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1339B -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1339B
CN103831339B CN201410100367.0A CN201410100367A CN103831339B CN 103831339 B CN103831339 B CN 103831339B CN 201410100367 A CN201410100367 A CN 201410100367A CN 103831339 B CN103831339 B CN 103831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noid
die
blank holder
workpiece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03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1339A (zh
Inventor
李亮
赖智鹏
曹全梁
周中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1003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1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1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1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工件置于凹模上;(2)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件上,其中,电磁线圈与凹模的型腔对应;(3)将质量块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4)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其中,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总质量质量块的质量F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最大允许位移。本方法通过调整待约束物体的质量或者增加质量块,使电磁成形中待约束物体的运动降低至可承受的范围,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装效果好且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成形加工中工件承受成形力的同时,施力装置也承受了来自工件的反作用力,为平衡这一反作用力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装,以保证成形安全有效地进行。用于成型加工的液压机需通过复杂的本体结构设计以满足液压机良好的刚度、强度和整体工作性能。然而,随着液压机吨位的不断增大,为了保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其本体不断增大,例如,2012年12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的模锻液压机,在四川德阳进入调试阶段,其吨位达8万吨,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
电磁成形中电磁线圈同样受到工件的巨大的反作用力,而压边圈、凹模也承受了来自工件的接触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相反,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工装,将引起电磁线圈、压边圈、凹模的相对运动,进而影响成形的安全有效进行。采用通常的螺杆、螺栓等组装成的工装系统,由于电磁成形中巨大的脉冲电磁力,螺杆、螺栓等连接处在冲击载荷下易发生磨损,且该工装增加了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能有效地将电磁成形中待约束物体的运动降低至可承受的范围,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装效果好且性能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工件置于凹模上;(2)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件上,其中,电磁线圈与凹模的型腔对应;(3)将质量块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4)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优选地,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总质量质量块的质量其中,F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最大允许位移。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工件置于凹模上;(2)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件上,其中,电磁线圈与凹模的型腔对应;(3)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优选地,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总质量其中,F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最大允许位移。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作台上,其中,电磁线圈位于压边圈的中心位置;(2)将工件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3)将凹模置于工件上,其中,凹模的型腔与电磁线圈对应;(4)将质量块置于凹模上;(5)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优选地,凹模的质量质量块的质量其中,F为凹模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的最大允许位移。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作台上,其中,电磁线圈位于压边圈的中心位置;(2)将工件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3)将凹模置于工件上,其中,凹模的型腔与电磁线圈对应;(4)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优选地,凹模的质量其中,F为凹模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的最大允许位移。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整待约束物体(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组合,或者凹模)的质量,或者增加质量块,使电磁成形中待约束物体的运动降低至可承受的范围,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装效果好且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磁成形工装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磁成形工装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磁成形工装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磁成形工装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电磁线圈,2-工件,3-凹模,4-脉冲电源,5-压边圈,6-质量块,7-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电磁成形中,待约束物体在放电结束后获得的初速度为:
v 1 = ∫ 0 T Fdt m - - - ( 1 )
增加质量块后,待约束物体在放电结束后获得的初速度为:
v 2 = ∫ 0 T Fdt m + Δm - - - ( 2 )
由式(1)和式(2)得到:
v 2 v 1 = m m + Δm - - - ( 3 )
