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9293B -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 Google Patents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9293B
CN103939293B CN201410215599.0A CN201410215599A CN103939293B CN 103939293 B CN103939293 B CN 103939293B CN 201410215599 A CN201410215599 A CN 201410215599A CN 103939293 B CN103939293 B CN 103939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tamen
district
wind energy
winged peti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5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9293A (zh
Inventor
钟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 Hu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155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9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9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9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2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动力采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拧旋式结构、且能在天然风力支持下发电发光的风能动力轮。产品由轴基、翼轮二个模块结合组成,包括下套环、上套环、轴座、轴蕊、翼叶、导线、灯罩、灯管、灯内座等九个零件,每个零件又包含若干个组成部分,克服目前风能动力轮体积庞大、结构臃肿、风能利用效率低、不能自发光等缺陷,形成一种具有结构精悍、安全可靠、运行效率高、适应范围广风能动力采集装置,另外,本发明实施简单,制造简易,所形成产品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安装方便,还有运行安静,无需燃油、无噪声、无污染、自发光等绿色环保优点,市场空间广阔,具有极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和社会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动力采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拧旋式结构、且能在天然风力支持下发电发光的风能动力轮。
背景技术
风能动力轮,是指一种能够兜截、采纳、利用天然风力,且将空气运动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量的物理实体装置。目前公知的风能动力轮,大体有帆式、扇式、螺旋桨式等多种形态,这些形态的风能动力轮虽然能将空气运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但也存在着体积庞大、结构臃肿、风能利用效率低、无法全方位利用天然风力等缺陷,且无法将风能转化为能够照亮自己的光能,从而影响了公知风能动力轮的使用功能、应用范围及社会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公知风能动力轮结构庞大、风力利用效率低、且无法自行发光照明等缺陷,向公众提供一种独特的风能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除了能够像公知风能动力轮一样利用天然风力产生机械能之外,还通过内凹式翼叶结构、拧旋的翼叶设置、均衡的翼叶安排、柔顺的动力布置、炫丽的发光格局,从而使产品有了结构更精悍、运行更高效、适应性更广等优点。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⑴ 将产品中分为轴基和翼轮两个模块来设计,其中,翼轮模块用于采集天然风力能量,轴基模块用于支持翼轮模块的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⑵ 在翼轮模块中,设计三个具有凹入采风面和凸出背风面的翼叶,且使这三个翼叶竖立环形阵列,绕轴形成三翼轮状,以吸纳来自不同方向的天然风力。
⑶ 在翼叶凹入采风面中,设计出接风区和兜风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接风区用于接收旁侧翼叶流转过来的气流能量,兜风区用于正面采集天然气流的冲击能量,以提高翼叶对天然风力的利用效率。
⑷ 在翼叶凸出背风面中,设计出顶风区和滑风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顶风区用于化解天然气流对翼叶背面的逆流冲力,降低天然气流对翼叶旋转的流动阻力;滑风区用于将顶风区化解的部分气流冲力传递给下一个翼叶的接风区,提高天然风能的利用率。
⑸ 在绕轴环形阵列的三个翼叶中,将翼叶之间的连接处设计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使前一翼叶滑风区与后一翼叶接风区平滑连接,确保在前一翼叶顶风区中化解的天然风力能够顺畅地流转到后一翼叶兜风区,将天然气流对前一翼叶的逆流阻力转化为对后一翼叶的迎流冲力,提高风能利用率。
⑹ 在绕轴环形阵列的三个翼叶自下而上均衡拧旋,使竖立的翼叶对地面形成一定的倾角,以采集地表中自下向上流动的气流,提高翼叶对天然气流的采集效率。
⑺ 在每一翼叶外边缘,自上而下均匀设置四个微型灯座,以配套设置LED电光源。
⑻ 在每一翼叶外边缘、底边缘内部,依次设置导线孔,且使导线孔与灯座相通,用于预置电流导线。
⑼ 在每一翼叶底边缘内侧,设置轴盘坎口,以强化翼叶与轴基模块之间的连接。
⑽ 根据翼叶形成,配套预设相应的导线、内灯座、灯管、灯罩,以形成翼叶的炫光功能。
