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9295A - 智能密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密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9295A
CN103929295A CN201410168690.1A CN201410168690A CN103929295A CN 103929295 A CN103929295 A CN 103929295A CN 201410168690 A CN201410168690 A CN 201410168690A CN 103929295 A CN103929295 A CN 103929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telligent cipher
cipher equipment
pcb board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8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9295B (zh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686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9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9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9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密码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PCB板、通信接口、显示组件、锅仔和按键组件。按键组件包括键帽、裙边和导电基,键帽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凹入腔,裙边从键帽的外周壁的下部向外延伸,导电基从凹入腔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裙边的最底端端面,其中按键组件被构造成在按键组件未被按下时,裙边的底端端面与PCB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锅仔的行程,导电基的底端端面与裙边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锅仔的最大高度与锅仔的行程之间的差值。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可以减小智能密码设备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智能密码设备的体积小巧,以满足使用者对厚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智能密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密码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密码设备(也称Key等)是一种小型电子设备,智能密码设备用于电子签名、信息显示、动态口令的生成及证书认证和加解密计算等。相关技术中的智能密码设备的厚度较厚,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厚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密码设备,体积小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窗口和至少一个按键口;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端部开口;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设在所述PCB板上且从所述端部开口露出;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通过FPC板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从所述窗口显露出的显示屏;锅仔,所述锅仔设在所述PCB板上;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键帽、裙边和导电基,所述键帽从所述按键口显露出,所述键帽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凹入腔,所述裙边从所述键帽的外周壁的下部向外延伸,所述导电基从所述凹入腔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所述裙边的最底端端面,其中所述按键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按键组件未被按下时,所述裙边的底端端面与所述PCB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锅仔的行程,所述导电基的底端端面与裙边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锅仔的最大高度与锅仔的行程之间的差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通过使得按键组件的导电基从凹入腔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裙边的最底端端面,从而可以减小按键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智能密码设备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智能密码设备的体积小巧,以满足使用者对厚度的要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在所述键帽被触动且所述锅仔被导通前,所述裙边与所述锅仔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上表面与所述PCB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85mm-0.95mm之间。;所述导电基的底端端面与所述裙边的底端端面之间的距离k满足如下关系:0mm≤k≤0.1mm;
所述裙边的底壁到PCB板的上表面的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0.3mm≤d≤0.4mm;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到所述PCB板上的距离h满足如下关系:1.4mm≤h≤1.5mm。从而可以使得智能密码设备的尺寸尽可能小,避免因锅仔有预压而使得按键4手感差且缩短锅仔的寿命,同时保证锅仔可被导通。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键帽被触动且所述锅仔被导通时,所述凹入腔容纳所述锅仔且所述凹入腔的内壁与所述锅仔不接触。
具体地,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PCB板的纵截面上,所述凹入腔的侧壁从上到下直线或曲线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在平行于所述PCB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凹入腔的下端尺寸大于所述锅仔的最大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正方形,在平行于所述PCB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凹入腔的下端边长大于所述锅仔的最大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按键组件,所述第一至第四按键组件通过连接筋条依次连接,所述连接筋条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一和第二按键组件的键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按键组件的键帽的邻近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第三和第四按键组件的键帽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按键组件的键帽的邻近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FPC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功能焊盘和分别设在所述多个功能焊盘两侧的两个保护焊盘,所述保护焊盘的尺寸大于所述功能焊盘的尺寸,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位于所述功能焊盘和所述保护焊盘之外的位置上均铺铜;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显示组件相连,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均垂直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侧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拐角,所述拐角形成为圆角,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邻近拐角处设置加强件。