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2908A -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2908A
CN103932908A CN201410171068.6A CN201410171068A CN103932908A CN 103932908 A CN103932908 A CN 103932908A CN 201410171068 A CN201410171068 A CN 201410171068A CN 103932908 A CN103932908 A CN 10393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s
vitamin
water
glycyrrhizin
tranexam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10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博
张晋辉
王振军
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hui Rui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hui Rui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hui Rui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hui Rui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710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2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2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它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余量为水,其中活性成分在混合前均单独脂质体包埋或纳米微胶囊包裹。该组合物的活性有效成分被分别单独用转运载体包裹或包埋起来,通过转运载体的运输到达真皮层或浅真皮层,阻断黑色素合成,抑制黑色素聚集,淡化已形成的色斑,改善肌肤光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细胞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受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氧化为Dopa(多巴)、Dopaquinone(多巴醌),Dopaquinone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聚合为Indole—5,6—quinone(吲哚-5,6-醌),最后逐步转化为皮肤黑色素。 
皮肤美白的途径主要有二种:一是抑制黑色素的生产;二是促使已生成的黑色素分解并排除体外。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具有多种方法,如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消除活性氧或自由基、减少紫外线照射等,均是减少黑色素形成的有效方法;促使生成的黑色素分解并排除体外,可适当使用化学剥离剂或皮肤细胞更新促进剂如果酸、维生素等。 
现有外用美白制剂,一是作用与黑色素细胞,尤其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而达到美白效果,如铅、汞及其化合物、氢醌、曲酸及其衍生物等,这些美白物质的添加或多或少存在着毒性或安全隐患;二是促使已生成的黑色素分解并排除体外,如果酸、维生素、亚油酸等,但是长期使用会使皮肤角质层变薄、肌肤变的敏感脆弱。另外,最近研究较热的中药美白配方,中药成分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包含成分之多,究其美白根源主要还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或促使黑色素的分解。目前,选择美白针美白的方法是现在很多爱美女性的美容首选方法,美白针是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入皮肤真皮层发挥美白功效,但是美白针的注射花费相对昂贵,同时美白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利用抗氧化原理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但是美白针并不能改变个人体质,注射完美白针以后,随着黑色素的产生,还会恢复一些日前的情况。 
而对于化妆品,人们总是关注其保湿、抗衰老、美白、补水等功效,但对其功效成分是否能被皮肤吸收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护肤品中大量营养成分的添加,造成皮肤表面化妆品营养过剩,从而导致“皮肤氧化”,这是皮肤氧化、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无论什么精华、什么物质,只要不被皮肤吸收,对肌肤而言都是一种负担。 
另一方面,化妆品成分越多,相互作用越复杂,要在这些成分中建立一个稳定体系,需要更多的成分来稳定,最后越来越复杂,导致的不可预知性越强,而每种成分的增加 都有可能改变整个体系的某种物理或化学特性,使化妆品达不到它预想的功效,甚至对皮肤起到危害作用,比如原本淡化肌肤色斑的化妆品,若成分没控制好,就极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反而使使用者色斑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易吸收、美白效果好、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的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活性有效成分被分别单独用转运载体包裹或包埋起来,通过转运载体的运输到达真皮层或浅真皮层,阻断黑色素合成,抑制黑色素聚集,淡化已形成的色斑,改善肌肤光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余量为水,其中活性成分(还原型谷胱甘肽、左旋维生素C、氨甲环酸、甘草素)在混合前均单独脂质体包埋或纳米微胶囊包裹,从而制备具有超微胶囊结构的可透皮吸收的美白活性物质。 
当太阳辐射过量的照射在皮肤上时,体内色素细胞产生大量的黑色素,经由色素管直接运送至表皮形成屏障。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及缓和氧化,但是当色素细胞过量生产时,皮肤就会变黑,长期过量产生黑色素,沉积在皮肤表皮就形成了斑块。国外有论文指出,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抗氧化、排毒、阻断黑色素、皮肤细胞再生的美白护肤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含有的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够防护紫外线的辐射,外源性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有一定的抗氧化、排毒、祛斑、美白护肤的作用。但该作用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谨慎,具体疗效并不确定。 
