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3750A -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填料塔和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填料塔和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3750A
CN103933750A CN201410016100.3A CN201410016100A CN103933750A CN 103933750 A CN103933750 A CN 103933750A CN 201410016100 A CN201410016100 A CN 201410016100A CN 103933750 A CN103933750 A CN 103933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d tower
tower
disperser
umbrella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6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3750B (zh
Inventor
山口真司
滨村隆史
柴田修作
松崎光浩
江尻哲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e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orp filed Critical Kure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33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3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在填料塔中发生聚合化、填料塔也能够不堵塞地长时间稳定运转、并且能够使液相在均匀分配后下落、进而结构简单、容易清理的再分散器。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具有塔盘1和蒸气上升管10和伞11。塔盘1上排列配置有多个通液孔4,并且、还排列配置有长度方向是同一个方向的、面积比该通液孔大、且呈细长形状的通气孔5,伞11具有形成液体流路13的导壁12,液体流路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14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开口部15,开口部形成在能够使从该开口部排出的液相下降到蒸气上升管的外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填料塔和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料塔中使用的再分散器(也被称作“再分散板”或“分布器”。)、使用该再分散器的填料塔和采用该填料塔进行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背景技术
蒸馏塔通常被分类成板式塔(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3。)和填料塔(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6。)。
如专利文献6所示,为了高效地进行蒸馏,有时在填料塔的上部配置分散器。该分散器是为了使液相均匀地散布到下方的填料层而设置的。此外,如专利文献5或7所示,再分散器配置在填料层之间,其目的在于使液相均匀地分配下落到下方的填料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0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09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6033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13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9-239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06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9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在蒸馏1,1-二氯乙烯单体时,存在1,1-二氯乙烯单体在蒸馏塔内聚合的问题。1,1-二氯乙烯单体反应性高,在蒸馏塔内容易聚合(polymerization。)化,所以要添加阻聚剂。但要完全防止在蒸馏塔内的聚合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可以预想到,如果添加大量的阻聚剂就能够抑制在蒸馏塔内的聚合。由于阻聚剂沸点高,所以通常几乎不会转移到气相侧(蒸馏出的1,1-二氯乙烯单体侧)。因此可以认为,在制造1,1-二氯乙烯系树脂时,几乎就不存在由该阻聚剂造成的聚合障碍。但在蒸馏中发生溢流等意外时,在蒸馏出的1,1-二氯乙烯单体中就有可能会混入阻聚剂。因而,还是希望避免大量使用阻聚剂。
