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1844A -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1844A
CN103911844A CN201310741275.6A CN201310741275A CN103911844A CN 103911844 A CN103911844 A CN 103911844A CN 201310741275 A CN201310741275 A CN 201310741275A CN 103911844 A CN103911844 A CN 103911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heeting
pin
needle
punch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12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1844B (zh
Inventor
有北礼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1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1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8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即使不增粗针径也能使线稳定地贯通在薄片材料中。在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上,设置能供给成为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的记号用的线(9)的线供给机构(11)、线贯通针(13)和预孔针(15)。由于先行于由线贯通针进行的刺入拔出地进行由预孔针进行的预孔的形成,所以即使不增粗线贯通针的针径,也能使线贯通针稳定地对薄片材料进行刺入拔出,使线贯通。如不形成预孔的情况的那样,不需要以能将线贯通针可靠地对薄片材料(7)进行刺入拔出的方式增粗针径。如果线贯通针的针径相对于线不变得过大,则能使线在以变得难以脱落的方式受到适当的阻力的那样的状态下留在拔出线贯通针(13)后的留在薄片材料(7)中的孔中。

Description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穿孔用等的线贯通地留在裁断工序中被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等中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线的供给关联的部分,将供给最前部记载为前端部、前端侧,将供给源记载为基端部、基端侧。
背景技术
以往,在裁断工序中,作为用于缝制衣料品的零件等,将布帛等薄片材料在一片一片或者层叠了多片的状态下裁断。作为零件,为了在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进行缝制时的对位等,有时设定穿孔位置,由凹口的切入或穿孔钻头进行穿孔等。在裁断工序中对穿孔位置进行着色的标记装置也已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标记装置中,预先准备附着染料的线,能使针刺入地穿插,通过线将薄片材料由染料进行着色。另外,为了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进行以线本身为记号的标记或用于做成使用粉笔等由手动进行着色的记号的缝制用附加记号器也已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6-020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1-1845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在穿孔位置进行凹口的形成或穿孔,则即使是局部,也存在使薄片材料损伤的危险。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标记装置,被推定为是如下的原因,即,因为如果不存在使薄片材料损伤的危险地由染料着色,则在缝制时成为明确的记号,在缝制后的清洗等中,能容易地从层叠的薄片材料的各片除去。但是,在由裁断机裁断后到使用标记的工序花费时间的情况下等,存在染料等从着色部分脱落,标记变得不鲜明的危险。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第5页,从左侧的栏(第9栏)第3行到第4行,被记载成“通过在相同的点使针多次往复运动能增加标记的浓度。”。这被推定为暗示了由于条件的原因,存在在染料着色线中的着色不充分的危险。
在裁断机中,也如专利文献2所示,如果留下成为记号的线,则能与作为后工序的缝制工序中的多样的要求一致,以记号用的线为基准由粉笔进行标记。但是,为了使线贯通地留在薄片材料中,需要将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的针可靠地刺入薄片材料而拔出。在线圈紧密的布料的薄片材料等硬的原材、具有厚度的薄片材料等中,在当进行刺入时阻力大的情况下,存在不能使针贯通或使针受到损伤的危险。如果通过增粗针径等提高刚性,则针难以受到损伤。但是,如果增粗针径,则在薄片材料上形成的孔的直径也变大,在布帛等的纤维之间拔出变得困难,存在将纤维切断而使薄片材料损伤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增粗针径,也能使线稳定地贯通在薄片材料中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在预先设定在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包含:
能供给线的线供给机构;
能向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移动,通过在将前端部侧暂时刺入穿孔位置后从薄片材料拔出的刺入拔出,使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从前端部抽出而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的线贯通针;和
能先行于线贯通针地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形成预孔的预孔针。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孔针是在前端侧具有直径减小而在中心轴线上形成尖端的锥形部的实心针。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孔针的针径是在上述线贯通针的针径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贯通针,
