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3441A - 流道对转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流道对转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3441A
CN103953441A CN201410101571.4A CN201410101571A CN103953441A CN 103953441 A CN103953441 A CN 103953441A CN 201410101571 A CN201410101571 A CN 201410101571A CN 103953441 A CN103953441 A CN 103953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ed
injection channel
fluid passage
firing chamber
counter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15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3441B (zh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Z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15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3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3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3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3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3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压气机和燃烧室,在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燃烧室设置在正向旋转结构体内,压气机与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压气机与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对离心流体通道传热,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喷射通道与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的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功率密度高、污染排放少、燃料多样性好、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流道对转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重要,传统发动机功率密度低、污染排放严重、燃料多样性差、生产成本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压气机和燃烧室,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压气机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2: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压气机、燃烧室和液体源,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压气机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液体源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3: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附属喷射通道和燃烧室,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设为透平。
方案5: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附属喷射通道、燃烧室和液体源,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所述液体源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设为透平。
方案7: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压气机、附属喷射通道和燃烧室,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压气机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8: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使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方案9:在方案7或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设为透平。
方案10: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压气机、附属喷射通道、燃烧室和液体源,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内;所述压气机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所述液体源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11: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方案12:在方案10或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设为透平。
方案13:在上述所有包括所述液体源的方案中,进一步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经旋转接头与所述液体源连通,并可进一步将所述旋转接头设为等内径旋转接头、设为顺锥旋转接头、设为逆锥旋转接头或设为盘式旋转接头;或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以遥供形式与所述液体源连通,并可进一步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经液体送入口、液体滴入口或经液体射入口以遥供形式与所述液体源连通;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转子液体通道,在所述转子液体通道内设与所述转子液体通道不接触且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的内置液体送入管,所述液体源经所述内置液体送入管与所述转子液体通道连通,所述转子液体通道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连通,或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经离心泵与所述液体源连通。
方案14:在方案1至1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为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
方案15:在方案14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
方案16:在方案14或15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设为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的管道。
方案17:在方案14或15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设置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18:在方案16或17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管道设为螺旋管。
方案19:在方案18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螺旋管设为柱形螺旋管或设为盘形螺旋管。
方案20:在方案1至19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或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外设静止壳体。
方案21:在方案1至20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处的承压能力大于2MPa。