从而可以增加FPC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为金属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多个支撑筋,所述多个支撑筋将所述PCB板和所述FPC板支撑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信接口为micro USB接口,所述micro USB接口通过两个定位柱定位在所述PCB板上与所述锅仔相反的一侧表面上,所述两个定位柱位于所述PCB板上的相邻两个锅仔的露铜区之间。
优选地,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为1.5-3.5mm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为2mm。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micro USB接口的端口处具有向外倾斜伸出的导向边,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micro USB接口两侧的所述导向边之间的距离为2.85mm。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端部开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端部开口处具有延伸加强板,所述延伸加强板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板平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智能密码设备还包括音频转接装置,所述音频转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音频转接头,所述音频转接头的一端具有与所述micro USB接口连接的micro USB插头,且另一端具有音频插头;两个滑轨,所述两个滑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设在所述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配合在所述两个滑轨内。
可选地,所述两个滑轨邻近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卡孔,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卡舌,所述卡舌与所述卡孔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上邻近所述端部开口处具有多个卡筋,所述多个卡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卡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具有挂绳孔;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显示屏下表面的背光板,所述背光板的后端具有避让所述挂绳孔的避让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向下凹入的安装凹部,所述窗口形成在所述安装凹部上;所述智能密码设备还包括透明的铭板,所述铭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凹部上。
优选地,所述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平齐。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智能密码设备未设有音频转接装置;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装配在第一壳体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装配有按键组件的第一壳体的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组件与锅仔、第一壳体和PCB板之间的尺寸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示例的按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示例的按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示例的按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四个示例的按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按键组件的仰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五个示例的按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按键组件的仰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组件与FPC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的示意图,其中智能密码设备包括音频转接装置;
图15为图14所示的智能密码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18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和图2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接口的位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接口的两个定位柱与相邻两个锅仔的露铜区的位置关系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与显示组件配合时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
智能密码设备1000、
第一壳体1、窗口101、按键口102、卡舌103、安装凹部104、定位凸台105、
第二壳体2、端部开口202、延伸加强板203、卡孔204、卡筋205、挂绳孔206、PCB板3、
通信接口4、定位柱401、导向边402、
显示组件5、显示屏501、背光板502、避让部503、
FPC板6、第一连接部601、第二连接部602、功能焊盘603、保护焊盘604、铜605、拐角606、加强件607、
锅仔7、露铜区70、
按键组件8、第一按键组件8a、第二按键组件8b、第三按键组件8c、第四按键组件8d、键帽801、裙边8012、导电基802、凹入腔803、连接筋条804、第一定位孔805、第二定位孔806、加强筋807、
支撑筋9、
音频转接装置10、本体1001、音频转接头1002、滑轨1003、避让凹槽1004、
