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1394B - 打击乐器用附件 - Google Patents

打击乐器用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1394B
CN103871394B CN201310471168.6A CN201310471168A CN103871394B CN 103871394 B CN103871394 B CN 103871394B CN 201310471168 A CN201310471168 A CN 201310471168A CN 103871394 B CN103871394 B CN 103871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hoop
percussion instrument
stress
stress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11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1394A (zh
Inventor
森良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lan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ola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land Corp filed Critical Rolan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71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1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01General design of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02Drums; Tambourines with drumhea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1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16Tuning devices; Hoops; Lug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1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26Mechanic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dru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18Select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46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membrane, e.g. a drum; Pick-up means for vibrating surfaces, e.g. housing of an instru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相对于打击乐器可装卸地安装,所述打击乐器包括:一面侧开口的筒状的主体部;张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面侧的顶部;压住所述顶部的周缘的环箍;经由所述环箍对所述顶部赋予张力的多个拉力螺栓;以及供所述拉力螺栓螺合并且配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多个凸耳;所述打击乐器用附件包括:本体部,具有由演奏者而击打的被击打部;突出部,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且形成为可供所述拉力螺栓卡止;以及限制部,在所述突出部的附近凸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对所述打击乐器进行支撑,由此限制所述本体部的移位。

Description

打击乐器用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击乐器用附件。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如下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能够抑制环箍(hoop)的损伤,并且可防止演奏中的拉力螺栓(tension bolt)的松动或紧固,且提高了通用性。
背景技术
可装卸地安装在原声鼓(acoustic drum)或电子鼓等打击乐器上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已为人所知。而且,此种打击乐器用附件中,具备对已由演奏者进行了击打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作为电子打击乐器、且作为进行歌曲的播放及停止的控制器而加以利用。
例如,美国专利第8178768号中公开了如下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通过利用1根或2根拉力螺栓(tension bolt)1而与环圈(rim)(环箍)锁固(fasten)在一起,从而支撑在鼓11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178768号(图1、图4等)
然而,对于所述现有的打击乐器用附件而言,仅利用由拉力螺栓(tension bolt)1实现的与环圈锁固(fasten)在一起的部分而支撑在打击乐器上。因此,被击打时环圈上会产生大的应力,因而存在环圈容易受损的问题。
而且,所述现有的打击乐器用附件中,在利用1根拉力螺栓1而与环圈锁固在一起的情况下,被击打时拉力螺栓1容易绕轴旋转。因此,存在演奏中产生拉力螺栓的松动或紧固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所述现有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利用2根拉力螺栓1而与环圈锁固在在一起的情况下,可避免拉力螺栓1绕轴旋转。然而,可安装的打击乐器仅限于周向上邻接的拉力螺栓1的间隔或环圈的曲率满足特定的条件的乐器。因此,存在附件的通用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环箍的损伤,并且能够防止演奏中的拉力螺栓(tension bo1t)的松动或紧固,且提高通用性的打击乐器用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击乐器用附件,相对于打击乐器可装卸地安装,所述打击乐器包括:一面侧开口的筒状的主体部;张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面侧的顶部;压住所述顶部的周缘的环箍;经由所述环箍对所述顶部赋予张力的多个拉力螺栓;以及供所述拉力螺栓螺合并且配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多个凸耳;所述打击乐器用附件包括:
