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7816B - 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7816B
CN103917816B CN201280051223.XA CN201280051223A CN103917816B CN 103917816 B CN103917816 B CN 103917816B CN 201280051223 A CN201280051223 A CN 201280051223A CN 103917816 B CN103917816 B CN 103917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ation
plane
sleeve pipe
nipple joint
op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12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7816A (zh
Inventor
泷本伸二
萩原千广
森川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7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8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 F16L19/083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the 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 of the ring not being modified during clamping
    • F16L19/086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the 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 of the ring not being modified during clamping with additional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16L33/22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sealing surfaces being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33/224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sealing surfaces being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a clamping ring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threaded member and the connect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7/00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 F16L47/04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with a swivel nut or collar engaging th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Joints With Pressure Member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 Non-Disconnectible Joints And Screw-Threade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连接器,其防止因通过管体及螺纹接管内的流体的减少引起的压力损失。随着整个套管因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平滑的面压部与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对置而与管体的外表面面接触,由此即使突起部配置于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附近,管体的内表面也不会比螺纹接管的内周面更向内侧膨出变形。

Description

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为了连接由合成树脂或橡胶等软质材料形成且具有可挠性的可变形软管或管等管体而使用的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管连接器公开有如下管连接器,其具备:连接器主体,在一侧设置可供连接管的端部嵌入的凹环槽来将上述凹环槽的外壁的端面作为内凹倾斜面,另一方面,延长其内壁侧来作为内筒,绕上述内筒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卡止槽;盖形螺母,将内里面作为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对应的逆斜面;及楔形环,在两端部作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及与上述盖形螺母的逆斜面相称的倾斜面进一步连通设置相对于轴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割沟而成,上述连接管的端部插入于上述凹环槽之后,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螺纹部螺合紧固上述盖形螺母,在对置的上述连接器主体的倾斜面与上述盖形螺母的逆斜面之间按压上述楔形环,由此上述楔形环在上述割沟中内缩,突出形成于上述楔形环内周面的多个齿条陷入上述连接管的外周面,与此同时使被压迫的上述连接管的内周面嵌入到上述内筒的卡止槽(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82691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种现有的管连接器中,楔形环通过对置的倾斜面的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由此使楔形环的内周面抵接于连接管的外周面。
然而,若连接管例如为合成树脂制软管或管等,并且由于其经时变化而在与楔形环的压接部分产生蠕变(永久变形)现象,压接部分的壁厚尺寸变薄,则存在不但管体变得易脱落,而且流体易从他们之间泄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点,考虑在与连接管的内周面对置的内筒的外周面以其前端陷入连接管的内周面的方式设置可弹性变形的环状密封部件。但是,这种情况下,内筒的壁厚尺寸变厚与密封部件的厚度相应的厚度,由此存在不但通过内筒的流量减少,而且渣滓等积存在内筒与连接管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阶梯差而成为污染(污染物)的原因的问题。
本发明以解决这种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防止通过管体及螺纹接管内的流量的减少和压力损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中,具备:螺纹接管,沿着具有可挠性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而设置;筒状部件,设置为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隔着所述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对置,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的第1倾斜面;紧固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且相对于所述第1倾斜面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减小的第2倾斜面;及套管,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之间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且能够向径向弹性变形,并形成为