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1967B -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1967B
CN103831967B CN201310608779.0A CN201310608779A CN103831967B CN 103831967 B CN103831967 B CN 103831967B CN 201310608779 A CN201310608779 A CN 201310608779A CN 103831967 B CN103831967 B CN 103831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ing bar
connection element
mover
stretch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8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1967A (zh
Inventor
克劳斯·福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831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1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1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19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29C49/1202Means for fixing the stretching rod to the driving means, e.g. clamping means or bayonet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2Drive means therefor
    • B29C49/123Electric drives, e.g. linear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用于将受到压力下的流动介质引入一预成型件内部空间的吹塑装置,以及至少一用于在一扩张工序中拉伸预成型件的拉伸装置,其中,该吹塑装置包括至少一吹塑喷嘴活塞,且该拉伸装置包括至少一拉伸杆,该拉伸杆至少部分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可线性移动地穿过该吹塑喷嘴活塞的一通孔,而且该拉伸杆有效连接在一拉伸杆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至少一拉伸杆支承元件设置在该通孔的区域内,以便于引导该拉伸杆。该设备结构简易,且具有少量结构元件,以便于减少设备的产品成本,装配成本和维护成本,且该设备本身也设计成使得该拉伸杆能被简单替换,污染该拉伸杆的零件的出现也被减少。

Description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成容器的容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成容器的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用于将压力下的流动介质引入一预成型件内部空间的吹塑装置,以及至少一用于在一扩张工序中拉伸预成型件的拉伸装置。
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除了一吹塑装置,还具有一拉伸装置。因此该容器处理设备较佳的是一用于拉伸吹塑或扩张一预成型件的拉伸/吹塑设备,而且特别地,使一塑料预成型件成为一容器,特别地,是一塑料容器,比如一饮料瓶。
例如在WO2008098565中已知,有一种具有一拉伸装置和一吹塑装置的拉伸/吹塑设备,该拉伸/吹塑设备分别包括多个零件和元件,比如除其他之外,包括一螺纹杆以及通过一连接元件与其连接的拉伸杆传送工具,该拉伸杆传送工具用于分别将拉伸杆移入一待扩张的预成型件,或将拉伸杆移出扩张后的容器,或者包括一设置在一马达的轴和该螺纹杆之间的联轴器,以便于确保不仅有一吹塑工序,还包括一扩张预成型件的拉伸工序。从WO2008098565中的拉伸/吹塑设备清楚明显可知,一独立的或额外的直线导轨总是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中,不得不额外设置覆盖原件,以防止该拉伸杆被螺纹杆所污染。另外,WO2008098565中的拉伸/吹塑设备的复杂设计妨碍了拉伸杆简单快速的替换以及必要时的廉价方式。实际上,该拉伸杆设置在独立装置间,比如分别地是气动阀或者拉伸杆传送工具,以及气动块,在这种方式下,为了对拉伸杆进行替换,大量结构元件的耗时拆卸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在EP0577384A1中也展示了一种拉伸/吹塑设备的对比的复杂设计,该设计包括公开了一种以直线方式引导一传送工具上的拉伸杆的设置,该传送工具轮流运作的与一螺纹杆连接,该螺纹杆是与一马达的的轴相连接的,这种方式下,该传送工具随着该螺纹杆的旋转运动,以一平移的方式上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该螺纹杆的一额外的直线导轨,即该传送工具和螺纹杆互相影响,结果使得EP0577384A1中的拉伸/吹塑设备不仅昂贵和保养密集,而且也不能使该拉伸杆快速简便的更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处理设备,特别地,是一种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为容器的拉伸/吹塑设备,特别地,相对于前述的设备,该拉伸/吹塑设备以简易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形式的设计,且具有少量结构元件,以便于减少设备的产品成本,装配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在该种方式下,该设备本身也设计成使得该拉伸杆能被简单替换,而且在该方式下,特别地,污染该拉伸杆的零件的出现也被减少,以便于防止污染物,比如燃油、润滑油等,该些污染物能到达该拉伸杆,且由此到达被扩张的容器。
本发明的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成容器的容器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用于将受到压力的流动介质引入一塑料预成型件的内部空间的吹塑装置,以及至少一用于在一扩张工序中拉伸预成型件的拉伸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的吹塑装置包括至少一吹塑喷嘴活塞或者一吹塑喷嘴装置,且该拉伸装置包括至少一拉伸杆,该拉伸杆至少部分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可线性移动地穿过该吹塑喷嘴活塞的一通孔通孔,而且该拉伸杆有效连接在一拉伸杆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上。至少一拉伸杆支承元件(仅仅)设置在该通孔的区域内,以便于引导该拉伸杆。
该吹塑喷嘴活塞,较佳地,也用于引导该拉伸杆或者拉伸杆的移动,并且特别较佳的是,除了这一用于引导该拉伸杆的导向装置之外,不再有其他导向装置。也就是说,该吹塑喷嘴活塞是仅有的,用于引导该拉伸杆的移动的装置。
这样,较佳地,该拉伸杆直接地连接在该拉伸杆驱动装置的一部分或一个区域上,比如通过一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如卡口式连接或螺纹连接,或者也可通过一力配合的方式连接,例如一压配合的方式。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拉伸杆驱动装置是一能电力驱动的马达,特别是一直线马达,且特别是一管状直线马达。该马达较佳地除了动子之外,还有一定子,该定子较佳地围绕着该动子且是固定的。另外,该马达有助于使得保持低的导向负载。这样,一方面通过管状或管子形状的定子,另一方面通过该吹塑喷嘴活塞整体上保证了对该直线马达的动子与该拉伸杆的结合移动进行导向。