方案22:在方案1至2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向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供送液体时,该液体在汽化前进入所述离心流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述喷射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有矩设置”是指所述喷射通道喷射时所受到的反作用力对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旋转轴线产生扭矩的设置方式。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发动机效率,可选择性地根据公知技术,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隔热层。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发动机效率,可选择性地根据公知技术,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上和/或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内设隔热层。
本发明中,所谓的“一体化设置”包括固连设置和整体加工成型的设置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压气机可以是轴流、径流,可以是多级、单级。
本发明中,所述透平可以是轴流、径流,可以是多级、单级。
本发明中,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燃料可以通过独立喷射的方式进入所述燃烧室,也可以与空气一起混合后进入所述燃烧室,还可以由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旋转轴经旋转接头或以遥供方式输入到所述燃烧室。
本发明中,所谓的“遥供形式”是指非接触式液体传输方式,例如,A以遥供形式与B连通是指A与B在不存在固体接触的前提下,A中的流体进入B中的连通形式,包括滴入形式、射入形式、喷入形式、吸入形式和螺旋泵入形式等,不包括离心泵入形式。
本发明中,所述螺旋泵入形式是指在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的流体吸入口处的通道内壁上设螺旋结构,或在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的流体吸入口内部设置静止件,在所述静止件上设螺旋结构,所述静止件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不接触。
本发明中,所谓的“离心泵入形式”是指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旋转轴与离心泵的旋转叶轮连接的、由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旋转轴带动所述离心泵的旋转叶轮旋转将液体泵入的连通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处的承压能力大于2MPa、2.5MPa、3MPa、3.5MPa、4MPa、4.5MPa、5MPa、5.5MPa、6MPa、6.5MPa、7MPa、7.5MPa、8MPa、8.5MPa、9MPa、9.5MPa、10MPa、10.5MPa、11MPa、11.5MPa、12MPa、12.5MPa、13MPa、13.5MPa、14MPa、14.5MPa、15MPa、15.5MPa、16MPa、16.5MPa、17MPa、17.5MPa、18MPa、18.5MPa、19MPa、19.5MPa、20MPa、20.5MPa、21MPa、21.5MPa、22MPa、22.5MPa、23MPa、23.5MPa、24MPa、24.5MPa、25MPa、25.5MPa、26MPa、26.5MPa、27Pa、27.5MPa、28MPa、28.5MPa、29MPa、29.5MPa或大于30MPa。
本发明中,所述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处的工质压力应与其承压能力相匹配,即所述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处的最高工质压力达到其承压能力。
本发明对所述喷射通道的工质入口处的承压能力限压是为了提高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中,所谓的“离心流体通道”是指在径向方向有分布的流体通道以及由在径向方向上有分布的流体通道和在径向方向上没有分布的流体通道构成的流体通道,例如完全按照径向方向设置的流体通道、按渐开或渐缩形式设置的螺旋式流体通道、在径向方向上有反复的流体通道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喷射通道”是指一切可以喷射流体获得反作用力的通道,例如,亚音速喷管、超音速喷管(即拉瓦尔喷管)、透平、涡轮或导流喷射通道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附属喷射通道”是指一切可以喷射流体获得反作用力的通道,例如,亚音速喷管、超音速喷管(即拉瓦尔喷管)、透平、涡轮或导流喷射通道等。
本发明中,所述喷射通道、所述附属喷射通道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流体喷射产生反作用力。
本发明中,可选择性地根据公知技术设置冷凝冷却器、回热器和/或液体泵以及液体储罐,在设有所述冷凝冷却器的结构中,由所述喷射通道喷射的工质进入所述冷凝冷却器。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源是指液体工质源,例如能够提供水或其它液体工质(例如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装置、单元、系统或储罐,例如,由液体储罐和液体泵构成的系统,再例如,液体储罐或靠重力供液体的液体储罐等。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源内的液体工质可以选择性地选择水、烷烃、氟立昂或醇类等。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源可选择性地设为所述气体液化物源,所述气体液化物源内的气体液化物是指被液化的标准状态下为气态的气体,这里的气体是指标准状态下其蒸气分气压大于或等于一个大气压的物质,例如,液化氮气、液化氧气、液化二氧化碳或液化空气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转子液体通道”是指至少有一部分液体通道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的随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转动的,且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的那一部分液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为非顺锥形液体通道的液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顺锥形液体通道”是指锥形的渐开方向与所述内置液体送入管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一致的锥形液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非顺锥形液体通道”是指除所述顺锥形液体通道以外的所有形状的流体通道,例如等内径流体通道、非等内径流体通道、内壁设有螺旋的流体通道或逆锥形液体通道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逆锥形液体通道”是指锥形的渐开方向与所述内置液体送入管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锥形液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顺锥旋转接头”是指锥形的渐开方向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接头。
本发明中,所谓的“逆锥旋转接头”是指锥形的渐开方向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接头。
本发明中,所谓的“盘式旋转接头”是指旋转接头中的旋转件上设有圆盘的旋转接头,此圆盘的作用是减少液体泄漏。
本发明中,所谓A和B连通是指A与B之间工质发生流动,包括工质从A流到B或者从B流到A,或者工质先从A流到B再从B流到A。所谓的“连通”包括直接连通、间接连通和经操作单元连通,所述操作单元包括阀、控制机构、供送机构(泵)和热交换器等。
本发明中,某个数值A以上和某个数值A以下均包括本数A。
本发明人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认为: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只阐述了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功,这一定律是正确的,但是是片面的。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热定义为能量的最低形式,或者简称为这是宇宙的垃圾。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生长过程都是放热的。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一个过程或任何一个循环(不局限于热力学过程,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光化学反应过程、生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都包括在内)其最大做功能力守恒,本发明人认为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不能提高其做功能力的,也就是说,豆芽的做功能力是不可能高于豆子的做功能力加上其吸收的养分的做功能力之和;之所以一棵树木的做功能力要大于树苗的做功能力,是因为阳光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参与了由树苗到树木的生长过程。
