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3155A -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3155A
CN103803155A CN201210445771.2A CN201210445771A CN103803155A CN 103803155 A CN103803155 A CN 103803155A CN 201210445771 A CN201210445771 A CN 201210445771A CN 103803155 A CN103803155 A CN 103803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device
hole
attaching parts
sidewall
axis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57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3155B (zh
Inventor
苏继军
孙士国
倪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Carrier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457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3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3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该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托盘箱的侧壁下横梁上;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所述托盘箱的底盘边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对应的位置处;以及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铰接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件。该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可以使两个相对的侧壁不分先后顺序地叠放到底盘上,避免了因折叠顺序错误造成的折叠不平,进而解决了折叠后堆码不方便和叉车叉坏侧壁的问题。此外,该双轴铰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盘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该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空间、方便摆放,实践中通常将托盘箱的两个侧壁折叠到底盘上。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托盘箱的两个侧壁通常会分别利用铰接装置连接到底盘的一组对边上。但是由于侧壁是具有厚度的,因此为了使两个侧壁都能够折叠到底盘上,两个侧壁与底盘连接的铰接装置沿高度方向会存在高度差,即,两个铰接装置会分别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这种设置虽然会达到使两个侧壁折叠到底盘上的效果,但是同时也限定了折叠的顺序。其要求操作者必须先折叠位置较低的铰接装置对应的侧壁,否则托盘箱的两个侧壁不能折叠或者折叠不平。显然,这种结构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折叠误操作会影响折叠后的堆码,叉车作业时也容易叉坏翘起的侧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该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托盘箱的侧壁下横梁上;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所述托盘箱的底盘边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及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铰接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铰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轴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以所述第一铰接轴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两端向下延伸的侧壁,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耳包括一对铰接耳,所述一对铰接耳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且分别邻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所述托盘箱的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上的安装通孔,所述第一铰接耳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从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内侧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延伸到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铰接轴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将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距离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底边的间距为2-5cm。
优选地,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铰接轴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二铰接耳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沿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通孔,所述第二铰接耳穿过所述长通孔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第二铰接轴在所述凹槽内沿着所述凹槽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以使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以所述第二铰接轴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长通孔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长通孔和第二长通孔,且所述第二铰接耳包括一对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长通孔和所述第二长通孔的铰接耳。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开口在所述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所述托盘箱的安装状态下面向所述托盘箱的外侧,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底盘边梁的内侧,且所述第二铰接耳从所述底盘边梁的内侧穿过所述长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托盘箱,所述托盘箱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一组对边上的侧壁以及如上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中所述双轴铰接装置的所述第一铰接件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侧壁下横梁上,所述双轴铰接装置的所述第二铰接件设置在所述底盘边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可以使两个相对的侧壁不分先后顺序地叠放到底盘上,避免了因折叠顺序错误造成的折叠不平,进而解决了折叠后堆码不方便和叉车叉坏侧壁的问题。此外,该双轴铰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铰接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A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壁折叠到底盘时的托盘箱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当侧壁折叠到底盘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托盘箱,如图1所示,该托盘箱包括底盘3、设置在底盘3的一组对边上的侧壁1以及双轴铰接装置(包含于A区域中),该双轴铰接装置分别安装在托盘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与底盘3上,以使两个侧壁1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地折叠到底盘3上。每个侧壁1可以安装的该双轴铰接装置的数量不限定,可以设置一个双轴铰接装置,也可以设置多个。