⑾ 将轴基模块分为轴座、蕊筒、上套环、下套环四个零件来设计,其中,轴座用于连接外部发电机,且作为上套环零件、下套环零件嵌入的基体;蕊筒用于连接翼轮模块的三个翼叶,上套环作为翼轮模块导线正极与发电机输出电流正极之间的连接介质,下套环作为翼轮模块导线负极与发电机输出电流负极之间的连接介质。
⑿ 在轴座零件上,设置一六棱轴柄,用于连接发电机转子套筒。
⒀ 在轴座零件六棱轴柄上方,设置轴座盘,用于连接蕊筒零件,也用于配合连接翼轮模块翼叶零件的轴盘坎口。
⒁ 在轴座零件轴座盘底面,分别设置上环槽与下环槽,用于嵌入相应的上套环零件与下套环零件。
⒂ 在轴座零件座盘顶面,根据上环槽连接柱位置和下环槽连接柱位置,分别设置长导线槽和短导线槽,用于分别嵌入翼轮模块导线零件的正极连线和负极连线。
⒃ 在轴基模块的轴蕊零件中,设置一轴盘,且在轴盘底面设置长导线槽和短导线槽,用于与轴座零件的轴座盘对应配合连接。
⒄ 在轴蕊零件蕊筒内部,设置一圆柱内腔,作为安装外部装置(如锂电池、感应控制器)的物理空间。
⒅ 在轴蕊零件蕊筒内腔上方,设置一圆柱轴承槽,用于在必要时安装滚动轴承。
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产品与目前公知的风能动力轮相比,可以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结构精悍──产品由轴基、翼轮二模块紧密结合组成,集采纳风力、输电发光于一体,体积精悍,占用空间面积小。
2,安全可靠──产品结构简单,零件连接牢固,无需额外风向调节机构,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故障率低。
3,运行效率高──产品微风即能启动,疾风仍能工作,不存在风向格禁问题,可兜截来自任何方向的天然风力,甚至可以采集来自地表自下而上的微弱气流旋涡,风速适应范围从每秒0.3米到每秒20米之间,风能利用率达75%以上。
4,适应范围广──产品与发电机配合使用,即是一套完整的风能炫光发电装置,可适应于一切需要风力发电电光的场合使用,尤其能适应工厂、机场、农场、蓄牧场、运动场、野外作业、抢险救灾等特定场合使用,适应范围广。
另外,本发明实施简单,制造简易,所形成产品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安装方便,还有运行安静,无需燃油、无噪声、无污染、自发光等绿色环保优点,市场空间广阔,具有极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和社会使用价值。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模块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轴基模块零件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下套环零件结构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轴座零件结构局部剖示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轴蕊零件结构局部剖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翼轮模块零件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翼叶零件外观结构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翼叶零件内部结构局部剖示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装配示例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应用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作为一项产品制造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应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方案得到具体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产品由轴基、翼轮二个模块组成,其中,轴基模块,由下套环、上套环、轴座、轴蕊四种零件组成,翼轮模块,由翼叶、导线、灯罩、灯管、灯内座五种零件组成,每个零件又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组成部分。
实施例中,每个模块都有其具体的形态,产品中轴基模块、翼轮模块的具体形态如图2所示。
图2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模块依次是:轴基模块(1)、翼轮模块(2),每个模块的数量各1。
在实施过程中,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具体的零件,每个零件也有其具体的形态。轴基模块(1)所属零件的具体形态如图3所示。
图3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零件依次是:下套环零件(3)、上套环零件(4)、轴座零件(5)、轴蕊零件(6),每种零件的数量各1。
在轴基模块中,每个零件的结构都有独特之处,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下套环零件(3)、轴座零件(5)和轴蕊零件(6);下套环零件(3)零件的结构如图4所示。
图4中,下套环零件(3)结构包括滑环(7)、连杆(8)、连接头(9)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滑环(7)的数量为1,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3;在成品零件中,连杆(8)绕滑环(7)轴心环形阵列,且连杆(8)的一端与滑环(7)顶面连接,连杆(8)的另一端与转换头(9)连接;连杆(8)的轴心线与滑环(7)的轴心线相互并行。
实施过程中,下套环零件(3)使用纯铜或铜锌合金材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下套环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滑环(7)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3.5到1:3.8之间;滑环(7)内径值与滑环(7)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
