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4545B -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4545B
CN103864545B CN201210462740.8A CN201210462740A CN103864545B CN 103864545 B CN103864545 B CN 103864545B CN 201210462740 A CN201210462740 A CN 201210462740A CN 103864545 B CN103864545 B CN 103864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ylinder
auxiliary
bayonet socke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27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4545A (zh
Inventor
苏明阳
李红军
吴善泽
陈伟
陈志贵
左丹英
严龙
汤鑫
王东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XIA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XIA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XIA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627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4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4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4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4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4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属机械设备领域。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由辅模,基座,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组成,其中,基座上设置有主模支架与输送支架,输送支架位于主模支架右侧,主模支架上表面设置有卡口环固定板,对模支架固定在卡口环固定板上表面,主模系统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中,对模系统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中,运输系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支架中,运输系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中。本生产线均采用气源驱动,在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的联动作用下,实现工业雷管的自动卡口装配,本发明的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防范由人为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雷管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属机械设备类。
背景技术
工业雷管是由引火元件、延期体和工业基础雷管三部分组成。工业基础雷管是填装火药的载体,一般是圆柱状金属壳,引火元件是与工业基础雷管配合密封的,它的一端连接着引爆导线。工业基础雷管与引火元件进行装配密封的过程工业上称为卡口,其原理是通过外力收缩,工业基础雷管的管口径向受力,将引火元件和工业基础雷管的管口密封,它是工业雷管装配工艺的重要环节,卡口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雷管的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山体挖掘,工程爆破等工程建设对于工业雷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在工业雷管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立式杠杆卡口机,此卡口机采用是人工手工操作,单发卡口,生产效率低下,危险性极大,常因人工操作失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不仅操作工的人身安全不能保证,而且严重耽误生产进度,因此现有的工业雷管生产方式与规模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2278919A,授权公开日2011.12.14,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子雷管自动卡口机,该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子雷管自动卡口机采用杠杆方式完成卡口工序,因杠杆结构复杂,受力情况难以控制,虽能实现电子雷管单发自动卡口,但生产效率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不仅造成电子雷管生产过程中工作台震动较大,而且电子雷管卡口卡痕不均匀,另外该电子雷管自动卡口机不能进行有效的人机分离,操作工的人身安全仍然不能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口自动化生产方式,隔离危险操作工位,满足工业实际要求,能实现多发工业雷管连续卡口,生产效率高的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由辅模,基座,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组成,其中,基座上设置有主模支架与输送支架,输送支架位于主模支架右侧,主模支架上表面设置有卡口环固定板,对模支架固定在卡口环固定板上表面,主模系统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中,对模系统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中,输送系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支架中,输送系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中。
