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1793A -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1793A
CN103821793A CN201410098570.9A CN201410098570A CN103821793A CN 103821793 A CN103821793 A CN 103821793A CN 201410098570 A CN201410098570 A CN 201410098570A CN 103821793 A CN103821793 A CN 103821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control
cylinder
cylinder body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85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1793B (zh
Inventor
任建明
徐本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eyday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HUA QUANS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HUA QUANS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HUA QUANS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985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21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21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1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1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1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包括三行程气缸、三位五通阀A、三位五通阀B、单向阀A、单向阀B、阀座、四通、三通A、三通B、四位选择开关以及若干连接管,三位五通阀A和三位五通阀B组合安装于阀座上,三位五通阀A、三位五通阀B、单向阀A、单向阀B及三行程气缸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利用四位选择开关对三位五通阀A的第一控制线圈A及第二控制线圈A和对三位五通阀B的第一控制线圈B及第二控制线圈B实现择一通电控制,从而使得三行程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不同的行程位置。本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控制系统构造,而且活塞杆的各行程位置可以任意切换,操作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多行程气缸的活塞杆具有多个行程,即活塞杆具有多个工作位置,也叫做多位置气缸,如公告号为CN202707668U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多行程气缸”,该气缸设有多个压缩空气控制口,不同控制口的启闭可以驱动缸体内的多个活塞推杆在缸体内限位移动,进而驱动活塞杆实现不同行程的位移。这类多行程气缸通常具有较多的压缩空气控制口,各控制口需要通过多个电磁阀来控制其启闭,当活塞杆从某一行程位置切换到另一行程位置时,需要改变多个电磁阀的控制状态才能完成切换,因而其控制系统非常复杂,操作起来也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采用两个三位五通阀和两个单向阀的配合,实现对三行程气缸的活塞杆的四工作位置的位移控制,大大简化控制系统构造,操作更为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包括三行程气缸、三位五通阀A、三位五通阀B、单向阀A、单向阀B、阀座、四通、三通A、三通B、四位选择开关以及若干连接管,所述三行程气缸包括依次串接的缸体A、缸体B和缸体C,缸体A的前端设有前盖,缸体C的后端设有后盖,缸体A与缸体B之间通过连接件A连接,缸体B与缸体C之间通过连接件B连接,缸体A内设有活塞A和活塞杆A,活塞杆A部分伸出于前盖外,缸体B内设有活塞B和活塞杆B,活塞杆B穿过连接件A与活塞A相抵,缸体C内设有活塞C和活塞杆C,活塞杆C穿过连接件B与活塞B相抵;缸体A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A在缸体A内位移的控制口A和控制口B,缸体B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B在缸体B内位移的控制口C和控制口D,缸体C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C在缸体C内位移的控制口E和控制口F,控制口A、控制口B、控制口C、控制口D、控制口E和控制口F依次排列,缸体A内的活塞A的行程大于缸体B内的活塞B的行程,缸体B内的活塞B的行程大于缸体C内的活塞C的行程;所述三位五通阀A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A、第一排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所述三位五通阀A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A和第二工作孔A,所述三位五通阀A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A和第二控制线圈A,第一控制线圈A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A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一排气孔A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A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A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切换导通;所述三位五通阀B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B、第一排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所述三位五通阀B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B和第二工作孔B,所述三位五通阀B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B和第二控制线圈B,第一控制线圈B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B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一排气孔B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B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B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切换导通;所述阀座设有进气通道、排气通道A和排气通道B,所述三位五通阀A和所述三位五通阀B固定安装于阀座上;三位五通阀A的进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的进气孔B分别与阀座的进气通道连通,三位五通阀A的第一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的第一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的排气通道A连通,三位五通阀A的第二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的第二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的排气通道B连通;三位五通阀A的第一工作孔A通过连接管与四通的第一端连接,四通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管与三行程气缸的缸体A的控制口A连接,四通的第三端通过连接管与单向阀A的输出端连接,四通的第四端通过连接管与单向阀B的输出端连接;三位五通阀A的第二工作孔A通过连接管与三行程气缸的缸体A的控制口B连接;三位五通阀B的第一工作孔B通过连接管与三通A的第一端连接,三通A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的缸体C的控制口F连接,三通A的第三端与单向阀A的输入端连接;三位五通阀B的第二工作孔B通过连接管与三通B的第一端连接,三通B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的缸体B的控制口D连接,三通的第三端与单向阀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四位选择开关的四个控制端分别与第一控制线圈A、第二控制线圈A、第一控制线圈B和第二控制线圈B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线圈A、第二控制线圈A、第一控制线圈B和第二控制线圈B择一通电。