本发明人认为:热机工作的基本逻辑是收敛-受热-发散。所谓收敛是工质的密度的增加过程,例如冷凝、压缩均属收敛过程,在同样的压力下,温度低的工质收敛程度大;所谓受热就是工质的吸热过程;所谓发散是指工质的密度降低的过程,例如膨胀或喷射。任何一个发散过程都会形成做功能力的降低,例如,气态的空气的做功能力要远远低于液态空气的做功能力;甲醇加水加中等温度的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热大于甲醇的燃烧热20%左右,但其做功能力大于甲醇的做功能力的比例则微乎其微,其原因在于这一过程虽然吸了20%左右的热,但是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发散程度远远大于甲醇。因此,利用温度不高的热参加化学反应是没有办法有效提高生成物的做功能力的。
本发明人认为:距离增加是熵增加的过程,冷热源之间的距离也影响效率,距离小效率高,距离大效率低。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功率密度高、污染排放少、燃料多样性好、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正向旋转结构体、11离心流体通道、12管道、13静止壳体、2反向旋转结构体、3压气机、4燃烧室、5喷射通道、6液体源、7附属喷射通道、10转子液体通道、101内置液体送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和燃烧室4,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2体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燃烧室4和液体源6,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2体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附属喷射通道7和燃烧室4,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附属喷射通道7、燃烧室4和液体源6,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7、8中,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具体的设为了透平。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还可以改设为拉瓦尔喷管等。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附属喷射通道7和燃烧室4,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附属喷射通道7、燃烧室4和液体源6,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改为将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
本实施例11、12中,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具体的设为了透平。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还可以改设为拉瓦尔喷管等。
本发明的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均将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为了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侧壁内。
实施例13
如图13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改为将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设为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的管道12。
实施例14
如图14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管道12具体的设为了螺旋管。
实施例15
如图15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腔中设置管道12,所述管道12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
实施例16
如图16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管道12具体的设为了螺旋管。
实施例14和16中,所述管道12均设为了柱形螺旋管,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管道12可以改设为盘形螺旋管。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参照实施例13至16及其变换得到的实施方式设置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及所述管道12。
实施例17
如图17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外增设静止壳体13。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外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外2设置所述静止壳体13或仅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外2设置所述静止壳体13。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参照本实施例及其变换得到的实施方式设置所述静止壳体13。
实施例18
如图18所示的流道对转发动机,其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转子液体通道10,在所述转子液体通道10内设与所述转子液体通道10不接触且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共轴线的内置液体送入管101,所述液体源6经所述内置液体送入管101与所述转子液体通道10连通,所述转子液体通道10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改为将所述离心流体通道经旋转接头与液体源连通,并进一步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旋转接头设为等内径旋转接头、设为顺锥旋转接头、设为逆锥旋转接头或设为盘式旋转接头;或将所述离心流体通道以遥供形式与液体源连通,并进一步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经液体送入口、液体滴入口或经液体射入口以遥供形式与所述液体源6连通,或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经离心泵与所述液体源6连通。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可参照本实施例及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变换得到的实施方式设置所述液体源7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的连通方式。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将所述喷射通道5具体的设为了超音速喷管(即拉瓦尔喷管),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有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喷射通道5都可以设为透平(包括涡轮)、亚音速喷管或改设为导流喷射通道。
本发明中所有设有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的实施方式中,都将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体的设为了透平,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都可以设为亚音速喷管、超音速喷管或改设为导流喷射通道。