当在蒸馏塔中发生1,1-二氯乙烯单体的聚合化时,则聚合物气化成的气体和液化成的液体会堵塞流路,使蒸馏(纯化)效率降低。特别是在工业生产的连续蒸馏中,存在用于除去聚合物的清理作业耗时多、蒸馏的运转时间减少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7中提出的再分配器,由于分配器槽内的孔和塔盘的孔的配置不同,所以存在液相的分配容易产生参差不齐的问题。在蒸馏1,1-二氯乙烯单体等容易聚合化的液体的情况,若一部分的孔被堵塞,就会存在液相的分配变得更不均匀的问题。此外,由于结构复杂,所以存在将聚合化而附着在各部件上的物质进行除去(清除)耗费精力的问题。进而专利文献6中提出的分散器,虽然孔均匀配置,但由于通气孔正上部的液相容易流向塔壁侧,所以即使孔均匀配置,也存在液相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分散器,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在填料塔中发生聚合化,其也能够不堵塞地长时间稳定运转,并且能够使液相均匀地分配下落,进而结构简单,容易清理。此外,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该再分散器的填料塔。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通过使用具有该再分散器的填料塔长时间、稳定地对1,1-二氯乙烯的粗单体进行蒸馏,而高效得到纯化单体的纯化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是设置在填料塔的填料层下方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具有:塔盘,其上排列配置有多个用于使液相通向下方的通液孔,并且还排列配置有长度方向是同一个方向的、用于使气相通向上方的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面积比该通液孔大、且呈细长形状,分别从上述各通气孔向上方配置的多个蒸气上升管,以及在该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上方侧、与该上端开口部有间隔地配置的伞,所述伞具有与该上端开口部相同的形状或比其更大的形状,所述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伞在该伞的伞面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形成液体流路的导壁,该液体流路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形成在能够使从该开口部排出的液相下降到所述蒸气上升管的外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优选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具有缺口部。通过这样,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发生聚合化,通液孔被堵塞,液相也能够容易地从通气孔向下落。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也可以使所述伞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长径方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它更长,所述开口部形成在导壁上,或不设置导壁而形成。伞和导壁发挥集液器的作用,能够使收集的液相向下落到塔盘上而不是落到通气孔中。这样能够使落到塔盘上的液相介由通液孔落向下方的充填层。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优选所述伞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长径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开口部形成于伞的伞面、且配置在所述蒸气上升管的外侧的上方空间内。伞和导壁发挥集液器的作用,能够使收集的液相向下落到塔盘上而不是落到通气孔中。这样能够使落到塔盘上的液相介由通液孔落向下方的充填层。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优选所述塔盘具有底板、竖立设置在该底板的边缘的侧壁部、和从该侧壁部的上端向侧壁外侧方向伸出的颚部。这样能够使沿着填料塔的内侧侧壁下流的液相被颚部阻止,导入塔盘,结果、能够使从通液孔下落的液相离开填料塔的内侧侧壁。这样就能够增加填料层中的气液接触机会。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优选所述液体流路的上端位于比所述颚部低的位置。这样能够使从填料塔取出再分散器时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发生聚合化,也能在将再分散器取出的同时将聚合物一起取出。
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优选所述塔盘的底板被从所述通气孔之间夹着的区域通过的分割线分割成2个以上,一底板沿着所述分割线在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薄壁部,另一底板沿着所述分割线在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薄壁部,所述第一薄壁部和第二薄壁部重合,呈与底板相同的厚度,同时形成连接部。这样能够使再分散器向填料塔中的安装和从中取出变得容易。此外,能够在确保底板平坦性的同时,即使不用螺丝使底板彼此固定也能够确保密封性。
本发明的填料塔,其特征在于,是配置有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塔内高度H和塔内径D的比(H/D)为20以上。
本发明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填料塔、或使用本发明的填料塔,将1,1-二氯乙烯的粗单体进行蒸馏,得到纯化单体。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再分散器,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在填料塔中发生聚合化,填料塔也不容易堵塞,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转。此外,能够使液相在均匀分配后下落,提高蒸馏效率。进而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清理容易。此外,本发明的填料塔,在H/D大时填料塔呈细长形状,在这种形状的情况,沿着填料塔的内壁流下的液体会变得更多,所以通过配置本发明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就能够减少这些液体,增加填料层中的气液接触。通过本发明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能够长期稳定地对在蒸馏中容易发生聚合化的1,1-二氯乙烯单体进行蒸馏。因而能够高效得到纯化单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施方案的一例再分散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案的一例再分散器的平面图。