进一步地,所述三行程气缸的缸体B的控制口C和缸体C的控制口E分别通过消声器与外接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所述的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将三位五通阀A和三位五通阀B组合安装于阀座上,共用阀座的进气通道、排气通道A和排气通道B,三位五通阀A、三位五通阀B、单向阀A、单向阀B及三行程气缸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再利用四位选择开关对三位五通阀A的第一控制线圈A及第二控制线圈A和对三位五通阀B的第一控制线圈B及第二控制线圈B实现择一通电控制;当三位五通阀A的第一控制线圈A通电时,活塞杆A处于收缩状态;当三位五通阀A的第二控制线圈A通电时,活塞杆A伸出长度最长,为第一伸张状态;当三位五通阀B的第二控制线圈B通电时,活塞杆A伸出长度次之,为第二伸张状态;当三位五通阀B的第一控制线圈B通电时,活塞杆A伸出长度最短,为第三伸张状态。本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通过四位选择开关实现对三行程气缸的活塞杆的四工作位置的位移控制,大大简化控制系统构造,而且活塞杆A的各行程状态可以通过四位选择开关一键式任意切换,操作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三行程气缸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三行程气缸的第三伸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三行程气缸的第二伸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三行程气缸的第一伸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行程气缸;2:三位五通阀A;3:三位五通阀B;4:单向阀A;5:单向阀B;6:阀座;7:四通;8:三通A;9:三通B;10:连接管;11:缸体A;12:缸体B;13:缸体C;14:前盖;15:后盖;16:连接件A;17:连接件B;18:活塞杆A;19:活塞A;20:活塞杆B;21:活塞B;22:活塞杆C;23:活塞C;24:控制口A;25:控制口B;26:控制口C;27:控制口D;28:控制口E;29:控制口F;30:第一工作孔A;31:第二工作孔A;32:第一控制线圈A;33:第二控制线圈A;34:第一工作孔B;35:第二工作孔B;36:第一控制线圈B;37:第二控制线圈B;38:进气通道;39:排气通道A;40:排气通道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6所示: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三行程气缸1、三位五通阀A2、三位五通阀B3、单向阀A4、单向阀B5、阀座6、四通7、三通A8、三通B9、四位选择开关以及若干连接管10,其中四位选择开关未图示,三位五通阀A2、三位五通阀B3、单向阀A4、单向阀B5、三通A8、三通B9、四位选择开关及连接管10均为常规气动元件,其结构本说明书不再赘述。
所述三行程气缸1包括依次串接的缸体A11、缸体B12和缸体C13,缸体A11的前端设有前盖14,缸体C13的后端设有后盖15,缸体A11与缸体B12之间通过连接件A16连接,缸体B12与缸体C13之间通过连接件B17连接,缸体A11内设有活塞A19和活塞杆A18,活塞杆A18部分伸出于前盖14外,活塞杆A18与负载连接,缸体B12内设有活塞B21和活塞杆B20,活塞杆B20穿过连接件A16与活塞A19相抵,缸体C13内设有活塞C23和活塞杆C22,活塞杆C22穿过连接件B17与活塞B21相抵。
缸体A11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A19在缸体A11内位移的控制口A24和控制口B25,缸体B12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B21在缸体B12内位移的控制口C26和控制口D27,缸体C13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C23在缸体C13内位移的控制口E28和控制口F29,控制口A24、控制口B25、控制口C26、控制口D27、控制口E28和控制口F29依次排列,缸体A11内的活塞A19的行程大于缸体B12内的活塞B21的行程,缸体B12内的活塞B21的行程大于缸体C13内的活塞C23的行程。
所述三位五通阀A2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A、第一排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所述三位五通阀A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A30和第二工作孔A31,所述三位五通阀A2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A32和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A32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A30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一排气孔A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A33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A31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切换导通。
所述三位五通阀B3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B、第一排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所述三位五通阀B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B34和第二工作孔B35,所述三位五通阀B3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第一控制线圈B36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B34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一排气孔B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B37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B35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切换导通。
所述阀座6设有进气通道38、排气通道A39和排气通道B40,所述三位五通阀A2和所述三位五通阀B3固定安装于阀座6上。
三位五通阀A2的进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进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连通。
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通过连接管10与四通7的第一端连接,四通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A24连接,四通7的第三端通过连接管10与单向阀A4的输出端连接,四通7的第四端通过连接管10与单向阀B5的输出端连接。
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B25连接。
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通过连接管10与三通A8的第一端连接,三通A8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C13的控制口F29连接,三通A8的第三端与单向阀A4的输入端连接。
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通过连接管10与三通B9的第一端连接,三通B9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D27连接,三通的第三端与单向阀B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四位选择开关的四个控制端分别与第一控制线圈A32、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线圈A32、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择一通电。