所述的主模系统由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主模无杆气缸,主模无杆气缸导块,主模上顶气缸,主模,主模导轨滑块,主模导轨导向板,主模导轨构成,主模支架为框架结构,主模导轨导向板一端固定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下表面,主模导轨导向板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上,主模导轨导向板下方设置有主模导轨,主模导轨固定连接在主模导轨导向板下表面,两个主模导轨滑块活动的置于主模导轨上的导槽中,主模导轨滑块下方设置有主模,主模导轨滑块的下表面与主模上表面固定连接,主模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主模上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基座上表面,通孔沿主模导轨轴线方向布置,主模上顶气缸与主模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一一对应,主模上顶气缸外接气源,主模上顶气缸固定安装在主模下表面,主模无杆气缸设置在主模下方,主模无杆气缸轴线与主模导轨轴线平行,主模无杆气缸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上,主模无杆气缸外接气源,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主模支架上,主模无杆气缸导块活动置于主模无杆气缸中,主模无杆气缸导块上表面与主模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对模系统由对模导杆,对模压头,导杆直线轴承,对模气缸固定板,对模气缸构成,两个对模气缸固定板分别与对模支架侧壁固定连接,一对对模气缸分别设置在对模气缸固定板长端面几何中心处,对模气缸与对模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对模气缸外接气源,对模压头是两个,对模压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对模气缸的活塞杆上,对模压头方向与对模气缸固定板长端面平行设置,对模压头一端设有与卡口环孔心相对应的凸台,凸台前端的中心线与卡口环的轴线共线,导杆直线轴承是四个,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以对模气缸的活塞杆轴线为对称轴的对模压头两侧,导杆直线轴承与对模压头固定连接,对模导杆是四个,对模导杆贯穿安装在对模压头上的导杆直线轴承和卡口工作台,一端内嵌安装在对模气缸固定板下表面,一端内嵌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上表面;
所述的输送系统由辅模无杆气缸,辅模导轨导向板,辅模气缸固定板,辅模定位块,辅模气缸,辅模运输板,辅模支撑板,辅模导轨,辅模导轨滑块,辅模滑块对接板,辅模无杆气缸导块,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构成,辅模导轨导向板的一端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上,辅模导轨导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上,辅模导轨导向板上表面设置有辅模无杆气缸,辅模无杆气缸两端分别固定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中,辅模无杆气缸轴线与主模导轨轴线平行,辅模无杆气缸外接气源,辅模无杆气缸上活动套装有辅模导轨滑块,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上,另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上,辅模导轨固定安装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下方,辅模导轨轴线与主模导轨轴线平行,一对辅模定位块固定设置在辅模导轨两端,两个辅模导轨滑块活动的置于辅模导轨上的导槽中,辅模导轨滑块下方设置有辅模气缸固定板,辅模导轨滑块的下表面与辅模气缸上表面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上端与辅模无杆气缸导块下端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下端两侧与辅模气缸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位于两个辅模导轨滑块之间,辅模气缸位于辅模气缸固定板下方,辅模气缸外接气源,辅模气缸的上表面与辅模气缸固定板下表面固定连接,辅模运输板固定安装在辅模气缸的活塞杆上,辅模气缸设置在辅模气缸固定板下方,与辅模气缸固定板下表面固定连接,辅模运输板上表面与辅模气缸气缸杆固定连接,辅模支撑板设置在辅模运输板下方,辅模支撑板与输送支架固定连接。
卡口系统由卡口气缸,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导向柱定位螺母,卡口环固定板,上卡口环定位螺母,卡口内环套,下内环套螺母,上内环套螺母,卡口环,卡口工作台,下卡口环定位螺母,卡口导向柱,卡口导向柱固定块,卡口推力板构成,卡口环固定板上设置有与主模的上表面对称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工作台置于在卡口环固定板上方,卡口工作台上开有与卡口环固定板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内环套贯通卡口工作台,卡口内环套轴线与卡口工作台上通孔轴线共线,上内环套螺母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连接,上内环套螺母下表面与卡口工作台上表面接触,下内环套螺母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连接,下内环套螺母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下表面接触,卡口环上端为三片以上的扇形压口锥片组成,卡口环下端有内外螺纹,卡口环贯通卡口内环套与卡口环固定板,上卡口环定位螺母与相对应的卡口环连接,上卡口环定位螺母下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上表面接触,上卡口环定位螺母下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上表面接触,下卡口环定位螺母与相对应的卡口环连接,下卡口环定位螺母上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下表面接触,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内套于卡口环中,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轴线与卡口环轴线共线,导向柱定位螺母与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连接,导向柱定位螺母上表面与卡口环下端面接触,主模导轨两侧对称设置有卡口导向柱固定块,卡口导向柱固定块的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下表面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轴线与主模导轨轴线平行方向设置,卡口导向柱与卡口导向柱固定块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固定块下方放置卡口推力板,卡口推力板呈U型,卡口推力板与卡口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卡口气缸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卡口气缸外接气源。