图3是A-A的截面图。
图4是B-B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液相从形成于伞的伞面上的液体流路向下落的状况(第1形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说明液相从形成于伞的伞面上的液体流路向下落的状况(第2形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C-C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再分散器在填料塔上的安装状态的塔的纵向截面部分放大图。
图9是显示本实施方案的一例填料塔的概念图。
符号说明
1(1a、1b、1c)塔盘
4通液孔
5通气孔
6(6a、6b、6c)底板
10蒸气上升管
10a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
11伞
12导壁
13液体流路
14(14a、14b)两端部
15开口部
16液相
17(17a、17b、17c)侧壁部
18(18a,18b、18c)颚部
19缺口部
20a、20b分割线
21b第一薄壁部
21c第二薄壁部
22支柱
23气相
30填料层
31支持部用架
32支持部
33支撑环
34塔墩
35塔顶部
36塔底部
37冷凝器(回流冷凝器)
38再沸器
L39、L40管道
41进料口
42蒸馏残渣用罐
100填料塔用再分散器
200填料塔
HW热水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示出实施方案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这些记载来限定和解释本发明。只要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对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
首先,参照图1~图5对本实施方案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下文中也将仅称作“再分散器”。)予以说明。再分散器100具有:
塔盘1(1a、1b、1c),其上排列配置有多个用于使液相16通向下方的通液孔4,并且还排列配置有长度方向L是同一个方向的、用于使气相23通向上方的多个通气孔5,所述通气孔5面积比该通液孔4大、且呈细长形状,
分别从各通气孔5向上方配置的多个蒸气上升管10,以及
在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上方侧、与上端开口部10a有间隔地配置的伞11,伞11具有与上端开口部10相同的形状或比其更大的形状。
伞11,在该伞11的伞面上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形成液体流路13的导壁12,液体流路13在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14(14a、14b)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开口部15,开口部15形成在能够使从该开口部15排出的液相16下降到蒸气上升管10的外侧的位置。
再分散器100中,液相16通过开口部15下落到塔盘1上,该液相16通过在塔盘1上排成数列的通液孔4进而从塔盘1向下落。此时,液相16能够在不受向上方升起的气相23的影响的情况下,以与该气相23分离的状态高效地向下落。并且,由于通液孔4在塔盘1上排列配置有多个,所以液相16能够以均匀分散的状态向下落。
塔盘1具有成为再分散器100的主体的底板6(6a、6b、6c)和从底板6的边缘竖立设置的侧壁部17(17a、17b、17c)。优选在塔盘1的底板6上设置通液孔4和通气孔5。
通液孔4是用于使液相16落到再分散器100的下方而设置的孔,在细长形状的通气孔5的周围排列配置多个。优选将多个通液孔4以均等间隔排成1列,且使该列的方向与通气孔5的长度方向L一致。通液孔4的各面积比通气孔5的各面积小。在通液孔4的面积与通气孔5的面积相同或比其更大时,气相会从通液孔4上升,从而妨碍液相16下落。通液孔4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或椭圆形。通液孔4的圆形的直径和椭圆的长径为例如5~15mm。进而当在填料塔中配置多个再分散器100时,配置在图9的进料口41下方的再分散器的通液孔4的面积,优选与配置在进料口41上方的再分散器的通液孔4的各面积相同,或比其更大。并且更优选配置在最下方的再分散器的通液孔4的各面积比配置在最上方的再分散器的通液孔4的各面积大。这是由于,配置在下方的再分散器容易由于聚合而发生孔堵塞的问题。
通气孔5是用于使气相23从再分散器100向上方流动的孔,为了确保孔面积而形成细长形状。细长形状中优选矩形,相对于填料塔的内径100,例如使通气孔5长边为25~85、短边为3~12的长度。通气孔5优选配置多个,这时优选通气孔5的长度方向L是同一方向。
蒸气上升管10是从各通气孔5伸出的筒体,用于将气相23导向上方。蒸气上升管10的下端的形状优选是与各通气孔5相同的形状,此时,蒸气上升管10成为从各通气孔5的边缘向上伸出的筒体。此外,也可以是将各通气孔5的边缘围起来的形状。此时,蒸气上升管10的下端的开口面积比通气孔5的面积大。虽然蒸气上升管10的截面积可以是向上方逐渐变大的形状或逐渐变小的形状中的任一种,但优选是与轴方向无关地面积固定的形状。进而更优选是与轴方向无关地截面形状相同的形状。蒸气上升管10的高度优选为例如蒸气上升管10的短边的长度以上。
蒸气上升管10优选上端具有缺口部19。通过这样,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发生聚合化,通液孔4堵塞,也能够使液相16容易地从通气孔5向下降落。对缺口部19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但为了不妨碍气相23上升,优选是例如V字形状。缺口部19优选是对每1个蒸气上升管10都设置多个,更优选在蒸气上升管10的长边的侧壁上以均等间隔配置。