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的作用是:当压缩空气的压力大于额定值时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当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控制线圈A32通电时,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进气孔A连通,进气孔A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第二排气孔A连通,第二排气孔A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连通,压缩空气依次经过阀座6的进气通道38、三位五通阀A2的进气孔A、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四通7、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A24,最后进入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内,并驱动缸体A11内的活塞A19向缸体A11的控制口B25的方向位移,缸体A11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B25、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排气孔A,最后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排出,四通7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的截止端连接,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处于截止状态,由于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均没通电,因此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与第一排气孔B连通,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与第二排气孔B连通,又由于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C13的控制口F29连接,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D27连接,而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C26和缸体C13的控制口E28与外部连通,此时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内的活塞B21和缸体C13内的活塞C23可以自由移动,因而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活塞A19在位移过程中可以驱动缸体B12的活塞B21位移,缸体B12的活塞B21又可以驱动缸体C13的活塞C23位移,此时活塞杆A18处于收缩状态,如图3所示。
当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控制线圈A33通电时,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进气孔A连通,进气孔A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第一排气孔A连通,第一排气孔A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连通,压缩空气依次经过阀座6的进气通道38、三位五通阀A2的进气孔A、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四通7、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B25,最后进入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内,并驱动缸体A11内的活塞A19向缸体A11的控制口A24的方向位移,缸体A11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A24、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排气孔A,最后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排出,四通7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的截止端连接,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处于截止状态,由于此时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活塞杆A18做伸出位移,缸体A11的活塞杆A18的行程最大,因此缸体B12的活塞杆B20和缸体C13的活塞杆C22对活塞杆A18的位移不造成影响,此状态下活塞杆A18的伸出行程最大,为第一伸张状态,如图6所示。
当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控制线圈B37通电时,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与进气孔B连通,进气孔B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与第一排气孔B连通,第一排气孔B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连通,压缩空气依次经过阀座6的进气通道38、三位五通阀B3的进气孔B、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三通B9、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D27,最后进入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内,并驱动缸体B12内的活塞B21向缸体B12的控制口C26的方向位移,缸体B12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C26、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排气孔B,最后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排出,三通B9的第三端与单向阀B5的输入端连接,单向阀B5处于打开状态,由于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控制线圈A32和第二控制线圈A33均没通电,因此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第一排气孔A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第二排气孔A连通,又由于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A24连接,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B25连接,此时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内的活塞A19可以自由移动,因而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活塞B21在位移过程中可以驱动缸体A11的活塞A19位移,由于此时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活塞杆B20做伸出位移,缸体B12的活塞杆B20的行程大于缸体C13的活塞杆C22的行程,缸体C13的活塞杆C22对活塞杆A18的位移不造成影响,此状态下活塞杆B20驱动活塞杆A18伸出的行程次之,也就是说活塞杆A18的伸出行程等于由活塞杆B20的伸出行程,为第二伸张状态,如图5所示。
当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控制线圈B36通电时,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与进气孔B连通,进气孔B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与第二排气孔B连通,第二排气孔B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连通,压缩空气依次经过阀座6的进气通道38、三位五通阀B3的进气孔B、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三通A8、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F29,最后进入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C13内,并驱动缸体C13内的活塞C23向缸体C13的控制口E28的方向位移,缸体C13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E28、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排气孔B,最后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排出,三通A8的第三端与单向阀A4的输入端连接,单向阀A4处于打开状态,由于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控制线圈A32和第二控制线圈A33均没通电,因此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第一排气孔A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第二排气孔A连通,又由于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A24连接,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B25连接,此时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内的活塞A19可以自由移动,又由于三位五通阀B3第二控制线圈没通电,三行程气缸1的控制口F29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连通,三行程气缸1的活塞B21和活塞A19可以自由移动,因而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C13的活塞C23在位移过程中可以驱动缸体B12的活塞B21位移,进而缸体B12的活塞B21又可以驱动缸体A11的活塞A19位移,由于缸体C13的活塞杆C22的行程最小,也就是说活塞杆A18的伸出行程等于由活塞杆C22的伸出行程,为第三伸张状态,如图4所示。
