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3290A -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3290A
CN103893290A CN201210582242.7A CN201210582242A CN103893290A CN 103893290 A CN103893290 A CN 103893290A CN 201210582242 A CN201210582242 A CN 201210582242A CN 103893290 A CN103893290 A CN 103893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rhizoma rhei
endotoxin
tanshin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22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Priority to CN2012105822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3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3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的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大黄蒽醌甙1~45%,大黄蒽醌1~49%,丹参总酮1~94%,赤芍总甙1~70%,鱼腥草素1~90%,该组合物中四种部位(成分)均具有抗内毒素活性,经组合后抗内毒素活性明显增强。该药物组合物还具有抗炎、解热,抗急慢性肝损伤等作用,用于治疗内毒素血症及由内毒素所涉及的多种疾病,包括急慢性中毒性肝炎和传染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慢性肝纤维化、急慢性肝衰竭以及内毒素所涉及的多科和多种疾病,该制剂安全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预防、缓解和治疗以内毒素为致病、加重和影响预后的内毒素性疾病。 
背景技术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也叫做脂多糖。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质A。当病灶或血流中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大量死亡,释放出来的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时,可发生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以出现在多系统的多种疾病中,通常导致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极高。 
内毒素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①发热反应:内毒素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作用于白细胞使之释放内原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反应;
  ②促使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释放,使血压下降和微循环障碍;
  ③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激活凝血、纤溶系统,产生出血倾向,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④经C3旁路或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⑤激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活性,产生亚急性和慢性的炎症反应。
⑥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如急慢性传染性肝炎、脂肪肝等。
为防治内毒素血症,一般通常采取给予抗生素来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增殖,但抗生素的大量给予不但会产生耐药菌株,而且被杀死的革兰氏阴性菌因突然释放大量内毒素还会引起内毒素血症的亢进或内毒素休克。针对内毒素或内毒素构成成分脂质A的拮抗剂就成了当今世界新药研制的重要课题。
对抗内毒素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阻断内毒素的产生,二是阻止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液或组织液中,三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使其吞饮内毒素,另外,还可缓解或治疗内毒素入血所造成的瀑布样反应。缓解或治疗内毒素血症采取的主要方式一种是直接破坏内毒素的产生;另一种是直接或间接灭活内毒素;还有一种是将体内的内毒素直接清除体外。
内毒素拮抗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以内毒素拮抗作为主要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广泛用于以内毒素为主要病因所导致的发病、加重与影响预后或致死的多种疾病,但因其缺乏“药病相符”的特点,因而疗效较差。如乳果糖口服液作为以抗内毒素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多粘菌素B虽然作用较强,但肾毒性过大,临床难以应用。另如申请号200710051818.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内毒素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分或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组成,它所含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茵陈10~30%、栀子5~30%、大黄5~30%、丹参5~15%、金银花5~30%、连翘0~15%、黄芪或炙黄芪5~15%、甘草或炙甘草1~15%,芒硝0~8%、党参0~15%,其缺点是根据经验方,处方庞大,并由所述原料混合提取的提取物制成,未分离出有效成分,不但服用剂量大,药效也不高。
病毒性肝病是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其感染人数约逾1亿,其中部分病例出现明显肝损害症状及体征,部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丙肝发病虽不高,但其烈性程度高,肝损严重。与乙肝相关的其它原因所致肝纤维化以及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与目俱增。目前针对病毒性及非病毒性肝病均以保肝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远不理想,其关键是“保”而非“治”。本发明针对肝病内毒素血症时,除主要作用靶点为内毒素及其于体内诱发的系列病理损害外,还具有相对的器官特异性,其药动学特点也符合病毒性及非病毒性肝炎肝损伤的病理特点。