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采用直顶式卡口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杠杆式卡口,卡口缸施加的力直接作用在卡口装配上,能够更好的控制卡口力的大小,能够调节卡口力大小,保证卡痕深度在合理范围内;生产线采用框架结构,易于拆装,便于检修;应用气动设备驱动,因此能够防范由于静电造成的爆炸事故;采用多发同时卡口,解决人工卡口效率低,容易出安全事故的弊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能实现工业雷管卡口装配的大规模生产;安装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能够保证对模的精度,从而能够保证卡口的顺利进行;本生产线的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均采用气源驱动,在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的联动作用下,实现工业雷管的自动卡口装配,输送系统采用直线传输,定位精度高;卡口系统中的卡口环均采用螺纹连接,更换检修简单,本发明的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结构紧凑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防范由人为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同时可顺利与其它工业雷管工序实现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由基座10,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组成,其中,基座10上设置有主模支架16与输送支架9,输送支架9位于主模支架16右侧,主模支架16上表面设置有卡口环固定板22,对模支架33固定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主模系统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16中,对模系统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33中,输送系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支架9中,输送系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33中。
所述的主模系统由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主模无杆气缸13,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主模上顶气缸15,主模17,主模导轨滑块18,,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主模导轨45构成,主模支架16为框架结构,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一端固定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下表面,主模导轨导向板19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16上,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下方设置有主模导轨45,主模导轨45固定安装在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下表面,两个主模导轨滑块18活动的置于主模导轨45上的导槽中,主模导轨滑块18下方设置有主模17,主模导轨滑块18的下表面与主模17上表面固定连接,主模17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主模17上的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基座10上表面,通孔沿主模导轨45轴线方向布置,主模上顶气缸15与主模17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一一对应,主模上顶气缸15外接气源,主模上顶气缸15固定安装在主模17下表面,主模无杆气缸13设置在主模17下方,主模无杆气缸13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主模无杆气缸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上,主模无杆气缸13外接气源,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主模支架16上,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活动置于主模无杆气缸13中,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上表面与主模17下表面固定连接。主模系统工作原理:装有火药的工业基础雷管放置在主模17中的沉头通孔中,当接收到信号主模无杆气缸13接通气源,带动主模17向卡口工位移动,移动到主模17沉头通孔与卡口环27轴线重合时停止,此时主模上顶气缸15的接通气源,主模上顶气缸15的活塞杆将主模17沉头通孔中的工业基础雷管通过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导入到卡口环27的工作位置,即卡口卡痕要求位置,当卡口工序完成后主模上顶气缸15的活塞杆收回,主模17随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退回初始位置,主模导轨45主要用于主模17运动导向以及保护主模17由于自重对主模无杆气缸13挤压,容易使主模无杆气缸13弯曲。
