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1340A -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1340A CN103821340A CN201410085607.4A CN201410085607A CN103821340A CN 103821340 A CN103821340 A CN 103821340A CN 201410085607 A CN201410085607 A CN 201410085607A CN 103821340 A CN103821340 A CN 103821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platform
- guide rail
- row
- outer 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属一种建筑脚手架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多根外排立柱以防护网板宽度为间距平放于安装平台,在外排立柱之间安装防护网板;步骤B、在外排立柱上安装平台底板,并在平台底板的另一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与导轨,所述内排立柱与导轨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相对应;步骤C、在内排立柱与导轨之间安装水平支撑架,再在导轨上安装导向支座,并使导轨穿过导向支座。通过将升降平台的各个零部件预先组装为固定结构的拼装单元,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高空作业,使得升降施工平台的安装风险得到大幅降低,且单元与单元之间拼装的效率较高,也便于后期拆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的安装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脚手架(scaffold)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传统的升降脚手架主要采用钢管、连接扣件及其它部件搭设,其存在的缺点主要为如下几点:一是在组装时存在钢管规格多、组装程序复杂、组装速度慢、效率低、影响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进度等缺点;二是在保证相同施工进度的条件下,不得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也较大;三是在架体组装时,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增加,有时会出现架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造成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四是在拆卸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现目前也有采用钢管组、部件搭设的升降脚手架,而这类升降脚手架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安装和拆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钢管组之间的连接一般为钢管扣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基于前述的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方法做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脚手架的搭接耗费大量人工,且安装过程中的规范性差,易因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易造成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安装拼接单元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多根外排立柱以防护网板宽度为间距平放于安装平台上,在外排立柱之间安装防护网板;
步骤B、在外排立柱上安装平台底板,并在平台底板的另一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与导轨,所述内排立柱与导轨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相对应;
步骤C、在内排立柱与导轨之间安装水平支撑架,再在导轨上安装导向支座,并使导轨穿过导向支座。
按上述步骤拼装完毕后即为拼接单元A。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D、在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以及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分别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与内外排斜支撑杆;
步骤E、在所述平台底板上安装翻板与呈斜向的爬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F、在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拼装完毕后即为拼接单元B。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拼接单元B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其导向支座安装在建筑物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也安装在建筑物上;
步骤B、将拼接单元A吊装至步骤A安装的拼接单元之上,并将两者相互连接,同时将拼接单元A中的导向支座安装在建筑物上;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C、重复步骤A与步骤B,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拼接单元A与拼接单元B在安装平台上下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B、将步骤A中形成的独立的平台架体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平台架体上的导向支座安装在建筑物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也安装在建筑物上;
步骤C、重复步骤A与步骤B,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本发明还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支承基础上铺设平台底板,再在平台底板的两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外排立柱及导轨,并使每根导轨、内排立柱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相对应;
步骤B,在相对应的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以及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与内外排斜支撑杆,并在导轨与内排立柱上安装水平支撑架,再在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双柱偏头转向装置;
步骤C、将多根导轨分别穿入并安装在同一条纵向直线上安装的导向支座上,再在多根外排立柱之间安装防护网板;
步骤D、在建筑以及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E、在平台底板上安装翻板与呈斜向的爬梯;
步骤F、安装与中心吊升降系统配套的电气系统及布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B结束后,完成第一层施工平台的搭设,重复步骤A与步骤B至少一次,完成上一层或几层施工平台的搭设,然后再执行步骤C;
所述支承基础是建筑外墙周围的钢管脚手架、地面、裙楼屋面当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的导向支座预先沿同一条与水平线相垂直的纵向直线安装在建筑的边缘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的安装步骤包括:
在双柱偏头转向装置上部的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固定吊挂件,再在固定吊挂件上安装电动葫芦;
