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500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1500B
CN103941500B CN201310676538.XA CN201310676538A CN103941500B CN 103941500 B CN103941500 B CN 103941500B CN 201310676538 A CN201310676538 A CN 201310676538A CN 103941500 B CN103941500 B CN 103941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erminal
substrate
wire
display panel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65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1500A (zh
Inventor
楼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765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1500B/zh
Priority to US14/304,804 priority patent/US9351401B2/en
Priority to DE102014109222.8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109222B4/de
Publication of CN103941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1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内测;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和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各向异性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使得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该显示面板具窄边框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及可视范围扩大成为技术趋势,因此,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也显得更为重要。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具有极好的色彩特性,并且较轻薄,常被用来制作中小尺寸显示面板。
通常,TFT-LCD包含TFT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TFT阵列基板上包括多条栅线,所有这些栅线都需接收来自驱动IC的栅极驱动信号,如今,窄边框是现在的流行趋势,然而,随着显示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栅线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栅线数量的增多势必会造成边框区域的栅线走线将占用更多的边框宽度,这与窄边框这一流行趋势背道而驰,导致边框的宽度无法减少,不符合现在的窄边框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和用于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各向异性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使得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栅极线走线从原来的第二基板(包括栅极线及其走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换线到第一基板进行走线,使得第二基板的边框宽度可以进一步减小,进而使得显示面板边框更窄,从而显示装置的边框也窄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平坦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和位于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3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层(未示出);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第二基板3朝向第一基板2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31,栅极线31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33,用于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第二基板3延伸出第一基板2边缘形成台阶34,第二基板3还包括位于台阶34处的驱动IC35和第二导线36;如图1和3所示,第一基板2朝向第二基板3的一侧上包括第一导线21,第一基板2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导线21的两端的第三连接端子22和第四连接端子23。
其中,如图2和3所示,驱动IC35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第一连接端子32通过第二导线36接收来自驱动IC35的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和第一导线21传输出去,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子32和第二连接端子33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导线21的两端,进一步的,第二连接端子33通过第一导线21电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子32,以使得栅极线31接收传输自第一连接端子32的栅极驱动信号。
具体的,第二连接端子33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第三连接端子22,第一连接端子32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第四连接端子23,使得第二连接端子33电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子32,从而使得栅极线31接收传输自第一连接端子32的栅极驱动信号。
优选的,第一连接端子32在第二基板3的位置与第四连接端子23在第一基板2的位置对应相适配,第二连接端子33在第二基板3的位置与第三连接端子22在第一基板2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进一步的,第一基板2朝向第二基板3的一侧还包括:相对第二基板3由远及近顺序排列的:黑矩阵层(未示出)、色阻层(未示出)和公共电极层25,公共电极层25包括第一电极251,其中,第一电极251和第一导线21位于同一层,第一电极251被施加一公共电位。公共电极层25还包括刻缝252,第一电极251和第一导线21通过刻缝252相互绝缘;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26,黑矩阵层包括暴露出多个色阻单元26的多个第一开口(未示出),进一步的,第二基板1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4,像素单元24与色阻单元26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导线21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其中,当第一导线21采用金属时,第一导线21的走线不位于色阻单元26所占区域内。当第一导线21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时,第一导线21的走线可以位于色阻单元26所占区域内,也可以不位于色阻单元26所占区域内。
进一步的,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异方性导电胶或导电金球,当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导电金球时,导电金球的密度为1/30000—0.02个/um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栅极线走线从第二基板(包括栅极线及其走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换线到第一基板进行走线(在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导线可以任意走线,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当第一导线采用金属时,第一导线的走线不位于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当第一导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时,第一导线21的走线可以位于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也可以不位于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如此,可以使得第二基板的边框宽度可以进一步减小,进而使得显示面板边框更窄。
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1具有相同的部分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导线21与公共电极层不同层。如图4所示,第一基板2还包括第一导电层27和第一绝缘层28,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导电层27和公共电极层25之间,第一导电层27位于公共电极层25远离所述第二基板3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线21位于第一导电层27,如图5所示,公共电极层25还包括第二电极253和第三电极254,且第一电极251、第二电极253和第三电极254两两相互绝缘,优选的,第一电极251、第二电极253和第三电极254彼此间通过刻缝255相互绝缘。
本实施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电极253电连接于第三连接端子22,使得第三连接端子22通过第二电极253电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子32;第三电极254电连接于第四连接端子23,使得第四连接端子23通过第三电极254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子33。
其中,第二电极253与第三连接端子22在第一基板2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第三电极254与第四连接端子23在第一基板2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1具有相同的部分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三中第一基板2不包括公共电极层。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包括第二导电层29,位于第一基板2朝向第二基板3的一侧,第二导电层29不被施加公共电位;
进一步的,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线21位于第二导电层29。第一基板2还包括平坦化层4,平坦化层4位于第二导电层29朝向第二基板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平坦化层4平铺整个第一基板2(即覆盖第一导线21的走线区域),平坦化层4包括多个第二开口41,第二开口41与第三连接端子22和第四连接端子23在第一基板2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以使得第二开口41暴露出第三连接端子22和第四连接端子23。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41的数量等于第三连接端子22和第四连接端子23的数量之和。
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1具有相同的部分不再重述,本实施例四中,如图9所示,平坦化层4不平铺整个第一基板2,也不覆盖第三连接端子22和第四连接端子23,当然第一导线21的走线形状也可如图10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第一导线的走线形状作限定,实施例及附图中阐述的第一导线的走线形状仅为举例而非限定。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5,包括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二、三、四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其中,
当显示面板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显示面板时,第二基板还包括像素电极(未示出),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形成垂向电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为TN型或VA型的显示装置。
当显示面板采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时,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为IPS或FFS模式的显示装置。
通常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但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也可为电子纸或OLED显示装置。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边框窄化的显示面板,从而显示装置的边框也窄化。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内测;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和用于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以及
各向异性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使得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被施加一公共电位;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一导线位于同一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还包括刻缝,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一导线通过所述刻缝相互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延伸出所述第一基板边缘形成台阶,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台阶处的驱动IC和第二导线,位于所述台阶处,所述驱动IC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导线接收来自所述驱动IC的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第一导线传输给所述栅极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二基板由远及近顺序排列的:
