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3482A -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3482A
CN103953482A CN201410133277.1A CN201410133277A CN103953482A CN 103953482 A CN103953482 A CN 103953482A CN 201410133277 A CN201410133277 A CN 201410133277A CN 103953482 A CN103953482 A CN 103953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valve body
oil
valve
die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3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睿
方文超
徐建新
凌励逊
张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410133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3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3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3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针阀设置于针阀体内,盛油腔设置于针阀和针阀体之间;针阀体内还设有两个进油油道,两个进油油道的一端与盛油腔连接,两个进油油道的另一端在针阀体的上表面形成两个进油油孔;两个进油油道相对针阀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本发明进油油孔相对针阀体中轴线的对称均匀布置,可有效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使得针阀体与针阀的精密配合段在外力作用下的不对称变形减小,进而保证针阀与针阀体的径向摩擦力减小,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喷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技术是当前提高柴油机性能和降低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具有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喷油正时控制灵活及喷油量自由调节等特点,能有效降低柴油机油耗和排放并提高动力性。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其结构参数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压共轨系统的响应速度、喷油速率、可靠性等工作性能。
现有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主要由针阀体、针阀、紧固螺帽、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喷油器体等组成。针阀设置于针阀体内;紧固螺帽将针阀体、喷油器体紧固连接在一起,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等安装于喷油器体内。量孔板设置有进油量孔和出油量孔,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
现有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基本工作过程为:
高压燃油由共轨管进入电控喷油器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控制柱塞处的控制腔;另一路流向针阀处的盛油腔。当电磁阀未激励时,衔铁被衔铁弹簧压紧在阀座上。控制腔和盛油腔是连通的,内部压强相等,控制腔内高压燃油对控制柱塞产生一个向下的燃油液压力。在盛油腔内,高压燃油对针阀产生一个向上的燃油液压力,且向下的液压力大于向上的液压力。此外,针阀上方还承受回位弹簧向下的压紧力,导致针阀被紧压在针阀阀座上面,电控喷油器不喷油。
当电控单元给电磁阀激励时,电磁力驱动衔铁上升,量孔板上方的球阀打开,由于量孔板的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控制腔内的压力迅速下降,控制腔内高压燃油对控制柱塞的向下的燃油液压力迅速减小,产生的压差导致针阀开始向上运动,喷油开始。喷油结束时,电磁阀断电,衔铁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落座,出油量孔关闭,燃油通过进油量孔向控制腔内充油,控制腔内压力开始上升,高压重新建立。当控制腔内产生的燃油液压力与针阀回位弹簧弹力之和大于盛油腔产生的向上的燃油液压力时,控制柱塞和针阀开始一起向下运动,直至针阀落座,喷油结束。
可以看到,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在工作工程中,针阀受到控制腔和盛油腔内液压力、弹簧力、偶件间隙摩擦力等多个复杂外力的共同作用;此外,针阀体、喷油器体等零件受紧固螺帽与喷油器体间的螺纹力压紧在喷油器体上,针阀体还同时受到紧固螺帽与喷油器体螺纹连接产生的压紧力等。一般来说,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要实现高压下精确、稳定的喷射控制,针阀的运动稳定性至关重要,而在上述多种外力作用下,针阀体内腔会产生变形,从而加大针阀体与针阀的径向摩擦,影响电控喷油器性能。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能够有效减小电控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能够有效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构成针阀偶件,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针阀体内,所述盛油腔设置于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所述针阀体内还设有两个进油油道,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盛油腔连接,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的另一端在所述针阀体的上表面形成两个进油油孔;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针阀体的上表面沿轴向垂直向下设有两个定位销孔;所述两个定位销孔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定位销孔和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孔沿所述针阀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深度不超过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设于所述针阀体的所述定位销孔轴向的孔底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针阀体具有支承面,所述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所述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
进一步地,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