所述的对模系统由对模导杆28,对模压头29,导杆直线轴承30,对模气缸固定板31,对模气缸32构成,两个对模气缸固定板31分别与对模支架33侧壁固定连接,一对对模气缸32分别设置在对模气缸固定板31长端面几何中心处,对模气缸32与对模气缸固定板31固定连接,对模气缸32外接气源,对模压头29是两个,对模压头29分别固定安装在对模气缸32的活塞杆上,对模压头29方向与对模气缸固定板31长端面平行设置,对模压头29一端设有与卡口环27孔心相对应的凸台,凸台前端的中心线与卡口环27的轴线共线,导杆直线轴承30是四个,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以对模气缸32的活塞杆轴线为对称轴的对模压头29两侧,导杆直线轴承30与对模压头29固定连接,对模导杆28是四个,对模导杆28贯穿安装在对模压头29上的导杆直线轴承30和卡口工作台39,一端内嵌安装在对模气缸固定板31下表面,一端内嵌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对模系统工作原理:当辅模系统将引火元件运送到制定位置,即此时引火元件和卡口环轴线重合,对模气缸固定板31上面的对模气缸32接通气源,对模气缸32上的活塞杆开始向下运动,带动对模气缸32活塞杆上的对模压头29通过导杆直线轴承30的导向作用将引火元件压入工业基础雷管中,当卡口工序完成后,对模压头29由于对模气缸32的作用返回,对模导杆28和导杆直线轴承30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对模压头29的导向作用,同时减小对模压头29在运动过程中的晃动,保证对模能够顺利的进行。
所述的输送系统由辅模无杆气缸1,辅模导轨导向板2,辅模气缸固定板3,辅模定位块4,辅模气缸5,辅模运输板6,辅模支撑板8,辅模导轨35,辅模导轨滑块36,辅模滑块对接板37,辅模无杆气缸导块38,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构成。辅模导轨导向板2的一端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33上,辅模导轨导向板2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9上,辅模导轨导向板2上表面设置有辅模无杆气缸1,辅模无杆气缸1两端分别固定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中,辅模无杆气缸1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辅模无杆气缸1外接气源,辅模无杆气缸1上活动套装有辅模导轨滑块36,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33上,另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9上,辅模导轨35固定安装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下方,辅模导轨35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一对辅模定位块4固定设置在辅模导轨35两端,两个辅模导轨滑块36活动的置于辅模导轨35上的导槽中,辅模导轨滑块36下方设置有辅模气缸固定板3,辅模导轨滑块36的下表面与辅模气缸5上表面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上端与辅模无杆气缸导块38下端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下端两侧与辅模气缸5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位于两个辅模导轨滑块36之间,辅模气缸5位于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方,辅模气缸5外接气源,辅模气缸5的上表面与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辅模运输板6固定安装在辅模气缸5的活塞杆上,辅模气缸5设置在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方,与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辅模运输板6上表面与辅模气缸5气缸杆固定连接,辅模支撑板8设置在辅模运输板6下方,辅模支撑板8与输送支架9固定连接。
输送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时,将装有引火元件的辅模7装入辅模运输板6中,辅模7数量为1个以上,用于生产循环,辅模气缸5接通气源,辅模气缸5活塞杆收回,此时辅模无杆气缸1接收到信号,通过辅模导轨35作用带动辅模气缸5同时运动,当辅模气缸固定板3受到辅模定位块4阻挡,辅模无杆气缸1停止工作,辅模气缸5活塞杆伸出,带动辅模运输板6和辅模7向下运动,进入对模与卡口工位,当对模工序和卡口工序完成后,辅模气缸5活塞杆收回,辅模无杆气缸1带动辅模无杆气缸导块38,将装有成品工业雷管返回初始工作位置,将辅模7与成品雷管取出,下一个辅模7装入辅模运输板6,循环反复,两个辅模定位块4定位块的作用是定位辅模无杆气缸1工作的初始和终止位置,辅模气缸5选用双杆气缸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作用力,另外是为了保持辅模7位置的一致性,防止辅模7在运输过程中晃动而导致的加工误差,辅模导轨35是为了保证辅模无杆气缸1运动的精度以及缓解冲击力。
卡口系统由卡口气缸12,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导向柱定位螺母21,卡口环固定板22,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卡口内环套24,下内环套螺母25,上内环套螺母26,卡口环27,卡口工作台39,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卡口导向柱41,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卡口推力板43构成,卡口环固定板22上设置有与主模17的上表面对称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工作台39置于卡口环固定板22上方,卡口工作台39上开有与卡口环固定板22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内环套24贯通卡口工作台39,卡口内环套24轴线与卡口工作台39上通孔轴线共线,上内环套螺母26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24连接,上内环套螺母26下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上表面接触,下内环套螺母25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24连接,下内环套螺母25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下表面接触,卡口环27上端为三片以上的扇形压口锥片组成,卡口环27下端有内外螺纹,卡口环27贯通卡口内环套24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与相对应的卡口环27连接,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下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接触,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与相对应的卡口环27连接,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