该已知为现有技术,且可以用于本发明中容器处理设备的管状直线马达包括磁铁,比如钕磁铁,该些磁铁被较佳地设置在一非磁性的钢管中。各个被设计成板状或环状的磁铁,较佳地,以极性相反的方式插入该(精密的)钢管中,以便于在钢管外侧形成一北极-南极-北极-南极的磁场设置。该定子较佳地具有一铁管,该铁管作为磁通量的搭铁(backiron)。较佳地一些线圈被设置在该铁管内,这些线圈设计成两相或三相的形式,且被安置在一个线圈支承上,该线圈支承同时具有滑动轴承的功能。
较佳地在该定子内线性移动的该动子至少在已确定的移动边界内移动经过该定子相应的定子孔,该动子较佳地包括一特别与该定子的端面相对应的连接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该动子和该拉伸杆的连接。该较佳地是杆状的动子,较佳地,包括一圆形的截面,然而也可以,使得该截面为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该定子的移动较佳地被该定子导向。
这样,可以使得该拉伸杆具有一圆形截面,在这种情况下,该拉伸杆的截面被较佳地设计成与该动子的截面对应的形状,以便于优选地允许该定子在该拉伸杆上的直接设置。
在一个该动子的(杆)直径大于该拉伸杆的直径的实施例中,由此可以以在该动子与该拉伸杆连接的端部(连接端)至少部分地设置有内螺纹,该拉伸杆与该动子连接的端部(连接端)至少部分地设置有外螺纹,该动子在该内螺纹处与该拉伸杆啮合。另外,也可以设置为压配合,以便使该拉伸杆的连接端被压入该动子的连接端的一凹处内。另外,也可以是粘合剂连接,焊接,插件连接等。然而,较佳地,选择那些能以无损坏的形式再次拆开的连接类型,以便于实现特别是拉伸杆的简单快速的替换。
通过沿着该动子的一纵向基本上线性的动子移动-比如朝着该待扩张的预成型件的方向或者其他方式-该拉伸杆同样沿着以待扩张的预成型件的方向表示的一纵轴,移入该预成型件的内部区域或从该内部区域移出。
因此,较佳地是只有一个该吹塑喷嘴活塞的通孔,该吹塑喷嘴活塞尤其同样地也可以朝着被扩张的容器的方向-或者其相反方向-进行线性移动,该开口通过作为该拉伸杆的直线导轨。
特别的,为了减少该拉伸杆穿过该吹塑喷嘴活塞的通孔的阻力,和/或确保对该拉伸杆的一已确定的导向或移动,较佳地,在该通孔内设置有至少一拉伸杆支承元件或者拉伸杆导向元件,该元件比如是直线导轨,比如滑动导轨或滚动导轨。该通孔较佳地具有一拉伸杆导套,这样通过低阻力材料的选择减少了滑动阻力产生的阻力。
该拉伸杆较佳地包括一孔,该孔沿着该拉伸杆纵向延伸,例如流动介质,比如用于将该预成型件扩张成容器的空气,或者甚至是消毒介质,比如消毒气,或者冷却介质等可以在该孔内流动或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容器处理设备包括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特别较佳地设置在该拉伸杆和该拉伸杆驱动装置之间,且特别地设置在该拉伸杆,和该拉伸杆驱动装置的动子或者该直线马达或马达的动子之间。然而,也可以使得该容器处理设备不具备该连接装置。
因此,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该动子和该拉伸杆之间通过该连接装置进行了非直接形式的连接。
该连接装置较佳地包括至少一动子连接元件和一拉伸杆连接元件,这样该动子连接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和至少一第一动力连接元件动力传输侧,且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和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
这样,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或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延伸向一平面,该平面平行于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送侧和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送侧延伸的平面。该两个侧面,即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和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或者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和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以这种方式在平面上延伸,即实质上互相一致的,且也是实质上互相保持同一距离。因此,实现了一种从该动子到该拉伸杆的无故障的力传递。
本方案中,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被这样定义,在该侧上首先施加有比如一压力,特别是在扩张工序中,即当该拉伸杆沿着容器的扩张方向移动时,特别是进入容器中移动时,或者首先施加有比如一拉力,特别是在扩张工序后,即在卸载工序中,当该拉伸杆沿着在初始位置的方向上的路径,从已扩张的容器中移出时。
因此,该连接装置的每个连接元件包括,特别地,至少一动力吸收侧和一动力输出侧。
该动子较佳地设置在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且该拉伸杆设置在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
这意味着,在扩张工序中,作为该动子线性移动的结果,压力沿着容器被扩张的方向,被施加在该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这样力就经由该动子连接元件,朝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方向传导,并从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传递到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该压力从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进一步朝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方向传导,并从该侧传导到连接在拉伸杆连接元件的第一动力输出侧的拉伸杆上。由此,由于该动子传递的压力,该拉伸杆移入了待扩张的容器中。
对应的适用于该动子受到拉力的情况,比如,在卸载工序中,此时该拉伸杆在扩张工序后,又被移出已扩张的容器。这种情况下的拉力通过该动子施加在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并经由该动子连接元件,朝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方向传导,之后传递到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拉力从该侧朝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方向传导,以便于使得该拉伸杆接收该拉力,结果产生了从已扩张容器出来的线性移动。这种情况下,然而有必要,至少在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和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力吸收侧设置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使得拉力可以不依靠额外的夹持元件进行传递。为此,可以使得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或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具有用于与相邻侧,即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或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嵌接的嵌接元件,或一相匹配的形式嵌接。