具有以上述刺入拔出的方向为轴线方向的管状的轴部,
使从上述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穿插在轴部的空心部分中,
上述前端部,
形成于轴部的前端,
具有相对于轴线切开成锐角的形状的正倾斜面;和
将正倾斜面的背面侧以成为尖细状的方式从两侧方相对于轴线切削成锐角的形状的背倾斜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将线贯通针的前端部刺入拔出地使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贯通地留下。先行于线贯通针的刺入拔出,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由预孔针形成预孔。由于先行地形成预孔,所以,即使不增粗线贯通针的针径,也能使线稳定地贯通在薄片材料中。
不需要过度地强化,就能使得通过使线贯通针刺入拔出形成的孔的直径相对于线不变得过大。如果线贯通针的针径相对于线不变得过大,则能使线在以变得难以拔出的方式受到适当的阻力那样的状态下留下。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预孔针的前端侧具有锥形部,该锥形部在中心线上具有尖端,其直径减小直到尖端为止,所以如果使尖端向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移动,则能可靠地在穿孔位置形成预孔。由于预孔针是实心,所以即使针径变细,也难以弯曲,能在薄片材料上不开孔地可靠地形成将布料的线圈推开的那样的小径的预孔。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预孔针的针径是在线贯通针的针径以下,所以即使相对于由线贯通针贯通的线,也能使得接着预孔地由线贯通针形成在薄片材料上的孔的直径不变得过大。
另外,根据本发明,线贯通针的管状轴部的前端部由于具有相对于轴线切开成锐角的形状的正倾斜面和在正倾斜面的背面侧从两侧方相对于轴线切削成锐角的形状的背倾斜面,所以能使最尖端与轴部的外周相比向径方向的内侧进入。由于前端部的最尖端与外周相比进入内侧,所以线贯通针刺入薄片材料时的刺入性能提高,刺入后的直线前进性也提高,能使薄片材料难以损伤。另外,由于使线穿插在空心轴部中,所以在将线贯通针刺入薄片材料时,能使得收容在轴部的线不与薄片材料接触。即使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吸引力对空心的轴部分也进行作用,在使线贯通针刺入薄片材料后上升时,能使得线不带上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裁断机1的概略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线贯通针13与预孔针15一起使用的顺序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的形状的主视图、侧视图及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图1~图3表示配备在裁断机1上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及动作。为了便于说明,存在对在说明对象的图中没有记载的部分赋予在其它图中记载的参照符而言及的情况。
[实施例]
图1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表示配备在裁断机1上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裁断机1具备裁断台2及裁断头3。裁断头3可以沿着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架设在裁断台2上的Y横梁4移动。Y横梁4,在纸面的跟前侧和里侧的两侧方,由省略了图示的移动机构支承,可以在成为纸面的左右方向的X方向移动。在裁断头3上具备裁断刀5及布料压板6。薄片材料7,在多片的层叠状态下,在裁断台2上被从下方吸引地保持。裁断头3沿着裁断台2的表面在薄片材料7的上方在X-Y方向移动。裁断机1,由设置在裁断头3上的裁断刀5,根据预先设定的裁断数据进行包含裁断由布料压板6压紧表面的薄片材料7在内的动作。
为了从裁断台2的下方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7,在薄片材料7的上方覆盖由非通气性的合成树脂薄膜形成的密封薄片8,从密封薄片8上向薄片材料7将裁断刀5从上方刺入,进行裁断。裁断台2的表面2a,由将合成树脂性的刚毛块2b排列而成的刚毛块2b的前端的刚毛形成,以便即使裁断刀5侵入也难以被切断。排列了刚毛块2b的裁断台2,作为输送皮带,也具有输送功能。
在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上,设置可以供给成为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的记号用的线9的线供给机构11。在线供给机构11中,能设定线筒11a,通过线导向件11b供给线9。在裁断头3上,以收容在壳体16中的状态设置线贯通针13、脱落防止机构14和预孔针15。
线贯通针13和预孔针15也可以不收容在同一壳体16中,而分开地设置。例如,如果在裁断头3上具备用于穿孔的穿孔装置,则也可以作为预孔针15进行利用。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在同一壳体16中收容了线贯通针13和预孔针15的情况。
在壳体16的底面16a上设置了使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出没的贯通针孔16b和使预孔针15出没的预孔针孔16c。线贯通针13为空心,能将从线供给机构11供给的线9收容在空心部,从前端部13a抽出线9。如果使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从贯通针孔16b向下方突出,从薄片材料7的上方刺入而拔出,则能使线9贯通于薄片材料7的上下。
脱落防止机构14在由线贯通针13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之后,在薄片材料7的上方,在线9上形成作为脱落防止部14a的结子而进行切断。形成结子的机构,作为打结器,例如利用在日本特开平6-250147号公报中公知的机构。切断的线9的薄片材料7侧从贯通针孔16b脱落,在薄片材料7中留下记号用的线9a。在记号用的线9a上,由于在薄片材料7的上方,由脱落防止机构14形成脱落防止部14a,所以在从下方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7的期间也能使其不向下方脱落。另外,在通过载置薄片材料7的裁断台2的输送功能等移动薄片材料7时,即使出现在薄片材料7的下方的记号用的线9a因摩擦而被拉伸,脱落防止部14a也产生阻力,能使得记号用的线9a的整体不脱落。这样,能由裁断机1一边裁断缝制用的零件等,一边附加记号用的线9a,将其可靠地作为用于在缝制工序等中的标记的记号留下。