在建筑上安装移动吊挂件,并使电动葫芦的下吊钩通过主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且将主绳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完成转向,由电动葫芦通过主绳为导轨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的安装步骤还包括:
在固定吊挂件上安装副绳转向滑轮组件,再将电动葫芦的下吊钩与下吊钩连接件连接固定,并使下吊钩连接件通过副绳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完成转向,且副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从而由副绳与主绳组成绳链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升降平台的各个零部件预先组装为固定结构的拼装单元,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高空作业,使得升降施工平台的安装风险得到大幅降低,且拼接单元与拼接单元之间拼装的效率较高,也便于后期拆卸。另外方法中采用零部件结构的一致性强,直接将零部件在建筑外墙上进行安装形成升降施工平台的方法操作灵活性较强,较适于在部分异形建筑的外墙上安装应用,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步骤简单,且拆装操作的一致性强,规范性好,可有效降低平台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安装方法中不同的操作步骤分别可适于在不同类型的建筑外墙和不同建筑施工方法及进度要求,有效提高效率,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施工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施工平台的架体轴测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处放大图;
图中,1为内排立柱、2为外排立柱、3为防护网板、4为平台底板、5为导轨、51为防坠横档、52为槽型钢、53为背板、54为导轨连接板、6为导向支座、7为电动葫芦、74为下吊钩、75为主吊钩、8为固定吊挂件、9为移动吊挂件、10为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1为内外排斜支撑杆、12为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3为主绳、14为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5为爬梯、16为翻板、17为水平支撑架、18为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9为固定安装杆、20为副绳、21为下吊钩连接件、22重力传感器、23张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在对本发明按照不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方法中进行安装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一种优选结构介绍如下:
参考图1所示,该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包括多根并排的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所述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有防护网板3,且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之间还安装有多层平台底板4,所述多根内排立柱1之间还包括导轨5,且导轨5与多根内排立柱1并排安装,所述导轨5穿过用于安装在建筑上的导向支座6,且导轨5在导向支座6中滑移,进而带动施工平台上下运动;
除此之外,上述施工平台中还包括中心吊升降系统,该中心吊升降系统至少需要由电动葫芦7、固定吊挂件8与移动吊挂件9组成,并将固定吊挂件8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而前述的移动吊挂件9则是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在建筑的承力点上,将电动葫芦7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同时使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该主绳13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钩74上,另一端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使主绳13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用于由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为导轨5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还可在上述的固定吊挂件8上增设重力传感器22,将该重力传感器22与电动葫芦7的主吊钩75相连接,通过该重力传感器22,可与升降施工平台的电控系统相配合,完成平台上各个动力机位的同步动作控制。
同样参考图1所示,为保证施工平台架体的稳定性,还可在上述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多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而按照前述增加稳定性的原理,还可在相邻的两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之间安装内外排斜支撑杆11。
而上述的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还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即一方面在立柱上垂直于建筑墙面的方向设有多个等距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布置在内外排立柱1之间和外排立柱2与导轨5之间的构件;另一方面在立柱上平行于建筑墙面的方向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及螺纹孔,通孔用于两组架体之间的连接,螺纹孔用于架体外侧防护网板的安装;再一方面在立柱上端设有用于上下两根立柱连接的竖向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锥体造型,便于上下两根立柱连接时导向。
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为与上述的中心吊升降系统相配合,避免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影响主绳13的运行,发明人将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的稳定装置替换为多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其结构如图5所示),且同样在相邻的两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的端部之间均安装内外排斜支撑杆11,用于使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中形成使主绳13经过的空间。
再参考图2所示,还可将上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且置于电动葫芦7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加电动葫芦带动施工平台架体升降的安全性、独立性和自动化,发明人引入了“绳链环”的结构形式,即采用电动葫芦上的链条、主绳13与副绳20组成环形结构,从而使移动吊挂件9与电动葫芦的下吊钩74随着“绳链环”的往复运动而运动,亦即电动葫芦7在带动架体升降的过程中,带动“绳链环”往复运动,使“绳链环”上的移动吊挂件9自动地达到所需安装的建筑承力点位置。而前述“绳链环”在中心吊升降系统中具体的结构设置如下:
发明人还为便于“绳链环”结构的安装;还将上述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74通过下吊钩连接件21与主绳13、副绳20的端部相连接。同时在增设了下吊钩连接件21之后,电动葫芦7与上述的“绳链环”完全不接触,仅作为“绳链环”运转的动力源。