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1倾斜面具有凹状限位器,所述限位器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与所述套管中的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里侧端抵接,所述套管具有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的第1锥面及与所述第2倾斜面对置的第2锥面,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因所述紧固部件而相对靠近移动,所述套管的所述里侧端与所述限位器抵接,所述第2锥面比所述第1锥面更缩径变形,以便沿着所述第2倾斜面倾斜,在所述第2锥面的内周部位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压缩变形所述管体的一部分来局部紧固,在所述套管的内周面设置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突出的突起部及沿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平滑且突出程度不超过所述突起部的面压部,并将所述面压部配置成在所述套管缩径变形时与所述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对置。
发明效果
具有前述特征的本发明中,随着整个套管因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平滑的面压部与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对置而与管体的外表面面接触,由此即使突起部配置于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附近,管体的内表面也不会比螺纹接管的内周面更向内侧膨出变形。
由此,通过管体及螺纹接管的内部的流体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过。
其结果,能够防止通过管体及螺纹接管内的流量的减少和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纵剖主视图,(a)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移动前的状态,(b)局部放大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靠近移动后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立体图,(a)表示整体的分解状态,(b)为从反方向仅观察套管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纵剖主视图,(a)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移动前的状态,(b)局部放大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靠近移动后的状态。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纵剖主视图,(a)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移动前的状态,(b)局部放大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靠近移动后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纵剖主视图,(a)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移动前的状态,(b)局部放大表示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靠近移动后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的立体图,(a)表示整体的分解状态,(b)为从反方向仅观察套管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作为主要构成要件具备:螺纹接管1,沿着具有可挠性的管体B的插入空间S而设置;筒状部件20,设置为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在径向上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紧固部件30,设置为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而在径向上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并且相对于第1倾斜面2向螺纹接管1的轴向往复移动自如;及套管4,设置为在径向上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而在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之间向螺纹接管1的轴向往复移动自如,并且能够像径向弹性变形。
筒状部件20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螺纹接管1的轴向逐渐减小的第1倾斜面2。
紧固部件30具有形成为内径向第1倾斜面2的反方向逐渐减小的第2倾斜面3。
并且,如图1(a)所示,在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与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向螺纹接管1的轴向分离的状态下,朝向沿着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形成为圆筒状的管体B的插入空间S插入配置于管体B的一端的连接端部Ba。
之后,如图1(b)所示,使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与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以两者相对地靠近的方式移动,由此套管4夹在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之间而缩径变形。伴随于此,套管4的内周面压接于插入到管体B的插入空间S的管体B的连接端部Ba中的外表面B2而局部性地压缩变形,与此同时管体B的连接端部Ba中的前端外周部位B3膨出变形,从而连接保持成无法向管体B的插入方向N的反方向U脱落。
关于螺纹接管1,例如由黄铜等金属或硬质合成树脂等硬质材料形成为具有与后述的管体B的内径大致相同或比该内径稍大或稍小的外径的圆筒状,或者对例如由不锈钢等可变形的刚性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或其他成型加工,由此形成为具有与管体B的内径大致相同或比该内径稍大或稍小的外径且壁厚较薄的圆筒状。
而且,优选在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上形成与后述的管体B的连接端部Ba中的内表面B1对置的防脱用凹凸部1b及在管体B的插入方向N(以下,称为“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附近与连接端部Ba中的前端面B4对置的抵接部1c。
图示的例子中,作为防脱用凹凸部1b,在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的轴向中间位置,形成为环状凹部与环状凸部交替连续的外螺纹状。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也可将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形成为平滑面。
筒状部件20形成为具有大于后述的管体B的外径的内径的圆筒状,通过以成为双重筒状的方式一体形成在螺纹接管1的外侧,由此配置成无法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或者以成为双重筒状的方式将与螺纹接管1分开形成的筒状部件20插装到螺纹接管1的外侧,由此以无法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的方式一体安装。
在筒状部件20的内周面以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内径朝向管插入方向N逐渐减小的第1倾斜面2。
关于紧固部件30,例如由不锈钢等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或其他刚性材料形成为其轴向一部分具有大于后述的套管4的外径的内径的大致圆筒状,并经由滑动机构31以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于螺纹接管1侧。