另外也可以,该拉伸杆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末端部分被插入该拉伸杆连接元件的一孔中,和/或该动子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末端部分被插入该动子连接元件的一孔中,以便于分别实现该些连接元件,与该动子或该拉伸杆之间的刚性或固定的连接。这种情况下的该些连接元件,与该动子或该拉伸杆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形状配合的连接或摩擦连接实现。在形状配合的连接中,相应的连接元件,比如以卡口式连接,能够实现该连接。
另外,也可以使得该些连接元件中的孔具有内螺纹,同时该动子或该拉伸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外螺纹,该些外螺纹可以和对应的内螺纹啮合。
由于该拉伸杆或该动子与相应的连接元件之间如此的设置或连接,优选地实现了独立零件的简单替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动子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拉伸杆连接元件的一凹处中。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外周方向上,该凹处至少局部地尤其至少该凹处的一区域大于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上延伸的该动子连接元件的外周,以便于至少限制该动子连接元件,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然而,也可以将该拉伸杆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动子连接元件的凹处中。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外周方向上,该凹处至少局部地尤其至少该凹处的一区域大于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上延伸的该动子连接元件的外周,以便于至少限制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然而,较佳地使得该连接装置,在该拉伸杆的纵向或移动方向上没有空隙。较佳地该移动方向也是待扩张的容器的纵向。
这两个连接元件的实施例被这样设计,该设计下它们至少部分互相啮合或互相插入。
为了特别实现该些连接元件在所述外周方向上的互相移动-外周方法是垂直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的方向-但是同时防止该些连接元件,朝基本上沿着或平行于该拉伸杆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和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力吸收侧之间没有必要的连接-对应连接元件的凹处,即该动子连接元件或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的凹处,具有两个设计为互相不同的区域。
于是,一连接元件的该凹处具有一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特别地可以接受其他的或第二连接元件,同时该第一区域被确定成在尺寸上较小,即只有该定子或该拉伸杆的至少一区域可以穿过该第一区域,同时插入该凹处的第二连接元件,不能穿过该凹处的第一区域。因此,特别地,一种保持原件或夹持元件,较佳地,至少部分沿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延伸,该保持原件或夹持元件通过该凹处的第一区域而形成。在该夹持元件的帮助下,防止各个连接元件主要在拉伸杆从扩张后的容器朝初始位置的方向收回的时候,-特别是在拉伸杆的移动方向上-发生滑动或者甚至释放。
另外,至少一第二动力吸收侧,即一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第一实施例)或者一第二动力输出侧,即第二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第二是实施例),通过该夹持元件而形成。
这种情况下的该第二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较佳地在一与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平行的平面上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与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接触。
在两个实施例中,该凹处的第一区域,较佳地,在垂直于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上,相对于该凹处的第二区域具有更小的外周,该凹处的第二区域本质上接受其他、第二连接元件,其中该凹处的两个区域较佳地具有一共同的中心中轴。整个凹处这样延伸,从对应的连接元件的表面开始,进入内部,在这种情况下该凹处的第一区域,从该连接元件的表面延伸到该凹处的第二区域,该凹处的第二区域本质上形成于该连接元件的内部。
因此该凹处的第一区域通过该凹处的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该凹处的区域共有的中心中轴或纵轴,与该动子和/或拉伸杆的一中心纵轴成一直线,该些各自的中心纵轴沿着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延伸。
较佳地-特别在该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使得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的至少一区域,和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的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接触,以便于至少在扩张工序中,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将该动子施加给连接元件的力(压力)传递到该拉伸杆。结果是推动该拉伸杆朝着待扩张的预成型件或容器的方向移动。
特别地-在该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案中-因此较佳地在卸载工序中,即在扩张工序之后,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的至少一区域与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区域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区域的一侧即该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基于该凹处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不同尺寸,将该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构成为一夹持元件,并安置在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上,以便于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将该动子施加给连接元件的力(拉力)传递到该拉伸杆。
