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0909A -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0909A
CN103800909A CN201210455793.7A CN201210455793A CN103800909A CN 103800909 A CN103800909 A CN 103800909A CN 201210455793 A CN201210455793 A CN 201210455793A CN 103800909 A CN103800909 A CN 103800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cription
water
add
inje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57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0909B (zh
Inventor
邓意辉
程晓波
王春玲
王宇
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557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0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0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0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0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09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组合物中包括脂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多羟基化合物和水;组合物中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难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01-2:1:0.5-5:2-20,余量为水。将此组合物用于常见难溶性药物注射液的制备时,所得制剂可经受住100℃、30min及121℃8min灭菌,而未见起昙现象,确保了整个制备过程的可控性,避免了制剂灭菌时因为起昙现象所带来的一切负面结果;本发明公开的组合消除了HS15的起昙现象,解决了HS15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Description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药学中的应用更为突出,尤其是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性能在很多方面都优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其稳定性高,不受强电解质、酸、碱、盐的影响,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特别重要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和溶血作用小,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
然而,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的现象。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称为昙点。
这是由它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在无水状态下,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呈锯齿形状态,溶于水化后醚键上的氧原子与水中的氢原子形成微弱的氢键,分子链呈曲折状,亲水性的氧原子位于链的外侧,而次乙基 (—CH2CH2—)位于链的内侧,因而链周围恰似一个亲水的整体。
因为形成氢键的反应是放热的,而且这种氢键结合力较弱,所以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温度升高时,由于结合的氢键被破坏,使其亲水性减弱,因而由原来的透明溶液变成白色混浊的乳浊液。
Solutol® HS 15,一种由BASF公司研发的极低毒性的现代高效能增溶剂,且已通过注射药物应用验证,该品已被收录在德国药典中。其优势总结如下:
低组胺释放-术前无需使用抗组胺剂和类皮质激素;
低溶血作用;较高的生理耐受性;
高增溶能力-使低容量高剂量的注射成为可能;
低粘度,即使在高浓度时,亦可无痛给药。
虽然Solutol® HS 15有着上述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点,即将其用于需高温灭菌的制剂中时,会产生起昙现象。因为从化学角度讲,HS15是一种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属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原因,势必会有起昙现象。
如果是工业化大生产中, HS15起昙现象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一批甚至连续几批HS15相关制剂的报废,不但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多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还导致HS15相关制剂制备过程中工艺的不可控性及合格制剂的随机性。
另外, HS15起昙现象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其应用前景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针对HS15存在的上述严重问题-起昙现象,本发明的目的是筛选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并将此组合用于以HS15为增溶剂的难溶性药物灭菌制剂的制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及其在以HS15为增溶剂的难溶性药物灭菌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包括难溶性药物、 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多羟基化合物和水。
本发明所述组合中的难溶性药物应包括辅酶Q10、脂溶性维生素(A、D、E、K)、尼莫地平、人参皂苷、前列地尔、环磷腺苷、阿昔洛韦、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羟基喜树碱、利巴韦林、葫芦素等在内的水溶性差,可以用HS15增容的药物。
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此组合制备的辅酶Q10、脂溶性维生素(A、D、E、K)、人参皂苷、前列地尔、环磷腺苷、阿昔洛韦、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利巴韦林、尼莫地平、葫芦素等注射液,将这些注射液分别经100℃ 30 min和121℃ 8 min 灭菌时,均未出现起昙现象。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其中难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
物: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01-2:1:0.5-5:2-20,余量为水。
作为优选,难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01-2:1:1-4:3-15,余量为水,作为更优选,难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多羟基化合物:水的重量比为0.001-2:1:1.5-4:3-10,余量为水。
本发明所述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其结构式为EOn-POm-EOn ,其为ABA型三嵌段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理论上,此类基本结构的化合物可以有无数种,其分子量从1000到7000以上不等,由适当量的聚氧丙烯与适当量的聚氧乙烯共聚成亲水亲油平衡值不同的化合物。作为优选,定为EO76-PO30-EO76,即Pluronic 188(F68)。
本发明所述的多羟基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木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海藻糖、甘露醇、木糖醇、麦芽醇、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 PEG1000、 PEG2000、 PEG4000、PEG6000等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组合物中的多羟基化合物定为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作为更优选,所述组合物中的多羟基化合物定为丙二醇、甘油、PEG300、 PEG400 。
本发明所述的水可以是纯化水、蒸馏水、注射用水、灭菌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等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水定为灭菌纯化水或灭菌注射用水。
发明人研究还发现,单独采用本发明所述组合中的多羟基化合物或单独使用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与HS15一起制备的辅酶Q10、脂溶性维生素、人参皂苷、前列地尔、环磷腺苷、阿昔洛韦、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羟基喜树碱、利巴韦林、尼莫地平、葫芦素等注射液,经100 ℃ 30 min及121℃ 8 min 灭菌时,制剂均会变浑浊,部分制剂中还会析出胶状沉淀,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起昙现象。而只有当将本发明所述组合中的多羟基化合物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合用时,用以制备的以HS15为增溶剂的上述注射液,经100 ℃ 30 min及121℃ 8 min 灭菌时,未出现起昙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在以HS15为增溶剂的难溶性药物口服液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在以HS15为乳化剂的难溶性药物注射用乳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在以HS15为乳化剂的难溶性药物口服乳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首次提出了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方案,关注了HS15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易被大家忽视却存在极大风险的起昙现象,使得与HS15相关的需要灭菌的药物制剂在工业化生产中,切实符合了每一步工艺的可控性及制剂的均一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因起昙现象可能引起的一批甚至几批制剂完全不可用、灭菌前后制剂含量、粒径及粒径分布变化巨大等的各种负面结果的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完成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是本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 1: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辅酶Q10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 处方2 处方3 处方4 处方5 处方6
辅酶Q10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辅酶Q10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3(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甘油)
处方:
处方7 处方8 处方9 处方10 处方11 处方12