滑动机构31遍及紧固部件30与螺纹接管1或筒状部件20而形成,相对于螺纹接管1将紧固部件30支承为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往复移动自如。
在紧固部件30的内周面,以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的方式形成在管插入方向N的反方向U(以下,称为“管脱落方向U”)上与第1倾斜面2对置且内径朝向管脱落方向U逐渐减小的第2倾斜面3,或者在嵌插在紧固部件30的内周面的其他部件的内周面一体形成第2倾斜面3。
优选第2倾斜面3与形成于筒状部件20的内周面的第1倾斜面2向管插入方向N成为面对称的方式将第2倾斜面3的倾斜角度设为与第1倾斜面2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从而使第2倾斜面3与第1倾斜面2对置成八字形截面,并且,作为其他例子,可以以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将第1倾斜面2的倾斜角度设为小于第2倾斜面3的倾斜角度。
而且,优选如图示例,例如在紧固部件30的外周面按适当间隔向周向形成多个供工具等卡合的平面部或者形成滚花等凹凸部来作为旋转操作用工具卡合部32。
关于套管4,例如由聚甲醛树脂或除此以外的表面光滑性及耐热性优异的合成树脂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并配置成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在径向上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对置,并且夹在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之间而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往复移动自如。
而且,套管4具有使其向其径向弹性扩径及缩径变形的弹性变形部4a,将其内径设定为在扩径时与后述的管体B的外径大致相同或大于该外径,在缩径时变得小于管体B的外径。
在套管4的外周面具有:第1锥面4b,与第1倾斜面2大致平行地对置且直径朝向管插入方向N逐渐变小;及第2锥面4c,与第2倾斜面3大致平行地对置且直径朝向管脱落方向U逐渐变小。
关于第1锥面4b与第2锥面4c,优选第1锥面4b中的管插入方向N的长度及倾斜角度设为与第2锥面4c中的管脱落方向U的长度及倾斜角度相同,由此使整个套管4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对称形状。并且,作为其他例子,可将第1锥面4b的倾斜角度设为小于第2锥面4c的倾斜角度,从而使整个套管4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非对称形状。
作为弹性变形部4a的具体例,如下构成:在套管4的轴向局部形成槽或狭缝或凹坑等缺口部4a1,由此构成为向径向弹性伸缩变形而顺畅地扩径或缩径,在使锥面4b与第1倾斜面2接触的同时使逆锥面4c与第2倾斜面3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锥面4b及逆锥面4c分别沿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滑动,整个套管4缩径变形。
图示的例子中,向周向以交错状缺口形成多个从套管4的轴向两端部向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槽(狭缝),由此使套管4的轴向总长能够顺畅地扩径及缩径变形。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可向周向缺口形成多个从套管4的轴向一端部向轴向延伸的槽,或遍及套管4的轴向总长而缺口形成1个槽,或形成以曲线等非直线状延伸的槽。
在套管4的内周面设置:突起部4d,以向周向呈环状或接近环状的状态朝向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及管体B的插入空间S突出;及环状密封部件6,内周端6a比突起部4d的前端更向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及管体B的插入空间S突出。优选由此使突起部4d及密封部件6随着套管4的缩径变形分别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
详细而言构成为,通过使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及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相对靠近移动,套管4缩径变形而将突起部4d及密封部件6分别压入管体B的外表面B2来使其陷入。
优选突起部4d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隔开间隔分别突出形成多个。此时,随着整个套管4的缩径变形,相对管体B的外表面B2局部压接多个突起部4d来压缩变形,由此管体B的外表面B2中已膨出变形的部位挟持在突起部4d之间,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永久变形)现象,与套管4的压接部位也会得到保持,从而能够较高地维持密封性。
如图2(a)所示,密封部件6例如由橡胶等可压缩变形的材料形成为圆环状,将其外周部分相对于形成在套管4的内周面的安装凹部4e进行嵌合等来配置成无法移动,由此定位成密封部件6的内周端6a朝向管体B的外表面B2突出。而且,优选密封部件6的内周面弯曲形成为剖面为大致圆弧状,在其表面形成供密封部件6压缩变形时所膨出变形的部分进入的凹槽部6b。
图示的例子中,在套管4的内周面向其轴向突设多个突起部4d,在它们的轴向中间位置形成环状安装凹部4e,在环状安装凹部4e内例如嵌入O型环等可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6来保持为无法向轴向移动。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可以不在套管4的内周面设置突起部4d或密封部件6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而是在套管4的内周面平滑地形成轴向上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比套管4更靠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以经由台阶部5a在径向上与管体B的插入空间S对置而相互连通的方式设置环状凹部5。详细而言,在套管4中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连设台阶部5a,在与配置于比套管4更靠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的第1倾斜面2之间形成环状凹部5,或者在第1倾斜面2中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向管插入方向N连续形成台阶部5a与环状凹部5。
环状凹部5形成为,在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中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在径向上与比与套管4的对置位置更靠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部位对置,并经由台阶部5a与管体B的插入空间S相互连通。环状凹部5形成为,直径为套管4缩径时为内周面的最大内径或大于第1倾斜面2的最小内径,并且将其管脱落方向U的内侧面作为台阶部5a,以大致直角状与环状凹部5的内底面连续。
而且,环状凹部5构成为,随着套管4因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与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使后述的管体B的连接端部Ba中的前端外周部位B3以环状膨出变形来嵌入到环状凹部5内。
另一方面,优选管体B为例如由氯乙烯等软质合成树脂或硅橡胶或其他橡胶等软质材料成型的例如软管或管等,并且其内表面B1与外表面B2平坦。
作为管体B的具体例,在图示的例子中使用单层结构的软管。
