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6890B -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6890B
CN103866890B CN201310636944.3A CN201310636944A CN103866890B CN 103866890 B CN103866890 B CN 103866890B CN 201310636944 A CN201310636944 A CN 201310636944A CN 103866890 B CN103866890 B CN 103866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eam
rail
rest
plate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69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6890A (zh
Inventor
刘中华
陈君
叶翔
娄峰
王留成
邢遵胜
俞福利
徐瑞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gong Steel Structu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gong Steel Structu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gong Steel Structu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gong Steel Structu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69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6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6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6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6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包括轨道梁组件、轨道组件、上车挡、下车挡;轨道梁组件通过轨道梁支托与固定屋盖相连接;轨道组件通过螺栓、压块固定于轨道梁组件顶面;活动屋盖开启停止位设下车挡,活动屋盖关闭停止位设上车挡,下车挡、上车挡均连接于轨道梁组件顶面。设计方法通过轨道梁荷载提取,根据整体计算模型,选取典型开合状态分析,提取各个状态下的作用力进行比较,提取最不利的作用力作为后期轨道梁及轨道梁支托的设计荷载。本发明使轨道系统与机械系统形成良好配合,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以及较小的形变,保证屋盖开合过程的稳定性,减小机械系统的不平衡负载及系统的磨损,降低开合式屋盖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与一种用于空间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开合式屋盖是现代体育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与常规的钢结构屋盖形式相比,开合式屋盖最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界限,可以通过调整屋盖的开合状态来适应天气情况,场馆的使用功能不再受不利天气所影响,可满足人们全天候使用要求,实用性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大中城市为满足当地全天候体育运动、文化活动、商品展览等需求,建造带有开合式屋盖的体育建筑将迎来一个发展契机。
开合式屋盖体育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它的复杂性在于:1、开合式屋盖是结构、机械、自动化控制等多个系统的集成,要确保开合式屋盖结构具有与常规结构同等的安全性、可靠性,必须以结构体系、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的综合安全与可靠为前提;2、开合屋盖结构设计相对复杂,设计过程中各系统间相互影响、制约,且不同状态下(开启、半开启、闭合、移动状态)开合屋盖受到的荷载情况各不相同,合理地进行各状态受力分析是开合屋盖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大难题。