左旋维生素C是一种强还原剂,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唯一可直接被人体肌肤所吸收的维生素C形式。它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增生,修复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淡化黑色素等功能。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是一种新的化妆品美白成分,原用于治疗产后大出血,有抗发炎的作用。多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氨甲环酸能速效地美白及淡化斑点,令肌肤呈现白晰柔润、明亮晶透的完美肤质,对于抑制黑色素形成、预防黑斑、雀斑的出现有绝佳的效果。但氨甲环酸在作为化妆品使用时需非常谨慎,其浓度和化妆品中其他成分都有可能对它的美白功效产生影响,其影响有可能是巨大的负面影响。 
甘草素能有效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可减慢皮肤中黑色素的形成,对人体的皮肤有较好的美白和防护作用。研究表明,其与其他类型增白剂配合(如曲酸),美白效果更 明显。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化妆品每种成分的增加都有可能改变整个体系的某种物理或化学特性。本发明率先将还原型谷胱甘肽、左旋维生素C、氨甲环酸、甘草素这四种具有美白作用的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各物质间合理的配比,使得该组合物中各物质都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协同作用佳,从而有效实现阻断黑色素合成,抑制黑色素聚集,淡化已形成的色斑,改善肌肤光泽。 
所述组合物的产品形态为膏霜或搽剂或面膜或乳液或柔肤水或洗面奶。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上述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组分的各原料,将还原型谷胱甘肽、左旋维生素C、氨甲环酸、甘草素均单独用脂质体包埋或纳米微胶囊包裹,然后置于60-65℃水浴中恒温30min,水浴结束后将各组分进行混合,缓缓搅拌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 
本发明更重视化妆品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的研究,使化妆品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皮肤,并到达不同作用皮肤层发挥各种作用,从而改善肌肤营养过剩造成的肌肤氧化、老化等问题,解决化妆品营养对皮肤造成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脂质体技术和纳米微胶囊技术,将活性成分包裹或包埋起来,通过这些转运载体的转运,使活性美白成分通过角质层,到达皮肤的真皮层附近或浅真皮层,抑制皮肤细胞中的酪氨酸酶,阻断黑色素合成,减少并改善肌肤色素沉积的同时,阻断黑色素的再生,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淡化已形成的色斑,发挥美白功效; 
(2)采用透皮吸收转运系统,大大提高了活性成分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物质或高分子聚合物的皮肤表皮层穿过率,透皮转运率高; 
(3)采用脂质体技术和纳米微胶囊技术两种技术实现对活性成分的包埋,比单独使用一种包埋技术,包埋度更高,包埋效果更好; 
(4)活性成分被包裹或包埋起来,与外界氧气、尘埃粒子等隔离开来,可以达到保护活性成分的目的,保证活性成分的稳定性,防止其被氧化、破坏等,且每一种活性成分单独包裹或包埋,避免了相互间发生作用的可能性,体系稳定性好(如本发明左旋维生素C就非常容易被氧化或与其他成分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化妆品整体性能),相比于通过添加抗氧化剂防止被氧化的现有技术,不需要稳定成分的额外加入,成本相对更低; 
(5)本发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成分简单,吸收效果好,不会对皮肤造成负担,配方合理,协同功效好,美白效果好,相对于美白针成本要低很多,且安全性好,适用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应该指出,以下具体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美白柔肤水,其配方为: 
制备过程: 
(1)用脂质体分别包埋0.2g还原型谷胱甘肽和0.2g氨甲环酸,得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和氨甲环酸脂质体,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2)用纳米微胶囊分别包裹0.1g左旋维生素C和0.2g甘草素,得左旋维生素C微胶囊和甘草素微胶囊,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3)称取透明质酸、甘油、丙二醇、甲基纤维素,加水适量,搅拌下溶解溶胀至澄明,将(1)项和(2)项分别缓缓加入上述溶解液中,然后加入香精、防腐剂(杰马BP)搅拌均匀,补足水至100.0g,即得美白柔肤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美白霜,其配方为: 
制备过程: 
(1)用脂质体分别包埋0.3g还原型谷胱甘肽和0.2g氨甲环酸,得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和氨甲环酸脂质体,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2)用纳米微胶囊分别包裹0.15g左旋维生素C和0.2g甘草素,得左旋维生素C微胶囊和甘草素微胶囊,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3)将油相原料混合并加热至70℃,将水相原料混合加热至60℃,将油相加至水相中,同时将(1)项和(2)项分别加入水相中,搅拌乳化,降温后加入香精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即得美白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美白乳液,其配方为: 
制备过程: 
(1)用脂质体分别包埋0.1g还原型谷胱甘肽和0.2g氨甲环酸,得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和氨甲环酸脂质体,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2)用纳米微胶囊分别包裹0.05g左旋维生素C和0.1g甘草素,得左旋维生素C微胶囊和甘草素微胶囊,然后置于60℃水浴中恒温30min; 
(3)将水相原料混合加热至65-70℃,将油相原料混合并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均匀,将油相和水相分别加入乳化罐中,同时将(1)项和(2)项分别加入乳化罐中,维持70℃,均质5-10min,降温至40℃左右,加入香精和防腐剂搅拌均匀,即得美白乳液。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美白面膜,其配方为: 
制备过程: 
(1)用脂质体分别包埋0.1g还原型谷胱甘肽和0.1g氨甲环酸,得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和氨甲环酸脂质体; 
(2)用纳米微胶囊分别包裹0.05g左旋维生素C和0.1g甘草素,得左旋维生素C微胶囊和甘草素微胶囊; 