与此相应的,尤其在该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案中,较佳地在卸载工序中,即在扩张工序之后,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与该动子连接元件区域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该动力连接元件区域的一侧即该第二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基于该凹处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不同尺寸,将该第二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构成为一夹持元件,并安置在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上(此处更确切地说是作为动力吸收侧工作),以便于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将该动子施加给连接元件的力(拉力)传递到该拉伸杆。
然而,也可以将该连接装置特别地设计成一卡口连接或卡口式连接的形式,在该情况下,该动子连接元件具有相应的凹处或导向装置或槽,其他连接元件的突出部,如拉伸杆连接元件的突出部,嵌接在该相应的凹处或导向装置或槽中或以相反的方式进行。本实施例中,可以删掉前述类型的凹处。
在一优选方法中,可以凭借两个连接元件进行该连接装置相应的组装,实现拉伸杆简单和快速的替换。
如已经提及的,该动子较佳地具有一中心纵轴,该动子的中心纵轴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延伸,且该动子的中心纵轴较佳地至少部分地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与该拉伸杆的中心纵轴成一直线,该拉伸杆的中心纵轴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延伸。
因此,优选地实现了该动子和该拉伸杆的无传动装置的连接。
在一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容器处理设备包括一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的移动方向延伸,且在该夹持机构上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引导和至少部分环绕该吹塑喷嘴活塞的一阀块装置,和/或至少部分环绕该拉伸杆驱动装置的一冷却装置。该拉伸杆的驱动装置的定子被优选地安装在一冷却套管中。
因此,较佳地,只有该阀块装置和/或该冷却装置被安装在该夹持机构上。该夹持机构不包括用于引导该拉伸杆的一导向装置的支承结构,特别是由于该拉伸杆本身仅仅通过设置在该吹塑喷嘴活塞的一开口通道内的拉伸杆支承装置或拉伸杆支承元件,被引导或安装。
为了定位,特别的,为了对该夹持机构上的该阀块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定中心,可以使得该夹持机构具有至少一沟槽,该沟槽较佳地,基本上至少部分地沿着该拉伸杆移动的方向延伸,且该阀块装置相应的凹处或马达定子的凹处甚至冷却装置的凹处嵌接在该沟槽中。因此,其中可以使得独立元件的对应通孔或孔相对于彼此,一致地安装或者定中心,这样该动子和该拉伸杆在朝着待扩张容器的方向上的线性移动以一无故障的方式实现了。
较佳地,在该冷却装置内部固定地设置该定子,其中该冷却装置特别用于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对该电机进行冷却,以防止该电机过热以及由此产生的电机损耗或电机停止运转。该动子的导向装置或者支承装置首先设置在该定子上,且特别是该定子的孔上。
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较佳地具有一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特别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阀块装置和该定子之间,以便于基本上完全环绕位于该拉伸杆和该动子之间的拉伸杆部件部分和动子部件分别和/或该连接装置,这样的结果是,阻止从外部落到该动子或拉伸杆上的污染物,通过该动子的移动进入到该定子和该定子的孔中,且由此进入该动子和该定子间的间隙中。该种马达间隙内的污染会对马达功率产生消极影响,由此比如使得产品成本增加。
另外,也可以使得该保护装置密封下述部件的移动空间:该动子和该拉伸杆和/或位于该动子和阀块装置之间或该动子和该吹塑喷嘴活塞之间的连接装置,这样清洁介质可以被引入该移动空间,由此任何污染都可以从该定子,特别是该定子的间隙中被冲掉。
可选的方案或者额外的,也可以使得整个容器处理设备设置在一洁净室内,该洁净室内通过清洁介质或者消毒气进行洁净或者消毒,以便于防止该些装置和/或待扩张的容器被脏污和/或污染。
在一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中,多个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以互相之间同一距离的方式设置在同一传送工具上,比如一吹塑轮或者一传送轮,或者一实质上相当于一传送带的一相应的传送装置。
特别地,该传送工具或者在一平行的面上延伸的传送工具,具有预设数量的吹塑成型站,该吹塑成型站特别地包括两个吹塑模具部件,该两个吹塑模具部件可以开或关,特别地,可以互相锁定。因此,较佳地使得每一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正好设置一吹塑模具。
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较佳地,至少一部分和/或在一段时间内设置在一洁净室中,该洁净室以这样的方式隔开了一外部空间或者一环境,该方式下洁净室基本上保持在消毒环境中,以便于至少在容器处理时实现一无污染区域。
本发明的容器处理设备较佳地是一容器处理系统的一部件,该容器处理系统可以具有多个以不同方式实现不同的容器处理的容器处理设备,比如加热,消毒,贴标签,灌装,封闭等。该容器处理系统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传输或支承各个容器处理设备的传送装置,例如传送轮、支承元件、星轮等,还包括用于夹持待扩张的预成型件,以及同样地夹持位于特定的处理该预成型件或容器的位置上且已扩张好的容器的传送装置,例如传送轮和/或传送带和/或传送轨道等。该传送装置同时用于将该些预成型件和容器,从该容器处理体统的进口处,运送到一第一容器处理设备,并从该第一容器处理设备处运送到另一装置中,如此继续直至最终运送到一出口处,以便于将该些处理过的容器从该容器处理系统中取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的设备,该容器处理设备以简易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形式的设计,且具有少量结构元件,以便于减少设备的产品成本,装配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在该种方式下,该设备本身也设计成使得该拉伸杆能被简单替换,而且在该方式下,特别地,污染该拉伸杆的零件的出现也被减少,以便于防止污染物,比如燃油、润滑油等,该些污染物能到达该拉伸杆,且由此到达被扩张的容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地、目的和特性将参照下文的描述和附图进行解释,下文的描述中,以示例的形式展示了本发明的一具有一吹塑装置、一拉伸装置以及一俩按揭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本方案中,可以用相同的标记标出图中与其功能相对应的零件,且没必要将该些部件在所有的图中标出和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的纵剖(移动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的局部纵剖(移动方向)示意图,用于显示一连接装置的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处理设备