下文中会结合附图详细描述该双轴铰接装置的结构。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文将结合图2中示出的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在托盘箱上的安装状态来描述双轴铰接装置。如图2所示,该双轴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件100、第二铰接件300和铰接板200(参照图3)。第一铰接件100用于安装在托盘箱的侧壁下横梁4上,第二铰接件300用于安装在托盘箱的底盘边梁5上与第一铰接件100相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板20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铰接件100,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铰接件300。这样,如图8所示,当侧壁1折叠到底盘3上时,由于侧壁1采用双轴铰接装置连接至底盘3,因此,每个侧壁1都具有两个枢转轴(第一枢转轴7和第二枢转轴6),在折叠时,通过使铰接板200倾斜(甚至直立)可以使得即使在图8中所示出的侧壁1下面已经折叠有图8中未示出的另一侧壁,也能够保证图8中示出的该侧壁1折叠到底盘3上。同样地,如果图8中示出的侧壁1先折叠到底盘3上,而未示出的另一侧壁也可以通过使连接该另一侧壁和底盘3的铰接板倾斜(甚至直立)而折叠到底盘3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铰接板200的第一端围绕第一铰接件100枢转的第一枢转轴7和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围绕第二铰接件300枢转的第二枢转轴6是互相平行的。
为了制作方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铰接件100构造为包括第一连接件10和第一铰接轴11(参照图2),第一连接件10上设置有连接孔13。如图3所示,铰接板20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耳201,第一铰接耳20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2。如图2所示,第一铰接轴11穿过第一轴孔12和连接孔13,将铰接板200的第一端以第一铰接轴11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接件10。当然此处并不限定于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在铰接板200的第一端设置旋转凸起,相应的,第一连接件10上设置与旋转凸起相对应的卡口式安装孔,并且使旋转凸起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在安装孔内,如此也可以达到枢转的效果,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会随着枢转时间的增长给旋转凸起带来磨损,进而影响该双轴铰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参照图4,第一连接件10包括顶壁101和从顶壁101两端向下延伸的侧壁102,以使第一连接件10呈开口向下的U形。优选地,连接孔1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的侧壁102上。U形结构可以保证第一连接件10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件10与铰接板200的第一端的连接的稳固性。当然,该第一连接件10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侧壁或者设置多于两个侧壁。但是如果只设置一个侧壁,会造成第一连接件10与铰接板200的第一端连接后枢转不稳固,而设置多于两个侧壁则导致加工不便。
同样地,第一铰接耳201可以只包括一个铰接耳,也可以包括多个铰接耳。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铰接耳201包括一对铰接耳,该一对铰接耳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的两个侧壁102的内侧,且分别邻接第一连接件10的两个侧壁102的内侧(参照图2),以使枢转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邻接应当能够保证第一铰接耳201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的两个侧壁102可枢转,并且应当避免两者之间的缝隙过大,而造成枢转过程中第一铰接耳201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左右移动。
优选地,当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托盘箱上的时候,如图6所示,铰接板200的第一端设置在侧壁下横梁4的内侧,第一连接件10设置在侧壁下横梁4的外侧。第一连接件10还包括设置在侧壁下横梁4上的安装通孔103(参考图4),以使第一铰接耳201从侧壁下横梁4的内侧穿过该安装通孔103(参考图2和4)延伸到侧壁下横梁4的外侧。安装通孔103并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形状,其可以是与第一铰链耳201相匹配的形状或是其它形状,只要能使第一铰接耳201从其中穿过即可。当然,安装通孔103也不限于图4中示出的数量,还可以多个,本发明并不意欲对安装通孔103的形状和数量作出限制。第一铰接轴11在侧壁下横梁4的外侧将铰接板20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接件10。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一方面使得铰接板200的第一端、第一铰接耳201以及第一连接件10等部件都设置在侧壁下横梁4的厚度内,从而节省了箱内空间,避免了凸出到箱内的部分损坏货物。另一方面,参考图8,在将处于折叠状态的侧壁1枢转至组立状态的过程中,侧壁下横梁4的位于铰接板200外侧的部分会被铰接板200所阻挡,这样枢转侧壁1即可轻松地将侧壁1连同铰接板200一起枢转至组立状态,从而避免了分别枢转侧壁1与铰接板200的繁琐过程。
如图4所示,优选地,安装通孔103在安装状态下距离侧壁下横梁4的底边的间距h为2-5cm。所述间距h指的是安装通孔103的下边缘距离侧壁下横梁4的底边的距离。结合图8,当将处于折叠状态的侧壁1枢转至组立状态的过程中,侧壁下横梁4的位于铰接板200外侧的部分需要被铰接板200阻挡,因此,可以将安装通孔103距离侧壁下横梁4的底边的间距设置的大一些,使得侧壁下横梁4落在铰接板200的外侧的部分的面积增大,这样能够避免枢转侧壁1过程中造成侧壁下横梁4变形,甚至折断。另外,可以理解,安装通孔103在安装状态下距离侧壁下横梁4的底边的间距也不能过长,间距过长则会使得侧壁下横梁4的高度过高,从而导致箱内货物的外涨力将过度集中在侧壁下横梁4上而不能很好地传递给底盘边梁5。当然此种问题可以通过增强侧壁下横梁4的刚度来解决,为了增加侧壁下横梁4的刚度就需要相应地增加侧壁下横梁4的厚度,这将导致成本的升高。另外,仅增加侧壁下横梁4的厚度还会导致侧壁下横梁4与底盘边梁5的搭接不美观。基于上述考虑,优选地,将安装通孔103距离侧壁下横梁4的底边的间距h设置为2-5cm。
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二铰接件300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二铰接轴30和第二连接件。铰接板20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耳202,第二铰接耳202上设置有第二轴孔14,第二铰接轴30穿过第二轴孔14与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第二连接件可以设置为类似于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铰接轴30可枢转地连接到铰接板200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也可以构造为其它结构,只要能使铰接板20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凹槽31,当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托盘箱上时,凹槽31可以设置在底盘边梁5上。凹槽31的底部设置有沿与凹槽3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通孔32,即,长通孔32的延伸方向与凹槽31的延伸方向垂直。长通孔32的延伸方向是指长通孔32沿着凹槽31的横截面轮廓延伸的方向。第二铰接耳202(参照图2)穿过该长通孔32并容纳在凹槽31中。第二铰接轴30在凹槽31内沿着凹槽31穿过第二轴孔14,以使铰接板200的第二端以第二铰接轴30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也可以构造为类似于第一连接件10的U形或其它能够使铰接板200的第二端相对于其枢转的结构。但是相比之下,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能更好的保证托盘箱的密封性,且在保证了托盘箱的密封性的同时也使得铰接板200的第二端、第二铰接耳202以及凹槽31等部件都设置在侧壁1的厚度内,从而节省了箱内空间,避免了凸出到箱内的部分损坏货物。
优选地,凹槽3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方形等。但是相比较其他形状,在托盘箱的底盘边梁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设置在底盘边梁5的半圆形的凹槽31更能保证底盘边梁5的强度。
