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3476A -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3476A
CN103933476A CN201410152023.4A CN201410152023A CN103933476A CN 103933476 A CN103933476 A CN 103933476A CN 201410152023 A CN201410152023 A CN 201410152023A CN 103933476 A CN103933476 A CN 103933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rude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2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3476B (zh
Inventor
李戎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101520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3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3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3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丹参15~18份,当归10~12份,生地10~12份,赤芍10~12份,桃仁10~12份,红花6~9份,川芎4~6份,橘络10~12份,丝瓜络10~12份,香附8~10份,郁金8~10份,柴胡8~10份,白芍8~10份,桔梗4~6,牛膝8~10份,甘草4~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方精当,能有效治疗肋间神经痛(或缓解其病况),且避免了化学药所具有的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肋间神经痛即肋间神经支配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通常见到的是继发性肋间神经痛,而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较为少见。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多由邻近器官、组织的病变所引起,如胸腔器官的病变(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等),胸椎、肋骨外伤继发骨枷形成或骨膜炎,胸椎、肋骨畸形或发生肿瘤(尤其是脊髓外瘤),脊柱、肋骨的损伤,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都常压迫神经根而引发肋间神经痛。还有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间神经炎,其疼痛可出现在疱疹之前,通常在相应肋间可见疱疹,但消退之后疼痛仍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肋间神经痛的患者非常痛苦,其疼痛不仅如撕扯如割裂,往往疼得汗出吟叫,很难缓解,而且连动作、呼吸、咳嗽甚至矢气(放屁)也会加剧其痛感,让人卒难忍受,更遑论工作、学习、生活。
西医治疗肋间神经痛主要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如有肿瘤即治疗肿瘤,有感染即抗感染等,但有很多疾患病因治疗殊非易易,例如肿瘤、病毒等,往往费时很久,且化学药的毒副作用不可避免。西医对症治疗则往往采用止痛剂或镇静药、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药等,其疗效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样与病因治疗的(疗效与药物的毒副作用)一样令人无奈。
而中医则大不相同,肋间神经痛归属中医“胸胁痛”范畴,自古应对它的办法就丰富多彩且疗效卓著,并有至少二千多年的实践史。通过辨证施治,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治则治法;通过“用药如用兵”的科学配伍,可以组制出不同的有效良方。除此之外,还有神奇的针灸(包括电针、梅花针等)、拔罐、推拿等众多疗法及民间的各色花样疗法,俱可产生良效。因而,在对症治疗(缓解肋间神经疼痛,治标)上,无疑比西医办法多且绿色天然而无毒副作用。中医治疗肋间神经痛这种西医并无特异性治疗药品且难避毒副作用的病种,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丹参15~18份,当归10~12份,生地10~12份,赤芍10~12份,桃仁10~12份,红花6~9份,川芎4~6份,橘络10~12份,丝瓜络10~12份,香附8~10份,郁金8~10份,柴胡8~10份,白芍8~10份,桔梗4~6,牛膝8~10份,甘草4~6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丹参15份,当归12份,生地12份,赤芍12份,桃仁12份,红花9份,川芎6份,橘络12份,丝瓜络12份,香附10份,郁金10份,柴胡10份,白芍10份,桔梗6,牛膝10份,甘草6份。
其中,它是由所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粉、或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口服液、舌下喷剂、注射剂。
本发明还提供给了一种制备上述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各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粉、或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进一步地,b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60-95%v/v乙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或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
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冠心病这种重大病种进行调治,可以取得比西药更佳、更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组方正遵循了这一原则。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丹参、当归、生地、白芍养血活血,以资濡养胸(肋)络之源,且如此活血化瘀而养血滋津,可防纯化瘀通络而伤正,故以丹参为君(药),归芍地为左殿臣药,担此主要任务。桃仁、赤芍、红花、川芎、牛膝活血逐瘀,能襄助君药增效,故遣为右殿臣药。胸胁乃肝经敷布之地,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不得气推不活,气不得血濡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香附、郁金、柴胡擅长理气疏肝,可辅佐本发明不仅具理气活血之功,并有调理肝经作用,故可用为左路之佐药。丝瓜络、橘络专擅疏通络道,用为右路之佐药,可辅佐右殿臣药桃仁、赤芍、红花、川芎、牛膝活血逐瘀,令胁络通畅。桔梗性向上,可引各药上行达于胸胁;牛膝逐邪血,性向下,可引瘀血病邪下行而通利络脉;甘草和中协调诸药;故桔梗、牛膝、甘草均负使药之使命。如此相配,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还能生新,瘀浊去而新血生,胸络得濡而气机得畅,可使疼痛蠲除,肋间复安。