伞11,是与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相同的形状或比其更大的形状的板部件。通过使伞11为具有这种形状的板部件,能够发挥头盖的作用,防止液相下落到蒸气上升管10中。当以伞11的伞面作为底面形成液体流路13时,在伞11上设置导壁12。由伞11和导壁12构成集液器,集液器形成液体流路13。导壁12,只要是能够形成液体流路13即可,也可以设置在伞11的伞面上,但优选从伞11的伞面的边缘竖立,此时能够使集液器的容积最大化。
伞11,优选在蒸气上升管10、更优选在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10a配置支柱22而被支柱22支起。借助支柱22,伞11在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上方、与上端开口部10a有间隔地配置。如图3所示,通过支柱22在上端开口部10a和伞11之间形成间隙,但气相23能够从该间隙穿过、升向更上方。
如图5所示,开口部15是设置在液体流路13的末端的排水口,设置在图1的液体流路13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14(14a、14b)中的至少任一方(图1中没有示出开口部15。)。优选在两端部14都设置开口部15。此时,液体流路13,如图1所示,由流向端部14a侧的液体流路13a和流向端部14b侧的液体流路13b组成。为了有效地将液体导向开口部15,也可以使伞11的伞面倾斜设置,将开口部15设置在倾斜的最低位置。
开口部15,形成在能够使从开口部15排出的液相16落到蒸气上升管10的外侧的位置。该形态有2个形态,是在导壁12上设置开口部15的形态(第1形态)和在伞11的伞面上设置开口部15的形态(第2形态)。
(开口部的第1形态)
参照图5来说明开口部的第1形态。伞1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与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长径方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它更长,开口部15形成在导壁12上。在伞1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与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长径方向的长度相同时,图5中t=0,在伞1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更长时t>0。如果t≧0,则从开口部15流出的液相16流到蒸气上升管10中的可能性就小。开口部15,也可以在两端部14(14a、14b)不设置导壁12就形成。
(开口部的第2形态)
参照图6来说明开口部的第2形态。伞1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比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长径方向的长度更长,开口部15形成在伞11的伞面上。并且开口部15配置在蒸气上升管10的侧壁外侧的空间、优选在蒸气上升管10的侧壁外侧的上方空间。由于伞11的长度方向L的长度比蒸气上升管10的上端开口部10a的长径方向的长度更长,所以图6中t≧0。还可以将开口部15配置在蒸气上升管10的侧壁外侧的空间、优选蒸气上升管10的侧壁的外侧的上方空间,结果从开口部15流出的液相16流进蒸气上升管10中的可能性就变少
开口部15的第1形态和第2形态,都是由伞11和导壁发挥集液器的作用,能够使收集到的液相16不下落到通气孔5中而是下落到塔盘1上。下落到塔盘1上的液相16介由通液孔4从再分散器100进而向更下方下落。
再者,优选在伞11的伞面不设置开口部15以外的孔。即使设置孔,由于气相23从下方向上升,其风压使液相16难以下落。
塔盘1优选具有底板6、竖立设置在底板6的边缘的侧壁部17、和从侧壁部17的上端向侧壁外侧方向伸出的颚部18(18a,18b、18c)。颚部18能够接收沿着填料塔的内侧的侧壁流下的液相,将其导入塔盘1。结果、能够使从通液孔4下落的液相离开填料塔的内侧侧壁。从填料塔的内侧侧壁流下的液相,不容易再挥发,并且、与气相接触的机会也少。通过使液相离开填料塔的内侧侧壁,能够增加填料层中的气液接触。
液体流路13的上端、即导壁12的上端,优选位于比颚部18低的位置。这样能够使将再分散器100从填料塔取出时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即使作为蒸馏对象的单体发生聚合化,由于其聚合物存在于由底板6和侧壁部17形成的收纳空间内,所以能够在将再分散器100取出时将聚合物也一起取出。
塔盘1被从通气孔5之间夹着的区域通过的分割线20(20a、20b)分割成2个以上。图2所示的再分散器100具有分割线20a、20b,以它们为界线,能够拆解成3个塔盘(1a、1b、1c)。图7是显示底板6b和底板6c的连接部分的状态的截面图。一底板6b沿着分割线20b而在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薄壁部21b,另一底板6c沿着分割线20b而在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薄壁部21c,第一薄壁部21b和第二薄壁部21c重合后,与底板6呈相同的厚度。通过第一薄壁部21b和第二薄壁部21c重合而形成连接部,即使没有螺丝固定,也能够防止分割线20b上的液相泄漏。向填料塔中安装再分散器和将其从中取出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底板6在分割线20处不产生凹凸,所以能够确保平坦性。
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9对配置有再分散器100的填料塔200予以说明。本实施方案的填料塔200,填料塔200的塔内高度H和塔内径D的比(H/D)为20以上。优选24以上。通过使H/D为这样大的值,能够使填料塔呈细长形状,本实施方案的再分散器100优选用于细长形状的填料塔。在细长填料塔的情况,下流到填料层30中的液体,一旦沿着塔的内壁流动,就难以返回到中心方向,填料层30中的液体-气体的接触恶化。通过再分散器100将沿着内壁流动的液体强制性地与内壁脱离,能够防止液体-气体的接触机会减少。
由于塔内的液体在下落中沿着内壁侧移动,所以如图8所示,以填料层30和设置在填料层下方的再分散器100作为一套,优选在上下排列设置多套。例如3~7套。
