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1407A -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1407A
CN103841407A CN201410124059.1A CN201410124059A CN103841407A CN 103841407 A CN103841407 A CN 103841407A CN 201410124059 A CN201410124059 A CN 201410124059A CN 103841407 A CN103841407 A CN 103841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visual range
distance
us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40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1407B (zh
Inventor
林弘哲
林书维
何昇儒
王智杰
邱家祥
吴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4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02Specific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not covered by G06F3/01 - G06F3/16
    • G06F3/005Input arrangements through a video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68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wo or more view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Abstract

一种显示系统,其包含影像处理装置以及立体显示装置。影像处理装置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第一群组,并设定距离第一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物体为第一物体。立体显示装置根据第一群组及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Description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系统及调整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可视范围的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的播放模式由传统的二维(TwoDimension,2D)影像播放模式,逐步进展到三维(Three Dimension,3D)影像播放模式。尤其在2009年阿凡达上映后,更引领一股3D影像风潮,显示产业的厂商纷纷推出3D显示器,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一般3D显示器在显示影像时,于显示周期的交错处,将产生重复出现的3D视觉区域,此区域可称为影像错误区(Dead Zone),当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中,其观赏到的影像为错误的影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仍未发展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借以改善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一技术态样是关于一种显示系统,其包含影像处理装置以及立体显示装置。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上述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第一群组,并设定距离第一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物体为第一物体。立体显示装置根据第一群组的位置及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另一技术态样是关于一种显示系统,其包含影像处理装置以及立体显示装置。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上述立体显示装置根据第一群组的位置及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再一技术态样是关于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
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第一群组;
设定距离第一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物体为第一物体;以及
根据第一群组的位置及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借由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借以改善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中,将观赏到错误影像的问题。
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及其他发明目的,以及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2A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2B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2C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3C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
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
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
图5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
图5C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
图6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流程图。
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元件并未依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特征与元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指称相似的元件/部件。
【符号说明】
110:影像处理装置            320:第二群组
120:立体显示装置            350:第三群组
210:第一群组                600: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211、212、221、222:使用者   610~640:步骤
220:第二群组                700: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310:第一群组                710~730:步骤
311、312、321、322、         800、850、900:使用者
331、341: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该多个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除非本说明书另有定义,此处所用的科学与技术词汇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理解与惯用的意义相同。此外,在不和上下文冲突的情形下,本说明书所用的单数名词涵盖该名词的多个型;而所用的多个名词时亦涵盖该名词的单数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立体显示装置120所提供的可视范围以实线箭头表示,此可视范围的夹角为θ。在图中,可以看出使用者800及900皆分别位于可视范围的二个边界,此些边界处为显示系统的显示周期的交错处,而交错处会产生重复出现的视觉区域,称为影像错误区(Dead Zone)。由于使用者800及900处于影像错误区中,其观赏到的影像为错误的影像。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系统的机制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此机制将于后文中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影像处理装置110用以撷取并处理多个使用者800、850、900的影像,以取得上述使用者800、850、900的位置。为使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机制更易于理解,请参阅图2A~2C,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如图2A所示,在影像处理装置110取得使用者的位置后,影像处理装置110根据上述使用者的位置,以将使用者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Dpre的使用者们设定为第一群组。例如使用者211、212之间的距离D1小于预设距离Dpre,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使用者211、212为第一群组210。此外,影像处理装置110更设定距离第一群组210最近的使用者221为第一使用者。
接着,请参阅图2B,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群组210的位置及第一使用者221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或可称为2倍的r1)。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仅有使用者211、212及221,借由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上述机制,立体显示装置120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如此,当可确保所有使用者211、212及22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而能看到正确的3D影像。换言之,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上述机制是将可视范围2r1的边界处(影像错误区)移至无使用者的区域,借以避免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而观赏到错误影像的状况。在一实施例中,立体显示装置120可以柱状透镜式显示装置来实作,或以屏障式显示装置来实作,然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120并不以上述电子元件种类为限,熟习此技艺者当可选择性地采用可显示立体画面的电子元件以实现本发明。
详细而言,上述调整可视范围的机制如后文所示,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第一群组210的中心点p1至第一群组210与第一使用者221的中心点p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r1,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距离r1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而确保所有使用者211、212及22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距离r1可设定为可视范围2r1的半径。
请参阅图2B,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为211、212、221及222,则立体显示装置120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后,使用者222依然位于可视范围2r1的边界(影像错误区),使用者222将观赏到错误的影像。为避免上述情形,在一实施例中,影像处理装置110更用以判断使用者211、212、221及222的位置是否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若否,请参照图2C,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距离第一使用者221最近的使用者222为第二使用者。随后,影像处理装置110将第一使用者221及第二使用者222设定为第二群组220,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群组210的位置及第二群组220的位置以调整原可视范围2r1为可视范围2r2(或可称为2倍的r2)。如此,当可确保所有使用者211、212、221及222均位于可视范围2r2内,而能看到正确的3D影像。