2吹塑装置
3拉伸装置
4吹塑喷嘴活塞
5通孔
6拉伸杆
7拉伸杆驱动装置
7a定子
7b动子
7c定子孔
8拉伸杆支承元件
9连接装置
10阀块装置
10a阀块装置的孔
11冷却装置
12夹持机构
13动子支承元件
14吹塑喷嘴活塞支承元件
15保护层
20动子连接元件
20a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
20b动力输出侧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
21拉伸杆连接元件
21a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
21b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
21c拉伸杆连接元件孔
22凹处
22a第一区域
22b第二区域
23夹持突出部
24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
B移动方向
H冲程
L中心纵轴
U外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1的纵剖(移动方向B)示意图,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一吹塑装置2和一拉伸装置3。吹塑装置2,特别地,包括一阀块装置10和一吹塑喷嘴活塞4。吹塑喷嘴活塞4在其外周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被阀块装置10包围,吹塑喷嘴活塞4的外周方向垂直于拉伸杆6或动子7b的移动方向B。该吹塑喷嘴活塞可以被放置在该容器的一开口或承载环上,以便于吹塑喷嘴活塞施加吹塑空气。
阀块装置10较佳地,刚性连接在一夹持机构12上,且特别的是在夹持机构12的一底部区域与夹持机构12连接。夹持机构12同样至少部分地沿着一移动方向B延伸。
阀块装置10包括一基本上平行于移动方向B并且延伸穿过阀块装置10的孔10a,以便于在孔10a中容纳吹塑喷嘴活塞4,同时吹塑喷嘴活塞4沿着移动方向B,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阀块装置的孔10a,且也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穿过阀块装置的孔10a。吹塑喷嘴活塞4凭借相匹配的吹塑喷嘴活塞支承元件14,安装在阀块装置的孔10a中。吹塑喷嘴活塞支承元件14特别可以设计为导套的形式。也可以设置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以安装吹塑喷嘴活塞4,因此吹塑喷嘴活塞4的安装不应该限制于特定的支承元件14。
为此,吹塑喷嘴活塞4包括一通孔5或一孔通道5,该通孔5或一孔通道5相应地在移动方向B上延伸。
移动方向B定义为拉伸杆6的线性方向,或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动子7b的线性方向。拉伸杆驱动装置7会在后文进行更具体描述。因此,移动方向B特别地与拉伸杆6朝待扩张容器的移动方向,或者拉伸杆6移出已扩张容器的移动方向相匹配。由此,从图1中可见,移动方向B基本上对应一垂直的移动或垂直的移动方向。该移动方向根据待处理容器相对于该容器处理设备的设置方式而变化,或者根据该容器处理设备相对于待处理容器的方位而变化。在图1中,待处理的容器(图中未示出)从下方移到容器处理设备1,以便拉伸杆6在扩张工序中从上往下进行基本上垂直的线性定向运动并且在降压工序中从下往上进行基本上垂直的线性定向运动。本方案的该移动方向,较佳地,对应待处理容器的纵向。
拉伸杆6被引导穿过吹塑喷嘴活塞4的通孔5。拉伸杆6是通过合适的拉伸杆支承元件8引导或安装在通孔5内部,且在本发明中特定地通过该些拉伸杆支承元件8。用于安装拉伸杆6的拉伸杆支承元件8也可以是,比如分别是导轴衬或滑套,或者对应的滑动元件或滚动轴承。
在图1所示的容器处理设备1的实施例中,通孔5精确地包括两个拉伸杆支承元件,这种情况下,一拉伸杆支承元件8被直接设置在通孔5的进入区域,而第二个拉伸杆支承元件8基本上设置在中间,即在通孔5中穿过通孔的路程的一半处,以便于实现适当的引导或安装,且使得拉伸杆6穿过通孔5时的滑动尽可能的少磨损。
拉伸杆6连接在一连接装置9上,该连接装置9再和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动子7b连接,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特别地是一管状直线马达。这样,拉伸杆6因此有效地,通过连接装置9(间接地)连接在动子7b上。
在扩张工序或降压工序中,动子7b移动穿过一定子7a的定子孔7c,该定子7a也是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一个部件。本方案的定子孔7c也基本上沿着移动方向B延伸。
也可以使得定子孔7c或定子7a或动子7b、拉伸杆6、通孔5、吹塑喷嘴活塞4和/或阀块装置孔10a或阀块装置10,每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同样沿着移动方向B延伸的共同中心纵轴L。这意味着独立的装置7,7a,7b,6,10,4或孔7c,10a,5的各自的中心纵轴,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互相成同一直线。特别地,拉伸杆6和定子7a的纵轴,或者特别地,和动子7b的纵轴成同一直线。
动子7b通过对应的动子支承元件13安装在定子孔7c中,特别地,以这种方式,在动子7b的外壁和定子孔7c的壁之间,产生了一均匀的间隙(图中未示出)。
定子7a本身至少部分被冷却装置11所环绕,以便于在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运行中提供足够的冷却。
冷却装置11相应地通过夹持机构12与阀块装置10连接,尤其是在夹持机构12的一上方区域与阀块装置连接,以便于实现至少动子7b、拉伸杆6和吹塑喷嘴活塞4的无故障线性移动。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还展示了保护层15或者保护装置15,保护层15或者保护装置15在定子7a和阀块装置10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定子7a和阀块装置10之间的拉伸杆6、连接装置9和动子7b完全被保护层15或保护装置15包围。因此,一外部空间A和该内部空间I产生了分离,在内部空间I内存在拉伸杆6的至少一部分、动子7b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连接装置9。因此,例如在外部空间A的污染不能渗入内部空间I,或者内部空间I的污染不能渗入外部空间A。
标记H表示拉伸杆6的冲程,即拉伸杆6、动子7b和设置在动子7b和拉伸杆之间的连接装置9在扩张工序中从起始位置到一加工结束位置所经过的路程,或者在卸载工序中从该加工结束位置到起始位置所经过的路程。
图2展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设备1的局部纵剖示意图,特别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9。连接装置9包括一动子连接元件20和一拉伸杆连接元件21。在动子连接元件20上安装有拉伸杆驱动装置7(参见图1)的动子7b,在拉伸杆连接元件21上安装有拉伸装置3(参见图1)的拉伸杆6。