本体部,具有由演奏者击打的被击打部;
突出部,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且可供所述拉力螺栓卡止;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突出部的附近凸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对所述打击乐器进行支撑,由此限制所述本体部的移位。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有下述的效果。突出形成在本体部的一侧面的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fasten)在一起。此外,该状态下,凸设(凸状地设置)在本体部的一侧面的限制部抵接于打击乐器。由此,可通过限制部来限制伴随对被击打部的击打的本体部及突出部的移位。由此,可减小击打被击打部时环箍上产生的应力。也就是,可抑制环箍的破损。
而且,即便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也可避免在击打被击打部时拉力螺栓与突出部一起绕轴旋转。由此,提高附件的通用性,并且可防止演奏中产生拉力螺栓的松动或紧固。也就是,可防止顶部的张力发生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1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可利用形成在突出部的下方的螺栓支撑部,来支撑拉力螺栓中的卡止在突出部的部位与螺合(screw)在凸耳(1ug)的部位之间的部分。由此,螺栓支撑部可限制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
拉力螺栓由环箍及凸耳而限制了移位。由此,通过限制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而可减少击打被击打部时环箍上产生的应力。也就是,可抑制环箍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2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螺栓支撑部朝向本体部凹设(以凹陷的状态而设置)而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U字状。由此,相比于通过使拉力螺栓插通到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圆形状的孔中而使螺栓支撑部抵接于拉力螺栓的情况,可简化对打击乐器的装卸作业。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3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螺栓支撑部朝向环箍的径向内侧开口。由此,螺栓支撑部可确实地限制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
此处,如果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击打本体部的被击打部,则相对于卡止在拉力螺栓的突出部的部位,会产生欲朝向离开环箍的方向,也就是环箍的径向外侧移位的力。另一方面,相对于在突出部的下方抵接于拉力螺栓的螺栓支撑部,会产生欲朝向接近环箍的方向,也就是环箍的径向内侧移位的力。
与此相对,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可使螺栓支撑部与拉力螺栓中的如下的部位相向,该部位位于突出部的下方且面向离开环箍的方向、也就是环箍的径向外侧。由此,螺栓支撑部可简化打击乐器用附件对打击乐器的装卸作业,且可确实地限制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夹着拉力螺栓而在环箍的周向两侧抵接于凸缘部。由此,凸缘支撑部可限制在击打本体部的被击打部时,拉力螺栓与突出部一起绕轴旋转。因此,可防止因演奏中产生拉力螺栓的松动或紧固而顶部的张力发生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5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因可使弹性部与压接部由同一弹性材料而一体形成,所以可减少零件个数。
而且,因在凸缘支撑部的压接部与本体部之间形成着间隙,所以可利用该间隙而使压接部容易弹性变形。由此,即便在弹性部与压接部包含同一弹性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使压接部比弹性部更容易弹性变形。
由此,通过使弹性部比压接部不易弹性变形,可抑制伴随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的弹性部的弹性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使压接部比弹性部容易弹性变形,可使压接部相对于各种形状的凸缘部容易密接。结果,可防止环箍的损伤,并提高附件的通用性。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5或技术方案6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在突出部利用1根拉力螺栓而与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刚性高于弹性部的刚性部经由弹性部而支撑拉力螺栓。由此,通过使弹性部抵接而可避免拉力螺栓的外螺纹受损。此外,通过利用刚性部来限制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而能够确实地限制本体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拉力螺栓的移位。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除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所实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本体部包括对被击打部已被击打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此,可将打击乐器用附件作为电子打击乐器、或者作为进行歌曲的播放或停止的控制器而加以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着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附件的鼓的立体图。
图2(a)是附件的俯视图。图2(b)是从图2(a)的IIb方向观察到的附件的侧视图。图2(c)是图2(b)的IIc-IIc线处的附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a)是附件的仰视图。图3(b)是图2(b)的IIIb-IIIb线处的附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a)是安装着附件的鼓的局部剖面图。图4(b)是安装着附件的鼓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c)是从图4(a)的箭头IVc方向观察到的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鼓(打击乐器)