本发明的设有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的实施例中,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的设置使得该实施例的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能够利用来自所述燃烧室4的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工质携带的热量来增加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做功能力,提高效率;在未设有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的实施例中,来自所述燃烧室4的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工质可以直接排放掉或做其他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都将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具体的设为了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所述燃烧室4具体的设置在所述空心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腔中,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可以设置为实心正向旋转结构体,所述燃烧室4、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可以通过掏空的方式在所述实心正向旋转结构体内形成,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还可以改设为其他任何合适的结构。
本发明的所有设有所述压气机3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都可以选择性的将所述压气机3可以是轴流式或设为径流式,还可以选择性的将所述压气机3设为多级或设为单级。
本发明的所有设有所述透平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都可以选择性的将所述透平设为轴流式或设为径流式还可以选择性的将所述透平设为多级或设为单级。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所有未设置所述液体源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在使用时可以使用独立的液体源。
为了更好的采用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对工质进行增压,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都可以使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向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供送液体时,该液体在汽化前进入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都可以选择性的将所述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处的承压能力设为大于2MPa、2.5MPa、3MPa、3.5MPa、4MPa、4.5MPa、5MPa、5.5MPa、6MPa、6.5MPa、7MPa、7.5MPa、8MPa、8.5MPa、9MPa、9.5MPa、10MPa、10.5MPa、11MPa、11.5MPa、12MPa、12.5MPa、13MPa、13.5MPa、14MPa、14.5MPa、15MPa、15.5MPa、16MPa、16.5MPa、17MPa、17.5MPa、18MPa、18.5MPa、19MPa、19.5MPa、20MPa、20.5MPa、21MPa、21.5MPa、22MPa、22.5MPa、23MPa、23.5MPa、24MPa、24.5MPa、25MPa、25.5MPa、26MPa、26.5MPa、27Pa、27.5MPa、28MPa、28.5MPa、29MPa、29.5MPa或设为大于30MPa,从而提高所述发动机的效率。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和燃烧室(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2)体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2.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燃烧室(4)和液体源(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3.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附属喷射通道(7)和燃烧室(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或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设为透平。
5.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附属喷射通道(7)、燃烧室(4)和液体源(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或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喷射通道(5)设为透平。
7.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附属喷射通道(7)和燃烧室(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3)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4)连通。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流道对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设为透平。
10. 一种流道对转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压气机(3)、附属喷射通道(7)、燃烧室(4)和液体源(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设置离心流体通道(11),所述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1)体内;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或所述压气机(3)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一体化设置,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所述燃烧室(4)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来自所述燃烧室(4)并对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传热后的气体进入所述附属喷射通道(7),所述液体源(6)与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离心流体通道(11)与喷射通道(5)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5)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有矩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冲击传动结构(21),所述喷射通道(5)喷射的流体对所述冲击传动结构(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对外输出动力,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CN201410101571.4A 2013-03-19 2014-03-18 流道对转发动机 Active CN103953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1571.4A CN103953441B (zh) 2013-03-19 2014-03-18 流道对转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77752 2013-03-19
CN201310087775.2 2013-03-19
CN201310087775 2013-03-19
CN201310099315 2013-03-26
CN201310099315.1 2013-03-26
CN2013100993151 2013-03-26
CN2013101072619 2013-03-29
CN201310107261.9 2013-03-29
CN201310107261 2013-03-29
CN201410101571.4A CN103953441B (zh) 2013-03-19 2014-03-18 流道对转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3441A true CN103953441A (zh) 2014-07-30
CN103953441B CN103953441B (zh) 2016-06-01

Family

