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2160B -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2160B
CN104012160B CN201280062705.5A CN201280062705A CN104012160B CN 104012160 B CN104012160 B CN 104012160B CN 201280062705 A CN201280062705 A CN 201280062705A CN 104012160 B CN104012160 B CN 104012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harq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7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2160A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铃木翔
铃木翔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12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2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2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2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8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移动台装置包括: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的单元;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的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是否对应于仅仅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控制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

Description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正在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进化(以下,也称为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或者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在LTE中,作为从基站装置对于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作为多载波发送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方式。此外,作为从移动台装置对于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使用作为单载波发送的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方式。这里,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将移动台装置称为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此外,在LTE版本10中,正在研究使用具有与LTE版本8/版本9相同的信道结构的多个服务小区,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技术(也称为小区聚合:cellaggregation、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非专利文献1)。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被聚合的多个服务小区中,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中的信息的发送接收。
此外,在LTE版本11中,正在研究在使用小区聚合进行通信时,移动台装置使用单一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资源而发送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中的控制信息(以下,也记载为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非专利文献2)。
这里,在HARQ-ACK中,包括表示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表示肯定响应:Posi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信息)。此外,在HARQ-ACK中,包括表示DTX(不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的信息。这里,在DTX中,包括移动台装置未能检测PDCCH和/或PDSCH的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3GPP TSG-RAN WG1#53bis,R1-082468,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献2:"Views on UL control enhancements for CA",3GPP TSG-RANWG1#67,R1-113671,November 14-18,201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没有与在移动台装置发送HARQ-ACK和/或CSI时的步骤有关的具体的记载。即,没有记载基站装置对移动台装置进行什么样的设定,移动台装置如何发送HARQ-ACK和/或CSI的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CSI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的单元;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的单元;以及在不进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是否对应于仅仅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决定是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使用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单元。
(2)此外,其特征在于,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而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并且,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对应于仅仅所述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则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3)此外,其特征在于,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而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并且,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对应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则使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4)此外,其特征在于,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而不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而不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则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5)此外,其特征在于,通过上层而设定对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资源。
(6)此外,其特征在于,从通过上层而设定的四个资源中,使用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指示对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资源。
(7)此外,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中,包括表示ACK/NACK的信息。
(8)此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周期性地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
(9)此外,本发明的方法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不进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是否对应于仅仅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决定是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使用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0)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如下处理: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以及在不进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是否对应于仅仅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决定是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使用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与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的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图。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的一结构例的图。这里,物理信道配置在通过时域、频域而定义的物理资源块中。
如图1所示,在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中,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此外,在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中,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
这里,PDCCH是用于发送(通知、指定)下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物理信道。这里,PDCCH也可以与PDSCH进行TDM(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此外,PDCCH也可以与PDSCH进行FDM(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例如,与PDSCH进行FDM的PDCCH也被称为E-PDCCH(Enhanced-PDCCH),但以下,在PDCCH中也包括E-PDCCH。
此外,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了多个格式。这里,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格式,也被称为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 format))。
例如,DCI格式1用于单天线端口发送模式中的一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调度。此外,DCI格式2用于多天线端口模式中的一个下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调度。即,DCI格式1以及DCI格式2是用于PDSCH的调度的下行链路分配。
即,例如,在DCI格式1和DCI格式2中,定义了对于PDSCH的资源分配信息(资源块分配(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与对于PDSCH(通过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的信息字段(也被称为对信息比特映射的字段)。这里,在某一个下行链路分配中,包含对于某一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调度信息。
此外,例如,DCI格式0用于单天线端口发送模式中的一个上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USCH的调度。此外,DCI格式4用于多天线端口模式中的一个上行链路小区中的一个PUSCH的调度。即,DCI格式0以及DCI格式4是用于PUSCH的调度的上行链路许可。
即,例如,在DCI格式0和DCI格式4中,定义了对于PUSCH的资源分配信息(资源块分配(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与对于PUSCH(通过PUSCH而发送的上行链路传输块)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有关的信息(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的信息字段。这里,在某一个上行链路分配中,包含对于某一小区中的一个PUSCH的调度信息。
移动台装置在通过发往本装置的PDCCH而接收到PD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根据被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PDSCH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传输块)。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通过发往本装置的PDCCH而接收到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根据被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PUSCH而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上行链路数据(对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的传输块)和/或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PDS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对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输块)或者寻呼信息(对于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的传输块)而使用的信道。基站装置通过使用PDCCH而分配的PDSCH,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给移动台装置。
