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0112A -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0112A
CN103830112A CN201410073177.4A CN201410073177A CN103830112A CN 103830112 A CN103830112 A CN 103830112A CN 201410073177 A CN201410073177 A CN 201410073177A CN 103830112 A CN103830112 A CN 103830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ulsion
moisturizing
effect
active componen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31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0112B (zh
Inventor
魏坤
冯海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yua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0731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0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0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0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0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0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乳液属于w/o/w结构,同时负载有保湿活性成分和抗皱活性成分,该乳液的成分包括:保湿和抗皱活性成分、润肤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介孔硅、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缓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本发明的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应用到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乳液,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除皱抗衰老已经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更是化妆品行业的重中之重,据美国化妆品市场调查,市售的化妆品中保湿除皱的份额已经占到一半以上。随着国内老龄化比例的增大,国内对保湿除皱的护肤品需求越来越大。
皱纹的出现就是皮肤衰老的标志,皮肤衰老是机体老化的一部分,机体的老化在皮肤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衰老虽然是自然规律,但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生活习惯、紫外线、经常性夸张的表情、缺乏运动、皮肤缺水干燥或环境和心理因素等。
目前化妆品市场保湿除皱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但持久缓慢释放效果与预期的相差甚远,而且经常性的使用该类产品会对皮肤造成负担以及活性成分的浪费。因此,对保湿除皱活性成分的长时间释放的探究成为攻克现有保湿除皱产品不足的关键。
本发明所述的乳液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缓释特性的乳液。其优点在于制备有核壳结构(w/o/w)的乳液时,活性成分包裹在内部,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长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该乳液属于w/o/w结构,同时负载有保湿活性成分和抗皱活性成分,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缓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所述乳液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分为:
Figure BDA0000471598510000011
Figure BDA0000471598510000021
所述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属于w/o/w结构,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长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优选地,所述润肤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橄榄油、霍霍巴油、丁香油、杏仁油、椰子油、月桂醇磷酸酯胺盐、茶籽油、鳄梨油、角鲨烷、二乙基己基环己烷、牛油树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貂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酸、异壬酸异壬酯、PEG-7甘油椰油酸酯、PEG-26油酸酯、琥珀酸二辛酯、硅油、硬脂酸鲸蜡酯、鲸蜡醇异壬酸酯、碳酸二辛脂、鲸蜡醇棕榈酸酯、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2~C15醇苯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甘油脂、聚羟基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肉豆蔻酸十四烷酯或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卵磷脂、烷基葡糖糖苷、吐温-80或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丙二醇、PEG-400、乙醇、乙二醇单乙基醚或聚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介孔硅为六方介孔硅。
优选地,所述抗皱活性成分为为五元胜肽、六元胜肽、Q10、肉毒杆菌或艾地苯中的一种;所述保湿活性成分为透明质酸钠或神经酰胺。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酒石酸、磷酸、水杨酸、氢氧化钠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8~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按配方比称取抗皱活性成分和润肤剂,混合均匀后加热形成油相;
(3)按配方比称取保湿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合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为6~7,继续搅拌8~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搅拌速度为600~1000rpm;所述的加热温度为4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保湿活性成分和除皱活性成分都包裹在内部,在油水界面处介孔硅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一层稳定的壳。因此增加了活性成分释放的屏障,延长了活性成分释放的时间,达到缓释效果,进而减少护肤品使用次数,大大提高活性成分的功效及稳定性。
(2)本发明产品含有润肤剂成分,在皮肤上有很好的铺展性,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对皮肤起到滋润和保湿的作用,同时保湿活性成分和除皱活性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缓慢释放,进一步起到长效保湿和除皱的作用。
(3)本发明产品非常稳定,利于长期保存。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与实施例5活性成五元胜肽的体外释放行为曲线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与实施例5活性成分透明质酸钠的体外释放行为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分别称取0.25g司盘-80和1.25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1.25gPEG-400和0.3g六方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称取0.1g五元胜肽和0.14g霍霍巴油和0.86g肉豆蔻酸异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形成油相;
(3)称取0.1g透明质酸钠和0.5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和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800rpm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5.15g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0.1g三乙醇胺调节乳液的pH值为6.10,继续搅拌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实施例2
(1)分别称取2g吐温-80、1.5g丙二醇和0.4g六方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称取0.1g五元胜肽和0.33g橄榄油和0.67g肉豆蔻酸异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形成油相;
(3)称取0.1g透明质酸钠和0.5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和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700rpm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4.35g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0.05g柠檬酸调节乳液的pH值为6.83,继续搅拌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实施例3