在电动葫芦7上方增设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并将该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通过固定安装杆19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使电动葫芦7还同时通过副绳20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该副绳20一端固定在与电动葫芦7连接的下吊钩连接件21上,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使副绳20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进而使副绳20与主绳13组成绳链环,为使副绳20在使用时保持适宜的张紧度,还可在副绳20上增设张紧装置23,且该张紧装置23最好安装在下吊钩连接件21与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之间的副绳20上。
正如图2所示出的,上述结构的中心吊升降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当电动葫芦7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时,电动葫芦7吞吐链条使下吊钩74向上移动,进而使下吊钩74与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之间的主绳13增长,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缩短,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副绳20增长,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下吊钩74之间的副绳20缩短;当电动葫芦7带动施工平台下降时,电动葫芦7吞吐链条使下吊钩74向下移动,进而使下吊钩74与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之间的主绳13缩短,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增长,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副绳20缩短,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下吊钩74之间的副绳20增长;即无论上升还是下降,电动葫芦74的下吊钩74与移动吊挂件9均在“绳链环”上呈环形相对移动。
参考图3所示,为便于施工人员在多层施工平台各层之间行走,还可在各层平台底板4之间安装呈斜向的爬梯15;并且在平台底板4的内侧还活动安装有翻板16,所述翻板16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调节翻板16宽度的伸缩装置。
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多层施工平台底部支撑的稳定程度,最好再在施工平台的底部或其他部位安装水平支撑架17,该水平支撑架17安装在多根内排立柱1之间或者内排立柱1与导轨5之间,又或者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之间。
参考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还针对导轨6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为采用两根相互对称的槽型钢52构成导轨5,再在两根槽型钢52之间增设多根呈横向、且用于与导向支座6的防坠拨叉66相配合的等间距防坠横档51;同时为便于安装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各类部件的安装,还需在导轨5相对于外排立柱2的一侧上固定导轨背板53,并在该导轨背板53上增设多个固定孔。另外,为便于多段导轨5之间的相互拼接加长,还可在导轨5的至少一端上增设导轨连接板54,且该导轨连接板54上设有连接孔。
由于升降施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多个电动葫芦7组成多个中心吊升降系统才能完成对架体的升降,因而发明人利用每个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电动葫芦主吊钩75与固定吊挂件8之间的重力传感器22,在施工平台中集成了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升降系统控制多个电动葫芦7运行状态,使其保持同步,该系统包括:
传感器与电动葫芦,所述传感器与电动葫芦分别接入分机,所述分机分别接入总电源控制箱与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还接入总电源控制箱,通过重力传感器22采集升降平台架体的当前重力数据,并将该重力数据传输至分机,分机将所述重力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当前的重力数据,依据其内部程序预设的阈值以及接收到的总电源控制箱当前状态数据,向总电源控制箱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总电源控制箱向多个机位上的电动葫芦提供电。
依照上述结构,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安装拼接单元的拼装方法,该方法优选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101、将多根外排立柱2以防护网板3宽度为间距平放于安装平台,在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防护网板3;
步骤102、在外排立柱2上安装平台底板4,并在平台底板4的另一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1与导轨5,所述内排立柱1与导轨5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2相对应;
步骤103、在内排立柱1与导轨5之间安装水平支撑架17,再在导轨5上安装导向支座6,并使导轨5穿过导向支座6;从而形成拼接单元A;
为保证拼接单元A安装的稳定性,还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例如:
步骤104、在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分别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
同时,当需要其它辅助件时,还可在上述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如下步骤,将上述的拼接单元A改装成拼接单元B:
步骤105、在所述平台底板4上安装翻板16与呈斜向的爬梯15。
步骤106、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随即形成拼接单元B。
当完成上述两种类型拼接单元的拼装后,即进行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方法优选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201、将拼接单元A与拼接单元B在安装平台上下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202、将步骤A中形成的独立的平台架体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平台架体上的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物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9也安装在建筑物上;
步骤203、重复步骤A与步骤B,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还可直接将拼接单元A与拼接单元B分别吊装至建筑上进行拼装,即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将拼接单元B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其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边缘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9也安装在建筑上;
步骤302、将拼接单元A吊装至步骤201安装的拼接单元B的上部,并将两者相互连接,同时拼接单元A中的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边缘上(可在建筑外墙上预先设置安装孔);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303、重复步骤201与步骤202,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关于施工平台架体的拆卸方法,逆向执行上述步骤即可,此处不再详述。而上述的施工平台架体安装方法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高空作业,使得升降施工平台的安装风险得到大幅降低,且拼接单元与拼接单元之间拼装的效率较高,也便于后期拆卸。