以上各组药味职司分明,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中医学所独有的复方配伍用药如排军布阵般的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精髓,对于肋间神经痛有着良好治疗效果,可有效地缓解其症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
取丹参15克,当归12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川芎6克,橘络12克,丝瓜络12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桔梗6克,牛膝10克,甘草6克。各药味按量称取,加水煎沸后再煎约12分钟至15分钟,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如法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丹参18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4克,橘络10克,丝瓜络10克,香附8克,郁金8克,柴胡8克,白芍8克,桔梗4克,牛膝8克,甘草4克。先以70%v/v乙醇提取2次后,合并醇提液,药渣再以水煎煮2次,合并水煎液。分别将醇提液、水煎液浓缩后,混合,再加入适当糊精、可溶性淀粉,制粒,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丹参16克,当归11克,生地11克,赤芍11克,桃仁11克,红花8克,川芎5克,橘络11克,丝瓜络11克,香附9克,郁金9克,柴胡9克,白芍9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5克。先以50-60%v/v乙醇提取3次后,合并醇提液,回收乙醇,再加入适当糊精、可溶性淀粉,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填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丹参15克,当归12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川芎6克,橘络12克,丝瓜络12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桔梗6克,牛膝10克,甘草6克。先以95%v/v乙醇提取2次后,合并醇提液,药渣再以水煎煮2次,合并水煎液。分别将醇提液、水煎液浓缩后,混合,静置,过滤,滤液加入适量矫味剂和抑菌剂,制备成口服液。
实施例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后,干燥,粉碎,备用;取适量聚乙二醇4000,熔融后,将上述药粉加入熔融基质中,75-85℃下保温;采用各型滴丸机,滴口内/外径及滴速适度,将其滴入二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即得滴丸剂。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门诊)治疗情况
(一)收治患者情况
根据发明人30多年的临床应用,以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肋间神经痛患者13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时间:根据各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两三天至一周左右即可缓解,1周~4周左右症状、体征、体检可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患者年龄及性别范围为青年、中年、老年均有,性别有男有女,症状特点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甚至矢气时均可引发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有的患者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治疗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
疗效显著: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有一定效果:患者症状、体征稍有所减轻。
无效:症状等均依旧,完全没改善。
(三)治疗方法
1、实施例1所制汤剂,每日分3次服用,连服7日为一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可停药1日,若患其他新疾如腹泻等亦应停药。
2、注意并科学调理生活起居,遵守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如:
⑴科学调理生活起居,谨避风寒湿等容易造成凝涩络阻、不通则痛的病邪。
⑵注意情绪的安定与和悦,切勿激动、嗔怒、抑郁、忧愁,加重肝经与胁肋脉络的津枯不濡养(“气有余便是火”“火灼则津伤,津伤则不濡养”),或加重脉络的瘀阻不通畅(气积则不行,不行则血塞,则不通而痛)。
⑶饮食尽可能食用疏淡而不失营养及性偏通达之品。
⑷在劳逸结合的基础上注意多休息,适度活动。
⑸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组织的原发病变。
(四)治疗结果
三十几年间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肋间神经痛、乳腺纤维腺瘤、冠心病等病患者13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按上述科学调理生活起居,谨遵注意事项,可取得良好效果。
按上述治疗标准,13例患者中,有7例痊愈,治愈率达53.85%;3例疗效显著,达23.08%;1例有一定效果,占7.69%;2例效果不明显(无效),占15.38%。总有效率达84.6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1岁,体羸瘦,嗜烟、牌,有30余年烟龄,长期慢性肺部炎症,终于生发肋间神经支配区内之疼痛综合征(某医院诊断),来求中医诊治。患者自述胸肋、背胛非常疼痛,说话时乃至疼至音声压抑、断续不连,咳嗽、喷嚏、呼吸甚至矢气也引发疼痛加重,床上辗转翻侧,不能安卧,饮食亦难下咽。观其面色青白无华,体型枯瘦,口唇及舌体均有微弱瘀斑,脉细弦微有滑意,左关更显。病候甚明,于是开具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制备),嘱其戒烟戒牌,多到林木葱郁空气新鲜之地做深呼吸,并严遵上述“治疗方法”之“1”的服药方法和“2”的科学调理及注意事项。患者遵嘱服至七八日,来告疼痛已明显减轻、减少。嘱其继续服用,仍谨记注意事项,再服至二十余日,症状、体征均转归正常。于是嘱咐其积极控制肺部慢性炎症,注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科学起居。后随访未见复发疼痛。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方精当,能有效治疗肋间神经痛(或缓解其病况),且避免了化学药所具有的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Claims (8)

1.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丹参15~18份,当归10~12份,生地10~12份,赤芍10~12份,桃仁10~12份,红花6~9份,川芎4~6份,橘络10~12份,丝瓜络10~12份,香附8~10份,郁金8~10份,柴胡8~10份,白芍8~10份,桔梗4~6,牛膝8~10份,甘草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丹参15份,当归12份,生地12份,赤芍12份,桃仁12份,红花9份,川芎6份,橘络12份,丝瓜络12份,香附10份,郁金10份,柴胡10份,白芍10份,桔梗6,牛膝10份,甘草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粉、或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各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粉、或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60-95%v/v乙醇。