并且,作为管体B的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可使用不同结构的多种管体,即作为其透明或不透明的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中间层以螺旋状埋设多根或单根合成树脂制编织物(加强纱)的层叠软管(编织软管),或作为中间层以螺旋状卷绕并一体化合成树脂制或金属制的矩形剖面等的带状加强件及圆形剖面等的线状加强件的螺旋加强软管(Fohlen软管),或以螺旋状埋设有金属制线材或硬质合成树脂制线材的螺旋加强软管等。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如图1(a)所示,朝向沿着软管1的外周面1a形成的管体B的插入空间S插入管体B的连接端部Ba,连接端部Ba中的前端部B4到达比第1倾斜面2更靠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在该状态下如图1(b)所示,若例如紧固部件30通过滑动机构31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等,从而使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相对靠近移动,则套管4的锥面4b及逆锥面4c分别沿着它们进行滑动,伴随于此,整个套管4逐渐缩径变形。
由此,套管4的内周面与管体B的外表面B2压接,使管体B的外表面B2局部压缩变形,以使套管4的内周面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与此同时,与该压缩变形的容量相应的量从管体B的前端外周部位B3朝向环状凹部5膨出变形而嵌入,该膨出变形的前端外周部位B3向管脱落方向U挂在台阶部5a,由此整个管体B保持为无法向管脱落方向U移动。
因此,即使由于经时变化,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现象而与套管4的压接部分的壁厚尺寸变薄,也能够通过管体B的膨出变形的前端外周部位B3持续挂在台阶部5a,较高地维持管体B的脱落强度。
尤其,在套管4的内周面以内周端6a朝向管体B的插入空间S突出的方式设置环状密封部件6时,套管4随着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的相对移动而缩径变形,由此从套管4的内周面突出的密封部件6的内周端6a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而贴紧。
因此,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现象而与套管4的压接部分的壁厚尺寸变薄,也能够较高地维持密封性。
其结果,与楔形环通过对置的倾斜面的靠近移动缩径变形而使楔形环的内周面压接在连接管的外周面的现有管连接器相比,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现象也能够长期进行密封保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而且,与在与管体B的内表面B1对置的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埋设环状密封部件的管连接器相比,能够使螺纹接管1的壁厚尺寸较薄,由此不减少通过螺纹接管1的流量,并且不在螺纹接管1与管体B的内表面B1之间产生较大阶梯差,能够防止由渣滓等的积存引起的污染(污染物),并能够长期维持地较卫生。
而且,在套管4的内周面向管体B的插入方向(管插入方向)N分别按规定间隔配置多个朝向管体B的插入空间S突出的突起部4d时,随着整个套管4因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在管体B的外表面B2中被夹在突起部4d之间的部位B2a膨出变形,该膨出变形部位B2a被挟持在突起部4d之间,管体B变得无法向管脱落方向U移动,与此同时,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永久变形)现象,与套管4的压接部位也得到保持。
由此,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现象也能够较高地维持脱落强度及密封性。
其结果,即使在管体B中产生蠕变现象也能够长期防止管体B的脱落,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密封性,从而实现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并且,在套管4的外周面以分别向管体B的插入方向(管插入方向)N及反方向(管脱落方向)U呈对称形状的方式形成与第1倾斜面2对置的第1锥面4b及与第2倾斜面3对置的第2锥面4c时,即使在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与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之间以第1锥面4b与第2锥面4c成为正反中的任意方向的方式配置套管4,通过第1倾斜面2与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也同样缩径变形。
由此,能够以正反中的任意方向组装套管4。
其结果,套管4的组装变得轻松而能够减少组装失误。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a)、(b)及图2所示,该实施例1表示在套管4中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经由台阶部5a形成有环状凹部5的情况。
若详细说明,则如下构成:即在套管4中将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面作为台阶部5a,遍及具有与台阶部邻接的第1倾斜面2的筒状部件20形成环状凹部5,随着套管4的缩径变形,使其内周面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由此已压缩变形的管体B的外表面B2沿着成为套管4的里侧端面的台阶部5a膨出变形为大于缩径时的套管4的内周面的最大内径的直径。
而且,实施例1中,作为相对螺纹接管1使紧固部件30轴向移动的滑动机构31使用相互螺合的螺纹部。
图1(a)、(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形成第2倾斜面3的紧固部件30为作为滑动机构31而刻设有内螺纹部的螺母,通过使该内螺纹部螺合于刻设在筒状部件20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21,由此安装为相对于螺纹接管1侧向其轴向往复移动自如。旋转操作紧固部件30来使第2倾斜面3朝向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由此使套管4的第1锥面4b与第2锥面4c分别大致均匀地缩径变形。
但是,作为滑动机构31使用相互螺合的金属制螺纹部时,若随着紧固使两个螺纹部螺合,则在其螺合部分因摩擦而产生热,且两个螺纹部由于该摩擦热而膨胀,由此有可能产生因贴紧而变得无法移动的所谓“卡住(烧粘)”。为了防止此现象,优选由非金属等构成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中的任一个,从而在紧固时避免在螺合部分产生摩擦热。
另外,图示例中,形成第1倾斜面2的筒状部件20一体形成为在螺纹接管1的外侧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径向对置并成为双重筒。
而且,图1(a)、(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与管体B的前端面B4对置的抵接部1c,形成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稍微突出的凸部,在比该凸部更靠外侧形成有使管体B的前端面B4能够膨胀变形的空间。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可作为抵接部1c形成为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垂直突出,并通过管体B的插入使整个前端面B4抵接。
而且,实施例1中构成为,套管4的内周面中在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的中央一体形成用于安装密封部件6的安装凹部4e,隔着安装凹部4e在管插入方向N侧及管脱落方向U侧各一体成型多个(2个)突起部4d,由此整个套管4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对称形状。
而且,螺纹接管1中在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形成有连接器主体10。
实施例1中,作为连接器主体10,分别在螺纹接管1上一体形成有用于将该管连接器A连接于其他机器的管连接口(未图示)的螺纹部10a及例如供扳手或扳钳等工具(未图示)卡合的工具卡合部10b,将螺纹部10a螺固于形成在其他管路上的螺纹部(未图示),由此可装卸地与其他机器连接。