对于采用轮轨系统的开合屋盖,轨道系统是结构与机械系统间联系的纽带,屋盖的开合动作均在轨道面完成,所有的复杂荷载工况均由轨道系统承受再传递至下部支承结构,因而轨道系统的强度、刚度、安装精度、与活动台车的适应性、与下部支承结构连接的可靠性等对屋盖的运行性能有直接的影响。轨道形式不合理、挠度过大、轨面不平整将会引起行走台车蛇行运动而使屋顶左右摇晃、上下振动,甚至于因行走台车车轮反力不均匀而引起车轮空转、脱轨等事故,也有可能出现驱动台车动力不足、行走台车受力不均匀、构件疲劳破坏等问题;限位缓冲器设计不合理、安装不到位,会导致下部支承结构承受过大的制动冲击,使结构受损,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活动屋盖从轨端滑落。
因此,本发明针对采用轮轨系统的开合屋盖,提供一种轨道系统的设计、安装综合解决方案,本案因此而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各部件的设计、安装方法,目的在于使轨道系统与机械系统间形成良好的配合,使其在开合过程不同状态下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以及较小的形变,从而保证屋盖开合过程的稳定性,减小机械系统的不平衡负载及系统的磨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合式屋盖的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合理的构造,为轨道系统的施工安装提供便利,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包括一对轨道梁组件、一对轨道组件、上车挡、下车挡;轨道梁组件通过轨道梁支托与固定屋盖相连接;轨道组件通过螺栓、压块固定于轨道梁组件顶面;活动屋盖开启停止位设下车挡,活动屋盖关闭停止位设上车挡,下车挡、上车挡均连接于轨道梁组件顶面。
所述的轨道梁组件包括两单边轨道梁、两单边轨道梁之间连接板、轨道梁支托;所述的单边轨道梁为若干支梁,每个支梁的单梁跨度即为固定屋盖桁架腹杆的间距,腹杆上设轨道梁支托作为轨道梁的支座。
所述的轨道梁为变截面构件,整跨构件截面宽度不变,截面高度为两端小中间大,属于鱼腹式梁;所述的单边轨道梁箱体由上下翼缘板、两侧腹板以及内部加劲板构成;上翼缘板两边按一定间距开设螺栓孔洞,上翼缘板下表面焊上螺母;在两轨道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沿轨道梁跨度方向按一定的间距布置,连接板长度为两轨道梁相邻腹板之间的净距;轨道梁腹板下部按一定间距设置角钢,用于连接板与轨道梁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两轨道梁各自的内腹板上边沿处焊接小箱体,用于小车安装时的下部限位。
所述的轨道梁支托包括两块环板与一块托板,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其中环板由两块半圆形环板拼接而成;环板与托板连接处环板切平;托板呈矩形平面,板上开有螺栓孔,用于轨道梁的螺栓连接。
所述的轨道组件包括轨道、限位板、若干压块以及螺栓;轨道截面为凸形,中间高两边低,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压块为一开有螺栓孔的压紧钢块,截面呈阶梯型,扣在轨道的两边,通过螺栓固定;限位板为一矩形板条,横向贯穿轨道,限位板长度大于轨道宽度,厚度小于轨道厚度。
所述的上车挡位于轨道梁跨中位置,具体位于两轨道梁中间,外形为一个箱体,箱体两侧表面附橡胶垫。
所述的下车挡位于轨道梁的两端位置,具有底座、缓冲器以及橡胶垫;底座根据缓冲器位置由钢板焊接而成,作为缓冲器的反力装置;缓冲器位于底座上部,外形呈长筒状,在外力作用下能缓慢向内收缩;橡胶垫位于缓冲器下部,贴覆在底座表面。
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轨道梁设计荷载提取,根据整体计算模型,选取若干个典型的开合状态进行计算分析,提取各个状态下活动屋盖对固定屋盖的作用力,从而进行分析比较,将活动屋盖对固定屋盖最不利的作用力提取出来,作为后期轨道梁及轨道梁支托的设计荷载;
第二步轨道梁截面选择,综合考虑屋盖结构形式、功能要求、荷载情况诸多因素,选择合理的轨道梁截面;
第三步,轨道梁计算分析,根据上步确定的构件截面以及荷载情况,对轨道梁进行建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构件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能否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步,轨道梁支托计算分析,根据轨道梁计算分析得到的支座反力作为轨道梁支托的设计荷载进行建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支托的合理性;
第五步,轨道设计,根据屋盖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以及台车形式确定轨道所采用的截面形式;