铭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为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智能密码设备1000形成为长方体形状,此时如图1所示,上下方向指的是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指的是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指的是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PCB板3、通信接口4、显示组件5、锅仔7和按键组件8。其中,第一壳体1具有窗口101和至少一个按键口102,窗口101和按键口102分别在第一壳体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连接以与第一壳体1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图未示出),容纳空间具有端部开口202。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第一壳体1设在第二壳体2的上方,第二壳体2可拆卸地设在第一壳体1上,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PCB板3(亦称电路板)设在容纳空间内。通信接口4设在PCB板3上且从端部开口202露出,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通信接口4设在PCB板3的下表面上。智能密码设备1000通过通信接口4连接在外界设备如电脑上,具体地,通信接口4可以为USB接口、蓝牙、耳机插口或插头等接口。
显示组件5设在容纳空间内且通过FPC板6(亦称柔性线路板)与PCB板3连接,显示组件5包括从窗口101显露出的显示屏501,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窗口101观察显示屏501上显示的信息。此时由于显示组件5通过FPC板6与PCB板3相连,FPC板6具有挠度,从而便于调整显示组件5和PCB板3的安装位置。
锅仔7设在PCB板3上。锅仔7包括露铜区70,需要说明的是,锅仔7与PCB板3之间的连接关系、锅仔7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锅仔7控制PCB板3的输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锅仔7是PCB板3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触摸位置的设备。
按键组件8包括键帽801、裙边8012和导电基802,键帽801从按键口102显露出,键帽801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凹入腔803,裙边8012从键帽801的外周壁的下部向外延伸,其中向外延伸指的是沿远离导电基802的方向延伸。此时裙边8012会延伸到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的下方,裙边8012的上表面与第一壳体1配合以将按键组件8限定在容纳空间内,使得按键组件8不会从按键口102处掉出容纳空间。
导电基802从凹入腔803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即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位于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的上方或者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与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平齐,例如如图5所示,以平行于PCB板3的平面为基准面,此时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到基准面的距离为c,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到基准面的距离为d,此时c与d应满足如下关系:c≥d。优选地,导电基802与键帽801为一体成型件。
导电基802的位置与锅仔7对应,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口102按压键帽801,使得导电基802接触锅仔7以下压锅仔7而使得锅仔7导通。
其中,按键组件8被构造成在按键组件8未被按下时,裙边8012的底端端面与PCB板3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锅仔7的行程,锅仔7的最大高度大于锅仔7的行程,其中锅仔7的行程指的是从锅仔7被按压到锅仔7被导通时锅仔7走过的距离。
其中,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与裙边801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k小于锅仔7的最大高度b与锅仔7的行程a之间的差值,即k<b-a。从而保证锅仔7可被导电基802按压而处于导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键帽801、裙边8012和导电基802可形成为任何形状,只要保证导电基802向下延伸不超过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且裙边8012的底端端面与PCB板3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锅仔7的行程,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与裙边801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锅仔7的最大高度与锅仔7的行程之间的差值即可。同时按键组件8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定,按键组件8的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通过使得按键组件8的导电基802从凹入腔803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裙边8012的最底端端面,从而可以减小按键组件8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智能密码设备10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体积小巧,以满足使用者对厚度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按键组件8被构造成在键帽801被触动且锅仔7被导通前,裙边8012与PCB板3间隔开,其中键帽801被触动表示的是键帽801被用户向下按压,裙边8012与PCB板3间隔开表示裙边8012和PCB板3之间形成有间隙。优选地,按键组件8被构造成在键帽801被触动且锅仔7被导通前,裙边8012与锅仔7间隔开,此时裙边8012与锅仔7间隔开表示裙边8012与锅仔7之间形成有间隙。
也就是说,当键帽801被触动时,在导电基802接触到锅仔7并使锅仔7导通前,裙边8012不与PCB板3接触,从而保证锅仔7可被导电基802按压而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多个支撑筋9,多个支撑筋9将PCB板3和FPC板6支撑在容纳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上的多个支撑筋9支撑在PCB板3和FPC板6的上表面上,第二壳体2上的多个支撑筋9支撑在PCB板3和FPC板6的下表面上,从而将PCB板3和FPC板6定位在容纳空间内,可以起到避免PCB板3和FPC板6变形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上具有向下凹入的安装凹部104,窗口101形成在安装凹部104上。智能密码设备1000还包括透明的铭板11,铭板11安装在安装凹部104上。此时可以在铭板11上设置标识例如公司名称等,用户可以透过铭板11观察到位于窗口101内的显示屏501上的信息,从而通过设置铭板11,不仅可以对显示屏501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在铭板11上设置标识提高产品的识别度。优选地,铭板11的上表面与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平齐。
下面参考图1-图12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中的按键组件8的结构及按键组件8与锅仔7的尺寸配合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如图9-图12所示,凹入腔803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且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从上到下直线延伸,当然值得理解的是,凹入腔803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凹入腔803的横截面还可以形成为椭圆形或多边形,同时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还可以是从上到下曲线延伸。