实施例中,轴基模块上套环零件结构(4)与下套环零件(3)结构相似,同样包括滑环、连杆、连接头三个组成部分,所不同的仅是各组成部分尺寸的大小和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比例差异。实施过程中,上套环零件(4)制造材质与下套环零件(3)相同,使用纯铜或铜锌合金材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上套环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6.8到1:7.2之间;滑环内径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1到1:1.2之间。
轴基模块所属轴座零件(5)结构如图5所示。
图5中,轴座零件(5)结构包括轴柄底面(10)、柄底倒角(11)、六棱轴柄(12)、轴柄紧定坑(13)、圆柄柱(14)、下座盘(15)、上座盘(16)、座盘柱面(17)、长导线槽(18)、长连柱孔(19)、座盘顶面(20)、短导线槽(21)、短连柱孔(22)、上环槽(23)、下环槽(24)十五个组成部分,其中,长导线槽(18)、长连柱孔(19)、短导线槽(21)、短连柱孔(22)的数量各3,轴柄紧定坑(13)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六棱轴柄(12)、圆柄柱(14)、下座盘(15)、上座盘(16)四个组成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串连连接,且轴心线相互重合;柄底倒角(11)位于轴柄底面(10)与六棱轴柄(12)的交汇处;轴柄紧定坑(13)对称分布在六棱轴柄(12)立面;下环槽(24)位于下座盘(15)底面;上环槽(23)位于上座盘(16)底面;长导线槽(18)、短导线槽(21)交替分布在座盘顶面(20),且成对绕上座盘顶面(20)中心环形阵列。
实施例中,轴座零件(5)使用使用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轴座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上座盘(16)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3到1:1.5之间;圆柄柱(14)直径值与下座盘(15)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2.0到1:2.3之间;圆柄柱(14)直径值与上座盘(16)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2.6到1:3.0之间。
轴蕊零件(6)结构如图6所示。
图6中,轴蕊零件(6)其结构包括轴盘(25)、轴盘底面(26)、长导线槽(27)、短导线槽(28)、蕊筒(29)、轴腔(30)、轴承槽(31)七个组成部分,其中,长导线槽(27)、短导线槽(28)的数量各3,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轴盘(25)、蕊筒(29)自下而上串连排列,轴腔(30)、轴承槽(31)位于蕊筒(29)内部中心,且自下而上串连排列,轴盘(25)轴心线、蕊筒(29)轴心线、轴腔(30)轴心线、轴承槽(31)轴心线相互重合,长导线槽(27)、短导线槽(28)交替分布在轴盘底面(26),且成对绕轴盘底面(26)中心环形阵列。
实施例中,轴蕊零件(6)使用与轴座零件(5)相同的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轴蕊成品零件中,轴盘(25)直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9.7到1:10之间;蕊筒(29)外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5到1:18之间;轴腔(30)直径值与蕊筒(29)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4到1:1.5之间;轴腔(30)直径值与轴承槽(31)直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轴承槽(31)直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8到1:21之间。
翼轮模块(2)所属零件的具体形态如图7所示。
图7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零件依次是:翼叶零件(32)、导线零件(33)、灯罩零件(34)、灯管零件(35)、灯内座零件(36),其中,灯罩零件(34)、灯管零件(35)、灯内座零件(36)的数量各12,其它零件的数量各3。
在翼轮模块中,一共有3个翼叶零件(32),依次分别为A翼、B翼、C翼;每一翼叶零件(32)结构相同,均如图8、图9所示。
图8呈现的是翼叶零件(32)外观结构。图8中,每一翼叶零件(32)外观结构包括轴盘坎口(37)、底边缘(38)、顶风区(39)、滑风区(40)、内柱面(41)、顶边缘(42)、外边缘(43)、兜风区(44)、接风区(45)、灯外座(46)十个组成部分,其中,灯外座(46)的数量为4,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
图9主要呈现的是翼叶零件(32)内部结构。图9中,每一翼叶零件(32)内部结构包括分导孔(47)、底缘导线孔(48)、灯座螺纹(49)、外缘导线孔(50)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灯座螺纹(19)的数量为4,分导孔(47)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
实施例中,通过外观结构和内部结构紧密结合形成的翼叶零件(32),其顶风区(39)、滑风区(40)平滑组合形成了翼叶的凸出背风面,兜风区(44)、接风区(45)平滑组合形成了翼叶的凹入采风面,内柱面(41)位于凹入采风面内侧边缘与凸出背风面内侧边缘的中间,外边缘(43)位于凹入采风面外侧边缘与翼叶凸出背风面外侧边缘的交汇处,轴盘坎口(37)位于内柱面(41)下方,且轴盘坎口(37)一边与凹入采风面的底边交接,另一边与凸出背风面的底边交接;在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绕内柱面(41)轴心发生拧旋变形;拧旋变形后底边缘(38)与顶边缘(42)在俯视投影平面中的夹角,在150°到210°之间。
