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9970A -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9970A
CN103809970A CN201410038706.7A CN201410038706A CN103809970A CN 103809970 A CN103809970 A CN 103809970A CN 201410038706 A CN201410038706 A CN 201410038706A CN 103809970 A CN103809970 A CN 103809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eoscopic model
state event
default
motion
stereo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8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9970B (zh
Inventor
邓裕强
黄爱华
梁国盛
谭舒
巢子良
郭伟杰
潘国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ubang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8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9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9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9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桌面动态主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触发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本发明既能够满足用户对3D动态桌面的视觉效果需求,又使得桌面主题很好地与用户的操作进行互动,解决了以往桌面主题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桌面动态主题的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桌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用户与桌面交互,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移动终端系统安装有动态桌面,但现有动态桌面的动态元素都是由若干静态的图片结合而成,其立体感不明显,难以满足用户对3D动态桌面效果的需求。另外,由于现时的动态桌面不支持交互,用户在桌面的操作与动态元素没有互动,缺少趣味性及可玩性,难以满足用户对动态变化的功能需求,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用户对3D动态桌面的视觉效果需求,且能将桌面主题很好地与用户的操作进行互动,解决了以往桌面主题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S2、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S3、触发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进一步,所述前景层放置有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的Z轴索引属性置于第二3D立体模型之后;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新增与第二3D立体模型同一Z轴索引属性的第三3D立体模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按照其预设的第二运动规则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同时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匀速运动规则运动,当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新增的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当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为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前景层创建模块,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进一步,所述前景层放置有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的Z轴索引属性置于第二3D立体模型之后;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与第二3D立体模型同一Z轴索引属性的第三3D立体模型。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二运动规则运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同时执行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匀速运动规则运动,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第三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当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置顶前景层,将3D立体模型置于该层中,当用户触发桌面主题中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桌面系统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既能够满足用户对3D动态桌面的视觉效果需求,又使得的桌面主题很好地与用户的操作进行互动,解决了以往桌面主题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流程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流程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实现桌面3D战斗机动态主题方法中战斗机3D立体模型与魔方3D立体模型按照匀速运动规则运动于前景层的状态效果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四实现桌面3D战斗机动态主题方法中触发战斗机3D立体模型第二状态事件,增加导弹3D立体模型的状态效果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四实现桌面3D战斗机动态主题方法中导弹3D立体模型与魔方3D立体模型相撞的状态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前景层创建模块,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例如:战斗机、云朵、小鸟、飞机、不倒翁等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运动规则在前景层中运动;所述运动规则包括匀速运动规则、加速运动规则、圆周运动规则、自由落体运动规则;所述3D立体模型运动到前景层边界时,自动改变其运动方向并按照预设的运动规则继续运动;所述3D立体模型利用OpenGL底层进行渲染,OpenGL底层创建数据缓冲区加载模型数据并进行绘制渲染;将绘制渲染后的3D立体模型显示于前景层中;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如图2所示,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S102: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S103:触发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置顶前景层,将3D立体模型置于该层中,当用户触发桌面主题中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桌面系统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既能够满足用户对3D动态桌面的视觉效果需求,又使得的桌面主题很好地与用户的操作进行互动,解决了以往桌面主题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一: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所述前景层放置有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的Z轴索引属性置于第二3D立体模型之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与第二3D立体模型同一Z轴索引属性的第三3D立体模型。
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二运动规则运动;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更具体为: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同时执行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二: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匀速运动规则运动,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第三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当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如图3所示,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匀速运动规则运动的第一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其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增加第三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
所述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其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S202: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用户是否触发预设的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步骤S203;若否,第一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匀速运动;
S203:执行模块增加第三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
S204: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是否相撞,若是,进入步骤S205;若否,循环检测。
S205: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
S206:执行模块判断第二3D立体模型减速运动的速度是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若是,进入步骤S207;若否,循环判断;
S207:退出第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三:
如图4~6所示,一种实现桌面3D战斗机动态主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匀速运动规则运动的战斗机3D立体模型401、魔方3D立体模型402的前景层400,将所述前景层400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所述战斗机3D立体模型401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增加导弹3D立体模型403,并以大于魔方3D立体模型402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
所述魔方3D立体模型402预设第二状态事件:以导弹3D立体模型403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魔方3D立体模型402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S302:检测用户是否点击战斗机3D立体模型401,若是,即触发战斗机3D立体模型401的第二状态事件,并进入步骤S303;若否,战斗机3D立体模型401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匀速运动;
S303:增加导弹3D立体模型403,导弹3D立体模型403以大于魔方3D立体模型402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
S304:检测魔方3D立体模型402与导弹3D立体模型403碰撞是否相撞,若是,进入步骤S305;若否,循环检测。
S305:隐藏导弹3D立体模型403,魔方3D立体模型402以导弹3D立体模型403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
S306:判断导弹3D立体模型403减速运动的速度是否减缓到魔方3D立体模型402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若是,进入步骤S307;若否,循环判断;
S307:退出魔方3D立体模型402的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S2、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S3、触发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景层放置有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的Z轴索引属性置于第二3D立体模型之后;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新增与第二3D立体模型同一Z轴索引属性的第三3D立体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按照其预设的第二运动规则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第二状态事件,当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同时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匀速运动规则运动,当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新增的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当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7.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前景层创建模块,创建一用于放置按照其预设运动规则运动的3D立体模型的前景层,将所述前景层的Z轴索引属性置顶;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预设的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运动;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所述第二状态事件具体为:新增其它3D立体模型,并按照其预设的运动规则运动;或隐藏3D立体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景层放置有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的Z轴索引属性置于第二3D立体模型之后;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有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与第二3D立体模型同一Z轴索引属性的第三3D立体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二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其预设的第二运动规则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当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触发第三3D立体模型预设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同时执行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三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3D立体模型和第二3D立体模型按照预设的匀速运动规则运动,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触发第一3D立体模型的第二状态事件时,执行模块新增第三3D立体模型,所述第三3D立体模型以大于第二3D立体模型的初速度作匀速运动;当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3D立体模型与第三3D立体模型碰撞时,执行模块隐藏第三3D立体模型,第二3D立体模型以第三3D立体模型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减速运动,当减速运动的速度减缓到第二3D立体模型第一运动规则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退出第二状态事件并按照预设的第一运动规则做匀速运动。
CN201410038706.7A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809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8706.7A CN103809970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8706.7A CN103809970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9970A true CN103809970A (zh) 2014-05-21
CN103809970B CN103809970B (zh) 2016-11-23