具体地,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从上到下弧线延伸。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先垂直向下延伸后向外弯折并直线向外延伸。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从上到下向外直线延伸,即凹入腔803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其中,为了增加按键组件8的结构强度,如图2和图3、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示例中,按键组件8还包括多个加强筋807,该多个加强筋807设在凹入腔803内,在图11和图12的示例中,加强筋807为四个,且每个加强筋807的两端分别与凹入腔803的内壁和导电基802的周壁相连。
在本发明的优选示例中,在上下方向上、容纳空间的上表面与PCB板3之间的最大距离f满足如下关系:0.85mm≤f≤0.95mm。从而可以尽可能的减小智能密码设备10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更优选地,容纳空间的上表面与PCB板3之间的最大距离f为0.9mm。从而在尽可能减小尺寸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装配公差,使得智能密码设备1000可以适合批量化生产。
为了保证在键帽801被触动且锅仔7被导通前,裙边8012分别与锅仔7和PCB板3间隔开,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键帽801被触动且锅仔7被导通时,凹入腔803容纳锅仔7且凹入腔803的内壁与锅仔7不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凹入腔803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在平行于PCB板3的水平方向上凹入腔803的下端尺寸大于锅仔7的最大尺寸。从而可以保证在键帽801被触动且锅仔7被导通时,凹入腔803容纳锅仔7且凹入腔803的内壁与锅仔7不接触。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凹入腔803的横截面形成为正方形,在平行于PCB板3的水平方向上凹入腔803的下端边长大于锅仔7的最大尺寸,此时凹入腔803的下端边长指的是正方形的边长。同时上述的锅仔7的最大尺寸指的是锅仔7的外轮廓的尺寸。
在图5的示例中,凹入腔80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在垂直于PCB板3的纵截面上,凹入腔803的侧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直线延伸且垂直向下延伸,锅仔7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此时在平行于PCB板3的水平方向上,凹入腔803的下端尺寸等于凹入腔803的直径尺寸y,锅仔7的最大尺寸等于锅仔7的外轮廓的直径x,此时尺寸y和尺寸x满足如下关系,y>x。从而可以防止凹入腔803对锅仔7的挤压,而影响手感。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裙边8012的底壁和上表面分别为水平面,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水平面。在上下方向上,裙边8012的底壁到PCB板3的上表面的距离为d,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到PCB板3的上表面上的距离为h,导电基802的底端端面与裙边801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k,裙边8012的上表面到裙边801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g,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m,锅仔7的高度最大值为b,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与PCB板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f。
其中,c≥b,当导电基802接触到锅仔7时,c=b。d的取值范围满足如下关系,0.3mm≤d≤0.4mm,k的取值范围满足如下关系,0mm≤k≤0.1mm。从而避免因锅仔7有预压而使得按键组件8手感差且缩短锅仔7的寿命,同时保证锅仔7可被导通。
当智能密码设备1000处于装配状态时,此时裙边8012的上表面与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接触,即在智能密码设备1000处于装配状态时,h、m、g、d满足如下关系:h=m+g+d,且h的取值范围满足如下关系,1.4mm≤h≤1.5mm。从而使得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尺寸尽量小,以满足厚度需求。同时在智能密码设备1000处于装配状态时,f、g和d满足如下关系;f=g+d。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按键组件8包括第一按键组件8a、第二按键组件8b、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可选地,第一按键组件8a、第二按键组件8b、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均形成为回转体。
第一按键组件8a、第二按键组件8b、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通过连接筋条804依次连接,连接筋条804上具有第一定位孔805和第二定位孔806,第一定位孔805位于第一按键组件8a和第二按键组件8b的键帽801之间,其中第一按键组件8a和第二按键组件8b的键帽801的邻近所述第一定位孔805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第二定位孔806位于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之间,其中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的邻近第二定位孔806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此时第一按键组件8a和第二按键组件8b之间避让出第一定位孔805的设置位置,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之间避让出第二定位孔806的设置位置。
同时具体地,第一壳体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定位孔805和第二定位孔806配合的定位凸台105,通过第一定位孔805和第二定位孔806与相应的定位凸台105配合将四个按键组件8设在第一壳体1上,从而不仅便于四个按键组件8的安装,且使得四个按键组件8的占用空间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尺寸。
同时当第一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铭板11的安装凹部104时,安装凹部104向下凹入而导致容纳空间的上表面与安装凹部104对应处,相较于容纳空间的上表面的其他部分向下凸出,此时通过将第一定位孔805限定在第一按键组件8a和第二按键组件8b的键帽801之间、且将第二定位孔806限定在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之间,可以起到避免第一定位孔805和第二定位孔806与安装凹部104发生干涉。
其中,值得理解的是,第一按键组件8a的键帽801的位于弧形之外的部分、第二按键组件8b的键帽801的位于弧形之外的部分、第三按键组件8c的键帽801的位于弧形之外的部分、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的位于弧形之外的部分可形成为任意形状,只要保证第一按键组件8a和第二按键组件8b的键帽801的邻近所述第一定位孔805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且第三按键组件8c和第四按键组件8d的键帽801的邻近第二定位孔806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即可。