这里,下行链路数据例如表示用户数据,DL-SCH是传输信道。这里,下行链路传输块是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处理的单位。此外,下行链路传输块在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中与码字建立对应。即,下行链路传输块是从MAC层提供给(deliver)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
此外,PUSCH是主要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对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传输块)而使用的物理信道。移动台装置通过使用PDCCH而分配的PUSCH,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基站装置。此外,在基站装置对移动台装置调度了PUSCH(PUSCH资源)的情况下,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也使用PUSCH而发送。
这里,上行链路数据例如表示用户数据,UL-SCH是传输信道。这里,上行链路传输块是在MAC层中处理的单位。此外,上行链路传输块在物理层中与码字建立对应。即,上行链路传输块是从MAC层提供给(deliver)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
此外,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物理信道。这里,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HARQ-ACK。此外,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CSI。此外,在CSI中,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秩指示符(RI:Rank Indication)。此外,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请求移动台装置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的分配而使用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
这里,对PUCCH定义(支持)了多个格式。此外,对PUCCH支持的格式(PUCCH支持的格式)也被称为PUCCH格式。
例如,在PUCCH格式1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开关调制(开关键控(on-off-keying))。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而发送调度请求。
此外,例如,在PUCCH格式1a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a,子帧发送大约1比特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a,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以下,也记载为单一的HARQ-ACK(single HARQ-ACK))。
这里,在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中,包括对于在单一的小区(单一的小区的PDSCH)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ACK。这里,例如,基站装置能够在各服务小区中,对移动台装置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例如,基站装置在设定了能够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使用PDSCH而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例如,移动台装置在设定了能够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1比特的HARQ-ACK。
此外,例如,在PUCCH格式1b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b,子帧发送大约2比特的HARQ-ACK。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b,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在设定了能够发送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DSCH而发送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例如,移动台装置在设定能够发送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模式且接收到2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情况下,能够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2比特的HARQ-ACK。
此外,在PUCCH格式2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以下,也记载为单一的CSI(single CSI))。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同时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而发送复用了HARQ-ACK的CSI。
这里,在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中,包括对于在单一的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PDSCH或下行链路传输块等)的CSI。这里,例如,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台装置设定对于各小区的CSI的报告模式。
此外,例如,在PUCCH格式2中,作为编码方式而应用卷积编码。这里,例如,通过应用卷积编码而生成20比特的编码比特系列。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子帧发送大约20比特的编码比特(信息)。
此外,在PUCCH格式2a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和BPSK(QPSK+BPSK)。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a,同时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例如,应用QPSK)和1比特的HARQ-ACK(例如,应用BPSK)。即,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a而发送复用了1比特的HARQ-ACK的CSI。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a,子帧发送大约21比特的编码比特(信息)。
此外,在PUCCH格式2b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和QPSK(QPSK+QPSK)。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b,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例如,应用QPSK)和2比特的HARQ-ACK(例如,应用QPSK)。即,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b而发送复用了2比特的HARQ-ACK的CSI。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b,子帧发送大约22比特的编码比特(信息)。
此外,例如,在PUCCH格式3中,作为调制方式而应用QPSK。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以下,也记载为多个HARQ-ACK(multiple HARQ-ACK))和/或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以下,也记载为多个CSI(multiple CSI))。
即,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同时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例如,10比特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例如,10比特的CSI)。即,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发送复用了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这里,在对应于多个小区的HARQ-ACK中,包括对于在多个小区(多个小区的PDSCH)中分别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ACK。即,在对应于多个小区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规定的数为止的小区(规定的数为止的小区的PDSCH)的规定的数为止的HARQ-ACK。
此外,在对应于多个小区的CSI中,包括对于在多个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PDSCH或下行链路传输块等)的各自的CSI。即,在对应于多个小区的CSI中,包括对应于规定的数为止的小区的规定的数为止的CSI。
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将对应于多个小区的HARQ-ACK、对应于多个小区的CSI以及调度请求进行(复用而)发送。此外,例如,在PUCCH格式3中,作为编码方式而应用块编码。这里,例如,通过应用块编码而生成48比特的编码比特系列。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子帧发送大约48比特的编码比特(信息)。
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在使用PUCCH格式3而只发送对应于多个小区的CSI的情况下,能够发送22比特为止的CSI。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在使用PUCCH格式3而只发送HARQ-ACK(或者,只发送HARQ-ACK和调度请求)的情况下,能够发送22比特为止的HARQ-ACK(或者,HARQ-ACK和调度请求)。即,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3,发送22比特为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这里,移动台装置也可以使用PUCCH格式3,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使用与PUCCH格式3相同的结构的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4),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或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以下,基本上,记载为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或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但即使在移动台装置使用与PUCCH格式3相同的结构的PUCCH格式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或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情况下,当然也能够应用同样的方式。
此外,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上层(Higher layer)中交换(发送接收)信号。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中,发送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也被称为RRC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RRC消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RRC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
这里,在RRC层中,由基站装置发送给某一移动台装置的专用的信号也被称为专用信号(某一移动台装置专用的信号)。即,由基站装置使用专用信号而指定的设定(信息)成为对于某一移动台装置固有(UE-specific)的设定。此外,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发送接收MAC控制元素。这里,RRC信令和/或MAC控制元素也被称为上层的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
[基站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基站装置100包括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天线109而构成。此外,由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以及天线109构成接收部,由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上层108以及天线109构成发送部。这里,也将构成基站装置100的各部分称为单元。
在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中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在天线109、无线部103、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数据控制部101中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101从调度部104接收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101基于从调度部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和在物理层中生成的信号以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如以上映射的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调制部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102通过OFDM方式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基于来自调度部104的调度信息、对应于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对从数据控制部101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行/并行变换、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CP(循环前缀(CyclicPrefix))插入、以及滤波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到无线部103。
这里,在调度信息中,包括PRB分配信息、例如由频率、时间构成的PRB的位置信息,在对应于各PRB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中,包括例如,调制方式:16QAM、编码率:2/3编码率等的信息。
无线部1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109发送给移动台装置200。此外,无线部103将来自移动台装置200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号经由天线109接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106。