黑矩阵层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所述黑矩阵层包括暴露出所述多个色阻单元的多个第一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其中,当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金属时,第一导线的走线不位于所述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或第四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或第三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异方性导电胶或导电金球,当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导电金球时,所述导电金球的密度为1/30000—0.02个/um2
8.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内测;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和用于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以及
各向异性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使得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被施加一公共电位;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延伸出所述第一基板边缘形成台阶,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台阶处的驱动IC和第二导线,位于所述台阶处,所述驱动IC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导线接收来自所述驱动IC的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第一导线传输给所述栅极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还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两两相互绝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使得所述第三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使得所述第四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或第四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或第三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
15.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二基板由远及近顺序排列的:
黑矩阵层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所述黑矩阵层包括暴露出所述多个色阻单元的多个第一开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其中,当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金属时,第一导线的走线不位于所述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
17.如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或第四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或第三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18.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异方性导电胶或导电金球,当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导电金球时,所述导电金球的密度为1/30000—0.02个/um2
19.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内测;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包括栅极线和用于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以及
各向异性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使得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栅极线接收传输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平坦化层平铺整个第一基板,所述平坦化层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在第一基板上的位置对应相适配,以使得所述第二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延伸出所述第一基板边缘形成台阶,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台阶处的驱动IC和第二导线,位于所述台阶处,所述驱动IC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导线接收来自所述驱动IC的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第一导线传输给所述栅极线。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的数量之和。
22.如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二基板由远及近顺序排列的:
黑矩阵层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所述黑矩阵层包括暴露出所述多个色阻单元的多个第一开口。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其中,当所述第一导线采用金属时,第一导线的走线不位于所述色阻单元所占区域内。
24.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或第四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或第三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对应相适配。
25.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异方性导电胶或导电金球,当各向异性导电层采用导电金球时,所述导电金球的密度为1/30000—0.02个/um2
2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310676538.XA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941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6538.XA CN103941500B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4/304,804 US9351401B2 (en) 2013-12-11 2014-06-13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DE102014109222.8A DE102014109222B4 (de) 2013-12-11 2014-07-01 Bildschirm und Anzeigeeinrichtu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6538.XA CN103941500B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500A CN103941500A (zh) 2014-07-23
CN103941500B true CN103941500B (zh) 2017-10-24

Family

ID=5118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6538.XA Active CN103941500B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51401B2 (zh)
CN (1) CN103941500B (zh)
DE (1) DE10201410922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9878B (zh) * 2014-12-25 2016-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296A (ja) * 2001-07-13 2003-01-29 Toshiba Corp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451994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CN1584712A (zh) * 2003-08-19 2005-0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窄边框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39594A (zh) * 2008-08-01 2010-02-0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9369B2 (ja) 2001-08-08 2011-10-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831302B1 (ko) * 2001-12-22 2008-05-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를 이용한 휴대 정보 단말기
CN2757167Y (zh) 2004-07-22 2006-02-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US8681296B2 (en) * 2011-12-02 2014-03-2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LCD panel, and LC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296A (ja) * 2001-07-13 2003-01-29 Toshiba Corp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451994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CN1584712A (zh) * 2003-08-19 2005-0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窄边框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39594A (zh) * 2008-08-01 2010-02-0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500A (zh) 2014-07-23
US9351401B2 (en) 2016-05-24
DE102014109222A1 (de) 2015-06-11
DE102014109222B4 (de) 2016-06-09
US20150163905A1 (en)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870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CN10473141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59001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749805B (zh) 显示装置
CN10486575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328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61161B (zh)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CN10388522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1806982B (zh) 液晶显示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3828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394247B (zh) 薄膜晶体管元件及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与驱动电路
CN10469931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03172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6074968U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2870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459767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0016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5026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4777933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35353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205139543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65762A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317115B (zh) 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06534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748940B2 (en) TFT substrate having data lines as touch driving electrode and common electrodes as touch sensing electrod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Room A-430, 4th Floor, Block A, Phase II, Guangxi Hu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336 East Extension Line of Beihai Avenue, Beihai Industrial Park,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BEIHAI HKC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Hui Qing Road, No. 88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