下面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中的FPC板6的具体结构。
如图13所示,FPC板6包括:第一连接部601和第二连接部602,其中,第一连接部601连接至PCB板3上,第一连接部601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功能焊盘603和分别设在多个功能焊盘603两侧的两个保护焊盘604,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601上设有多个功能焊盘603和两个保护焊盘604,多个功能焊盘603设在两个保护焊盘604之间,FPC板6通过多个功能焊盘603与PCB板3相连以保证智能密码设备1000具有多个使用功能。
保护焊盘604的尺寸大于功能焊盘603的尺寸,其中,保护焊盘604的尺寸大于功能焊盘603的尺寸指的是保护焊盘604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功能焊盘603的尺寸,此时由于保护焊盘604的尺寸大于功能焊盘603的尺寸,因此保护焊盘604的焊接面积大,焊接牢固,强度大。通过将保护焊盘604设置在多个功能焊盘603的两侧,当FPC板6受到外界的撕扯力时,保护焊盘604最先受到撕扯力的作用,从而可以起到保护功能焊盘603的作用。
第一连接部601上位于功能焊盘603和保护焊盘604之外的位置上均铺铜605,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601上除了设置功能焊盘603和保护焊盘604之外的位置上均铺设有铜605,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601的强度,达到防撕扯的作用。
第二连接部602与显示组件5相连,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第二连接部602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601的宽度,在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垂直的前后方向上,第二连接部602连接在第一连接部601的后侧以在第一连接部601和第二连接部602之间形成拐角606,拐角606形成为圆角,第二连接部602的邻近拐角606处设置加强件607。优选地,加强件607为金属线,从而可以增加第二连接部602的邻近拐角606处的结构强度,起到保护FPC板6的作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加强件607可以预埋在第二连接部602内,加强件607还可以是设在第二连接部602的表面上,只要加强件607可以起到加强第二连接部602的邻近拐角606处的结构强度即可。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保证第二连接部602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拐角606的尺寸应该越大越好以保证FPC板6的挠度。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PC板6通过设有保护焊盘604和加强件607且在第一连接部601上铺铜605,从而可以增加FPC板6的结构强度,起到防撕扯的作用。
下面参考1、图2、图18-图21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密码设备1000中的通信接口4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18-图21所示,通信接口4为micro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4通过两个定位柱401定位在PCB板3上与锅仔7相反的一侧表面上,两个定位柱401位于PCB板3上的相邻两个锅仔7的露铜区70之间。换言之,micro USB接口4和锅仔7分别设置在PCB板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例如如图1所示,micro USB接口4设在PCB板3的下表面上,锅仔7设在PCB板3的上表面上。且micro USB接口4和PCB板3之间通过两个定位柱401定位连接,具体地,定位柱401设置在micro USB接口4上,PCB板3上设有与定位柱401配合的定位装配孔(图未示出),此时通过两个定位柱401将micro USB接口4设置在PCB板3上,从而可以避免micro USB接口4掉落。同时由于两个定位柱401位于PCB板3上的相邻两个锅仔7的露铜区70之间,可以避免影响锅仔7的使用,且可避免按键组件8外扩而影响外观的尺寸,从而可以保证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尺寸尽可能的小。
具体地,如图20和图21所示,两个定位柱401之间的距离n为1.5-3.5mm之间。优选地,两个定位柱401之间的距离n为2mm。从而保证两个定位柱401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锅仔7的使用。
其中,为了便于外部的USB插口插入到micro USB接口4内,且减小micro USB接口4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micro USB接口4的端口处具有向外倾斜伸出的导向边40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micro USB接口4两侧的导向边402之间的距离s为2.85mm。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前后方向上,端部开口202位于容纳空间的前端。从而便于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握持,且提高智密码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第二壳体2上对应端部开口202处具有延伸加强板203,延伸加强板203从第二壳体2的下表面向上延伸且与第二壳体2的前侧板平齐。从而可以增强第二壳体2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从而便于用户握持智能密码设备1000,且使得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外观美观。
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智能密码设备1000还包括音频转接装置10,音频转接装置10包括:本体1001和两个滑轨1003,其中,本体1001的前端具有音频转接头1002,此时由于端部开口202位于容纳空间的前端,从而使得通信接口4匹配音频转接装置10的音频转接头1002。
音频转接头1002的一端具有与micro USB接口4连接的micro USB插头(图未示出),且另一端具有音频插头(图未示出),即将装配后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到音频转接装置10时,PCB板3上的micro USB接口4与micro USB插头配合,音频插头可以插入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音频插孔,此时智能密码设备1000可以通过其音频插头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音频插孔的匹配连接以音频数据的方式传输数据,从而可以使智能密码设备1000适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而可以增加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使用范围。
两个滑轨100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设在本体1001的左端和右端,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配合在两个滑轨1003内,此时通过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后的弧形面与两个滑轨1003配合,使得装配后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拆卸地设在音频转接装置10上。可选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两个滑轨1003邻近本体1001的后端设置。