本实施方案的填料塔200中,也可以在填料层30的下方并且再分散器100的上方设置收液器(也称作collector。),但由于本实施方案的再分散器100具有再分散器的功能和收液器的功能这两者,所以优选不设置收液器。
填料塔200中的再分散器100和填料层30的组装例如如下。如图8所示,支持部用架31与塔的横截面并行地转圈固定在填料塔200的内壁上,在支持部用架31上承载了被称作栅网、支持网栅、填料支持体或填料支持板等的支持部32。支持部用架31优选为连续的转圈型。支持部用架31也可以具有断续部分。支持部32上配置有规整填料或不规整填料。规整填料或不规整填料形成填料层30。在填料层30和支持部32的下方,支撑环33与塔的横截面并行地转圈固定在填料塔200的内壁上。支撑环33上承载了再分散器100。支撑环33优选为连续的转圈型。支撑环33也可以具有断续部分。
如图9所示,填料塔200是通过将多个塔墩34串联连接而形成塔体。优选各塔墩34都具有再分散器100。填料塔200的塔顶部35介由管道L39与冷凝器(回流冷凝器)37相连通。填料塔200也可以具有图中没有示出的返流线。在填料塔200的塔底部36设置有再沸器38。塔底部36介由管道L40与蒸馏残渣用罐42连通。蒸馏对象物从进料口41供到塔内。在将填料塔200的塔内高度设为“H”时,进料口41优选设定在0.3H~0.7H的高度。
填料塔200可以多个串联连接,这样能够提高纯化效率。填料塔200也可以多个并联连接,这样可以提高蒸馏量。
本发明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使用具有再分散器100的填料塔200将1,1-二氯乙烯的粗单体蒸馏而得到纯化单体。本实施方案的1,1-二氯乙烯单体(1,1-二氯乙烯)的蒸馏方法,涉及将1,1-二氯乙烯单体合成后得到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化。即、该蒸馏方法是使用具有本实施方案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100的填料塔200,将1,1-二氯乙烯的粗单体蒸馏而得到纯化单体的蒸馏方法。例如将2座填料塔200串联连接在一起。使第1填料塔是用于除去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含有的低沸点成分的填料塔,使第2填料塔为从除去了低沸点成分后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回收纯化了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填料塔。
工序1中,向第1填料塔供给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第1填料塔的塔顶部分离除去低沸点成分,从第1填料塔的塔底部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接下来在工序2中,向第2填料塔供给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第2填料塔的塔顶部回收纯化了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第2填料塔的塔底部回收高沸点馏分。
通过上述工序1和工序2进行的1,1-二氯乙烯单体蒸馏方法只是举例,在使用具有本实施方案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100的填料塔200的限度内,也可以进行变形。例如,也可以继续进行作为与工序2同样的纯化工序的工序3。
1,1-二氯乙烯单体(下文中也称作“VD”。),通常是通过将氯乙烯(下文中也称作“VC”。)或1,2-二氯乙烷(下文中也称作“EDC”。)氯化成1,1,2-三氯乙烷(下文中也称作“112TCE”。),然后用碱来脱氯化氢而合成。该合成后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度为例如90质量%以上。杂质为例如VC、二氯乙烯(下文中也称作“DCE”。)、三氯乙烯(下文中也称作“Tricl”。)、112TCE。低沸点成分为沸点比VD(沸点31.7℃)的沸点低的成分,例如VC(沸点:-13.7℃)。高沸点成分为沸点比VD高的成分,例如DCE(沸点47.5~60.4℃)、Tricl(沸点86.6℃)、112TCE(沸点113.3℃)。
对VD的蒸馏过程进行说明。先分离成沸点小于31.7℃的成分和31.7℃以上的成分(低沸点成分的除去)。接下来,分离成沸点为31.7℃以下的成分和沸点大于31.7℃的成分(剩下高沸点成分,回收VD)。
本实施方案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在供给第2填料塔的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添加聚合抑制剂。这样能够减少第2填料塔的维护次数。
实施例
接下来,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
(实施例1)
在填料塔内使用图1~5所示的再分散器,用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图9的塔内高度H和塔内径D的比(H/D)为20。结果、在12个月的期间也没有发生由1,1-二氯乙烯单体在塔内的聚合化而造成的堵塞,能够连续运转。

Claims (9)

1.一种填料塔用再分散器,是设置在填料塔的填料层下方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具有:
塔盘,其上排列配置有多个用于使液相通向下方的通液孔,并且还排列配置有长度方向是同一个方向的、用于使气相通向上方的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面积比该通液孔大、且呈细长形状,
分别从上述通气孔向上方配置的多个蒸气上升管,以及
在该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上方侧、与该上端开口部有间隔地配置的伞,所述伞具有与该上端开口部相同的形状或比其更大的形状,
所述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伞在该伞的伞面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形成液体流路的导壁,