拉伸杆连接元件21包括由一第一区域22a和一第二区域22b形成的凹处22,这种方式下凹处22的第一区域22a被确定成在尺寸上明确小于-特别地在与移动方向B垂直的外周方向U上-凹处22的第二区域22b。图2中所示的局部示意图中,在纵剖图上很清楚显示了该凹处具有T形的设计。动子连接元件20与凹处22一样具有比如一圆形截面。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截面,特别是为了动子和拉伸杆的相互安装或拆卸。这样,可以在该动子连接元件的边缘设置多个槽,以及在凹处22设置多个槽,这种方式下,只有处于该动子连接元件相对于该凹处的特定旋转位置时,才会实现组装或者拆卸。
动子连接元件20,特别地,只设置在凹处22的第二区域22b的内侧,以便于动子7b的至少一个区域,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该凹处的第一区域22a。
凹处22的第二区域22b被确定成尺寸上大于-特别在外周方向U上,或者垂直于移动方向B的方向上-同样在外周方向U上延伸的动子连接元件20。类似的设计也运用到了凹处22的第一区域22a,凹处22的第一区域22a同样在外周方向U上也被确定成尺寸上大于延伸入凹处22的第一区域22a的动子7b的一部分,特别地,大于动子7b的直径。
因此在动子连接元件20和拉伸杆连接元件21之间容许了一空隙,即在外周方向U上的移动,特别地由此能够实现动子7b的一工艺上可靠的线性移动,而且使得拉伸杆6独立地产生横向力。
进一步,动子连接元件20具有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和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拉伸杆连接元件21也相应具有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和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
在扩张工序/扩张中,经过动子7b带给动子连接元件20的压力被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所吸收,并且通过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被传递到第一拉伸杆连结元件动力吸收侧21a,且从那传递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从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进一步传递到拉伸杆6,以使得拉伸杆6与动子7b的移动相匹配,同样沿着移动方向B进行线性移动,且特别地,沿着待处理容器的方向移动。
当预成型件(图中未示出)被扩张后并且拉伸杆能从扩张后的容器中移出时,进行一紧随扩张工序的一卸载工序。动子7b由于其此时进行了反向移动(即在移动方向B中朝上移动),在动子连接元件20上、拉伸杆连接元件21上和拉伸杆6上产生了一拉力,以便于将拉伸杆沿着移动方向B的朝上方向移动。
由此,该拉力通过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从动子7b传递到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并从那传递到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直至传递到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拉力从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进一步传递到拉伸杆6。当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和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之间存在形状配合的连接时,上述情况可以被实现,否则就需要额外的夹持机构。
如果这两侧20b和21a仅互相重叠而没有用其他的对应辅助元件互相嵌接,动力的传递线路就会发生改变,特别在降压工序中以及由此在拉伸杆6或动子7b在回到初始位置的移动过程中。
如图2所示,拉伸杆连接元件21的凹处22的形状较佳的设置为至少能够构成夹持元件23。该夹持元件23部分延伸过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当施加前述的拉力时,该夹持元件23处至少具有或形成一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4,该拉力施加在第二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4上。
较佳地,在移动方向B上,动子连接元件22在凹处22内并且尤其在凹处22的第二区域22b内没有移动空隙。
进一步地,图2清楚表现了特别在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的区域内,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具有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孔21c。拉伸杆6,特别是拉伸杆6的端部被引入该拉伸杆连接元件孔21c中,以便于使得拉伸杆6连接到拉伸杆连接元件21。为此可以采用形状配合的方式实现该连接,比如通过匹配的螺纹进行相互啮合或采用卡口式连接的方式或通过相应的连接介质,比如粘合剂等,或者采用力配合的方式实现该连接,比如压配合。
本申请文件的所有特征,只要单独或者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新颖的,都可以因为其对本发明重要而要求权利。

Claims (12)

1.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为容器的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至少一用于将受到压力下的流动介质引入一预成型件的内部空间的吹塑装置(2),以及至少一用于在一扩张工序中拉伸预成型件的拉伸装置(3),其特征在于,该吹塑装置(2)包括至少一吹塑喷嘴活塞(4),且该拉伸装置(3)包括至少一拉伸杆(6),该拉伸杆(6)至少部分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可线性移动地穿过该吹塑喷嘴活塞(4)的一通孔(5),而且该拉伸杆(6)有效连接在一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至少一拉伸杆支承元件(8)设置在该通孔(5)的区域内,以便于引导该拉伸杆(6),并且其中,在该拉伸杆(6)和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装置(9),
其中,该连接装置(9)包括一动子连接元件(20)和一拉伸杆连接元件(21),其中,该动子连接元件(20)包括至少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和至少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包括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和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
