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246B -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7246B
CN103947246B CN201280057697.5A CN201280057697A CN103947246B CN 103947246 B CN103947246 B CN 103947246B CN 201280057697 A CN201280057697 A CN 201280057697A CN 103947246 B CN103947246 B CN 103947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station apparatus
uplink control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76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7246A (zh
Inventor
铃木翔
铃木翔一
相羽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47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7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移动台装置(1)在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步骤S2408中“是”),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和小区的小区索引,选择信道状态信息的2个报告,省略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步骤S2412)。移动台装置(1)使用在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时使用的PUCCH格式3的资源,发送所选择的信道状态信息的2个报告(步骤S2414)。

Description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 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进化(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或者“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在LTE中,作为从基站装置对于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此外,作为从移动台装置对于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这里,在LTE中,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将移动台装置称为UE(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LTE是将基站装置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
在LTE中,移动台装置基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信道状态信息。移动台装置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
在LTE中,基站装置基于从移动台装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调度。此外,基站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将表示该调度结果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移动台装置基于表示接收到的该调度结果的信息,进行PDSCH的接收处理。
在LTE中,利用使用多个相同的信道结构的小区(分量载波),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技术(也称为小区聚合:cell aggregation,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例如,在使用了小区聚合的通信中,能够使用多个小区,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同时发送接收多个物理信道。例如,在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在一个小区中进行了初始连接确立之后,基站装置能够追加在与移动台装置的通信中使用的小区。
在LTE中,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台装置设定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基站装置将表示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的设定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移动台装置基于表示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的设定的信息,设定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在设定了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的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周期性地发送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移动台装置在某一子帧中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发送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将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省略(不发送)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因此,存在基站装置在移动台装置省略的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中,不能基于信道状态信息而进行PDSCH的调度,不能有效地进行PDSCH的调度的问题。
在3GPP中,正在研究使用PUCCH的新的格式或者PUSCH而发送多个信道状态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esign and evaluation for CSI signalling enhancement",R1-113630,3GPP TSG-RAN WG1Meeting#67,San Francisco,USA,14th-18thNovember201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存在移动台装置始终占有能够发送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PUCCH或PUSCH的资源会降低资源分配的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单一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有效率地对一个或者多个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是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2)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设定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3)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使用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所述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设定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4)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5)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设定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6)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7)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设定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设定一个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8)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是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9)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10)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使用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单一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11)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12)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13)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根据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14)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或者能够在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的任一个。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设定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或者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所述第一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格式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能够有效率地使用单一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对一个或者多个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聚合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中使用的时序Mi,n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的第一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的第二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序列(base Sequence)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
图16是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中使用的时序Mi,n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的第一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的第二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与小区0至小区3分别对应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二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三例的图。
图24是表示用于决定在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资源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单一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小区0至小区3分别对应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二例的图。
图2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三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图1表示在从基站装置3对于移动台装置1A~1C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 Signal:DL R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组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PM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以及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
此外,图1表示在从移动台装置1A~1C对于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以下,将移动台装置1A~1C称为移动台装置1。