实施过程中,翼轮模块所属翼叶零件与轴基模块所属蕊筒零件的制造材质相同,均是使用相同的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翼叶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宽度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3.7到1:4.0之间;轴盘坎口(37)高度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14到1:120之间。
实施例中,当产品所需各零件均已制造完毕之后,既可将这些零件装配结合,形成成型产品。成型产品中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如图10所示。
图10中,轴基模块(1)中的下套环零件(3),嵌套固定在轴座零件(5)下环槽中,下套环零件(3)底面与轴座零件(5)下环槽底面齐平;轴基模块中的上套环零件(4),嵌套固定在轴座零件(5)上环槽中,上套环零件(4)底面与轴座零件(5)上环槽底面齐平;轴座零件(5)自下而上与轴蕊零件(6)串连排列,且轴座零件(5)轴心线与轴蕊零件(6)轴心线相互重合。
图10中,翼轮模块(2)中的三个翼叶零件(32),绕轴基模块(1)轴蕊零件(6)轴心环形阵列,翼叶零件(32)内柱面与轴蕊零件(6)蕊筒紧密连接,翼叶零件(32)轴盘坎口与轴蕊零件(6)轴盘紧密接触,且翼叶零件(32)二个分导孔,分别与轴蕊零件(6)长导线槽、短导线槽对应连接。另外,翼轮模块(2)所属三个翼叶零件(32)在环形阵列中,前一翼叶零件滑风区与后一翼叶零件接风区平滑连接,即:A翼滑风区与B翼接风区平滑连接,B翼滑风区与C翼接风区平滑连接,C翼滑风区与A翼接风区平滑连接。
另外,在图10不可见部分中,翼轮模块中的导线零件(33),自上而下依次置于翼叶零件(32)的外缘导线孔、底缘导线孔、分导孔中,且导线零件(33)端头分别通过轴蕊零件(6)长导线槽、短导线槽,与下套环零件(3)、上套环零件(4)连接;灯内座零件(36)、灯管零件(35)、灯罩零件(34),则自内而外依次置于翼叶零件(32)灯外座内腔中,且灯罩零件(34)与翼叶零件(32)灯座螺纹配合连接。
实施例中,通过轴基模块与翼轮模块紧密结合生成的成型产品,主要作用于风能发电炫光设备,其应用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中,产品在使用时,先在产品顶端覆盖上防水定位装置(54),再整体固定在具有牢固机座(51)的风能发电设备上方,使产品轴座零件(5)与风能发电设备疏风罩(53)紧密接触、轴座零件(5)六棱轴柄与风能发电设备发电机(52)转子紧密相连,且使产品上套环零件(4)、下套环零件(3)分别与发电机(52)的正负输出电极平滑接触;当天然风能驱动产品绕轴旋转时,产品即通过轴座零件(5)带动发电机(52)转子旋转;发电机(52)转子旋转生成的电能除一部分向外输出另作他用外,另一部分电能通过上套环零件(4)、下套环零件(3)、导线零件(33)反馈给翼轮模块的灯管零件(35),使产品在旋转中焕发出炫光,从而形成产品由风能转为机械能、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一系列能量转变过程,实现产品的风能发电炫光机制。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产品各零件及其组成部分的形状、规格、方位等,均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而灵活变通,从而实现多种规格、多种型号的有机组合,形成多种实施方案,开拓出千姿百态的产品。

Claims (6)

1.一种拧旋式风能炫光轮,由轴基、翼轮二个模块结合组成,其特征是:
⑴ 所述的轴基模块,由下套环、上套环、轴座、轴蕊四种零件组成,每种零件的数量各1;
⑵ 所述轴基模块中的下套环零件,其结构包括滑环、连杆、连接头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滑环的数量为1,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3;在成品零件中,连杆绕滑环轴心环形阵列,且连杆的一端与滑环顶面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换头连接;连杆的轴心线与滑环的轴心线相互并行;
⑶ 所述轴基模块中的上套环零件,使用纯铜或铜锌合金材料制造,其结构包括滑环、连杆、连接头三个组成部分;在制造形成的上套环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6.8到1:7.2之间;滑环内径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1到1:1.2之间;
⑷ 所述轴基模块中的轴座零件,其结构包括轴柄底面、柄底倒角、六棱轴柄、轴柄紧定坑、圆柄柱、下座盘、上座盘、座盘柱面、长导线槽、长连柱孔、座盘顶面、短导线槽、短连柱孔、上环槽、下环槽十五个组成部分,其中,长导线槽、长连柱孔、短导线槽、短连柱孔的数量各3,轴柄紧定坑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六棱轴柄、圆柄柱、下座盘、上座盘四个组成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串连连接,且轴心线相互重合;柄底倒角位于轴柄底面与六棱轴柄的交汇处;轴柄紧定坑对称分布在六棱轴柄立面;下环槽位于下座盘底面;上环槽位于上座盘底面;长导线槽、短导线槽交替分布在座盘顶面,且成对绕上座盘顶面中心环形阵列;
⑸ 所述轴基模块中的轴蕊零件,其结构包括轴盘、轴盘底面、长导线槽、短导线槽、蕊筒、轴腔、轴承槽七个组成部分,其中,长导线槽、短导线槽的数量各3,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轴盘、蕊筒自下而上串连排列,轴腔、轴承槽位于蕊筒内部中心,且自下而上串连排列,轴盘轴心线、蕊筒轴心线、轴腔轴心线、轴承槽轴心线相互重合,长导线槽、短导线槽交替分布在轴盘底面,且成对绕轴盘底面中心环形阵列;
⑹ 所述的翼轮模块,由翼叶、导线、灯罩、灯管、灯内座五种零件组成,其中,灯罩零件、灯管零件、灯内座零件的数量各12,其它零件的数量各3;
