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5475A -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5475A
CN103855475A CN201310616418.0A CN201310616418A CN103855475A CN 103855475 A CN103855475 A CN 103855475A CN 201310616418 A CN201310616418 A CN 201310616418A CN 103855475 A CN103855475 A CN 103855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vehicle
terminal
antenna device
aerial co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64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干贵
吉川文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5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5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8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side-mounted antennas, e.g. bumper-mounted, door-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01Q1/3241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particular used in keyless entr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天线装置,具备: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上的第1天线装置;及设置在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不同的第2侧部上的第2天线装置,第1及第2天线装置分别包含:天线主体部,其包含具有至少2个天线线圈,且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彼此相交的天线部、和包含分别设置在各个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两端上的多个第1端子的第1端子部;及设置在车辆上,包含分别连接在多个第1端子的多个第2端子的第2端子部,第1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第1天线装置的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第1接线结构,第2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第2天线装置的至少2个天线线圈、且与第1接线结构不同的第2接线结构。

Description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无线信号发送至便携设备等的通信对象的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通过用户所携带的便携设备和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进行车辆控制的电子钥匙系统。在日本特开2012-193571号公报中的电子钥匙系统中,在便携设备进入被设定在车辆周边的通信区域中时,在车辆和便携设备之间自动执行相互无线通信。车辆在通过该无线通信判断为通信对象是正规的便携设备时,允许车门的解锁。
更具体地,在各个车辆的驾驶席侧的车门把手及助手席侧的车门把手中设置有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因此,在各个驾驶席侧的车门周边及助手席侧的车门的周边上形成有通信区域。由此,携带便携设备的用户无论靠近车辆的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哪一侧,在车辆和便携设备之间都会自动地执行相互无线通信。
助手席侧的通信区域和驾驶席侧的通信区域被设定为,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左右对称。由于驾驶席侧的通信区域和助手席侧的通信区域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左右对称,用户易于掌握对车辆的驾驶席侧的通信区域和助手席侧的通信区域。即、即使是通常只使用驾驶席侧的通信区域的用户,也容易通过使用助手席侧的通信区域来解锁车门。
可是,为了更容易解锁车门,可以考虑在特定的方向中形成较宽的通信区域。在该情况下,优选地,采用如日本特开2009-2111号公报所示出的、在特定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具有彼此不同的指向性的3个天线。该天线装置形成通过3个天线分别形成的3个磁场分布所合成的磁场分布。并且,该已被合成的磁场分布具有合成了3个天线的指向性的指向性。
为了在上述电子钥匙系统使用具有这样的指向性的天线装置,从而在各个驾驶席侧的车门周边及助手侧的车门周边形成对车辆的行驶方向左右对称的通信区域,有必要使驾驶席侧的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和助手席侧的天线装置的指向性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左右对称。因此,需要在车辆上设置驾驶席侧用天线装置以及助手席侧用天线装置。如此在车辆上设置多种类型的天线装置时,可能有弄错天线的安装位置的情况。进而有可能出现得不到所需的通信区域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错误不容易发生、且可以获得所需的通信区域的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一种车辆用天线装置。车辆用天线装置以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地设置在车辆的两侧部上、且与便携设备形成2个通信区域,其中,所述车辆用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装置,其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上;以及第2天线装置,其被设置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1侧部不同的第2侧部上,各个所述第1天线装置及所述第2天线装置包含:天线主体部,其包含天线部和第1端子部,所述天线部具有至少2个天线线圈,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彼此相交,所述第1端子部包含分别被设置在各个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两端部上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且包含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第1端子上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第1接线结构,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且与所述第1接线结构不同的第2接线结构,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和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巻绕方向、和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巻绕方向一致,在具有所述线对称关系的2组天线线圈中的1组天线线圈上的信号施加方向相反,并且在另1组天线线圈上的信号施加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一种发送天线装置。