第六步,车档设计荷载提取,根据整体计算模型,分别对活动屋盖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提取计算得到的作用力作为车档底座和缓冲器的设计荷载;
第七步,车档底座设计,根据活动屋盖开、闭状态位置设置车档底座;根据整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进行建模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第八步,车档设计,根据缓冲行程与设计荷载来配置缓冲器。
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的安装方法如下:
首先,轨道梁通过轨道梁支托与固定屋盖桁架腹杆连接,轨道梁支托通过环板与固定屋盖桁架腹杆焊接连接在一起,轨道梁与轨道梁支托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时,先将轨道梁支托安装就位,再进行轨道梁的吊装,随后进行轨道梁附属部件的安装;轨道梁安装校准完毕后进行轨道的铺设,定位好后,用压块将轨道固定在轨道梁上;最后,进行上下车档的安装。
本发明具有如下诸多优点与有益效果:
1、受力合理。轨道梁在活动屋盖与固定屋盖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活动台车提供支承,是轨道系统中的主要受力构件;轨道梁承受的内力主要以弯矩为主,轨道梁设计成跨中大,端部小的变截面形式符合轨道梁的内力分布,且经济性较好。
2、保证屋盖稳定性。轨道梁设计成变截面,可减小活动屋盖与固定屋盖之间的高差,增加活动屋盖的稳定性;变截面的设计使得活动屋盖在开合过程中更加平稳牢靠。
3、防倾覆、导向作用。轨道梁截面呈Γ形,由两个箱体构成,其中小箱体主要作为台车的防倾覆装置;同时在台车运行时能起到导向、限位作用。Γ形截面的设计使得台车的各项功能得以实现,体现了Γ形截面轨道梁的多功能性、服务性。
4、防腐作用良好。轨道梁截面呈Γ形,大小箱体都做成封闭体,可以防止内部构件锈蚀现象的发生。
5、施工方便。轨道梁构件在进行工厂加工制作过程中,在其上翼缘背面焊上螺母,方便后期轨道组件的安装。
6、整体性优越。轨道梁组件由两侧轨道梁构成,轨道梁之间按一定间距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保证了轨道梁的侧向稳定性,轨道梁整体刚度较好,减少侧向变形,同时变形能保持协调。
7、自适应性强。轨道梁与下部固定屋盖桁架腹杆通过包箍节点连接在一起,轨道梁与连接底板之间采用双向长圆孔,移动屋盖在使用过程中,轨道梁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变形能力,同时起到释放构件应力的作用;与此同时,长圆孔的设计方便轨道梁与支座的对位、安装,方便施工;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梁端节点设计,使轨道梁与活动屋盖之间的变形协调问题得以解决。
8、所述的车档主要起开合限位、辅助制动作用,同时也起到防止活动屋盖纵向滑落的作用,从而保证活动屋盖的顺利开启与关闭。
9、所述的车档能控制各个车挡受力的同步性,当个别车挡节点出现超载时,可以自动将作用力转移至其他车挡,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轨道系统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轨道系统与台车连接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轨道梁平面图;
图6是图5的1—1剖面;
图7是图5的2—2剖面;
图8是图5的3—3剖面;
图9是图5的4—4剖面;
图10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轨道梁支托安装平面图;
图11是轨道梁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轨道梁支托的安装示意图;
图1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轨道平面布置图;
图14是图13的5—5剖面;
图1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上车档立体示意图;
图16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上车档平面图;
图17本发明较佳实施案例下车档立体示意图;
图18本发明较佳实施案例下车档安装俯视图;