2:主体部
2a:外壳
2b:底部
2c:突出部
3:顶部
3a:打击面部
3b:框部
4:环箍
4a:凸缘部
4b:贯通孔
5:拉力螺栓(tension bolt)
5a:外螺纹部
5b:头部
5c:卡合部
6:凸耳
10:本体部
11:上本体部(被击打部)
12:下本体部
20:板(突出部)
20a:卡止孔
30:限制部
40:凸缘支撑部
41:凸设部
41a:压接部
42:连设部
50:螺栓支撑部
51:刚性部
51a:凹设部
52:弹性部
100:附件(打击乐器用附件)
100a:塞孔
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安装着一实施方式的附件100的鼓1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安装着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附件100的鼓1的立体图。
鼓1是由演奏者击打的电子打击乐器。如图1所示,鼓1主要包括主体部2、顶部3、环箍4、拉力螺栓(tension bolt)5、及凸耳6。主体部2形成为一面侧开口的筒状。顶部3张设(以伸展的状态而设置)在该主体部2的一面侧(图1上侧)。环箍4压住该顶部3的周缘。拉力螺栓5经由环箍4而对顶部3赋予张力。凸耳6供该拉力螺栓5螺合并且配设在主体部2。
主体部2是形成鼓1的主体的部位。主体部2包括外壳2a、底部2b、及突出部2c。外壳2a形成为一面侧及另一面侧(图1上侧及下侧)开口的圆筒状。底部2b覆盖该外壳2a的另一面侧(图1下侧)。突出部2c从该底部2b朝向外壳2a的径向外侧而突出形成。该突出部2c沿着外壳2a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着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
顶部3包括膜状的打击面部3a及框部3b(参照图4(a))。框部3b固定在该打击面部3a的外缘。打击面部3a是作为由演奏者击打的击打面而构成的部位。框部3b是卡止在环箍4的部位,且包含具有规定的刚性的金属材料。框部3b的内径大于外壳2a的外径。由此,在将打击面部3a覆盖设置在外壳2a的一面侧的状态下,通过将框部3b朝向外壳2a的另一面侧(图1下侧)按压,而对打击面部3a赋予张力。
另外,框部3b并非必须包含金属材料,也可包含具有规定的刚性的树脂材料等。
环箍4是圆环状的构件。环箍4通过按压顶部3的框部3b而对打击面部3a赋予张力。环箍4的内径大于外壳2a的外径,且小于框部3b的外径。而且,环箍4包括凸缘部4a及贯通孔4b(参照图4(b))。凸缘部4a朝向环箍4的径向外侧突出。贯通孔4b贯通形成在该凸缘部4a。这些凸缘部4a及贯通孔4b沿着环箍4的周向而等间隔配设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另外,周向上邻接的凸缘部4a的间隔被设定为与周向上邻接的主体部2的突出部2c同等。
拉力螺栓5包括外螺纹部5a、头部5b、卡合部5c。外螺纹部5a上形成着外螺纹。头部5b连设(相连地设置)在该外螺纹部5a的轴方向一侧(图1上侧)。卡合部5c凸缘状地突出形成在这些外螺纹部5a及头部5b的连设部分。
另外,环箍4的贯通孔4b的内径大于外螺纹部5a的外径,且小于卡合部5c的外径。由此,通过将外螺纹部5a从凸缘部5a的上表面侧插通至贯通孔4b中,而卡合部5c被卡止于凸缘部4a的上表面。
凸耳6是圆柱状的构件。凸耳6具有可供形成在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凸耳6在离开主体部2的外壳2a的外周面的位置竖立设置在突出部2c上。另外,周向上邻接的凸耳6的间隔被设定得与周向上邻接的环箍4的贯通孔4b(参照图4(b))同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凸耳6在离开外壳2a的外周面的位置竖立设置在突出部2c。然而,也可省略突出部2c并且将凸耳6固接在外壳2a的外周面。
拉力螺栓5的卡合部5c卡止于环箍4的凸缘部4a。该状态下,使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螺合在凸耳6上。由此,经由环箍4而顶部3的框部3b(参照图4(b))被朝向主体部2的另一面侧按压。结果,对鼓1的顶部3的打击面部3a赋予张力。演奏者可通过调整拉力螺栓5对凸耳6的紧固量,而将赋予至打击面部3a的张力设定为符合演奏者的喜好的张力。
附件100是电子打击乐器。附件100可装卸地安装在鼓1上,并且可由演奏者来击打。附件100包括传感器(未图示)、塞孔100a。传感器对附件100的振动进行检测。塞孔100a与该传感器电连接。该塞孔100a与音源装置(未图示)经由连接缆线(未图示)而电连接。如果击打附件100,则传感器检测该附件100的振动。该检测信号从塞孔100a经由连接缆线而输出到音源装置。结果,音源装置根据检测信号而生成乐音。
接着,参照图2(a)~图2(c)及图3(a)~图3(b),对附件100的外观形状进行详细说明。图2(a)是附件100的俯视图。图2(b)是从图2(a)的IIb方向观察到的附件100的侧视图。图2(c)是图2(b)的IIc-IIc线处的附件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3(a)是附件100的仰视图。图3(b)是图2(b)的IIIb-IIIb线处的附件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另外,为了简化附图而使理解变得容易,图2(c)中,省略了本体部10的一部分来图示。而且,图3(b)中,省略了本体部10的图示。
如图2(a)~图2(c)及图3(a)~图3(b)所示,附件100主要包括本体部10、板20、限制部30而构成。本体部10形成为弯曲成圆弧状的棒状。板20从该本体部10的内周面(图2(a)下侧的面)朝向径向内侧(图2(a)下方)突出形成。限制部30在该板20的附近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凸设。
本体部10是形成附件100的本体部分的部位。本体部10包括上本体部11及下本体部12。上本体部11构成本体部10的上侧部分。下本体部12连结于该上本体部11的下表面并且构成本体部10的下侧部分。
上本体部11是由演奏者击打的部位,且包含橡胶材料。下本体部12是包含树脂材料的部位。在下本体部12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图2(a)左侧)配设着塞孔100a。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本体部11包含橡胶材料。然而,上本体部11也可包含其他材料,例如弹性体(elastomer)或发泡剂。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下本体部12包含树脂材料。然而,下本体部12也可包含其他材料,例如包含薄铁板或铝等。
板20是利用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fasten)在一起的凸缘部4a的部位(参照图4(b))。板20包含板状的金属材料。板20中形成着卡止孔20a。卡止孔20a的内径大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且小于卡合部5c的外径。通过将拉力螺栓5的螺纹部5a插通至该卡止孔20a中,卡合部5c卡止于板20(参照图4(b))。