上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下表面接触,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内套于卡口环27中,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轴线与卡口环27轴线共线,导向柱定位螺母21与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连接,导向柱定位螺母21上表面与卡口环27下端面接触,主模导轨45两侧对称设置有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的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下表面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41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方向设置,卡口导向柱41与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下方放置卡口推力板43,卡口推力板43呈U型,卡口推力板43与卡口气缸12活塞杆固定连接,卡口气缸12底部与基座10固定连接,卡口气缸12外接气源。卡口系统工作原理:当主模系统中的带有火药的工业基础雷管进入工位中,卡口气缸12接通气源,卡口气缸12的活塞杆开始向上运动,带动安装固定安装在卡口气缸12的活塞杆上的卡口推力板43向上运动,卡口推力板43与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两端的卡口导向柱41接触后一起继续向上运动,当力传递到卡口工作台39上时,带动卡口工作台上安装的卡口内环套24向上运动,卡口环27受到卡口内环套24的作用力,卡口环27环形收缩,迅速将带有火药的引火元件和工业基础雷管管口密封,完成卡口工序,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和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主要用于将卡口内环套24固定在卡口工作台39上,下内环套螺母25和上内环套螺母26是将卡口环27固定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上,导向柱定位螺母21主要是将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固定在卡口环27下表面,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主要是用于将工业基础雷管从主模17中顺利的导进卡口环27中。
本发明的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原理为:装有火药的工业基础雷管放置在主模17中的沉头通孔中,当接收到信号,主模无杆气缸13接通气源,带动主模17向卡口工位移动,移动到主模17上的沉头通孔与卡口环27轴线一一重合时停止,此时主模上顶气缸15接通气源,主模上顶气缸15的活塞杆将主模17沉头通孔中的工业基础雷管通过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导入到卡口环27的工作位置,即卡口卡痕要求位置,同时装有引火元件的辅模7装入辅模运输板6中,辅模气缸5接通气源,辅模气缸5活塞杆收回,此时辅模无杆气缸1接收到信号后接通气源,通过辅模导轨35作用带动辅模气缸5同时运动,当辅模气缸固定板3受到辅模定位块4阻挡,辅模无杆气缸1停止工作,辅模气缸5活塞杆伸出,带动辅模运输板6和辅模7向下运动,进入对模与卡口工序,当主模系统与输送系统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对模气缸固定板31上面的对模气缸32接通气源,对模气缸32活塞杆开始向下运动,带动对模气缸32活塞杆上的对模压头29通过导杆直线轴承30的导向作用将引火元件压入工业基础雷管中,卡口气缸12接通气源,卡口气缸12的活塞杆开始向上运动,带动安装固定安装在卡口气缸12的活塞杆上的卡口推力板43向上运动,卡口推力板43与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两端的卡口导向柱41接触后一起继续向上运动,当力传递到卡口工作台39上时,带动卡口工作台上安装的卡口内环套24向上运动,卡口环27受到卡口内环套24的作用力,卡口环27环形收缩,迅速将带有火药的引火元件和工业基础雷管管口密封,完成卡口工序,当对模工序和卡口工序完成后,主模上顶气缸15的活塞杆收回,主模17随主模无杆气缸13退回初始位置,辅模气缸5活塞杆收缩,辅模无杆气缸1带动装有成品雷管的辅模7返回,辅模气缸固定板3遇到辅模定位块4而停止,此时辅模气缸5活塞杆伸出,将辅模7和成品雷管取出后,下一个辅模7装入辅模运输板6,循环反复。

Claims (1)

1.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由基座(10),卡口系统,主模系统,输送系统,对模系统组成,其中,基座(10)上设置有主模支架(16)与输送支架(9),输送支架(9)位于主模支架(16)右侧,主模支架(16)上表面设置有卡口环固定板(22),对模支架(33)固定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主模系统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16)中,对模系统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33)中,输送系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支架(9)中,输送系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模支架(33)中;
所述的主模系统由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主模无杆气缸(13),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主模上顶气缸(15),主模(17),主模导轨滑块(18),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主模导轨(45)构成,主模支架(16)为框架结构,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一端固定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下表面,主模导轨导向板(19)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主模支架(16)上,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下方设置有主模导轨(45),主模导轨(45)固定安装在主模导轨导向板(19)下表面,两个主模导轨滑块(18)活动的置于主模导轨(45)上的导槽中,主模导轨滑块(18)下方设置有主模(17),主模导轨滑块(18)的下表面与主模(17)上表面固