图19本发明较佳实施案例下车档安装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较佳实例的开合式屋盖体育场平面呈椭圆形,长轴方向长度为267m,短轴方向长度为206m,总建筑面积77640㎡,开启面积达12350平方米。体育场固定屋盖顶部高度47.107m,活动屋盖顶部标高为57.456m。固定屋盖1为大跨空间桁架结构,屋盖沿开启方向布置长向主桁架,垂直开启方向布置短向主桁架,构成“井”字型主承重体系,结构周边布置封闭环桁架。屋盖长向主桁架采用张弦桁架,长226米,立面呈鱼腹形,桁架截面为倒三角形,跨中部位高约19米,上弦层宽约12.9米,每榀长向主桁架上弦面各布置一条轨道系统。
活动屋盖2为两片对称的平面桁架结构,每片活动屋盖2由14台台车3支承,行驶在固定屋盖1的两条轨道系统上。
如图3所示,单条轨道系统涉及的主要部件包括一对轨道梁组件4、若干轨道梁支托5、一对轨道组件6、若干高强螺栓7、若干轨道压块8及限位板9、一部上车挡10、两部下车挡11。
结合图3、4所示,轨道梁组件4通过高强螺栓7与轨道梁支托5连接。轨道梁支托5通过下部两块环板54与固定屋盖上的桁架腹杆12周圈焊接连接;轨道组件6通过高强螺栓7、压块8与轨道梁组件4相连接。上车挡10通过连接板与轨道梁组件4连接;下车挡11通过底座与轨道梁组件4连接。
如图5至9所示,轨道梁组件4包括两单边轨道梁41,两单边轨道梁41之间通过若干间隔一定距离分布的连接板46连接,每个连接板46的两个连接处设置角钢47,角钢47用于连接板46与轨道梁41之间的连接。单边轨道梁41属于变截面构件,整跨构件截面宽度不变,截面高度为两端小中间大,类似于鱼腹式梁。
单边轨道梁41的箱体结构包括上翼缘板411、下翼缘板412、两侧腹板413以及内部加劲板414。上翼缘板411两边按一定间距开设螺栓孔洞,上翼缘板411下表面焊上螺母。两侧腹板413结构不同,外腹板如图6所示,内腹板如图7所示。内腹板上边沿处焊接若干钢板构成小箱体415,使得单边轨道梁41整体类似两个箱体连接而成,形成Γ形截面的设计,参见图4,这主要是用于小车安装时的下部限位。
轨道梁支托5属于轨道梁组件4的一部分,安装固定屋盖的桁架腹杆上,作为轨道梁的支座。如图10至图12所示,轨道梁支托5由支托顶板59、支托环板54和加劲肋50构成,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其中环板54由两块半圆形环板拼接而成;环板54与托板59连接处环板54做切平处理;切平处与矩形平面呈的托板59连接,板上开有螺栓孔,用于轨道梁的螺栓连接。
如图13、图14所示,轨道组件6由轨道61、限位板69、压块8以及螺杆螺栓7,轨道板61、限位板69通过压块8以及螺杆螺栓7一起固定形成整体。轨道61截面为凸形,中间高两边低,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压块8为一开有螺栓孔的压紧钢块,截面呈阶梯型,刚好可以倒扣在轨道61的两边,通过高强螺栓7固定在轨道梁41上。限位板69为一矩形板条,长度略大于轨道61的宽度,横向贯穿轨道61,限位板69的厚度为轨道61厚度的1/5左右。
如图15、16所示,下车档11由底座111、橡胶垫112和缓冲器113组成。底座111根据缓冲器113位置由钢板焊接而成,作为缓冲器113的反力装置。缓冲器113位于底座111上部,外形呈长筒状,是一个弹性部件,在外力作用下能缓慢向内收缩。橡胶垫112位于缓冲器113下部,贴覆在底座111表面。
如图17至图19所示,上车档10包括钢结构箱体104和连接板106,在箱体104的外表面贴覆橡胶垫105。上车挡10位于轨道梁跨中位置,具体位于两轨道梁中间。
本发明开合屋盖轨道系统设计的方法具体为:
轨道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活动屋盖在不同状态下的承载能力要求,即要对其进行最不利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同时为保证台车的正常运行,轨道梁必须满足一定的变形条件,需对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活动台车3传至轨道梁41的荷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活动屋盖通过台车向下传递的竖向轮压,另一种为活动台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卡轨力。
轨道梁41设计荷载确定。根据整体计算模型,将活动屋盖开闭过程分解为7个状态进行静力分析,这7个状态分别为:完全关闭状态(开启角3.935°)、开启角4.702°、开启角5.470°、开启角6.237°、开启角7.004°、开启角7.771°、完全开启状态(开启角8.5342°),见图20至图26所示。分析过程中用等刚度的弹性连接来模拟台车的真实约束情况。活动屋盖在闭合状态、完全开启状态、开启角6.237°三种情况下得到的台车内力值见表1。