Family

ID=5070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8706.7A Active CN103809970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99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576A (zh) * 2014-07-29 2016-02-10 邓澍新 用于3d内容创建的系统和方法
CN108932145A (zh) * 2018-06-12 2018-12-04 广州久邦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d壁纸实现3d显示效果的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45A (zh) * 2007-10-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动态桌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980134A (zh) * 2010-10-29 2011-02-23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三维桌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2566866A (zh) * 2010-12-27 2012-07-11 爱国者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桌面更新系统
CN102567041A (zh) * 2010-12-27 2012-07-11 爱国者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动态桌面的计算机装置
CN103399688A (zh) * 2013-07-26 2013-11-20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动态壁纸和桌面图标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45A (zh) * 2007-10-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动态桌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980134A (zh) * 2010-10-29 2011-02-23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三维桌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2566866A (zh) * 2010-12-27 2012-07-11 爱国者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桌面更新系统
CN102567041A (zh) * 2010-12-27 2012-07-11 爱国者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动态桌面的计算机装置
CN103399688A (zh) * 2013-07-26 2013-11-20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动态壁纸和桌面图标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576A (zh) * 2014-07-29 2016-02-10 邓澍新 用于3d内容创建的系统和方法
CN108932145A (zh) * 2018-06-12 2018-12-04 广州久邦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d壁纸实现3d显示效果的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9970B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2882B2 (en) Augmented reality simulation continuum
CN103744600A (zh) 一种3d动态壁纸与桌面图标之间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26048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irtual world interaction
CN102646021B (zh) 一种手机实现3d功能菜单的方法
WO2019037515A1 (zh) 一种基于虚拟空间场景的信息交互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07677B (zh) 一种数字曾侯乙编钟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系统与方法
CN102496177B (zh) 三维水墨动画的制作方法
WO2010048051A3 (en) Multi-touch object inertia simulation
CN103324400A (zh) 一种在3d模型中展示菜单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84443A (zh) 一种改进的柔性织物碰撞处理方法
CN103809970A (zh) 一种实现桌面3d动态主题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43268B (zh) 一种游戏地图定位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4142852A (zh) 在电脑上实现安卓模拟器图形加速方法
Höger et al. Modelica3D-platform independent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KR20150143495A (ko) 멀티 핑거 터치 상호작용 동안의 패닝 및 스케일링을 검출하는 기법
CN103729884A (zh) 一种模拟物理运动的桌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699120A (zh) 一种用于跨域视频级联系统的云台操作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83153B (zh) 一种在2d游戏中游戏对象飞行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4307150A (zh) 虚拟对象之间的互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5999703A (zh) 虚拟现实场景拓展方法
CN109224434A (zh) 基于微重力效应模拟及线控机器人的空间环境游戏平台
KR102396060B1 (ko) 전자 게임에서 카메라 뷰 변경
Xie et al. Design of the virtual reality roam system for ancient city
CN109960842B (zh) 一种液体和固体碰撞时产生泡沫的仿真方法、终端设备
CN105224307A (zh)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动画实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5

Address after: 510055,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three Zhongshan Road, No. 33, China International Center, block A, 17 (written) 1702-2 units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ENGY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55 A, block 16-17, China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three, Zhongsha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4

Address after: 510055, tower 17, A tower, Zhonghua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three, 33 Zhongshan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ubang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55,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three Zhongshan Road, No. 33, China International Center, block A, 17 (written) 1702-2 units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ENGY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