另一方面,上述方法拼装施工平台的效率虽然较高,但是当面对一些异形建筑外墙的施工平台安装时,上述安装方法的灵活性不够,因而发明人以上述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为基础,对方法进行改进,即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方法优选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301、在支承基础上铺设平台底板4,再在平台底板4的两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1、外排立柱2及导轨5,并使每根导轨5、内排立柱1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2相对应;
步骤302,在相对应的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并在导轨5与内排立柱1上安装水平支撑架17,再在导轨4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
步骤303、将多根导轨5分别穿入并安装在同一条纵向直线上安装的导向支座6上,再在多根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防护网板3;
步骤304、在建筑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
与上述的实施例类似,所述方法还可继续进行:
步骤305、在平台底板4上安装翻板16与呈斜向的爬梯15。
上述的方法中,导向支座6可预先沿同一条与水平线相垂直的纵向直线安装在建筑的边缘上。且支承基础可在建筑外墙周围的钢管脚手架、地面、裙楼屋面中进行选择。
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层施工平台直接在建筑上进行安装时,需要按照建筑主体的施工进度逐步完成多层升降施工平台的安装,因此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当步骤302结束后,完成第一层施工平台的搭设,重复步骤301与步骤302至少一次,每重复一次,即完成一层施工平台的搭设,然后再执行步骤303。
而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均提到的中心吊升降系统的安装步骤如下:
1)在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上部的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固定吊挂件8,再在固定吊挂件8上安装电动葫芦7;
2)在建筑上安装移动吊挂件9,并使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通过主绳13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且将主绳13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完成转向,由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为导轨5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
3)在固定吊挂件8上安装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再将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与下吊钩连接件21连接固定,并使下吊钩连接件21通过副绳20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完成转向,且副绳20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从而由副绳20与主绳13组成绳链环。
而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安装拼接单元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多根外排立柱(2)以防护网板(3)宽度为间距平放于安装平台上,在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防护网板(3);
步骤B、在外排立柱(2)上安装平台底板(4),并在平台底板(4)的另一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1)与导轨(5),所述内排立柱(1)与导轨(5)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2)相对应;
步骤C、在内排立柱(1)与导轨(5)之间安装水平支撑架(17),再在导轨(5)上安装导向支座(6),并使导轨(5)穿过导向支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安装拼接单元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D、在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分别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
步骤E、在所述平台底板(4)上安装翻板(16)与呈斜向的爬梯(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安装拼接单元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F、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
4.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拼装的拼接单元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其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物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9)也安装在建筑物上;
步骤B、将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拼装的拼接单元吊装至步骤A安装的拼接单元之上,并将两者相互连接,同时将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拼装的拼接单元中的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物上;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C、重复步骤A与步骤B,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5.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拼装的拼接单元,与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拼装的拼接单元在安装平台上下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一榀独立的平台架体;
步骤B、将步骤A中形成的独立的平台架体吊装至预定位置,再将平台架体上的导向支座(6)安装在建筑物上,并将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的移动吊挂件(9)也安装在建筑物上;
步骤C、重复步骤A与步骤B,在独立的平台架体相邻的一侧继续安装第二榀独立的平台架体,且将相邻的独立平台架体侧面相互连接。
6.一种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支承基础上铺设平台底板(4),再在平台底板(4)的两侧安装多根内排立柱(1)、外排立柱(2)及导轨(5),并使每根导轨(5)、内排立柱(1)分别与各自的外排立柱(2)相对应;
步骤B,在相对应的内排立柱(1)与外排立柱(2),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并在导轨(5)与内排立柱(1)上安装水平支撑架(17),再在导轨(4)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
步骤C、将多根导轨(5)分别穿入并安装在同一条纵向直线上安装的导向支座(6)上,再在多根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防护网板(3);