由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肝损伤的主要发病机理除病毒本身外,主要还在于肠源性内毒素移位血流于肝脏造成,因此内毒素血症的清除不但可大为减轻肝细胞的持续性损害,而且可阻断继发性肝脏病变如纤维化等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从“器官特异”来看,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的主要作用部位其一在于侵入血流的内毒素的清除、拮抗,其二在于肠源性内毒素这一内毒素池的平抑或入血途径的阻断,其三在于入血内毒素所诱发的多系统异常病理反应,其中的关键则是多种细胞因子特别是TNFα等的生成及TNFα所引发的炎症信号转导的下游炎症反应;再者则是保肝作用。除肝病外,由于肠源性内毒素及其入血通路也是引发众多难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内毒素入血所诱导的血凝系统活性异常活跃所致的微血栓形成、入血内毒素作为佐剂所促发的自身免疫以及最常见的病毒性、非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持续高热、DIC、肾衰、肺衰,肠源性内毒素入血作为相伴病因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热与恶病质等,因此本发明药物组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也将从内毒素拮抗角度取得独特的疗效,即不仅具有对病毒性肝病的特适性,还具有疾病的普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药物筛选中发现的抗内毒素活性为指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拮抗剂由具有抗内毒素特定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药组合而成,各活性成分抗内毒素作用明确,加上与内毒素所致疾病表现形成一个整体的药物组合物,产生的药理药效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具有强的内毒素拮抗作用;②能阻断或大幅度降低肠源性内毒素侵入血流;③对内毒素所造成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④能抑制或拮抗内毒素所诱发的以TNFα为中心的炎症介症;⑤具有非特异的保肝作用;⑥主要有效成分或部位药动学特点适合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⑦以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组方,更易为患者提供可接受的给药剂量;⑧安全性好。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1~45%,大黄蒽醌1~49%;
丹参总酮1~94%;
赤芍总甙1~70%;
鱼腥草素1~90%。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
大黄蒽醌甙5~40%,大黄蒽醌5~45%;
丹参总酮15~80%;
赤芍总甙5~65%;
鱼腥草素5~50%。
所述丹参总酮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10~4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15~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20%。
所述赤芍总甙中,芍药甙的含量为20~45%。
所述大黄蒽醌甙由大黄经水煎煮后得到,具体方法为:
将大黄于60~100℃的水中浸泡煎煮5~60分钟后,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以体积比浓度为30~70%的乙醇进行洗脱,最后在50~100℃经干燥获得。
所述大黄蒽醌由大黄经醇回流提取得到,具体方法为:
将大黄以体积比浓度为20~95%的乙醇为溶媒进行提取后过滤,滤液于50~100℃温度下经干燥获得。
所述丹参总酮由丹参经体积比浓度为50~99.9%的乙醇或甲醇进行回流提取后得到;
或者由丹参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得到,其中萃取温度≤40℃,压力为≤40ppm,添加剂为95%的乙醇,其用量为丹参总重量的1~20倍,经干燥获得。
所述赤芍总甙由赤芍经水煎煮后,滤液上大孔树脂,并用体积比为20%~70%的乙醇洗脱后经干燥得到,其中,水的用量为5~20倍,次数为1~3次;
或者由赤芍经20~70%的乙醇提取后,干燥得到,低于20%的乙醇不能得到芍药甙,高于70%的乙醇会带来杂质。
所述鱼腥草素选自市售产品,包括合成鱼腥草素、新鱼腥草素或辛酰乙醛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大孔树脂为市售品,选用WLD、AB-8、D101、P850、P20或及其它市售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
下面就本发明活性成分提取的中药原料的药理性能及功效说明如下: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提取物有很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丹参:用于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丹参总酮具有很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赤芍: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聚及降低血压;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溃疡,抗过敏,解热、解痉作用。赤芍总甙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鱼腥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素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组分大多涉及内毒素血症,经组方后能泻热、凉血,能改善内毒素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肝、肾、心、脑、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的损伤,特别是急慢性肝损伤所致的血液、组织液、脑脊液等高内毒素血症。
根据施用途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按药剂学上的通用方法制成供口服的溶液剂、口服液、糖浆剂、乳剂、混悬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膏剂、汤剂或丸剂,其中的片剂、胶囊剂可为缓释制剂或持续释放制剂,如口腔粘膜片、胃粘膜片;或者制成供外用的搽剂、涂抹剂、凝胶剂、油剂、硬膏、糊膏、乳膏、软膏、洗剂或酊剂。
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为片剂所使用的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包括:稀释剂与吸收剂,如淀粉、糊精、硫酸钙、乳糖、甘露醇、蔗糖、氯化钠、葡萄糖、尿素、碳酸钙、白陶土、微晶纤维素、硅酸铝等;湿润剂与粘合剂,如水、甘油、聚乙二醇、乙醇、丙醇、淀粉浆、糊精、糖浆、蜂蜜、葡萄糖溶液、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紫胶、甲基纤维素、磷酸钾、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崩解剂,例如干燥淀粉、海藻酸盐、琼脂粉、褐藻淀粉、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碳酸钙、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崩解抑制剂,例如蔗糖、三硬脂酸甘油酯、可可脂、氢化油等;吸收促进剂,例如季铵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润滑剂,例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硬脂酸盐、硼酸、液体石蜡、聚乙二醇等。还可以将片剂进一步制成包衣片,例如糖包衣片、薄膜包衣片、肠溶包衣片,或双层片和多层片。