其中,该动子连接元件(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的一凹处(22)中,至少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的外周方向(U)上,该凹处(22)至少局部地大于一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上延伸的、该动子连接元件(20)的外周,以便于至少允许该动子连接元件(20),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而延伸的方向上进行受限制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是一能电力驱动的管状直线马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动子(7b)设置在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且该拉伸杆(6)设置在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的至少一区域至少部分地与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的一区域接触,以便于在扩张工序中,至少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形式,将该动子(7b)施加在该连接装置(9)上的力传递到该拉伸杆(6)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动子(7b)具有一中心纵轴(L),该动子(7b)的中心纵轴(L)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且该动子(7b)的中心纵轴(L)与该拉伸杆(6)的中心纵轴成一直线,该拉伸杆(6)的中心纵轴(L)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一夹持机构(12),该夹持机构(12)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且在该夹持机构(12)上,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引导和至少部分环绕该吹塑喷嘴活塞(4)的一阀块装置(10),和/或至少部分环绕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一冷却装置(11)。
7.用于将预成型件扩张为容器的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至少一用于将受到压力下的流动介质引入一预成型件的内部空间的吹塑装置(2),以及至少一用于在一扩张工序中拉伸预成型件的拉伸装置(3),其特征在于,该吹塑装置(2)包括至少一吹塑喷嘴活塞(4),且该拉伸装置(3)包括至少一拉伸杆(6),该拉伸杆(6)至少部分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可线性移动地穿过该吹塑喷嘴活塞(4)的一通孔(5),而且该拉伸杆(6)有效连接在一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至少一拉伸杆支承元件(8)设置在该通孔(5)的区域内,以便于引导该拉伸杆(6),并且其中,在该拉伸杆(6)和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装置(9),
该连接装置(9)包括一动子连接元件(20)和一拉伸杆连接元件(21),其中,该动子连接元件(20)包括至少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和至少一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包括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和至少一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
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动子连接元件(20)的一凹处(22)中,至少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的外周方向(U)上,该凹处(22)至少局部地大于一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上延伸的、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的外周,以便于至少允许该拉伸杆连接元件(21),在垂直于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而延伸的方向上进行受限制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是一能电力驱动的管状直线马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动子(7b)设置在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0a),且该拉伸杆(6)设置在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1b)。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子连接元件动力输出侧(20b)的至少一区域至少部分地与该第一拉伸杆连接元件动力吸收侧(21a)的一区域接触,以便于在扩张工序中,至少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形式,将该动子(7b)施加在该连接装置(9)上的力传递到该拉伸杆(6)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动子(7b)具有一中心纵轴(L),该动子(7b)的中心纵轴(L)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且该动子(7b)的中心纵轴(L)与该拉伸杆(6)的中心纵轴成一直线,该拉伸杆(6)的中心纵轴(L)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
12.如权利要求7-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处理设备(1)包括一夹持机构(12),该夹持机构(12)至少部分沿着该拉伸杆(6)的移动方向(B)延伸,且在该夹持机构(12)上,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引导和至少部分环绕该吹塑喷嘴活塞(4)的一阀块装置(10),和/或至少部分环绕该拉伸杆驱动装置(7)的一冷却装置(11)。
CN201310608779.0A 2012-11-23 2013-11-25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1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111363.7A DE102012111363A1 (de) 2012-11-23 2012-11-23 Behältnisbehandlungseinrichtung mit Reckeinrichtung
DE102012111363.7 2012-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1967A CN103831967A (zh) 2014-06-04
CN103831967B true CN103831967B (zh) 2016-04-27

Family

ID=4970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87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1967B (zh) 2012-11-23 2013-11-25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603B2 (zh)
EP (1) EP2735429B1 (zh)
CN (1) CN103831967B (zh)
DE (1) DE102012111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508B (zh) * 2015-04-30 2019-08-20 Khs科波普拉斯特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设备