其中,F是成形过程中待约束物体受到的脉冲力,T是脉冲力的持续时间,m是待约束物体的质量,v1是未增加质量块时待约束物体在放电结束后获得的初速度,Δm是增加的质量块的质量,v2是增加质量块后待约束物体在放电结束后获得的初速度。
由式(3)可知,增加质量为Δm的质量块后,线圈、压边圈或凹模的运动速度明显下降,当Δm>>m时,运动速度接近0。
实际上,待约束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必为0,存在一个待约束物体的最大允许位移hmax,当待约束物体的实际位移小于hmax时,该位移对电磁成形的影响可以忽略。
工装使得待约束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由式(2)可知,v2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移为:
Δh = v 2 2 2 g - - - ( 4 )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工装使得Δh<hmax,即:
v 2 2 2 g < h max
结合式(2)得到:
m + &Delta;m > &Integral; 0 T Fdt 2 g h max
因此,当待约束物体和质量块的质量之和大于时,便可使得待约束物体的实际位移小于hmax,满足工装要求。
如果即待约束物体自身具有较大质量,则可取Δm=0,即无需额外增加质量块便可满足工装要求。
如果即待约束物体自身质量较小,则即需要额外增加质量块才能满足工装要求。一般地,从节约成本和轻量化的角度来看,质量块的质量在上述下限值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安全裕度选取,且质量块的质量不得过大,其上限值的选取以不压坏其下方的其它部件为准。
基于上述理论,本发明通过调整待约束物体(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组合,或者凹模)的质量,或者增加质量块,使电磁成形中待约束物体的运动降低至可承受的范围。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磁成形工装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模3置于工作台7上。
(2)将工件2置于凹模3上。
(3)将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置于工件2上,其中,电磁线圈1与凹模3的型腔对应。
(4)将质量块6置于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上。
(5)用脉冲电源4对电磁线圈1放电,驱动工件2变形。
其中,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总质量F为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最大允许位移,质量块6的质量
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作为待约束物体,由于其总质量通过上述工装方法,将电磁线圈1受到的轴向电磁力冲量和压边圈5受到的来自工件2的接触力冲量转化为电磁线圈1、压边圈5和质量块6三者的动量,当三者总质量时,能够保证电磁线圈1、压边圈5和质量块6的运动速度足够小,从而使其位移小于设定的最大允许位移hmax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模3置于工作台7上。
(2)将工件2置于凹模3上。
(3)将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置于工件2上,其中,电磁线圈1与凹模3的型腔对应。
(4)用脉冲电源4对电磁线圈1放电,驱动工件2变形。
其中,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总质量F为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最大允许位移。
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作为待约束物体,由于其总质量通过上述工装方法,将电磁线圈1受到的轴向电磁力冲量和压边圈5受到的来自工件2的接触力的冲量转化为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动量,便能够保证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的运动速度足够小,从而使其位移小于设定的最大允许位移hmax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置于工作台7上,其中,电磁线圈1位于压边圈5的中心位置。
(2)将工件2置于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上。
(3)将凹模3置于工件2上,其中,凹模3的型腔与电磁线圈1对应。
(4)将质量块6置于凹模3上。
(5)用脉冲电源4对电磁线圈1放电,驱动工件2变形。
其中,凹模3的质量F为凹模3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3的最大允许位移,质量块6的质量
凹模3作为待约束物体,由于其质量通过上述工装方法,将凹模3受到的来自工件2的接触力冲量转化为凹模3和质量块6的动量,当凹模3和质量块6的总质量时,能够保证凹模3和质量块6的运动速度足够小,从而使其位移小于设定的最大允许位移hmax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置于工作台7上,其中,电磁线圈1位于压边圈5的中心位置。
(2)将工件2置于电磁线圈1和压边圈5上。
(3)将凹模3置于工件2上,其中,凹模3的型腔与电磁线圈1对应。
(4)用脉冲电源4对电磁线圈1放电,驱动工件2变形。
凹模3的质量F为凹模3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3的最大允许位移。
凹模3作为待约束物体,由于其质量通过上述工装方法,将凹模3受到的来自工件2的接触力冲量转化为凹模3的动量,便能够保证凹模3的运动速度足够小,从而使其位移小于设定的最大允许位移hmax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工件置于凹模上;
(2)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件上,其中,电磁线圈与凹模的型腔对应;
(3)将质量块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
(4)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总质量质量块的质量其中,F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最大允许位移。
2.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工件置于凹模上;
(2)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件上,其中,电磁线圈与凹模的型腔对应;
(3)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总质量其中,F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的最大允许位移。
3.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作台上,其中,电磁线圈位于压边圈的中心位置;
(2)将工件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
(3)将凹模置于工件上,其中,凹模的型腔与电磁线圈对应;
(4)将质量块置于凹模上;
(5)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凹模的质量质量块的质量其中,F为凹模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的最大允许位移。
4.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磁线圈和压边圈置于工作台上,其中,电磁线圈位于压边圈的中心位置;
(2)将工件置于电磁线圈和压边圈上;
(3)将凹模置于工件上,其中,凹模的型腔与电磁线圈对应;
(4)用脉冲电源对电磁线圈放电,驱动工件变形;
凹模的质量其中,F为凹模所受的向上的脉冲力,T为脉冲持续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hmax为凹模的最大允许位移。