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上,其中,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包含:天线主体部,其包含天线部和第1端子部,所述天线部具有至少2个天线线圈,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彼此相交,所述第1端子部包含分别被设置在各个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两端部上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部,其被设置在车辆上,且包含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第1端子上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第1接线结构、及串联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且与所述第1接线结构不同的第2接线结构的其中之一,所述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上,且所述天线主体部被结合在具有所述第1接线结构的所述第2端子部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具有第1指向性,所述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2侧部上,且所述天线主体部被结合在具有所述第2接线结构的所述第2端子部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具有第2指向性,所述第1指向性的朝向和所述第2指向性的朝向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在将其安装到车辆上时装配错误不容易发生、且可以获得所需的通信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电子钥匙间进行无线通信的车辆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a)是表示通信区域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设置在车门把手中的天线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第1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第2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从开口部侧观察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时的主视图。
图4(b)是从开口部侧观察天线侧连接器部的盒体时的主视图。
图5(a)是表示第1天线装置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b)是表示第2天线装置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6(a)是表示其他例子中的第1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6(b)是表示其他例子中的第2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S1,S2…通信区域、11…ECU、12…车门锁闭装置、18,19…车门把手、20,22…发送电路、21,23…发送天线装置、24…接收电路、25…接收天线装置、26…便携设备、29…储存装置、31,34…车辆侧连接器部、33,43,53…盒体、34,44…凸部、50…天线主体部、51…天线侧连接器部、52…LF天线(天线部)、54…凹部、311-314,411-414…端子(阴端子)、331,431,531…开口部、511-514…端子(阳端子)、521,522…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车辆用天线装置具体化的1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电子钥匙系统进行说明。
(车辆)
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ECU(电子控制装置)11上连接有车门锁闭装置12。车门锁闭装置12分别执行车门的上锁及解锁。
ECU11通过第1发送电路20被连接至第1发送天线装置21,通过第2发送电路22被连接至第2发送天线装置23,通过接收电路24被连接至接收天线装置25。如图2(a)所示,第1发送天线装置21被安装在左前侧车门把手18中,第2天线装置23被安装在右前侧车门把手19中。另外,关于第1及第2天线装置21,23的结构将在后面详述。接收电路24及接收天线装置25被设置在例如支撑车顶的支柱等中。
如图1所示,第1发送电路20根据来自ECU11的指令通过第1发送天线装置21朝车辆的周边发送为LF(Low Frequency)带的无线信号的应答要求信号Srq。第2发送电路22根据来自ECU11的指令通过第2发送天线装置21朝车辆的周边发送应答要求信号Srq。应答要求信号Srq为表示对用户所持有的便携设备26要求应答的指令信号,以预定的控制周期被发送。如图2(a)所示,通过发送应答要求信号Srq在驾驶席侧的车门的周边形成应答要求信号Srq的接收区域、即车辆和便携设备26之间的通信区域S1,在助手席侧的车门周边形成应答要求信号Srq的接收区域、即车辆和便携设备26之间的通信区域S2。各个通信区域S1,S2为预计便携设备26进行应答的区域,其基于由电子钥匙系统的产品规格等所要求的便携设备26的使用距离(便携设备26能够接收从车辆发送的无线信号的与车辆的距离)来设定。另外,关于该通信区域将在后面详述。
如图1所示,接收电路24通过接收天线装置25接收UHF(Ultra HighFrequency)带的无线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UHF带的无线信号是指针对从车辆发送的应答要求信号Srq从便携设备26发送的应答信号Srq。在应答信号Srq中包含有便携设备26所固有的识别信息。
ECU11的储存装置29中储存有与自车辆对应的正规的便携设备26的识别信息。ECU11通过接收电路24来取得应答信号Srq所包含的便携设备26的识别信息。ECU11通过便携设备26的识别信息和储存在储存装置29中的识别信息的校验来判断便携设备26的合法性。当相互通信的便携设备26判断为合法时,ECU11通过车门锁闭装置12执行或许可车门的上锁及解锁。
(天线装置)
如图3(a)所示,第1发送天线装置21包含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和天线主体部50。如图3(b)所示,第2发送天线装置23包含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和天线主体部50。
如图3(a)所示,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包含第1、第2、第3、第4端子311,312,313,314。第1及第3端子311,313被电气连接在第1发送电路20。在第1发送电路20中,将第1端子3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在该第1端子311和第3端子313之间。第2及第4端子312,314彼此被电气连接。另外,第1-第4端子311-314为阴端子。
如图4(a)所示,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的盒体33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矩形开口部331。盒体33收容着第1-第4端子311-314。将盒体33从开口部侧331、即车辆前方观察时,第1-第4端子311-314从左侧朝向右侧以第1端子311,第2端子312,第3端子313,第4端子314的顺序排成一条直线状。在盒体33内表面的左上角部上形成有凸部34。
如图3(b)所示,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包含第1、第2、第3、第4端子411,412,413,414。第1及第4端子411,414被电气连接在第2发送电路22。第2发送电路22将第1端子4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在该第1端子411和第4端子414之间。第2及第3端子412,413彼此被电气连接。另外,第1-第4端子411-414为阴端子。
如图4(a)所示,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的盒体43具有与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的盒体33相同的结构。即、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的盒体43具有朝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矩形开口部431。盒体43收容着第1-第4端子411-414。将盒体43从开口部431侧、即车辆前方观察时,第1-第4端子411-414从左侧朝向右侧以第1端子411,第2端子412,第3端子413,第4端子414的顺序排成一条直线状。在盒体43的内表面的左上角部上形成有凸部44。另外,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相当于第2端子部。凸部34,44相当于卡合部。
如图3(a)及图3(b)所示,天线主体部50包含:天线侧连接器部51,其包含第1、第2、第3、第4端子511,512,513,514;以及发送LF带的无线信号的LF天线52。另外,天线侧连接器部51相当于第1端子部。LF天线52相当于天线部。