定连接,主模(17)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主模(17)上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基座(10)上表面,通孔沿主模导轨(45)轴线方向布置,主模上顶气缸(15)与主模(17)的上表面设置两组对称分布的通孔一一对应,主模上顶气缸(15)外接气源,主模上顶气缸(15)固定安装在主模(17)下表面,主模无杆气缸(13)设置在主模(17)下方,主模无杆气缸(13)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主模无杆气缸(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上,主模无杆气缸(13)外接气源,主模无杆气缸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主模支架(16)上,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活动置于主模无杆气缸(13)中,主模无杆气缸导块(14)上表面与主模(17)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对模系统由对模导杆(28),对模压头(29),导杆直线轴承(30),对模气缸固定板(31),对模气缸(32)构成,两个对模气缸固定板(31)分别与对模支架(33)侧壁固定连接,一对对模气缸(32)分别设置在对模气缸固定板(31)长端面几何中心处,对模气缸(32)与对模气缸固定板(31)固定连接,对模气缸(32)外接气源,对模压头(29)是两个,对模压头(29)分别固定安装在对模气缸(32)的活塞杆上,对模压头(29)方向与对模气缸固定板(31)长端面平行设置,对模压头(29)一端设有与卡口环(27)孔心相对应的凸台,凸台前端的中心线与卡口环(27)的轴线共线,导杆直线轴承(30)是四个,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以对模气缸(32)的活塞杆轴线为对称轴的对模压头(29)两侧,导杆直线轴承(30)与对模压头(29)固定连接,对模导杆(28)是四个,对模导杆(28)贯穿安装在对模压头(29)上的导杆直线轴承(30)和卡口工作台(39),一端内嵌安装在对模气缸固定板(31)下表面,一端内嵌安装在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
所述的输送系统由辅模无杆气缸(1),辅模导轨导向板(2),辅模气缸固定板(3),辅模定位块(4),辅模气缸(5),辅模运输板(6),辅模支撑板(8),辅模导轨(35),辅模导轨滑块(36),辅模滑块对接板(37),辅模无杆气缸导块(38),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构成,辅模导轨导向板(2)的一端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33)上,辅模导轨导向板(2)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9)上,辅模导轨导向板(2)上表面设置有辅模无杆气缸(1),辅模无杆气缸(1)两端分别固定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中,辅模无杆气缸(1)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辅模无杆气缸(1)外接气源,辅模无杆气缸(1)上活动套装有辅模导轨滑块(36),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固定在一对对模支架(33)上,另一个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固定在一对输送支架(9)上,辅模导轨(35)固定安装在辅模无杆气缸固定板(44)下方,辅模导轨(35)轴线与主模导轨(45)轴线平行,一对辅模定位块(4)固定设置在辅模导轨(35)两端,两个辅模导轨滑块(36)活动的置于辅模导轨(35)上的导槽中,辅模导轨滑块(36)下方设置有辅模气缸固定板(3),辅模导轨滑块(36)的下表面与辅模气缸(5)上表面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上端与辅模无杆气缸导块(38)下端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下端两侧与辅模气缸(5)固定连接,辅模滑块对接板(37)位于两个辅模导轨滑块(36)之间,辅模气缸(5)位于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方,辅模气缸(5)外接气源,辅模气缸(5)的上表面与辅模气缸固定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辅模运输板(6)固定安装在辅模气缸(5)的活塞杆上,辅模支撑板(8)设置在辅模运输板(6)下方,辅模支撑板(8)与输送支架(9)固定连接;
卡口系统由卡口气缸(12),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导向柱定位螺母(21),卡口环固定板(22),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卡口内环套(24),下内环套螺母(25),上内环套螺母(26),卡口环(27),卡口工作台(39),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卡口导向柱(41),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卡口推力板(43)构成,卡口环固定板(22)上设置有与主模(17)的上表面对称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工作台(39)置于卡口环固定板(22)上方,卡口工作台(39)上开有与卡口环固定板(22)相对应的通孔,卡口内环套(24)贯通卡口工作台(39),卡口内环套(24)轴线与卡口工作台(39)上通孔轴线共线,上内环套螺母(26)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24)连接,上内环套螺母(26)下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上表面接触,下内环套螺母(25)与相对应的卡口内环套(24)连接,下内环套螺母(25)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下表面接触,卡口环(27)上端为三片以上的扇形压口锥片组成,卡口环(27)下端有内外螺纹,卡口环(27)贯通卡口内环套(24)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与相对应的卡口环(27)连接,上卡口环定位螺母(23)下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上表面接触,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与相对应的卡口环(27)连接,下卡口环定位螺母(40)上表面与卡口环固定板(22)下