如图1和图2、图16和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上具有卡孔204,第一壳体1上具有卡舌103,卡舌103与卡孔204配合以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卡扣连接。从而便于第二壳体2和第一壳体1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壳体2上邻近端部开口202处具有多个卡筋205,多个卡筋205之间限定出卡孔204。从而可以避免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端部开口202处出现漏光现象,保证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使用美观性。在图16和图17的示例中,第二壳体2上设有两对卡筋205,每对卡筋205包括两个卡筋205,两对卡筋205分别设在端部开口202的两侧,每对卡筋205之间限定出一个卡孔204,此时第一壳体1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卡孔204配合的两个卡舌103。
如图1-图2、图22所示,为了便于智能密码设备1000的携带与放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的后端具有挂绳孔206,显示组件5还包括设在显示屏501下表面的背光板502,背光板502的后端具有避让挂绳孔206的避让部503。具体地,挂绳孔206先从第二壳体2的下表面先向上凹入后再向后弯折延伸,从而通过在背光板502的后端设有避让挂绳孔206的避让部503,第二壳体2的设有挂绳孔206的部分可以朝向容纳空间内凹入,从而可以保证智能密码设备10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且该挂绳孔206不影响产品装配,也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此时如图15所示,当第二壳体2上设有挂绳孔206时,此时音频转接装置10的本体1001上的后端应设置有避让凹槽1004,该避让凹槽1004与挂绳孔206对应设置以避让设置在挂绳孔206上的挂绳。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6)

1.一种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窗口和至少一个按键口;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端部开口;
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设在所述PCB板上且从所述端部开口露出;
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通过FPC板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从所述窗口显露出的显示屏;
锅仔,所述锅仔设在所述PCB板上;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键帽、裙边和导电基,所述键帽从所述按键口显露出,所述键帽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凹入腔,所述裙边从所述键帽的外周壁的下部向外延伸,所述导电基从所述凹入腔内向下延伸且延伸不超过所述裙边的最底端端面,其中所述按键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按键组件未被按下时,所述裙边的底端端面与所述PCB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锅仔的行程,所述导电基的底端端面与裙边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锅仔的最大高度与锅仔的行程之间的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键帽被触动且所述锅仔被导通前,所述裙边与所述锅仔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上表面与所述PCB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85mm-0.95mm之间;
所述导电基的底端端面与所述裙边的底端端面之间的距离k满足如下关系:0mm≤k≤0.1mm;
所述裙边的底壁到PCB板的上表面的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0.3mm≤d≤0.4mm;
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到所述PCB板上的距离h满足如下关系:1.4mm≤h≤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被触动且所述锅仔被导通时,所述凹入腔容纳所述锅仔且所述凹入腔的内壁与所述锅仔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PCB板的纵截面上,所述凹入腔的侧壁从上到下直线或曲线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在平行于所述PCB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凹入腔的下端尺寸大于所述锅仔的最大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腔的横截面形成为正方形,在平行于所述PCB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凹入腔的下端边长大于所述锅仔的最大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按键组件,所述第一至第四按键组件通过连接筋条依次连接,所述连接筋条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一和第二按键组件的键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按键组件的键帽的邻近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
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第三和第四按键组件的键帽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按键组件的键帽的邻近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功能焊盘和分别设在所述多个功能焊盘两侧的两个保护焊盘,所述保护焊盘的尺寸大于所述功能焊盘的尺寸,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位于所述功能焊盘和所述保护焊盘之外的位置上均铺铜;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显示组件相连,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均垂直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侧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拐角,所述拐角形成为圆角,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邻近拐角处设置加强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金属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多个支撑筋,所述多个支撑筋将所述PCB板和所述FPC板支撑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为micro USB接口,所述micro USB接口通过两个定位柱定位在所述PCB板上与所述锅仔相反的一侧表面上,所述两个定位柱位于所述PCB板上的相邻两个锅仔的露铜区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为1.5-3.5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为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 USB接口的端口处具有向外倾斜伸出的导向边,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micro USB接口两侧的所述导向边之间的距离为2.85mm。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端部开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前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端部开口处具有延伸加强板,所述延伸加强板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板平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转接装置,所述音频转接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音频转接头,所述音频转接头的一端具有与所述micro USB接口连接的micro USB插头,且另一端具有音频插头;