作为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的位置的穿孔位置7a,预先由数据设定,以裁断头3根据数据进行移动的方式,由裁断机1的控制部控制。线穿孔装置10,由于具备预孔针15,所以先行于由线贯通针13进行的刺入拔出,进行由预孔针15进行的预孔的形成。由于先行地形成预孔,所以容易在穿孔位置7a刺入拔出线贯通针13。如不形成预孔地使线贯通针13直接对薄片材料7进行刺入拔出的情况的那样,不需要增粗针径而强化线贯通针13。如果预先形成预孔,则能使得通过使线贯通针13刺入拔出形成的孔的直径相对于线9不变得过大。如果线贯通针13的针径相对于线9不变得过大,则能使线9以变得难以脱落的方式受到适当的阻力的那样的状态下留下。
图2表示将图1的线贯通针13与预孔针15一起使用的顺序。薄片材料7,为了载置在图1的裁断台2的表面2a上并从下方吸引地保持,由密封薄片8覆盖上方,但这些图示为了简化而省略。在将预孔针15、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时,使壳体16从薄片材料7的上方向表面下降而由底面16a压住薄片材料7的表面,使线贯通针13及预孔针15分别从贯通针孔16b及预孔针孔16c突出。
首先,通过裁断头3的移动,如图2(a)所示,使预孔针15向薄片材料7的穿孔位置7a移动。预孔针15在前端设置锥形部15a,锥形部15a的基端侧与直线部15b连续。即,锥形部15a为预孔针15的前端侧,直径减小地在中心轴线15c上形成尖端15d。直线部15b,在锥形部15a的基端侧,至少连续到具有刺入薄片材料7的可能性的范围,其直径为一定。虽然存在与直线部15b连续地设置直径进一步变大的锥形部、台阶部的情况,但与预孔形成相关的预孔针15的针径成为直线部15b的直径。预孔针15,由于为实心针,所以即使针径变细,也难以弯曲,能使中心轴线15c的位置与穿孔位置7a一致地在薄片材料7上不开孔地可靠地形成不推开布料的线圈的那样的小径的预孔。
接着,如图2(b)所示,使预孔针15的尖端15d从预孔针孔16c向下方突出,刺入薄片材料7的穿孔位置7a。预孔针15的前端侧,从锥形部15a直到直线部15b的一部分为止,向薄片材料7的下方突出。
接着,如图2(c)所示,如果将预孔针15从薄片材料7拔出,则在薄片材料7上形成预孔7b。如果薄片材料7为布帛,则预孔针15通过将纤维间弹性地推开的间隙,如果拔出,则间隙恢复,与直线部15b的直径相比,形成小径的预孔7b。
接着,如图2(d)所示,使线贯通针13向预孔7b的位置移动。线贯通针13为空心针,能使通过空心的轴部13b供给的线9从前端部13a抽出。线9从线供给机构11向轴部13b供给。
接着,如图2(e)所示,使线贯通针13从贯通针孔16b突出,刺入预孔7b。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和从前端部13a抽出的线9的前端向薄片材料7的下方突出。
接着,如图2(f)所示,如果使线贯通针13从薄片材料7拔出,则线9以贯通在薄片材料7的穿孔位置7a中的状态留下,贯通的线9在穿孔位置7a和前端部13a之间也成为连接的状态。图2(d)的预孔7b成为线孔7c,线9进行贯通。
预孔针15的直线部15b的直径,即预孔针15的针径,优选预先比线贯通针13的轴部13b的直径,即线贯通针13的针径小。图2(c)所示的预孔7b的直径,由于比直线部15b的直径小,所以预先做成在图2(e)中扎入的线贯通针13的轴部13b的直径以下。穿插在轴部13b内的空心部的线9的直径也比轴部13b的直径小。通过将线贯通针13刺入拔出,即使图2(f)所示的线孔7c的直径比预孔7b的直径大,也能使得线孔7c的直径相对于线9不变得过大。如果线孔7c的直径相对于线9变得过大,则将线9向上方或下方拉伸时的阻力变小,存在线9从薄片材料7脱落的危险。
另外,预孔7b也可以不贯通薄片材料7,也可以只形成到厚度的途中。通过预先将预孔7b形成到厚度的途中,即使是针径小的空心的线贯通针13,在穿孔位置7a刺入拔出,也能难以受到损伤。通过预先形成预孔7b,即使减小线贯通针13的轴部13b的直径、壁厚,薄片材料7也不会从线圈紧密的阻力大的布料受到损伤,能可靠地使线9贯通。
图3表示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的形状的一例。图3(a)表示局部地正视的形状,图3(b)表示右侧面观看图3(a)的形状。图3(c)及图3(d)分别表示从斜上方及斜下方的前方侧斜视图3(a)的形状。线贯通针13在轴部13b的前端具有前端部13a。轴部13b是在轴线13c方向延伸的管状,能使从线供给机构11供给的线9穿插在空心部分中。前端部13a具有相对于轴线13c切开成锐角的形状的正倾斜面13d,和将正倾斜面13d的背面侧从两侧方相对于轴线13c切削成锐角的形状的背倾斜面13e、13f。
通过设置背倾斜面13e、13f,前端部13a能使最尖端13g与轴部13b的外周线路相比进入径向的内侧。通过最尖端13g进入内侧,使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变得容易,刺入性能提高。另外,在刺入之后贯入薄片材料7时,容易直线前进,直线前进性也提高。进而,即使刺入也难以损伤薄片材料7,也能实现防止损伤。
线9,在从正倾斜面13d的内侧的开口部13h抽出的端部从轴13b贯通薄片材料7时,前端向上方折返,易于通过开口部13h的基端侧部分13i。因此,在线贯通针13的成为刀尖的正倾斜面13d的基端侧部分13i的边缘最好具有圆角。如果具有圆角,则即使线9由基端侧部分13i折返,也能不断线。
另外,由于使线9穿插在空心轴部13b中,所以在将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时,能使得收容在轴部13b的线9不与薄片材料7接触。如果在裁断机1中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7,则吸引力也对空心部轴部13b进行作用,在使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后上升而拔出时,能使得线9不带上去。
另外,作为线贯通针13,不仅能使用空心针,也能使用仅在针的前端附近设置针眼的缝纫机针、设置与针眼连通的空心部的空心缝纫机针。在作为线贯通针13使用空心针的情况下,也可以像本实施例的那样,线9不仅可以从轴部13b的基端穿插到前端部13a,也可以从轴部13b的途中穿插到前端部13a。