作为螺纹部10a,在连接于该管连接器A的其他机器(未图示)中的管连接口的内周面刻设有内螺纹时,刻设与此对应的外螺纹。并且,在其他机器中的管连接口的外周面刻设有外螺纹时,刻设与此对应的内螺纹。图示例子中,作为螺纹部10a刻设有外螺纹。
作为工具卡合部10b,在紧固部件30的外周面的轴向一端形成有直径大于作为旋转操作用工具卡合部32而局部形成的盖形螺母的盖形螺母。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作为连接器主体10可与螺纹接管1分开形成螺纹部10a及工具卡合部10b,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螺纹接管1。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如图1(a)、(b)及图2所示的例子,若紧固部件30通过成为滑动机构31的螺合向管插入方向N紧固并移动,使第2倾斜面3朝向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等,由此套管4缩径变形,则套管4的内周面(突起部4d或密封部件6)压接在管体B的外表面B2,使管体B的外表面B2局部压缩变形来陷入,与此同时,与该压缩变形的容量相应的量沿着台阶部5a朝向环状凹部5膨出变形为大于套管4缩径变形时的内周面的最大内径的直径。
由此,在管体B中,膨出变形的前端外周部位B3向管脱落方向U挂在台阶部5a,因此整个管体B保持为无法向管脱落方向U移动。
由此,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与管体B的蠕变现象对应地较高地维持脱落强度的优点。
而且,如图示的例子,还具有如下优点,即作为与管体B的前端面B4对置的抵接部1c形成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稍微突出的凸部时,随着套管4的缩径变形,其内周面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时,管体B的前端面B4比成为抵接部1c的凸部更向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膨胀变形,因此套管4的内周面相对于管体B的外表面B2能够进一步紧固,从而能够更深地陷入。
实施例2
如图3(a)、(b)所示,该实施例2中,筒状部件20中在第1倾斜面2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经由台阶部5a形成环状凹部5,该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
若详细说明,则构成为,在筒状部件20中以与第1倾斜面2的里侧端连续的方式形成有台阶部5a及环状凹部5,随着套管4的缩径变形,使其内周面压接于管体B的外表面B2,由此已压缩变形的管体B的外表面B2沿着成为第1倾斜面2的里侧端的台阶部5a膨出变形为大于第1倾斜面2的最小内径的直径。
图3(a)、(b)所示的例子中,配置成在一体形成于螺纹接管1的外侧的筒状部件20的内侧以无法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的方式嵌插与该筒状部件分开形成的圆筒部件22,由此形成于圆筒部件22的内周面的第1倾斜面2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径向对置。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如图3(a)、(b)所示的例子,若紧固部件30通过成为滑动机构31的螺合向管插入方向N紧固并移动,使第2倾斜面3朝向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等,由此套管4缩径变形,则套管4的内周面(突起部4d或密封部件6)压接并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等,从而局部压缩变形管体B的外表面B2,与此同时,与该压缩变形的容量相应的量沿着台阶部5a朝向环状凹部5膨出变形为大于第1倾斜面2的最小内径的直径。
由此,在管体B中,膨出变形的前端外周部位B3向管脱落方向U挂在台阶部5a,因此整个管体B保持为无法向管脱落方向U移动。
由此,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与套管4的内周面(突起部4d或密封部件6)相对于管体B的外表面B2的陷入量无关地确保嵌入到环状凹部5的管体B的前端外周部位B3中的膨出变形量恒定,并能够根据管体B的蠕变现象较高地维持脱落强度。
实施例3
如图4(a)、(b)所示,该实施例3中,在第1倾斜面2设置限位器2a,所述限位器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与套管4中的管体B的插入方向(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抵接,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因紧固部件30而相对靠近移动,使第1倾斜面2的限位器2a与套管4的里侧端4f抵接,并且使在套管4中与第2倾斜面3对置的第2锥面4c最大限度地缩径变形,该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或图3(a)、(b)所示的实施例2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或图3(a)、(b)所示的实施例2相同。
若详细说明,则构成为如下,在第1倾斜面2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附近,以凹状形成有与套管4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对置的限位器2a,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通过操作紧固部件30而相对靠近移动,首先,套管4在缩径变形的同时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其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与限位器2a抵接。之后,在限位器2a与套管4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进一步操作紧固部件30,使第2倾斜面3朝向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由此在第2倾斜面3中,套管4中主要有第2锥面4c最大限度地缩径变形。
图4(a)、(b)所示的例子中,使用形成为第1锥面4b及第2锥面4c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对称形状的套管4。通过旋转操作紧固部件30来使第2倾斜面3朝向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由此如图4(b)所示,首先,套管4在缩径变形的同时向管插入方向N移动,其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与限位器2a抵接。
之后,通过进一步旋转操作紧固部件30来使第2倾斜面3朝向第1倾斜面2靠近移动,则通过第2倾斜面3,在套管4中,不仅是第2锥面4c,除了第1锥面4b的弹性变形部4a的大致整个外周面沿着第2倾斜面3被按压为以直线倾斜。即,套管4中,第2倾斜面3比第1锥面4b更缩径变形,使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及环状的密封部件6最大限度地缩径变形。
由此,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压接于管体B的外表面B2而最大限度地陷入,管体B的外表面B2中与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或环状密封部件6接触的部位分别集中而局部紧固。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可使用形成为如下的套管4,即,使第1倾斜面2的倾斜角度小于第2倾斜面3的倾斜角度,以便成为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大致平行,并且第1锥面4b的倾斜角度小于第2锥面4c的倾斜角度且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非对称形状。
而且,图4(a)、(b)所示的例子中,筒状部件20中,在与形成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的抵接部1c径向对置的部位设置透视窗2b,以便能够通过肉眼确认形成于螺纹接管1的外周面1a的抵接部1c有无可靠地与管体B的前端面B4抵接。