辅酶Q10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甘油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甘油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甘油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辅酶Q10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4(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PEG400)
处方:
处方13 处方14 处方15 处方16 处方17 处方18
辅酶Q10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4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辅酶Q10注射剂的制备(未加F68,单独使用不同量多羟基化合物PEG400)
处方:
处方19 处方20 处方21 处方22 处方23 处方24
辅酶Q10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单独使用不同量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5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辅酶Q10注射剂的制备(未加多羟基化合物,单独使用不同量的F68)
处方:
处方25 处方26 处方27 处方28 处方29 处方30
辅酶Q10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75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600 mg 900 mg 1200 mg 1800 mg 2100 mg 24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
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24h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即单独使用F68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6 单独以HS15增溶的辅酶Q10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31:
辅酶Q10 75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7 单独以HS15增溶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32:
维生素K1 60 mg
HS15 600 mg
蒸馏水 28 mL
Figure 552792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8: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33 处方34 处方35 处方36 处方37 处方38
维生素K1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蒸馏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9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固定HS15:F68=1:3(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甘油)
处方:
处方39 处方40 处方41 处方42 处方43 处方44
维生素K1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甘油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蒸馏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甘油和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甘油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0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固定HS15:F68=1:4(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PEG400)
处方:
处方45 处方46 处方47 处方48 处方49 处方50
维生素K1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蒸馏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PEG400和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黄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1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未加F68,单独使用不同量多羟基化合物PEG400)
处方:
处方51 处方52 处方53 处方54 处方55 处方56
维生素K1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PEG400和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单独使用不同量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2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维生素K1口服液的制备(未加多羟基化合物,单独使用不同量的F68)
处方:
处方57 处方58 处方59 处方60 处方61 处方62
维生素K1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600 mg 900 mg 1200 mg 1800 mg 2100 mg 2400 mg
蒸馏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维生素K1、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蒸馏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蒸馏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
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24h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即单独使用F68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3 单独以HS15增溶的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63:
前列地尔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2012104557937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4: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前列地尔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64 处方65 处方66 处方67 处方68 处方69
前列地尔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5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前列地尔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3(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甘油)
处方:
处方70 处方71 处方72 处方73 处方74 处方75
前列地尔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甘油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甘油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甘油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6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前列地尔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4(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PEG400)
处方:
处方76 处方77 处方78 处方79 处方80 处方81
前列地尔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7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前列地尔注射剂的制备(未加F68,单独使用不同量多羟基化合物PEG400)
处方:
处方82 处方83 处方84 处方85 处方86 处方87
前列地尔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单独使用不同量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8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前列地尔注射剂的制备(未加多羟基化合物,单独使用不同量的F68)
处方:
处方88 处方89 处方90 处方91 处方92 处方93
前列地尔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600 mg 900 mg 1200 mg 1800 mg 2100 mg 24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前列地尔、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
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24h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即单独使用F68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19 单独以HS15增溶的环磷腺苷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94:
环磷腺苷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345298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0: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环磷腺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95 处方96 处方97 处方98 处方99 处方100
环磷腺苷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1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环磷腺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3(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甘油)
处方:
处方101 处方102 处方103 处方104 处方105 处方106
环磷腺苷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甘油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甘油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甘油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2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环磷腺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4(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PEG400)
处方:
处方107 处方108 处方109 处方110 处方111 处方112
环磷腺苷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3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环磷腺苷注射剂的制备(未加F68,单独使用不同量多羟基化合物PEG400)
处方:
处方113 处方114 处方115 处方116 处方117 处方118