优选地,参照图5,长通孔32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长通孔32A和第二长通孔32B,第一长通孔32A和第二长通孔32B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但是第一长通孔32A和第二长通孔32B中的每个的延伸方向仍然与凹槽3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铰接耳202(参照图2)包括一对铰接耳,该对铰接耳分别穿过第一长通孔32A和第二长通孔32B。第二铰接轴30在凹槽31内穿过一对铰接耳上的第二轴孔14将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件。当然,本发明不对长通孔32以及第二铰接耳202(参照图2)的数量进行限制,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于两个。如果仅设置一个长通孔,长期枢转容易产生倾斜且不能保证枢转的稳固。而设置多于两个长通孔则会使结构过于复杂,进而增加制造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当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托盘箱上时,如图6所示,凹槽31的开口面向托盘箱的外侧。铰接板200的第二端设置在底盘边梁5的内侧,且第二铰接耳202从底盘边梁5的内侧穿过长通孔32(参照图2)容纳在凹槽31中,第二铰接轴30在凹槽31内沿着凹槽31穿过第二轴孔14,以使铰接板200的第二端以第二铰接轴30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件。当然,凹槽31的开口方向还可以向上,或者面向托盘箱的内侧,相应地,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和第二铰接轴30的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但是,如果凹槽31的开口面向托盘箱的内侧,则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则设置在底盘边梁5的外侧,这样在折叠时侧壁1会被底盘边梁5阻挡,而影响折叠。如果凹槽31的开口向上,为了能够折叠,侧壁下横梁4和底盘边梁5可能无法采用图6中所示搭接结构,这样会在侧壁下横梁4与底盘边梁5之间产生缝隙,而影响托盘箱的密封性。因此,优选地,铰接板200的第二端和第二铰接件300采用上述优选结构。并且,这种设置方式还使得铰接板200的第二端、第二铰接耳202以及凹槽31等铰接部件都设置在了侧壁1的厚度之内,从而节省箱内空间,避免凸出箱内的部分损坏货物。枢转时铰接板200、第一铰接耳201和第二铰接耳的状态如图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出现的“横向”、“内侧”和“外侧”分别是指在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托盘箱的安装状态下托盘箱的水平方向、朝向托盘箱内的一侧和朝向托盘箱外的一侧。
综上所述,该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可以使托盘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不分先后顺序地叠放到底盘上,避免了因折叠顺序错误造成的折叠不平,进而解决了折叠后堆码不方便和叉车叉坏侧壁的问题。此外,该双轴铰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双轴铰接装置的第一铰接件100设置在侧壁1的侧壁下横梁4上,双轴铰接装置的第二铰接件300设置在底盘3的底盘边梁5上与第一铰接件100相对应的位置处。托盘箱的两个侧壁1都是通过双轴铰接装置2连接到底盘3上的,从而使托盘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地叠放到底盘3上,如图7所示。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铰接装置包括:
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托盘箱的侧壁下横梁上;
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用于安装在所述托盘箱的底盘边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及
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铰接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铰接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轴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以所述第一铰接轴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两端向下延伸的侧壁,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耳包括一对铰接耳,所述一对铰接耳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且分别邻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侧壁的内侧。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所述托盘箱的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下横梁上的安装通孔,所述第一铰接耳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从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内侧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延伸到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铰接轴在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外侧将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距离所述侧壁下横梁的底边的间距为2-5c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铰接轴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二铰接耳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沿横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沿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通孔,所述第二铰接耳穿过所述长通孔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第二铰接轴在所述凹槽内沿着所述凹槽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以使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以所述第二铰接轴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件。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通孔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长通孔和第二长通孔,且所述第二铰接耳包括一对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长通孔和所述第二长通孔的铰接耳。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在所述双轴铰接装置安装到所述托盘箱的安装状态下面向所述托盘箱的外侧,所述铰接板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底盘边梁的内侧,且所述第二铰接耳从所述底盘边梁的内侧穿过所述长通孔。
12.一种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箱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一组对边上的侧壁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铰接装置,其中所述双轴铰接装置的所述第一铰接件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侧壁下横梁上,所述双轴铰接装置的所述第二铰接件设置在所述底盘边梁上与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
CN201210445771.2A 2012-11-08 2012-11-08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Active CN103803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5771.2A CN103803155B (zh) 2012-11-08 2012-11-08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5771.2A CN103803155B (zh) 2012-11-08 2012-11-08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155A true CN103803155A (zh) 2014-05-21
CN103803155B CN103803155B (zh) 2016-04-27