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为丸剂所使用的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包括:稀释剂与吸收剂,如葡萄糖、乳糖、淀粉、可可脂、氢化植物油、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滑石粉等;粘合剂,如阿拉伯胶、黄蓍胶、明胶、乙醇、蜂蜜、液糖、米糊或面糊等;崩解剂,如琼脂粉、干燥淀粉、海藻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此外,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为上述制剂时,还可根据需要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或甜味剂等。
本发明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每日服用总剂量为0.3~15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以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作为原料,它们均具有抗内毒素活性,形成组合物后其抗内毒素活性明显增强,且疗效高,既减少了服用剂量,又降低了治疗成本。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内毒素活性成分为大黄蒽醌甙、大黄蒽醌、丹参总酮(其中包括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赤芍总甙、鱼腥草素,它们不但均有很高的抗内毒素作用,而且还具有对内毒素性疾病的其它相关作用机制。形成一个整体后,其抗内毒素作用更佳,内毒素性疾病的其它作用机制更强,安全性能更好。
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将大黄蒽醌甙的重量比控制在1~45%,不但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而且还能使服用后的病人保持每日1~3次为度的大便,既利于内毒素的排除,又不会引起明显腹泻。
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将大黄蒽醌的重量比控制在1~49%,不但具有强的抗内毒素作用,而且还能保持大黄蒽醌的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
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通过将丹参总酮的重量比控制在1~94%,不但具有很强的抗内毒素作用,而且还具有保护血管内壁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功效。
6、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将赤芍总甙的重量比控制在1~70%,不但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发挥芍药甙的抗凝、保肝等作用。
7、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鱼腥草素可由市售获得,将鱼腥草素的重量比控制在1~90%,不仅对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发挥其抗炎、抗凝等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不但对内毒素具有拮抗作用,且其抗炎、解热,抗急慢性肝损伤,用于治疗内毒素血症及由内毒素所涉及的多种疾病,包括急慢性中毒性肝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慢性肝纤维化、急慢性肝衰竭以及内毒素所涉及的多科和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疗效,如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肺衰、肾衰、多系统器官衰竭、中暑等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影响作用的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1%,大黄蒽醌3%;
丹参总酮94%;
赤芍总甙1%;
鱼腥草素1%。
实施例2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45%,大黄蒽醌49%;
丹参总酮1%;
赤芍总甙2%;
鱼腥草素3%。
实施例3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4%,大黄蒽醌49%;
丹参总酮20%;
赤芍总甙25%;
鱼腥草素2%。
实施例4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3%,大黄蒽醌1%;
丹参总酮94%;
赤芍总甙1%;
鱼腥草素1%。
所述丹参总酮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4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0%。
实施例5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2%,大黄蒽醌3%;
丹参总酮15%;
赤芍总甙70%;
鱼腥草素10%。
所述赤芍总甙中,芍药甙的含量为45%。
实施例6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1%,大黄蒽醌1%;
丹参总酮3%;
赤芍总甙5%;
鱼腥草素90%。
实施例7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5%,大黄蒽醌5%;
丹参总酮80%;
赤芍总甙5%;
鱼腥草素5%。
所述丹参总酮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1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2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20%。
所述赤芍总甙中,芍药甙的含量为20%。
实施例8  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
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按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5%,大黄蒽醌5%;
丹参总酮20%;
赤芍总甙65%;
鱼腥草素5%。
所述丹参总酮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3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15%,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
所述赤芍总甙中,芍药甙的含量为20~45%。
实施例9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甙的制备
将10kg大黄于100℃的水中浸泡煎煮5分钟后,滤液过大孔树脂,以浓度为70%的乙醇进行洗脱,最后在50℃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甙,其得量为1200g。