其中,所述针阀导向直径与针阀体中孔导向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盛油腔下方的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间隙为0.3~2mm。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包括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喷油器。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械喷油器,包括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喷油器。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定位销孔和两个进油油孔相对针阀体中轴线的对称均匀布置,可有效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使得针阀体与针阀的精密配合段在外力作用下的不对称变形减小,进而保证针阀与针阀体的径向摩擦力减小,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2、本发明的定位销孔沿针阀体的轴向延伸方向下挖深孔,可进一步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3、本发明的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4、本发明的喷油器易于实现,并且适用于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和机械喷油器,具有普适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中的喷油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针阀体与针阀组合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针阀体与针阀组合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包括针阀1、针阀体2、紧固螺帽3和盛油腔4等。针阀1、针阀体2构成针阀偶件,针阀1通过精密配合设置于针阀体2内,针阀体2具有支承面201,紧固螺帽3具有凸出部301,针阀体2的支承面201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3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盛油腔4设置于针阀1和针阀体2之间。将针阀体2的支承面201和紧固螺帽3的凸出部301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设定为L1,将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平面设定为L2。在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的平面L2不高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1的情况下,使得盛油腔4尽量接近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较佳地,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的平面L2可以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1共面。
进一步,发明人在针对喷油器的安装固定时,发现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1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针阀体中孔导向段在平面L1以上部位有向内收缩的趋势,这种变形趋势会导致针阀体中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有缩小的趋势,从而造成针阀偶件滑动性不佳(运动阻滞),导致喷射控制特性不稳定。为了减少这种变形带来的影响,发明人进一步提出,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较佳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使得针阀体导向段远离受力区域,中孔变形量减小,从而对滑动性的影响也得以减小。
其中,针阀导向直径与针阀体中孔导向直径相等。
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盛油腔4在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使得盛油腔4、针阀体2与针阀1精密配合段尽量靠近针阀体2与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面、甚至高于针阀体2与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面,从而能够尽量避免外界作用力带来对该处盛油腔和针阀体的内腔变形;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2所示,当盛油腔4在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远离喷孔一端)后,在设于盛油腔4的底面下方(靠近喷孔一端)的针阀1与针阀体2的精密配合面处增设一段径向间隙,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1在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下方的精密配合段不受外力影响,进一步避免外力带来的针阀体2内腔变形。优选地,盛油腔4的底面下方的针阀1与针阀体2的配合面处的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3~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盛油腔下方的针阀体与针阀精密配合段设有径向间隙,可避免针阀或针阀体的径向变形引入的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控制的精度和运动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介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1与盛油腔4顶面所在平面L2之间的针阀1和针阀体2之间的配合面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至少为0.3mm。
当设置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时,在位于盛油腔的顶面上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1~3mm,径向间隙的高度为0.5~8mm。
其中,径向间隙的宽度方向为垂直于针阀中轴线的方向,径向间隙的高度方向为平行于针阀中轴线的方向。
可被理解的是,在位于盛油腔的顶面上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置径向间隙,同样,能够避免位于盛油腔上方的针阀或针阀体的径向变形引入的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控制的精度和运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喷油器适用于电控喷油器和机械喷油器,具有普适性。
优选地,一种具有上述喷油器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还包括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喷油器体等部件,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形成盛油腔4,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与量孔板之间形成控制腔,喷油器体内设有主油道。控制柱塞设置于控制柱塞套内,其外周表面与控制柱塞套的内部通孔的表面形成配合面。衔铁设置于衔铁导向内,其外周表面与衔铁导向体的内部通孔的内表面也形成配合面。量孔板设置有进油量孔和出油量孔,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紧固螺帽3将针阀体2、喷油器体等组件整体紧固连接在一起,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等安装于喷油器体内。其中,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较佳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在位于盛油腔的顶面上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1~3mm,径向间隙的高度为0.5~8mm。在位于盛油腔的底面下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3~2mm。