详细而言,请继续参照图2C,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第二群组220的中心点p4至第一群组210与第二群组220的中心点p3的距离为第二距离r2,再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二距离r2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而确保所有使用者211、212、221及222均位于可视范围2r2内。
为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机制更包含另一种态样,请参阅图3A~3C,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可视范围的调整机制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取得使用者的位置后,影像处理装置110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以将使用者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Dpre的使用者们,依照群聚关系分别设定为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例如使用者311、312之间的距离D1小于预设距离Dpre,且使用者311、312两者较为靠近(群聚),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使用者311、312为第一群组310,而使用者321、322之间的距离D2小于预设距离Dpre,且使用者321、322两者较为靠近(群聚),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使用者321、322为第二群组320。
随后,请参阅图3B,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群组310的位置及第二群组320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或可称为2倍的r1)。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仅有使用者311、312、321、322及331,借由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上述机制,立体显示装置120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如此,当可确保所有使用者311、312、321、322及33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而能看到正确的3D影像。换言之,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上述机制是将可视范围2r1的边界处(影像错误区)移至无使用者的区域,借以避免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而观赏到错误影像的状况。
详细而言,上述调整可视范围的机制是为影像处理装置110将第一群组310及第二群组320中,使用者距离较大者设定为主要群组320,另一者设定辅助群组310,并设定主要群组320的中心点p1至主要群组320与辅助群组310的中心点p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r1,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距离r1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而确保所有使用者311、312、321、322及33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距离r1可设定为可视范围2r1的半径。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B,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为311、312、321、322、331及341,则立体显示装置120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后,使用者341依然位于可视范围2r1的边界(影像错误区),使用者341将观赏到错误的影像。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更用以判断使用者311、312、321、322、331及341的位置是否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若否,影像处理装置110将辅助群组310及距离辅助群组310最近的群组或使用者其中之一设定为第三群组。例如,距离辅助群组310最近的群组或使用者为群组320。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将辅助群组310与群组320设定为第三群组350,并设定距离第三群组350最近的使用者331为第二使用者。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三群组350的位置及第二使用者331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或可称为2倍的r2)。
详细而言,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第三群组350的中心点p3至第三群组350与第二使用者331的中心点p4的距离为第二距离r2,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二距离r2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而确保所有使用者311、312、321、322、331及341均位于可视范围2r2内。
请参阅图4A及图4B,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调整立体显示装置120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在图4A及图4B中,立体显示装置120是以屏障式显示器为例。请一并参照图2B、3B及4A,当屏障式显示器欲调整其可视范围时,屏障式显示器可将其周期结构间距调整为间距Pitch1,以将其可视范围相应地调整为可视范围2r1。接着,请一并参照图2C、3C及4B,当屏障式显示器欲调整其可视范围时,屏障式显示器可将其周期结构间距调整为间距Pitch2,以将其可视范围2r1相应地调整为可视范围2r2
图5A至图5C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平移立体显示装置120的可视范围的示意图。在图5A至图5C中,立体显示装置120是以屏障式显示器为例。相较于前述调整可视范围大小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显示系统更可借由平移屏障式显示器中的周期结构,以将可视范围进行平移,而确保使用者皆位于可视范围内。图示以屏障式显示器为例,请参照图5A及图5B,屏障式显示器中的周期结构由图5A所示的位置A平移至图5B所示的位置B,同时,图5C所示的屏障式显示器的可视范围相应地由可视范围AA’位移至可视范围BB’。依此,屏障式显示装置120当可将可视范围平移至使用者所在位置。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显示系统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单独或合并采用调整可视范围的大小的方式或平移可视范围的方式,而确保所有使用者均位于可视范围内。
图6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10:撷取并处理多个使用者的影像,以取得使用者的位置;
步骤620: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使用者们设定为第一群组;
步骤630:设定距离第一群组最近的使用者为第一使用者;以及
步骤640:根据第一群组的位置及第一使用者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更易于理解,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2A至2C。于步骤610中,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以撷取并处理多个使用者的影像,以取得使用者的位置。请参阅步骤620,可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以将使用者间的距离D1小于预设距离Dpre的使用者们211、212设定为第一群组210。随后,在步骤630中,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距离第一群组210最近的使用者221为第一使用者。再者,如步骤640所示,可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群组210的位置及第一使用者221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2r1(或可称为2倍的r1)。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仅有使用者211、212及221,借由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可视范围将被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如此,当可确保所有使用者211、212及22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而能看到正确的3D影像,借以避免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而观赏到错误影像的状况。
在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2B,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更包含: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第一群组210的中心点p1至第一群组210与第一使用者221的中心点p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r1;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距离r1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C。若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为使用者211、212、221及222,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更包含: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判断使用者211、212、221及222的位置是否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若否,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将第一使用者221及距离第一使用者221最近的使用者222设定为第二群组220;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群组210的位置及第二群组220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
于再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2C。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600更包含: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以设定第二群组220的中心点p4至第一群组210与第二群组220的中心点p3的距离为第二距离r2;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二距离r2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或可称为2倍的r2)。
图7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10:撷取并处理使用者的影像,以取得使用者的位置;
步骤720: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以将小于预设距离的使用者们分别设定为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以及