环磷腺苷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单独使用不同量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4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环磷腺苷注射剂的制备(未加多羟基化合物,单独使用不同量的F68)
处方:
处方119 处方120 处方121 处方122 处方123 处方124
环磷腺苷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600 mg 900 mg 1200 mg 1800 mg 2100 mg 24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环磷腺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
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24h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即单独使用F68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5 单独以HS15增溶的人参皂苷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25:
人参皂苷 60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187352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6: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人参皂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26 处方127 处方128 处方129 处方130 处方131
人参皂苷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7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人参皂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3(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甘油)
处方:
处方132 处方133 处方134 处方135 处方136 处方137
人参皂苷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1800 mg
甘油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甘油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甘油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8 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人参皂苷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4(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PEG400)
处方:
处方138 处方139 处方140 处方141 处方142 处方143
人参皂苷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24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29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人参皂苷注射剂的制备(未加F68,单独使用不同量多羟基化合物PEG400)
处方:
处方144 处方145 处方146 处方147 处方148 处方149
人参皂苷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PEG400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PEG400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黄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酒红色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600代替 PEG400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单独使用不同量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0 以HS15增溶的有起昙现象的人参皂苷注射剂的制备(未加多羟基化合物,单独使用不同量的F68)
处方:
处方150 处方151 处方152 处方153 处方154 处方155
人参皂苷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600 mg 900 mg 1200 mg 1800 mg 2100 mg 24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人参皂苷、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
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不同程度的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即HS15在100℃、30 min及121℃、8 min灭菌时起昙,室温放置24h后胶状物未恢复溶解状态。
即单独使用F68是不能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1 单独以HS15增溶的阿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56:
阿昔洛韦 60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392681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阿昔洛韦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2: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阿昔洛韦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57 处方158 处方159 处方160 处方161 处方162
阿昔洛韦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阿昔洛韦、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3 单独以HS15增溶的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63:
利巴韦林 60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利巴韦林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4: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利巴韦林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64 处方165 处方166 处方167 处方168 处方169
利巴韦林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60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利巴韦林、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5 单独以HS15增溶的紫杉醇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70:
紫杉醇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904882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紫杉醇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6: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紫杉醇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71 处方172 处方173 处方174 处方175 处方176
紫杉醇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紫杉醇、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7 单独以HS15增溶的多西紫杉醇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77:
多西紫杉醇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多西紫杉醇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8: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多西紫杉醇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78 处方179 处方180 处方181 处方182 处方183
多西紫杉醇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多西紫杉醇、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39 单独以HS15增溶的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84:
羟基喜树碱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246182DEST_PATH_IMAGE001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羟基喜树碱 、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40: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羟基喜树碱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85 处方186 处方187 处方188 处方189 处方190
羟基喜树碱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羟基喜树碱、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41 单独以HS15增溶的葫芦素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191:
葫芦素 6 mg
HS15 600 mg
注射用水 28 mL
Figure 977378DEST_PATH_IMAGE003
30 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葫芦素、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油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观察:制剂变浑浊,瓶底有胶状物析出,说明HS15确实存在明显的起昙现象。
实施例 42:以HS15增溶的无起昙现象的葫芦素注射剂的制备(固定HS15:F68=1:2(m/m),多羟基化合物选择不同量的丙二醇)
处方:
处方192 处方193 处方194 处方195 处方196 处方197
葫芦素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6 mg
HS15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600 mg
F68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1200 mg
丙二醇 1800 mg 2400 mg 3000 mg 3600 mg 4800 mg 6000 mg
注射用水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加至30ml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葫芦素、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铝盖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灭菌前观察制剂状态:上述六个处方所得制剂均为无色透明溶液。
灭菌后立刻观察制剂状态: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制剂未见起昙现象。