第1-第4端子511-514为阳端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第4端子511-514可以分别连接到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的第1-第4端子311-314。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1-第4端子511-514可以分别连接到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的第1-第4端子411-414。
如图4(b)所示,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盒体53具有矩形开口部531。盒体53收容着第1-第4端子511-514。将盒体53从开口部531侧观察时,第1-第4端子511-514从右侧朝向左侧以第1端子511,第2端子512,第3端子513,第4端子514的顺序排成一条直线状。在盒体53内表面的右上角部上形成有凹部54。另外,凹部54相当于被卡合部。
如图3(a)及如图3(b)所示,LF天线52包含第1及第2天线521,522。第1及第2天线521,522分别包含棒状天线,该棒状天线以在由铁素体等的磁性体而形成的芯上巻绕电线(线圈)的方式构成。第1天线52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到第1及第2端子511,512。第2天线52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到第3及第4端子513,514。另外,如图2(b)所示,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2个轴线彼此正交。第1天线521在安装到车辆时具有与轴线正交的方向、即具有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指向性,第2天线522与第1天线521同样,在安装到车辆时具有与轴线正交的方向、即具有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指向性。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各个轴线相对于沿车辆的行驶方向延伸的直线线对称。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线圈巻绕方向为一致。
(天线装置的作用)
以下,对第1及第2天线装置21,23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a)及图3(b)所示,无线发送应答要求信号Srq的天线主体部50为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双方的通用结构。所以,天线主体部50可以安装到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任意一方。因此,没有将天线主体部50安装到错误的连接器部的情况。
如图4(a)所示,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盒体33,43内表面的左上角部上形成有凸部34,44。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盒体53内表面的右上角部上形成有凹部54。由此,如果不对应各个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凹部54和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凸部34,44话,就不能将天线主体部50安装到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上。所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当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安装到天线主体部50时,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第1端子511连接到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第1端子311,411。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第2端子512连接到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第2端子312,412。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第3端子513连接到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第3端子313,413。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第4端子514连接到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第4端子314,414。另外,如果想把该组合以外的端子彼此连接,由于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各个盒体33,43的凸部34,44干扰到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盒体53,所以不能将其连接。
如图3(a)所示,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的第1及第3端子311,313被电气连接到第1发送电路20。第2及第4端子312,314彼此被电气连接。第1发送电路20将第1端子3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于该第1端子311和第3端子313之间。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的第1及第4端子411,414被电气连接到第2发送电路22。第2及第3端子412,413彼此电气连接。第2发送电路22将第1端子4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于该第1端子411和第4端子414之间。所以,如图5(a)及图5(b)中的箭头所示,在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天线521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1天线521上以相同的方向施加有应答要求信号Srq。因此,如图2(a)所示,由构成各个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的第1天线521而形成的磁场分布具有朝向车辆的前方的指向性。另一方面,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2天线522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2天线522上以相反方向施加有应答要求信号Srq。由此,如图2(a)所示,由构成各个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的第2天线522形成的磁场分布具有朝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指向性。即、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2天线的指向性的朝向与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2天线522的指向性的朝向相反。第1发送天线装置21形成的磁场分布、即通信区域S1具有合成了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2个指向性的指向性。第2发送天线装置23形成的通信区域S2具有合成了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2个指向性的指向性。因此,第1发送天线装置21形成的通信区域S1和第2发送天线装置23形成的通信区域S2以夹着车辆的方式左右对称。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所示出的效果。
(1)将无线发送应答要求信号Srq的天线主体部50作为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双方的通用结构。所以,天线主体部50可以安装到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任意一方。因此,不可能有将天线主体部50安装到错误的连接器部上的情况。天线主体部50被安装在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上。天线主体部50也可以安装在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具有与被设置在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上的端子的接线结构不同的接线结构。通过该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和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的接线结构的不同,在本例中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天线521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1天线521上以相同的方向施加有应答要求信号Srq。另一方面,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2天线522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2天线522上则以相反的方向施加有应答要求信号Srq。由此,第1发送天线装置21形成的通信区域S1与第2发送天线装置23形成的通信区域S2以夹着车辆的方式左右对称。