调度部104进行MAC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104统一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所以存在调度部104与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
调度部1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移动台装置200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各移动台装置200中能够使用的PRB的信息、缓冲器状况、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方式,即,PRB的分配、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的选定处理以及HARQ中的重发控制以及用于下行链路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用于下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此外,调度部1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信道估计部1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来自移动台装置200的资源分配请求、在各移动台装置200中能够使用的PRB的信息、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方式,即,PRB的分配、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的选定处理以及用于上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用于上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此外,调度部104将从上层108输入的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此外,调度部104将从数据提取部107输入的在上行链路中取得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之后,映射到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输出到上层108。
信道估计部105为了解调上行链路数据,根据上行链路解调用参考信号(UDRS: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而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此外,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根据上行链路测定用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而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调度部104。
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兼作对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OFDM解调部和/或DFT-Spread-OFDM(DFT-S-OFDM)解调部。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105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从无线部103输入的调制数据进行DFT变换、副载波映射、IFFT变换、滤波等的信号处理,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107。
数据提取部107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确认正误,且将确认结果(ACK或者NACK)输出到调度部104。此外,数据提取部107由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104。在被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括从移动台装置200发送的CSI、HARQ中的控制信息、调度请求等。
上层108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层的处理。由于上层108统一控制下层的处理部,所以存在上层108与调度部104、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
上层1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被称为控制部)。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各移动台装置200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切换等的移动管理、每个移动台装置200的缓冲器状况的管理、单播以及组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台识别符(UEID)的管理等。上层108进行对于其他基站装置100的信息以及对于上位节点的信息的收发。
[移动台装置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2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移动台装置200包括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天线209而构成。此外,由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上层208、天线209构成发送部,由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天线209构成接收部。这里,也将构成移动台装置200各部分称为单元。
在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中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在无线部203、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中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201从调度部204接收传输信道。基于从调度部2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和在物理层中生成的信号以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这样映射的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调制部202。
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将发送数据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对从数据控制部201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制、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副载波映射、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CP插入、滤波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到无线部203。
无线部2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2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209发送给基站装置100。此外,无线部203经由天线209而接收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下行链路的数据而被调制的无线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205以及接收数据解调部206。
调度部204进行MAC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204统一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所以存在调度部204与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
调度部2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来自基站装置100或上层208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HARQ重发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号以及物理信道的接收控制、HARQ重发控制以及用于下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用于下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
调度部2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缓冲器状况、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HARQ重发信息等)、以及从上层2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的调度处理以及用于上行链路的调度的调度信息的生成。另外,关于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利用从基站装置100通知的信息。这些调度信息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
此外,调度部204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此外,调度部204将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信道状态信息、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的确认结果,也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此外,调度部204将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在下行链路中取得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之后,映射到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输出到上层208。
信道估计部205为了解调下行链路数据,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此外,信道估计部205为了对基站装置100通知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的估计结果,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作为信道状态信息而输出到调度部204。
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对调制为OFDM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从无线部203输入的调制数据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207。
数据提取部207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进行CRC,确认正误,且将确认结果(表示ACK或者NACK的信息)输出到调度部204。此外,数据提取部207由从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分离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204。在被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括下行链路或者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上行链路的HARQ控制信息等的调度信息。
上层208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层的处理。由于上层208统一控制下层的处理部,所以存在上层208与调度部204、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
上层2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210(也被称为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本台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切换等的移动管理、缓冲器状况的管理、单播以及组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台识别符(UEID)的管理。
[关于小区聚合(载波聚合)]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聚合(或者载波聚合)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支持小区聚合,例如,各服务小区能够具有110个资源块为止的发送带宽。
图4表示聚合了3个服务小区(服务小区1、服务小区2、服务小区3)的情况。这里,下行链路中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下行链路小区。此外,上行链路中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上行链路小区。这里,服务小区也被简称为小区。
在图4中,基站装置对移动台装置设定有可能用于通信的(有可能分配PDCCH和/或PDSCH和/或PUSCH)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小区的组。例如,基站装置使用RRC信令,对移动台装置设定服务小区的组。
这里,在图4中,在被聚合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例如一个服务小区被定义为主小区(Pcell:Primary cell)。例如,主小区被定义为具有与LTE版本8/版本9的小区同等的功能的服务小区。
此外,主小区被定义为移动台装置执行了初始连接确立(initial 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的小区。此外,主小区被定义为移动台装置开始连接再确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小区。此外,主小区被定义为移动台装置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台装置指示主小区。此外,主小区被定义为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而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小区。即,PUCCH也可以只配置在主小区中。
此外,在图4中,除了主小区的服务小区被定义为副小区(Scell:Secondarycell)。副小区主要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提供追加的无线资源,用于PDSCH、PUSCH、PRACH中的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台装置指示副小区。此外,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台装置指示副小区的追加/除去。
这里,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LCC: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LCC:Uplink Component Carrier)。