CN201410100367.0A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Active CN103831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367.0A CN103831339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0367.0A CN103831339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1339A CN103831339A (zh) 2014-06-04
CN103831339B true CN103831339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795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0367.0A Active CN103831339B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1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3918A (zh) * 2017-09-08 2017-12-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惯性约束的电磁排斥力压边方法及装置
CN110686976A (zh) * 2019-11-18 2020-01-14 湖南沃尔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力驱动的金属薄板高速成形极限测试装置
CN110962390A (zh) * 2019-12-25 2020-04-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在压片过程中施加电场和磁场的压片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1398A (en) * 2004-12-30 2006-07-01 Metal Ind Res & Dev Ct A base material 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the housing of electronic products
JP2007296553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pre Corp 薄板の電磁成形装置
JP2009066642A (ja) * 2007-09-18 2009-04-02 Topre Corp 薄板の電磁成形装置及び流体機器用金属製薄板
CN101406913A (zh) * 2007-10-10 2009-04-15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金属板材的电磁成形装置
DE102007053361A1 (de) * 2007-11-06 2009-05-0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lektromagnetischen Umformen von Werkstücken
TW201200263A (en) * 2010-06-28 2012-01-01 Metal Ind Res & Dev Ct Shell with reverse recessed corner, forming device, and forming method
CN103394577A (zh) * 2013-08-15 2013-11-2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钛合金薄壁壳体的成形方法
CN103586325A (zh) * 2013-11-05 2014-02-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深冲性构件电磁成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9756B2 (en) * 2004-03-30 2006-07-04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magnetic metal form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1398A (en) * 2004-12-30 2006-07-01 Metal Ind Res & Dev Ct A base material 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the housing of electronic products
JP2007296553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pre Corp 薄板の電磁成形装置
JP2009066642A (ja) * 2007-09-18 2009-04-02 Topre Corp 薄板の電磁成形装置及び流体機器用金属製薄板
CN101406913A (zh) * 2007-10-10 2009-04-15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金属板材的电磁成形装置
DE102007053361A1 (de) * 2007-11-06 2009-05-0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lektromagnetischen Umformen von Werkstücken
TW201200263A (en) * 2010-06-28 2012-01-01 Metal Ind Res & Dev Ct Shell with reverse recessed corner, forming device, and forming method
CN103394577A (zh) * 2013-08-15 2013-11-2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钛合金薄壁壳体的成形方法
CN103586325A (zh) * 2013-11-05 2014-02-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深冲性构件电磁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1339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1339B (zh) 一种电磁成形工装方法
CN205324545U (zh) 一种冲孔模具清理废料装置
CN205519116U (zh) 一种自行车生产用自动送料弯管机
CN104096742A (zh) 保持工件壁平整度的液压冲孔方法及装置
Dziubinska et al. A new method for producing magnesium alloy twin-rib aircraft brackets
CN104096744A (zh) 一种低噪音冲压模具
CN104339135A (zh) 步枪机头体成形工艺
EP3169822B1 (en) Method to operate a hydraulic press for metal sheet forming
RU2015140591A (ru) Многоосный ковочный пресс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CN104384298A (zh) 一种落料模具
CN108787885A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103785786B (zh) 闭式锻造整体矿用链轮的生产方法
CN102716979A (zh) 汽车减震器座安装板冲压模具
CN106424343B (zh) 汽车热成型模具
CN202667531U (zh) 用于履带车辆平衡肘整体锻造方法的锤锻模
CN104439009A (zh) 轴向闭式辗压成形设备
CN203862935U (zh) 高效锻锤机
CN103846632A (zh) 一种汽车后桥主动螺伞齿轮锻件锻造方法
US10239113B2 (en) Net shaped forging for fluid ends and other work pieces
CN204036921U (zh) 一种制动结构改进型的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CN204640845U (zh) 一种卧式液压冲床
CN106881410A (zh) 一种五金配件用冲压模具
CN104416038A (zh) 电动汽车减震器前上端盖冲压成型装置
CN204175919U (zh) 汽车中后轿传动啮合套精锻件
CN204338737U (zh) 一种减小热成形钢板冲头磨损的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