限制部30是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鼓1(参照图1)的移位的部位。限制部30包括凸缘支撑部40及螺栓支撑部50。凸缘支撑部40对环箍4的凸缘部4a(参照图4(b))进行支撑。螺栓支撑部50对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参照图4(b))进行支撑。
凸缘支撑部40是包含弹性材料的部位。凸缘支撑部40包括一对凸设部41及连设部42。凸设部41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图2(,c)左侧的面)朝向径向内侧(图2(c)左侧)而凸设。此外,凸设部41在本体部10的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设。连设部42在一对凸设部41之间连设。此外,连设部42朝向本体部10的径向外侧(图2(c)右侧)凹设。
凸设部41是对环箍4的凸缘部4a(参照图4(c))进行支撑的部位。凸设部41包括压接部41a。压接部41a是压接于凸缘部4a的部位。压接部41a形成在凸设部41的凸设方向(图3(b)下方向)前端部分。在压接部41a与本体部10之间形成着间隙S。而且,通过将连设部42朝向本体部10的径向外侧凹设,而可在由板20与一对凸设部41包围的空间内收容凸缘部4a。
螺栓支撑部50包括刚性部51及弹性部52。刚性部51凸设在本体部10的内周面(图3(a)上侧的面)。弹性部52覆盖设置在该刚性部51的凸设方向(图3(a)上方向)前端部分。
刚性部51是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参照图4(a))的移位的部位。刚性部51包含具有规定的刚性的金属材料。刚性部51包括凹设部51a。凹设部51a凹设在刚性部51的凸设方向前端部分。此外,凹设部51a的凹设底面形成为圆弧状且俯视时大致为U字状。
凹设部51a以其圆弧状部分与板20的卡止孔20a同心的方式而形成。此外,该圆弧状部分的内径大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参照图4(a))的外径。
另外,刚性部51由与板20相同的金属材料而与板20一体形成。此外,在连设这些刚性部51与板20的部位已收容在本体部10的内部的状态下,固定在上本体部11及下本体部12。由此,相比于单独形成刚性部51与板20的情况,可减少零件个数。此外,可不需要进行刚性部51的凹设部51a与板20的卡止孔20a的位置对准。由此,可提高附件100的制造效率。
弹性部52是抵接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参照图4(a))的部位。弹性部52包含刚性低于刚性部51的弹性材料。弹性部52沿着刚性部51的凹设部51a的形状而凹设成俯视时大致为U字状。弹性部52的圆弧状部分以与板20的卡止孔20a同心的方式而形成。此外,该圆弧状部分的内径设定得小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
另外,弹性部52由与凸缘支撑部40相同的弹性材料而与凸缘支撑部40一体形成。由此,可减少零件个数。而且,在凸缘支撑部40的压接部41a与本体部10之间形成着间隙S。由此,可利用该间隙S使压接部41a容易弹性变形。由此,即便凸缘支撑部40与弹性部52包含相同的弹性材料,也可使压接部41a比弹性部52更容易弹性变形。
接着,参照图4(a)~图4(c),说明附件100对鼓1的安装状态。图4(a)及图4(b)是安装着附件100的鼓1的局部剖面图。图4(c)是从图4(a)的IVc方向观察到的鼓1的俯视图。另外,图4(a)及图4(b)中图示了沿着包含将附件100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拉力螺栓5的轴心与环箍4的轴心的平面的剖面。图4(b)中将图4(a)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而图示。而且,为了简化附图而使理解变得容易,图4(a)及图4(b)中省略本体部10的一部分来图示。此外,图4(c)中省略板20的一部分来图示。
如图4(a)~图4(c)所示,在将附件100安装在鼓1时,将板20重叠于环箍4的凸缘部4a的上表面。而且,在该状态下,使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插通至板20的卡止孔20a及环箍4的贯通孔4b中。此外,将该外螺纹部5a旋入凸耳6中。此时,限制部30中,凸缘支撑部40的压接部41a压接至凸缘部4a。此外,螺栓支撑部50的弹性部52抵接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
随着外螺纹部5a旋入凸耳6,而拉力螺栓5的卡合部5c卡止于板20。此外,卡合部5c经由板20及环箍4而将顶部3的框部3b朝向外壳2a的另一面侧(图4(a)的下侧)按压。演奏者通过调整拉力螺栓5对凸耳6的紧固量,而将顶部打击面部3a的张力设定为符合演奏者的喜好的张力。此时,板20利用拉力螺栓5而与凸缘部4a锁固在一起,从而将附件100安装到鼓1上。
附件100的螺栓支撑部50的刚性部51及弹性部52朝向本体部10的径向外侧(图4(a)右侧)凹设。也就是,螺栓支撑部50朝向本体部10的径向内侧(图4(a)左侧)开口。由此,可简化附件100对鼓1的装卸作业。另一方面,也可替代地在附件100的螺栓支撑部形成俯视时大致为圆形状的孔。而且,通过将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插通至该孔中,而可使螺栓支撑部抵接于外螺纹部5a。
此处,在用于各种打击乐器的环箍中,有凸缘部的上表面朝向径向外侧下降倾斜的环箍。该情况下,如果在将板20重叠于凸缘部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将板20与凸缘部锁固在一起,则板20及本体部10以朝向环箍的径向外侧下降倾斜的状态而安装在打击乐器上。
与此相对,附件100中,刚性部51的凹设部51a及弹性部52的圆弧状部分以与板20的卡止孔20a同心的方式而形成。由此,可将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轴心垂直地安装。拉力螺栓5可通过螺合在凸耳6上而使拉力螺栓5的轴心与环箍4的轴心方向一致。因此,通过将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轴心垂直地安装,而即便假如在凸缘部的上表面朝向径向外侧下降倾斜的情况下,也可将板20及本体部10沿着环箍4的径向而水平地安装。
压接部41a以环箍4的夹着拉力螺栓5的周向两侧而压接至凸缘部4a。由此,在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被击打时,限制部30的凸缘支撑部40可限制拉力螺栓5与本体部10及板20一起绕轴旋转。结果,可防止在演奏中因产生拉力螺栓5的松动或紧固而顶部3的打击面部3a的张力发生变化。而且,可防止因拉力螺栓5松动而本体部10晃动。
而且,压接部41a在板20的下方压接至凸缘部4a。由此,可限制伴随对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的击打而上本体部11向离开环箍4的方向移位。由此,可减少上本体部11被击打时凸缘部4a中所产生的应力。也就是,可抑制环箍4的破损。