本实施例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此外,位于盛油腔上方和/或下方的针阀体与针阀精密配合段设有径向间隙,可避免针阀或针阀体的径向变形引入的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控制的精度和运动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与实施例1中的喷油器的结构相类似,同样包括针阀1、针阀体2、紧固螺帽3和盛油腔4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结合图2—图4,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喷油器中,针阀体2上设置了两个对称的定位销孔21和两个对称的进油油道23。定位销孔21设于针阀体2的上表面沿轴向垂直向下。参见图2和图3,位于针阀体2内的进油油道23的一端与盛油腔4连接,另一端在针阀体2的上表面形成两个进油油孔31。与现有技术中的非对称布置不同,两个定位销孔21相对针阀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两个进油油道23也相对针阀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两个定位销孔21和两个进油油孔31相对针阀体的中心轴线均匀布置。
两个定位销孔21和两个进油油孔31相对针阀体2中轴线的对称均匀布置,可有效提高针阀体2结构的对称性,使得针阀体2与针阀1的精密配合段在紧固螺帽3的螺纹压紧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不对称变形减小,进而保证针阀1与针阀体2的径向摩擦力减小,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4所示,定位销孔21沿针阀体2的轴向延伸方向下挖深孔,定位销孔21的孔底不超过针阀体2与紧固螺帽3的配合平面。优选地,定位销孔21设于针阀体2的轴向的底部平面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共面。从而进一步提高针阀体2结构的对称性,减小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在紧固螺帽3的螺纹压紧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不对称变形而引起的摩擦力。
同样,在本实施例的喷油器,还可以设置盛油腔4的位置,使盛油腔4在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上移的位置、以及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的径向间隙的大小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本发明的喷油器通过设置盛油腔4的位置、以及定位销孔21和进油油道23的对称分布,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1精密配合段不受外力影响,避免外力带来的针阀体2内腔变形;以及提高针阀体2结构的对称性,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在螺纹压紧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不对称变形减小;从而实现有效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1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喷油器还可以包括两条冷却油道和设置在针阀体2内的冷却油腔,冷却油沿着第一冷却油道依次穿过衔铁导向体、控制柱塞套、针阀体2进入到冷却油腔内,沿针阀体2内的冷却油腔半个圆周循环后,沿着第二冷却油道依次穿过针阀体2、控制柱塞套和衔铁导向体返回到喷油器体上的冷却油道,实现一个冷却油循环周期。位于针阀体2内的两个冷却油道,其一端与冷却油腔连接,另一端在针阀体2的上表面形成两个冷却油孔。
两个定位销孔21相对针阀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两个进油油道23也相对针阀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两个冷却油道相对针阀体中轴线对称布置。此外,两个定位销孔21和两个进油油孔31和两个冷却油孔相对针阀体2的中心轴线均匀布置。
通过上述改进,两个定位销孔21、两个进油油孔31和两个冷却油孔相对针阀体2中轴线的对称均匀布置,可进一步提高针阀体2结构的对称性,使得针阀体2与针阀1的精密配合段在紧固螺帽3的螺纹压紧力及液压力作用下不对称变形减小,进而保证针阀1与针阀体2的径向摩擦力减小,提高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样,本实施例的喷油器适用于电控喷油器和机械喷油器,具有普适性。
优选地,一种具有上述喷油器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还包括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喷油器体等部件,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形成盛油腔4,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与量孔板之间形成控制腔,喷油器体内设有主油道。控制柱塞设置于控制柱塞套内,其外周表面与控制柱塞套的内部通孔的表面形成配合面。衔铁设置于衔铁导向内,其外周表面与衔铁导向体的内部通孔的内表面也形成配合面。量孔板设置有进油量孔和出油量孔,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紧固螺帽3将针阀体2、喷油器体等组件整体紧固连接在一起,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等安装于喷油器体内。
可见,本实施例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定位销孔和两个进油油孔相对针阀体中轴线的对称均匀布置,可有效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使得针阀体与针阀的精密配合段在外力作用下的不对称变形减小,进而保证针阀与针阀体的径向摩擦力减小,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本实施例的定位销孔沿针阀体的轴向延伸方向下挖深孔,可进一步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另外,本实施例的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喷油器与实施例1或2中的喷油器的结构相类似,同样包括针阀1、针阀体2、紧固螺帽3和盛油腔4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或2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结合图2,针阀体2的内侧设有扩孔22,扩孔位于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的最上端。扩孔22沿径向的宽度(直径)和沿轴向的深度的设计不小于针阀体2和针阀1的径向变形。具体来说,扩孔22直径比针阀1的直径增加0.1~3mm。扩孔22沿轴向的深度为0.5~8mm。由此,通过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的上端增加一段扩孔22的设置,可有效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的顶部变形不会造成针阀偶件径向摩擦力增加。
进一步,在位于盛油腔的顶面上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1~3mm,径向间隙的高度为0.5~8mm。在位于盛油腔的底面下方的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3~2mm。
其中,径向间隙的宽度方向为垂直于针阀中轴线的方向,径向间隙的高度方向为平行于针阀中轴线的方向。