⑺ 所述翼轮模块中的翼叶零件,其数量为3,依次分别为A翼、B翼、C翼;每一翼叶零件结构相同,均包括轴盘坎口、底边缘、顶风区、滑风区、内柱面、顶边缘、外边缘、兜风区、接风区、灯外座、分导孔、底缘导线孔、灯座螺纹、外缘导线孔十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灯外座、灯座螺纹的数量为4,分导孔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顶风区、滑风区平滑组合形成了翼叶的凸出背风面,兜风区、接风区平滑组合形成了翼叶的凹入采风面,内柱面位于凹入采风面内侧边缘与凸出背风面内侧边缘的中间,外边缘位于凹入采风面外侧边缘与翼叶凸出背风面外侧边缘的交汇处,轴盘坎口位于内柱面下方,且轴盘坎口一边与凹入采风面的底边交接,另一边与凸出背风面的底边交接;另外,在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绕内柱面轴心发生拧旋变形;拧旋变形后底边缘与顶边缘在俯视投影平面中的夹角,在150°到210°之间;
⑻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轴基模块中的下套环零件,嵌套固定在轴座零件下环槽中,下套环零件底面与轴座零件下环槽底面齐平;所述轴基模块中的上套环零件,嵌套固定在轴座零件上环槽中,上套环零件底面与轴座零件上环槽底面齐平;
⑼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轴基模块中的轴座零件,自下而上与轴蕊零件串连排列,且轴座零件轴心线与轴蕊零件轴心线相互重合;
⑽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翼轮模块中的三个翼叶零件,绕轴基模块所属轴蕊零件轴心环形阵列,翼叶零件内柱面与轴蕊零件蕊筒紧密连接,翼叶零件轴盘坎口与轴蕊零件轴盘紧密接触,且翼叶零件二个分导孔,分别与轴蕊零件长导线槽、短导线槽对应连接;
⑾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翼轮模块中的三个翼叶零件,在环形阵列中前一翼叶零件滑风区与后一翼叶零件接风区平滑连接,即:A翼滑风区与B翼接风区平滑连接,B翼滑风区与C翼接风区平滑连接,C翼滑风区与A翼接风区平滑连接;
⑿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翼轮模块中的导线零件,自上而下依次置于翼叶零件的外缘导线孔、底缘导线孔、分导孔中,且导线零件端头分别通过轴蕊零件长导线槽、短导线槽,与下套环零件、上套环零件连接;
⒀ 在成型产品中,所述翼轮模块中的灯内座零件、灯管零件、灯罩零件,自内而外依次置于翼叶零件灯外座内腔中,且灯罩零件与翼叶零件灯座螺纹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旋式风能炫光轮,其特征是:所述轴基模块中的下套环零件,使用纯铜或铜锌合金材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下套环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3.5到1:3.8之间;滑环内径值与滑环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旋式风能炫光轮,其特征是:所述轴基模块中的轴座零件,使用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轴座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与上座盘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3到1:1.5之间;圆柄柱直径值与下座盘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2.0到1:2.3之间;圆柄柱直径值与上座盘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2.6到1: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旋式风能炫光轮,其特征是:所述轴基模块中的轴蕊零件,使用与轴座零件相同的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轴蕊成品零件中,轴盘直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9.7到1:10之间;蕊筒外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5到1:18之间;轴腔直径值与蕊筒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4到1:1.5之间;轴腔直径值与轴承槽直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轴承槽直径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8到1: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旋式风能炫光轮,其特征是:所述翼轮模块中的翼叶零件,使用与蕊筒零件相同的热熔性绝缘塑料制造;在制造形成的成品零件中,整个零件最大宽度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3.7到1:4.0之间;轴盘坎口高度值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14到1:1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旋式风能炫光轮,其特征是:通过所述轴基模块与所述翼轮模块紧密结合生成的成型产品,主要作用于风能发电炫光设备;产品在使用时,先在产品顶端覆盖上防水定位装置,再整体固定在具有牢固机座的风能发电设备上方,使产品轴座零件与风能发电设备疏风罩紧密接触、轴座零件六棱轴柄与风能发电设备发电机转子紧密相连,且使产品上套环零件、下套环零件分别与发电机的正负输出电极平滑接触;当天然风能驱动产品绕轴旋转时,产品即通过轴座零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使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转子旋转生成的电能除一部分向外输出另作他用外,另一部分电能通过上套环零件、下套环零件、导线零件反馈给翼轮模块的灯管零件,使产品在旋转中焕发出炫光,从而形成产品由风能转为机械能、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一系列能量转变过程,实现产品的风能发电炫光机制。