该液体流路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开口部,
该开口部形成在能够使从该开口部排出的液相下降到所述蒸气上升管的外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具有缺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长径方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它更长,
所述开口部形成在导壁上,或不设置导壁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蒸气上升管的上端开口部的长径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开口部形成于伞的伞面、且配置在所述蒸气上升管的外侧的上方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盘具有底板、竖立设置在该底板的边缘的侧壁部、和从该侧壁部的上端向侧壁外侧方向伸出的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路的上端位于比所述颚部低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盘的底板被从所述通气孔之间夹着的区域通过的分割线分割成2个以上,一底板沿着所述分割线在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薄壁部,另一底板沿着所述分割线在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薄壁部,所述第一薄壁部和第二薄壁部重合,呈与底板相同的厚度,同时形成连接部。
8.一种填料塔,其特征在于,是配置有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塔内高度H和塔内径D之比H/D为20以上。
9.一种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塔用再分散器的填料塔、或使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填料塔将1,1-二氯乙烯的粗单体进行蒸馏,得到纯化单体。
CN201410016100.3A 2013-01-18 2014-01-14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填料塔和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Active CN103933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7890 2013-01-18
JP2013007890A JP6063269B2 (ja) 2013-01-18 2013-01-18 充填塔用再分散器、充填塔及び塩化ビニリデンモノマーの蒸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3750A true CN103933750A (zh) 2014-07-23
CN103933750B CN10393375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99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6100.3A Active CN103933750B (zh) 2013-01-18 2014-01-14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填料塔和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CN20142002183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7970U (zh) 2013-01-18 2014-01-14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和填料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183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7970U (zh) 2013-01-18 2014-01-14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和填料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63269B2 (zh)
CN (2) CN103933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3269B2 (ja) * 2013-01-18 2017-01-18 株式会社クレハ 充填塔用再分散器、充填塔及び塩化ビニリデンモノマーの蒸留方法
JP6630359B2 (ja) 2015-07-29 2020-01-15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
CN106807104A (zh) * 2017-03-22 2017-06-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适合大型塔器的低压降液体收集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6800Y (zh) * 2000-10-16 2001-10-31 傅春敏 新型集液分配器
US20060249365A1 (en) * 2003-11-17 2006-11-0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Vessel for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N201871365U (zh) * 2010-09-16 2011-06-22 唐山市鸿霖科技有限公司 无堵线状气液分布器
CN202620759U (zh) * 2011-12-21 2012-12-26 株式会社吴羽 蒸馏塔系