此外,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LPCC: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此外,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副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下行链路副分量载波(DLSCC:Down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LPCC: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副小区的载波被定义为上行链路副分量载波(ULSCC: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使用了基站装置100以及移动台装置200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本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
此外,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
此外,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
此外,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有关HARQ-ACK和CSI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此外,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HARQ-ACK和/或CSI发送给基站装置。
这里,在HARQ-ACK中,包括表示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此外,在HARQ-ACK中,包括表示DTX的信息。此外,在CSI中,包括由移动台装置周期性地发送(报告)的CSI(periodic CSI report)。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使用上层的信号(例如,专用信号),将第一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此外,基站装置使用上层的信号(例如,专用信号),将第二参数发送给移动台装置。
这里,在第一参数中,包括有关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在第一参数中,包括有关对于在单一的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ACK和对于在单一的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第一参数,对移动台装置设定是否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即,第一参数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指示是否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而使用。
此外,例如,在第一参数中,包括有关使用了PUCCH格式2/2a/2b(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2a、或者、PUCCH格式2b)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台装置设定使用了PUCCH格式2/2a/2b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即,第一参数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指示是否允许使用了PUCCH格式2/2a/2b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而使用。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在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一参数设置为“真”。此外,基站装置在不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一参数设置为“假”。即,第一参数用于指示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设定而使用。以下,也将第一参数记载为“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后述的n(2)PUCCH资源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不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CSI),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后述的n(1)PUCCH资源而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
此外,在第二参数中,包括有关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在第二参数中,包括有关对于在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ACK和对于在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第二参数,对移动台装置设定是否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即,第二参数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指示是否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而使用。
此外,例如,在第二参数中,包括有关使用了PUCCH格式3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参数。即,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台装置设定使用了PUCCH格式3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即,第二参数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指示是否允许使用了PUCCH格式3的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而使用。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在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二参数设置为“真”。此外,基站装置在不允许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二参数设置为“假”。即,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的同时发送的设定而使用。以下,也将第二参数记载为“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_v11”。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后述的n(3)PUCCH资源而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和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移动台装置在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不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使用PUCCH格式3而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在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后述的n(3)PUCCH资源而只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
这里,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的HARQ-ACK的比特数根据小区的数和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决定。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上层的信号(例如,专用信号),对移动台装置设定小区的数和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台装置发送(设定)有关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第三参数。即,在第三参数中,包括有关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参数。
这里,例如,基站装置使用上层的信号(例如,专用信号),对移动台装置发送第三参数。即,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上层的信号,使用第三参数对移动台装置设定是否允许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即,第三参数用于对移动台装置指示是否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而使用。
例如,基站装置在允许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三参数设置为“真”。此外,基站装置在不允许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将第三参数设置为“假”。即,第三参数用于指示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设定而使用。以下,也将第三参数记载为“simultaneousPUCCH-PUSCH”。
例如,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的默认值为“假”。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图5作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例,表示了3个服务小区。这里,图5对应于图4。即,图5表示一个主小区(DLPCC、ULPCC)和两个副小区(DLSCC-1、DLSCC-2、ULSCC-1)。
在图5中,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小区)中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调度(分配)(一个或者多个)PDSCH。这里,基站装置不能使用通过一个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调度多个PDSCH。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调度在与配置了PDCCH的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小区)相同的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小区)中配置的PDSCH。在图5中,作为例子,用实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PCC中配置的PDCCH(用斜线所示的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PCC中配置的PDSCH。此外,用实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SCC-1中配置的PDCCH(用格线所示的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SCC-1中配置的PDSCH。此外,用实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SCC-2中配置的PDCCH(用网线所示的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SCC-2中配置的PDSCH。
此外,在图5中,基站装置能够调度在与PDCCH所配置的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小区)相同或者不同的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小区)中配置的PDSCH。例如,基站装置通过在通过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分量载波指示(CIF:Component carrierIndicator,例如,由3比特表示)而发送,能够调度在与PDCCH所配置的服务小区相同或者不同的服务小区中配置的PDSCH。
在图5中,作为例子,用虚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PCC中配置的PDCCH(用斜线所示)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PCC中配置的PDSCH。此外,用虚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SCC-1中配置的PDCCH(用格线所示)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SCC-1中配置的PDSCH。此外,用虚线表示基站装置使用通过在DLSCC-1中配置的PDCCH(用网线所示)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在DLSCC-2中配置的PDSCH。
这里,主小区中的PDSCH始终使用通过主小区中的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调度。即,主小区中的PDSCH不使用通过副小区中的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调度。
在图5中,基站装置使用根据通过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调度的PDSCH,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对于DL-SCH的传输块)。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根据通过在DLPCC、DLSCC-1、DLSCC-2中配置的各个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调度的PDSCH,在同一子帧中发送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
此外,在图5中,从在ULPCC中配置的PUCCH(用点图案所示的PUCCH资源区域)用虚线延伸的区域是概念性地表示在ULPCC中配置的PUCCH资源区域的区域。这里,在图5中,为了将说明易于理解,将横向作为物理资源块(时间-频率资源,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频率资源、带宽),没有记载正交资源。
在图5中,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的第一区域(例如,从RB6至RB8所示的PUCCH资源区域A)。即,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格式1/1a/1b(PUCCH格式1或者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的第一区域。