JP6654110B2 (ja) * 2016-06-30 2020-02-26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ブロー成形装置
IT201800006052A1 (it) * 2018-06-05 2019-12-05 Apparato per la presa e movimentazione di preforme/bottiglie in un circuito all’interno di un impianto di trattamento preforme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bottigli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8817A (en) * 1988-09-06 1993-01-12 Dai Nippon Insatsu K. K. Stretch blow mold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xpanded bottle
FR2863929A1 (fr) * 2003-12-19 2005-06-24 Sidel Sa Agencement pour la fixation amovible d'une tige d'etirage sur un coulisseau appartenant a une machine de soufflage et d'etirage d'une preforme
CN102036802A (zh) * 2008-11-18 2011-04-27 欧根赛驰股份公司 用于容器的插入式吹塑的装置和方法和相应的应用
CN102233665A (zh) * 2010-04-27 2011-11-09 克朗斯股份公司 拉伸吹塑成型机
CN102310547A (zh) * 2010-05-20 2012-01-11 克朗斯公司 包括无菌腔的用于成型塑料预成型件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672A (en) 1992-06-29 1993-12-14 Hoover Universal, Inc. Servo stretch assembly for blow molding machine
FR2889671B1 (fr) * 2005-08-12 2009-08-07 Sidel Sas Poste de soufflage pour installation d'etirage soufflage de recipients et installation comportant un tel ensemble
US20100078861A1 (en) 2007-02-15 2010-04-01 Thorsten Herklotz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 molding containers
DE102010062424B4 (de) 2010-12-03 2023-10-05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reckblasen und Streckblasmaschine
DE102011012664A1 (de) * 2011-02-28 2012-08-30 Khs Corpoplas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mit einem flüssigen Füllgut gefüllten Behälter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8817A (en) * 1988-09-06 1993-01-12 Dai Nippon Insatsu K. K. Stretch blow mold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xpanded bottle
FR2863929A1 (fr) * 2003-12-19 2005-06-24 Sidel Sa Agencement pour la fixation amovible d'une tige d'etirage sur un coulisseau appartenant a une machine de soufflage et d'etirage d'une preforme
CN102036802A (zh) * 2008-11-18 2011-04-27 欧根赛驰股份公司 用于容器的插入式吹塑的装置和方法和相应的应用
CN102233665A (zh) * 2010-04-27 2011-11-09 克朗斯股份公司 拉伸吹塑成型机
CN102310547A (zh) * 2010-05-20 2012-01-11 克朗斯公司 包括无菌腔的用于成型塑料预成型件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1967A (zh) 2014-06-04
EP2735429A1 (de) 2014-05-28
US8998603B2 (en) 2015-04-07
US20140147545A1 (en) 2014-05-29
DE102012111363A1 (de) 2014-06-12
EP2735429B1 (de)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1967B (zh) 具有拉伸装置的容器处理设备
CN102036802B (zh) 用于容器的插入式吹塑的装置和方法和相应的应用
CN104443098B (zh) 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CN204524587U (zh) 一种夹具工装切换平台
CN102438807B (zh)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00788A (zh) 传输装置
JP2010517832A (ja) 容器をブロー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108381B (zh) 轮胎充气设备
CN106348022A (zh) 结构合理、可靠的自驱式磁悬浮曲直复合循环型传送单元
CN106002023A (zh) 一种智能化视觉跟踪焊接爬车
CN104259824B (zh)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生产架
CN108861373A (zh) 一种循环运输机构
CN201990179U (zh) 轻型滑撬输送装置
CN208916060U (zh) 电机装配线顶升平移机构
CN208840446U (zh) 一种气动大节距链条单节自动装配机
CN207719329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pack组装的流水线
CN101920555B (zh) 用于由加热的预型件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机
CN101862880B (zh) 主弦杆接头机器人焊接系统
CN211766613U (zh) 一种护垫垛料步进输送物流线
CN106121951A (zh) 一种电磁动力的往复泵
CN103561777B (zh) 用于无菌化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的装置
CN206766929U (zh) 一种交叉无干涉横移机
CN104259848B (zh) 一种摩托车生产线
CN207016065U (zh) 一种滚床输送定位系统
CN105579383A (zh) 用来运送乘客的传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