表1中:1、在Fz数值中,正值为拉力,即台车对固定屋盖为拔力;负值为压力,即台车对固定屋盖为压力;2、表中数值为相应运行状态下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台车内力;3、8~14号台车分别对应于1~7号台车,分布于活动屋盖两侧,其竖向内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水平力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表1中的结论,台车3在运行过程中,最大的竖向压力值为1504kN,最大水平力为387.6kN。台车3竖向压力考虑1.3的动力系数,取设计值为2000kN,因台车具备运行过程中水平向自适应调节能力,水平力设计值取分析值。
轨道梁41承载能力与变形情况分析。相邻两台车3的距离在9m左右,而单跨轨道梁41最大跨度仅为6.05m,故轨道梁41上最多作用一部台车3,取竖向压力值为2000kN,水平力设计值390kN,利用影响线确定荷载最不利位置,在构件上进行静力加载。对轨道梁的抗弯、抗剪能力以及稳定性进行验算,最终计算得到轨道梁最大应力比在0.85以下,结构安全度冗余合理。同时,在1倍恒载和1倍活载组合作用下,轨道梁竖向最大相对位移为6.4mm,6.4/6050=1/945<1/800,该值满足轻级工作制吊车挠度允许值(根据起重机规范,本工程轨道梁工作等级属轻级工作制)。
轨道梁支托5设计。轨道梁端与桁架腹杆连接节点处采用两块直径650mm的环形板支撑托板,轨道梁下翼缘底部焊接一连接板用于与支托板螺栓连接;根据计算得到的梁端反力,将其转化为连接板上的均布荷载对支托进行计算分析。经分析,轨道梁支托最大应力100Mp左右,远小于材料的强度设计值;支托最大变形仅为3.4mm,满足要求。
轨道61设计。本工程屋面呈弧线形,轨道设计时考虑尽可能的减小活动屋盖与固定屋盖间的高差,以保证活动屋盖的稳定性;根据台车3的运行情况,轨道61设计成“凸”形截面,既降低了截面高度,同时与台车3车轮之间又有较好的接触面;轨道的材质、硬度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轨道61两侧通过压紧块与轨道梁41固定在一起,压块8呈阶梯型,与轨道61接触侧厚度较小,离轨道61远端厚度较大,螺栓孔设置在压块中间部位,受力较为合理。
上车档10和下车挡11设计,包括缓冲器113设计和底座111设计两块内容。缓冲器113根据前期计算得到的最大荷载值,以及缓冲行程来确定缓冲器的规格。缓冲器113下方设置橡胶块112作为二次缓冲装置,当缓冲器113缓冲行程到达额定行程的80%时,橡胶块112与活动屋盖2开始接触,活动屋盖2的下滑力由缓冲器113和橡胶块112共同承受。
底座作为缓冲器113的反力装置,当活动屋盖2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计算得到的荷载值对其强度和变形情况验算。
本发明开合屋盖轨道系统各部件安装的方法具体为:
安装思路:固定屋盖1安装的同时进行轨道梁支托5安装,轨道梁支托5安装校核完毕后进行轨道梁41以及轨道梁41之间附属构件的安装,再在轨道梁41上铺设轨道61,最后安装上车档10和下车挡11。
轨道梁支托5的安装。轨道梁支托5由工厂加工完成,分上下两部分发往现场,上部包括顶部托板59和两块半圆形环板54,下部为两半圆形环板54。在安装固定屋盖桁架的同时,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将轨道梁支托5临时固定在桁架腹杆12上,校准后,将两半圆形环板54拼接起来,同时沿圆管环焊一圈。
轨道梁41的安装。轨道梁41上直接铺设轨道61,轨道61下表面与轨道梁41上表面贴合在一起,不得有空隙,由于轨道61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对轨道梁41的制作、安装精度要求也较为苛刻。考虑到固定屋盖支撑架拆除后会产生一定量的下挠,故轨道梁需在固定屋盖支撑架拆除后进行安装;轨道梁41在建模前通过对整个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仿真模拟分析,得到各个点的下挠值;在轨道梁41进行建模深化时,把轨道梁41下挠因素考虑进去,尽可能的保证构件精度,减小安装误差。轨道梁41根据构件详图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毕发送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选取合理的吊机进行吊装,定位校核完毕后,通过螺栓7与轨道梁支托5连接在一起,轨道梁支托5顶板上螺栓孔为长圆孔,方便轨道梁41的安装、校准。
轨道61的安装。轨道61直接铺设在轨道梁41上,调整好位置后通过压块8与轨道梁41固定在一起。轨道61一般由中间向两边铺设。各段轨道安装调整到位后,装入限位板9,单段轨道上的限位板9在安装时,均沿同一方向贴紧于轨道沟槽,并将限位板焊接与轨道梁上,每段轨道均有限位板9两件;安装完成后轨道直线度、平行度误差需在5mm以内。
上车档10和下车挡11安装。上车档10和下车挡11由专业厂家制作完毕后运至现场,通过吊机将车档吊装到安装位置,测量校准后,与轨道梁焊接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表1