步骤D、在建筑以及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中心吊升降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E、在平台底板(4)上安装翻板(16)与呈斜向的爬梯(15);
步骤F、安装与中心吊升降系统配套的电气系统及布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结束后,完成第一层施工平台的搭设,重复步骤A与步骤B至少一次,完成上一层或几层施工平台的搭设,然后再执行步骤C;
所述支承基础是建筑外墙周围的钢管脚手架、地面、裙楼屋面当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导向支座(6)预先沿同一条与水平线相垂直的纵向直线安装在建筑的边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的安装步骤包括:
在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上部的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固定吊挂件(8),再在固定吊挂件(8)上安装电动葫芦(7);
在建筑上安装移动吊挂件(9),并使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通过主绳(13)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且将主绳(13)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完成转向,由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为导轨(5)和外排立柱(2)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
在固定吊挂件(8)上安装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再将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与下吊钩连接件(21)连接固定,并使下吊钩连接件(21)通过副绳(20)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完成转向,且副绳(20)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从而由副绳(20)与主绳(13)组成绳链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85607.4A CN103821340B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85607.4A CN103821340B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1340A true CN103821340A (zh) | 2014-05-28 |
CN103821340B CN103821340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075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85607.4A Active CN103821340B (zh) | 2014-03-10 | 2014-03-10 |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21340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2640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导架多级同步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672642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间距可调的双导架多级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672641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导架多级同步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888229A (zh) * | 2016-05-31 | 2016-08-24 |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 全钢附着式脚手架安装方法 |
CN106088565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斜爬方法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CN106150059A (zh) * | 2015-03-23 | 2016-11-23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爬楼机器人 |
CN106958346A (zh) * | 2017-04-16 | 2017-07-18 |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曲面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附着升降脚手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CN110700552A (zh) * | 2019-11-14 | 2020-01-17 | 陕西开友实业有限公司 |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自动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
CN113914599A (zh) * | 2021-12-13 | 2022-01-11 | 江苏鸿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附着爬架链条机构 |
CN116892288A (zh) * | 2023-09-11 | 2023-10-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9623A (zh) * | 2005-11-07 | 2006-05-10 |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 | 可升降液压爬升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JP2009180074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Astech Co Ltd | 足場シート昇降システム |
CN201334769Y (zh) * | 2008-12-26 | 2009-10-28 | 魏炜 | 双导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CN102051977A (zh) * | 2010-11-29 | 2011-05-11 |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墙体脚手架与模板一体化施工方法 |
CN102383588A (zh) * | 2011-08-25 | 2012-03-21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
CN103422665A (zh) * | 2013-01-25 | 2013-12-04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 |
CN103422663A (zh) * | 2013-01-25 | 2013-12-04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附着升降脚手架 |
CN103556812A (zh) * | 2013-11-04 | 2014-02-05 | 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安装结构 |
-
2014
- 2014-03-10 CN CN201410085607.4A patent/CN1038213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9623A (zh) * | 2005-11-07 | 2006-05-10 |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 | 可升降液压爬升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JP2009180074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Astech Co Ltd | 足場シート昇降システム |