此处,假如在限制部为抵接于主体部的外壳的构成的情况下,必须根据拉力螺栓与外壳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来设定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算起的限制部的凸设尺寸。然而,外壳的外周面与拉力螺栓之间的距离因打击乐器的整体形状而有各种情况。因此,附件的通用性降低。
另一方面,环箍的凸缘部与拉力螺栓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壳的外周面与拉力螺栓之间的距离。此外,即便在环箍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或打击乐器整体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凸缘部的形状的差异也相对较少。
因此,比起使限制部30抵接于外壳2a的情况,通过使凸缘支撑部40抵接于凸缘部4a,而可提高附件100的通用性。
在板20利用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形成于板20的下方的螺栓支撑部50对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中的卡止于板20的部位与螺合在凸耳6的部位之间的部分进行支撑。
此处,如果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被击打,则相对于本体部10及板20,会产生欲朝向离开环箍4的方向(环箍4的径向外侧,图4(a)右侧)移位的力。另一方面,相对于在板20的下方抵接于外螺纹部5a的螺栓支撑部50,会产生欲朝向接近环箍4的方向(环箍4的径向内侧,图4(a)左侧)移位的力。
与此相对,螺栓支撑部50朝向本体部10的径向外侧(图4(a)右侧)凹设而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U字状。由此,可使螺栓支撑部50与拉力螺栓5中的面向环箍4的径向外侧的部位相向。因此,在上本体部11被击打而产生欲使螺栓支撑部50朝向环箍4的径向外侧移位的力的情况下,可使螺栓支撑部50抵接于外螺纹部5a。由此,可简化附件100在鼓1上的装卸作业,并且确实地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
通过将卡合部5c卡止于环箍4并且螺合外螺纹部5a在凸耳6上,来限制拉力螺栓5的移位。由此,可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由此,可减轻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被击打时产生在环箍4上的应力。也就是,可抑制环箍4的破损。
而且,限制部30的螺栓支撑部50以如下方式形成:弹性部52抵接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弹性部52的圆弧状部分与板20的卡止孔20a同心。此外,限制部30的螺栓支撑部50以如下方式形成:弹性部52的圆弧状部分的内径小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由此,可防止外螺纹部5a的损伤。
而且,可使弹性部52的形成为圆弧状的整个凹设底面抵接于外螺纹部5a。由此,可防止演奏中拉力螺栓5绕轴旋转,从而可确实地避免拉力螺栓5的松动或紧固。而且,通过使包含弹性材料的弹性部52抵接于外螺纹部5a,而可扩大可使用的拉力螺栓5的外径的范围。也就是,可提高附件100的通用性。
此外,刚性高于弹性部52的刚性部51经由弹性部52而对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进行支撑。由此,螺栓支撑部50可确实地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
也就是,在假如螺栓支撑部50只包含弹性高的材料的情况下,如果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被击打,而产生欲使本体部10相对于拉力螺栓5移位的力,则因该力而螺栓支撑部50容易弹性变形。也就是,无法充分地限制本体部10的移位。另一方面,在只包含刚性高的材料的情况下,本体部10的移位虽能够得到限制,但形成在外螺纹部5a的外螺纹容易受损。此外,可使用的拉力螺栓5的外径有限。也就是,附件的通用性降低。
与此相对,刚性高于弹性部52的刚性部51经由弹性部52对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进行支撑,由此可利用刚性部51来限制弹性部52的弹性变形,且可避免外螺纹部5a的损伤。
而且,凸缘支撑部40中,通过在凸设部41的压接部41a与本体部10之间设置间隙S,而压接部41a比弹性部52更容易弹性变形。由此,弹性部52比压接部41a更不易弹性变形,从而可抑制伴随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的弹性部52的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压接部41a比弹性部52更容易弹性变形,由此可使压接部41a容易地密接于各种形状的凸缘部。结果,可防止拉力螺栓5及环箍4的损伤,且可提高附件100的通用性。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板20利用1根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使凸设在本体部10的内周面的限制部30抵接于凸缘部4a及外螺纹部5a。由此,附件100可利用限制部30来限制伴随对本体部10的上本体部11的击打的本体部10及板20的移位。结果,可减少上本体部11被击打时环箍4上产生的应力。也就是,可抑制环箍4的破损。
而且,利用1根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且可避免上本体部11被击打时拉力螺栓5与板20一起绕轴旋转。由此,相比于利用2根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情况,可提高附件100的通用性。此外,可避免产生拉力螺栓5的松动或紧固。而且,可防止演奏中顶部3的打击面部3a的张力发生变化。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所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可容易地推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附件100安装在电子打击乐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将附件100安装在原声的打击乐器。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将附件100用作包括传感器的电子打击乐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所述传感器对上本体部11已被击打的情况进行检测,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用作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附件100已被击打而进行歌曲的播放及停止。而且,还可用作省略传感器而通过击打上本体部来产生击打音的所谓原声的打击乐器。该情况下,通过由金属材料或木材等构成上本体部,或适当变更上本体部的形状或大小等,而可变更击打上本体部时产生的击打音。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本体部10弯曲成圆弧状而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本体部10也可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形成为直线状。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限制部30包括抵接于环箍4的凸缘部4a的凸缘支撑部40、及抵接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螺栓支撑部5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限制部30也可只包括凸缘支撑部40或螺栓支撑部50中的任一个。由此,可简化附件100的构造而削减产品成本。