表面接触,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内套于卡口环(27)中,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轴线与卡口环(27)轴线共线,导向柱定位螺母(21)与工业基础雷管导向柱(20)连接,导向柱定位螺母(21)上表面与卡口环(27)下端面接触,主模导轨(45)两侧对称设置有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的上表面与卡口工作台(39)下表面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41)轴线与主模导轨(45)中心线平行方向设置,卡口导向柱(41)与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固定连接,卡口导向柱固定块(42)下方放置卡口推力板(43),卡口推力板(43)呈U型,卡口推力板(43)与卡口气缸(12)活塞杆固定连接,卡口气缸(12)底部与基座(10)固定连接,卡口气缸(12)外接气源。
CN201210462740.8A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Active CN103864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2740.8A CN103864545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2740.8A CN103864545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4545A CN103864545A (zh) 2014-06-18
CN103864545B true CN103864545B (zh) 2016-06-29

Family

ID=5090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2740.8A Active CN103864545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45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627B (zh) * 2020-05-27 2022-05-13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工位电雷管卡腰卡口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97376A (en) * 1949-06-24 1954-12-21 Olin Mathieson Detonator crimping device
CN2192873Y (zh) * 1993-11-30 1995-03-22 阎振鹏 工业电雷管偏心轮卡口机
CN2463389Y (zh) * 2001-01-03 2001-12-05 阎振友 工业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201593026U (zh) * 2009-06-24 2010-09-29 邹明刚 自动雷管腰卡机
CN201614354U (zh) * 2010-01-19 2010-10-27 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102260126A (zh) * 2011-06-30 2011-11-30 杨祖一 高效自动群发雷管卡腰卡口机
CN102278919A (zh) * 2011-07-27 2011-12-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卡口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97376A (en) * 1949-06-24 1954-12-21 Olin Mathieson Detonator crimping device
CN2192873Y (zh) * 1993-11-30 1995-03-22 阎振鹏 工业电雷管偏心轮卡口机
CN2463389Y (zh) * 2001-01-03 2001-12-05 阎振友 工业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201593026U (zh) * 2009-06-24 2010-09-29 邹明刚 自动雷管腰卡机
CN201614354U (zh) * 2010-01-19 2010-10-27 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102260126A (zh) * 2011-06-30 2011-11-30 杨祖一 高效自动群发雷管卡腰卡口机
CN102278919A (zh) * 2011-07-27 2011-12-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卡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4545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272B (zh) 一种伺服传动液压铆头设备
CN102398149B (zh) 压装夹紧定位机构
CN203426304U (zh) 用于冲压设备的三次元机械手传送设备
CN101941041B (zh) 电脑控制液压伺服链条万能校验机床及控制方法
CN103357777A (zh) 用于冲压设备的三次元机械手传送设备
CN105800304A (zh) 限位开关组装机的机体上料机构
CN202877881U (zh) 高效数控动梁龙门移动式车铣床
CN104476272A (zh) 一种用于装夹边框工件的专用夹具
CN102814691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用手动上料机构
CN202974076U (zh)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CN103230980B (zh) 冲孔机上的模具库
CN102350625A (zh) 一种电子引火元件自动装配机
CN107932039A (zh) 一种减振器油封压装设备
CN103864545B (zh) 一种工业雷管卡口自动化生产线
CN204639585U (zh) 一种陶瓷抛光机磨头底座装配设备
CN202224913U (zh) 一种电子引火元件自动装配机
CN203678963U (zh) 一种液压弯管装置
CN104741920A (zh) 简易滑轨组装机的导珠压入模装置
CN203391051U (zh) 五面数控钻同步压板机构
CN105762613A (zh) 插排组装机的开关料箱升降装置
CN202087835U (zh) 数控车床的主轴安装结构
CN104953161A (zh) 圆柱电池封装机
CN104476273B (zh) 一种多排液晶电视边框专用夹具
CN208843938U (zh) 一种曲面玻璃压型机构
CN203792253U (zh) 一种悬置组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