CN201334769Y (zh) * | 2008-12-26 | 2009-10-28 | 魏炜 | 双导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CN102051977A (zh) * | 2010-11-29 | 2011-05-11 |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墙体脚手架与模板一体化施工方法 |
CN102383588A (zh) * | 2011-08-25 | 2012-03-21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
CN103422665A (zh) * | 2013-01-25 | 2013-12-04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 |
CN103422663A (zh) * | 2013-01-25 | 2013-12-04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附着升降脚手架 |
CN103556812A (zh) * | 2013-11-04 | 2014-02-05 | 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安装结构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0059A (zh) * | 2015-03-23 | 2016-11-23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爬楼机器人 |
CN105672640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导架多级同步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672642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间距可调的双导架多级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672641A (zh) * | 2016-03-11 | 2016-06-15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导架多级同步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888229A (zh) * | 2016-05-31 | 2016-08-24 |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 全钢附着式脚手架安装方法 |
CN106088565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斜爬方法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CN106958346A (zh) * | 2017-04-16 | 2017-07-18 |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曲面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附着升降脚手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CN110700552A (zh) * | 2019-11-14 | 2020-01-17 | 陕西开友实业有限公司 |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自动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
CN113914599A (zh) * | 2021-12-13 | 2022-01-11 | 江苏鸿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附着爬架链条机构 |
CN113914599B (zh) * | 2021-12-13 | 2022-03-01 | 江苏鸿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附着爬架链条机构 |
CN116892288A (zh) * | 2023-09-11 | 2023-10-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CN116892288B (zh) * | 2023-09-11 | 2023-11-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1340B (zh) | 2016-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1340B (zh) | 附着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安装方法 | |
CN106958346B (zh) | 曲面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附着升降脚手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
CN102146732B (zh) | 超大面积双曲面焊接球网架滑移施工方法 | |
CN102587646B (zh) | 智能化独立单元结构的液压顶升自爬模板系统 | |
CN103821341B (zh) | 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 |
CN105484502B (zh) | 一种工业厂房钢结构屋面檩条与支撑杆组合安装方法 | |
CN105544984A (zh) |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胎架整体滑移施工工艺 | |
CN105672642A (zh) | 间距可调的双导架多级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878961U (zh) | 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 |
CN204024015U (zh) | 施工平台模块单元及其施工平台 | |
CN105672641A (zh) | 双导架多级同步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625732B (zh) | 超高悬挑钢结构桁架无支撑施工方法 | |
CN205575534U (zh) | 格构式井字形架体提升设备 | |
CN103821339B (zh) | 施工平台模块单元及其施工平台 | |
CN204299157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侧贴式提升装置 | |
CN203394008U (zh) | 用于平面桁架上的悬挂式吊架 | |
RU120692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буровых вышек башенного типа | |
CN103359625A (zh) | 新农村建设楼房吊装及平台升降自动化施工设备 | |
CN103225390B (zh) | 中空立面滑轮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 |
CN108265991A (zh) | 用于工业化建筑的空中造楼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933127U (zh) | 厂房屋顶彩钢内板的安装设备 | |
CN103643790B (zh) | 适用于巨型柱的自爬式操作平台 | |
CN203878966U (zh) | 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 | |
CN203878956U (zh) | 自动升降防护屏与施工平台组合系统 | |
CN103899078A (zh) | 附着自动升降防护屏安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stallation method of attached lifting multi-layer construction platfor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Pledgee: Bank of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JUSTREACH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HENGDU)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10000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