同样,在本实施例的喷油器,还可以设置盛油腔4的位置,使盛油腔4在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上移的位置、以及针阀和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的径向间隙的大小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喷油器,还可以设置定位销孔、进油油孔和/或冷却油孔的位置,具体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提供的喷油器通过设置盛油腔的位置,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1精密配合段不受外力影响,避免外力带来的针阀体2内腔变形;通过设置定位销孔21、进油油道和冷却油道的对称分布,提高针阀体结构的对称性,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在螺纹压紧力及液压力作用下不对称变形减小;通过设置针阀体2与针阀1配合面的上端的扩孔22,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1的配合面的顶部变形不会造成针阀偶件径向摩擦力增加。进而实现有效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同样,本实施例的喷油器适用于电控喷油器和机械喷油器,具有普适性。
优选地,一种具有上述喷油器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还包括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喷油器体等部件,针阀1与针阀体2之间形成盛油腔4,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与量孔板之间形成控制腔,喷油器体内设有主油道。控制柱塞设置于控制柱塞套内,其外周表面与控制柱塞套的内部通孔的表面形成配合面。衔铁设置于衔铁导向内,其外周表面与衔铁导向体的内部通孔的内表面也形成配合面。量孔板设置有进油量孔和出油量孔,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紧固螺帽3将针阀体2、喷油器体等组件整体紧固连接在一起,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等安装于喷油器体内。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保证针阀体与针阀配合面的顶部变形不会造成针阀偶件径向摩擦力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喷射控制的精度及其稳定性。此外,本实施例的位于盛油腔下方的针阀体与针阀精密配合段设有径向间隙,可避免针阀或针阀体的径向变形引入的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控制的精度和运动稳定性。另外,本实施例的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可被理解的是,本发明针对喷油器的改造,可以择其部分或全部进行自由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针阀体内,所述盛油腔设置于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所述针阀体内还设有两个进油油道,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盛油腔连接,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的另一端在所述针阀体的上表面形成两个进油油孔;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体的上表面沿轴向垂直向下设有两个定位销孔;所述两个定位销孔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销孔和所述两个进油油道相对所述针阀体的中轴线均匀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孔沿所述针阀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深度不超过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针阀体的所述定位销孔轴向的孔底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体具有支承面,所述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所述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 
8.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条所述的喷油器。 
9.一种机械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条所述的喷油器。 
CN201410133277.1A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Pending CN103953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3277.1A CN103953482A (zh)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1636.8 2013-10-24
CN201310511636 2013-10-24
CN201410133277.1A CN103953482A (zh)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3482A true CN103953482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111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2514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新式喷油器
CN201410133366.6A Pending CN103953483A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
CN20142016049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7753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喷油器
CN201410133277.1A Pending CN103953482A (zh)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
CN201410133457.XA Active CN103953484B (zh)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的喷油器
CN20142016108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2513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改进的喷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111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2514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新式喷油器
CN201410133366.6A Pending CN103953483A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
CN20142016049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7753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喷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3457.XA Active CN103953484B (zh) 2013-10-24 2014-04-03 用于柴油机的喷油器