步骤730:根据第一群组的位置及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可视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更易于理解,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3A至3C。于步骤710中,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以撷取并处理使用者的影像,以取得使用者的位置。随后,请参阅步骤720,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以将使用者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Dpre的使用者们,依照群聚关系分别设定为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请参阅图3A,使用者311、312间的距离D1小于预设距离Dpre,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使用者311、312为第一群组310,而使用者321、322间的距离D2小于预设距离Dpre,因此,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使用者321、322为第二群组320。
请参阅图3B及步骤730,可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以根据第一群组310的位置及第二群组320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仅有使用者311、312、321、322及331,借由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可视范围可被调整为可视范围2r1,如此,当可确保所有使用者311、312、321、322及331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而能看到正确的3D影像,借以避免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而观赏到错误影像的状况。
在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3B,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更包含: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将第一群组310及第二群组320中,使用者距离较大者设定为主要群组320,另一者设定为辅助群组310;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主要群组320的中心点p1至主要群组320与辅助群组310的中心点p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r1;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一距离r1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1(或可称为2倍的r1)。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3C。若假设在显示系统前的使用者为使用者311、312、321、322、331及341,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更包含:可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判断使用者311、312、321、322、331及341的位置是否均位于可视范围2r1内;若否,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将辅助群组310及距离辅助群组310最近的群组320设定为第三群组350;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距离第三群组350最近的使用者331为第二使用者;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三群组350的位置及第二使用者331的位置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或可称为2倍的r2)。
于再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3C。本发明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700更包含:借由影像处理装置110设定第三群组350的中心点p3至第三群组350与第二使用者331的中心点p4的距离为第二距离r2;以及借由立体显示装置120根据第二距离r2以将可视范围调整为可视范围2r2
如上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皆可由软件、硬件与/或轫体来执行。举例来说,若以执行速度及精确性为首要考量,则基本上可选用硬件与/或轫体为主;若以设计弹性为首要考量,则基本上可选用软件为主;或者,可同时采用软件、硬件及轫体协同作业。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的该多个例子并没有所谓孰优孰劣的分,亦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熟习此项技艺者当视当时需要弹性设计的。
再者,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明白,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中的各步骤依其执行的功能予以命名,仅是为了让本案的技术更加明显易懂,并非用以限定该多个步骤。将各步骤予以整合成同一步骤或分拆成多个步骤,或者将任一步骤更换到另一步骤中执行,皆仍属于本揭示内容的实施方式。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实施例借由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借以改善使用者处于影像错误区中,会观赏到错误影像的问题。
虽然上文实施方式中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悖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形下,当可对其进行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附随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其中该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一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一第一群组,并设定距离该第一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物体为一第一物体;以及
一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一可视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设定该第一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一群组与该第一物体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一距离,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一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设定为该可视范围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用以判断该多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均位于该可视范围内,若否,该影像处理装置将该第一物体及距离该第一物体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第二物体设定为一第二群组,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设定该第二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一群组与该第二群组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二距离,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二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显示装置是借由调立体显示装置的周期结构间距,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7.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其中该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一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一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以及
一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一可视范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将该第一群组及该第二群组中,该多个物体距离较大者设定为一主要群组,另一者设定为辅助群组,并设定该主要群组的中心点至该主要群组与该辅助群组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一距离,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一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设定为该可视范围的半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用以判断该多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均位于该可视范围内,若否,该影像处理装置将该辅助群组及距离该辅助群组最近的群组或该多个物体其中之一设定为一第三群组,并设定距离该第三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物体为一第二物体,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三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物体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设定该第三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三群组与该第二物体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二距离,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根据该第二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显示装置是借由调整该立体显示装置的周期结构间距,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3.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
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一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一第一群组;
设定距离该第一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物体为一第一物体;以及
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一可视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设定该第一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一群组与该第一物体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一距离;
其中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的步骤包含:
根据该第一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判断该多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均位于该可视范围内;