(3)称取透明质酸、甘油、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尿囊素,加水适量,搅拌下溶解溶胀至澄明,将(1)项和(2)项分别缓缓加入上述溶解液中,然后加入香精、防腐剂搅拌均匀,补足水至100.0g,即得美白面膜精华液,然后进行灌装、包装,即得美白面膜。 
实施例所用的原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适合化妆品使用的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余量为水,其中活性成分在混合前均单独脂质体包埋或纳米微胶囊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膏霜或搽剂或面膜或乳液或柔肤水或洗面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肤水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透明质酸0.01-1%、甘油1-5%、丙二醇1-3%、甲基纤维素0.1-1%、香精0.001-0.1%、杰马BP0.01-1%,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透明质酸0.01-1%、甘油1-6%、混合醇1-3%、羊毛脂0.1-2%、白油3-10%、已二醇单甘酯0.5-3%、乳化剂P0.5-2%、香精0.001-0.1%、杰马BP0.01-1%,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膏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透明质酸0.01-1%、甘油1-5%、十六醇0.1-3%、羊毛油1-5%、羊毛醇1-5%、白油1-10%、单硬脂酸甘油酯1-10%、Span-601-5%、Tween-800.1-3%、香精0.001-0.1%、杰马BP0.01-1%,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0.01%-1%、左旋维生素C0.01%-2%、氨甲环酸0.01%-3%、甘草素0.01%-3%、透明质酸0.01-1%、甘油1-5%、丙二醇1-3%、羧甲基纤维素0.1-1%、羟乙基纤维素0.1-0.5%、尿囊素0.01-1%、香精0.001-0.1%、杰马BP0.01-1%,余量为水。
7.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组分的各原料,将还原型谷胱甘肽、左旋维生素C、氨甲环酸、甘草素均单独用脂质体包埋或纳米微胶囊包裹,然后置于60-65℃水浴中恒温30min,水浴结束后将各组分进行混合,缓缓搅拌并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
CN201410171068.6A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32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1068.6A CN103932908A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1068.6A CN103932908A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2908A true CN103932908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8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1068.6A Pending CN103932908A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2908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3927A (zh) * 2014-11-06 2015-02-04 济南星河康泰贸易有限公司 贻贝粘蛋白在制备皮肤美容化妆品上的应用
CN105535025A (zh) * 2016-01-14 2016-05-04 无锡瑞博美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嫩肤美白营养液及嫩肤美白组合物
CN105708731A (zh) * 2016-02-15 2016-06-29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685A (zh) * 2017-04-17 2017-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一种防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070A (zh) * 2017-12-14 2018-03-23 柳州市柳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手霜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36882A (zh) * 2018-08-30 2018-11-20 广州市美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
CN109303735A (zh) * 2018-12-21 2019-02-05 广州欧盛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保湿霜及制备方法
CN109481321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广州市晨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祛斑的传明酸柔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0696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广州北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肤功效微囊包裹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03850A (zh) * 2021-02-04 2021-04-06 雅弗生物实验室有限公司(加拿大) 一种维生素c永磁美白抗衰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1091A (zh) * 2021-04-20 2021-07-3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淡斑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9005A (zh) * 2021-08-02 2021-10-29 成都卓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复合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2326A (ja) * 1997-09-22 1999-04-06 Shiseido Co Ltd 皮膚外用剤
CN102198066A (zh) * 2011-05-31 2011-09-28 广州保税区雅兰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妆品的新型美白祛斑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2326A (ja) * 1997-09-22 1999-04-06 Shiseido Co Ltd 皮膚外用剤