同步信号用于移动台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移动台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移动台装置1计算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移动台装置1进行PDSCH或PDCCH的传播路径校正。PBCH是用于广播在移动台装置1中公共地使用的系统信息(主信息块,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的物理信道。PBCH以40ms间隔发送。40ms间隔的定时在移动台装置1中进行盲检测(blind detection)。此外,PBCH以10ms间隔重发。
PDC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分配(也称为“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或者“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物理信道。下行链路分配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D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分配由与对于PDSCH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对于PUCCH的TPC指令(传输功率控制指令(Transmission PowerControl command))等构成。上行链路许可是用于单一的小区内的单一的PU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行链路许可由与对于PUSCH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对于PUSCH的TPC指令等构成。
PDS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系统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的物理信道。将通过PDSCH发送的系统信息称为系统信息块。此外,系统信息块包含作为对多个移动台装置1是公共的无线资源设定信息。PMCH是用于发送与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服务(Multimedia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有关的信息(组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的物理信道。PCFICH是用于发送表示PDCCH所配置的区域(OFDM符号)的信息的物理信道。
PHICH是用于发送表示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的成功与否的HARQ指示符(响应信息)的物理信道。当基站装置3在PUSCH中包含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成功的情况下,对对于该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设置ACK(确认(ACKnowledgement))。当基站装置3在PUSCH中包含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对对于该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设置N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单一的PHICH发送对于单一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基站装置3使用多个PHICH发送对于在相同的PUSCH中包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符。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装置3取得上行链路的时域的同步。此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装置3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此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基站装置3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有与PUSCH或者PUCCH进行时间复用而发送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和与PUSCH以及PUCCH无关地发送的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UC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的无线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表示移动台装置1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的成功与否的ACK/NACK等、在通信的控制中使用的信息即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物理信道。信道状态信息由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也记载为表示预编码器的信息)、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PTI)和/或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构成。
PUCCH支持多个格式。将PUCCH支持的格式称为PUCCH格式。
(A)例如,PUCCH格式1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开关键控调制(on-off-keying)。移动台装置1能够使用PUCCH格式1而发送调度请求。
(B)例如,PUCCH格式1a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Shift Keying))。移动台装置1能够使用PUCCH格式1a而发送1比特的ACK/NACK。
(C)例如,PUCCH格式1b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g))。移动台装置1能够使用PUCCH格式1b而发送2比特的ACK/NACK。
(D)例如,PUCCH格式2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移动台装置1能够使用PUCCH格式2而发送与单一的小区对应的11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PUCCH格式2作为编码方式而应用卷积编码。通过该卷积编码,生成20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
(E)例如,PUCCH格式3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移动台装置1能够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与预定的数目为止的小区对应的预定的数目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多个ACK/NACK。PUCCH格式3作为编码方式而应用块编码。通过该块编码,生成48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此外,在使用PUCCH格式3而只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发送22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在使用PUCCH格式3而只发送ACK/NACK的情况下,能够发送22比特为止的ACK/NACK。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的物理信道。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物理信道。PRACH以移动台装置1和基站装置3取得时域的同步为主要目的,除此之外,用于初始连接确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连接再确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分配的请求。
BCH、UL-SCH以及DL-SCH等是传输信道。将UL-SCH通过PUSCH发送的单位以及将DL-SCH通过PDSCH发送的单位被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传输块是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层转交给(deliver)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MAC层中对每个传输块进行HARQ(重发)的控制。此外,也将UL-SCH以及DL-SCH等的在MAC层中进行处理的数据的单位称为MAC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到码字,对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聚合(载波聚合)。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聚合的一例的图。在图2中,横轴是频域。在小区聚合中,多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进行聚合。以下,将服务小区简称为小区。在图2中,4个小区(小区0、小区1、小区2以及小区3)进行聚合。在进行聚合的多个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图2的小区0)是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主小区是移动台装置1进行了初始连接确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小区、或者移动台装置1开始了连接再确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
除了主小区之外的小区(图2的小区1、小区2以及小区3)是副小区(Secondarycell:Scell)。副小区用于提供追加的无线资源。副小区主要用于PDSCH、PUSCH、PRACH的发送接收。副小区在与主小区不同的频率上动作,在移动台装置1和基站装置3的连接确立之后,由基站装置3进行追加。此外,副小区在切换过程中从基站装置3通知给移动台装置1。移动台装置1只在主小区中进行PUCCH的发送,在副小区中不进行PUCCH的发送。移动台装置1也可以不接收通过副小区的PBCH以及PDSCH而发送的寻呼以及系统信息。
主小区的小区索引是0。副小区的小区索引是1至7中的任一个。此外,基站装置3在追加副小区时将表示副小区的小区索引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
在图2中,用点画上影线的四角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ownlink ComponentCarrier:DL CC),用从左下向右上的斜线画上影线的四角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plinkComponent Carrier:UL CC)。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小区的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小区的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是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DL PCC),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是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ULPCC)。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副小区的载波是下行链路副分量载波(Downlink SecondaryComponent Carrier:DL SCC),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副小区的载波是上行链路副分量载波(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UL SCC)。
主小区由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构成。副小区由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或者仅由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即,副小区不会仅由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在图2中,小区0和小区1由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在图2中,小区2和小区3仅由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物理信道分别通过任一个小区发送。即,单一的物理信道不会横跨多个小区而发送。移动台装置1只在主小区中发送PUCCH。即,移动台装置1在副小区中不发送PUCCH。即,在图2中,移动台装置1只在小区0中发送PUCCH。移动台装置1在单一的小区中不会接收多个PDSCH。此外,移动台装置1不在单一的小区中发送多个PUSCH。此外,移动台装置1由基站装置3设定是否可以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3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无线帧分别是10ms的长度。此外,无线帧分别由20个时隙构成。时隙分别是0.5ms的长度。无线帧内的时隙被标上0至19的序号。子帧分别是1ms的长度。子帧由2个连续的时隙定义。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10ms间隔中,能够分别利用10个子帧。