而且,限制部30也可包括抵接于主体部2的外壳2a的外周面的外壳支撑部。该外壳支撑部例如与凸缘支撑部40同样地包含橡胶材料等。而且,外壳支撑部在板20利用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在可抵接于外壳2a的高度位置,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侧起可抵接于外壳2a的外周面而突出形成着。
该情况下,也可设为如下构成,即,可配合安装着附件的打击乐器的形状而变更外壳支撑部的突出方向的长度。例如,将利用螺栓等形成为相对于外壳支撑部可装卸的构件安装在外壳支撑部。而且,外壳支撑部也可经由该构件来支撑外壳2a。而且,也可构成为利用螺栓等使外壳支撑部自身相对于本体部10的内周面可装卸,并配合安装着附件的打击乐器的形状来安装外壳支撑部。
另外,所述外壳支撑部也可代替凸缘支撑部40或螺栓支撑部50而设置。而且,也可将外壳支撑部与凸缘支撑部40或螺栓支撑部50并用。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凸缘支撑部40与螺栓支撑部50的弹性部52由同一弹性材料一体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凸缘支撑部40与弹性部52也可单独地形成。而且,凸缘支撑部40与弹性部52也可包含弹性不同的弹性材料。由此,可更自由地设定凸缘支撑部40及弹性部52的弹性。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板20与螺栓支撑部50的刚性部51由同一金属材料一体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板20与螺栓支撑部50也可单独地形成。而且,板20与螺栓支撑部50也可包含其他材料。另外,刚性部51至少包含刚性高于弹性部52的材料即可。刚性部51也可包含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树脂材料。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突出形成的板状的板20利用1根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代替板状的板20,而从本体部10的内周面突出形成筒状的构件。而且,也可将该筒状的构件利用1根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该筒状的构件的内径大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且小于卡合部5c的外径。此外,该筒状的构件在外螺纹部5a的插通方向(图4(b)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高度尺寸。
由此,与形成为板状的板20相比,可确保筒状的构件抵接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情况下的抵接面积大。因此,在上本体部11被击打而产生相对于本体部10而欲朝向离开环箍4的方向移位的力时,可使经由筒状的构件而作用于外螺纹部5a的力分散。由此,可容易避免拉力螺栓5的损伤。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螺栓支撑部50包括刚性部51及弹性高于该刚性部51的弹性部5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螺栓支撑部50也可只包含刚性部51或弹性部52中的任一个。由此,可简化螺栓支撑部50的构造,并降低产品成本。另外,该情况下,将刚性部51的凹设部51a的内径设为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大致相同。由此,可确实地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螺栓支撑部50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U字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螺栓支撑部也可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V字状或俯视时大致为コ字状。而且,也可在螺栓支撑部形成可供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插通的俯视时大致为圆形状的孔,通过使外螺纹部5a插通至该孔中而使螺栓支撑部抵接于外螺纹部5a。
通过使螺栓支撑部形成为俯视时大致为V字状,可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外螺纹部5a的外周面使螺栓支撑部抵接在2个部位。由此,可扩大可抵接于螺栓支撑部的外螺纹部5a的外径的范围。也就是,可提高附件的通用性。而且,螺栓支撑部具有俯视时大致为圆形状的孔,通过使外螺纹部5a插通至该孔中,而可使螺栓支撑部与外螺纹部5a的整个外周面相向。由此,可确实地限制本体部10及板20相对于拉力螺栓5的移位。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凸缘支撑部40形成在比板20靠下方处,且在板20的下方抵接于环箍4的凸缘部4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凸缘支撑部40也可形成在比板20靠上方处,且在板20的上方抵接于凸缘部4a。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在板20利用拉力螺栓5而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凸缘支撑部40抵接于环箍4的凸缘部4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使凸缘支撑部抵接于环箍4的凸缘部4a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形成在邻接的凸缘部4a之间的圆弧状部分的外周面。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在将板20重叠于环箍4的凸缘部4a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利用拉力螺栓5将板20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在凸缘部4a与板20之间隔着间隔件的状态下利用拉力螺栓5将板20与环箍4锁固在一起,所述间隔件包含弹性体等刚性比构成板20及环箍4的金属材料低的材料。由此,可防止因金属材料彼此的接触而环箍4容易破损。此外,可防止因板20相对于凸缘部4a的晃动而拉力螺栓5容易松动。