本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将三位五通阀A2和三位五通阀B3组合安装于阀座6上,共用阀座6的进气通道38、排气通道A39和排气通道B40,三位五通阀A2、三位五通阀B3、单向阀A4、单向阀B5及三行程气缸1之间通过连接管10连接,再利用四位选择开关对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控制线圈A32及第二控制线圈A33和对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控制线圈B36及第二控制线圈B37实现择一通电控制;当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控制线圈A32通电时,活塞杆A18处于收缩状态;当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控制线圈A33通电时,活塞杆A18伸出长度最长,为第一伸张状态;当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控制线圈B37通电时,活塞杆A18伸出长度次之,为第二伸张状态;当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控制线圈B36通电时,活塞杆A18伸出长度最短,为第三伸张状态。本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通过四位选择开关实现对三行程气缸1的活塞杆的四工作位置的位移控制,大大简化控制系统构造,而且活塞杆A18的各行程状态可以通过四位选择开关一键式任意切换,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C26和缸体C13的控制口E28分别通过消声器与外接连通,由于控制口C26和控制口E28为直接和外部连通的排气口,安装消声器可有效降低运行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包括三行程气缸(1)、三位五通阀A(2)、三位五通阀B(3)、单向阀A(4)、单向阀B(5)、阀座(6)、四通(7)、三通A(8)、三通B(9)、四位选择开关以及若干连接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行程气缸(1)包括依次串接的缸体A(11)、缸体B(12)和缸体C(13),缸体A(11)的前端设有前盖(14),缸体C(13)的后端设有后盖(15),缸体A(11)与缸体B(12)之间通过连接件A(16)连接,缸体B(12)与缸体C(13)之间通过连接件B(17)连接,缸体A(11)内设有活塞A(19)和活塞杆A(18),活塞杆A(18)部分伸出于前盖(14)外,缸体B(12)内设有活塞B(21)和活塞杆B(20),活塞杆B(20)穿过连接件A(16)与活塞A(19)相抵,缸体C(13)内设有活塞C(23)和活塞杆C(22),活塞杆C(22)穿过连接件B(17)与活塞B(21)相抵;缸体A(11)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A(19)在缸体A(11)内位移的控制口A(24)和控制口B(25),缸体B(12)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B(21)在缸体B(12)内位移的控制口C(26)和控制口D(27),缸体C(13)上设有可用于驱动活塞C(23)在缸体C(13)内位移的控制口E(28)和控制口F(29),控制口A(24)、控制口B(25)、控制口C(26)、控制口D(27)、控制口E(28)和控制口F(29)依次排列,缸体A(11)内的活塞A(19)的行程大于缸体B(12)内的活塞B(21)的行程,缸体B(12)内的活塞B(21)的行程大于缸体C(13)内的活塞C(23)的行程;
所述三位五通阀A(2)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A、第一排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所述三位五通阀A(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A(30)和第二工作孔A(31),所述三位五通阀A(2)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A(32)和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A(32)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A(30)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一排气孔A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A(33)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A(31)分别与进气孔A和第二排气孔A切换导通;
所述三位五通阀B(3)的下端面设有进气孔B、第一排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所述三位五通阀B(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工作孔B(34)和第二工作孔B(35),所述三位五通阀B(3)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第一控制线圈B(36)用于控制第一工作孔B(34)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一排气孔B切换导通,第二控制线圈B(37)用于控制第二工作孔B(35)分别与进气孔B和第二排气孔B切换导通;
所述阀座(6)设有进气通道(38)、排气通道A(39)和排气通道B(40),所述三位五通阀A(2)和所述三位五通阀B(3)固定安装于阀座(6)上,三位五通阀A(2)的进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进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进气通道(38)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A(39)连通,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排气孔A和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排气孔B分别与阀座(6)的排气通道B(40)连通;
三位五通阀A(2)的第一工作孔A(30)通过连接管(10)与四通(7)的第一端连接,四通(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A(24)连接,四通(7)的第三端通过连接管(10)与单向阀A(4)的输出端连接,四通(7)的第四端通过连接管(10)与单向阀B(5)的输出端连接;
三位五通阀A(2)的第二工作孔A(31)通过连接管(10)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A(11)的控制口B(25)连接;
三位五通阀B(3)的第一工作孔B(34)通过连接管(10)与三通A(8)的第一端连接,三通A(8)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C(13)的控制口F(29)连接,三通A(8)的第三端与单向阀A(4)的输入端连接;
三位五通阀B(3)的第二工作孔B(35)通过连接管(10)与三通B(9)的第一端连接,三通B(9)的第二端与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D(27)连接,三通的第三端与单向阀B(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四位选择开关的四个控制端分别与第一控制线圈A(32)、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线圈A(32)、第二控制线圈A(33)、第一控制线圈B(36)和第二控制线圈B(37)择一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行程气缸(1)的缸体B(12)的控制口C(26)和缸体C(13)的控制口E(28)分别通过消声器与外接连通。
