-04-18 美国博通公司 视频处理系统、机顶盒及处理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CN102160389A (zh) * 2009-06-11 2011-08-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集成电路、记录介质
WO2011084169A1 (en) * 2010-01-07 2011-07-1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the display of video cont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12256B1 (pt) 2022-04-26
AU2012342094A1 (en) 2014-07-17
RU2613729C2 (ru) 2017-03-21
EA201491029A1 (ru) 2014-09-30
AU2012342094B9 (en) 2017-10-05
BR112014012303B1 (pt) 2022-04-19
JP6157494B2 (ja) 2017-07-05
PL2752010T3 (pl) 2018-01-31
WO2013076639A3 (en) 2013-07-18
EP2752010A2 (en) 2014-07-09
CN103947196A (zh) 2014-07-23
EP2752010B1 (en) 2017-08-23
EP2783514A2 (en) 2014-10-01
JP6157493B2 (ja) 2017-07-05
EP2597876A1 (en) 2013-05-29
AU2012342094B2 (en) 2017-05-04
MX338254B (es) 2016-04-11
US20170104975A1 (en) 2017-04-13
MY168803A (en) 2018-12-04
CY1119662T1 (el) 2018-04-04
PE20142022A1 (es) 2014-12-30
WO2013076639A2 (en) 2013-05-30
ES2644248T3 (es) 2017-11-28
WO2013076640A3 (en) 2013-07-18
CL2014001359A1 (es) 2014-10-17
CN103959766A (zh) 2014-07-30
JP2015503279A (ja) 2015-01-29
CL2014001358A1 (es) 2014-11-14
US20140300697A1 (en) 2014-10-09
AU2012342093A1 (en) 2014-07-17
RU2014125425A (ru) 2015-12-27
TW201330590A (zh) 2013-07-16
WO2013076640A2 (en) 2013-05-30
TWI587683B (zh) 2017-06-11
AU2012342093B2 (en) 2017-04-13
US9532026B2 (en) 2016-12-27
EP2783514B1 (en) 2018-01-10
PL2783514T3 (pl) 2018-07-31
BR112014012303A2 (pt) 2017-05-30
ES2662772T3 (es) 2018-04-09
TWI587682B (zh) 2017-06-11
CN103947196B (zh) 2017-03-15
MA35647B1 (fr) 2014-11-01
MX2014006150A (es) 2014-08-27
JP2015503278A (ja) 2015-01-29
MX2014006149A (es) 2014-08-27
BR112014012256A2 (pt) 2017-05-30
TW201330591A (zh) 2013-07-16
PE20142074A1 (es) 2014-12-30
US9560336B2 (en) 2017-01-31
MY170859A (en) 2019-09-11
US20140340494A1 (en) 2014-11-20
US9848179B2 (en)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9766B (zh) 隔行扫描的3d视频
US8606076B2 (en) 3D video reproduction matching the output format to the 3D processing ability of a display
RU2506708C2 (ru) Механизм выбора режима 3d для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видео
US201102932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ver a video interface and for compositing 3d video and 3d overlays
KR20120089252A (ko) 3d 비디오 및 2d 비디오 사이의 전환
US20120063742A1 (en) Entry points for 3d trickplay
JP2013090020A (ja) 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方法
EA040953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трехмерной (3d) видеоинформации
JP2013090019A (ja) 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