两个滑轨,所述两个滑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分别设在所述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后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配合在所述两个滑轨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轨邻近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卡孔,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卡舌,所述卡舌与所述卡孔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邻近所述端部开口处具有多个卡筋,所述多个卡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卡孔。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具有挂绳孔;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显示屏下表面的背光板,所述背光板的后端具有避让所述挂绳孔的避让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向下凹入的安装凹部,所述窗口形成在所述安装凹部上;
所述智能密码设备还包括透明的铭板,所述铭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凹部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智能密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平齐。
CN201410168690.1A 2014-04-24 2014-04-24 智能密码设备 Active CN103929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690.1A CN103929295B (zh) 2014-04-24 2014-04-24 智能密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690.1A CN103929295B (zh) 2014-04-24 2014-04-24 智能密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9295A true CN103929295A (zh) 2014-07-16
CN103929295B CN103929295B (zh) 2017-11-24

Family

ID=5114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8690.1A Active CN103929295B (zh) 2014-04-24 2014-04-24 智能密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92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403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签名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92A (zh) * 2006-09-19 2007-02-2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密钥设备
CN201048097Y (zh) * 2007-01-16 2008-04-16 深圳市创荣发电子有限公司 遥控器按键结构
CN201218950Y (zh) * 2007-11-29 2009-04-08 李巩令 多动态密码器授权认证系统
CN101444035A (zh) * 2006-03-30 2009-05-27 斯特拉泰克安全公司 密钥卡装置和方法
US20110081790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nector and system for connectors
CN203813803U (zh) * 2014-04-24 2014-09-0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4035A (zh) * 2006-03-30 2009-05-27 斯特拉泰克安全公司 密钥卡装置和方法
CN1921392A (zh) * 2006-09-19 2007-02-2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密钥设备
CN201048097Y (zh) * 2007-01-16 2008-04-16 深圳市创荣发电子有限公司 遥控器按键结构
CN201218950Y (zh) * 2007-11-29 2009-04-08 李巩令 多动态密码器授权认证系统
US20110081790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nector and system for connectors
CN203813803U (zh) * 2014-04-24 2014-09-0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8403A1 (zh) * 2015-08-19 2017-02-2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签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9295B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106816332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3813803U (zh) 智能密码设备
JP2012089337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
CN103929309B (zh) 智能密码设备
CN203813802U (zh) 智能密码设备
CN103929295A (zh) 智能密码设备
CN208507000U (zh) 边框架、交互智能平板及智能书写装置
CN102971817B (zh) 模块化键盘组件
CN203812773U (zh) 按键组件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CN100533630C (zh) 滚珠开关
US7238060B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s with locating projection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US20100035469A1 (en) Connector
CN205303806U (zh) 电连接器
CN205211976U (zh) 一种垂直型端子连接器
KR20070033594A (ko) 전기 커넥터
CN202856044U (zh) 电连接器壳体的定位结构
CN202930644U (zh) 模组连接器
TWM522476U (zh) 板對板連接器
CN102306580B (zh) 电子设备及按键面板
CN204204702U (zh) 一种轻薄开关
CN219873274U (zh) 键盘的外壳结构和键盘
CN202424821U (zh) 独立式按键结构
CN219091057U (zh) 一种按键以及游戏手柄
CN210155632U (zh) 一种键盘壳体及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