ID=51330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1571.4A Active CN103953441B (zh) 2013-03-19 2014-03-18 流道对转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534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9021A (zh) * 2014-09-11 2015-12-23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转叶轮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
CN106640205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的动力系统
CN106677833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动量发动机
CN106677832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旋流管角动量发动机
CN106854998A (zh) * 2015-11-05 2017-06-16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进动原理的热功转换方法
CN107060886A (zh) * 2015-11-09 2017-08-18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转管角动量发动机
CN10713110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CN108104942A (zh) * 2016-10-29 2018-06-01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燃料旋转动力发动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874A (en) * 1974-09-11 1975-08-19 Henry E Bailey Turbine engine
CN1115004A (zh) * 1995-04-20 1996-01-17 郭颖 反击式喷气发动机
CN2232084Y (zh) * 1994-12-20 1996-07-31 李红江 反力外燃喷气发动机
CN2387274Y (zh) * 1999-09-22 2000-07-12 蔡盛龙 旋转喷气轴发动机
CN1356454A (zh) * 2000-12-05 2002-07-03 祝长宇 一种离心发动机
US20080173592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il centrifu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874A (en) * 1974-09-11 1975-08-19 Henry E Bailey Turbine engine
CN2232084Y (zh) * 1994-12-20 1996-07-31 李红江 反力外燃喷气发动机
CN1115004A (zh) * 1995-04-20 1996-01-17 郭颖 反击式喷气发动机
CN2387274Y (zh) * 1999-09-22 2000-07-12 蔡盛龙 旋转喷气轴发动机
CN1356454A (zh) * 2000-12-05 2002-07-03 祝长宇 一种离心发动机
US20080173592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il centrifug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9021A (zh) * 2014-09-11 2015-12-23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转叶轮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
CN106640205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的动力系统
CN106677833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动量发动机
CN106677832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旋流管角动量发动机
CN106854998A (zh) * 2015-11-05 2017-06-16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进动原理的热功转换方法
CN107060886A (zh) * 2015-11-09 2017-08-18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转管角动量发动机
CN10713110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CN108104942A (zh) * 2016-10-29 2018-06-01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燃料旋转动力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3441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3441B (zh) 流道对转发动机
CN102278233B (zh) 超音速转子发动机
CN103321683B (zh) 液体对转发动机
CN105545369A (zh) 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及其热动力系统
CN102619645A (zh) 低熵混燃气体液化物引射充气发动机
CN103982298A (zh) 内燃气体液化物高温发动机
CN103590905A (zh) 一种实现高效热功转换的方法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CN201802507U (zh) 超音速转子发动机
CN103953444B (zh) 离心流体通道壳盘转子发动机
CN103867298B (zh) 遥供外燃转子发动机
CN103939236B (zh) 外燃推进发动机
CN103953440B (zh) 离心流体通道转盘发动机
CN103953443A (zh) 离心流体通道叶轮发动机
CN103670796A (zh) 喷射推进转子发动机
CN104454169A (zh) 外置内燃发动机
CN103953442B (zh) 流道转子发动机
CN103867491A (zh) 发动机用旋转体液体遥供装置
CN202690226U (zh) 高效复合动力叶轮机构
CN104061066A (zh) 一种气体液化物转子发动机
CN103821614A (zh) 一种液态空气工质环境热动力气轮机及工作方法
CN103994014A (zh) 液动系统及使用其的车辆
CN103899418A (zh) 遥供转子发动机
CN103850795B (zh) 多转盘发动机
CN103982330A (zh) 极限压比转子发动机
CN103993979B (zh) 相变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9

Address afte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inhe sub district office, Dingtao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ze Jiuxiang Food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yuan Road, No. 168, Sheng Sheng building, 24 floor

Patentee befor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274100 south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ast section of Beihuan Road, Dingtao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ze Z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74100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inhe sub district office, Dingtao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ze Jiuxiang Food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unner counter rotating eng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Heze Dingtao sub branch

Pledgor: Heze Z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565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