(2)在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盒体33,43内表面的左上角部上设置有凸部34,44。另一方面,在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盒体53内表面的右上角部上设置有凹部54。由此,如果没有对应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凹部54和各个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凸部34,44的话,就不能将天线主体部50安装到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上。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变更为以下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天线主体部50具有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2轴天线,但也可以为3轴。如图6(a)及图6(b)所示,除了第1及第2天线521,522还设有第3天线523。第3天线523的两端部被连接到第5及第6端子515,516。在该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第1车辆侧连接器部31上设置第5及第6端子315,316。将第1及第6端子311,316电气连接在第1发送电路20。第2及第4端子312,314彼此电气连接。第3及第5端子313,315彼此电气连接。第1发送电路20将第1端子3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在该第1端子311和第6端子316之间。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41上设置第5及第6端子415,416。将第1及第6端子411,416电气连接在第2发送电路22。第2及第3端子412,413彼此电气连接。第4及第5端子414,415彼此电气连接。第2发送电路22将第1端子411作为上游侧,将应答要求信号Srq施加在该第1端子411和第6端子416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1及第3天线521,523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1及第3天线521,523上以相同的方向施加有应答信号Srq。另一方面,构成第1发送天线装置21的第2天线522和构成第2发送天线装置23的第2天线522上以相反的方向施加有应答要求信号Srq。这样,由于即使天线主体部50为3轴的情况下,也能够逆转只施加于一个轴的信号的方向,所以能够容易地把通信区域作为左右对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各个凸部34,44及天线侧连接器51的盒体53的凹部54。即使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的效果。
在上述事实方式中,第1及第2车辆侧连接器部31,41的各个第1-第4端子311-314,411-414为阴端子,天线侧连接器部51的第1-第4端子511-514为阳端子,但是此关系也可以相反。即使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发送天线装置21被设置在左前侧的车门把手18中,第2发送天线装置23被设置在右前侧的车门把手19中,但是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左后侧的车门把手及右后侧的车门把手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天线521,522为在由铁素体等的磁性体而成的芯上巻绕2个电线(线圈)而形成的棒状天线,但是也可以是省略了磁性体的线圈天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天线521的轴线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第2天线522的轴线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但是也可以朝除此以外的方向延伸。只要第1及第2天线521,522的轴线相对于朝车辆的行驶方向延伸的直线线对称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发送天线装置21,23分别被设置在驾驶席侧及助手席侧的车门把手18,19中,但是也可以将其分别设置在,设置在后部座席的车门上的车门把手中。不仅限于车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部位上。例如也可以设置在左右的支柱、或车门反光镜等。由此,也可以在车室内形成通信区域。即使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天线装置,以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地设置在车辆的两侧部上、且与便携设备形成2个通信区域,其中,
所述车辆用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装置,其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上;以及
第2天线装置,其被设置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1侧部不同的第2侧部上,
各个所述第1天线装置及所述第2天线装置包含:
天线主体部,其包含天线部和第1端子部,所述天线部具有至少2个天线线圈,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彼此相交,所述第1端子部包含分别被设置在各个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两端部上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
第2端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且包含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第1端子上的多个第2端子,
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第1接线结构,
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且与所述第1接线结构不同的第2接线结构,
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和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
所述第1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巻绕方向、和所述第2天线装置的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巻绕方向一致,
在具有所述线对称关系的2组天线线圈中的1组天线线圈上的信号施加方向相反,并且在另1组天线线圈上的信号施加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1端子部及所述第2端子部中的一方包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只对被设置在另一方的被卡合部进行卡合,
只有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所述多个第1端子和所述多个第2端子被连接。
3.一种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上,其中,
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包含:天线主体部,其包含天线部和第1端子部,所述天线部具有至少2个天线线圈,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至少2个轴线彼此相交,所述第1端子部包含分别被设置在各个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两端部上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