若否,将该第一物体及距离该第一物体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第二物体设定为一第二群组;以及
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设定该第二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一群组与该第二群组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二距离;
其中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一物体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的步骤包含:
根据该第二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7.一种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撷取并处理多个物体的影像,以取得该多个物体的位置;
根据该多个物体的位置,以将小于一预设距离的该多个物体设定为一第一群组及一第二群组;以及
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一可视范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将该第一群组及该第二群组中,该多个物体距离较大者设定为一主要群组,另一者设定为辅助群组;以及
设定该主要群组的中心点至该主要群组与该辅助群组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一距离;
其中根据该第一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群组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的步骤包含:
根据该第一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判断该多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均位于该可视范围内;
若否,将该辅助群组及距离该辅助群组最近的群组或该多个物体其中之一设定为一第三群组;
设定距离该第三群组最近的该多个物体中的一物体为一第二物体;以及
根据该第三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物体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设定该第三群组的中心点至该第三群组与该第二物体的中心点的距离为一第二距离;
其中根据该第三群组的位置及该第二物体的位置以调整该可视范围的步骤包含:
根据该第二距离以调整该可视范围。
CN201410124059.1A 2013-12-20 2014-03-28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Active CN103841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7574A TWI549476B (zh) 2013-12-20 2013-12-20 顯示系統及調整可視範圍的方法
TW102147574 2013-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1407A true CN103841407A (zh) 2014-06-04
CN103841407B CN103841407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80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4059.1A Active CN103841407B (zh) 2013-12-20 2014-03-28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01141B2 (zh)
CN (1) CN103841407B (zh)
TW (1) TWI549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5692B2 (en) * 2015-07-23 2020-10-06 Interdigital Madison Patent Holdings, Sas Automatic settings negotiation
JP2021170146A (ja) * 2018-06-13 2021-10-2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603A (zh) * 2011-02-20 2012-08-2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处理多视角内容的播放方法与播放装置
CN103327349A (zh) * 2012-03-19 2013-09-25 Lg电子株式会社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和调整显示图像的最佳点的位置的方法
EP2672716A2 (en) * 2012-06-08 2013-12-11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7291A (en) 1996-09-12 1998-03-18 Sharp Kk Observer tracking directional display
US7561217B2 (en) 2004-09-09 2009-07-1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ecision 2D/3D viewing with an adjustable backlight unit
JP4489718B2 (ja) * 2006-03-27 2010-06-23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U2541936C2 (ru) 2008-10-28 2015-02-2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Система трехмер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US8659670B2 (en) * 2009-04-20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tion information assisted 3A techniques
JP5494284B2 (ja) * 2010-06-24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及び立体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098931B2 (en) * 2010-08-11 2015-08-04 Apple Inc. Scanning projectors and image capture modules for 3D mapping
US8570320B2 (en) * 2011-01-31 2013-10-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model in gameplay
TWI545947B (zh) * 2011-04-08 2016-08-11 南昌歐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具有影像擷取及分析模組之顯示裝置
US9440144B2 (en) * 2011-04-21 2016-09-13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User identified to a controller
JP5957892B2 (ja) * 2012-01-13 2016-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TWI515457B (zh) 2013-01-23 2016-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多視點三維顯示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603A (zh) * 2011-02-20 2012-08-2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处理多视角内容的播放方法与播放装置
CN103327349A (zh) * 2012-03-19 2013-09-25 Lg电子株式会社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和调整显示图像的最佳点的位置的方法
EP2672716A2 (en) * 2012-06-08 2013-12-11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77827A1 (en) 2015-06-25
TW201526607A (zh) 2015-07-01
TWI549476B (zh) 2016-09-11
US9501141B2 (en) 2016-11-22
CN103841407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868B (zh) 用于校准成像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US9766721B2 (en) Method, video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simple air mouse
CN104618642A (zh) 拍照终端及终端拍照控制方法
US20140267593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741229A (zh) 实现人脸图像快速融合的方法
EP2395760A3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Stereoscopic Display Control Method, Stereoscopic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Control System
US950818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3D image thereof
EP2252070A3 (en)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capable of providing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CN110286899B (zh) 应用程序显示界面的编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2012002683A (ja) ステレオ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ステレオ画像処理装置
CN103248824A (zh) 一种摄像头拍摄角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摄像系统
TW201137668A (en)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EP2394716A3 (en) Image generation system, program product, and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for video games
WO2018098772A1 (zh) 视点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081307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3841407B (zh) 显示系统及调整可视范围的方法
EP2919187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150051724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double contour of an object
JP4775903B2 (ja) 多視点画像を用いた自由視点画像生成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48039B (zh) 手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50692A (zh) 一种照片美化过程中的画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227844A (zh) 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5491183A (zh) 电子设备
CN105338261B (zh) 一种传输图片相关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1262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