另外,脱落防止部14a,只要使得线9难以贯通薄片材料7即可。因此,不仅可以形成结子,而且也可以由打结器与其它线结合在一起,或由将线的一端解开而缠绕的接合器与其它线接续。另外,在脱落防止部14a中,也可以以扩大线9的直径的方式进行加工,或附加其它材料。进而,在薄片材料7相对于贯通的线9赋予大的阻力而变得难以脱落的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脱落防止部14a。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层叠状态的薄片材料7载置在裁断机1的裁断台2上,由沿着裁断台2的表面移动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使线9贯通地留在薄片材料中。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做成与裁断机1的裁断头3一起在X-Y的二维方向移动,但是也可以做成与裁断头3独立地移动。如果预先做成能与裁断头3独立地移动,则也能将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例如设置在薄片材料7的向裁断台2的输入路径、展开薄片材料7地层叠的叠布台等上。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如果将薄片材料7的输送组合,则通过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维的移动,也能进行相对于薄片材料7的表面的二维的移动。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将主要部分收容在壳体16内,但也可以使一部分或全部露出到外部。薄片材料7,将在层叠了多片的状态下裁断外周而分离成零件作为前提,但即使在仅裁断一片的情况下,也能同样地适用本发明。另外,不仅是分离成零件的裁断,在以一定的宽度切断成带状的修边的那样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
符号的说明
1:裁断机
2:裁断台
3:裁断头
7:薄片材料
7a:穿孔位置
7b:预孔
9:线
9a:记号用的线
10: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11:供给机构
13:线贯通针
14:脱落防止机构
14a:脱落防止部
15:预孔针
15a:锥形部
15b:直线部
15c:中心轴线
15d:尖端
16:壳体。

Claims (4)

1.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在预先设定在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包含:
能供给线的线供给机构;
能向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移动,通过在将前端部侧暂时刺入穿孔位置后从薄片材料拔出的刺入拔出,使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从前端部抽出而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的线贯通针;和
能先行于线贯通针地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形成预孔的预孔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孔针是在前端侧具有直径减小而在中心轴线上形成尖端的锥形部的实心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孔针的针径是在上述线贯通针的针径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贯通针,
具有以上述刺入拔出的方向为轴线方向的管状的轴部,
使从上述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穿插在轴部的空心部分中,
上述前端部,
形成于轴部的前端,
具有相对于轴线切开成锐角的形状的正倾斜面;和
将正倾斜面的背面侧以成为尖细状的方式从两侧方相对于轴线切削成锐角的形状的背倾斜面。
CN201310741275.6A 2012-12-28 2013-12-27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1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9171A JP6045342B2 (ja) 2012-12-28 2012-12-28 シート材の糸目打ち装置
JP2012-289171 2012-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844A true CN103911844A (zh) 2014-07-09
CN103911844B CN103911844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03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12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1844B (zh) 2012-12-28 2013-12-27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45342B2 (zh)
CN (1) CN1039118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2254A (zh) * 2017-05-24 2019-12-2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缝制的吸水片材叠堆
CN112716546A (zh) * 2020-12-26 2021-04-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复合材料专用z向零张力缝合针及其使用方法
US11299305B2 (en) 2017-05-24 2022-04-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ewn stack of absorbent shee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1118B2 (ja) * 2014-09-24 2018-08-29 極東産機株式会社 縫着装置
CN106120188A (zh) * 2016-08-30 2016-11-16 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设备自动切线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6333A (en) * 1948-03-30 1951-01-02 Waxelbaum Sidney Perforating and marking machine
JPS61184584U (zh) * 1985-05-09 1986-11-18
JPH03241027A (ja) * 1990-02-20 1991-10-28 Oonuki Seni Kk マーキング用糸
CN101462279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裁剪机的打孔装置