Claims (8)

1.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轨道梁组件、一对轨道组件、上车挡、下车挡;轨道梁组件通过轨道梁支托与固定屋盖相连接;轨道组件通过螺栓、压块固定于轨道梁组件顶面;活动屋盖开启停止位设下车挡,活动屋盖关闭停止位设上车挡,下车挡、上车挡均连接于轨道梁组件顶面;所述的轨道梁组件包括两单边轨道梁、两单边轨道梁之间连接板、轨道梁支托;所述的单边轨道梁为若干支梁,每个支梁的单梁跨度即为固定屋盖桁架腹杆的间距,腹杆上设轨道梁支托作为轨道梁的支座;所述的轨道梁支托包括两块环板与一块托板,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其中环板由两块半圆形环板拼接而成;环板与托板连接处环板切平;托板呈矩形平面,板上开有螺栓孔,用于轨道梁的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梁为变截面构件,整跨构件截面宽度不变,截面高度为两端小中间大,属于鱼腹式梁;所述的单边轨道梁箱体由上下翼缘板、两侧腹板以及内部加劲板构成;上翼缘板两边按一定间距开设螺栓孔洞,上翼缘板下表面焊上螺母;在两轨道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沿轨道梁跨度方向按一定的间距布置,连接板长度为两轨道梁相邻腹板之间的净距;轨道梁腹板下部按一定间距设置角钢,用于连接板与轨道梁之间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轨道梁各自的内腹板上边沿处焊接小箱体,用于小车安装时的下部限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组件包括轨道、限位板、若干压块以及螺栓;轨道截面为凸形,中间高两边低,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压块为一开有螺栓孔的压紧钢块,截面呈阶梯型,扣在轨道的两边,通过螺栓固定;限位板为一矩形板条,横向贯穿轨道,限位板长度大于轨道宽度,厚度小于轨道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车挡位于轨道梁跨中位置,具体位于两轨道梁中间,外形为一个箱体,箱体两侧表面附橡胶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车挡位于轨道梁的两端位置,具有底座、缓冲器以及橡胶垫;底座根据缓冲器位置由钢板焊接而成,作为缓冲器的反力装置;缓冲器位于底座上部,外形呈长筒状,在外力作用下能缓慢向内收缩;橡胶垫位于缓冲器下部,贴覆在底座表面。
7.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轨道梁设计荷载提取,根据整体计算模型,选取若干个典型的开合状态进行计算分析,提取各个状态下活动屋盖对固定屋盖的作用力,从而进行分析比较,将活动屋盖对固定屋盖最不利的作用力提取出来,作为后期轨道梁及轨道梁支托的设计荷载;
第二步轨道梁截面选择,综合考虑屋盖结构形式、功能要求、荷载情况诸多因素,选择合理的轨道梁截面;
第三步,轨道梁计算分析,根据上步确定的构件截面以及荷载情况,对轨道梁进行建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构件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能否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步,轨道梁支托计算分析,根据轨道梁计算分析得到的支座反力作为轨道梁支托的设计荷载进行建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支托的合理性;
第五步,轨道设计,根据屋盖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以及台车形式确定轨道所采用的截面形式;
第六步,车档设计荷载提取,根据整体计算模型,分别对活动屋盖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提取计算得到的作用力作为车档底座和缓冲器的设计荷载;
第七步,车档底座设计,根据活动屋盖开、闭状态位置设置车档底座;根据整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进行建模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第八步,车档设计,根据缓冲行程与设计荷载来配置缓冲器。
8.一种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轨道梁通过轨道梁支托与固定屋盖桁架腹杆连接,轨道梁支托通过环板与固定屋盖桁架腹杆焊接连接在一起,轨道梁与轨道梁支托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时,先将轨道梁支托安装就位,再进行轨道梁的吊装,随后进行轨道梁附属部件的安装;轨道梁安装校准完毕后进行轨道的铺设,定位好后,用压块将轨道固定在轨道梁上;最后,进行上下车档的安装。
CN201310636944.3A 2013-12-02 2013-12-02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Active CN103866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6944.3A CN103866890B (zh) 2013-12-02 2013-12-02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6944.3A CN103866890B (zh) 2013-12-02 2013-12-02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6890A CN103866890A (zh) 2014-06-18
CN103866890B true CN103866890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90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6944.3A Active CN103866890B (zh) 2013-12-02 2013-12-02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68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6558B (zh) * 2017-12-27 2023-07-07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悬臂旋转开合屋盖的弧形轨道箱型梁及其安装方法
CN110409683B (zh) * 2019-08-29 2024-05-0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可开合建筑结构
CN112681615A (zh) * 2020-12-24 2021-04-2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鱼腹式空间张弦梁及屋盖结构