CN102198066A (zh) * 2011-05-31 2011-09-28 广州保税区雅兰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妆品的新型美白祛斑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维忠等: "《现代化妆品》", 31 January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杨林等: "Q开关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 *
章苏宁: "《化妆品工艺学》", 30 September 200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3927A (zh) * 2014-11-06 2015-02-04 济南星河康泰贸易有限公司 贻贝粘蛋白在制备皮肤美容化妆品上的应用
CN105535025A (zh) * 2016-01-14 2016-05-04 无锡瑞博美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嫩肤美白营养液及嫩肤美白组合物
CN105708731B (zh) * 2016-02-15 2021-07-20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8731A (zh) * 2016-02-15 2016-06-29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685A (zh) * 2017-04-17 2017-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一种防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070A (zh) * 2017-12-14 2018-03-23 柳州市柳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手霜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36882A (zh) * 2018-08-30 2018-11-20 广州市美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
CN108836882B (zh) * 2018-08-30 2021-03-23 广州市美驰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
CN109481321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广州市晨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祛斑的传明酸柔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03735A (zh) * 2018-12-21 2019-02-05 广州欧盛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保湿霜及制备方法
CN11200696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广州北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肤功效微囊包裹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03850A (zh) * 2021-02-04 2021-04-06 雅弗生物实验室有限公司(加拿大) 一种维生素c永磁美白抗衰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3850B (zh) * 2021-02-04 2023-09-19 雅弗生物实验室有限公司(加拿大) 一种维生素c永磁美白抗衰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1091A (zh) * 2021-04-20 2021-07-3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淡斑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9005A (zh) * 2021-08-02 2021-10-29 成都卓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复合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9005B (zh) * 2021-08-02 2023-08-04 成都卓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复合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2908A (zh) 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2898B (zh) 一种全功效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2982B (zh) 一种皙透亮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071A (zh) 蓝光防护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有该组合物的化妆品
CN107374988B (zh)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非离子型囊泡的制备方法
CN101188995B (zh) 包含类胡萝卜素的遮光组合物
CN102198066B (zh) 一种应用于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剂
CN103976891B (zh) 一种用于面部修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516585A (ja) スキンケア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1166512A (zh) 包含二肽的个人护理组合物
CN103479551A (zh) 爽肤水及制备方法
CN102188332A (zh) 一种含有海洋贝类活性肽的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70445B (zh) 一种中药修颜乳及其制备方法
AU2011227198A1 (en) Topical skin care composition
JP2014088360A (ja) 外用組成物
CN110292535A (zh) 一种美白祛斑霜
CN108434443A (zh) 一种美白抗氧化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671716A (zh) 一种抗氧化提亮肤色组合物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4588068A (zh) 具有皮肤美白淡斑功效的组合物
CN109453059A (zh) 美白化妆品添加剂和美白睡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6935A (zh) 一种抗衰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5308B (zh) 咖啡酰酒石酸及衍生物在食品补充剂中用于调节皮肤色素沉着的用途
CN1235560C (zh) 抗坏血酸衍生物作为漂白剂的美容用途
CN102395352A (zh) 化妆料组合物
CN103932897B (zh) 一种用于面部保湿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