Claims (9)

1.一种打击乐器用附件,相对于打击乐器可装卸地安装,所述打击乐器包括:一面侧开口的筒状的主体部;张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面侧的顶部;压住所述顶部的周缘的环箍;经由所述环箍对所述顶部赋予张力的多个拉力螺栓;以及供所述拉力螺栓螺合并且配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多个凸耳;所述打击乐器用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具有由演奏者击打的被击打部;
突出部,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且可供所述拉力螺栓卡止;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突出部的附近凸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对所述打击乐器进行支撑,由此限制所述本体部的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包括螺栓支撑部,所述螺栓支撑部形成在比所述突出部靠下方处,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拉力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支撑部朝向所述本体部凹设而形成为俯视时为U字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支撑部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朝向所述环箍的径向内侧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箍包括多个凸缘部,所述多个凸缘部朝向所述环箍的径向外侧凸缘状地突出形成,并且可供所述拉力螺栓卡止,
所述限制部包括凸缘支撑部,所述凸缘支撑部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夹着所述拉力螺栓而在周向两侧抵接于所述凸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包括具有弹性部的螺栓支撑部,所述螺栓支撑部形成在比所述突出部靠下方处,且所述弹性部包含弹性材料,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拉力螺栓,
所述凸缘支撑部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包含弹性材料,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压接至所述凸缘部,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压接部由同一弹性材料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压接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支撑部包括:
弹性部,包含弹性材料,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利用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拉力螺栓;以及
刚性部,包含刚性高于所述弹性部的材料,并且凸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
在所述突出部利用1根所述拉力螺栓而与所述环箍锁固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刚性部经由所述弹性部而支撑于所述拉力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刚性部由同一金属材料而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打击乐器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被击打部已被击打的情况进行检测。
CN201310471168.6A 2012-12-10 2013-10-10 打击乐器用附件 Active CN103871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9452 2012-12-10
JP2012269452A JP6096493B2 (ja) 2012-12-10 2012-12-10 打楽器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394A CN103871394A (zh) 2014-06-18
CN103871394B true CN103871394B (zh) 2019-03-19

Family

ID=4948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1168.6A Active CN103871394B (zh) 2012-12-10 2013-10-10 打击乐器用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77537B2 (zh)
EP (1) EP2741282B1 (zh)
JP (1) JP6096493B2 (zh)
CN (1) CN103871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43048B2 (en) * 2005-05-16 2016-05-17 James Frederick Shepherd Drum rim raising device with a piezoelectric sensor and a force sensor
USD770564S1 (en) * 2014-07-17 2016-11-01 Michael Ross Turner Cavity drum
JP2018156039A (ja) * 2017-03-21 2018-10-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ハンマ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鍵盤装置
CN218729866U (zh) * 2021-04-13 2023-03-24 达达里奥有限公司 电子打击乐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8258A (en) * 1997-08-14 2000-02-22 Hicks; William J. Drum bracket
CN201188307Y (zh) * 2008-04-23 2009-01-28 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新型鼓筒壁卡