例如,基站装置通过使用上层的信号,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一区域。即,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一区域的带宽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一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一区域的开始位置(starting point)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一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一区域的正交资源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一区域。这里,例如,与正交资源有关的信息包括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的数)、正交序列的索引等。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的第二区域(例如,从RB1至RB2所示的PUCCH资源区域B)。即,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格式2/2a/2b(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2a或者PUCCH格式2b)的第二区域。
例如,基站装置通过使用上层的信号,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二区域。即,基站装置通过通过与对于第二区域的带宽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二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二区域的开始位置(starting point)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二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二区域的正交资源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二区域。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的第三区域(例如,从RB3至RB5所示的PUCCH资源区域C)。即,基站装置能够指定移动台装置能够利用PUCCH格式3的第三区域。
例如,基站装置通过使用上层的信号,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三区域。即,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三区域的带宽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三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三区域的开始位置(starting point)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三区域。此外,基站装置通过通知与对于第三区域的正交资源有关的信息,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定第三区域。
此外,基站装置在各PUCCH资源区域(PUCCH资源区域A、PUCCH资源区域B、PUCCH资源区域C)中,能够将PUCCH资源调度(分配、设定、指示)给移动台装置。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各PUCCH资源区域中调度用于通过移动台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和/或CSI和/或调度请求)而使用的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能够调度移动台装置用于使用PUCCH格式1/1a/1b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PUCCH资源(也被称为n(1)PUCCH资源)。此外,基站装置能够调度移动台装置用于使用PUCCH格式2/2a/2b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PUCCH资源(也被称为n(2)PUCCH资源)。此外,基站装置能够调度移动台装置用于使用PUCCH格式3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PUCCH资源(也被称为n(3)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上层的信号,对移动台装置设定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上层的信号,对移动台装置设定n(2)PUCCH资源。
此外,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与PDCCH建立关联而指示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通过使用用于PDCCH的发送的(构成PDCCH)最初的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Element)的数(最初的CCE的值、the number of the first CCE),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示n(1)PUCCH资源。
此外,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上层的信号和通过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通过上层的信号而设定四个PUCCH资源,此外,通过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从设定的四个PUCCH资源中指示一个PUCCH资源,能够对移动台装置指示n(3)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能够调度移动台装置用于使用PUCCH格式1/1a/1b或者PUCCH格式2/2a/2b或者PUCCH格式3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各个PUCCH资源。即,基站装置能够调度分别不同的PUCCH资源,作为n(1)PUCCH资源、n(2)PUCCH资源、n(3)PUCCH资源。
在图5中,移动台装置使用根据通过PDC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被调度的PUSCH,发送上行链路传输块(对于UL-SCH的传输块)。例如,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在ULPCC、ULSCC-1中配置的PUSCH,在同一子帧中发送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块。
此外,在图5中,移动台装置使用PUSCH和/或PUCCH而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即,例如,移动台装置使用通过基站装置而被调度的PUSCH资源,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PUCCH格式1/1a/1b或者PUCCH格式2/2a/2b或者PUCCH格式3),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此时,移动台装置使用通过基站装置而被调度的PUCCH资源(n(1)PUCCH资源或者n(2)PUCCH资源或者n(3)PUCCH资源),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图。图6表示接收到被设置为“真”或者“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或者“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即,图6表示没有通过基站装置而调度PUSCH(PUSCH资源)的子帧中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以下,使用图6的说明,记载HARQ-ACK(HARQ-ACK的发送)和CSI(CSI的发送)发生冲突(同时产生)的子帧中的移动台装置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这里,在图6的说明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子帧表示不伴随PUSCH的子帧。
如图6所示,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切换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即,移动台装置在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通过哪个小区的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切换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资源(使用不同的PUCCH资源)。
即,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通过哪个小区的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与通过哪个小区的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资源(使用不同的PUCCH资源)。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通过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通过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主小区以及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通过主小区以及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多个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通过多个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通过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而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如图6所示,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HARQ-ACK对应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2)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HARQ-ACK对应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HARQ-ACK对应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2)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HARQ-ACK对应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在图6中,接收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切换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即,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的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切换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资源(使用不同的PUCCH资源)。
即,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的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格式(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不伴随PUSCH的子帧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根据在PDCCH中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哪个小区的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切换用于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的PUCCH资源(使用不同的PUCCH资源)。
例如,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仅仅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多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主小区以及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多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主小区以及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移动台装置在多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多个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多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多个副小区中的多个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在图6中,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2)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将HARQ-ACK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省略CSI,只发送HARQ-ACK。即,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此外,移动台装置只将HARQ-ACK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省略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一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2)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
即,移动台装置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HARQ-ACK和CSI在不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在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即,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和CSI。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图。图7表示接收到被设置为“真”或者“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或者“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这里,图7表示由基站装置设定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第三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调度了PUSCH(PUSCH资源)时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即,图7表示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
以下,使用图7的说明,记载在HARQ-ACK(HARQ-ACK的发送)和CSI(CSI的发送)发生冲突(同时产生)的子帧中的移动台装置的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这里,在图7的说明中,HARQ-ACK和CSI发生冲突的子帧表示伴随PUSCH的子帧(进行在PUSCH中的发送的子帧)。