(1)分别称取0.5g司盘-80和1.5g吐温-80、1.5g丙二醇和0.4g六方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称取0.1g五元胜肽和0.14g杏仁油油和0.86g棕榈酸异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形成油相;
(3)称取0.1g透明质酸钠和0.5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和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800rpm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4.35g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0.05g氢氧化钠调节乳液的pH值为6.20,继续搅拌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实施例4
(1)分别称取0.5g司盘-80和2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1.5gPEG-400和0.5g六方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称取0.05g五元胜肽和0.14g霍霍巴油和0.86g肉豆蔻酸异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形成油相;
(3)称取0.05g透明质酸钠和0.5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和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800rpm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3.85g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0.05g三乙醇胺调节乳液的pH值为6.11,继续搅拌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实施例5释放效果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所用的无介孔硅的乳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步骤(1)中0.25g司盘-80和1.25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1.25gPEG-400混合后无需与加入介孔硅,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都相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制得的乳液的活性成分五元胜肽释放效果对比见附图1。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制得的乳液的活性成分透明质酸钠释放效果对比见附图2。图1和图2中位于上方的曲线是本实施例的释放曲线,下方的曲线为实施例1的释放曲线。由此图可以看出,加入介孔硅的乳液活性成分的释放明显比没加介孔硅的缓慢。
实施例6稳定性实验
将实施例1~4的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分成3份,每份5ml放于密封的玻璃瓶内,分别置于4℃、25℃和40℃下放置半年,中途随时取样观察,均保持稳定状态,未见分层或沉淀出现。
分别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的物理性能,包括折射率、pH值、粘度、电导率和表面张力,结果如表1所示。
折射率用阿贝折光仪测定;pH计测量pH值;粘度用布氏粘度仪测定;电导率用电导仪测定;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仪测定;所有样品测定时都在25℃条件下测定。
表1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的物理性能
Figure BDA000047159851000005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pH的值接近人的皮肤的pH值,粘度低、表面张力小使得该乳液易于在皮肤上铺展。

Claims (9)

1.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分为: 
保湿活性成分                       0.5%~2%;
抗皱活性成分                       0.5%~1%;
润肤剂                          5%~15%;
表面活性剂                      15%~30%;
助表面活性剂                       5%~15%;
介孔硅                          3%~5%;
pH调节剂                           0.05%~1%;
其余为去离子水;
所述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属于w/o/w结构,介孔硅以其结构上的氧原子易与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形成氢键的特性,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层壳,延长了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橄榄油、霍霍巴油、丁香油、杏仁油、椰子油、月桂醇磷酸酯胺盐、茶籽油、鳄梨油、角鲨烷、二乙基己基环己烷、牛油树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貂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酸、异壬酸异壬酯、PEG-7甘油椰油酸酯、PEG-26油酸酯、琥珀酸二辛酯、硅油、硬脂酸鲸蜡酯、鲸蜡醇异壬酸酯、碳酸二辛脂、鲸蜡醇棕榈酸酯、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2~C15醇苯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甘油脂、聚羟基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肉豆蔻酸十四烷酯或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卵磷脂、烷基葡糖糖苷、吐温-80或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丙二醇、PEG-400、乙醇、乙二醇单乙基醚或聚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硅为六方介孔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皱活性成分为为五元胜肽、六元胜肽、Q10、肉毒杆菌或艾地苯中的一种;所述保湿活性成分为透明质酸钠或神经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酒石酸、磷酸、水杨酸、氢氧化钠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介孔硅搅拌混合,超声8~10min后形成混合乳化剂;
(2)按配方比称取抗皱活性成分和润肤剂,混合均匀后加热形成油相;
(3)按配方比称取保湿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内水相; (4)将步骤(2)中的油相和步骤(1)中的混合乳化剂搅拌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内水相,形成w/o型初乳,在搅拌状态下继续逐滴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形成w/o/w型乳液,最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乳液的pH值为6~7,继续搅拌8~12h,制得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
9.根据权利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速度为600~1000rpm;所述的加热温度为40~60℃。
CN201410073177.4A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830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3177.4A CN103830112B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3177.4A CN103830112B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0112A true CN103830112A (zh) 2014-06-04
CN103830112B CN103830112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79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3177.4A Active CN103830112B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011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3554A (zh) * 2014-06-22 2014-09-03 天津美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o/w体系的中药美白祛斑乳液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7979A (zh) * 2014-09-11 2015-01-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载银介孔硅免洗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0637A (zh) * 2014-12-23 2015-04-08 广东添乐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滋润保湿护肤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607A (zh) * 2015-06-11 2015-09-09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痱子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693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纤体消脂促消化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065A (zh) * 2018-05-28 2018-11-16 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1639A (zh) * 2020-04-07 2021-10-12 美特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活性物传输系统的配方