实施例10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甙的制备
将10kg大黄于80℃的水中浸泡煎煮30分钟后,滤液过大孔树脂,以浓度为50%的乙醇进行洗脱,最后在80℃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甙,其得量1000g。
实施例11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甙的制备
将10kg大黄于60℃的水中浸泡煎煮60分钟后,滤液过大孔树脂,以浓度为30%的乙醇进行洗脱,最后在100℃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甙,其得量600g。
实施例12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的制备
将10kg大黄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溶媒进行提取,过滤,滤液于100℃温度下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其得量为500g。
实施例13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的制备
将10kg大黄以浓度为95%的乙醇为溶媒进行提取,过滤,滤液于50℃温度下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其得量为550g。
实施例14  大黄提取物——大黄蒽醌的制备
将10kg大黄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溶媒进行提取,过滤,滤液于75℃温度下经干燥获得大黄蒽醌,其得量为450g。
实施例15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以浓度为99.9%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得到丹参总酮42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4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0%。
实施例16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其中萃取温度为40℃,压力为40PPm,添加剂为95%的乙醇,其用量为丹参总重量的10倍,得到丹参总酮43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3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5%。
实施例17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以浓度为5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得到丹参总酮75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1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25%,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
实施例17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以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得到丹参总酮40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2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15%,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20%。
实施例18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以浓度为95%的甲醇进行回流提取,得到丹参总酮41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1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15%。
实施例19 丹参总酮的制备
将10kg丹参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其中萃取温度为20℃,压力为40PPm,添加剂为95%的乙醇,其用量为丹参总重量的10倍,得到丹参总酮270g,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4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10%。
实施例20  赤芍提取物——赤芍总甙的制备
将10kg赤芍经水煎煮,水的用量为10倍,次数2次,过滤,上WLD型大孔吸附树脂,用50%的乙醇洗脱,经干燥得到赤芍总甙,其得量为500g。
实施例21  赤芍提取物——赤芍总甙的制备
将10kg赤芍经水煎煮,水的用量为20倍,次数3次,过滤,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用70%的乙醇洗脱,经干燥得到赤芍总甙,其得量为520g。
实施例21  赤芍提取物——赤芍总甙的制备
将10kg赤芍经水煎煮,水的用量为5倍,次数1次,过滤,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用20%的乙醇洗脱,经干燥得到赤芍总甙,其得量为350g。
 
实施例22  赤芍提取物——赤芍总甙的制备
将10kg赤芍经20~70%乙醇提取,过滤,去乙醇,干燥,得赤芍总甙,其得量为650g。
下面通过具体药效学实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抗内毒素实验
将本药物组合物按表一配置成相应浓度的药液,于各浓度药液0.1ml中加入0.5Eu/ml内毒素0.1ml,水浴37℃放置,令药物与内毒素作用90min后,再分别加入溶解好的鲎试剂0.1ml混匀。同时,以0.1ml(0.5Eu/ml)细菌内毒素作阳性对照,三蒸水作阴性对照,并分别加入溶解好的鲎试剂0.1 ml 混匀。将配好后的各溶液分别装于8×2支试管中,并置于细菌内毒素测量仪中反应,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抗内毒素实验结果
Figure 3666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很高的拮抗内毒素作用。
对D-半乳糖胺小鼠的内毒素休克的影响
小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磷酸钠阳性对照组。给药1h后,分别腹腔注射0.6g/kg D-半乳糖胺和150μg/kg内毒素,观察小鼠死亡只数,结果见表2。
Figure 740678DEST_PATH_IMAGE002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D-半乳糖胺致敏小鼠的内毒素休克死亡具有很高的保护作用。
对肠系膜动脉闭夹所致大鼠死亡的影响实验
大鼠100只,全雄,体重250~300g,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灌服给药30min后,麻醉,暴露肠系膜动脉,用动脉夹夹闭,1h后松夹,缝合,观察大鼠存活和死亡情况。
表3   对肠系膜动脉夹闭所致大鼠死亡的影响结果
Figure 326380DEST_PATH_IMAGE003