第2端子部,其被设置在车辆上,且包含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第1端子上的多个第2端子,
所述第2端子部具有串联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的第1接线结构、及串联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线圈且与所述第1接线结构不同的第2接线结构的其中之一,
所述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侧部上,且所述天线主体部被结合在具有所述第1接线结构的所述第2端子部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具有第1指向性,
所述发送天线装置被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2侧部上,且所述天线主体部被结合在具有所述第2接线结构的所述第2端子部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天线装置具有第2指向性,
所述第1指向性的朝向和所述第2指向性的朝向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线对称。
CN201310616418.0A 2012-11-30 2013-11-27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Pending CN1038554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2894 2012-11-30
JP2012262894A JP2014108667A (ja) 2012-11-30 2012-11-30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5475A true CN103855475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2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6418.0A Pending CN103855475A (zh) 2012-11-30 2013-11-27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2513A1 (zh)
JP (1) JP2014108667A (zh)
CN (1) CN1038554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7408A (zh) * 2014-07-31 2017-03-2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通过磁耦合的通信设备
CN113646499A (zh) * 2019-06-11 2021-11-12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两个通信机构的门把手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724B (zh) * 2017-07-10 2022-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和工参数据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562B2 (ja) * 1985-08-12 1994-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ンテナ
JPH10292702A (ja) * 1997-04-21 1998-11-04 Aisin Seiki Co Ltd ドア近接通信装置および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
JP3648396B2 (ja) * 1998-12-02 2005-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
FR2802344B1 (fr) * 1999-12-10 2002-02-01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systeme d'acces selectif dit "mains libres"
US6563474B2 (en) * 2000-12-21 2003-05-13 Lear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device having multiple inductive coil antenna
JP4519188B2 (ja) * 2006-04-07 2010-08-04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コイル
US9158290B2 (en) * 2009-12-16 2015-10-13 Robert Bosch Gmbh Magnetic fiel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7408A (zh) * 2014-07-31 2017-03-2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通过磁耦合的通信设备
CN106537408B (zh) * 2014-07-31 2019-07-1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通过磁耦合的通信设备
CN113646499A (zh) * 2019-06-11 2021-11-12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两个通信机构的门把手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2513A1 (en) 2014-06-05
JP2014108667A (ja) 201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5909B2 (en) Vehicle system and vehicle module
EP2882618A1 (de) Positionierung mit funkbasiertem schliesssystem
US10099634B2 (en) Wire harness
CN111114348B (zh) 位置对准方法、磁场检测设备和位置对准设备
US10661729B2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US9908424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10583791B2 (en) Wire harness
US9520916B2 (en) Vehicula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tter
CN108462262A (zh) 位置对准方法和设备
CN103855475A (zh) 车辆用天线装置及发送天线装置
CN102934305A (zh) 线束和装配该线束的方法
US10919462B2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US10464504B2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EP3214826B1 (en) Wired-wireless hybr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d-wireless hybri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6143505A1 (ja) 自動車用配電装置
CN107539241B (zh) 线束
CN102820539B (zh)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汽车
US10464509B2 (en) Electrical equipment module
US11052837B2 (en) Wire harness
CN104685796B (zh) 通信系统
CN105281267A (zh) 电气接线箱
JP5416061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575437B2 (en) Wiring harness with integrated two-way in-line connection capability
US10796843B2 (en) Antenna coil and antenna device
JP2014043207A (ja) 通信システム、車載通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