CN201410215599.0A 2014-05-22 2014-05-22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9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5599.0A CN103939293B (zh) 2014-05-22 2014-05-22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5599.0A CN103939293B (zh) 2014-05-22 2014-05-22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293A CN103939293A (zh) 2014-07-23
CN103939293B true CN103939293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18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55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9293B (zh) 2014-05-22 2014-05-22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929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464A (zh) * 2003-07-24 2006-08-30 无噪音旋转有限公司 垂直轴式风力涡轮机
GB2436612A (en) * 2006-04-01 2007-10-03 Firewinder Company Ltd Rotating light
CN10142424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南京宇能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风动螺旋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63476U (zh) * 2011-03-21 2011-09-07 张茂安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464A (zh) * 2003-07-24 2006-08-30 无噪音旋转有限公司 垂直轴式风力涡轮机
GB2436612A (en) * 2006-04-01 2007-10-03 Firewinder Company Ltd Rotating light
CN10142424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南京宇能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风动螺旋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63476U (zh) * 2011-03-21 2011-09-07 张茂安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293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95293A1 (en) Fluid driven rotor with lights
CN103925154A (zh) 适于风力发电或风力泵浦设备的高效导风装置
CN201846965U (zh) 风光发电伞
CN103939293B (zh) 拧旋式风能炫光轮
CN103410669A (zh) 附壁式风能发电机
US20120049528A1 (en) Energy Converting System
CN203022974U (zh) 一种双叶轮直驱式风力发电机
CN103867400A (zh) 一种收集非自然风的球状叶轮垂直轴风力发电储能装置
CN104047808B (zh) 高效风能光电动力轮
CN210511436U (zh) 一种风能和太阳能互补照明路灯
CN204190672U (zh) 一种自动化风能太阳能发电设备
CN203571611U (zh) 一种带转经筒的藏式风光互补路灯
GB2471710A (en) Energy converting system comprising a windmill and a sunlight focusing device
EP2693046A2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rray of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s
CN104088758B (zh) 附壁式风能光照发电装置
CN204477911U (zh) 中心点避雷的风力发电路灯
CN205297822U (zh) 一种设置在护栏上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3627088U (zh) 一种风能发光风车
KR101339299B1 (ko) 풍력 발전장치
CN103967715A (zh) 风力炫光电能发生器
CN201382358Y (zh) 一种风电路灯
CN204477897U (zh) 一种新能源景观灯
CN104481808B (zh) 盘旋集聚式风能发电装置
CN206575214U (zh) 一种风光互补的风景区供电装置
CN103939294B (zh) 集成式路灯风能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ou Hui

Inventor before: Zhong J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5

Address after: 211700 Xuyi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Xu town pier No. 26, Lane five

Patentee after: Hou Hui

Address before: 204, room 515041, block 20, Party School Road, Shant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 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