在时隙中分别发送的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表现。资源网格由多个副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副载波的数目依赖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带宽。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目是7。将资源网格内的元素分别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使用副载波的序号和OFDM符号的序号而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一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在资源块中,定义了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一物理下行链路信道首先映射到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由在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在频域中12个连续的副载波定义。因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从0开始标上序号。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映射的一例。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映射的一例的图。在图4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在图4中,只表示某一子帧内的相同的序号的物理资源块。在图4中,粗线的四角形是物理资源块。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有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CRS)和CSI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基站装置3在小区内的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CRS。基站装置3在小区内的周期性地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CSI-RS。
在图4中,标上Ci的四角形是用于天线端口i的C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i=0,1)。在图4中,标上CSIx,y的四角形是用于天线端口x的CSI-RS和天线端口y的CSI-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x=15、17、19、21;y=16、18、20、22)。在图4中,天线端口x的CSI-RS和天线端口y的CSI-RS进行码复用。
用于C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基于小区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hysical-layer cellidentity:PCI、Cell ID)而决定。物理资源块内的用于CSI-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由基站装置3设定。基站装置3将表示周期性地设定的下行链路子帧或用于CSI-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等的、与CSI-RS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PCFICH映射到子帧内的第0个(最初)OFDM符号。此外,PCFICH映射到在频域中分散的4个资源元素组。资源元素组由连续的多个资源元素构成。PHICH映射到子帧内的第0个(最初)OFDM符号。一个PCFICH映射到在频域中分散的3个资源元素组。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将多个PCFICH在相同的资源元素上进行码复用。
PDCCH映射到子帧内的第0个、第0个和第1个、或者第0个至第2个的OFDM符号。在第0个OFDM符号中,PDCCH避开PCFICH以及PHICH所映射的资源元素而映射。移动台装置1基于在PCFICH中接收到的信息,认识PDCCH所映射的OFDM符号。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对多个PDCCH进行时间以及频率复用。PDSCH映射到子帧内的PDCCH不进行映射的OFDM符号。基站装置3能够对多个PDSCH进行频率复用、时间复用和/或空间复用。
同步信号在时域中在各个无线帧中在第0个和第5个子帧中发送。在该第0个和第5个子帧中,同步信号在第一时隙的第5个和第6个OFDM符号中发送。此外,同步信号在频域中通过小区的下行链路中央的72个副载波发送。
PBCH在时域中在各个无线帧中在第0个子帧中发送。在该第0个子帧中,PBCH在第二时隙的第0个至第3个OFDM符号中发送。此外,PBCH在频域中,通过小区的下行链路中央的72个副载波发送。此外,省略PMCH的说明。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和PBCH。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结构。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无线帧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6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无线帧分别是10ms的长度。此外,无线帧分别由20个时隙构成。时隙分别是0.5ms的长度。无线帧内的时隙被标上0至19的序号。子帧分别是1ms的长度。子帧由2个连续的时隙定义。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10ms间隔中,能够分别利用10个子帧。
在时隙中分别发送的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表现。资源网格由多个副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副载波的数目依赖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带宽。构成一个时隙的SC-FDMA符号的数目是7。将资源网格内的元素分别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使用副载波的序号和SC-FDMA符号的序号而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一物理上行链路信道(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在资源块中,定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一物理上行链路信道首先映射到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由在时域中7个连续的SC-FDMA符号和在频域中12个连续的副载波定义。因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从0开始标上序号。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PUCCH映射到子帧内的两端的物理资源块。此外,单一的PUCCH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使用在频域中成为对称的物理资源块而发送。例如,移动台装置1使用第一时隙的第0个物理资源块和第二时隙的最大序号的物理资源块而发送单一的PUCCH。
在PUCCH中,应用码复用。多个PUCCH格式1、1a、1b以及2进行码复用。多个PUCCH格式3进行码复用。PUCCH格式1、1a、1b以及2和PUCCH格式3不进行码复用。
PUSCH映射到子帧内的PUCCH不进行映射的物理资源块。多个PUSCH进行频率复用、时间复用和/或空间复用。
以下,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PUCCH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1设定使用某一个报告模式通过PUCCH而报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基站装置3对每个小区设定报告模式和用于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PUCCH的资源。基站装置3将与对于各个小区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
(A)例如,报告模式1-0是不发送PMI的报告模式。此外,报告模式1-0是不发送子带CQI而发送宽带CQI的报告模式。
(B)例如,报告模式1-1是发送PMI的报告模式。此外,报告模式1-1是发送子带CQI和宽带CQI的报告模式。
(C)例如,报告模式2-0是不发送PMI的报告模式。此外,报告模式2-0是不发送子带CQI而发送宽带CQI的报告模式。
(D)例如,报告模式2-1是发送PMI的报告模式。此外,报告模式2-1是发送子带CQI和宽带CQI的报告模式。
基于在某一小区的某一子帧内的全部物理资源块中发送的CRS和/或CSI-RS,计算宽带CQI。基于在构成某一小区的某一子帧内的特定的一部分频带的物理资源块中发送的CRS和/或CSI-RS,计算子带CQI。
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模式分别支持多个报告类型。
(A)例如,报告类型1支持子带CQI反馈。
(B)例如,报告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PMI反馈。
(C)例如,报告类型2、报告类型2a、报告类型2b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
(D)例如,报告类型3支持RI反馈。
(E)例如,报告类型4支持宽带CQI反馈。
(F)例如,报告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
(G)例如,报告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
移动台装置1在对某一小区设定了报告模式1-0的情况下,将对应于该小区的报告类型3和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移动台装置1在对某一小区设定了报告模式1-1的情况下,将对应于该小区的报告类型2/2b/2c、报告类型3、报告类型5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
移动台装置1在对某一小区设定了报告模式2-0的情况下,将对应于该小区的报告类型1、报告类型3、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移动台装置1在对某一小区设定了报告模式2-1的情况下,将对应于该小区的报告类型1/1a、报告类型2/2a/2b、报告类型3、报告类型6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移动台装置1包括上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和发送接收天线109而构成。此外,上层处理部101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以及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部1015而构成。此外,接收部105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和信道测定部1059而构成。此外,发送部107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而构成。
上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发送部107。此外,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101具有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小区的管理或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要在上行链路的各信道中配置的信息,并输出到发送部107。
上层处理部101具有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在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物理信道(PUSCH或PDSCH等)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的解释。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基于对所述信息进行了解释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103。