Family

ID=50700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5771.2A Active CN103803155B (zh) 2012-11-08 2012-11-08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315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795A (zh) * 1997-11-25 2001-02-28 L·S·卡尔皮塞克 具有可拆卸的铰接的侧板元件的可折叠式容器
CN201187517Y (zh) * 2008-04-01 2009-01-2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
JP2010264990A (ja) * 2009-05-13 2010-11-25 Sanko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201914556U (zh) * 2010-12-29 2011-08-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托盘箱
CN201999276U (zh) * 2011-03-10 2011-10-0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托盘箱
CN202295583U (zh) * 2011-10-09 2012-07-04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和可折叠的托盘箱
CA2826042A1 (fr) * 2011-02-17 2012-08-23 Ets A. Deschamps Et Fils Conteneur transformab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795A (zh) * 1997-11-25 2001-02-28 L·S·卡尔皮塞克 具有可拆卸的铰接的侧板元件的可折叠式容器
CN201187517Y (zh) * 2008-04-01 2009-01-2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
JP2010264990A (ja) * 2009-05-13 2010-11-25 Sanko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201914556U (zh) * 2010-12-29 2011-08-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托盘箱
CA2826042A1 (fr) * 2011-02-17 2012-08-23 Ets A. Deschamps Et Fils Conteneur transformable
CN201999276U (zh) * 2011-03-10 2011-10-0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托盘箱
CN202295583U (zh) * 2011-10-09 2012-07-04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和可折叠的托盘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155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100803A4 (en) A foldable electric bed
JP4895621B2 (ja) ボックスパレット
US7950337B2 (en) Foldable frame structure for foldable table or bed
CN205728842U (zh) 可折叠踏凳
CN108552065B (zh) 便于折叠与组装的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宠物屋
CN103803155B (zh) 用于托盘箱的双轴铰接装置和具有双轴铰接装置的托盘箱
CN204297396U (zh) 侧壁结构及具有其的可折叠式集装箱
CN207001063U (zh) 一种箱子
DE602006021455D1 (de) Zusammenklappbarer kasten
CN202827794U (zh) 一种车辆门槛
JP4663157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102556537A (zh) 一种新型折叠箱及装配方法
KR200465736Y1 (ko) 차량용 정지표시판의 접철식 받침다리 조립구조
CN106915572A (zh) 折叠箱
JP3677418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202508388U (zh) 托盘箱
CN106368323A (zh) 一种折叠房
CN201400343Y (zh) 可折叠的储物盒
CN206842156U (zh) 一种折叠式集装箱
CN202481593U (zh) 一种新型折叠箱
CN201877625U (zh) 一种防尘插座
CN202295583U (zh) 铰链装置和可折叠的托盘箱
CN203667310U (zh) 开顶集装箱
KR102055327B1 (ko) 사이드패널 접철용 토션바모듈을 구비한 접이식 컨테이너
CN202575781U (zh) 支腿组件及具有该支腿组件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9

Address after: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B-2

Co-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Co-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IIIB-2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9

Address after: Harbour Road Shekou Industrial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67 No. 2 CIMC Research Center Building

Co-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B-2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7

Address after: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B-2

Co-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Harbour Road Shekou Industrial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67 No. 2 CIMC Research Center Building

Co-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9

Address after: 518067 CIMC R & D center building,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Industrial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arri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II B-2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