如图7所示,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同样地,接收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假”或者“真”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或者“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HARQ-ACK对应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将CSI与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一同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同样地,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且若HARQ-ACK对应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将CSI与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一同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
同样地,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HARQ-ACK对应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通过PUSCH(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决定是通过PUSCH而发送CSI还是通过PUCCH而发送CSI。
此外,在图7中,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同样地,接收到第一参数(被设置为“假”或者“真”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或者“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1)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主小区或者副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将CSI与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一同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同样地,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假”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假”且若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通过PUSCH而发送CSI。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将CSI与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一同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
此外,例如,接收到被设置为“假”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
同样地,接收到被设置为“真”的第一参数和被设置为“真”的第二参数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当HARQ-ACK和CSI在伴随PUSCH的相同的子帧中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若第二参数被设置为“真”且若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则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CSI与HARQ-ACK在PUCCH中进行复用)。
这里,移动台装置使用PUCCH格式3而发送HARQ-ACK和CSI。此外,移动台装置使用n(3)PUCCH资源而发送HARQ-ACK。这里,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HARQ-ACK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此外,在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CSI中,包括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CSI。此外,移动台装置能够通过PUCCH而发送HARQ-ACK和CSI,通过PUSCH(使用PUSCH资源)而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对于UL-SCH的传输块)。
即,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在一个PDCCH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决定是通过PUSCH而发送CSI还是通过PUCCH而发送CSI。
通过移动台装置如上所述那样发送HARQ-ACK和/或CSI,能够根据状况而使用适当的PUCCH格式而发送HARQ-ACK和/或CSI,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CSI。
例如,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之间在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上产生不一致的状况下(由基站装置使用上层的信号而变更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时),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1a/1b而发送HARQ-ACK。即,即使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上产生不一致的状况下,也能够只在单一的小区(只在主小区)中继续通信。
此外,例如,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之间在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上产生不一致的状况下(由基站装置使用上层的信号而变更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时),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PUCCH格式2/2a/2b而同时发送HARQ-ACK和CSI。即,即使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在用于通信的小区的数上产生不一致的状况下,也能够只在单一的小区(只在主小区)中继续通信。此外,能够由基站装置进行基于CSI的高效率的调度。
这里,基本上,与PUCCH格式3相比,PUCCH格式1a/1b以及PUCCH格式2/2a/2b的能够发送的比特数少但能够在单一的物理资源块中进行码复用的数多。即,在移动台装置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发送与主小区中的一个PDSCH的发送对应的HARQ-ACK)的状况下,通过使用PUCCH格式1a/1b或者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HARQ-ACK,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以及CSI。
此外,通过在移动台装置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RQ-ACK(信息量少的HARQ-ACK)时使用PUCCH格式1a/1b或者PUCCH格式2/2a/2b,在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RQ-ACK(存在信息量变多的可能性的HARQ-ACK)时使用PUCCH格式3,从而能够根据状况而使用适当的格式,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与CSI相比,ACK/NACK要求更低的错误率。即,与通过PUCCH格式2/2a/2b而发送的ACK/NACK相比,通过PUCCH格式1a/1b而发送的ACK/NACK的错误率低。即,与通过PUCCH格式3而发送ACK/NACK以及CSI的情况下相比,通过PUCCH格式3而只发送ACK/NACK的情况下的ACK/NACK的错误率低。
此外,在移动台装置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的HAQR-ACK时,通过基于第一参数而使用PUCCH格式1a/1b或者PUCCH格式2/2a/2b,能够使用适当的格式而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CSI。
此外,在移动台装置发送对应于单一的小区或者多个小区的HAQR-ACK时,通过基于第二参数而使用PUCCH格式3,能够只将ACK/NACK或者将ACK/NACK以及CSI高效率地发送。
此外,通过设定了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移动台装置如上所述那样发送HARQ-ACK以及CSI,能够通过基站装置设定第二参数,切换是通过PUSCH而发送CSI还是通过PUCCH而发送CSI。即,不需要用于指示是通过PUSCH而发送CSI还是通过PUCCH而发送CSI的信息,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以及CSI。
这里,基本上,能够通过PUCCH而发送的信息量受到限制。此外,能够通过PUSCH而发送的信息量不受限制。即,在PUCCH中只能发送少的信息量,在PUSCH中能够发送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PUCCH被进行适合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CSI、调度请求)的发送的设计。例如,PUCCH能够以高的功率发送。此外,PUSCH被进行适合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设计。
即,基站装置能够根据状况,使用第二参数而切换PUSCH中的CSI的发送和PUCCH中的CSI的发送。例如,基站装置在使通过PUCCH而发送信息量多的HARQ-ACK的情况下,能够使CSI通过PUSCH而发送。此外,基站装置在使通过PUCCH而发送信息量少的HARQ-ACK的情况下,能够使CSI通过PUCCH而发送。
此外,例如,基站装置在使信息量多的CSI发送的情况下,能够使CSI通过PUSCH而发送。此外,在使信息量少的CSI发送的情况下,能够使CSI通过PUCCH而发送。
此外,例如,基站装置在想要准确地接收ACK/NACK的情况下,使用第三参数进行设定,使得移动台装置通过PUCCH而只发送ACK/NACK。此外,例如,基站装置在想要准确地接收CSI的情况下,使用第三参数进行设定,使得移动台装置通过PUCCH而发送ACK/NACK以及CSI。
如上所述,通过基站装置根据状况而切换HARQ-ACK和/或CSI的发送方法,能够高效率地发送HARQ-ACK和/或CSI。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应用于在基站装置和/或移动台装置中搭载的集成电路。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基站装置内的各功能、移动台装置内的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执行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进行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的控制。另外,设为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外围设备等的硬件。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进而,设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如在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也包含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既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也能够采取如以下的方式。即,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DTX的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DTX的信息。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ACK包括表示DTX的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搭载于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处理: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搭载于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处理: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搭载于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处理: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搭载于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如下处理:将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当所述移动台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如下处理: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副小区中的一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如下处理: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发送与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发送与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对应的所述HARQ-ACK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如下处理: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副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此外,在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如下处理: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有关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和有关所述HARQ-ACK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只有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指示至少一个副小区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参数,将所述HARQ-ACK和/或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100 基站装置
101 数据控制部
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103 无线部
104 调度部
105 信道估计部
1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107 数据提取部