上层处理部101具有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部1015在多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选择要发送哪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此外,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部1015也选择要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资源。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部1015为了以将所选择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选择的资源发送的方式进行发送部107的控制,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103。此外,与信道状态信息的选择以及资源的选择有关的详细的动作在后面叙述。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要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发送接收天线109而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进行了解码的信息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发送接收天线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中间频率,除去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信号等级被适当地维持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并将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进行了变换的数字信号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对除去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所提取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HICH、PDCCH、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进行了分离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信道测定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以对应的码并进行合成,对进行了合成的信号进行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往本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并将进行了解码的HARQ指示符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的盲解码,在盲解码中成功的情况下,将进行了解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RNTI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16QAM(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等的通过下行链路分配而被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进行了解码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定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并将所测定的路径损耗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此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并将所计算的信道状态信息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此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计算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1055。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发送接收天线109发送到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此外,编码部1071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而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将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使用BPSK、QPSK、16QAM、64QAM等的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对每个信道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在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决定要进行空间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目,将通过使用MIMO SM而在相同的PUSCH中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个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称为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小区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被通知的循环偏移、对于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生成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而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行地变换排列之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将PUCCH、PUSCH的信号、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进行复用。即,复用部1075将PUCCH、PUSCH的信号、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配置在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部1077对进行了复用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并对进行了SC-FDMA调制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从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up convert)为高频率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109而发送。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包括上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发送接收天线309而构成。此外,上层处理部301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和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而构成。此外,接收部305包括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定部3059而构成。此外,发送部307包括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而构成。
上层处理部3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303。
上层处理部301具有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者从上位节点获取要在下行链路的PDSCH中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RRC信号、MAC CE(控制元素(ControlElement)),并输出到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个移动台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小区的管理或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管理等。
上层处理部301具有的调度部3013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或信道状态信息等,决定要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303。此外,调度部3013将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结果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
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基于从调度部3013输入的调度结果,生成在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中使用的信息。此外,控制信息生成部3015将所生成的信息输出到发送部307。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要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发送接收天线309从移动台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进行了解码的信息输出到上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发送接收天线309而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中间频率,除去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信号等级被适当地维持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并将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进行了变换的数字信号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除去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的信号。此外,该分离是预先由基站装置3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而决定,并基于在对各移动台装置1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进行。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进行了分离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到信道测定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并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分别使用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的预先确定或者本装置对各个移动台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对各个移动台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要进行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目、指示要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分离通过使用MIMO SM而在相同的PUSCH中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
解码部3051将进行了解调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或者本装置对移动台装置1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预先通知的编码率进行解码,并将进行了解码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到上层处理部101。在PUSCH为重发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在HARQ缓冲器中保持的编码比特和进行了解调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而测定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发送接收天线309对移动台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的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或者使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的预先确定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通过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CI)等而预先确定的规则求出的、移动台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对已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3075将已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在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部3077对进行了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对进行了OFDM调制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从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up convert)为高频率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309而发送。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的详细的结构。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在图10中,移动台装置1对对应于某一单一的小区的11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oi基于式(1)进行编码,获得20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qi(i=0,1,...,19)(步骤S1000)。在图10中,移动台装置1对编码比特序列qi进行QPSK调制,获得10个调制符号d(i)(i=0,1,...,9)(步骤S1002)。
[数1]
在式(1)中,O是使用PUCCH格式2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比特数。在式(1)中,[X]mod[Y]是求出将[X]除以[Y]时的余数的函数。图11是表示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中使用的时序Mi,n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的第一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2的第二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图12以及图13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移动台装置1使用第一时隙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发送d(0)至d(4)的调制符号。移动台装置1使用第二时隙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发送d(5)至d(9)的调制符号。