使用相同量的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代替丙二醇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即可消除HS15的起昙现象。

Claims (6)

1.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包括难溶性药物、 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多羟基化合物和水,其特征在于:难溶性药物:HS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比
为0.001-2:1:0.5-5:2-20,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难溶性药物包括辅酶Q10、脂溶性维生素、尼莫地平、人参皂苷、前列地尔、环磷腺苷、阿昔洛韦、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羟基喜树碱、利巴韦林、葫芦素在内的水溶性差,可以用HS15增容的药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是EOn-POm-EOn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多羟基化合物是葡萄糖、木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海藻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丙二醇、甘油、PEG200、 PEG300、 PEG400、 PEG600、 PEG1000、 PEG2000、 PEG4000、PEG6000中的一种或是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水是纯化水、蒸馏水、注射用水、灭菌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中的一种。
6.一种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HS15 起昙现象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处方量的辅酶Q10、HS15组成油相;量取处方量的F68、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水相,两相分别加热至55℃;待两相中物质完全溶解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20 min,注射用水稀释至30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分装,充氮气,加塞,密封,各处方的一半制剂以100℃、30 min的条件灭菌,另一半以121℃、8 min灭菌,即得。
CN201210455793.7A 2012-11-14 2012-11-14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0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5793.7A CN103800909B (zh) 2012-11-14 2012-11-14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5793.7A CN103800909B (zh) 2012-11-14 2012-11-14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0909A true CN103800909A (zh) 2014-05-21
CN103800909B CN103800909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69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57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0909B (zh) 2012-11-14 2012-11-14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09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633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01964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北京德立福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不含乙醇和磷脂的湿热灭菌的尼莫地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620A (zh) * 2005-06-03 2005-11-2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可过滤除菌的葫芦素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99733A (zh) * 2006-07-03 2008-01-0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注射用紫杉醇冻干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9103A (zh) * 2008-04-10 2008-09-10 浙江大学 一种喜树碱衍生物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715A (zh) * 2008-10-21 2009-03-18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新型难溶性药物脂质体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620A (zh) * 2005-06-03 2005-11-2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可过滤除菌的葫芦素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99733A (zh) * 2006-07-03 2008-01-0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注射用紫杉醇冻干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9103A (zh) * 2008-04-10 2008-09-10 浙江大学 一种喜树碱衍生物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715A (zh) * 2008-10-21 2009-03-18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新型难溶性药物脂质体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633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6335B (zh) * 2016-11-11 2020-02-21 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01964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北京德立福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不含乙醇和磷脂的湿热灭菌的尼莫地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0909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o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luronic/TPGS mixed micelles for solubilization of camptothecin
AU2010277406B2 (e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Bae et al. Mixed polymeric micelles for combination cancer chemotherapy through the concurrent delivery of multipl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CN102307569B (zh) 适于局部给药的包含咪唑喹啉(胺)及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
Paliwal et al. Chitosan nanoconstructs for improved oral deliver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Yu et al. In vitro dissociation of antifung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for amphotericin B-loaded poly (ethylene oxide)-block-poly (β-benzyl-L-aspartate) micelles
Pruitt et al. Sequestration and ultrasound-induce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from stabilized Pluronic P105 micelles
JP2012526134A5 (zh)
WO2008026776A1 (fr) Composition transdermique,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transdermique et composition cosmétique transdermique comprenant un ingrédient actif encapsulant une micelle polymère
JP6356873B2 (ja) タキサン系活性成分含有液体組成物及び液体製剤
WO2009084801A1 (en)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micel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axan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same
US20040253315A1 (en) Lyophilizing composition of drug-encapsulating polymer micelle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3071161A (zh) 聚阳离子脂质体/磷酸钙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5131182B (zh) 普朗尼克‑聚(β‑氨基酯)聚合物及其合成和应用方法
CN104856950A (zh) 一种紫杉醇胶束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US20060134785A1 (en) Nanoparticl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method of producing said particles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Zhu et al.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 salts effect on micellization and drug solubilization of PEO-PPO-ph-PPO-PEO block copolymer
CN103800909B (zh) 可消除hs15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CN104688715A (zh) 一种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0910B (zh) 可消除Tween类表面活性剂起昙现象的组合物
EP4046627A1 (en) Decoquinate liposom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3800913B (zh) 可消除tpgs起昙现象的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KR20130035514A (ko) 난용성 약물의 가용화를 위한 조성물
US20150174245A1 (en) Transparent gel
US20130309312A1 (en) Derm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meric reversed micel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