另外,如图4(b)所示,在将紧固部件30的滑动机构(内螺纹部)31螺合并紧固于筒状部件20的外螺纹部21的状态下,使透视窗2b被紧固部件30覆盖而不会暴露。
并且,图4(a)、(b)所示的例子中,螺纹接管1中,在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及与环状密封部件6对置的位置配置有防脱用凹凸部1b。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因紧固部件30而相对靠近移动,使套管4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端4f与限位器2a抵接,由此阻止套管4的过度移动,随着之后的第2倾斜面3相对于第1倾斜面2的靠近移动,套管4中,与第2倾斜面3对置的第2锥面4c最大限度地缩径变形,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压接于管体B的外表面B2而最大限度地陷入。
由此,能够减少基于紧固部件30的套管4的紧固面积。
其结果,如图1(a)、(b)及图2或图3(a)、(b)所示的例子中,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因紧固部件30而相对靠近移动,使套管4的第1锥面4b及第2锥面4c分别大致均等地缩径变形,与此相比,能够针对不同结构的多种管体B减轻由紧固部件30引起的套管4的紧固转矩。
由此,具有即使管体B的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轻松进行管连接且密封性优异的优点。
而且,如同图4(a)、(b)所示的例子,螺纹接管1中,在第2锥面4c的内周部位及与环状密封部件6对置的位置配置防脱用凹凸部1b时,还具有密封效果及防脱效果优异等优点。
实施例4
如图5(a)、(b)及图6所示,该实施例4中,在套管4的内周面沿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设置平滑且突出程度不超过突起部4d的面压部4g,将面压部4g配置成在套管4缩径变形时与螺纹接管1的开口端部1d对置,该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或图3(a)、(b)所示的实施例2或图4(a)、(b)所示的实施例3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1(a)、(b)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或图3(a)、(b)所示的实施例2或图4(a)、(b)所示的实施例3相同。
图5(a)、(b)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套管4的内周面中,在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的中央一体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部件6的安装凹部4e,隔着安装凹部4e在管插入方向N侧及管脱落方向U侧各配置1个突起部4d,并且在两端部分别一体成型面压部4g,由此整个套管4向管插入方向N及管脱落方向U呈对称形状。
图6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在套管4的锥面4b及逆锥面4c向周向分别以凹状形成多个凹部4h,以减少与筒状部件20的第1倾斜面2及紧固部件30的第2倾斜面3的接触面积,由此整个套管4随着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而顺畅地缩径变形。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可以不在套管4的锥面4b及逆锥面4c形成凹部4h,而是如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及实施例3所示,形成为平滑的圆周面。
而且,实施例4中,在螺纹接管1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一体形成有凸缘部10c来作为连接器主体10。
凸缘部10c与形成在连接于该管连接器A的其他机器(未图示)的相同形状的凸缘部(未图示)接合,遍及这些凸缘部安装环状连结部件(未图示),由此可装卸地与其他机器连接。
图示例中,在凸缘部10c的连接端面中凹设有供O型环等环状密封部件(未图示)嵌入的环状槽10d。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虽未图示但是也可如下构成,即作为连接器主体10,与螺纹接管1分开形成凸缘部10c,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螺纹接管1。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管连接器A,随着整个套管4因第1倾斜面2及第2倾斜面3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平滑的面压部4g与螺纹接管1的开口端部1d对置并与管体B的外表面B2面接触,由此即使突起部4d配置于螺纹接管1的开口端部1d附近,管体B的内表面B1也不会向螺纹接管1的内周面1e更内侧膨出变形。
由此,通过管体B及螺纹接管1的内部的流体变得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过。
其结果,具有能够防止因通过管体B及螺纹接管1内的流量的减少和压力损失的优点。
另外,前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示出了在螺纹接管1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形成有螺纹部10a及工具卡合部10b来作为连接器主体10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可如前述的实施例4,代替螺纹部10a及工具卡合部10b形成凸缘部10c来作为连接器主体10。
并且,与此相反,实施例4中示出在螺纹接管1的管插入方向N的里侧形成有凸缘部10c来作为连接器主体10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如实施例1等,可形成螺纹部10a及工具卡合部10b来代替凸缘部10c。
而且,图示例子中,作为使紧固部件30相对螺纹接管1轴向移动的滑动机构31形成了相互螺合的内螺纹部及外螺纹部21,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至少能够使紧固部件30相对于套管4轴向移动,就可以是螺纹以外的结构。
并且,还对作为管体B使用单层结构的软管,并改为除此以外的层叠软管或螺旋加强软管等的情况也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代替软管使用管等。
符号说明
1-螺纹接管,1a-外周面,1d-开口端部,20-筒状部件,2-第1倾斜面,2a-限位器,30-紧固部件,3-第2倾斜面,4-套管,4b-第1锥面,4c-第2锥面,4d-突起部,4f-套管的里侧端,4g-面压部,5-环状凹部,5a-台阶部,6-密封部件,6a-内周端,B-管体,B1-内表面,B3-前端外周部位,S-管体插入空间,N-管体的插入方向(管插入方向),U-管体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管脱落方向)。

Claims (5)

1.一种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螺纹接管,沿着具有可挠性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而设置;
筒状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对置,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的第1倾斜面;
紧固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且相对于所述第1倾斜面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并且具有形成为内径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减小的第2倾斜面;及
套管,设置为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对置,并且在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之间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往复移动自如且能够向径向弹性变形,并形成为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而缩径变形,