由表3结果可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夹所致大鼠死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为肠道入血的主要途径,肠系膜上动脉闭夹1小时后突然松夹,大量肠源性内毒素进入血流而引致肠源性休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明其作用与肠“内毒素池”明显有关。
对内毒素所致发热的影响实验
大鼠50只,全♂,体重200~250g,预测体温2日,第三日测定基础体温2次,筛选2次基础体温差值<0.3℃的大鼠为合格大鼠。每鼠皮下注射 150μg/kg内毒素(0.2ml/100g),测定致热后1h、2h、3h、4h、4.5h、5h、5.5h、6.5h、7.5h体温。于致热3h后根据体温差值均分5组,分别为模型组,阿司匹林0.1g/kg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于3.5h灌服给药,给药量均为1ml/100g,计算各时段与基础体温差值,实验结果见附图1。
能拮抗炎症反应  本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腹腔注射醋酸、鹿角菜胶性足肿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小鼠50只,♀♂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生理盐水对照,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阿斯匹林阳性对照组,给药剂量见下表,各组给药1小时后,分别用定量加样品将二甲苯20μl均匀涂于右耳两面,20分钟后脱颈椎处理,分别取两耳于电子天平称重,结果见表4。
表4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炎症的影响( 
Figure 818541DEST_PATH_IMAGE004
±s,n=10)
Figure 626878DEST_PATH_IMAGE005
由上述表4可以看出,本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具有明显的肝脏保护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口给予对四氧化碳、D-半乳糖胺佐剂+内毒素所致小鼠、大鼠的急慢肝损伤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氨基半乳糖(模型)组,氨基半乳糖+本药物组合物的小、中、大剂量组,联苯双脂+氨基半乳糖(模型)组,灌服给药,连续3天,第3日下午1点,腹腔注射氨基半乳糖800mg/kg,第四日8点拔眼取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表5  热毒净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
Figure 964318DEST_PATH_IMAGE004
±s,n=10)
Figure 670106DEST_PATH_IMAGE006
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P<0.01
由表5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转氨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由于半乳糖胺是目前对病毒性肝炎最为相似的病理改变,因此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其有明显影响,提示对病毒性肝炎可能有较好的作用。
通过上述药效学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药理作用:
1.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作用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对内毒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最低药物浓度1‰可明显使内毒素失活,随着剂量下移,至十万分之一仍有一定作用,结果见表1。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口给予小鼠,可防治D-半乳糖胺敏化小鼠内毒素的攻击,使攻击下小鼠死亡率明显下降,结果见表2。
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口给予,对大鼠所致肠系膜闭夹性休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延长致死时间,保护动物不致死亡,结果见表3。
2.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本药物组合物对内毒素所致大鼠的发热、酵母所致大鼠的发热、2,4-二硝基苯酚所致小鼠、大鼠、发热及鹿角菜胶所致大鼠的长期高热,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图1。
3.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本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拮抗由二甲苯、腹腔注射醋酸、鹿角菜胶性足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拮抗炎症反应、促进炎症消退。
4.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本药物组合物具有保肝作用,能对抗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佐剂+内毒素诱发的肝脏损伤。 

Claims (10)

1.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大黄提取物、丹参总酮、赤芍提取物、鱼腥草素,它们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1~45%,大黄蒽醌1~49%;
丹参总酮1~94%;
赤芍总甙1~70%;
鱼腥草素1~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大黄蒽醌甙5~40%,大黄蒽醌5~45%;
丹参总酮15~80%;
赤芍总甙5~65%;
鱼腥草素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总酮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10~40%,隐丹参酮的含量为15~30%,丹参酮Ⅰ的含量为 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赤芍总甙中,芍药甙的含量为2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蒽醌甙由大黄经水煎煮后得到,具体方法为:
将大黄于60~100℃的水中浸泡煎煮5~60分钟后,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以体积比浓度为30~70%的乙醇进行洗脱,最后在50~100℃经干燥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蒽醌由大黄经醇回流提取得到,具体方法为:
将大黄以体积比浓度为50~95%的乙醇为溶媒进行提取后过滤,滤液于50~100℃温度下经干燥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总酮由丹参经体积比浓度为50~99.9%的乙醇或甲醇进行回流提取后得到;或者由丹参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得到,其中萃取温度≤40℃,压力为≤40ppm,添加剂为95%的乙醇,其用量为丹参总重量的1~20倍,经干燥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赤芍总甙由赤芍经水煎煮后,滤液上大孔树脂,并用体积比为20%~70%的乙醇洗脱后经干燥得到,其中,水的用量为5~20倍,次数为1~3次;或者由赤芍经20~70%的乙醇提取后,干燥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毒素拮抗剂药物组合物每日服用总剂量为0.3~15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药剂学上的通用方法制成供口服的溶液剂、口服液、糖浆剂、乳剂、混悬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膏剂、汤剂或丸剂。
CN201210582242.7A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893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2242.7A CN103893290A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2242.7A CN103893290A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3290A true CN103893290A (zh) 2014-07-02

Family

ID=5098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2242.7A Pending CN103893290A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32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6062A (zh) * 2015-10-02 2018-06-08 伊西康公司 用于处理医疗装置和流体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692A (zh) * 2000-05-26 2001-12-12 姜伟 一种具有定量抗内毒素作用的药品
CN1695605A (zh) * 2005-06-02 2005-11-16 韩德五 一种降低人体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药物
JP2012130280A (ja) * 2010-12-21 2012-07-12 Yasunari Sawai デトックス効果を有するグミ状食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692A (zh) * 2000-05-26 2001-12-12 姜伟 一种具有定量抗内毒素作用的药品
CN1695605A (zh) * 2005-06-02 2005-11-16 韩德五 一种降低人体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药物
JP2012130280A (ja) * 2010-12-21 2012-07-12 Yasunari Sawai デトックス効果を有するグミ状食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萃: "丹参酮ⅡA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抗内毒素作用的筛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vol. 41, no. 7, 31 July 2010 (2010-07-31) *
沈小凯等: "丹参大黄合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 《中国医疗前沿》, vol. 6, no. 1, 31 January 2011 (2011-01-3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6062A (zh) * 2015-10-02 2018-06-08 伊西康公司 用于处理医疗装置和流体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ou et al.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dicinal use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view
CN102210837A (zh)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CN102772748B (zh)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5021A (zh) 一种滋阴银翘汤方抗病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08583A (zh)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检测方法和用途
WO2011113190A1 (zh)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Bioactivities of natural catalpol derivatives
CN101417070B (zh) 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105A (zh) 冬青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Song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sepsis and related multi-organ injury
CN102078543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4931A (zh) 祛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893290A (zh) 一种内毒素拮抗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fibrosis
CN101693059B (zh) 玫瑰多酚制备方法及其在妇产科应用
CN101596196A (zh) 川芎嗪和丹参素的组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TW202202159A (zh) 組合物,製作方法和用於治療病毒感染,包括冠狀病毒感染和流感,以及用於表面消毒的產品
CN102526673A (zh)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药胶囊、中药口服液、保健品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3120721B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31502B (zh) 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和颗粒制剂制备方法
CN102552767B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2133336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98097C (zh) 一种四季三黄新制剂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312169C (zh) 一种新的龙胆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2973898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