8.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或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
CN201410152023.4A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3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2023.4A CN103933476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2023.4A CN103933476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3476A true CN103933476A (zh) 2014-07-23
CN103933476B CN103933476B (zh) 2017-05-31

Family

ID=5118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202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3476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34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3537A (zh) * 2015-01-15 2015-05-20 汤华淑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849A (zh) * 2002-08-21 2004-02-25 韩海龙 活血逐瘀组合物
CN1491706A (zh) * 2003-08-02 2004-04-28 浙江天一堂集团有限公司 血府逐瘀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663A (zh) * 2012-08-14 2013-03-27 李承平 一组胸中血瘀组合片
CN102988586A (zh) * 2012-11-20 2013-03-27 王玮 一种治疗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849A (zh) * 2002-08-21 2004-02-25 韩海龙 活血逐瘀组合物
CN1491706A (zh) * 2003-08-02 2004-04-28 浙江天一堂集团有限公司 血府逐瘀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663A (zh) * 2012-08-14 2013-03-27 李承平 一组胸中血瘀组合片
CN102988586A (zh) * 2012-11-20 2013-03-27 王玮 一种治疗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殷: "毕朝忠运用活血化瘀法临床经验", 《实用中医药杂志》 *
师玉蓉: "四逆散加味治疗疼痛症举隅", 《甘肃中医》 *
张德兴等: "血府逐瘀汤临床运用体会", 《陕西中医》 *
张方钰等: "血府逐瘀汤治验二则", 《中国民间疗法》 *
曲忠山等: "血府逐瘀汤新解", 《新医学》 *
朱良春: "痹症", 《中国乡村医生杂志》 *
樊昕: "浅谈活血祛瘀七法", 《陕西中医》 *
蒋庚太: "血府逐瘀汤临床新用", 《湖北中医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3537A (zh) * 2015-01-15 2015-05-20 汤华淑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3476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9907B (zh)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保健枕头
CN101732683A (zh) 一种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745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547496B (zh)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424A (zh) 一种用于美白皮肤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6891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CN1035994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睡眠质量差的中药组合物
CN105434738A (zh)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719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精神焦虑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4383420A (zh) 制备治疗失眠多梦药物制剂的方法
CN104383421A (zh) 用于失眠多梦的药物制剂
CN104623314A (zh) 用于治疗口干口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986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保健床垫
CN102579818A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93946A (zh) 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33476A (zh)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63505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散剂
CN112043773A (zh) 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各型银屑病的智能系统制剂及制法
CN10449131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227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642A (zh) 一种治疗女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5497770A (zh) 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847A (zh)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5832885A (zh) 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70815A (zh) 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产后虚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