在图12和图13中,将通过将信道状态信息的调制符号乘以正交序列r(α) u、ν(i)(i=0,1,...、11)而生成的复数值符号配置在资源元素中。在图12和图13中,与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复数值符号配置在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的第0个、第2个、第3个、第4个以及第6个SC-FDMA符号的资源元素中。此外,在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中,在第1个和第5个SC-FDMA符号的资源元素中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在图12和图13中,通过对基本序列r’u、ν(i)(i=0,1,...、11)乘以循环偏移ejαn而生成正交序列r(α) u、ν(i)。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序列的一例的图。用于PUCCH的发送的基本序列的基本序列序号ν始终为0。使用伪随机序列和/或时序偏移图案而计算基本序列的序列组序号u。使用物理层小区识别符而计算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时序偏移图案的值。使用从基站装置3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的信息以及伪随机序列而计算循环偏移的参数α。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的详细的结构。
图15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在图15中,表示移动台装置1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与第一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与第二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的例。此外,移动台装置1也可以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与某一单一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移动台装置1也可以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与3个以上的小区分别对应的3个以上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组。
在图15中,移动台装置1基于式(2)对与第一小区对应的11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o(0) i进行编码,获得24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q(0) i(i=0,1,...,23)(步骤S1500)。在图15中,移动台装置1基于式(2)对与第二小区对应的11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o(1) i进行编码,获得24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q(1) i(i=0,1,...,23)(步骤S1500)。在式(2)中,O(x)是与第x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比特数。图16是表示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中使用的时序Mi,n的一例的图。
[数2]
在图15中,移动台装置1将与第一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比特q(0) i和与第二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比特q(1) i联结,生成48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qi(步骤S1504)。在图15中,移动台装置1对编码比特序列qi进行QPSK调制,获得24个调制符号d(i)(i=0,1,...,23)(步骤S1506)。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的第一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的第二时隙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图17以及图18中,横轴是时域,纵轴是频域。移动台装置1使用第一时隙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发送d(0)至d(11)的调制符号。移动台装置1使用第二时隙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发送d(12)至d(23)的调制符号。
在图17和图18中,移动台装置1使用正交序列w(i)而扩散信道状态信息的调制符号。此外,移动台装置1对进行了扩散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调制符号乘以循环偏移。使用伪随机序列而计算该循环偏移的值。此外,该伪随机序列对每个SC-FDMA符号再次计算。
移动台装置1对乘以了循环偏移的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DFT)的处理。移动台装置1将DFT处理的输出即复数值符号配置在资源元素中。在图17和图18中,与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复数值符号配置在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的第0个、第2个、第3个、第4个以及第6个SC-FDMA符号的资源元素中。此外,在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中,在第1个和第5个SC-FDMA符号的资源元素中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对多个小区分别将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PUCCH格式2(第一格式)的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将使用了PUCCH格式2(第一格式)的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将能够在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PUCCH格式3(第二格式)的资源设定在一个移动台装置1中。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将用于PU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将指示是否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例如,基站装置3将PUCCH格式2的资源使用上层的信号(移动台装置1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而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此外,例如,基站装置3将PUCCH格式3的资源使用上层的信号(移动台装置1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而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即,例如,基站装置3使用上层的信号(移动台装置1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将对于多个小区的各自的PUCCH格式2的资源和一个PUCCH格式3的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
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在指示是否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信息中设置“真(TRUE)”或者“假(FALSE)”。“真”是指允许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假”是指不允许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基于指示是否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信息,应用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设定。
第一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使用了PUCCH格式2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2的资源而将所述不发生冲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使用了PUCCH格式2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发送至少一个PUSCH,有使用了PUCCH格式2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PUSCH中的一个PUSCH的资源而将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PUCCH格式2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2的资源而将所述不发生冲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PUCCH格式2的所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与小区0至小区3分别对应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设定的一例的图。在图19中,对小区0至小区3分别设定PUCCH格式2的资源、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模式、宽带/子带CQI的偏置、宽带CQI的周期、子带CQI的周期(只是报告模式2-0和模式2-1)、RI的偏置以及RI的周期。此外,在图19中,资源1至资源4是主小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的资源。此外,在图19中,资源1至资源4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是相同的资源。此外,在图19中,资源1至资源4也可以是不同的资源。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19的设定的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定时的图。在图20中,横轴是时域。基站装置3由于对小区分别独立地设定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所以存在与多个小区对应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对某一小区单独设定CQI的偏移/周期和RI的偏置/周期,所以存在与相同的小区对应的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例如,在图20中,在第8个子帧中小区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小区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此外,例如,在图20中,在第8个子帧中与小区4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与相同的小区4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一例的图。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只有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情况下,使用与该小区0对应的PUCCH格式2的资源1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与某一小区对应的某一报告类型(第一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不同于与所述某一小区对应的所述某一报告类型的报告类型(第二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省略第一报告类型或者第二报告类型中的任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报告类型(3、5或者6)的优先级比报告类型(1、1a、2、2a、2b、2c或者4)高。即,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与某一小区对应的某一报告类型(3、5或者6)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与所述某一小区对应的报告类型(1、1a、2、2a、2b、2c或者4)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省略报告类型(1、1a、2、2a、2b、2c或者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二例的图。在图22中,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2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以及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