US8178768B1 (en) * 2005-05-16 2012-05-15 James Frederick Shepherd Drum rim raising apparatus with trigge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7034A (en) * 1973-10-15 1975-07-29 Stanley Aviation Corp Rocket actuation device
US4225107A (en) 1977-05-09 1980-09-30 Gleason Kenneth R Music holder for drum
US4158980A (en) 1978-01-16 1979-06-26 Gauger Gary L Mounting bracket for drums
US5691492A (en) * 1996-01-18 1997-11-25 May; Randall L. Carrier assembly for percussion instruments
US5684258A (en) 1996-05-01 1997-11-04 Hwa Shi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Device holder for drums
US6673993B2 (en) 2001-06-28 2004-01-06 Yamaha Corporation Sounding block for a drum
EP1298641B1 (en) 2001-09-27 2009-02-18 Yamaha Corporation Simple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player's console an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ncorporated therein
US7772473B2 (en) 2004-02-17 2010-08-10 Shepherd James F Rim riser
US20060081116A1 (en) * 2004-10-14 2006-04-20 Copeland David J Musical instrument accessory support device
US20090020677A1 (en) 2007-07-18 2009-01-22 Kevin Henry Crouse Drum mountable microphone mounting device
US7501567B1 (en) * 2008-01-14 2009-03-10 David Michael Spinazzola Rotation activated drum tuning system
JP5210683B2 (ja) 2008-03-28 2013-06-12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用操作装置
US7919701B2 (en) 2009-01-20 2011-04-05 K.H.S.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drum set
US7906718B1 (en) 2010-01-07 2011-03-15 Tsun-Chi Liao Drum and drum stand coupler
US8399755B2 (en) * 2010-11-01 2013-03-19 Wei-Pin Wang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drum shell
JP5753135B2 (ja) * 2012-07-24 2015-07-22 星野楽器株式会社 ドラムの支持装置及びドラム
JP6002023B2 (ja) * 2012-12-18 2016-10-05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棒状電子打楽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8258A (en) * 1997-08-14 2000-02-22 Hicks; William J. Drum bracket
US8178768B1 (en) * 2005-05-16 2012-05-15 James Frederick Shepherd Drum rim raising apparatus with triggering system
CN201188307Y (zh) * 2008-04-23 2009-01-28 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新型鼓筒壁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77537B2 (en) 2015-11-03
US20140157972A1 (en) 2014-06-12
EP2741282B1 (en) 2015-12-30
JP2014115470A (ja) 2014-06-26
CN103871394A (zh) 2014-06-18
EP2741282A1 (en) 2014-06-11
JP6096493B2 (ja)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394B (zh) 打击乐器用附件
US9202451B2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drum
JP3933566B2 (ja) 電子打楽器および振動検出装置
JP5897895B2 (ja) 打楽器
JP6002023B2 (ja) 棒状電子打楽器
US8841527B2 (en) Electric drum and cymbal with spider web-like sensor
JP2010282157A (ja) 電子ドラム
US20150027301A1 (en) Electric Drum And Cymbal With Spider Web-Like Sensor
US99347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percussion accessories
WO2015061745A1 (en) Snare cajon instrument
EP3389041B1 (en) Cajón with control elements on the surface
JP2010286598A (ja) ドラム
JP6082244B2 (ja) 楽器ヘッド装着装置
JP2007249140A (ja) 電子打楽器
JP2007249141A (ja) 電子打楽器
JP2016057596A (ja) 蜘蛛の巣状のセンサを有する電子ドラムおよびシンバル
JP2019148623A (ja) 電子打楽器
JP2014115470A5 (zh)
JP2012014085A (ja) 打楽器
JP6287033B2 (ja) ドラム
EP2524367A1 (en) Top-tuning system for h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
JP6007569B2 (ja) 電子パッド
JP2018151611A (ja) 打楽器および打楽器ユニット
JP2019184939A (ja) キックパッドの支持装置
CN107123413A (zh) 一种电子鼓的钹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