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1倾斜面具有凹状限位器,所述限位器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的相对靠近移动,与所述套管的在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上的里侧端抵接,
所述套管具有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的第1锥面及与所述第2倾斜面对置的第2锥面,随着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因所述紧固部件而相对靠近移动,所述套管的所述里侧端与所述限位器抵接,所述第2锥面比所述第1锥面更缩径变形,以便沿着所述第2倾斜面倾斜,在所述第2锥面的内周部位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压缩变形所述管体的一部分来局部紧固,
在所述套管的内周面设置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突出的突起部及沿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平滑且突出程度不超过所述突起部的面压部,并将所述面压部配置成在所述套管缩径变形时与所述螺纹接管的开口端部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的所述里侧端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壁厚形成为比所述限位器的凹陷量更厚,并且通过所述里侧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器,从所述筒状部件的内周面朝向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突出,在比该台阶部更靠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里侧的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内周面上以在径向上与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对置而相互连通的方式形成环状凹部,
所述环状凹部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缩径时的内径,且随着所述套管的缩径变形使所述管体的前端外周部位膨出变形为环状来嵌入到该环状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管的内周面以其内周端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突出的方式设置环状密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管的内周面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分别按规定间隔配置多个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突出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以分别朝向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方向及所述反方向呈对称形状的方式形成与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的第1锥面及与所述第2倾斜面对置的第2锥面。
CN201280051223.XA 2011-10-20 2012-10-19 管连接器 Active CN103917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1049 2011-10-20
JP2011-231049 2011-10-20
PCT/JP2012/077088 WO2013058358A1 (ja) 2011-10-20 2012-10-19 管継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7816A CN103917816A (zh) 2014-07-09
CN103917816B true CN10391781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14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1223.XA Active CN103917816B (zh) 2011-10-20 2012-10-19 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557221B2 (zh)
CN (1) CN103917816B (zh)
HK (1) HK1196418A1 (zh)
IN (1) IN2014CN03672A (zh)
MY (1) MY167445A (zh)
WO (1) WO2013058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7207B2 (ja) 2013-07-05 2015-07-08 株式会社潤工社 管継手
WO2015097906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株式会社サンメディカル技術研究所 人工血管接続具及び人工血管ユニット
WO2016194826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体制御機器の製造方法及び流体制御機器並びに継手用保護具
CN107850243A (zh) * 2015-06-15 2018-03-27 S.P.M.流量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壁厚的全根部半径螺纹蝶型螺母
JP6890441B2 (ja) * 2017-03-15 2021-06-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管継手
US10508762B2 (en) * 2017-03-20 2019-12-17 Brian B. Kim Assembly of a flexible tube and a fitting body and a method thereof
KR20200037305A (ko) * 2017-08-08 2020-04-08 스웨이지락 캄파니 도관 피팅을 위한 페룰 장치
CN107448714A (zh) * 2017-09-13 2017-12-08 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管接头
JP6969964B2 (ja) * 2017-10-12 2021-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配管部結合構造
US11333283B2 (en) * 2018-08-17 2022-05-17 Keeney Holdings Llc No-crimp valve assembly
JP6798713B2 (ja) * 2019-02-12 2020-12-09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管継手
EP3935231A1 (en) * 2019-03-05 2022-01-12 Bettiol S.r.l. Valve device
JP6765729B2 (ja) * 2019-03-12 2020-10-07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管継手用スリーブ
CN109915676B (zh) * 2019-04-19 2024-05-24 杭州温格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连接结构
CN114008364A (zh) * 2019-06-28 2022-02-01 东尾机械株式会社 管接头
JP7370571B2 (ja) * 2019-09-25 2023-10-30 株式会社日邦バルブ 樹脂管用管継手
CN110726016B (zh) * 2019-10-22 2021-06-15 湖北瑞合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弹性密封卡套
TWI809270B (zh) * 2020-04-29 2023-07-21 日商東洋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管接頭用套筒