CN203677970U (zh) * 2013-01-18 2014-07-02 株式会社吴羽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和填料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6901A (en) * 1981-02-20 1982-08-24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Liquid dispersing device for gas-liquid contact device
US4432913A (en) * 1981-08-31 1984-02-2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Liquid distribu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liquid-vapor contact column
JPH10137531A (ja) * 1996-11-14 1998-05-26 Nippon Sanso Kk 充填塔用液体捕集分配装置
JP3992896B2 (ja) * 1999-02-18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無堰多孔板、無堰多孔板塔、および蒸留方法
US8408026B2 (en) * 2007-08-21 2013-04-02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Liquid collector and redistributor for packed colum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6800Y (zh) * 2000-10-16 2001-10-31 傅春敏 新型集液分配器
US20060249365A1 (en) * 2003-11-17 2006-11-0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Vessel for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N201871365U (zh) * 2010-09-16 2011-06-22 唐山市鸿霖科技有限公司 无堵线状气液分布器
CN202620759U (zh) * 2011-12-21 2012-12-26 株式会社吴羽 蒸馏塔系
CN203677970U (zh) * 2013-01-18 2014-07-02 株式会社吴羽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和填料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主编: "《现代塔器技术》", 31 May 1990 *
姜忠义等: "《化工装置实用工艺设计》", 31 July 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7970U (zh) 2014-07-02
JP2014136212A (ja) 2014-07-28
JP6063269B2 (ja) 2017-01-18
CN103933750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8026B2 (en) Liquid collector and redistributor for packed columns
KR101352676B1 (ko) 와류 접촉단을 구비한 증기-액체 접촉 장치
JP6207031B2 (ja) 液体分配装置
CN203677970U (zh) 填料塔用再分散器和填料塔
US20160107099A1 (en) Distributor tray for gas/liquid contact column with secondary distribution system
WO2013178086A1 (zh) 萃取塔
KR20130090745A (ko) 분리 컬럼의 섹션, 분리 컬럼 및 작동 방법
JP2003210904A (ja) 液体分配器の内部整流方法
KR102268769B1 (ko) 낮은 액체 유동을 집중시키기 위한 배플 벽을 갖는 접촉 트레이 및 이를 수반하는 방법
US10350510B2 (en) Mass transfer column of cross flow of liquid and gas (vapour) phases
JP5953121B2 (ja) 充填塔用再分散器を設置した充填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塩化ビニリデンモノマーの蒸留方法
US9625221B2 (en) Liquid distribution device utilizing packed distribution troughs and a mass transfer column and process involving same
CN203899191U (zh) 一种精馏塔
CN107405536A (zh) 用于物料交换塔的横流基板、物料交换塔和所述物料交换塔用于分离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混合物的用途
CN212369604U (zh) 一种单溢流筛板塔
RU2607730C1 (ru) Массообменная колонна с перекрестным током жидкой и газовой (паровой) фаз системы "ПЕТОН"
CN214716672U (zh) 一种气体收集内构件
JP2011206681A (ja) 液分配器
KR102086048B1 (ko) 분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제탑
CN210205937U (zh) 一种n,n-二甲基丙酰胺-3-甲醚分离用精馏塔
CN105622791A (zh) 一种聚合物多级并流脱挥塔及脱挥工艺
JPWO2018149776A5 (zh)
CN111330303A (zh) 一种单溢流筛板塔
CN212882353U (zh) 一种具有除雾沫功能的槽盘式液体分布器
JP6630634B2 (ja) 蒸留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