CN113876597A (zh) * 2021-11-02 2022-01-04 广州科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肤保湿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605A (zh) * 2011-09-27 2012-03-14 沈志荣 一种润泽保湿乳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366A (zh) * 2012-07-02 2012-11-14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包封水溶性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271839A (zh) * 2013-06-20 2013-09-04 上海西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20019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六方介孔硅的美容防晒隔离乳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605A (zh) * 2011-09-27 2012-03-14 沈志荣 一种润泽保湿乳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366A (zh) * 2012-07-02 2012-11-14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包封水溶性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271839A (zh) * 2013-06-20 2013-09-04 上海西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20019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六方介孔硅的美容防晒隔离乳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3554A (zh) * 2014-06-22 2014-09-03 天津美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o/w体系的中药美白祛斑乳液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7979A (zh) * 2014-09-11 2015-01-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载银介孔硅免洗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0637A (zh) * 2014-12-23 2015-04-08 广东添乐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滋润保湿护肤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0637B (zh) * 2014-12-23 2017-07-04 广东添乐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滋润保湿护肤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607A (zh) * 2015-06-11 2015-09-09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痱子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065A (zh) * 2018-05-28 2018-11-16 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持久缓释作用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693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纤体消脂促消化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1639A (zh) * 2020-04-07 2021-10-12 美特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活性物传输系统的配方
CN113876597A (zh) * 2021-11-02 2022-01-04 广州科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肤保湿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597B (zh) * 2021-11-02 2024-01-26 广州科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肤保湿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0112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0112A (zh) 一种具有持久保湿除皱作用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084B (zh) 一种美白祛斑用缓释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84999B1 (ko) 오르가노겔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오르가노겔 마스크 팩
TW200812638A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kakadu plum extract or acai berry extract
KR20130102609A (ko) 입술용 보습 조성물
CN111568782B (zh) 一种具有改善皮肤屏障的纳米乳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97692B (zh) 一种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40142302A (ko) 피부진정 효과를 갖는 화장품 피부용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CN103202772A (zh) 一种具有稳定液晶结构的膏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92172A (ko) 폴리올 및 유화제를 포함하는 저 자극 및 고 보습성 수중유형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596234A (zh) 一种抗水洗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89559A1 (zh) 修复肌肤屏障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69627A (zh) 一种茶油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0668A (zh) 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59347A (zh) 一种具有美白修复效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507090B1 (ko) 보습력이 우수한 젤 타입의 에센스 화장료 조성물
CA2943236C (en) Formulation for personal hygiene
KR101214611B1 (ko) 생귀나린을 함유하는 여드름 치료용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01233754A (ja) 乳化型皮膚外用剤
KR20170019305A (ko)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3301044A (zh) 一种茶油润肤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35327B1 (ko) 액정 구조를 갖는 유화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10051880A (ko) 피부 보습 및 탄력 개선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7693411A (zh) 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向日葵芽和鹰嘴豆籽提取物的组合物
KR101690144B1 (ko) 한천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보습 및 피부 각질형성 세포 분화 촉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화장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a401, 403 and 405, zone 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or, No. 3, Juquan Road,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Zhiyu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No. five, 381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