CN201410098570.9A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821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570.9A CN103821793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570.9A CN103821793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1793A true CN103821793A (zh) 2014-05-28
CN103821793B CN103821793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75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8570.9A Active CN103821793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179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489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周卫荣 一种多行程气缸
CN106050790A (zh) * 2016-06-30 2016-10-26 奉化市全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行程气缸
CN111637109A (zh) * 2020-06-16 2020-09-08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多油缸关联精准定位系统
CN114962379A (zh) * 2022-05-20 2022-08-30 北京理工大学 多行程液压缸与车辆
CN115450972A (zh) * 2022-08-29 2022-12-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控制系统及龙门式液压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6110A (en) * 1980-10-01 1983-09-27 A-T-O Inc. (Now Figgie International) Power cylinder having external strok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423449Y (zh) * 2000-04-19 2001-03-14 舒良 精确定位的多行程组合气缸
CN2509361Y (zh) * 2001-11-01 2002-09-04 梁云波 一种气缸
KR20030018111A (ko) * 2001-08-27 2003-03-06 지상근 위치 제어 장치
CN202707668U (zh) * 2012-06-14 2013-01-30 王亚军 分段式多行程气缸
CN202991692U (zh) * 2012-10-31 2013-06-12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倍力多行程气缸
CN203796657U (zh) * 2014-03-17 2014-08-27 奉化市全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6110A (en) * 1980-10-01 1983-09-27 A-T-O Inc. (Now Figgie International) Power cylinder having external strok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423449Y (zh) * 2000-04-19 2001-03-14 舒良 精确定位的多行程组合气缸
KR20030018111A (ko) * 2001-08-27 2003-03-06 지상근 위치 제어 장치
CN2509361Y (zh) * 2001-11-01 2002-09-04 梁云波 一种气缸
CN202707668U (zh) * 2012-06-14 2013-01-30 王亚军 分段式多行程气缸
CN202991692U (zh) * 2012-10-31 2013-06-12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倍力多行程气缸
CN203796657U (zh) * 2014-03-17 2014-08-27 奉化市全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489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周卫荣 一种多行程气缸
CN106050790A (zh) * 2016-06-30 2016-10-26 奉化市全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行程气缸
CN106050790B (zh) * 2016-06-30 2018-01-16 宁波全盛世纪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行程气缸
CN111637109A (zh) * 2020-06-16 2020-09-08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多油缸关联精准定位系统
CN114962379A (zh) * 2022-05-20 2022-08-30 北京理工大学 多行程液压缸与车辆
CN115450972A (zh) * 2022-08-29 2022-12-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控制系统及龙门式液压机
CN115450972B (zh) * 2022-08-29 2024-04-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控制系统及龙门式液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1793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1793B (zh)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CN102230484B (zh) 一种集成的连续气驱式液压增力装置
CN104373626A (zh) 多方向性切换阀
CN203796657U (zh) 一种多行程气缸控制系统
CN103410807A (zh) 可调行程多位置气缸
CN104235251A (zh) 一种行程可调双筒多腔式气压弹簧
CN103994125A (zh) 可调双向缓冲油缸
CN103697010A (zh) 集成液压阀组及液压驱动系统及混凝土泵
US10202987B2 (en) Valve assembly having dual functionality for directional control of a piston on a fluid actuated device
CN203500188U (zh) 一种气动延时装置
CN105605022A (zh) 一种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
JP6528250B2 (ja) 油圧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位置出力の離散的変更のための方法
CN201034191Y (zh) 截止式换向阀
CN103727096A (zh) 用于可变行程气缸的高精度制动器
CN207728660U (zh) 一种自动切换的往复气缸
CN102562917B (zh) 一种主控液压阻尼器
CN104455502A (zh) 气动式二位二通截止阀
CN204201180U (zh) 一种先导式组合电磁阀
CN103195931A (zh) 多级焊接波纹管
CN203516264U (zh) 一种基于多路液压控制阀的联动装置
CN103827511A (zh) 具有双稳态流体阀的流体阀装置
CN202370921U (zh) 油缸同步结构和工程机械
KR20120118558A (ko) 복동식 다단 공압 실린더
CN105626909A (zh) 一种三位五通高压气动电磁阀
CN210531673U (zh) 库顶切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Xikou town Fenghua District Ji Shan Industrial 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Liansheng village 315500

Patentee after: Ningbo heyday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5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Fenghua City Xikou Town Industrial Park Ji Shan Lian Sheng Cun Fenghua Quans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FENGHUA QUANS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