在图22中,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不发送PUSCH的情况下,将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以及与小区2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5而发送给基站装置3。移动台装置1在与多于2的数目的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于2的数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和小区的小区索引,直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数目成为2为止,省略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更具体而言,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与多于2的数目的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于2的数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省略优先级低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移动台装置1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在所述优先级相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中,从与小区索引大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开始省略。即,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与多于2的数目的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于2的数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将优先级高的报告类型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移动台装置1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在所述优先级相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中,将与小区索引小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例如,首先,移动台装置1通过使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决定要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移动台装置1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小区索引,决定要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
报告类型(3、5、6或者2a)的优先级比报告类型(1、1a、2、2b、2c或者4)高。即,移动台装置1在与某一小区对应的某一报告类型(3、5、6或者2a)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与不同于所述某一小区的小区对应的报告类型(1、1a、2、2b、2c或者4)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优先省略报告类型(1、1a、2、2b、2c或者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此外,报告类型(2、2b、2c或者4)的优先级比报告类型(1或者1a)高。
即,移动台装置1在与某一小区对应的某一报告类型(2、2b、2c或者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与不同于所述某一小区的小区对应的报告类型(1或者1a)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优先省略报告类型(1或者1a)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三例的图。在图23中,在某一子帧中,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2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以及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此外,在图23中,移动台装置1在小区0以及小区1中发送PUSCH。
在图23中,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将与全部小区(小区0至小区3)对应的全部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使用小区0的PUSCH的资源6而发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也可以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和/或小区索引而省略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将剩余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PUSCH而发送。
图24是表示用于决定在本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的资源的处理的流程图。移动台装置1判断与某一小区对应的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是否发生冲突(步骤S2400)。移动台装置1对多个小区分别执行步骤S2400的判断。在与某一小区对应的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步骤S2400中“是”),移动台装置1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而省略优先级低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进入步骤S2404(步骤S2402)。在与某一小区对应的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步骤S2400中“否”),移动台装置1进入步骤S2404。
移动台装置1判断基站装置3是否设定(允许)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步骤S2404)。移动台装置1在基站装置3没有设定(允许)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2404中“否”),进入步骤S2406。移动台装置1在基站装置3设定(允许)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2404中“是”),进入步骤S2408。
移动台装置1判断在某一子帧中是否发送至少一个PUSCH(步骤S2406)。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的情况下(步骤S2406中“否”),进入步骤S2408。移动台装置1判断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是否发生冲突(步骤S2408)。移动台装置1在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步骤S2408中“否”),将单一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使用与该单一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对应的PUCCH格式2的资源而发送(步骤S2410)。
移动台装置1在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步骤S2408中“是”),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和小区的小区索引,选择信道状态信息的2个报告,省略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步骤S2412)。移动台装置1将所选择的信道状态信息的2个报告使用在与不同的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发生冲突时使用的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发送(步骤S2414)。
移动台装置1在发送至少一个PUSCH的情况下(步骤S2406中“是”),将与一个或者多个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者多个报告使用单一的PUSCH而发送(步骤S2416)。移动台装置1在步骤S2410、步骤S2414或者步骤S2416之后,结束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发送处理。
此外,基站装置3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以及小区索引,识别使用PUCCH的资源而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应于哪个小区。此外,基站装置3基于使用了PUCCH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设定以及PUSCH的调度结果,能够识别移动台装置1使用哪个PUCCH或者PUSCH资源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与PUCCH格式3相比,PUCCH格式2的频率利用效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台装置1在只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单一的报告的情况下,使用没有发送较多的比特的能力的PUCCH格式2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在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个报告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发送较多的比特的能力的PUCCH格式3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因此,通过根据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数目来切换PUCCH格式,能够有效率地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此外,在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而发送PUSCH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USCH的资源而发送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由此,能够有效率地发送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对多个小区分别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对所述多个小区分别将使用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周期性的报告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将用于PU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将指示是否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信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1。例如,基站装置3对多个小区分别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使用上层的信号(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而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
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基于指示是否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信息,应用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设定。第二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使用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不发生冲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二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不发送PUSCH,使用了PUCCH格式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例如,该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也可以是使用PUCCH格式2的资源而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即,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PUCCH格式2的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了PUCCH格式3的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1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发送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
第二实施方式的没有设定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发送至少一个PUSCH,有使用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PUSCH中的一个PUSCH的资源而将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在使用了PUCCH格式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多个小区中,使用与小区索引最小的小区对应的PUCCH格式3的资源,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不发生冲突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送给基站装置3。