WO2021220457A1 (ja) * 2020-04-30 2021-11-04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管継手用スリーブ及び該管継手用スリーブを備えた管継手
CN112325011A (zh) * 2020-10-28 2021-02-05 深圳市锐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冷连接快速连接装置及其与管道的装配方法
AT17446U1 (de) * 2021-04-28 2022-04-15 Ke Kelit Gmbh Vorr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Druckprüfung für Rohre
CN113301283B (zh) * 2021-05-20 2023-03-10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侧键结构及电视机盒
KR102455136B1 (ko) * 2021-11-24 2022-10-17 (주)에트마 배관 연결 장치
CN114382969B (zh) * 2022-02-08 2023-07-21 西安保力强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基于流通软管的波纹接头
JP7491595B2 (ja) 2022-04-15 2024-05-28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管継手及び管継手に用いられるスリーブ
WO2023219611A1 (en) * 2022-05-11 2023-11-16 Chevron U.S.A. Inc. Compact end fitting assembly for composite pip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71678A5 (en) * 1974-09-09 1976-01-15 Meury Kurt Pipe or hose union - has clamping ring distorted into truncated cone on pulling up
CN101006281A (zh) * 2005-07-04 2007-07-25 日本福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软管的连接器
CN101258354A (zh) * 2005-09-08 2008-09-03 布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连接挠性软管的装置
CN101305232A (zh) * 2005-11-29 2008-11-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6788U (ja) * 1984-02-04 1985-08-26 御器谷 俊雄 ホ−ス取付装置
JPS6438385U (zh) * 1987-09-01 1989-03-07
JP3340106B2 (ja) * 2000-01-07 2002-11-05 日本フ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ホースコネクター
JP2001193876A (ja) * 2000-01-12 2001-07-17 Nippon Flex Kk ホースコネクタ
JP5486218B2 (ja) * 2009-06-05 2014-05-07 株式会社タブチ 樹脂管継手
JP5518408B2 (ja) * 2009-09-14 2014-06-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配管用継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71678A5 (en) * 1974-09-09 1976-01-15 Meury Kurt Pipe or hose union - has clamping ring distorted into truncated cone on pulling up
CN101006281A (zh) * 2005-07-04 2007-07-25 日本福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软管的连接器
CN101258354A (zh) * 2005-09-08 2008-09-03 布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连接挠性软管的装置
CN101305232A (zh) * 2005-11-29 2008-11-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67445A (en) 2018-08-28
WO2013058358A1 (ja) 2013-04-25
JP5557221B2 (ja) 2014-07-23
HK1196418A1 (zh) 2014-12-12
CN103917816A (zh) 2014-07-09
IN2014CN03672A (zh) 2015-07-03
JPWO2013058358A1 (ja)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7816B (zh) 管连接器
EP3346173B1 (en) Press fitting and joint assembly with such a press fitting
US4223895A (en) Gasket for multiple groove pip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A2916232C (en) Secured in place gasket for sealing plastic pipeline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3998478A (en) Joint construction with sealing gasket for joints with plastic or other pipes
US7509724B2 (en) Snap fit sealing gasket with precisely located internal retainer ring for square pipe grooves
AU2006322252B2 (en) Snap fit sealing gasket with precisely located internal retainer ring for triangular pie grooves
CN101825205B (zh) 连接装置和用于连接装置的闭锁环装置
EP1847753A1 (en) Pre-press leak indicator sealing ring and press fitting arrangement with such a sealing ring
CN102597593B (zh) 软管连接器
CN1308608C (zh) 管形件的密封圈
US6237966B1 (en) Co-extruded dual durometer hardness pipe gasket
RU2736146C2 (ru) Фитинг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с трубчатым элементом, труб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и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фитинга с трубчатым элементом
CN104302960A (zh) 管连接器
NO20110809A1 (no) Plugganordning
JPWO2020026893A1 (ja) 密封装置及びガスケット
CN106170655B (zh) 管接头
EP3612761B1 (en) Coupler
EP1739332A1 (en) Radial lip seal
KR101391930B1 (ko) 나선파이프 연결용 커플링
JP6183992B2 (ja) 管継手と管継手用シールリング並びに管継手の管接続方法
CN111021986A (zh) 桥塞
EP2691680B1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hose
CN102897160B (zh) 主油缸
CN219119210U (zh) 一种油气井用密封胶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4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