108 上层
109 天线
1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200 移动台装置
201 数据控制部
2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203 无线部
204 调度部
205 信道估计部
2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207 数据提取部
208 上层
209 天线
2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Claims (16)

1.一种移动台装置,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至少一个副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使用了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的单元;
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使用了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的单元;以及
在不进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参考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是否接收仅仅在由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所指示的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
决定是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使用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而允许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并且,接收仅仅在由所述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所指示的所述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则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而允许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则使用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进行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所述情况下,若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而不允许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而不允许使用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同时发送,则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层而设定对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格式的资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通过上层而设定的四个资源中,使用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指示对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格式的资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中,包括表示肯定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周期性地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按每子帧发送20比特的编码比特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发送复用了1比特的上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的上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按每子帧发送21比特的编码比特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发送复用了2比特的上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的上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按每子帧发送22比特的编码比特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按每子帧发送48比特的编码比特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中,包括能够发送22比特为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
16.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至少一个副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使用了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同时发送的第一参数,
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允许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的使用了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同时发送的第二参数,
在不进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的子帧中,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和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是否接收仅仅在由一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所指示的主小区中的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
决定是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使用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而发送和所述HARQ-ACK有关的信息进行复用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是省略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CN201280062705.5A 2011-12-19 2012-12-18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4012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6816A JP5873708B2 (ja) 2011-12-19 2011-12-19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1-276816 2011-12-19
PCT/JP2012/082726 WO2013094578A1 (ja) 2011-12-19 2012-12-18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2160A CN104012160A (zh) 2014-08-27
CN104012160B true CN104012160B (zh) 2018-11-02

Family

ID=4866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705.5A Active CN104012160B (zh) 2011-12-19 2012-12-18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6) US9277543B2 (zh)
EP (1) EP2797374B8 (zh)
JP (1) JP5873708B2 (zh)
CN (1) CN104012160B (zh)
BR (1) BR112014014816B1 (zh)
WO (1) WO20130945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3708B2 (ja) * 2011-12-19 201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584287B2 (en) 2012-01-17 2017-0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75123B1 (ko) * 2012-09-14 2014-12-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전송방법 및 수신방법, 그 단말, 그 송수신포인트
US9265037B2 (en) * 2012-09-14 2016-02-16 Kt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4641577B (zh) * 2012-09-19 2018-03-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3391A (zh) * 2013-01-24 2014-08-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汇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9397796B2 (en) *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493433B (zh) * 2013-08-29 2019-01-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机器型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8487B (zh) 2013-11-22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KR102209745B1 (ko) 2014-03-18 2021-01-29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광고 및 쇼핑 등 정보를 표시하기 위하여 사용자의 투영 영상 인식을 통한 미러 디스플레이의 정보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83692B1 (ko) 2014-03-18 2020-11-27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투영 객체 인식을 통한 미러 디스플레이 기반 증강 현실 영상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5515741B (zh) * 2014-09-26 2020-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非授权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78862B (zh) 2014-10-13 2021-06-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Harq过程反馈的灵活配置
WO2016060598A1 (en) 2014-10-13 2016-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rq feedback reporting based on mirrored information copied from resource-assignment message
US9750048B2 (en) * 2014-10-30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signal management for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409321A (zh) * 2015-01-28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P3253159B1 (en) * 2015-01-28 2021-03-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253109B1 (en) * 2015-01-28 2020-03-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284329B2 (en) * 2015-04-10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nd performing a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07534527B (zh) * 2015-04-10 2020-07-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对harq反馈进行压缩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6175172A1 (ja) * 2015-04-28 2016-11-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104568B2 (en) 2015-06-30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7023146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10674478B2 (en) * 2015-08-07 2020-06-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8809610B (zh) 2015-09-22 2019-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下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59198B (zh) * 2015-09-25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pucch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057015B1 (en) * 2015-10-02 2018-08-21 Sprint Spectrum L.P. Hybrid ARQ re-transmission over peer-to-peer air interface upon error in transmission over client-server air interface
JP2016029861A (ja) * 2015-12-03 2016-03-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201737650A (zh) 2016-02-03 2017-10-16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副框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反饋排程方法、系統及裝置
WO2017164623A2 (en) * 2016-03-22 2017-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9110358A (ja) * 2016-04-28 2019-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8000397A1 (zh)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EP3557925A4 (en) * 2017-01-05 2020-0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10432441B2 (en) * 2017-02-06 2019-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and formats for DL control channels