CN20142016108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2513U (zh) 2013-10-24 2014-04-03 一种改进的喷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203822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192A (zh) * 2019-01-08 2019-03-01 北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喷油嘴及包括其的喷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5380B (zh) * 2021-12-09 2024-02-06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速机电控喷油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14165373A (zh) * 2021-12-17 2022-03-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喷油器和共轨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352A (zh) * 2006-11-16 2008-05-28 史春盛 喷油器总成低速控油装置
JP2009275597A (ja) * 2008-05-14 2009-11-26 Yanmar Co Ltd コモンレールインジェクタ
EP2187042A1 (en) * 2008-11-14 2010-05-19 Robert Bosch GmbH An injector nozzle and a nozzle retaining nut with a reduced effective head friction diameter
CN101806266A (zh) * 2010-03-04 2010-08-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控单体泵与电控喷油器双阀燃油喷射装置
CN102322378A (zh) * 2011-07-30 2012-01-18 郑国璋 一种柴油机低粘度燃料喷油器
CN203022939U (zh) * 2010-06-07 2013-06-26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混合型喷嘴的用于柴油发动机与燃气发动机的双重燃料喷射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2659B (zh) * 1985-04-01 1986-11-12 大连工学院 多孔喷油嘴
DE20320869U1 (de) * 2003-08-11 2005-05-19 Siemens Ag Einspritzventil mit Ventilhaltekörper mit optimierter Anlagefläche
JP4066959B2 (ja) * 2004-01-27 2008-03-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装置
CN1616814A (zh) * 2004-11-30 2005-05-18 大连理工大学 导向台式喷油嘴
CN2854112Y (zh) * 2005-10-21 2007-01-03 侯德洋 电控直喷式汽油机微位移复合式喷油器
JP4364864B2 (ja) * 2005-11-18 2009-1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可変噴孔インジェクタ
CN100451324C (zh) * 2006-04-03 2009-01-14 柳州华威电控技术有限公司 压电陶瓷电控柴油喷油器
DE102007002759A1 (de) * 2007-01-18 2008-07-24 Robert Bosch Gmbh Kraftstoffinjektor mit direkter Düsennadelsteuerung
CN101963119B (zh) * 2010-11-08 2012-04-25 郑国璋 一种压电式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
CN102168637A (zh) * 2011-05-25 2011-08-3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 柴油机的喷油嘴偶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352A (zh) * 2006-11-16 2008-05-28 史春盛 喷油器总成低速控油装置
JP2009275597A (ja) * 2008-05-14 2009-11-26 Yanmar Co Ltd コモンレールインジェクタ
EP2187042A1 (en) * 2008-11-14 2010-05-19 Robert Bosch GmbH An injector nozzle and a nozzle retaining nut with a reduced effective head friction diameter
CN101806266A (zh) * 2010-03-04 2010-08-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控单体泵与电控喷油器双阀燃油喷射装置
CN203022939U (zh) * 2010-06-07 2013-06-26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混合型喷嘴的用于柴油发动机与燃气发动机的双重燃料喷射阀装置
CN102322378A (zh) * 2011-07-30 2012-01-18 郑国璋 一种柴油机低粘度燃料喷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192A (zh) * 2019-01-08 2019-03-01 北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喷油嘴及包括其的喷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67753U (zh) 2014-10-08
CN103953484A (zh) 2014-07-30
CN103953484B (zh) 2017-11-17
CN203822513U (zh) 2014-09-10
CN203822514U (zh) 2014-09-10
CN103953483A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8969B (zh) 压电控制蓄压稳压式喷油器
CN104314725A (zh) 中孔蓄压无静态泄漏喷油器
CN103644056B (zh) 一种共轨系统喷油器
CN204200442U (zh) 一种中孔蓄压无静态泄漏喷油器
CN104018965A (zh) 电磁控制蓄压稳压式喷油器
CN102213165B (zh)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
CN104265532A (zh) 用于喷油器的控制阀
CN104018964A (zh) 蓄压限流式压电控制喷油器
CN103104391B (zh) 带控制阀的电控柴油机喷油器
CN103334859A (zh) 喷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09719B (zh) 一种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
CN203822513U (zh) 一种改进的喷油器
CN203925849U (zh) 压电控制蓄压稳压式喷油器
CN203175733U (zh) 电控喷油器的控制喷射平阀机构
CN107061088B (zh) 一种新型共轨喷油器
CN105201716A (zh) 一种新型共轨喷油器
CN105673282B (zh) 压力平衡阀式共轨喷油器
CN103925136B (zh) 一种电磁阀侧向安装的喷油器
CN104358644A (zh) 喷油器高速电磁阀
CN101397963A (zh) 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
CN105673287A (zh) 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
CN203098111U (zh) 电控喷油器的控制喷射阀
CN101839367B (zh) 一种整体式电磁阀
CN105781840A (zh) 一种孔板结构无静态泄漏低惯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CN105822477A (zh) 一种无静态泄漏变压腔式低惯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