CN202090215U (zh) * 2011-05-09 2011-12-28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打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1706A (en) * 1976-01-20 1976-11-16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Mark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dye thread
JPS61160405A (ja) * 1984-12-27 1986-07-21 多賀電気株式会社 縫製生地の目打ち方法
JPS63123284U (zh) * 1987-02-03 1988-08-10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6333A (en) * 1948-03-30 1951-01-02 Waxelbaum Sidney Perforating and marking machine
JPS61184584U (zh) * 1985-05-09 1986-11-18
JPH03241027A (ja) * 1990-02-20 1991-10-28 Oonuki Seni Kk マーキング用糸
CN101462279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裁剪机的打孔装置
CN202090215U (zh) * 2011-05-09 2011-12-28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打孔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2254A (zh) * 2017-05-24 2019-12-2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缝制的吸水片材叠堆
US11278165B2 (en) 2017-05-24 2022-03-2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ewn stack of absorbent sheets
US11299305B2 (en) 2017-05-24 2022-04-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ewn stack of absorbent sheets
CN112716546A (zh) * 2020-12-26 2021-04-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复合材料专用z向零张力缝合针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16546B (zh) * 2020-12-26 2023-02-28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复合材料专用z向零张力缝合针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844B (zh) 2016-07-06
JP2014128500A (ja) 2014-07-10
JP6045342B2 (ja)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1844A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CN201115972Y (zh) 芯片纸带打孔机的冲孔模座及模具
CN103668931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以及裁断机中的记号线附加方法
CN209276778U (zh) 切线装置
CN103911847A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CN101289789A (zh) 对平面的材料块进行嵌花刺绣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刺绣机
CN103911843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JP5557126B2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H09217261A (ja) ミシン縫い剌繍に於ける模様作成方法
CN103911845A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JPH08309051A (ja) 編地のリンキング方法
JP6004937B2 (ja) シート材の糸目打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裁断機での目印糸付加方法
JP5995742B2 (ja) 目印付加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25043A (en) Stockton borton
KR100806617B1 (ko) 커팅 및 피어싱 장치
US10196166B2 (en) Method of penetrating material with a fastener dispensing needle
JP2014142371A (ja) ラベルの取付け構造、ラベルの取外し方法及びラベル
AU7710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sewing a double chain stitch seam
CN103981688A (zh) 片材的打线眼装置
US254967A (en) Alfbed heaven
CA27253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rinted products made of multiple paper sheets as well as a perforating knife
US1117607A (en) Trimm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EP2048273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von Produktionsfehlern in Tufting-Ware und Tufting-Maschine
CN207216959U (zh) 一种便捷刺绣名布贴
CN201136963Y (zh) 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