MX2019009914A (es) * 2017-02-24 2019-10-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ocedimien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retroalimentacion,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US10855403B2 (en) * 2018-02-13 2020-12-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uplink overhea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P3776939A1 (en) * 2018-04-02 2021-02-17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control signaling using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601339B (zh) * 2019-04-30 2023-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ES2951879T3 (es) * 2019-09-30 2023-10-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la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620A (zh) * 2009-12-2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0140298A1 (ja) * 2009-06-02 2010-1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58774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4963B1 (en) * 2009-01-30 2019-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channel or over a control channel
EP3691172B1 (en) * 2009-10-01 2023-1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KR101521001B1 (ko) * 2010-01-08 2015-05-1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반송파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20120130162A (ko) * 2010-02-25 2012-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165721B2 (ja) * 2010-04-09 2013-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EP2562949B1 (en) * 2010-04-22 2020-0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8588252B2 (en) * 2010-05-07 2013-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on uplink channels
US10135595B2 (en) * 2010-06-21 2018-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apping indicator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2018228A2 (en) * 2010-08-03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17766B (zh) * 2010-08-12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US9112692B2 (en) * 2010-08-16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WO2012044082A1 (ko) * 2010-09-29 2012-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 분할 듀플렉스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수신 확인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078252B2 (en) * 2010-10-26 2015-07-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5450366B (zh) * 2010-10-28 2018-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9571B (zh) * 2010-11-11 2015-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和装置
US8675528B2 (en) * 2010-11-15 2014-03-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reporting
US8549374B2 (en) * 2011-02-11 2013-10-0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ual Reed-Muller (RM) code segment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EP2696521B1 (en) * 2011-04-04 2019-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2742768B1 (en) * 2011-08-12 2019-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ciding whether to send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based on the active time status of a user equipment configured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TW201322681A (zh) * 2011-09-26 2013-06-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通道狀態資訊之方法和通訊設備
CN102377535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
EP2763338B1 (en) * 2011-09-30 2018-1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97985B2 (en) * 2011-10-03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AU2012319228B2 (en) * 2011-10-03 2015-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multaneous report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WO2013051981A1 (en) * 2011-10-04 2013-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multaneous report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US20150003347A1 (en) * 2011-10-10 2015-0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73075B1 (en) * 2011-10-27 2017-09-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uplink
US9043667B2 (en) * 2011-11-04 2015-05-2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HARQ-ACK and CSI transmission
WO2013068386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dicators colliding in same subframe
US9107191B2 (en) * 2011-11-11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imultaneous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US9277443B2 (en) * 2011-12-07 2016-03-01 Seven Networks, Llc Radio-awareness of mobile device for sending server-side control signals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ed transport protocol
JP5873708B2 (ja) * 2011-12-19 201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414367B2 (en) * 2012-03-16 201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3162247A1 (ko) * 2012-04-24 2013-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609188B (zh) * 2012-06-12 201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资源配置方法、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749094B2 (en) * 2012-06-14 2017-08-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AU2013297131B2 (en) * 2012-07-31 2015-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regation systems
CN103581891B (zh) * 2012-08-06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265037B2 (en) * 2012-09-14 2016-02-16 Kt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4058257A1 (en) * 2012-10-12 2014-04-17 Kt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KR102120497B1 (ko) * 2014-01-29 2020-06-08 이노스카이 주식회사 Harq ack/nack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0298A1 (ja) * 2009-06-02 2010-1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800620A (zh) * 2009-12-2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8774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26368A1 (en) 2017-05-04
US20140362797A1 (en) 2014-12-11
WO2013094578A1 (ja) 2013-06-27
CN104012160A (zh) 2014-08-27
EP2797374A1 (en) 2014-10-29
US9420568B2 (en) 2016-08-16
US9954653B2 (en) 2018-04-24
US11160056B2 (en) 2021-10-26
US20190104509A1 (en) 2019-04-04
EP2797374A4 (en) 2015-04-15
US9277543B2 (en) 2016-03-01
US9560639B2 (en) 2017-01-31
BR112014014816A2 (pt) 2017-06-13
US10555283B2 (en) 2020-02-04
US20160135161A1 (en) 2016-05-12
JP2013128202A (ja) 2013-06-27
US20200128525A1 (en) 2020-04-23
EP2797374B1 (en) 2018-08-15
JP5873708B2 (ja) 2016-03-01
BR112014014816B1 (pt) 2023-04-18
US20160338034A1 (en) 2016-11-17
EP2797374B8 (en) 2018-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2160B (zh) 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10070472B2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JP5866043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44540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ing a single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US8767664B2 (e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38858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555574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740932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2013102459A (ja) 移動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211439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TWI693854B (zh) 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處理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JP5530254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021629B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JP2013135249A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183974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1145454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City, Osaka of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