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1在某一子帧中,使用了PUCCH格式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将所述发生冲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给基站装置3。
图25是表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PUCCH格式3而发送的单一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编码以及调制的一例的图。在图25中,使用PUCCH格式3的资源而发送与某一小区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式(3)以及式(4)对与该某一小区对应的11比特为止的信道状态信息oi进行编码,获得48比特的编码比特序列qi(步骤S2500)。在图25中,移动台装置1对编码比特序列qi进行QPSK调制,获得24个调制符号d(i)(i=0,1,...,23)(步骤S2506)。
[数3]
[数4]
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小区0至小区3分别对应的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设定的一例的图。在图26中,对小区0至小区3分别设定PUCCH格式的种类(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PUCCH格式2/3的资源、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模式、宽带/子带CQI的偏置、宽带CQI的周期、子带CQI的周期(只有报告模式2-0和模式2-1)、RI的偏置以及RI的周期。此外,在图26中,资源1至资源4是主小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的资源。若比较图19和图26,不同点在于,在图19中没有设定PUCCH格式的种类,始终使用PUCCH格式2而设定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在图26中设定PUCCH格式的种类。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一例的图。在图27中,表示在某一子帧中,只有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的例。在图27中,移动台装置1使用与该小区0对应的PUCCH格式3的资源1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图2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二例的图。在图28中,表示在某一子帧中,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例。在图28中,移动台装置1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省略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使用与小区4对应的PUCCH格式2的资源2而发送与该小区4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
图2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对应的第三例的图。表示在某一子帧中,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3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与小区2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以及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例。在图28中,移动台装置1基于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省略与小区0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和与小区3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使用与小区0对应的PUCCH格式3的资源1而发送与小区1对应的报告类型1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与小区2对应的报告类型4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3将与各个小区对应的PUCCH格式2的资源、和PUCCH格式3的一个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即,基站装置3需要将比小区的数目多一个数目的PUCCH的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3设定与各个小区对应的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由此,基站装置3只要将与小区的数目相同的数目的PUCCH的资源设定在移动台装置1中即可,能够有效率地设定PUCCH的资源。
此外,也可以使用PUSCH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发送与某一小区对应的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即,也可以跳过图24中步骤S2400和步骤S2402的处理。
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由一个或者多个小区构成的小区组分别设定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3的资源以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由此,PUCCH格式3的资源与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建立对应。
在涉及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台装置1中动作的程序是,以实现涉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暂时存储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中,之后存储在Flash 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等的各种ROM或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中,根据需要由CPU进行读出、修改/写入。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而执行,也能够实现。
此外,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系统”是在移动台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中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外围设备等的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既可以包含如在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也可以包含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既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既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移动台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记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符号说明
1(1A、1B、1C) 移动台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控制信息生成部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台装置,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包括测量电路,用于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和发送电路,其在(a)没有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子帧中存在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至少一个中发送所述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对于所述多个小区的每一个,设定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
所述发送电路,在(a)没有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所述子帧中存在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发送所述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被用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发送,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
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每一个,被用于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电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被发送的子帧中,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发送一个或多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发送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发送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发送多于20比特,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发送20比特。
5.一种基站装置,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其设定用于发送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发送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
以及接收电路,其在(a)没有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子帧中存在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至少一个中接收所述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对于所述多个小区的每一个,设定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
所述接收电路,在(a)没有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所述子帧中存在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发送所述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接收电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被发送的子帧中,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一个或多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消息报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接收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接收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被用于接收多于20比特,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格式被用于接收20比特。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在(a)没有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子帧中存在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至少一个中接收所述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a)没有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所述子帧中存在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发送所述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一个或多个,
对于所述多个小区的每一个,设定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
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被用于发送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每一个被用于发送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使用多个小区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用于发送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资源和用于发送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多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能够在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中使用;