CN113530059B (zh) * 2021-06-21 2022-08-19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和建筑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9943A (ja) * 1990-07-31 1992-03-24 Ohbayashi Corp 開閉式屋根
JP3051764B2 (ja) * 1990-12-10 2000-06-1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式屋根の支持駆動装置
CN101353918A (zh) * 2008-08-26 2009-01-28 浙江大学 一种弹射式消防开合屋盖机械开启装置
CN201254775Y (zh) * 2008-07-31 2009-06-10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开合屋盖系统
CN101949192B (zh) * 2010-10-15 2012-05-30 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台车运行轨道梁以及制作、安装方法
CN203188067U (zh) * 2013-05-07 2013-09-11 内蒙古兴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体育场活动屋盖轨道定向恒温系统
CN203626106U (zh) * 2013-12-02 2014-06-04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9943A (ja) * 1990-07-31 1992-03-24 Ohbayashi Corp 開閉式屋根
JP3051764B2 (ja) * 1990-12-10 2000-06-1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式屋根の支持駆動装置
CN201254775Y (zh) * 2008-07-31 2009-06-10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开合屋盖系统
CN101353918A (zh) * 2008-08-26 2009-01-28 浙江大学 一种弹射式消防开合屋盖机械开启装置
CN101949192B (zh) * 2010-10-15 2012-05-30 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台车运行轨道梁以及制作、安装方法
CN203188067U (zh) * 2013-05-07 2013-09-11 内蒙古兴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体育场活动屋盖轨道定向恒温系统
CN203626106U (zh) * 2013-12-02 2014-06-04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6890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6890B (zh)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及其设计、安装方法
CN104265002B (zh) 一种连续桁架柱顶铰接结构的提升架设计应用方法
US20150178411A1 (en) Asymmetric cable-membrane tensegrity structure of opening typ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the same
CN205604524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外墙挂板
CN105649252A (zh) 一种张弦梁钢结构屋盖及其安装方法
CN108240069A (zh) 一种大跨度多截面组合式桁架屋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15170B (zh) 一种超高空巨型吊挂多层连体结构提升方法
CN205206282U (zh) 伸缩型工作平台
CN103628416B (zh) 悬索桥加劲梁对拉式墩旁托架
CN203626106U (zh) 空间超大型开合式屋盖轨道系统
CN105649322B (zh) 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挂架滑梁体系
CN109424072A (zh) 一种钢梁上支撑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3795459U (zh) 一种高空屋面塔式起重机的基础结构
CN103388304B (zh) 一种桥梁用刚性铰
CN203429556U (zh) 一种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系统
CN206299015U (zh) 装配式组合楼板
CN205296528U (zh) 一种稳固型张弦梁钢结构屋盖
CN202157271U (zh) 一种架桥机辅助支腿结构
CN209685126U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装置
CN104060838A (zh) 一种通廊分组空中组对安装法
CN210827079U (zh) 电缆槽位于横置步行板下方的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
CN104818675B (zh) 钢筋节段的组拼方法
CN207314905U (zh) 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
CN206467783U (zh) 一种箱型钢支座节点
CN205935695U (zh) 布料机工具式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Zhonghua

Inventor after: Chen Jun

Inventor after: Ye Xiang

Inventor after: Lou 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Liucheng

Inventor after: Xing Zunsheng

Inventor after: Yu Fuli

Inventor after: Xu Rui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onghua

Inventor before: Chen Jun

Inventor before: Ye Xiang

Inventor before: Lou F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Liucheng

Inventor before: Xing Zunsheng

Inventor before: Yu Ful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