在(a)没有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子帧中存在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至少一个中接收所述一个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a)没有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设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时发送,(b)设定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且(c)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没有被发送的所述子帧中存在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发送所述两个以上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一个或多个;
对于所述多个小区的每一个,设定所述多个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
CN201280057697.5A 2011-11-24 2012-11-21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3947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5681 2011-11-24
JP2011255681A JP5793067B2 (ja) 2011-11-24 2011-11-24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CT/JP2012/080116 WO2013077339A1 (ja) 2011-11-24 2012-11-21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246A CN103947246A (zh) 2014-07-23
CN103947246B true CN103947246B (zh) 2018-07-20

Family

ID=4846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7697.5A Active CN103947246B (zh) 2011-11-24 2012-11-21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45406B2 (zh)
EP (1) EP2785102B1 (zh)
JP (1) JP5793067B2 (zh)
CN (1) CN103947246B (zh)
WO (1) WO20130773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318B (zh) 2011-09-23 2017-10-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83566A1 (ja) * 2013-12-03 2015-06-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方法
CN105827378B (zh) * 2015-01-10 2019-09-1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661316A (zh) * 2015-01-2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
EP3291623B1 (en) * 2015-04-28 2020-09-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913629B2 (ja) * 2015-07-08 2021-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322213B1 (en) * 2015-07-08 2020-0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G11201800747YA (en) * 2015-08-06 2018-02-27 Sharp Kk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8029028B (zh) * 2015-08-06 2022-04-0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P3371911B1 (en) * 2015-11-06 2020-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si report for mtc operation
US10292179B2 (en) 2016-09-28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izing a frame's arrangement thereby increasing processing time available to processors
US11166283B2 (en) * 2016-12-23 2021-11-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347782B (zh) * 2017-01-25 2019-1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201714B2 (en) * 2017-09-29 2021-12-1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425065B1 (ko) * 2018-01-11 2022-07-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측정 및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39369A1 (en) 2018-01-11 2019-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919059B2 (ja) * 2018-01-25 2021-08-1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において複数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SG11202002564UA (en) 2018-04-04 2020-04-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848734B2 (en) * 2018-08-10 2023-12-1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09967A1 (ja) * 2019-07-12 2021-01-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及び送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76A (zh) * 2006-08-15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资源调度方法
CN101695016A (zh) * 2009-10-22 2010-04-14 浙江大学 基于无速率码的多用户随机接入系统及其编译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2735B2 (en) 2009-06-19 2017-08-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ignal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LTE-A
JP4913222B2 (ja) * 2010-02-12 2012-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486384B1 (ko) * 2010-04-01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US8520491B2 (en) * 2010-04-01 2013-08-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ignal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20220286A1 (en) * 2010-08-17 2012-08-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2044088A2 (ko) * 2010-09-29 2012-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8675528B2 (en) * 2010-11-15 2014-03-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reporting
US20120207109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x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WI491219B (zh) * 2011-09-29 2015-07-01 Ind Tech Res Inst 為通信設備提供下行鏈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無線通信系統
EP2777205B1 (en) * 2011-11-07 2019-08-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dicators colliding in same subframe
US9591492B2 (en) * 2011-11-08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handling of coll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76A (zh) * 2006-08-15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资源调度方法
CN101695016A (zh) * 2009-10-22 2010-04-14 浙江大学 基于无速率码的多用户随机接入系统及其编译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5102A4 (en) 2015-08-26
CN103947246A (zh) 2014-07-23
WO2013077339A1 (ja) 2013-05-30
US9445406B2 (en) 2016-09-13
EP2785102B1 (en) 2017-02-01
JP5793067B2 (ja) 2015-10-14
EP2785102A1 (en) 2014-10-01
US20140328304A1 (en) 2014-11-06
JP2013110657A (ja)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246B (zh)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359593B (zh)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296614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4012160B (zh)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4769868B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499597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202059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5794288B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EP2536087B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576604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766043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230066B (zh) 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40932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766028B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5981461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211439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41771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0765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85261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211305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84536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802902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509181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076372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84537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